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题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0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题指导)
一、命题热点
1.辨析并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在语段、习作中找出病句,并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修改。
4.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正确。
二、解题技巧
一、常见病句八种类型
1.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小说,给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一生”不能和“创作”搭配)
(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如:农民工挣来的钱刚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资源。(“优裕”不能修饰“自然资源”,应改为“丰富”)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如:秋天的武汉是美丽的季节。(“武汉”不是“季节”,应改为“武汉的秋天”)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应将“也”改为“就”)
(6)两面对一面。如: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可在“提高”之前加上“能否”)
2.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通过刻苦锻炼,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
(2)缺谓语。如: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删去“为”或在句末加“而奋斗”)
(3)缺宾语。如:王平同学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在句末加“的活动”)
3.重复累赘
(1)主语重复。如: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能认真听讲。(主语“我们班的同学”和“我们”重复,应删去后一个“我们”)
(2)谓语重复。如:练笔不失为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和“是”重复,应删去其一)
(3)宾语重复。如:战争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往往会导致百姓生灵涂炭。(“百姓”和“生灵”重复,删去其一)
(4)状语重复。如: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穿过空旷的街道。(“孑然一身”即独自一人,应删去“独自”或“孑然一身”)
(5)补语重复。如: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之外。(“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应删去“之外”)
4.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如:我国大豆的种植,长期不能自给。(“大豆的种植”应为“种植的大豆”)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如: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调至“热情”前,并删掉第一个“的”)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如: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如: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编钟。(应将“几千年前”调至“编钟”前,并在“几千年前”后加“的”)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5.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句式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类:
(1)表被动[为(受)……所]。如: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改为“深受群众喜爱”或“为群众所喜爱”)
(2)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诱发(导致)]。如: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删除“的主要原因”,或删除“由”和“诱发的”)
(3)表意图(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改为“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或“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4)表构成(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如:止咳祛痰片是我厂的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改为“成分是远志……氯化铵等”,或改为“它主要是由……等配制而成”)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不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
(2)主客颠倒
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
(3)否定不当
如:司机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防止”的应该是“再次发生”的事故,应该去掉“不要”)
(4)分类不当
如: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报纸、电视、网络”属于“媒体”之列,可将其改为“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参与了报道”) 7.表意不明
(1)代词指代不明。如:小明追上小华,他约他去看电影。(“他”指代不明)
(2)数目不确切。如:在美国,一只宠物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四倍的工资。(对工资没有界定,是每小时,每天,每月还是每年?)
(3)范围不确定。如:李小玲是应届毕业生,充满朝气。(对“应届毕业生”缺乏限制,不知是哪个学段的)
(4)歧义句。如: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生日礼物。(是“许多朋友”,还是“许多礼物”?不明确,有歧义)
(5)用词不当。如: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把“尖刻”改为“尖锐”)
二、病句辨析十二“看”
1.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地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掩盖主语的错误类型。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通过这次诵读经典诗文比赛,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通过”和“使”的同时使用使全句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或“使”)
2.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并列等。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如: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很多。
(语序错位,应先“阅读”再“讨论”)
3.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
如: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上海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4.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如:多部门联合排查道路隐患,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防止”与“不再”同时使用,使句子表达意思相反,应删去“不再”)
5.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看它们是否混用或主客体是否颠倒。
如:北京近几年的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清楚的。
(主客颠倒,应改为“广大市民对北京近几年的变化是非常清楚的”或“北京近几年的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是非常清楚的”)
6.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
如:班会课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王雷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他的意见”中“他”指的是“李明”还是“王雷”,没说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
7.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连用时,看是否造成矛盾。
如:编队飞机在时速接近1000公里以上的情况下,需要保持水平间隔不足1米,甚至是负数,只靠高度差来防止碰撞。
(“编队飞机在时速接近1000公里以上的情况下”中的“接近”和“以上”矛盾,可删去“以上”)
8.发现用“是”表判断的句子,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如:他的籍贯是湖北武汉人。
(该句是判断句,主语是“籍贯”,宾语是“人”,搭配不当。可改为“他的籍贯是湖北武汉”或“他是湖北武汉人”)
9.发现“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与倍数搭配出现时,看是否犯了不合逻辑的语病。
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与倍数搭配出现,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
如:经过环保部门的大力整治,杭州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降低了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