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的研究”-(5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二年级组)
昌吉市第十小学赵永梅
“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执笔:赵永梅工作单位:昌吉市第十小学
“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的研究”课题于2009年12月提出,系自治区级德育课题。两年多来,在昌吉市第十小学的组织领导下,我们二年级组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从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产生
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近期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决定》对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做起,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小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投入和声势比起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毫不逊色的。但是,我国的德育教育除了一些口号式的说教之外,实际教育效果却差强人意。
深入反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违背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从反思中不难发现,中小学德育教育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另外,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实际看,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它既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这对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
幼儿园补课。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而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鉴于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生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的改进。
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找出解决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主要弊端的对策与措施,而且也可以探索出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下如何进行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以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需求。对中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由于我校是市中心学校,生源好,家庭条件好,多是独生子女,大多由公婆、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同照管,而很多学生的爷爷奶奶娇惯孩子,学习上对学生的帮助不大。行为习惯方面纵容孩子,其他方面没什么精力对学生进行管教,没怎么管,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就好。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班风、学风、校风。如何搞好整个学校学生行成习惯培养的一致性、一贯性,成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首席话题。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明确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主要有哪些,形成学校的一些行为习惯的要求,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让我校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2、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学生中、家庭教育中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稳定和持久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 通过课题的研究,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探究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4.通过研究,找到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研究的管理方法
1、成立课题研究组
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改革,充分利用研究力量,集中攻克。
我校教科研工作由梁芳校长牵头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由许莉副校长具体负责具体开展研究工作,围绕主课题成立了子课题“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的研究”研究小组,形成了校领导、教科室、课题研究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对该课题的研究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
2、健全课题管理制度
建立了《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组学习制度》等制度,学校总课题研究活动,一学期不少于两次。活动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课例评析、专题讲座为主。子课题组则以研究中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交流、课例、相关子课题的理论学习为主,间周开展一次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
3、探索课题研究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