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库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对任何中小学学校而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德育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答案】C
【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早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德育工作也是一种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科研工作属于教师工作。故选C。
2、黄老师在班上作出这样的规定:迟到一次罚5元,不写作业罚10元,上课说话罚5元……,并且黄老
师将收集到的钱用于自己私用。黄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著作权
B、荣誉权
C、财产权
D、受教育权
【答案】C
【解析】学生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不得侵占、破坏或非法扣押、没收等。黄老师对学生进行罚款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故选C。
3、小王毕业后成为某中学老师,他要求自己的行为与教师角色行为一致。这时他所处的态度阶段属于()。
A、服从阶段
B、认同阶段
C、内化阶段
D、自动化阶段
【答案】B
【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其中,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题干中小王“要求”自己的行为与教师角色行为一致,故其还处于认同阶段,未达到内化阶段。故选
4、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自学
B、训练
C、培训
D、教育
【答案】D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人能掌握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故选D。
5、教育学上把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
A、非正式教育
B、前制度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后制度化教育
【答案】C
【解析】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规化教育则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故选C。
6、老师用红笔标注,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A
【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故选A。
7、上海孟母堂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家庭式教育,收取高额学费、住宿费。孟母堂随后被责令依法关
闭,因为()。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B、私人不能举办教育机构
C、家庭教育太落后
D、学费太贵了,没有家庭能承受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故选A。
8、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高尚道德修养的表现在于()。
A、热爱学生
B、学而不厌
C、钻研教学
D、热爱劳动
【答案】A
【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故选A。
9、晓茜写了一篇小说,想要寄出去发表。孙老师知道后,在班上公开批评晓茜:“话都说不利索就想当作家?你也不称称自己有几斤几两!”晓茜当场羞红了脸。孙老师的做法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A、保护学生安全
B、尊重学生人格
C、用于探索创新
D、认真备课上课
【答案】B
【解析】孙老师公开批评小茜,对其有侮辱性言语,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故选B。
10、教师引导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德育活动的关键是()。
A、促使学生品德结构完善
B、激发学生道德冲突
C、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D、解决德育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
【答案】B
【解析】要引发和提高儿童全身心投入德育情境,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角色,体验相应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在冲突中产生、解决、再生产和再解决中推动结构的转换和重组,促使儿童道德阶段形成。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