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计年鉴2015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三大需求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拉动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作者:李炜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7期2015年7月1 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长8.4%。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至此,201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全部公布完毕。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T)三大指标对于分析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三大指标含义以及逻辑关系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即产品订货(简称订单)、生产量(简称生产)、生产经营人员(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简称存货)。
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
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
CPI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宏观调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GDP 是反映增长态势的重要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一段时间的经济流量。
但是,由于GPD指标一般情况下于期末公布,预测性较弱,无法为今后经济走势预测提供考量基础。
PMI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缺。
根据学者分析,PMI指数与GDP增速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我国第三产业对GDP贡献度的研究

ARIMA model established by us,China's tertiary industry GDP contribution of future trends forecasting, short-term forecast error is smaller, fit better; long - term forecast errors should not be used for long-term forecasts. Therefore, we can use this model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China's national economy short-term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表3-11978-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10
中国历年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统计 中国历年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5.3
40.0
3.7
1.9
-0.5
2003
36.1
3.6
68.8
6.9
-4.9
-0.5
2004
42.9
4.3
62.0
6.3
-4.9
1.2
2005
56.8
6.5
33.1
3.8
10.1
1.8
2006
43.2
5.5
42.5
5.4
14.3
1.1
2007
47.9
6.8
44.2
6.3
7.9
0.3
2008
44.0
66.7
7.8
-5.4
-0.2
1979
84.0
6.4
19.2
1.5
-3.2
0.1
1980
78.1
6.1
20.1
1.6
1.8
0.6
1981
89.4
4.6
-1.7
-0.1
12.3
1.9
1982
56.7
5.1
22.6
2.0
20.7
-0.9
1983
75.0
8.1
33.0
3.6
-8.0
-1.6
1984
69.3
8.1
1.2
63.2
9.0
28.7
3.9
1993
7.6
1.1
64.4
8.9
28.0
3.6
1994
6.3
0.8
66.3
8.6
27.4
3.1
经济增长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基于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选取我国1989~2008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总额和实际GDP时间序列,在单位根、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
关键词:三大需求经济增长误差修正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研究三大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大需求作用拉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而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居民消费不足、投资效率下降和对外出口受阻等现象。
因此,如何运用“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主要具体研究“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影响。
有些学者对地区研究,如赵晓雷、申海波(2004),李远莉(2009),陈元清(2010),董晖(2007),张福生(2005),魏其礼、段小兵(2004)分别对上海、深圳、天津、福建、海南、甘肃的三大要素对其地区GDP贡献进行研究。
其中李远莉和陈元清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天津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在长期和短期经济增长中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其次是投资和出口贸易;而其他学者就三大需求对各个区域GDP的贡献度及投资与消费的相关性作实证研究。
有些学者运用其他方法研究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赵德友、顾俊龙(2003)在研究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引入考伊克分布滞后模型对模型进行重新估计,提出优化投资率是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宋小翠(2008)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庆宝、未良莉(2007)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建立扩展的索洛模型进行估计,并与实际联系提出对策与建议。
有些学者对需求的部分因素与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如余文建、李雪俏、杨文玉、陈少敏(2010),宋琳、房珊珊(2010)针对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孔群喜(2006)运用出口、进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且进行相关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二者与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动态关系。
广州市统计局-2015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广州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局面。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6.9%)和全省(8.0%);比前三季度(8.3%)、上半年(8.1%)、一季度(7.5%)分别提高0.1个、0.3个和0.9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28.09亿元、5786.21亿元和12086.11亿元,分别增长2.5%、6.8%和9.5%。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26:31.97:66.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同期(65.22%)提高1.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6%,首度超过七成。
图1:2004年以来广州市GDP总量情况图2:2015年全国、广东省、广州市GDP各季度累计增速图3: 2014-2015年广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图一、从三大供给看,农业、工业发展稳定,第三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农业生产保持平稳。
2015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46.89亿元,增长2.8%。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级以上示范社124家和6家。
圆满完成6个名镇和86条名村创建任务,第三批47条美丽乡村试点中的市财政出资项目全面完工。
工业生产稳中提质。
全市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设立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机器换人等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和工业技术改造。
2015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12.3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年增速呈稳中有升态势。
支柱产业带动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9119.25亿元,增长8.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制造业持续回暖,增长6.0%。
汽车产、销分别增长12.0%、14.9%,分别高于全国汽车产、销增速8.7个和10.2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制造业保持较好增势,增速达20.6%。
深圳市龙华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龙华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新区各部门和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一区四城发展战略,按照抓落实年工作部署,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5年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635.59亿元,增长8.0%。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953.89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681.38亿元,增长12.6%。
三次产业比重为0.02:58.32:41.66;2015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为11.1万元。
人民币存款余额1292.9亿元,增长11.7%,贷款余额762.78亿元,增长26.9%。
二、工业2015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3760.64亿元,增长4.3%;实现工业增加值891.07亿元,增长6.0%。
从企业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完成产值934.85亿元,增长8.0%;港澳台及外商企业完成产值2824.53亿元,增长0.2%。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679.91亿元,增长1.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9%;出口交货值2464.03亿元,下降1.9%。
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1家,实现产值2647.36亿元,增长2.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44家,实现产值190.74亿元,下降2.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家,实现产值137.86亿元,增长53.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67家,实现产值88.33亿元,下降7.7%;专用设备制造业37家,实现产值68.42亿元,下降3.4%。
2015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79.91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134.43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2.7%,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2015年,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34亿元,增长15.2%。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6年3月10日)2015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一、综合2015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6.11亿元,增长9.5%。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6:31.97:66.7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29.0%、和70.6%。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0.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2%,其中,能源类下降9.4%,高技术类下降0.2%;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下降4.7%;生产资料下降5.4%,生活资料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3%,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0.9%,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0.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6.8%,化工原料类下降6.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
—2 —表12015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56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11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0%,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4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3 —人员就业率达71.86%。
年末,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4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5.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2万人。
2015年我省主要经济指标与相关省市的横向比较

对比2015年度我省和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四省一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情况如下: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第二,增速第一。
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0116亿元、增长8.5%。
全国GDP总量676708亿元、增长6.9%,广东72813亿元、增长8.0%,山东63002亿元、增长8%,浙江42886亿元、增长8.0%,上海24965亿元、增长6.9%。
我省总量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二,与广东的差距由去年底的2704亿元缩小至2697亿元;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一。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第二,增速第三。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8.6亿元、增长11%。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万亿元、增长8.4%,广东9364.8亿元、增长12.0%,山东5529.3亿元、增长10%,浙江4809.5亿元、增长7.8%,上海5519.5亿元、增长13.3%。
我省总量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二,增速位居第三。
3、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第二,增速第四。
2015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5905.2亿元、增长10.5%。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51590亿元、增长10.0%,广东30031.2亿元、增长15.8%,山东47381.5亿元、增长13.9%,浙江26664.7亿元、增长13.2%,上海6349.4亿元、增长5.6%。
我省投资总量在四省一市位居第二;增速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四,但已由年初低于全国2.9个百分点转为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4、工业增加值:总量第一,增速第一。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422.5亿元、增长8.3%。
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6.1%,广东30313.6亿元、增长7.2%,山东增长7.5%,浙江13193亿元、增长4.4%,上海增长0.2%。
我省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位居第一(注:全国、山东、上海不出总量数据)。
5、工业用电量:总量第一,增速第一。
拉动率、贡献率公式详解

拉动率、贡献率计算公式详解
贡献率公式:贡献率(%)=某因素增加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增加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GDP中的应用: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如: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举例:2009年广东省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产值亿元,增长%;产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产值亿元,增长%。
那么三大产业对广东省GDP的贡献率是多少广东省GDP增长总额=(亿元)增长总额=(亿元),贡献率==% 增长总额=19270-19270/(1+%)=(亿元),贡献率==% 第三产业增长总额=(1+%)=(亿元),贡献率==%
拉动率公式:=增加值较去年的增长/之前增加值应用举例:比如说:重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个百分点。
具体解释为:重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可知之前增加值=(1+=3993 亿元。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知道:全省平均同比增长=%%=%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全省工业增加值==7334 亿元。
全省之前增加值=7334/(1+=6021 亿元。
中国历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统计(1978-2012)

-0.2
47
4.5
8.8
49.8
4.6
87.6
8.1 -37.4
43.1
4.5
52.9
5.5
4
56.5
5.3
47.7
4.4
-4.2
2012 注:1.本表桉不变价格计算.三大需求指支出 法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构成项目.即最终消费
51.8
4.1
50.4
形 2.成赏总献额率.指货三物大和需服求务增冷量出分口别.与支出法国内 生 3.产拉总动值指增国量内之生比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与三大 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13》
3.9
-2.2
012)
货物和服务拉净动出(口百分 点) -0.6 -0.2 0.1 0.5 1 -1.6 -1.5 -8.9 2.8 3.1 1.2 1.8 1.9 1 -1 -5.3 3.4
0.6 4.2 1.3 0.1
1
0.7 0.1 0.7 2.5 2.1 2.6 0.9 -3.5 0.4 -0.4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5.7
23.7
1.8
1.6
65.1
5.5
22.4
1.9
12.5
50.2
4.2
49.9
4.1
-0.1
43.9
2015年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6年3月10日)2015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一、综合2015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6.11亿元,增长9.5%。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6:31.97:66.7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29.0%、和70.6%。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0.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2%,其中,能源类下降9.4%,高技术类下降0.2%;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下降4.7%;生产资料下降5.4%,生活资料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3%,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0.9%,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0.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6.8%,化工原料类下降6.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
—2 —表12015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56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11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0%,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4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3 —人员就业率达71.86%。
年末,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4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5.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2万人。
GDP增长的拉动计算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又被称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三者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在分析三大需求的变动情况时,离不开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简称支出法GDP)的三大构成项,即: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简称净出口)。
其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支出法GDP=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社会上一般用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来反映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用投资拉动率、消费拉动率和净出口拉动率来反映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人将其称为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重要比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反映三大需求比例关系的指标1.投资率,又称资本形成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方法为:上述三种投资率的计算方法存在如下差异:(1)从分母来看,涉及生产法GDP和支出法GDP。
理论上,生产法GDP与支出法GDP应该相等,但实际核算中,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2)从分子来看,方法二的分子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把它与存货变动合在一起,便是资本形成总额,即方法一的分子。
方法三的分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它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核心指标,它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口径上有一定的差别。
由于这种方法的资料容易获得,因而社会上也有很多人采用方法三计算投资率。
三种方法的对比请见下表:三种方法计算的投资率从上表可以看出,三种方法计算的投资率在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
受存货变动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影响,方法一计算的投资率与方法二计算的投资率越来越接近。
投资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用于形成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比重。
通过研究投资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分析经济的状态、增长类型和运行质量,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其中,经济状态包括:冷、热、适中等;增长类型包括:投资拉动型、消费拉动型、外需拉动型等;运行质量包括:投资回报情况等。
如何测度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范文

如何测度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年终将至,各部门、各地区在盘点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时,必然要考虑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又被称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三者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在分析三大需求的变动情况时,离不开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简称支出法GDP)的三大构成项,即: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简称净出口)。
其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支出法GDP=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社会上一般用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来反映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用投资拉动率、消费拉动率和净出口拉动率来反映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人将其称为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重要比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反映三大需求比例关系的指标1.投资率,又称资本形成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方法为:上述三种投资率的计算方法存在如下差异:(1)从分母来看,涉及生产法GDP和支出法GDP。
理论上,生产法GDP与支出法GDP应该相等,但实际核算中,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2)从分子来看,方法二的分子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把它与存货变动合在一起,便是资本形成总额,即方法一的分子。
方法三的分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它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核心指标,它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口径上有一定的差别。
由于这种方法的资料容易获得,因而社会上也有很多人采用方法三计算投资率。
三种方法的对比请见下表:三种方法计算的投资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单位:%年份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198034.929.020.2 198538.530.028.4 199035.225.824.4 199540.834.734.2 200036.436.536.8 200138.037.338.2 200239.238.941.4 200342.342.247.4从上表可以看出,三种方法计算的投资率在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
资料解析

资料分析刷题解析(三)材料一:2016年,某省小微服务业呈现出经营平稳面、资产规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三扩大”的特点,主要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2016年,该省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5.4%,高于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8.2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经营平稳面扩大,2016年4季度,79.5%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稳定,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2016年,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资产总计367亿元,同比增长9.3%,户均1643.7万元。
负债合计194.8亿元,同比增长8.1%,低于资产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为53.1%,处于较为合理水平。
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销售利润率为5.7%。
小微服务业企业的资金和盈利水平均处于平稳状态。
各主要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86、2016年,该省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的营业收入比2015年大约多多少亿元?A.5.3B.10.7C.12.3D.23.0【解析】B。
增量=BR/(1+R)=80.1×15.4%/(1+15.4%),选项差距大,利用份数法,15.4%介于1/7与1/6之间,增量=80.1/8=10与80.1/7=11之间,选B。
87、2016年,小微服务业经营平稳面同比扩大最显著的是:A.1季度B.2季度C.3季度D.4季度【解析】D。
注意是“同比”,看图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同比均降低,排除A、B,第三季度同比扩大81.1-78.2/78.2=3-/78.2,第四季度同比扩大79.5-76.2/76.2=3+/76.2,明显第四季度扩大最显著。
88、2015-2016年,平均每季度大约有多少企业认为自身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稳定?A. 77.2%B. 78.3%C. 79.6%D. 82.8%【解析】B。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1模拟试题:单元同步练习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1模拟试题:单元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10月1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对外公布,将于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这意味着去年6月开始在新疆试点的资源税改革终于要推向全国。
资源税的征收( )①表明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控资源配置③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④表明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
一些企业在没有通过质量认证的情况下,把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生产。
这表明市场具有( )A.盲目性 B.滞后性 C.自发性 D.开放性3.漫画《爆炒》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B.必须充分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C.必须不断提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必须不断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4.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为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山东省财政厅、经贸委联合发出通知,“家电下乡”时间延长至2011年11月底,家电下乡产品扩展为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四大类,补贴金额仍然执行按销售价格的13%给予补贴。
此举( )①是政府在运用行政手段扩大内需②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③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④是市场在调节家电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漫画《躲风头》告诉我们(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强调诚实守信③取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④市场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7.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2011年8月12日表示,银监会将督促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1978-2019)

率和拉动统计(1978-2019)
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百分点)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0.6
7.8
-5.4
-0.2
1.5
-3.2
0.1
1.6
1.8
0.6
-0.1
12.3
1.9
2.0
20.7
-0.9
3.6
-8.0
-1.6
6.3
-10.6
-6.9
10.7
50.2
3.9
53.1
56.3
4.2
45.0
69.0
4.9
22.6
66.5
4.6
45.0
57.5
4.0
37.7
65.9
4.4
41.5
2注0:119.本表按不变价格计算.三大需求指支出法国内生57产.8总值的三大构成3项.5目.即最终消费支出31..资2 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2.贡献率指三大需求增量分别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3.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5.3
-13.5
0.2
3.7
1.9
-0.5
6.9
-4.9
-0.5
6.3
-4.9
1.2
3.8
10.1
1.8
5.4
14.3
1.1
6.3
7.9
0.3
5.1
2.7
-4.0
8.0
-42.9
-1.1
6.7
-10.8
-0.6
3.9
-6.8
0.2
3.3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比较_内需与外需

(见表 2)。 但是,用这一分析方法来衡量一国经济的
外向型程度则存在一些问题,它不能区分“大进大出” 和“小进小出”这两种外贸情况,尤为值得注意的是, 在 公 式 (2)中 由 于 把 用 于 消 费 和 投 资 的 进 口 一 并 从 出 口中扣除,低估了出口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 这一方法不能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外向型程度的 基准。
GDP 增速
11.7 7.6 7.8 5.2 9.1 10.9 15.2 13.5 8.8 11.6 11.3 4.1 3.8 9.2 14.2 14.0 13.1 10.9 10.0 9.3 7.8 7.6 8.4 8.3 9.1 10.0 10.1 11.3 12.7 14.2 9.6 9.1
最终消费 62.1 64.4 65.5 67.1 66.5 66.4 65.8 66.0 64.9 63.6 63.9 64.5 62.5 62.4 62.4 59.3 58.2 58.1 59.2 59.0 59.6 61.1 62.3 61.4 59.6 56.9 54.4 52.9 50.7 49.5 48.4 48.6
34.3
62.0
38.0
2007
38.2
32.2
70.4
29.6
32.1
33.9
66.0
34.0
2008
38.1
34.6
72.6
27.4
36.4
64.5
100.9
-0.9
2009
39.6
38.7
78.3
21.7
68.2
115.1
183.3
-83.3
资 料 来 源 :1982~2009 年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2009 年 中 国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 》、《中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201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z

201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7年3月19日)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2016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04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5925.8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3亿元,增长9.4%。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2:30.22:68.56。
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0%和77.0%。
—1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其中,能源类下降6.6%,高技术类下降0.5%;轻工业上升0.3%,重工业下降2.0%;生产资料下降2.4%,生活资料上升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4.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3.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升2.7%,化工原料类下降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6%。
—表12016年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97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全年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8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3 —71.18%。
年末,全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942家(包括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7.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