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鳖混养技术注意事项与鱼鳖混养技术的好处
鱼鳖高效混养技术
![鱼鳖高效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a2c8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4.png)
3
季节变化:根 据季节调整温 度,确保鱼鳖
生长需求
2
温度变化:避 免剧烈波动,
保持稳定
4
水质监测:定 期检测水质, 确保温度适宜
光照条件
01
光照强度: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 于鱼鳖的生长和发育
03
光照均匀度:光照均匀度对鱼鳖 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02
光照时间:充足的光照时间有利 于鱼鳖的摄食和活动
01
03
02
减少环境污染: 混养技术可以降 低养殖过程中的 污染排放
04
增加就业机会: 混养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可以带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感谢您的观看
鱼鳖高效混养技术
演讲人
目录
01. 混养环境 02. 混养品种 03. 混养管理 04. 混养效益
混养环境
水质要求
溶氧量:保证充足的溶氧 量,有利于鱼鳖的生长
水温:适宜的水温,有利 于鱼鳖的生存和生长
水质清洁度:保持水质清 洁,防止水质污染
酸碱度:保持适当的酸碱 度,有利于鱼鳖的生长
温度控制
1
02
规格:选择规格适 中的鳖类
05
适应性:选择适应 混养环境的鳖类
03
健康:选择健康无 病的鳖类
混养比例
鱼鳖混养比例:鱼与鳖的比例为 1:1
鱼鳖混养密度:每平方米水体中, 鱼与鳖的密度分别为10-15尾和 1-2只
鱼鳖混养时间:鱼与鳖的混养时间 一般为3-5个月
鱼鳖混养方式:采用网箱养殖或池 塘养殖,网箱养殖时,鱼与鳖分别 放置在不同网箱中,池塘养殖时,
05
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 洁
混养效益
鱼鳖混养模式好处多
![鱼鳖混养模式好处多](https://img.taocdn.com/s3/m/8725276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6.png)
鱼鳖混养模式好处多合在一起创效益-鱼儿住进养鳖池。
鱼鳖混养,由于鳖是以底栖生活为主的水生动物,在鳖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鱼类,可以发挥水域的潜在力。
鱼鳖混养的好处:(1)充分利用水体。
(2)鳖对水体有增氧作用。
(3)净化水质。
(4)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5)减少鱼病的发生。
养鳖是特种养殖产业之一,经多年的考察调研和养殖实践,利用现有养殖池塘进行混养是我国今后发展健康养鳖的最佳途径。
鱼鳖混养有以下三个优点:??池塘环境好管理方便由于池塘面积大,池水深,且在野外自然气候条件下,所以养殖环境就较工厂化温室和精养小水泥池好。
特别是在管理方面,除做好防逃、放养和捕捞外,其它管理均可按原来池塘的养殖对象进行就可。
池塘中混养鳖的方式也很多,如鱼鳖、鱼蚌鳖、虾鳖、蟹鳖混养等等。
成本低质量好效益高由于是利用现有池塘进行混养,就可省去建造鳖池的大量资金和每年的设备折旧费。
特别是混养塘鳖种的放养密度是根据池塘中天然饵料的多少来制定的,所以大多可采用不投料或少投料的放养模式。
这样养殖成本可比常规养鳖降低一半多。
而在池塘中混养的鳖由于其活力强又是吃天然饵料,鳖的质量就如同野生。
如浙江省桐乡市利用虾池混养江南花鳖,不但亩效益比单养提高几倍,养成的虾和鳖质量均比单养好,深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
提高池塘利用率节省土地改革开放后因建设需要,土地资源日趋缺乏,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土地资源贵如金。
所以用现有池塘混养中华鳖不但可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还可节省大量宝贵的土地。
我国现有可用来搞混养的池塘达几百万亩,如按每亩混养100只计,就可节省土地几十万多亩,意义重大。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要点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98e5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6.png)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要点池塘鱼鳖混养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循环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增加种类,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促进水体的自净功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此,我们将会为您详细介绍池塘鱼鳖混养技术要点。
一、选用适宜的鱼类和鳖类池塘鱼鳖混养应该选择相互协调的动物,避免大鱼和小鱼混养或是不同性格差异较大的动物混养。
在选择鱼类时,应当优先考虑一些耐低氧、抗病等特点显著的品种,如草鱼、鲫鱼等。
而在选择鳖类的时候,则应当选择一些肉食性较强、抗积石等特点比较明显的品种。
例如,麝香鳖、鲮鳖、黄斑龟鳖等。
二、控制鱼鳖比例,合理投放数量在进行池塘鱼鳖混养的同时,必须要控制鱼鳖的比例。
一般来说,鱼类在混养中应占整个养殖密度的70%左右,而鳖类则仅占30%。
另外,鱼类和鳖类的数量也必须控制得宜,不能一次性投入过多动物,以免水质受到影响。
三、合理进行饵料投放在进行池塘鱼鳖混养的时候,饵料投放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混养池塘中的饵料投放量应该控制在1.5%~2.0%的范围内,且应该定时量取饵料体重,做到科学合理的喂养。
四、定期水质检测在进行池塘鱼鳖混养的过程中,定期的水质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应该针对水体的温度、PH值、溶氧量、氨氮含量、硫化物含量、钾、钠、铁等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变化的问题。
五、定期清理淤泥和修缮渠道、泵站在进行池塘鱼鳖混养的过程中,淤泥是不能忽略的。
定期清理池塘淤泥并进行全池换水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减少水质污染。
此外,定期的修缮渠道、泵站也是不可少的,以维护池塘设施的完好。
六、合理选择养殖方法和技术在进行池塘鱼鳖混养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根据池塘的水质、地势、气候环境、混养种类和密度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养殖管理,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七、合理控制池塘水位在进行池塘鱼鳖混养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池塘水位也是非常关键的。
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可以避免水质污染和淤泥堆积的问题。
此外,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应有不同的水位管理措施。
鱼鳖混养技术要点
![鱼鳖混养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50d3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9.png)
鱼鳖混养技术要点概述鱼鳖混养是指在同一水域中同时养殖鱼类和鳖类的方式。
这种养殖方式,利用了两种不同品种之间相应的生态需求,实现相互配合的效果,提高了养殖效益。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鱼鳖混养的技术要点。
环境要求在进行鱼鳖混养之前,需要了解水域的环境条件,确保水质适宜,水温适宜,氧气充足等各项条件符合双方的需求。
一般的养殖水域温度应在18-30℃之间,pH值为7-8之间,水质透明度应在30-50cm以上,水中的氧气含量大于5mg/L。
此外,在进行鱼鳖混养时,养殖密度也需要考虑到,以避免过度捕食、排泄物集中等问题的出现。
品种选择进行鱼鳖混养时,需要选择适合的鱼类和鳖类,不同的鱼类和鳖类之间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和生存需求,因此选择相应的品种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鱼类和鳖类的食性:鱼类一般以饵料或小鱼虾为主食,鳖类则以水生植物为主食,因此品种之间的食性要匹配。
•生长速度:一般来讲,成长速度相差不大的品种会更适合进行鱼鳖混养。
•生态适应性:品种需要对水质、水温、养殖密度等条件比较适应。
常用的鱼类有草鱼、鲤鱼、鲫鱼等;常用的鳖类有鼋鸣鳖、黄颈鳖等。
在选择品种时,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
饲料投喂在进行鱼鳖混养时,饲料的投喂是关键环节。
不同品种的需求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需要进行投喂,以避免过度饮食或不足饮食的问题的出现。
•鱼类的饲养:鱼类喜欢以饲料为主食,同时也可以适量计入小鱼虾等活食。
一般情况下,每天进行2次左右的饲料投喂,每次投喂以适量饲料为主,结束时检查鱼群是否有剩余饲料。
•鳖类的饲养:鳖类需要提供适量的水生植物、龟饼等食物。
适量投喂,不可过度,以免造成排泄物过多,影响水域水质。
养殖管理在鱼鳖混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养殖管理问题:•水域管理:要保持水域的水质优良,及时更换过劣变质的水,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质,养殖密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疾病防控:要加强疾病防控,检查各类养殖品种的生长状态,排出不健康的鱼类和鳖类。
鱼鳖混养效益高
![鱼鳖混养效益高](https://img.taocdn.com/s3/m/f7507272f46527d3240ce0c1.png)
鱼鳖混养效益高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克服温室养鳖模式所养出的商品鳖品质较差的缺陷,我们可以把少量鳖种投放到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
鱼鳖混养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鱼鳖养殖的综合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要比传统养鱼池的经济效益高好几倍。
二、是鱼鳖混养改善了水体的溶氧条件。
老鳖在水体中上下穿行可以使上下水层进行交换,上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过饱和氧气可以扩展到底层,弥补了底层水体溶氧的不足,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
三、是鱼鳖混养能加速池底淤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防止水质突变;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和稳定,促进鱼类的正常生长。
四、是鱼鳖混养后,鱼类可以直接摄食老鳖吃剩的残饵,老鳖在底层淤泥中穿行可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反过来又促进了老鳖的生长。
鱼鳖混养可以使一种饵料生物在池塘中得到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饵料生物的利用率。
五、是老鳖能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或死鱼,从而阻止了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减少了鱼病传播的机会。
六、是鱼鳖混养所养出的商品鳖品质较高,与天然野生鳖没什么两样,养殖的经济效益较高。
鱼鳖混养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池塘改造在池塘的周围建造高30厘米的防逃墙,四角呈圆弧形,内壁用水泥抹光滑,墙顶最好有“厂”字型压边,以防老鳖逃逸。
鱼池中设置竹筏作为晒台,供老鳖晒背,不需要另外增添食台等必要设备。
二、合理放养摄食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均可以与老鳖同池混养,但鱼鳖混养池中不宜投放青鱼。
三、老鳖的合理放养密度如果以利用池塘中的天然生物饵料为主,可以适当增投一部分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每亩水面放养200~250克的鳖种50~100只,可生产商品鳖20~40公斤。
如果以投喂鳖饲料为主,则每亩水面放养200~250克的鳖种250~350只,可生产商品鳖100~150公斤。
四、加强饲养管理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应针对老鳖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所混养鱼类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谈谈鱼、鳖混养技术
![谈谈鱼、鳖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93bc48be1e650e52ea999f.png)
10尾 , 鱼 5 5尾 。 0 草 07
5饲 养 管 理 .
饵料 投 喂 的重 点对 象
是 鳖 . 属 杂 食 性 动 物 . 料 以 动 物 蛋 鳖 饲 白为 主 . 物 蛋 白为 辅 。投 喂 量 新 鲜 动 植
8 10厘 米 ’ 水 温 提 高 逐 步 加 高 水 0 0 .随
位 。 持 水 质 清 新 , 水 透 明度 在 2 0 保 池 53
厘 米 之 间 . 时 清 除 残 饵 。 少 量 放 养 及 可
放 养 鳖 最好 在 3月 下 旬 至 4月 上旬 放 养 为 佳 . 时 水 温 在 2 ℃左 右 。 利 于 此 0 有 鳖 尽快 适 应 池 塘 条 件 。注 意 苗种 放 养 密 度 和搭 配 比例
建造 。 底 泥土应松硬适度 。 池 在 池 塘 较 高 的一 端 挖 一 进 水
口 .在 相 对 一 侧 的最 低 处 留
一
排 水 口。 、 水 口均 要 罩 进 排
在 放 苗 前 1 ~l 0 5天 每 平
上拦 鱼 网 布
方 米 水 面 用 生 石 灰 10 2 0 5~0
●
升 以 上 ,H 值 7 85之 间 ,氨 氮 不 超 5 p .
—
—
4 — 4—
l 淤 拳
黄 鳝 池塘 生态养 殖技 术要 点
I 池 塘 条 件 . 养 殖 池 宜 建 在 水 源 充 在 池 中 1 3的 水 面 适 度 种 植 风 眼莲 、 / 浮
I- , 质 良好 。 排 水 方 便 , 阳 通 足 水 进 朝
辍
古
小水库鱼鳖混养技术
![小水库鱼鳖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8e6de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e.png)
2020.4小水库鱼鳖混养模式改变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为2~3年养成的仿生态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鳖的体形、口感和品质,销售价格和市场欢迎度也大幅提高。
主要模式与技术如下。
一、技术要点1.水库选择与改造水库面积一般在40~100亩。
根据鳖的生活习性,水库要满足周边环境安静、水源清洁无污染、阳光充足等条件。
在水库四周建60厘米高的防逃设施,材料有水泥瓦(板)、铝合金板、砖等,上端向内伸出10~15厘米的倒檐,呈“『”状,墙脚入土20厘米左右,围墙四周不要产生直角,砌成圆弧形,防止鳖外逃。
进排水口安装牢固的防逃栅。
在水库边搭建露出水面的沙洲或人工小岛,可用毛竹做竹排固定在水面上,面积大小可根据水库大小和鳖的放养量来定,便于鳖上岸“晒背”,也可兼用作投饵台。
2.鱼鳖放养(1)放养前准备:鱼种、鳖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库消毒,每亩水深1米用100千克生石灰溶化后均匀全库泼洒,杀灭有害生物,7天后毒性消失方可放养苗种,分批投放螺蛳供其自然繁殖,提前为鳖准备好天然饵料。
(2)鱼种和鳖种放养①鱼种放养。
要求鱼种规格整齐、均匀、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每亩水面放养规格200~350克/尾鲢鳙鱼260尾左右(鳙鱼占20%~30%),同时放规格30~50克/尾鲫、鳊各150尾左右,规格100~200克/尾草鱼100尾左右。
不能放养青鱼和鲤鱼,因青鱼和鲤鱼与鳖争食螺蛳等底栖饵料。
春节前后放养常规鱼种,放养时用5%盐水浸泡鱼种5~10分钟进行消毒,以杀灭鱼种体表可能带来的寄生虫和病原体。
②鳖苗放养。
亩放150~300克鳖种200~300只,要求鳖种体质健壮、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背甲宽厚、体表无伤、无病、体色鲜亮有光泽。
放养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好,此时水温在20℃左右,有利于鳖尽快适应水库条件,但温室鳖种放养时间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佳。
温室鳖种放养前须做好从高温到低温的适应性锻炼,放养前3天停食,放养时鳖池水温应与水库的水温大体保持一致,放养时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5~10分钟,以杀灭体表可能带来的寄生虫和病原体。
鱼鳖混养效益高
![鱼鳖混养效益高](https://img.taocdn.com/s3/m/ce9c5c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4.png)
03
经济效益分析
产量与产值
鱼鳖混养可以显著提高水产养殖的产 量与产值。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 鱼和鳖,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 高养殖密度,从而增加总产量。
鱼鳖混养可以产出多种鱼类和鳖类, 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值。
成本与利润
鱼鳖混养的成本主要包括饲料、种苗、养殖设施、人工管理等。通过合理的饲料 配方和养殖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政府应加大对鱼鳖混养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 施,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保护鱼类资源
通过鱼鳖混养,可以保护和繁衍 濒临灭绝的鱼类资源,维护生物
多样性。
增加水生动物种类
鳖类可以作为其他水生动物的栖 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助于增加水
生动物种类。
促进水生植物生长
鳖类可以清除水生植物的竞争者 ,为其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农业生态系统稳定
减少病虫害
鱼鳖混养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态系统的病虫害发生 率。
鱼鳖混养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销售收入减去成本。由于鱼鳖混养可以提高产量和产 值,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经济效益比较
与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相比,鱼鳖混养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单一养殖模式往往只产出一种或少数几种水产品,而鱼鳖 混养可以产出多种水产品,提高产值。
鱼鳖混养还可以提高水体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进 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此外,鱼鳖混养还可以改善水质,减少 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成功率。
鱼鳖混养需要饲料、渔药、渔机具等相关产业支 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
创造就业机会
鱼鳖混养需要劳动力投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 机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19ce5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9.png)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1996年初,金湖县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任务,经过一年的实施,1996年底通过了省水产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全面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建成省级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500亩。
池塘鱼鳖混养是提高池塘渔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现将此项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
1、池塘的改造与建设。
示范区地点在涂沟镇水产养殖场,利用原有的养鱼池塘改建成鱼鳖混养池,每口池塘面积5~15亩,平均水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深25厘米左右。
在池塘四周建防逃设施,使用的材料有砖、水泥板、钙塑板等,以砖墙结构为主,地上高度40厘米,墙顶向池内出檐15厘米,墙上设50厘米高的内倾式防逃防盗塑料网。
为解决鳖、鱼分灶吃饭的问题,池中设马鞍形食台,一般1~2亩水面设置一个。
这种食台用于投喂鳖的饲料,鱼无法上食台摄食,还可兼作鳖的晒台。
示范区地处高邮湖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为鱼鳖混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苗种放养。
示范区统一鱼种和幼鳖放养模式,鱼池在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鱼种在3月底全部放养结束,亩均放养120.6公斤,其中滤食性鱼类占50%,草、鳊鱼占35%,鲤、鲫鱼占15%。
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或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
5月下旬至6月上旬示范区共放养幼鳖30596只5259公斤,亩均61.2只10.25公斤,平均规格每只172克。
放养的幼鳖做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裙边和背甲宽厚,无损伤,无病害,体色鲜亮有光泽,腹甲以及四肢基部以黄色为好。
放养时用20PPm高锰酸钾浸洗鳖体5~10分钟。
3、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是运用生态渔业建设的生态位原理,用鳖充实池塘空缺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位效能,提高池塘渔业的综合效益。
由于幼鳖放养量不大,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饵料,适当增投部分人工饲料,主要有螺蛳、鲜杂鱼以及少量配合饲料,饲料投喂在马鞍形食台上,每天上午9时左右投喂。
句容市鱼鳖生态混养模式技术要点及案例
![句容市鱼鳖生态混养模式技术要点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105de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7.png)
业以及外界资本的关注。
政府应鼓励大力发展水产品规模化加工,既有利于溯源质量责任主体,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还有利于冷链、物流、餐饮等上下游产业标准化,从而提升效率,减少浪费,同时也与国家提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一致。
(通联:250013,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手机:189****2617)中华鳖俗称甲鱼,是一种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不仅经济价值高,营养也十分丰富。
实施鱼鳖生态混养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实现生态效益。
一方面鳖的残饵和粪便可以起到肥水作用,为花白鲢等鱼类的生长提供饵料;同时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及随之繁殖起来的细菌、浮游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鱼、鳖食物链。
另一方面,鳖可以摄食行动迟缓的病鱼或死鱼,从而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减少鱼病的发生。
江苏省句容市从2017年开始大力推广鱼鳖生态混养模式,经过三年多的示范推广,截止到目前,全市鱼鳖生态混养规模达3000余亩。
现将该模式技术要点和养殖典型案例介绍如下:一、池塘的选择和改造1.池塘条件。
选择环境安静,背风向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池塘。
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宜,面积大小皆可,坡比1∶2-2.5,池底平整,淤泥10-15cm,水深1.8-2.5m。
水质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标准(NY5051-2001)。
2.防逃设施。
池塘四周用砖砌、水泥板或钙塑板等建设防逃墙,墙高40-50cm,墙顶设“T”形防逃檐,防止鳖逃走和敌害侵入。
池塘周边及进排水口设置围栏设施,能够进一步起到防逃作用。
3.搭建晒背台和饵料台。
池○巫爱军张世奇郭进洪玉定李浩边设置晒背台,在水陆交界处用水泥板或木板搭建若干个饵料台,固定在池坡上,其上端稍出水面,下端入水约20-30cm。
二、苗种放养1.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用生石灰50-75kg/亩清塘清毒,7-10天后注水50cm,同时用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进行肥水,分批投放螺蛳使其自然繁殖,作为鳖的天然饵料。
养殖技术-池塘鱼鳖混养技术
![养殖技术-池塘鱼鳖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cd56e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7.png)
养殖技术-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鳖的经济价值较高,在鱼塘中混养鳖不仅可以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而且鳖的残饵和粪便内氮、磷、钾等含量较高,可以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为以浮游生物为食的花、白鲢和杂食的鲫、鲤、罗非鱼等鱼类的快速生长提供饵料条件;同时大量的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及随之凡殖起来的细菌,浮游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样形成了鱼、鳖食物链,促进新的生态平衡。
另外,在混养的过程中,鳖可以吃掉因患病而导致行动迟缓的病鱼或是死鱼。
因此,鱼鳖混养还可以起到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减少鱼病发生的作用,这也是鱼鳖混养能获高产的原因之一,现将鱼鳖混养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的选择和改造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环境安静,避风向阳,注排水系统配套的池塘。
面积以3~5亩为宜,塘岸坡比1:2,塘底平坦,淤泥20~30厘米,水深1.8~2.5米。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7~8.5,溶氧5毫克/升以上,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2、防逃设施池塘周围建防逃墙,墙高40~50厘米,墙顶设“T”形防逃檐,内壁光滑,防止鳖逃走和敌害侵入。
3、搭建晒台和饵料台每个池塘用水泥板或木板搭建8~10个饵料台,饵料台长2.5m,宽1m,高出水面15~25厘米,以300~400角斜放固定在池塘中。
二、苗种放养1、放养前的准备冬季将池塘水排干进行池塘清整、晒塘、修补池埂。
放养前用生石灰100公斤每亩清塘清毒。
清塘7天后加水50厘米,同时用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培良池水。
2、苗种放养时间鱼种以冬季放养为好,最迟必须在立春前放养结束。
鳖最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放养为佳,此时水温在20左右,有利于鳖尽快适应池塘条件。
3、苗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一般以花、白鲢、鲫鱼为主要混养对象。
适应配养鲤鱼,也可配养一定的草鱼和鯿鱼。
花、白鲢放养规格为150~300克/尾,鲤、鲫、草为30~60克/尾,鳖的苗种选择要求规格整齐、均匀、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体重200~250克为佳。
简述鱼鳖混养的效益与关键技术
![简述鱼鳖混养的效益与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1b2e14f12d2af90342e605.png)
沼 气 池 3个 , 容量 7 5立 方 米 ; 固定 资 产 共 计 7 O 余 万元 。 改 露 天 池埂 沙盘 孵 化 为温 室孵 化 , 鳖 的 孵 化 率 由原 来 的 6 5 % 张月 球 的 3 0亩 池 塘 全 部 采 用 鱼 鳖 混 养 ,并 繁 殖 龟 、 鳖 苗 , 从 提 高 到 8 5 %, 龟 的孵 化 率 由 6 0 %提 高 到 9 0 % 。龟 、 鳖 亲本 改 露 天 2 0 1 0年 以来 ,每 年 渔 业 产 值 在 7 0万 元 左 右 、纯 收 入 在 3 O万 以 池 塘 越 冬 为 温 室 越 冬 ,存 活率 达 1 0 0 % 。并 保 证 了 亲 本 冬 季 不 退 上, 亩 平 纯 收入 在 1 万 元 以 上 。该 户 的 主要 经 验 是 : 膘。
条龙配套生产 。 2 确定 养 殖 模 式
毒一次 。 还 在 饲 料 中添 加 中草 药 投 喂 。 鳖、 龟稚苗生长期间 . 严 防
村 干部职业化管理 的可行性 分析
张, 贵 州 水城 5 5 3 0 0 1 )
摘要 : 当前 大量 的 农 村 村 民走 向 城 市 . 导 致 农 村 基 层 组 织 队 力 和 职 业 道 德 所 构 成 的职 业 素 质 。 符 合 管 理 村 工 作 的职 业 标 准 和 伍建设短缺 , 引起 了一 系列 的现 实 问题 。农 村 改 革 已经 是 当前 社 规 范 , 并 获 得 村 干 部 这样 称 号 的 职业 资格 的过 程 。 会 经 济发 展 的 趋 势 , 村 干部 职 业 化 管理 并 非 要 走 公 职 化 2对 村 干 部 职 业 化 管 理 的认 识 误 区
简述 鱼鳖混养 的效益 与关键 技术
张 运 胜 ’余 乾 三 ( 1 . 湖南 省 安 乡县 农 业局 , 湖南 安 乡 4 1 5 6 0 0 ) ( 2 . 湖南 省 安 乡县 老科 协 , 湖南 安 乡 4 1 5 6 0 0 )
鳖、鱼混养
![鳖、鱼混养](https://img.taocdn.com/s3/m/37766a154afe04a1b171de31.png)
鳖、鱼混养鳖、鱼混养是主养鳖、套养鱼的一种养鳖方式,试验证明,鳖、鱼混养比其它混养方式效益要高出1倍甚至几倍。
以下就其动物学习性、养殖方法等简述如下。
1 混养的动物学原理鳖、鱼混养是指在同一池塘水体中进行鳖与鱼的混合养殖生产。
从动物学上来看,鳖、鱼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生物学循环,又能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鳖、鱼不仅可以共存,而且能够互相促进,且由于投资少、资金周转快,能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是高效益养殖技术的新途径,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1 鳖、鱼混养能增产鳖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吸取水中的溶解氧,必须经常地浮到水面上吸收空气中的氧;而鱼类在水中用鳃呼吸。
因此,鳖、鱼在同一水体中,在主要生存环境因子-溶解氧上不发生矛盾,而且由于鳖经常性地“换气”活动,可使表层水与底层水的溶氧量均衡,既可防止由于水体中浮游植物旺盛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氧向空气中逸出,又可弥补深水层的“氧债”;既有利于鱼的代谢,又能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
同时,由于鳖在池底的活动,使沉淀在池底的有机物能经常性地进行分解,即使遇到了池水缺氧,也可减轻或者避免鱼的“泛池”危险。
鳖、鱼混养池水体能经常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其月平均值比对照的成鱼池高35%。
在鳖、鱼混养池中,因鳖的代谢所产生的氨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不利于鳖的生长发育。
但由于浮游植物对氨的大量利用,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样就不易出现水质严重污染而影响鳖、鱼的生长。
鳖不会伤害健康的鱼,但能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和死鱼。
因此,鳖、鱼混养还能起到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减少鱼病发生的作用。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鳖、鱼混养池中鱼的成活率比单纯养鱼池中的鱼成活率高。
另外,鳖亦可捕食池塘内的蚌、螺狮等底栖动物,减少池塘内的无效消耗。
2 混养方法混养有主养商品鳖,套养商品鱼;养幼鳖、鱼苗;育后备亲鳖、套养商品鱼;主养成熟亲鳖产卵、套养鱼苗等方法,以下介绍主养商品鳖、套养商品鱼的混养模式。
2.1 混养池面积不宜过大,最好2~3亩(667平方米),池深1.5~2m,池坡3∶1,池底淤泥不宜过厚,池底平坦。
鱼鳖混养技术浅谈
![鱼鳖混养技术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435df60db52acfc789ebc9ad.png)
果 ,又 能补充鳖生长所 需的钙质 。 三 、苗种放养
1 . 苗种 质量
鱼鳖混养 ,可 以选择养殖滤食 性鱼 ( 鲢 、鳙) 、草
鱼 、鲤鱼等 。鱼种要求 品种优 良,规格适 中,体型正
鳖是爬行动物 ,只要有 条件,就会从养殖池 中逃
出,所 以搞好 防逃 设施非常重要 。应在池塘 四周构筑 防逃 设施 ,规格 为 :四角 呈圆弧 形 ,高 出塘 埂 4 0 厘
养池 内不宜套养 青鱼 ,因为青鱼与鳖均吞食螺蛳 ,它 们将会与鳖争食饵料 。
五 、防病治病
一
米 ,墙顶 向池 内出檐 1 5 厘米 ( 使用的材料有 砖、水泥 板等 ,通常 以砖 墙结 构为主) ,内壁用水 泥抹光 ,墙
以及在池 中用竹 筏设置晒台等均可 ,便于鳖上岸 晒背 和摄食 。
2 . 防逃 设 施
对鳖 的生物学特 点 ,采取相应 的措施 ,促进 鳖的摄 食 和生长 ,并保 持周围环境的安静 ,尤其要减少拉 网的
次数 。养 鱼 饲料 以颗 粒料 和 人工 种植 的 苏丹草 等 为 主 ,和常规养殖相 同。特别需要注意 的是 ,在鱼鳖 混
一
7 1 0 0 6 8 )
常 ,体表 光滑,跳动激烈 ,溯水性强 ,无伤无 病。幼 鳖要 求规格 整齐 ,体质健 壮 ,反应 敏捷 ,行动迅速 , 裙边 和 背 甲宽 厚 ,无 损 伤 ,无病 害 ,体 色鲜亮 有 光
泽 ,腹 甲以及 四肢基部 以黄色 为好。 2 . 放养模 式
每亩水面放 养标准 :2 0 厘米 以上 的大鱼种 5 0 0 尾
左右 ,其 中鲢鱼 2 0 0  ̄3 0 0 尾 、草鱼 6 0 ~1 0 0 尾 、鳙鱼 5 0  ̄7 0 尾 、鲫 鱼 5 0  ̄7 0 尾 。 日常投料 重 点对象 是草 鱼、鲤鱼 ,还可在混养池 中投 放怀胚的活螺蛳 ,即在
鱼鳖混养具相互的促进作用
![鱼鳖混养具相互的促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7e99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4.png)
鱼鳖混养具相互的促进作用
鱼鳖混养不但可以,而且还有互相促进作用。
鳖是以底栖生活为主的水生动物,如池塘中单养鳖,则大部分水域空间被浪费了。
因此,应在鳖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鱼类,以发挥水域的潜在力。
鱼鳖混养的好处:
(1)充分利用水体。
鱼鳖混养比单养鱼类或单养鳖,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鳖对水体有增氧作用。
鳖用肺呼吸的。
必须经常浮到水面进行呼吸。
它从水底到水面的往返运动,增强了上下水层的垂直循环,使表层的过饱和溶氧扩散到底层,弥补了水中溶氧量的不足。
同时,底层的废气也由于鳖在底层爬行或上下运动而被带到水面逸出,减少了有毒气体的危害。
(3)净化水质。
鳖在水底活动,能加速池底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使水质变肥,既起到降低有机物耗氧和缓解水质变化的作用,又有利于滤食性鱼类的生长。
(4)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在鳖饲养过程中,一些有机废弃物,如残余饲料、粪便沉入池底,会污染水质。
混养鱼类后,鱼类不仅可直接摄食残余饲料和粪便,而且这些有机物还能肥沃水质,使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大量繁殖,也间接为鱼类和鳖提供了活的饲料。
(5)减少鱼病的发生。
鱼鳖混养后,一些病鱼和死鱼成为鳖的美餐。
这样,就防止了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杜绝了鱼病的根源。
- 1 -。
鱼鳖混养技术
![鱼鳖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c2bda3c10661ed9ad51f315.png)
1 鳖的放 养规 格及 密度 : 每只 重 10 以上 , 、 鳖 0克 每
平方米 放养 2~3 ; 只 每只 重2 0 5 克左 右 , 平方 米放 养 每பைடு நூலகம்
1 。 只
水底 , 细菌 分解后 会 产生硫 化 氢 、 甲烷 、 氨气 等有 害气 体 污染水 质 。 然粪肥 分解 后可 以被水 中浮游生 物利 虽 用 ,但浮 游生物 繁殖 高峰期 过后 就会 出现衰 亡期 , 同 样会 腐烂 , 出有 害气 体污 染水 质 。鳖池 混养 肥 水鱼 放
掉 了 , 少 了鱼病 的传染 。 减 目前 , 未见 有草 鱼三 大病 的 病 原感染 鳖 的报道 。
二 、 以 与 鳖 混 养 的 鱼 类 可
鳖, 其余时间可 同时放 。 放养前要进行鱼、 鳖体表常规 消毒 。
五、 养殖 管理
混养 的鱼类 以鲢 鱼 、 鱼 为主 , 当混养 草 鱼 、 鳙 适 鲤
泥冬 眠 。
般 含 蛋 白质4 % ~5% , 养 价 值 很 高 , 是 杂食 性 0 0 营 也 鱼类 的好 食物 , 丢弃 的残 饵 正是 喂养 鲤鱼 、 鱼 、 鳖 鲫 罗 非 鱼 的好 饵料 。 因此 , 鱼鳖 混养 可减 少饵料 的浪 费 , 提 高 饲料效 率和经 济效 益 。
质 管理 , 常加 注新水 , 除池 内底 部 的污水 。 他防病 排 其
的鱼 腥藻 、 微囊 藻 , “ 有 水体 清道 夫 ” 的美称 。 它在水 体 的存 在 , 能改善水 质 。 它 的繁殖 力很 强 , 只放 养单 但 应
性( 雄性 ) 罗非 鱼 , 以维持 水 体 生态 相 对稳 定 , 于鳖 利
鱼鳖混养技术要点
![鱼鳖混养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e53ae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d.png)
05
水温调节:根据需要调整水 温,以满足不同鱼类的需求
02
保持稳定:避免水温波动过 大
04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 确保水质良好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根据鱼鳖混养品种、 规格、水质、水温等因素确定
合理密度:保证鱼鳖生长良好, 减少病害发生
密度调整:根据生长情况,适 时调整养殖密度
密度监测:定期监测养殖密度, 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增加收入:鱼鳖混养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增 加销售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鱼鳖混养可以提高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非常感谢您的观看
1
2
3
4
销售渠道
01 批发市场:将鱼鳖产品直接销 售给批发商,进入流通市场
02 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进行 线上销售,扩大销售范围
03 超市:与超市合作,将鱼鳖产 品上架销售
04 餐饮业:与餐饮企业合作,提 供鱼鳖食材,拓展销售渠道
经济效益
提高产量:鱼鳖混养可以提高养殖产量,增 加经济效益
降低成本:鱼鳖混养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
定
混养时间: 根据养殖环 境、养殖目 的等因素确
定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
01
饲料种类:选择适合鱼鳖混养的饲料,
如鱼饲料、鳖饲料等
02
投喂时间:根据鱼鳖的生活习性,选
择合适的投喂时间,如早晨、傍晚等
03
投喂量:根据鱼鳖的摄食量,合理控
制投喂量,避免浪费或过量
04
投喂方法:采用定点、定时、定量的
投喂方法,确保鱼鳖摄食均匀
控制水温,保持适宜的 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
水温范围
氨氮、亚硝酸盐等
合理使用增氧设备,保 证水中溶解氧充足
鱼鳖混养技术
![鱼鳖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cbbbeb52ea551811a687be.png)
鱼鳖混养技术作者:梁铁山来源:《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6期梁铁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土博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柳江545108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间,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鳖要养殖2.0~3.0a才能达到商品鳖规格,而普通鱼类养殖0.5~1.0a就可以出售,因此,可以实施鱼鳖混养,提高产出,缩短资金的周转期。
混养的过程中,鱼、鳖之间互惠互利,鳖的残饵和粪便不仅可以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浮游生物和池塘底栖生物繁殖,为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和杂食性的鲤鱼、鲫鱼、罗非鱼等的快速生长提供饵料条件;大量的鱼类粪便也可以繁殖浮游生物和池塘底栖生物,为鳖的天然饵料———螺蛳、蚌、小鱼、小虾等提供食物,如此一来形成了自然的饵料供应循环,有利于鱼、鳖的生长发育。
而且鱼鳖混养,鳖会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或死鱼,从而减少了鱼病的传播,有助于控制水质污染。
笔者于2010-2012年指导一养殖户进行鱼鳖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 m2 产鳖250~270kg、鱼400~500kg),现将主要的养殖技术归纳如下。
1 混养池的修建混养池面积667~6670m2,池深1.8~2.0m,池水深以1.5m 以上为好,这样有利于控制水质。
混养池的建设必须符合养鳖的要求,阳光和水源都要充足,水质应符合养鱼的要求。
混养池池壁四周必须设防逃设施,并用水泥瓦或木板作饵料台兼鳖的休息、晒背台。
由于3龄以上的鳖即开始性成熟并产卵,因此,最好在池塘一边设产卵场,供鳖休息或产卵。
产卵场面积为3~5m2,用细河沙铺成厚度为0.2~0.3m 的长方形场地即可。
2 稚鳖的放养鳖具有相互攻击、以大吃小的恶习,为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鳖的放养密度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级。
即:15g以下的鳖,每平方米可养殖8~10只;50~100g的鳖,每平方米可养殖4~6只;100g以上的鳖,每平方米可养殖3~4只;500g以上的鳖,每平方米最多养殖1只。
山塘水库鱼鳖混养技术
![山塘水库鱼鳖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70e19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7.png)
山塘水库鱼鳖混养技术山塘水库鱼鳖混养技术目前,甲鱼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和温室大棚养殖,山塘水库仿野生养殖、鱼鳖混养的模式尚属少见。
山塘水库仿野生养殖甲鱼,养殖周期较长(3年以上),但商品鳖的价格比普通人工养殖的甲鱼价格高出2倍以上,养殖综合效益明显。
本文主要介绍山塘水库鱼鳖混养,综合利用水体的关键技术。
一、鱼鳖混养的意义传统养鱼经验认为,鱼、鳖不能共生存,鳖是鱼池中的敌害生物。
但实践表明,鱼鳖不但可以共生存,而且能相互促进相互利用,提高水体利用率,挖掘生产潜力。
甲鱼为肺呼吸不与鱼类争氧。
而且,甲鱼在池中上下往返呼吸,可使空气中的氧溶入,并使表层、中层、底层水体的溶氧得到交流,防止表层水体过饱和的氧逸走,弥补深水层溶氧的不足。
甲鱼在池底觅食活动,可加速池底有机物的分解,降低其耗氧量。
因此,鱼、鳖混养可使混养水体溶氧增大,从而增大鱼类的放养量。
鱼、鳖混养可以加强池塘内物质循环利用,节省部分饲料。
鳖和鱼的排泄物及残饵,可提供足量的养分,促使浮游生物的繁殖增长,为鲢、鳙鱼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因此,鱼、鳖混养池一般不需要施肥[吉山花瑶]。
此外,鱼鳖混养是综合利用水体,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既提高了水体利用率,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使生物能源多级利用,从而提高了单位水体的经济效益。
二、鱼鳖混养的环境要求根据鳖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对于山塘水库养殖,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还是需要满足一定的养殖环境条件。
1.山塘水库面积由于鳖具有较强的逃逸能力,野外大水面养殖捕获难度大等特点,养殖面积不宜过大,面积在10~300亩之间为宜。
2.水深池塘养鳖普遍的水深为1~2m。
山塘水库的水深一般在5m以上,因此,山塘水库水深的要求不应太苛刻,只是要求浅水区面积要占有一定的比例,需要有一定面积的浅滩,浅滩面积越大越好。
3.水位水位以稳定为好,不宜变化过大过于频繁,经常排洪泄洪的水库不宜养殖。
4.水质鳖对水质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水源水质不受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的污染即可,对pH的耐受力较强,一般耐受范围为pH6.0~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鳖混养技术注意事项与鱼鳖混养技术的好处
鳖是以底栖生活为主的水生动物,如池塘中单养鳖,则大部分水域空间被浪费了。
因此,应在鳖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鱼类,以发挥水域的潜在力。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鱼鳖混养技术相关问题。
哪些鱼类可以鱼鳖混养
实践证明,凡是滤食性、杂食性和草食性的鱼类都可以与鳖混养。
如鲢、鳙、大阪鲫等可充分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
鲤鱼、鲫鱼、罗非鱼等可存食残余饲料、鳖的粪便和有机碎屑。
草鱼、鳊鱼可除去池中杂草(水陆生植物)。
但是鳖池中不能混养青鱼,因青鱼以螺、蚌为主要食料,这与鳖的食性有矛盾。
鱼鳖混养的方法
混养池以饲养成鱼和培育大规格鱼种为宜。
如幼鳖池中可放养5厘米左右的小规格鱼种,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成鳖池和亲鳖池可放养15厘米大规格鱼种,以饲养商品鱼。
鱼类的主要种类和搭配种类,依池塘具体情况而定。
如以鲢鱼为主,一般搭配比例为鲢鱼占50%-60%.草鱼、鳊鱼占20%,鳙鱼占10%-15%,鲤、鲫占5%-10%,合计每0.07公顷放养900余尾。
如放养鲢、鳙鱼规格为13-20厘米,草鱼、鳊鱼为10-13厘米,经近1年饲养,鲢鱼尾重可达650克左右,鳙鱼尾重可达800克左右,草鱼尾重可达1300克以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