读《新史学九十年》有感【精选】【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新史学九十年》有感
作者学号:1 000458
暌违多日,今日终于将这本书阅毕,颇有所感。

初次见到许氏这本书是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但当时仅仅是一扫书名,并未一读。

而今日,缘于老师的推荐,终有幸了解许氏其人其书。

许氏于年过世,此书于八十年代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年由岳麓书社出版其简体字版。

我所用的便是后者。

全书六百余页,读起来并不轻松,不单因是字数多,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

总体而言,就我个人的感受,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对于民国以来的各大史家和流派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罗列分析,对于各家的治学风格和方法,以及路线主张,叙述较精准到位。

使人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异同,获得最基本的认识。

然而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其文笔并不算优美,读起来有生硬之感,其次是每一章节内部所划分的小节,每一节之间未看出有什么逻辑关系,常有重复的现象出现,甚至于每一章的结尾,也未见总结式的话语,总有未完之感。

而且就文中内容来讲,有些分不清哪些是许氏自己的观点,哪些是他引用的观点,所以此书相较于他其它的著作,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述多论少。

但是就梳理普及新史学史家与流派的这一目的来说,其基本还是达到效果了。

接下来想就具体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感想。

一、关于学派的划分
首先想说的是,关于目录上所罗列的关于各家学派的划分。

我个人觉得许氏的这种划分方式不太可靠,不能使人信服。

除却第一卷的"史学新义"和第七卷他所自诩的"史建学派",余下的"考证学派""方法学派""史料学派""史观学派"的称呼是否得当?就研究史学来说,方法、史料和考证的手段是缺一不可的,考证学派的人离不开史料,史料学派的人离不开考证这种技术手段,有了考证过的可用史料,尚需要一定的方法方可治学,而且我相信每一个有成就史家,意识中都有一相应的"史观",即使不似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这样明显。

因为有许多时候个体并不完全符合群体的一切,所以在每一个被划入其中的人也并非和其名是完全对应的,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进行类型派别的划分,也是无可厚非。

但希望所依据的标准可以明确,所划分出的类别具有区别性和辨识度。

考证作为一种为学的手段,和方法,史料并不对立,同理亦然。

所以,但就这一点来说,不太认同。

二、不同的提法,相似的内容
当看这本书时,总会有一个感觉:就是大家虽然各自持有不同的主张和观点,甚至是不同的理论。

但是纵观来看,无论所强调的怎么变,无外乎是重视史料还是重视方法和理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倡导。

比如说,在新史学创建的初期,梁启超所倡导的便是要针对过去之"旧史学"的"新史学",初期要引进西方的科学,使史学科学化,这也和当时的大潮流有关。

晚年的他在尝试了之后,也改变了思想,希望回归传统。

这不仅仅是任公个人的转变,也可以看做整个中国的新史学即是如此。

这个想法是我在后来读到史观学派的各家时产生的。

当时的风气是史观横行,以论带史或者以论代史的现象严重,于是翦伯赞这样的,就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史料。

再回到前边,当民国之时,马克思主义学派史学还
未如49后那样席卷中华大地,马派的人员多分布于二流和三流的院校,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傅斯年所率领的中研院史语所为代表的所谓"史料学派",胡适为代表的倡议方法的所谓"科学派",这两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比较重视史料,并不喜欢空论。

正因为比较轻视理论,所以与之相对的学者,便比较提倡应当引进理论,以完善发展现有史学的不足。

当有泥古派,也就顺势带出了"疑古派",当疑古太过,就出现了"信古派".刚开始的时候在想,每个学者都有自己所持有风格和特色,是不是都与人不同呢,其实不然,所强调的有些仅仅是增加了一点内容,有些是不同时期以不同面貌出现的变体。

让我想起之前所困惑的关于哲学的问题。

当时有一个朋友说他很反感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哲学的方式,指责他们完全是历史的研究,而不是哲学的研究。

我以前就有疑问,为什么哲学上的论辩总是在变化,而不是一开始就思考到终极之后就不变了,究竟和什么有关系。

举个例子,用教科书上的说法,为什么一开始的哲学家都是唯心,而不是唯物,余英时所说的宋儒的"得君行道"到王阳明的"觉民行道",哲学上的不同命题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何会有这种转变,难道仅仅因为人类在发展在进化?我想生物进化论运用在人类思想上不是那么明显的。

一种命题的提出,一种哲学的产生必定有其原因,这和外部的环境有关,也不仅仅是思想内在理路的发展。

回到本来所说的这个话题,一种主张和思想的产生并不全是在前人已有思想上的"进化",有时候会因为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而出现过去的再现,过去曾提倡又被打压和排斥的东西会再次出现。

就比如说"考据"和"义理"这两种学风,汉代时的经学主要都是考据式的,到了宋明时期,义理的方式又被启用,到了清代时又追述汉代的经学方式,所以也被称之为"汉学".文学史上也是经常发生"为文而文"和"文以载道"的反复演变,不同时期因为不同的情形出现不同的变体,但是实质变化不大。

无非就是重理论多一点,还是重方法多一点,亦或是重史料多一点。

这是我关于不同史家提出诸多不同理论的一点点想法。

三、关于作者的一些想法
最后来说说本书的作者,许冠三所提倡的"多元史络分析法".其实我觉得许氏所说的,研究历史要注重多元因素,注意内外,主客的史络,亲疏远近史络的分析,并未特别突出的意义,因为注意多元的因素分析,而不是单一因素这种说法,以前也是有的,许氏只是稍加完善。

其实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所说的历史语意分析法。

因为以前我也一直在关注,同一个词语意思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同一个词语的意思是不同的,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语境中,词语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同时反过来,词语的变化,也是反映了思想和文化的转变,甚至是政治上,或者是其它方面的转变,这个倒是深深的受教。

四、总结
最后的附录也是占了很大篇幅,主要回顾了一下1978年之后中国大陆本土史学的恢复,看完之后还是有很大的启发和感受的。

现在的史学正在逐步的走向正轨,走向世界,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做学问的要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有自己的独立性,不要被政治牵着走,成为政治的附庸,而要坚持本分,做真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