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规范
(空间科学及应用专家组,1998年2月,广州)
863计划航天领域自1987年以来多次组织卫星、高空气球搭载植物种子。据不完全统计,至1996年年底,参与搭载的种子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花卉等共约50种植物,参与单位近60个,分布于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不少单位在回收种子后,经田间种植、观察、选择,发现了新的变异类型,选育出一批性状优良、有应用潜力的新品种(系),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的瞩目。然而,由于本研究涉及众多的人员、单位,早期试验中还未能明确提出规范化的要求,研究中也出现了部分单位的试验结果不明或准确性较低等问题。为使我国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能更健康发展,特制定此规范。对此类研究从搭载材料的选用至回收后的观察、选择、记录均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请各项目承担单位参照执行。
一、对搭载材料的要求
1,根据育种目标,选用综合性状优良,但1~2个性状有明显缺陷的地方主栽品种、新推广品种、准备推出的优良品系、杂交组合亲本或低世代杂种(F1)作为搭载材料。
2,搭载用种子必须有足够的纯度,无其他品种混杂,为此要求经1~2代套袋自交提纯,取经此法繁殖的种子供搭载及地面对照用。
3,为保证足够的突变体供选择,对某一品种搭载用种子应有足够的数量(一股应为100O 粒以上,个别种大的作物种子量可减至300~500粒),并用等量的同一纯度种子作地面对照。所用种子应为新鲜、健康、发芽率高的干种子。
4 为保证运输、搭载过程中种子不会被混杂或受潮,建议用内层布袋、外层塑料袋包装,袋内最好包装少量吸水硅胶等对种子无害的干燥剂。内外、层袋及外袋应附有标明种子的种名、送搭单位的标签。
5,为完善搭载诱变试验的管理,要求各电位送交种子往专家组办公室搭载时,填写种子搭载申请表(见表I)内容包:种名、品种名、来源(自育、在用栽培种、引种等,并简介育成年份,亲本等培育的遗传背景)、主要种性(株高、生育期、抗病性、抗虫性、品质特点、产量组成因素,如粒重、荚重、果重、有效穗数、结实率等)、及形态特征、预期主要选育目标(待改良的性状)并附上1~2张代表其种子、果实、种植期,成熟期特性的彩色照片。
二、对搭载种子回收后种植、观察的要求
1,SP1(回收后当代)
a 种植:种子经空间搭载后,应与地面对照种子同时种植。为避免与其他品种的天然杂交而致的生物混杂,应采用空间隔离(100米以外)或时间隔离(错开播种、开花期)方式种植。
b,经空间搭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理损伤,也可能在个别植株出现可遗传的性状变异,故须与对照相比较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记录,包括生长发青中的各项指标以及主要的农艺性状,特别是作为育种目标或其他有应用潜力的性状的变异。
常规要求观察的项H包括:(见表II及表III)
生理指标:发芽率(室内统计供试种子数中萌发种子所占的比例)
出苗率(田间条件下种子胚芽的出土能力)
存苗牢(营养生长盛期幼苗仔活率)
生育期(按该作物通用的生育期标准)
1
成株率(能形成穗或花序、充全成熟植株所占的比例)
结实率(对禾谷类作物,可各统计50株/每株3穗的实粒数及颖花数之比) 变异选择:苗期叶绿素突变率;
成熟期株型、穗型、粒型、芒型的改变;
田间抗病虫害、抗逆能力的表现等。
c.收获:对表现明显变异的植株直及时套袋自交,并单株收获、保存、供SP2代种成株行,作进一步观察、选择。
对其他植株,可根据作物类型、选种目标、SP2群体可种植的规模,选收一部分种子
作继续观察。根据瞬坐育种的经验,对白他授扮作物,可选用穗收法(每株只收主穗、SP2 种成穗行)、混收法(混收混脱或每株一穗混脱供SP2种植)和一粒或少粒混收法(每一SP1株主穗上采收一粒或少数几粒供SP2种植)。
由于搭载条件对种子的影响难以完全重现,为使有益变异材料不致漏失,建议尽可能多收SP1种子,供分批种植、观察、选择用。
2,SP2(第二代)
按SP1的收获方法决定SP2的种植方法,种植规模应大于SP1代。注意采用单株种植、且存SP2材料问适当夹种地面对照材料的后代,以利于突变单株的鉴别和选择。
自花授粉作物大部分发生隐性突变,表型变异应该在SP2表现,对本代植株,应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记录。观察、记录项目可参照SP1的要求,应根据选种目标及创造新种质资源的要求确定观察、选择重点(表IV)。
对SP1已发现的变异,本代应种成株系(穗系)观察记录变异的表现及分离情况,作进一步选择。
SP2代的收获重点是变异单株,可用全收法,并应对其农艺性状作全面的调查。其他正常的SP2株,也应随机混收或穗收一部分,到SP3继续种植观察。
3,第三代及以后世代
SP2选出的单株,应种成株系或穗系,单本种植。每一株(穗)系种植20~30株,用以调查突变性状的稳定程度,或供作继续选择之用。选择时与原品种对照材料进行比较,从突变株系中,先选优异突变株系,然后在人选株系中选择优异单株3~5株。其中从高度稳定的优异突变株系中选出的单株,分株混收后转入SP4代的产量预备试验和特性(抗性、品质等)鉴定试验,并应同时进行种子反之工作,为SP5参加产量试验提供种子准备。对于其中表现突出,有希望成为品种的株系,应设法加快种子繁殖速度,采用稀播栽培,异地加代,异季繁殖等措施,加速扩繁。
对已选出并稳定的优良株系,在SP4代或其后代应进行有3次重复的测产试验(设原品种为对照),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各增产因子进行观察分析,以为多点试验提供依据。SP5争取参加品种区域试验。以通过大田示范,检验其价值及应用潜力。对选出的新种质也应对其性状作全面观察,鉴定其应用潜力。对稳定突变株系的性状要作详细记录(表V)。
4 试验的设置及数据的处理
a,为保证空间诱变育种巾选择的准确性及试验的科学性,要求在试验中,每一代均需在种植搭载种子及其后代的同时,种植相当数量的地面对照种子及其后代,并进行同样的观察、记录,以作为突变株(系)鉴别的依据。
b,由于作为育种目标的主要农艺性状多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试验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数据,对各观察目的样本数及数据处理均需按生物统计学的基本要求。空间环境因素对种子引致的变异是随机性的,试验的目标是选出明显变异的个体,而非着眼于整组种子的变化,数据分析中也应着重在突变株系的发现,而不是找平均数的变异、特别是对SP2代:选出的突变株(系)的数量性状与原种(对照种)间的差异要经方差分析,达到显著以上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