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提能限时练18散文阅读(三)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提能限时练18散文阅读(三)含解析
专题提能限时练(十八) 散文阅读(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分)
在小日子里生长与飘零
程耀恺
①董桥偶于市上得到一枚闲章,材质也许不敢恭维,印文却是绝妙好辞:“我是个村郎,只合守篷窗、茅屋、梅花帐。

”这十五个字,印在纸上,无论怎么读,感觉都是一首诗,而诗眼就在“只合”二字上,这个村郎,肚子里肯定贮了些墨水,却不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你若以为他是一个胸无大志、不求上进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篷窗、茅屋、梅花帐,是他的选择。

②我也是个村郎,因为时代发生了骤变,“篷窗、茅屋、梅花帐”像云彩一样飘逝了,我够不着了。

这时候,城市吸纳了我,没办法,我只有在城市里过日子。

城里的日子,有采采流水的好日子,有蓬蓬远春的美日子,有举步维艰的难日子,有平淡无奇的小日子,也有鲜花着锦的大日子。

在这当中,我偏偏选择了小日子,我只适合过小日子。

③别看这小日子,就是“白菜豆腐保平安”,没这么简单。

过小日子,还有不管风吹浪打,自有风景可看的一面;过小日子,还有在你不想走的路上来来往往,在你不想待的地方安家落户,与你不相识的人同舟共济的一面。

说到底,过小日子的真谛,就是不拘酸甜苦辣,自然而然地生活。

④诚如托尔斯泰所言,各家各有各的幸福与不幸,小日子从来就不是千篇一律。

至于我的小日子,说得好听点,就是锅碗瓢勺交响曲;说得直白些,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只不过,因为我粗识几个字,在开门七件事之外,我也买些书籍与刊物,这样一来,烹文煮字也就和我的小日子水乳交融在了一起。

⑤过小日子,当然要精打细算了,但绝不仅仅是精打细算。

有朋自远方来,曾经共患难,而今相去三千里,相隔三十年,最难风雨故人来,开茅台,泡龙井,倾其所有款待,也在所不惜。

又譬如,买一件羊毛衫,通常要问问价,说不定还要货比三家。

若是添置电脑、数码相机之类,那就只在贵的里挑,拒绝便宜货。

花钱的事,正如女人的面霜,往脸上抹不心疼,但绝对不会往身上抹。

总而言之,铢积寸累,是小日子的本色;一掷千金,是小日子的彩色。

如此说来,小日子不是富,小日子也不是穷,贫困与富有,在小日子里,是没有重量、没有颜色的词儿。

小日子好比量体裁衣,无所谓峨冠博带,称心如意才是根本。

⑥像我这样过着小日子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两重世界里的人。

八小时之内,我是必然王国里的臣民,只知道为生存而生存;八小时之外,我是自由王国里的臣民,可以为看云而看云。

我当臣民的时候,就听天由命;我当百姓的时候,就笑骂由心。

我知道,一个人活着,就得忍耐我们必须忍耐的,也要创造我们必须创造的。

幸亏还懂得这一点点小道理,才不致被两重世界撕裂开来,依旧是个完整的过小日子的人。

⑦有一阵子,我在广州的一家公司做事。

公司为房地产商做策划销售,我们就让甲方打广告,说什么“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买某某花园,就是买高兴!”我做策划做得久了,卖房子卖得多了,就明白买房子这件事,不见得有多少高兴,有点高兴,终归也要被折腾成落花流水。

后来我退出了江湖,回到老房子里,回到小日子里,我下了决心,固守我的老巢,我深知小日子经不起折腾。

小日子就像一只提水的木桶,外边至少要有一道箍儿箍着,才不致散板,不折腾就是小日子的箍儿,有了这道箍儿,小日子就能循序渐进,就能风平浪静。

⑧跨过了青年的混乱,越过了中年的不安,迈过了老年的苍凉,我的人生,就在小日子里生长与飘零,如同一片树叶,在森林里生长与飘零。

(选自《思维与智慧》) 1.文章第①段写董桥的一枚闲章有什么作用?(3分)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上,通过闲章上的诗句,可以看出闲章主人的生活(只适合守着篷窗、茅屋、梅花帐),丰富了“小日子”的内容。

结构上,与“我”的经历形成对比,突出了“我”面对城市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小日子的偏爱;引领下文,并为下文围绕“小日子”展开议论作铺垫。

【答案①引领下文,并为下文围绕“小日子”展开议论作铺垫;(1分)②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③与“我”的经历形成对比,突出了“我”面对城市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小日子的偏爱。

(1分)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画线句的含意。

(4分)
(1)花钱的事,正如女人的面霜,往脸上抹不心疼,但绝对不会往身上抹。

(2)一个人活着,就得忍耐我们必须忍耐的,也要创造我们必须创造的。

【解析(1)理解此句关键是通过喻体来分析本体的含义。

脸是面霜该抹的地方,对于花钱而言,自然应该花在该花的地方。

(2)重点理解什么是“必须忍耐的”,什么是“必须创造的”,“必须忍耐的”指要能在八小时内努力工作并适应、融入环境(因为这是我们获取生存资源的途径),“必须创造的”指享受八小时之外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

【答案(1)花钱,只要用在该用的地方,花再多也在所不惜,如果不是该用的地方,那就得慎重了。

(2)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能在八小时内努力工作并适应、融入环境,因为这是我们获取生存资源的途径,同时也要不忘享受八小时之外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

3.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到在广州一家房产公司工作的经历?(4分)
【解析应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

内容上,提到在广州一家房产公司工作的经历,一方面,意在说明要过好小日子就不能折腾的道理;另一方面,强调了作者选择过小日子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作者对小日子的喜爱。

结构上,根据上文内容可知其有照应的作用。

【答案①表达了作者对小日子的喜爱,揭示要过好小日子就不能折腾的道理;②与文章第②段“我偏偏选择了小日子,我只适合过小日子”相照应,再次强调了作者选择过小日子的坚定信念。

4.赏析文章的结尾。

(4分)
【解析赏析文章的结尾,主要从主题、修辞以及情感方面考虑。

结尾语句把人生在小日子里的生长与飘零比作树叶在森林里的生长与飘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日子的从容自然,照应开头“我”的选择(“我只适合过小日子”);同时,总结全文,写出了“我”甘于过小
日子的情怀。

【答案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要一生在小日子里安稳度过的愿望;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在小日子里的生长与飘零比作树叶在森林里的生长与飘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日子的从容自然;③点题,照应开头“我”的选择(“我只适合过小日子”);④总结全文,写出了“我”甘于过小日子的情怀。

5.作者笔下的“小日子”充满了思辨色彩,请从文中找出一组,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感悟。

(5分)
【解析先理解“思辨”的内容,从原文看,小日子受约束,但自由率性,大众化,既平凡,又有雅趣。

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感悟即可。

【答案思辨的内容:“小日子”既自由率性,又有所约束;既大众化,又有情调(或:既平凡,又有雅趣);既铢积寸累,又一掷千金;既生活在两重世界,又没有被割裂开来。

感悟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20分)
门沿
龙应台
①旧年最末一个晚上,十八岁的华飞去和朋友午夜狂欢。

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

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

刚从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正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

②然后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

这是跨年之夜。

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烈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
③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
④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

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

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

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⑤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

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
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
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
⑥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

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

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脊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

⑦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挂上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

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

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在走。

⑧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俩加五个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张大头照,三十年不曾间断。

三十年中,红颜夫妻变成老夫老媪,可爱纯真的婴儿变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

⑨还有那疯狂的艺术家,突然决定写数字。

醒来一开眼就写,连续累积数字,吃饭、坐车、走路、如厕、洗头时不断地写;搭飞机出国时,在飞机的座位上写;到医院看病打针时,在病床上写;到教堂做礼拜时,在教堂的长板凳上写。

每分每刻每时写,每天每月每年写,数字愈来愈大,字符串愈来愈长,艺术家这个人,是的,愈来愈老。

⑩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杜甫不是在记录时间吗?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记录时间吗?伦勃朗一年一年画自画像,从少年轻狂画到满目苍凉——他不是在记录时间吗?
⑪农业社会的人们认真地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难道不也是在一个看不见的门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时间的印记吗?
⑫所以跨年的狂欢,聚集,倒数,恐怕也是一种时间的集体仪式吧?都市里的人,灯光太亮,已经不再习惯看星星的移动和潮汐的涨落,他们只能抓住一个日期,在那一个晚上,
用美酒、音乐和烟火,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
..,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⑬清晨四时,整个清迈小城在宁静的沉睡中,新的一年悄悄开始。

我们行装齐整,离开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寮边界出发。

五个小时的蜿蜒山道,两天的慢船河路,冷冽的空气使人清醒。

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时间用什么测量?
(有删改) 6.简析第②段描写烟火的作用。

(4分)
【答案(1)描写人们聚集跨年狂欢,是一个集体记录时间的仪式。

(2)引出下文对测量时间的联想。

7.品味加点的词语,简析它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3分)
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
..,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答案“壮胆”,体现了人们的复杂心情,有生命个体对时间悄然流逝的恐惧,对时间的敬畏和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未来的迷惘。

8.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3分)
【答案用拟人与对比的修辞手法,野树爬藤从“垮陷”的屋顶“昂然窜出”,表现了房屋的颓败。

野树爬藤与逐渐破旧坍圮的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时间无言地流逝。

9.本文原标题为“时间”,与“门沿”比较,哪个更合适?请陈述理由。

(5分)
【答案以“门沿”为题更合适。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门沿”是测量时间的特殊量器,第⑦段写人们在有形的门沿上刻下时间记号,记录孩子的时间。

(3)同时“门沿”也是一种象征。

④⑤⑥⑧⑨⑩⑪⑫段则是人们在无形的“门沿”上做记号记录时间,记录人们的慢慢老去与生命的历程。

(4)“门沿”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物线。

或:以“时间”为题更合适。

(1)揭示文章线索,文章围绕“时间”展开记叙与议论。

(2)概括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了时间流逝的匆忙。

(3)揭示主旨,表达作者感慨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10.龙应台的作品大多带有批评与反省色彩,请结合“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时间用什么测量”,联系全文,谈谈“测量时间”的积极意义。

(5分)
【答案在今天,人们匆忙行走在物质社会中,为生计所累,无暇在自然界的变化中感知时间的流逝,“时间”概念被人们淡化。

作者在新年第一天踏上新旅程,湄公河的古老引发作者对时间漫漫无法把握的感慨,警醒人们,要用积极有为的人生姿态测量时间的价值,切
勿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那水那巷那情
苏沧桑
①从雾中,迷迷蒙蒙向我迎来的,真的是梦里寻它千百度的江南水巷吗?
②水巷在江南的乌镇,在水乡柔情的怀中,船过高桥,悠悠然拾级而上,展眼便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圹。

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


③水是清清的苕溪水,又名车溪,为乌镇的市河,从南至北纵贯市区,使整个市区河道如网,水街相依。

关于它的由来,有一段古老的传说:从前有一姓乌的将军,为讨伐逆臣,力战而死,化为一株银杏,而他的战马则化为一条青龙潜于乌镇河底,以它的鲜血养育了这方土地。

满街不见那株古老的银杏,车溪水却似乎格外有一种灵性。

初秋的晨雾中,河水闪耀着温柔的波光,浮萍点点,仿佛一群恬静的少女,正掀开层层薄雾浓纱在无声地歌唱。

然后,便有小船的“咿呀”声,或是船上马达的“突突”声,伴随着早起谋生的船夫船娘们长长的吆喝,车溪水霎时热闹了起来。

④沿水而立的,便是那亭亭的水阁了。

水乡人的家多是一半在土上一半在水里,因而也就有了依水而建的水阁和这一衣带水、连接成片的水巷了。

水乡的街道大多建在河塘边,水乡人的房子则是面街背水,房子较窄的,就在河面上架起阁楼。

传说从前的车溪河边,有一豆腐店,只有一间门面,开间又小,一副石磨子和一只浸黄豆的七石缸一摆,店里就好似螺蛳壳里做道场,身子也转不过来了。

倒是豆腐倌的女儿聪明,对父亲说:前面是街,左右是店堂,只有往后边河面上挪了。

于是他们就在后门,往河面上接伸出几根木头,架起了一个水上阁楼,房子立刻宽敞了许多,这也就是水乡第一个水阁了。

消息流过车溪水,一传十,十传百,河面上的水阁也渐渐多了起来。

水阁或方方正正,或高檐翘角,静静倒映水中,端的是仪态万方,玲珑剔透,自有一番韵味儿。

人们便在层层叠叠的水阁间隔水相望,洗衣淘米,道东家说西家,或是干脆依水依船地做些小买卖。

自然也有以船代步的,便有了这北方胡同般的水巷了。

无论是小吃摊、茶馆,还是棉花铺子、米店、杂货店,均是应有尽有。

坐在靠水的茶馆的长板凳上,咬一口姑嫂饼,呷一口粗叶茶,那一份浓浓的香甜和淡淡的乡土气息常常使人流连忘返。

⑤而水巷是不能没有桥的,听水乡人说,乌镇的桥可是“木劳劳”地多,数也数不过来,最高最热闹的当然得数“高桥”了。

青青石板桥,烙着岁月的印痕,流传着许许多多相似或不相似的故事,而今成了水巷的中心。

每到集市,水乡人便乘了舱船,或摇了乌篷船,成群结伴从四方赶来,高桥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闹市区。

人们在高桥下做着各种买卖,闲来便吃几
口茶,抽几袋烟,拉几句家常。

孩子们呢,则在人群中穿梭嬉闹,任水巷传递着他们童稚的笑声。

到了黄昏,水巷也早早地安静下来,只有几句吴侬软语轻轻地在夜风里,在平静的车溪水上荡漾……
⑥想象自己曾是水巷的女儿,生于水乡长于水乡,梳两根乌油乌油的大辫子,穿一身白玉兰衣裙,摇一条小小木船,赶去参加水乡人“起于朝花,尽于端午”的盛大的庙会——香市。

只为看一眼城里来的那个戏班子里美丽的花旦,然后在姑姑嫂嫂“咯咯”的笑声里,手捧一束檀香许一个虔诚的心愿,再到土地庙前的水潭边,汰一汰“蚕花手”,心满意足地想:这样啊,我家的蚕宝宝就无病无灾了,我们就可以过个好年了……
⑦水乡人静静摇他们的船,静静养他们的蚕,静静过他们与世无争的日子,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与满足。

莫非是这土这水这巷赋予他们这宁静如一的禀性,永远不会老去?
⑧乌篷船“咿咿呀呀”摇走了我遥远的遐思。

回首,水乡的水,水乡的巷,水乡的一切在眼里重新模糊,如一首纯朴的田园诗,只留给我一个淡淡的影子。

1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解析要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内容上,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

结构上,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

【答案①似问非问,凸显了江南水乡迷蒙(朦胧)诗意的特点。

②奠定了全文抒情的感情基调。

③呼应文章标题,总领下文,引出下文对“那水”“那巷”的描写和“那情”的抒发。

12.第③段中作者写苕溪水的传说,有何用意?(3分)
【解析解答此题,可结合引用的一般作用,联系语段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由第③段的“关于它的由来”可知,引用此传说是为交代乌镇名字的由来;从“车溪水却似乎格外有一种灵性”可知,此传说起到了铺垫作用。

这样写,自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答案①交代了乌镇名字的由来,增强了乌镇的传奇色彩。

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
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引出下文,为写苕溪水的灵性作铺垫。

13.文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水阁”?(5分)
【解析作者详写“水阁”,自然表明了“水阁”在文中的重要性,故分析时,应先概括出“水阁”的特点及其表现出的民族风情;然后联系下文作者对水巷的描写,从为下文作铺垫及引用水阁传说的趣味性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①水阁依水而建,突出了水乡人家的特点。

②关于水阁的传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③为下文写水乡的桥“数也数不过来”张本(作铺垫)。

④为水乡人提供了自然而宁静的生活空间。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解析抓住关键词,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

三个“静静”最为抢眼,采用的是排比,不仅渲染出了水乡静谧的氛围,而且在语言上增强了音韵美;一系列的动作及神态描写,自然表现出了水乡人的幸福满足感;从写作意图的角度,作者是持赞美的态度的。

【答案①连续使用三个“静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水乡氛围。

②运用排比,增加语言表达的韵味(音韵美);运用“摇”“养”“过”“洋溢着”等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水乡人不紧不慢、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幸福满足感),表达了作者对水乡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15.联系全文,结合你的阅读与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

(4分)
【解析首先概述尾段的内容,然后从尾段与文章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写作目的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①用“摇走了”“模糊”“淡淡的影子”照应开头;②总束全文,深化主旨;
③表达了对水乡恬静淳朴简单生活的留恋和怀念;④暗示了对当下浮躁功利复杂世界的失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20分)
冬之丢失
王蒙
①这是一个失去了冬意的冬天。

这两种性格和姿态全然不同的冬季的距离,对于三叉戟和波音707来说不过是两个多小时。

两个多小时以前,我们还在北京,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就在广西了。

冬天依旧而面目全非,伴随着惊喜的,不是还有点迷惑、有点慌乱么?
②离开南宁已经有二十天了,南国的一月给我的冲击却依旧在我的心田里引起许多余震。

那究竟是一种什么声音呢?嗡嗡的,像是觅着花蜜的成群的小蜜蜂,像是奔跑着、追逐着、喧闹着的孩子们,像是远方传来的飞机、汽车和拖拉机的马达的齐声欢唱。

在广西南宁度过的三个星期里,日日夜夜似乎都有这样一种声响在吸引着我、逗弄着我。

而且,这弥漫着的,暂时还是含蓄和羞怯的,却又蕴含着无限活力的声音是与南宁的绿树与阳光同在的。

挺拔中透露着潇洒与妩媚的桄榔,热烈中显现出质朴与尊严的芭蕉,自由的蒲葵,高贵的木菠萝,娴雅的荔枝、龙眼,个子虽大却给人以轻灵俊逸之感的小叶桉,还有执着的扁桃,洁身自好的枇杷,不愿惹人注目的丹桂,像诗一样多情,又像诗一样谦逊的木棉和红豆,当这么多脾气与外貌各不相同的树木参差和睦地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有感于同一个冬日也不减辉煌的太阳,它们能不交流吗?它们能不调笑吗?它们能不发出那神秘的、富有召唤力的嗡嗡声吗?
③而它正盛开着红花。

羊蹄脚,多么富有泥土气息的名字!因为你的树叶是两瓣的,像羊蹄。

一听到名字我就想起新疆来了,哈萨克牧人的小毡房,山坡上的草场,山顶的云杉和山涧里的清水,都是羊蹄踩过来又踏过去的地方。

以你命名的树木把血红的花朵撒落在南宁人民公园的湖波上,双双对对的游人蹬着水上自行车在红花和绿水里穿来穿去。

这一天是一九八二年新年,天气太好了,我脱掉了从北京穿来的太多的衣裳,迟疑了一阵子,又终于脱掉了我认为即使到了广西也不应该脱掉的线背心——只为了更好地靠近一下温暖的太阳。

④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南宁使我不时忘记了现在正是冬天。

也许就在这同一时刻,天山脚下正飞旋着特大的风雪,北京的青年正簇拥着走进滑冰场的大门。

而这里,满街是绿树,是柑橘和香蕉,是水灵灵的硕大的蔬菜,是零售的为去掉涩味而用盐水浸泡着的菠萝块。

满街上的行人又有谁在意这是不是冬天呢?
⑤不是冬天!那树叶和白云对我说。

永是春天!那池水和游人对我说。

农贸市场的“山珍”和“海味”——木耳、冬菇、冬笋、锦鸡、穿山甲、鱼、虾、蟹,以及人们身上的和百货店货架上的每一件新花色、新样式的衣服,不论是尼龙绸还是南宁特产的麻涤制品,都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