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主神经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2)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3)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拮抗药
1.抗胆碱药 (1)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2) 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胺) (3) N2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
2.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 3.抗肾上腺素药
(1)α1,α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2)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3)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4) 内在活性较强的β受体阻断药(心得静) (5)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利血平)
(1)支配的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都受意 志的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 上不受意志的控制。(2)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 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多 数内脏器官又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3)神经元数目不同: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 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并在周围部的内 脏运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需经过两个神 经元(肾上腺髓质例外,只需一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称节 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个 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周围部的植物性神经节内,其轴 突称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和 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2、紧张性作用 3、外周抑制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
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 双重支配。在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 经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例如,对于心脏,迷走 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 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 经却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够从正反 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拮抗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神经 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a.躯体反射弧
b.内脏反射弧
从中枢发出的自主神经在抵达效应器官前必须先进 入外周神经节(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支配是例外), 此纤维终止于节内神经元上,由节内神经元再发出纤 维支配效应器官。由中枢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 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后纤维。节前纤维属 有髓鞘B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快;节后纤维属无髓 鞘C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慢。
内脏运动神经的效应器,一般是指平滑肌、心肌和外分泌 腺。内分泌腺如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和松果体等,也受内脏运 动神经支配。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的终末与效应器的连接, 缺少像躯体运动神经那样单独的末梢装置,而是常以纤细神经 丛的形式分布于肌纤维和腺细胞的周围。所以从未梢释放出来 的递质可能是以扩散方式作用于邻近的多个肌纤维和腺细胞。
双重神经支配
蓝色线条表示副 交感神经;红色线 条代表交感神经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即是互相拮抗又是互相 统一的。例如:当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副交感神经 兴奋减弱、相对抑制,于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 张、瞳孔开大、消化活动受抑制等现象。这表明,此时机体的代 谢加强,能量消耗加快,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当机体处于 安静或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加强,交感神经相对抑制, 因而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瞳孔缩小、消化活 动增强等现象,这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能量的储存。可见在交感 和副交感神经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的作用下,机体才得以更好 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交感和副交 感神经的活动,是在脑的较高级中枢,特别是在下丘脑和大脑边 缘叶的调控下进行。
(4)纤维粗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一般是比较粗的有 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则是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 (节后纤维)的细纤维。
(5)节后纤维分布形式不同: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的分 布形式和躯体神经亦有不同。躯体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 而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常攀附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由丛再分 支至效应器。
产生抑制还是兴奋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效应 器上的受体。同类节后纤维,同样的神经递质,因受体不 同而作用不同。
常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拟似药
1.拟胆碱药 (1)M,N受体激动药(氨甲酰胆碱) (2)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3)N受体激动药(烟碱)
2.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3.拟肾上腺素药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常以整个系统 参与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如交感神经系 统的活动那样广泛,而是比较局限的。其整个系统的 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 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根据形态、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两部分。
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的外侧柱。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 分散,其一部分起自脑干的缩瞳核、上唾液核、下唾液核、迷 走背核、疑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交 感神经的全身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而副 交感神经的分布较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例 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 肾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第三篇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其功能是 调节内脏活动,所以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 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事实上,自主神经系统应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 经,但习惯上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且 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一、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切断兔颈部右侧交 感神经,同侧兔耳血 管的变化。
3、外周抑制
自主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例如,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致动物无孕子宫的运动受到抑制, 而对有孕子宫却可加强其运动(因为无孕与有孕子宫的受 体不一样);又如,胃幽门如果原来处于收缩状态,则刺 激迷走神经使之舒张,如原来处于舒张状态,则刺激迷走 神经使之收缩。
与在神经元突触和神经-肌接头所观察到的突触前与 突触后结构不同,神经元支配平滑肌(A)和腺体(B和 C)的传出末梢结构非常独特,而且,神经递质是从神 经末梢上膨大的膨体释放到组织间隙(A和B)或进入血 流(C,神经分泌)。这种结构可使较大范围内的靶细 胞都受到刺激。井非所有平滑肌细胞都有神经支配,但 它们可依靠缝隙连接与邻近细胞连接,因而能和有神经 支配的细胞同步收缩。
2、紧张性作用
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 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 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说明心交感神经也有 紧张性冲动传出。又如,切断支配虹膜的副交感神经,则 瞳孔散大;切断其交感神经,则瞳孔缩小,也说明自主神 经的活动具有紧张性。自主神经中枢具有紧张性冲动传出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反射性和体液性原因。
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因此节前纤维短而节后纤维长; 副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近,有的神经节就在效应器官壁内, 因此节前纤维长而节后纤维短。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部灰质 的中间带外侧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则位于脑干脑神经副交感核和 脊髓骶部的副交感核。 2.周围部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椎旁节) 和脊柱前方(椎前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器官旁 节)或器官壁内(器官内节)。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比交感神经长, 而其节后纤维则较短。 3.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 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则 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所以交感神经的作用范围较广泛,而副 交感神经的作用则较局限。 4.分布范围不同 交感神经在周围的分布范围较广,除至头颈部、 胸、腹腔脏器外,尚遍及全身血管、腺体、竖毛肌等。副交感神经的分 布则不如交感神经广泛,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 髓质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受体不同,对同一器官所起的 作用不同 。
拮抗药
1.抗胆碱药 (1)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2) 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胺) (3) N2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
2.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 3.抗肾上腺素药
(1)α1,α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2)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3)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4) 内在活性较强的β受体阻断药(心得静) (5)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利血平)
(1)支配的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都受意 志的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 上不受意志的控制。(2)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 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多 数内脏器官又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3)神经元数目不同: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 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并在周围部的内 脏运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需经过两个神 经元(肾上腺髓质例外,只需一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称节 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个 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周围部的植物性神经节内,其轴 突称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和 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2、紧张性作用 3、外周抑制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
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 双重支配。在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 经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例如,对于心脏,迷走 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 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 经却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够从正反 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拮抗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神经 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a.躯体反射弧
b.内脏反射弧
从中枢发出的自主神经在抵达效应器官前必须先进 入外周神经节(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支配是例外), 此纤维终止于节内神经元上,由节内神经元再发出纤 维支配效应器官。由中枢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 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后纤维。节前纤维属 有髓鞘B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快;节后纤维属无髓 鞘C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慢。
内脏运动神经的效应器,一般是指平滑肌、心肌和外分泌 腺。内分泌腺如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和松果体等,也受内脏运 动神经支配。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的终末与效应器的连接, 缺少像躯体运动神经那样单独的末梢装置,而是常以纤细神经 丛的形式分布于肌纤维和腺细胞的周围。所以从未梢释放出来 的递质可能是以扩散方式作用于邻近的多个肌纤维和腺细胞。
双重神经支配
蓝色线条表示副 交感神经;红色线 条代表交感神经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即是互相拮抗又是互相 统一的。例如:当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副交感神经 兴奋减弱、相对抑制,于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 张、瞳孔开大、消化活动受抑制等现象。这表明,此时机体的代 谢加强,能量消耗加快,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当机体处于 安静或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加强,交感神经相对抑制, 因而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瞳孔缩小、消化活 动增强等现象,这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能量的储存。可见在交感 和副交感神经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的作用下,机体才得以更好 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交感和副交 感神经的活动,是在脑的较高级中枢,特别是在下丘脑和大脑边 缘叶的调控下进行。
(4)纤维粗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一般是比较粗的有 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则是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 (节后纤维)的细纤维。
(5)节后纤维分布形式不同: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的分 布形式和躯体神经亦有不同。躯体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 而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常攀附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由丛再分 支至效应器。
产生抑制还是兴奋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效应 器上的受体。同类节后纤维,同样的神经递质,因受体不 同而作用不同。
常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拟似药
1.拟胆碱药 (1)M,N受体激动药(氨甲酰胆碱) (2)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3)N受体激动药(烟碱)
2.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3.拟肾上腺素药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常以整个系统 参与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如交感神经系 统的活动那样广泛,而是比较局限的。其整个系统的 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 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根据形态、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两部分。
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的外侧柱。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 分散,其一部分起自脑干的缩瞳核、上唾液核、下唾液核、迷 走背核、疑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交 感神经的全身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而副 交感神经的分布较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例 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 肾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第三篇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其功能是 调节内脏活动,所以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 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事实上,自主神经系统应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 经,但习惯上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且 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一、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切断兔颈部右侧交 感神经,同侧兔耳血 管的变化。
3、外周抑制
自主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例如,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致动物无孕子宫的运动受到抑制, 而对有孕子宫却可加强其运动(因为无孕与有孕子宫的受 体不一样);又如,胃幽门如果原来处于收缩状态,则刺 激迷走神经使之舒张,如原来处于舒张状态,则刺激迷走 神经使之收缩。
与在神经元突触和神经-肌接头所观察到的突触前与 突触后结构不同,神经元支配平滑肌(A)和腺体(B和 C)的传出末梢结构非常独特,而且,神经递质是从神 经末梢上膨大的膨体释放到组织间隙(A和B)或进入血 流(C,神经分泌)。这种结构可使较大范围内的靶细 胞都受到刺激。井非所有平滑肌细胞都有神经支配,但 它们可依靠缝隙连接与邻近细胞连接,因而能和有神经 支配的细胞同步收缩。
2、紧张性作用
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 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 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说明心交感神经也有 紧张性冲动传出。又如,切断支配虹膜的副交感神经,则 瞳孔散大;切断其交感神经,则瞳孔缩小,也说明自主神 经的活动具有紧张性。自主神经中枢具有紧张性冲动传出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反射性和体液性原因。
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因此节前纤维短而节后纤维长; 副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近,有的神经节就在效应器官壁内, 因此节前纤维长而节后纤维短。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部灰质 的中间带外侧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则位于脑干脑神经副交感核和 脊髓骶部的副交感核。 2.周围部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椎旁节) 和脊柱前方(椎前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器官旁 节)或器官壁内(器官内节)。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比交感神经长, 而其节后纤维则较短。 3.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 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则 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所以交感神经的作用范围较广泛,而副 交感神经的作用则较局限。 4.分布范围不同 交感神经在周围的分布范围较广,除至头颈部、 胸、腹腔脏器外,尚遍及全身血管、腺体、竖毛肌等。副交感神经的分 布则不如交感神经广泛,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 髓质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受体不同,对同一器官所起的 作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