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案

七
年
级
下
册
教
案
学校 xxxx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制
全期教学计划
全期教学进度及课时划分
第一单元人与人之间第一课你我同行
第二课假如我是你
第三课交往有艺术
《张驰问路》
(二)探究问题
议一议:张驰问路能成功吗?为什么?请运用礼貌待人的知识回答不成功的原因。
演一演:表演小品《我问路》,把理论教条内化为学生的修养,活化为学生的行动。
第二单元跨越代沟第四课走近父母
时间:年月日星期:
第五课理解老师
时间:年月日星期:
时间:年月日星期:
第三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六课有朋友的感觉
时间:年月日星期:
时间:年月日星期:
第七课交友的智慧
时间:年月日星期:
时间:年月日星期:
第八课男生女生之间
时间:年月日星期:
时间:年月日星期:
第四单元走自己的路
第九课从众与自主
时间:年月日星期:
时间:年月日星期:
第十课偶像与自我
第五单元无序与有序第十一课规则与秩序
第十二课法律与生活
第十三课行为与责任
期末总复习。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1课 大家之家教案 教科版

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第一课《大家之“家”》说课1.课标依据:2.3 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4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2.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1.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6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本单元主要依据2.3、2.4、2.5、1.4、1.6中的部分内容编写,只是部分体现课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和学校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快乐,进一步认识到学校在我们获得知识、锻炼才能、发展特长、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学会在集体生活中承担起共同的责任。
二、本单元教材总体分析: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场篇。
本单元的编写围绕着“共同的责任”这个中心,这里的责任主要是指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的责任,在第一课教材中首先明确地指出:课题大家之“家”中的“家”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班级和学校。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包括三课:第一课《大家之“家”》;第二课《我与我们》;第三课《承担责任》。
第一课《大家之“家”》,从学生对学校和班级普遍怀有的情感入手,分析学校生活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别是精神生活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学校公共生活的归属感和喜爱之情。
第二课《我与我们》,在前一课的基础上,阐述集体对个人生活的意义,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对集体与个人发展的价值,并就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相混淆的现象作了分析。
教科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教科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第一单元共同责任第1课每个人的“家”时间:年月日星期:主题——中小学最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归属感”是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的,如参与班级活动、主动为班级奉献等。
过渡性活动学生用漫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
漫画:我的校园生要求尽可能全面、生动、形象地描绘学校活生活的一些具体细节,体验学校集体生活的快乐。
使学生认识到校园生活对自己1.校园生活给我带来的变化。
知识能力的提高,性格、品行2.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
校园生活点点滴滴的完善,兴趣特长的发展起到3.有意义的校园活动。
了重要作用。
(可让学生课前准备)校园是_______,因为______。
拓展总结校园是_______,因为______。
校园是_______,因为______。
新名词:新观点:新体验:本课小结:我的收新感受:获我将改变我的:学生自己记录填写相应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时间:年月日星期:--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学反思第二课我和我们时间:年月日星期:--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过渡1.介绍心理学家的发现:1+1不一定大于等于2。
2.分组做“看看谁的力量大”游戏,体会1+1不一定大于或者等于2。
分析1+1不等于2的种种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其通过讲述故事,如羚羊与狼的故事;学生游戏表演等方中的原因,从故事式,如2人3足游戏等进一步体会其原因。
同时教师中体会竞争的必和学生列举有关恶性竞争的例子等,懂得合理竞争的意要性,合作的必要义。
性,竞争中如何合作,合作中如何竞争。
新名词:新观点:新体验:新感受:我将改变我的:学生自己记录填写相应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巩固本课知识点。
思考讨论归纳小结教学反思。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 教案

第一课大家之“家”时间:年月日星期:时间:年月日星期:第二课我与我们时间:年月日星期:时间:年月日星期:时间:年月日星期:时间:年月日星期:第二单元情感世界第四课多彩情绪时间:年月日星期: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活动:我怎么了教师哼着歌走进教室,并且讲一个故事,说明今天自己“高兴”的原因。
宣布上课后,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今天的心情如何?(高兴) 要求学生各自说说自己今天的心情,并说说今天高兴或者不高兴的原因。
教师将他们说的表达情绪的词写在黑板上。
增强学生的兴趣第一环节:基本情绪 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新的话题。
这个话题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些“高兴”“生气”“郁闷”等。
这就是“情绪”。
根据大家刚才说的,人的情绪是很复杂的。
今天,有的同学高兴,有的同学生气,有的同学则郁闷。
同学们,今天你们还体验到了什么情绪?(学生说)人到底有多少种情绪?现在,我们首先看一个短剧“ 情绪色谱 ”,从中,我们注意总结出情绪的基本种类。
了解基本情绪看短剧“ 情绪色谱 ”学生看短剧,并总结情绪的种类:喜、怒、哀、惧。
游戏:情绪接龙1. 学生玩“情绪接龙”游戏。
将学生在游戏中说出的表达情绪的词整理出来。
学生谈感受,说出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惩罚游戏中失败的同学,并请受到惩罚的几位同学说说受到“处罚”时的感受。
3. 记录学生的感受。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的情绪色谱 1. 在我手里,有一些彩色球,以你对颜色的理解,请你告诉我,这些颜色分别代表你怎样的心情?2. 回想一下,你心情的颜色从早上到现在发生变化了吗? 进一步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人们的情绪是在不断变化的。
为画面配音 1. 猜一猜下列脸谱分别代表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情绪?为这些情绪脸谱编故事。
2. 看短剧“ 他们怎么了 ”,为短剧配音。
对照不同组给短剧配音的差异性。
3. 分析为什么不同组对同样的情境配出完全不同的音。
4. 活动总结。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

全一册第一课大家之“家”第三课承担责任第二单元情感世界看短剧情绪色谱学生看短剧,并总结情绪的种类:喜、怒、哀、惧。
游戏情绪接龙1. 学生玩“情绪接龙”游戏。
将学生在游戏中说出的表达情绪的词整理出来。
学生谈感受,说出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惩罚游戏中失败的同学,并请受到惩罚的几位同学说说受到“处罚”时的感受。
3. 记录学生的感受。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的情绪色谱1. 在我手里,有一些彩色球,以你对颜色的理解,请你告诉我,这些颜色分别代表你怎样的心情?2. 回想一下,你心情的颜色从早上到现在发生变化了吗?进一步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人们的情绪是在不断变化的为画面配音1. 猜一猜下列脸谱分别代表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情绪?为它们编故事。
2. 看短剧“ 他们怎么了”,为短剧配音。
比较不同组配音的差异性。
3. 分析为什么不同组对同样的情境配出完全不同的音。
4. 活动总结。
情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
(1) 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
(2) 同样的刺激未必引起同样的情绪。
(3) 情绪是人的主观体验。
一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了解情绪的产生和事件及每个人对事件的态度有关。
第五课缤纷情感第三单元无序与有序第四单元我们的权益第九课少年的权益第十课谁为我们护航第五单元走进社区第十三课在社区中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大家之“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在集体里面获得知识、锻炼才能、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使自己自觉地归属于团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1、正确认识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好社会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增强热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使学生明确个人依恋学校生活的原因2、使学生在认识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的基础上,依恋班级、喜爱学校★教学准备教案图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的必需”教学设计案例2、学校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我与我们》教学设计一、温故引新:1、什么是归属感? 2、为什么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二、目标导航:1、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了解什么是集体主义,为什么应该坚持集体主义。
3、懂得团结产生力量。
4、发展团结协作的精神,善于与人合作。
三、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一滴水与大海。
思考: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样的?②集体的概念、特征与层次。
活动:根据集体的含义和特征,辨别以下这些团体是否属于集体:学校足球队、少先队、书法兴趣小组、一个组织严密的赌博团伙、电影院时的观众、学校的共青团组织、学校??1、以集体利益为重。
①活动:拉小球。
②讨论:李丽的问题。
③讨论与分析:“陪练员”及“梦五”事例的讨论与分析。
④活动:自由论坛。
2、反对小团体主义。
①小团体主义和集团主义的区分。
②探究:在班级和学校里还有哪些小团体主义现象?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分析并寻找解决的办法。
(三)集体的力量1、阅读蜂窝的“暖气设备”。
思考: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举例:(1)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故事。
(2)现实生活中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事例有哪些。
2、阅读:《这是团结吗?》回答:(1)我们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2)什么是真正的团结?3、竞争与合作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与配合、竞争与合作。
说说:(1)敢于竞争意味着什么?(2)善于合作有意味着什么?四、归纳总结五、拓展延伸1、下列没有体现合作精神的是()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到中国参与扶贫计划B、兴趣小组共同撰写科技小论文C、中外合资的企业经营模式D、800米赛跑中,运动员们你追我赶2、“沙是散的,堆积起来就是无垠的沙漠;水是散的,积聚起来就是辽阔的海洋;风是散的会起来就是威力无边的风暴。
”由此可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①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②个人与集体互不相干③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④个体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谚语说明()A、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礼艺才有保障B、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4第三课《承担责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责任。
懂得每个人都因社会身份的不同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2.明确学生作为学校和班级的成员所负有的责任。
3.具有集体主人翁精神,参与集体事务,为集体做事,爱护集体的荣誉。
学习重难点:了解承担责任或不承担责任的不同后果,强化其责任意识。
学习过程:一、小老师导入:1、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努力成为这个集体的主人,要为这个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承担应有的责任是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的最好方法。
2、说说我的理解:什么是责任?二、新课学习(一)我们是主人1、案例导入:回到家发现有小偷正在搬你家的电视时会怎样?(维护自家利益的,借此夸奖学生有责任感。
但有些同学只是对自家的事负责任,对其他的事就不一定这样关心了。
)2、责任从哪里来的?分配的任务:由权威的人赋予某人的责任。
如:老师布置的作业。
职业的要求:每一份工作都伴随着相应的责任。
如:爸爸是一名记者,他要对新闻保持敏感性。
法律规定:法律赋予人们的责任。
如:交通法规规定不允许人们闯红灯。
传统习俗:习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赋予人们责任。
如:出门在外,经常给父母报平安。
公民身份:作为国家公民,意味着承担一定的责任。
因此,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责任是由一个人在一个集体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应该做的事。
(朗读体会P19正文)3、讨论P19“李雯的想法”思考题。
(既不利于班级发展,也不利于个人发展)(二)我们的责任1、承担责任,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
看书P20页。
题写表格“我在集体中的责任”。
例如:我的责任承担责任的好处承担责任的代价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值日给大家带来一个清洁的学习环境。
花时间、不能参加自己喜爱的课外活动。
大家埋怨、被罚??从“班级管理日志”你体会到什么?承担责任不仅有利于集体,也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2、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可以有多种方式。
(P21小组情景对话)思考:怎样为集体做贡献?①要学习螺丝钉精神,做好集体分配给自己的事;②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1、关键时刻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的责任。
(P22交流)三、过关练习1、自行完成练习题2、小老师组织评讲第四课《多彩情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并体验和识别各种不同的情绪。
认识并体验和识别各种不同的情绪对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的理解和感受教学方法:新授一、导入:愉快的走进教室。
师:老师今天的情绪怎样?(生答??)师:但任何时候都保持这样的情绪是不可能的。
在师范时,有一次大家一起抓到了一个小偷,很兴奋。
后来从他的身上不仅搜出了被偷的东西,还搜出了一把长长的“啄木鸟”,当时的心情是(拍胸口,作后怕状)。
这种对人和事的心理感受我们把它叫做“情绪”,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
今天我们来学习P24开始的第四课。
(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情绪的类型并体验一些常见的情绪,最后再一起来区分一些情绪。
三、新授:师:自习P24页,找找情绪分为哪两大类型,它们分别包括哪些情绪?举例。
1、情绪分为哪两大类型,它们分别包括哪些情绪?举例。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复合情绪――――惊怒、惊喜、百感交集等师:由于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遇到的人、事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情绪是多姿多彩的。
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同一件事的感受也可能不同。
2、活动:⑴、阅读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绪。
(陆诗愁:一株梅花生长于荒郊野外,寂寞的自生自灭。
黄昏时分本就使人心情暗淡,况且风雨又在无情地不断袭来。
毛诗乐:在结有百丈的悬崖上,竟有艳丽的梅花绽放枝头。
使人十分兴奋。
⑵、回忆自己的情绪经历,并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色彩表示自己的心情。
师示范后学生活动。
四、小结本节内容。
1人之常情情绪色谱1、情绪分为哪两大类型,它们分别包括哪些情绪?举例。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复合情绪――――惊怒、惊喜、百感交集等2、活动:第五课《缤纷情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感的丰富多彩,逐步使学生明白情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情感对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会体验不同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重点难点:1、认识和体验自己经历过的各种情感。
2、区分情绪与情感、情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多媒体(第一课时)一、情感写真导入:欣赏自然风景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欣赏一些自然景观,体验其中的美感,体验这种美景对自己身心的愉悦。
观看后,学生要交流自己体验到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大自然带来的美感。
1、认识和体验自己经历过的各种情感。
活动:亲情树a.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
B.学生谈谈交流后的感受(如这些情感对自己有哪些影响)。
C.绘画亲情树,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情感。
使学生对情感有所了解,认识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懂得珍惜这种积极的情感。
情感可分为:(1)亲情、友情(2)对家庭、学校、祖国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3)自尊感、荣誉感、自豪感、羞愧感(4)对大自然的亲近感,美感、使命感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是短暂的、表现象的,是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感是持久的、深刻的、比较稳定的内心体验。
3、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有什么意义?小丽的故事小丽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心情很不好。
妈妈得知情况后,开始不停地唠叨,不是埋怨她做题太粗心,就是责怪她太爱看电视。
小丽感到无法再忍受了,真想和妈妈大吵一架。
但她又想:妈妈为了让自己好好学习,花了两个月的工资给她买来了电脑;天还没有亮,妈妈就起床为她做早饭;生病时,妈妈整夜的照顾她??小丽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她开始理解妈妈了。
学生讨论如下几个问题:(1)小丽为什么没有和妈妈吵起来?假如你是小丽,你当时会怎样做?(2)请你为故事写一个结尾。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用学生同龄人的故事,引导启发学生懂得积极高尚的情感有助于不良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观看“神六”成功升天的录像让学生再一次体验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欢呼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1)有助于调节、控制、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的情绪。
(2)情感是道德的基石。
培育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达自己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2.学生交流自己曾游历过的自然风光,感受美景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可以将自己游览时的照片拿来与大家分享。
3.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查找到的描写自然、社会美好事物的诗歌、绘画、散文等。
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4.阅读《一朵玫瑰花》《第一百个客人》,体验美好的人和事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可以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通过活动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产生美的感受和体验,对感人的人和事产生感激、崇敬、怀念等感受与体验。
情感的进一步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学会自主培养健康情感,告别不良生活习惯。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消除消极情感,培养和发展健康与高尚情感的途径与方法。
本课小结:练习:金牌学练考第五课2选择、填空作业:金牌学练考第五课2问答题板书设计二、培育高尚的情感(1)感受理智——求真(2)体验道德——求善(3)欣赏美好——求美第六课《规则与秩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规则的定义、起源和一般特征;2、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规则,认识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3、能对各种规则进行分类并最终理解规则。
重点: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新学习和理解。
难点:规则的含义、规则的分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步骤一、引入:以课文中孟子的诗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