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旦角(注)

江岸

年轻的时候,他是闻名遐迩的人士。每到农闲时节,四乡八里的人约在一起,组个草台班子,挨村唱梆子戏,都免不了跑到黄泥湾,邀他加盟。他那媚媚的扮相,妖妖的身段,在台上一走,就是一串碰头彩;一个水汪汪的飞眼,能淹死一堆小媳妇;一挑葱白似的兰花指,能醉倒一群小姑娘;再唱上那么几嗓子,连半老徐娘们都从里往外酥透了。

不管演哪一出戏,都数他的戏份足。《大祭桩》中的黄桂英,《铡美案》中的秦香莲,《打金枝》中的公主,《西厢记》中的红娘,都非他莫属。

他还真从戏迷中拐了个姑娘,做了他的媳妇儿。一切有关他的杂务都被那姑娘包下来了。他和媳妇儿相亲相爱地过了大半辈子,媳妇儿没舍得吵他一句骂他一声,横草不让他拈,竖草不让他拿,就是时不时让他在家简单地扮上,摆弄一下身段,哼那么几句。嫁给他多少年了,媳妇儿看了听了他的戏,仍然眼睛放光。后来,大队演样板戏,他演李铁梅、阿庆嫂,演了几次,不让他演了。他演的李铁梅、阿庆嫂怎么看怎么不像英雄人物。他不演戏,急得吃不好睡不香。媳妇儿便让他在家里偷偷演,演给她一个人看。当然,他演的是红娘,是秦香莲。有时候,媳妇儿还能接几句张生、黑老包呢。

这么好的媳妇儿,打着灯笼也难找,谁知说走就走了,事前半点儿征兆都没有。他哭天抢地,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好长时间,整天都像是没了魂儿的人。媳妇儿都埋了半年多了,他还时不时到坟头去哭,细听了,不是哭,却是唱——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听儿把内情事细说根由。

想当初李黄两家结亲后,

也算是门当户对第一流……

媳妇儿走了,儿子在外面念书,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没抓没挠的。他一辈子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料理日子的本领,一烦,连出去进来都离不了的戏也免了。过了两年,儿子高中毕业回了家,不久又娶了亲,家里总算又有了一个女人,他才可以伸开肠子过一过日月,好好唱一唱他的戏了。

亲家母年轻时也是他的戏迷。亲家母来家了,和他有说不完的话。说得兴起,偶尔他也比划比划,但是一举手一投足一开口,和过去有天壤之别,让亲家母直感叹,到底是老了,老了。听了亲家母的话,他不知是忧伤还是高兴。但他每回都拼命挽留亲家母多住几天。只要过一段时间亲家母没来,他还会催儿媳回娘家去接呢。

儿媳不愿意了,和儿子吵,你爹咋回事儿,我爹还没死呢。

儿子笑了笑。

儿媳又说,你爹都这么大岁数了,别整天没事了哼哼唧唧的好不好,一个大老头子,男不男女不女的,算什么呀!

儿子不笑了,叹了一口气。

儿子还是和他谈了。从此以后,他进进出出都黑着脸,既不哼唱了,也不言语了,终于

憋出一场病来。病好了,他脱了层皮似的瘦了下来。

儿子瞒着媳妇儿,带他到省会电视台梨园春擂台赛报了名。他竟做了擂主。比赛那天,他唱了两段《西厢记》红娘唱腔,一段是:

他二人进房去竟把门来上,

门儿外战兢兢站立俺红娘。

都只为老夫人把良心昧丧,

抱不平我才陪你来到书房……

另一段是:

谯楼上打四梆,霜露寒又凉,

为他们婚姻事,俺红娘跑断肠。

抬头把天望,为什么,为什么,今夜晚这夜真长啊!

恨声老夫人,过河你拆桥梁,

逼你的亲生女,夜半会张郎。

从今后再莫说你治家有……

唱过了,看到观众和评委都给他打了全场最高分,他眼角悄悄溢出了泪花。这一辈子,能演给千千万万个戏迷看,死了也值了!

(有删改)(注)旦角指的是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多角度描写了“旦角”的舞台形象,重点突出了他妩媚的扮相和出色的唱功。

B.旦角因演不好英雄人物而非常着急,既表现了他对戏剧的热爱,也表现了“旦角”这一角色的局限性。

C.儿子的“笑”是对自己女人误解两位老人之间关系的嘲笑,“不笑”“叹了一口气”则包含了一种无奈之感。

D.本文语言散发着独特而清新的乡土味道,且平中见奇。如第四段在写主人公的伤心表现时,看似描写平淡,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2)小说中,儿媳对“旦角”的不满与其他人对“旦角”的认同、痴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小说共有三处引用了“旦角”的唱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1)A

(2)①儿媳的不满与“旦角”的媳妇儿、亲家母等的认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儿媳对“旦角”的不理解,对传统戏曲的不理解,暗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年轻人的隔阂。②儿媳的不满与后文“旦角”梨园春擂台夺魁后流露出的情感形成对比,突出了“旦角”以戏为人生,愿为戏而死的形象特征。③儿媳的不满与儿子的理解以及电视台的认可形成对比,让人思考如何对待传统艺术、如何发扬传统艺术的问题,升华了主题。

(3)①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展现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深情,突出他痴迷于戏剧的形象。

②从小说结构上看,题目是“旦角”,引用“旦角”唱词暗合标题。③从表达效果看,在叙述中插入唱词,使小说的叙述节奏更加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加富有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同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也表现了‘旦角’这一角色的局限性”说法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大队演样板戏,他演李铁梅、阿庆嫂,演了几次,不让他演了。他演的李铁梅、阿庆嫂怎么看怎么不像英雄人物。他不演戏,急得吃不好睡不香”分析可知,“也表现了‘旦角’这一角色的局限性”无中生有;C项,“儿子的‘笑’是对自己女人误解两位老人之间关系的嘲笑”理解错误,不是“嘲笑”,是儿子用笑来化解自己女人的误解;D项,“平中见奇……回味的空间”说法错误,本文语言并无平中见奇的特点,“他哭天抢地,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好长时间,整天都像是没了魂儿的人”,第四段的描写只是展现“他”哭的状态,并无深意。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此题明确指出儿媳对“旦角”的不满与其他人对“旦角”的认同、痴迷是鲜明的对比,只是让学生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那么,答题的思路首先抓住对比,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和主题来谈。第一,从内容上来看:儿媳对“旦角”的不满与其他人对“旦角”的认同、痴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析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突出了儿媳对“旦角”的不理解,对传统戏曲的不理解,这是不同思想的冲撞,传统与现代的思想冲突,暗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人的隔阂;第二,从人物形象上来看:结合文本内容“儿媳不愿意了,和儿子吵,你爹咋回事儿,我爹还没死呢”“他眼角悄悄溢出了泪花。这一辈子,能演给千千万万个戏迷看,死了也值了”分析可知,儿媳的不满与后文“旦角”梨园擂台夺魁后流露出的情感形成对比,凸显了“旦角”的形象;第三,从主旨上来看:结合“儿子瞒着媳妇儿,带他到省会电视台《梨园春》擂台赛报了名。他竟做了擂主。……看到观众和评委都给他打了全场最高分,他眼角悄悄溢出了泪花”“能演给千千万万个戏迷看,死了也值了”分析可知,儿媳的不满与儿子的理解以及电视台的认可形成对比,让人思考如何对待传统艺术、如何发扬传统艺术的问题,同时也凸显了主题,升华了主旨。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此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做该种题型,首先要弄清楚句子的含义,有时特别要注意句子由写的内容而产生的特殊表达效果。然后可以从引用的作用来分析,一般有照应标题、补充情节、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凸显人物形象等作用。第一,从唱词内容和表达效果来看:三处引用了“旦角”的唱词,从唱词或戏文本身的内容来看,写出了主人公深爱妻子等优秀品质,更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第二,从塑造人物来看:“他还时不时到坟头去哭,细听了,不是哭,却是唱……”唱词的内容既展现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深情,又突出他痴迷于戏剧的形象;第三,从结构上来看,本文题目是“旦角”,引用“旦角”的唱词,照应了标题。

故答案为:⑴A;

⑵①儿媳的不满与“旦角”的媳妇儿、亲家母等的认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儿媳对“旦角”的不理解,对传统戏曲的不理解,暗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年轻人的隔阂。②儿媳的不满与后文“旦角”梨园春擂台夺魁后流露出的情感形成对比,突出了“旦角”以戏为人生,愿为戏而死的形象特征。③儿媳的不满与儿子的理解以及电视台的认可形成对比,让人思

考如何对待传统艺术、如何发扬传统艺术的问题,升华了主题。

⑶①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展现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深情,突出他痴迷于戏剧的形象。②从小说结构上看,题目是“旦角”,引用“旦角”唱词暗合标题。③从表达效果看,在叙述中插入唱词,使小说的叙述节奏更加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加富有艺术特色。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安排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3)本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引用,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思考时,要结合着引用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引用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绝代勇将张自忠

张秋铧

1940年5月23日,10万军民聚集在湖北宜昌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送行。就在前一天,将军的灵柩被抢运到宜昌,本想用汽车将将军的灵柩运到长江码头,然后乘船溯江前往重庆安葬,但宜昌的军民不肯,坚持要用十里长街相送、人工抬棺材的方式,送将军走完这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在湖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二战时期,盟军军衔最高的阵亡将领。

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城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10万军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哀送将军。日军似乎也很配合,尽管战机几次低空盘旋,但他们并未轰炸送葬的队伍。

那是1929年,张自忠升任西北军第六师师长,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张自忠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200军棍,并撤职镣押。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们穿着一样的军服,吃着一样的大锅饭。为了磨炼官兵意志,他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带头脱掉大衣,要士兵们跟着他一起进行雪地行军训练。由此,张自忠的部队以“将不畏死,兵不惜命”而著称。

1937年,在卢沟桥抗战后,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退之际,要求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留下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外界并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当时国内的报纸,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将其称为“张逆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

1938年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部队官兵痛哭失声:“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

1940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日军为了进攻重庆,连续进攻襄阳、鄂西一带。

5月1日,张自忠亲笔给三十三集团军的各部队和将领写信昭告:“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5月16日,日军获悉国军有高级将领正在南瓜店一带指挥作战,随即调集飞机和重兵,猛烈轰炸我方阵地,三十三集团军属下的七十四师主力弹药将尽,部队电话询问张自忠可否先行退却,张自忠回答道:“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

上午11时许,三十三集团军的警卫团阵地被日军突破,激战到中午时,张自忠手下的2000多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他身边仅剩下几十名警卫人员,将士们也仍然誓死保卫着他,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

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着:“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右肩后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到了十里长山,还在指挥,接着左臂也在流血!但是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他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来了!”

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231联队史》中也有记载:“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此时,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了,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噩耗传开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将军的遗体,最终经增援的38师官兵浴血奋战,张自忠的遗体被抢运回后方,因此也就有了宜昌十万市民为将军送行的感人场面。

不久,蒋介石为张自忠题词: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毛泽东为张自忠题词:尽忠报国。

(节选自《捍疆卫土张自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写宜昌军民十里哀送张自忠将军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悲恸的气氛,表达了抗战军民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

B.小说在构思上采用了倒叙手法,先写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再写主人公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故事。

C.“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这既表达了张自忠将军誓死报国的

决心,也暗示他唯有战死沙场才能洗刷汉奸罪名。

D.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对张自忠将军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蒋介石着重于称颂其战绩,而毛泽东则着重于褒扬其爱国主义精神。

(2)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小说中,中日两国军人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治军严明。如惩治侵吞士兵存款的营长。②关爱士兵。如深夜给士兵盖被子,常拿钱和物品给受伤的士兵。③忍辱负重。如留守北平,背负汉奸骂名。④英勇无畏。如指挥军队抗战,视死如归。⑤爱国抗敌。心系国难,多次表达杀敌报国的愿望和决心。(3)不同:①叙述角度不同。张自忠将军的副官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而日军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②侧重点不同。副官马孝堂的叙述着重于张自忠将军流血牺牲的具体过程,而日军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张自忠将军临死前的威严眼光和高大身躯。作用:①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敌我两方叙述同一情节,增加故事的可信度。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敌我两方的叙述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解析】【分析】(1)C项,结合文本内容“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1938年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部队官兵痛哭失声”分析,“他唯有战死沙场才能洗刷汉奸罪名”错,应该是表达了张自忠将军誓死报国的决心。故选C。

(2)结合文本内容“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张自忠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200军棍,并撤职镣押”分析,治军严明;结合“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分析,关爱士兵;结合“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退之际,要求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留下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外界并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当时国内的报纸,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分析,忍辱负重;结合“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分析,英勇爱国等。

(3)结合“……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来了!”“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分析可知,叙述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副官马孝堂的叙述着重于张自忠将军流血牺牲的具体过程,而日军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张自忠将军临死前的威严眼光和高大身躯。这样写的作用,需要结合人物形象塑造、主旨等内容分析。如增强作品的真实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多角度地展示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治军严明。如惩治侵吞士兵存款的营长。②关爱士兵。如深夜给士兵盖被子,常拿钱和物品给受伤的士兵。③忍辱负重。如留守北平,背负汉奸骂名。④英勇无畏。如指挥军队抗战,视死如归。⑤爱国抗敌。心系国难,多次表达杀敌报国的愿望和决心。

⑶不同:①叙述角度不同。张自忠将军的副官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而日军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②侧重点不同。副官马孝堂的叙述着重于张自忠将军流血牺牲的具体过程,而

日军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张自忠将军临死前的威严眼光和高大身躯。作用:①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敌我两方叙述同一情节,增加故事的可信度。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敌我两方的叙述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此题从治军、对待士兵、对国家等方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⑶本题考查情节作用理解能力。小说情节,需要关注对形象塑造、结构、主旨的作用。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小说的社会环境,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在答题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概括。中日两国军人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强作品的真实性。敌我两方叙述同一情节,增加故事的可信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敌我两方的叙述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爷父子

肖建国

爷父子,捣蛋铺子。

这是地方俗语。捣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

老耿和小耿就是这样一对父子。比如,大伙儿选小耿当村支部书记,老耿首先不同意。老耿说:这小子,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看得出来。饭菜一端吃得狼吞虎咽。还得历练历练。

大伙儿先一愣,后哄笑,认为老耿幽默,欲擒故纵。

小耿在多数人的支持下当了书记。前任书记——老耿,退下来,当了委员。

老耿是孤儿,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在丛林里出生入死,立过军功。退伍后本来安排在国营单位当一把手,但老耿倔,偏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心甘情愿地做了几十年的小小村干部。轮到儿子从部队复员,老耿才感觉自己实实在在的老了。看着依旧破落的村子,老耿对小耿说,留下吧,帮帮大伙儿。没有乡亲们当年的施舍,我早就饿死了,也就没有你,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个家。

没想到,这次老耿竟然不同意他当书记。小耿气,不理老耿。

老耿没事一样,瞅空就对小耿指点这指点那。“学校的围墙裂了,娃们都是一群踩死蛤蟆踢死猴的主,要赶紧修修。”“夏季就要到了,河堤要加固,万一有个闪失,损失就大了。”“村东头老党员——也就是你贺大爷病了,已在床上躺了三天,你要去看看……”

小耿烦了,反问道:“到底我是书记还是你是书记?”

老耿也不示弱:“你是书记,可我是你爹。”

爹大书记大?

书记再大,也得听爹的话。

小耿问得冲动,老耿回答得痛快。小耿无言,起身就走。

气归气,老耿的话小耿还是照着做了。学校砌围墙,他时不时都过去看看。给工人一遍遍说要保证质量,孩子的事,不能闹着玩。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这墙要是砌不牢,提头来见。河堤加固,他第一个扛着铁锹到现场,这里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工挖土方。他一捋袖子,干。工地上一片欢腾。贺大爷病重,他率支部成员一起去探望,感动得贺大爷泪流满面。

春夏秋冬,一晃五年过去了,他赢得了群众极好的口碑。然而他却没有得到任何重用和提拔。先是镇里公推一名副镇长,按票数,他第一,然而公布的结果不是他。和退伍的战友们相聚,他最寒酸。人家上了一瓶XO,他竟说这黄酒没有自家酿的好,辣乎乎的,没点甜味。笑得满桌子人喷饭。已是处级干部的泥鳅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说,想当官,要会作秀。这话,让他嚼了又嚼。

进入六月,暴雨连绵。市里的头头亲自带队到各地巡视防洪工作。小耿眼前一亮,吩咐村里要准备好二十只木船。老耿骂他乱花钱,杞人忧天。“这河堤我天天都在观察,结实着呢。”小耿只是笑笑,难得一次不顶嘴,只是交代村干部要让村民们进行自救演习。老耿骂,“神经病!”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天半夜,河堤决了口,洪水铺天盖地涌进村子。好在村民们都有准备,那边铜锣一响,这边村民们都收拾重要家当爬进小船。洪水来得快、大,冲倒了七八间房屋,但没有一人受伤。保住了性命的群众都说小耿有眼力,是个好干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耿就成了非常时期的典型人物,受到了头头的亲自接见。雨季过后,小耿连升三级,给县长做助理。

上任前一天,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小耿才发觉这些天来很少看到老耿。小耿心里顿时就慌慌的。他想到了老耿,老耿就出现在他的面前。赤着脚,喘着粗气,手里还提了一双被泥巴包裹了的解放鞋。

小耿的脸一阵发白,浑身起鸡皮疙瘩。

父子俩对视良久,小耿慢慢地低下了头。

老耿一字一句地说,“去自首吧,河堤是你挖了才决口的。”

不。

你不去,我去。老耿说着就往外走。

小耿扑通跪了下来。爹啊,你是我亲亲的爹啊。你不能把这事沤在肚子里吗?

不能。

那我就死在你面前。

你死在我面前,我也要把这事说出去。否则,我就对不起把我养大的百家饭,就不是一名上过战场的军人,也就不是你的爹。

老耿说完就往外走,任小耿将头在青石板上磕得鲜血直流。

(选自《小小说选刊》第4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语言直白、质朴,富有乡土气息。文中人物的语言不雕琢,不华丽,真实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面貌和基层人物的特点。

B.小说中的处级干部“泥鳅”是文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言语触动了小耿,直接导致了小

耿后来造假冒功的行为。

C.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刻画人物,如“小耿眼前一亮,吩咐村里要准备好二十只木船”,一个“亮”字,生动揭示了小耿内心邪念的滋长。

D.小说标题意蕴丰富,对比鲜明。小耿为了一己之私丧失了原则、突破了底线,而老耿却一心为百姓,深明大义、不徇私情。

(2)文章开头说:“爷父子,捣蛋铺子……捣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请结合全文谈谈它的作用。

(3)有人说,小说结尾儿子造假冒功的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答案】(1)B

(2)开篇点题,交代人物身份和关系,点明了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与观念差异,揭示小说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领起下文,又是行文线索,使小说情节紧凑。

(3)①使情节发展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小说到结尾处才交代决口处是小耿自己挖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耿劝小耿留下、反对准备木船等情节都为这一结尾做了铺垫。这样的结局使小说情节发展有起伏,有波澜。②突出人物形象。儿子造假冒功,父亲揭发,表明父子二人同为军人、同为村干部却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在对比中突出了父亲的正直、有责任心,一心为民,不徇私情;也突出了儿子的自私和沽名钓誉。③深化小说主题。儿子造假冒功是为了获得上级领导赏识,被提升,而他也确实获得了成功,小说这一结局凸显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性的改变、干部作风的腐化,引人深思。【解析】【分析】(1)B项,“直接导致了小耿后来造假冒功的行为”分析不正确。“泥鳅”的话触动了小耿,使小耿产生了造假作秀的想法,才有了后来的挖开河堤冒功事件,所以“泥鳅”的话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间接导致了小耿的造假行为。故此题答案为B项。(2)从内容上来看,“爷父子”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捣蛋铺子”“对着干”表明父子二人个性不同,待人处事的观念不同。结合全文来看,“爷父子,捣蛋铺子”贯穿全文,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老耿不同意小耿当书记,小耿生气,父子二人对着干,谁也不服谁;小耿当书记后虽然表面上烦老耿但仍按照老耿说的去做,干实事赢得好口碑,父子二人齐心为百姓谋福利;其后小耿为图政绩偷挖河堤,老耿揭发,父子“对着干”的矛盾冲突达到高潮。从结构上来看,开头段既总领了下文,又起到了行文线索的作用,另外,小说标题是“爷父子”,开头段还有点题作用。

(3)本题题干已经明确指出小说的结尾特点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解答时可先结合情节发展分析为什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指出儿子偷挖河堤的情节是意料之外的,但这一结局是与上文父亲评价儿子“没公心,不顾人”,父亲说河堤坚固,儿子安排备船、准备演习等细节相照应的,因此是在情理之中的。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发现真相的是父亲,父亲要揭发儿子,父子对比突出了二人不同的个性特征。从主题表达来看,父亲和儿子兢兢业业为民办事,没有得到提升,儿子因听了“泥鳅”的话,造假冒功却立刻被提拔,反映出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更反映出干部作风腐化的问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故答案为:⑴B;

⑵开篇点题,交代人物身份和关系,点明了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与观念差异,揭示小说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领起下文,又是行文线索,使小说情节紧凑。

⑶①使情节发展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小说到结尾处才交代决口处是小耿自己挖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耿劝小耿留下、反对准备木船等情节都为这一结尾做了铺垫。这样的结局使小说情节发展有起伏,有波澜。②突出人物形象。儿子造假冒功,父亲揭发,表明父子二人同为军人、同为村干部却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在对比中突出了父亲的正直、有责任心,一心为民,不徇私情;也突出了儿子的自私和沽名钓誉。③深化小说主题。儿子造假冒功是为了获得上级领导赏识,被提升,而他也确实获得了成功,小说这一结局凸显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性的改变、干部作风的腐化,引人深思。【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⑶小说的常见结局方式

①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具有开放性,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试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

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

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朴实善良,富有同情心。听说麻婶的不幸后,提不起精神,不时发呆,想起之前麻婶的帮忙,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不在麻婶未脱离生命危险,麻婶女儿伤心之时,提及借款之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坚强而不妥协。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解析】【分析】(1)A项,“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评价不当。三孬并没有“搬弄是非”,而是陈述实情。B项,“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表述不当。马兰花的丈夫之所以耿耿于怀,是因为一家人生活艰难,六百元钱对他们而言不是小数目。后来麻婶女儿寄过来一千元钱及借房子给马兰花一家人住,丈夫的反应是“挠挠头”“嘿嘿一笑”,主动做饭,应是感悟到人间真情,对自己以前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D项,“精明”用语不准确,“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欠别人的情”于文无据。故选C。

(2)麻婶重病住院,三孬想到的是让马兰花向麻婶女儿要钱,而马兰花想到的却不是要钱,她整整一上午都提不起精神,不时地想起往昔与麻婶交往的点滴。到医院探望麻婶时,她买了一大兜水果,并不提麻婶借钱一事。这些都表现出她的朴实善良。在医院见到麻婶女儿伤心,她不顾丈夫多次提醒,决口不提还钱的事,可以看出她的善解人意。此后丈夫的唠叨,能忍则忍。而从马兰花不多的语言描写“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你咋尽往坏处想啊……啥人啊!”“你有完没完……成了吧?”可以看出,马兰花虽挣钱不易,生活艰苦,但做人有自己的原则,绝不会为了钱而伤害情义,对丈夫过分的行为也据理力争,绝不退让。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朴实善良,富有同情心。听说麻婶的不幸后,提不起精神,不时发呆,想起之前麻婶的帮忙,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不在麻婶未脱离生命危险,麻婶女儿伤心之时,提及借款之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坚强而不妥协。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

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让人明白了部分真相。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介绍老汪的形象,目的是说他“像个读书人”,又说他“不适合教书”,主要原因是他肚里有学问,但讲不出来。

B.老汪教学之余的乱走,其实没有规律,虽然有相对稳定的次数、时间,走的方式跟常人却迥然不同,走的地点就是大路、野地里。

C.老汪的老婆银瓶的嘴像刮风似的,人劝老汪“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老汪打心眼儿里就不愿意劝,他认为他老婆说的是无关自己教学、不该说的闲话,不想劝。

D.小说的情节总体来看一波三折,从介绍老汪到写老汪在老范家办私塾,再到写老汪的乱走,还介绍了老汪的老婆,最后写老汪知道老范的仗义之举后内心很受感动。

(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老汪一出口就是经典文句,如“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意思是作为乡村塾师的他是个吉利之人,谁用他谁就吉星高照。

B.塾师老汪是个认真的人,教孩子时孩子们不听便使他平添了许多烦恼,有时讲着讲着就不讲了,是他发现自己讲的知识太深,只有研究学问的人才懂。

C.银瓶有爱占人便宜的不良习惯,因为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所以老范家的管家请求辞去老汪,以避免今后老汪的老婆这个“贼”越偷越多。

D.小说的语言十分独特,尤其是人物之间通俗易懂的对话,超越了文中其他的叙述性语言,能感染读者,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之深。

(4)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答案】(1)A

(2)B

(3)C

(4)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便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5)性情气质相似:二人都是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都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做着塾师的工作却教不会学生,都一样的孤芳自赏,穷困潦倒却精神高贵,都一样善良、认真、诚实,有慈爱心。精神困境根源不同:老汪,表述能力差,有学问却讲不出;认真而不迂腐;有情感纠葛,有思念的人却无法寻找。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他自命不凡,实则迂腐顽固、麻木、不觉醒。

【解析】【分析】(1)A项,原文中的“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便是以“经典文句”表现人物性格的,所以这一有关技巧的结论正确;但所举例子说明老汪“迂腐无能”错误,原文说他“有学问”,所以老汪并非“无能”,“迂腐”在文中找不到依据,“‘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可见懂得变通并不迂腐。故选A。

(2)B项,互相矛盾,“其实没有规律”的说法错误。结合相关段落可知:“次数、时间”都相对稳定,其实是有规律的;“走的方式跟常人却迥然不同”完全错误,原文只说“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这并不存在“迥然不同”。故选B。

(3)A项,任意推衍,“他是个吉利之人,谁用他谁就吉星高照”分析错误,跟前面“躁人”相对,“吉人”可以理解为不急躁的人。B项,臆测无据,“是他发现自己讲的知识太深,只

有研究学问的人才懂”的说法于文无据,根据上文应该是他不擅长讲授,怎么也讲不明白。D项,无中生有,“超越了文中其他的叙述性语言,能感染读者,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之深”鉴赏错误。不能将叙述性语言与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优劣对比,因为它们的作用不同。故选C。

(4)题干问的是“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结合老范的行为进行总结提炼。小说1——6节是开端部分,讲塾师老汪进不清楚道理,还动不动还跟学生急;7——9节是发展部分,老汪来到老范家任塾师;10——19节依然属于发展老汪乱走的癖好以及对老汪的开导;20——31是高潮及结尾部分,介绍老汪的老婆银瓶的性格爱好;侧面揭示老注孤独的缘由。从这些情节中即可找出老范的行为,如老范设立私塾,但是允许别家孩子免费来听;老范直接问老汪;老范并不辞退老汪,也让老汪媳妇偷麦子。一个率直,朴卖,开明,尊师重道的老汪跃然纸上。

(5)题干问的是“老汪这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首先分析老汪的形象特点。如“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老汪是一个温和善良,诚挚率真,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的,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的书呆子。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再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他到酒店喝酒从不拖欠酒钱;没事的时候,诚恳地教小伙计写字;邻居家孩子围住他时,他不是把他们赶走,而是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这些都表现了孔乙己本性善良、性情温和的一面。其次,作为知识分子,他却思想迂腐,对别人说的话,甚至随口说的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话,此外他还沉浸在“回”字的四种写法这种僵化的知识里。孔乙己穷苦、懒散,身上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年多没有补,也没有洗”;反复被人欺负、殴打,脸上经常挂着新痕旧伤,偏偏他又自恃清高,满口“之乎者也”。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是因为他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统治阶级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对他进行残酷的控制,推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和痛苦。综合以上的分析,相同点可从善良、懦弱、落魄、都有些书呆子气等角度分析,不同之处可从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而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孔之己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形象,而老汪则不是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⑴A;⑵B;⑶C;

⑷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便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⑸性情气质相似:二人都是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都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做着塾师的工作却教不会学生,都一样的孤芳自赏,穷困潦倒却精神高贵,都一样善良、认真、诚实,有慈爱心。精神困境根源不同:老汪,表述能力差,有学问却讲不出;认真而不迂腐;有情感纠葛,有思念的人却无法寻找。孔乙己,深受封

建科举制度毒害,他自命不凡,实则迂腐顽固、麻木、不觉醒。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3)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⑷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⑸本题考查小说文本人物与课文人物比较的能力。做此类题时,应先答出两个人物的相似之处,再答出不同之处。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屋檐水,滴旧窝

张丽

母亲会说理,不怕事,喜欢打抱不平,早年是老家出了名的“铁嘴判官”。按说,母亲在乡间“狠”了几十年,现居乐至县城,远离乡亲十来年,该两耳不闻乡间事了吧!可她想清静,别人不让。这不,大雨淅沥的,我的表姨——母亲的表弟媳找上门来。还没开言,泪水汪汪,受了千般委屈一般哭喊:“嫂子啊,你可要为我主持公道哇!”母亲并不是像对别的亲人那样与她手拉手,而是闷闷的,泡上两杯茶。透过氤氲的茶雾,看窗玻璃上歪歪扭扭的雨线。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不喜欢这个弟媳的,她们之间几乎也没有来往。表姨突然上门,想必是情非得已,有事相求。果然,她是来请母亲做判官的。原因是儿媳嫌弃她,逼着儿子要赶她走。母亲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曾经教训过几个行为不端的侄子,说“人在做,天在看”,骂他们“丧良心,会得报应”,还带他们到慈恩寺受教化,好说歹说,让他们老老实实做好人。我以为,这次她又会大动干戈,去历数表姨儿媳的不是。没有想到,母亲推开窗户,指着成线的雨滴问:“弟妹,还记得我对你说的那句话吗?嗨,还真的应验了啊——‘屋檐水,滴旧窝’。”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表姨的脸僵了,嘴巴张着,一双呆滞的眼睛显出惶恐。

母亲看了表姨一眼,缓缓地说:“你说你儿媳让你吃过夜的饭菜,可二十年前,作为儿媳,你那饿了几天的公婆,吃了你喂狗的饭团子,你都骂她说,养狗能看门,养个老不死的只会害人。”

表姨嘴巴嘟囔着,没有吐出一个字。

母亲继续说:“你说儿媳嫌弃你不会带孙女。我怎么听说,你儿子儿媳结婚几年后,儿媳怀不上,你逼着儿子与她离婚。他们俩是同学,好多年的感情舍不得分开,才去做试管婴儿。这个孙伢,就是吧?”

表姨点头,马上辩白道:“手术后,本来是龙凤胎,就是她,非要逞能上班,导致流产,偏偏男伢流产了,生下个女伢,是她让我家绝了后。”

母亲有些生气,语气也高了:“哪个人不想舒服啊?你儿媳挺着肚子上班,还不是为了家,你怎么能怪她?好吧,那我问你,为什么儿媳不要你住,而要公公?”

表姨抢白:“还不是老头子有退休金!那小女子贼得很,把我儿子哄得牵着鼻子走,又把公爹骗倒。哼!嫌我是多余的,没门,我要告她!”

母亲摇摇头:“弟妹呀,不是什么都能用钱来衡量的。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肉烂在锅里’你才五十出头,老家有房子有田地,又不是无路可走,闹起来不怕外人笑话吗?”

表姨愤愤不平:“她都不怕,我怕啥?搞烦了我到她单位去闹,让她好看。”

母亲叹了一口气:“唉!二十年前,你把公婆赶到牛圈屋住,可怜的老人冻得钻进稻草里,挨着牛取暖,你还骂她贱骨头,老不死的。一湾人说你不对,想为老人主持公道,可你的婆婆一个劲地为你说好话,给你脸上贴金。以至于我们想帮她都不能啊!”

“她、她…”表姨的身子委顿了,脸色煞白。

“她太要强,宁愿死,也不愿让儿子为难哪!”母亲的眼里溢出泪水。

“是,是我过分,可她也不该想不开,去走那条路姨垂下头,没有底气说完。

窗外的雨“滴答”“滴答”,滴滴惊心。

母亲声音哽咽:“要不是你骂她,她怎会走绝路?大冬夜的,老人家跳塘,到早上才发现,多惨啊!唉…她守寡十七年,辛辛苦苦养大儿子,原指望有个家,可你——你呀你,你也有今天!真是,屋檐水,滴旧窝;屋檐水,滴旧窝哪!”

“别说了,嫂子,我错了,我不是人。这些年,想起她我的妈,我睡不着,是我作孽啊!”表姨突然捂住脸痛哭。

哭声和着窗外的风雨。雨水“滴答”“滴答”,一滴滴落下来,落在旧水窝,溅起一朵朵水花。水花溢出旧窝,缓缓流淌。

“算啦,算啦!一代管一代,一码归一码。过去的不提了。水往下流,家风代代传,咱们乐至,上慈下孝才会福乐将至啊。走,去你家!母亲站起来,挽住表姨的手。

(选自《北京文学》2018年7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母亲在乡间“狠”了几十年,现居乐至县城,远离乡亲十来年,她想清静别人还不让,从侧面突出了母亲在乡亲们心中的位置。

B.“表姨的脸僵了,嘴巴张着,一双呆滞的眼睛显出惶恐”一句,运用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了表姨因母亲毫不留情的指责而尴尬惶惑的心理。

C.“人在做,天在看”“屋檐水,滴旧窝”“打断骨头连着筋”等俗语的灵活运用,表现了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善于用传统文化调解民间纠纷的特点。

D.小说中母亲劝说表姨时,一边提及表姨当下的“冤屈”,一边列数表姨当年的劣迹,通过今昔对照,突出表现了俗语“屋檐水,滴旧窝”的内涵。

(2)小说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爱憎分明,热心,爱打抱不平:母亲不与表姨手拉手,直言不讳指责她过去的不孝行为;表姨到县城找母亲,母亲陪她去她家主持公道。②会说理,处理问题有礼有节:家出了名的“铁嘴判官”;曾成功教训过几个行为不端的侄子;说服表姨。③遵从并倡导孝道等传统美德: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等。

(3)①从听觉和视觉等角度,把外面的风雨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力地烘托了表姨对自己不孝之行悔恨交加的心情。②点题,呼应前文对雨水的描写“窗外的雨滴答滴答’,滴滴惊心”。③暗示主旨,为下文引出议论句“水往下流,家风代代传,咱们乐至,上慈下孝才会福乐将至啊”作铺垫。

【解析】【分析】(1)C项,“文化水平不高”错,文中并没有说母亲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相关内容的表现,此处属于主观臆断。故选C。

(2)本文作答时要先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母亲”形象的相关内容,如“母亲会说理,不怕事,喜欢打抱不平,早年是老家出了名的‘铁嘴判官’”,这是文中对“母亲”形象的直接评说,表明“母亲”会说理,热心,爱打抱不平;“母亲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曾经教训过几个行为不端的侄子……还带他们到慈恩寺受教化,好说歹说,让他们老老实实做好人”,体现“母亲”爱憎分明;“母亲推开窗户,指着成线的雨滴问:‘弟妹,还记得我对你说的那句话吗?嗨,还真的应验了啊——屋檐水,滴旧窝’”“母亲看了表姨一眼,缓缓地说:‘你说你儿媳让你吃过夜的饭菜,可二十年前,作为儿媳,你那饿了几天的公婆,吃了你喂狗的饭团子,你都骂她说,养狗能看门,养个老不死的只会害人’”等对“表姨”指责、劝说,最后“走,去你家!母亲站起来,挽住表姨的手”又帮“表姨”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母亲”遵从并倡导孝道,“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且处理问题有礼有节。学生作答时,按照题干要求进行分类概括分析即可。

(3)小说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雨水‘滴答’‘滴答’,一滴滴落下来,落在旧水窝,溅起一朵朵水花。水花溢出旧窝,缓缓流淌”,结合前面一句“哭声和着窗外的风雨”,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等角度,描写外面的风雨,以此来烘托屋内表姨对自己不孝之行悔恨交加的心情。同时与前面“大雨淅沥的”“窗外的雨滴答滴答’,滴滴惊心”等写雨的内容相照。另外,“一滴滴落下来,落在旧水窝”“水花溢出旧窝”这一雨景照应文章标题“屋檐水,滴旧窝”。此处写窗外风雨画线句子,也进一步引出后面的议论“水往下流,家风代代传,咱们乐至,上慈下孝才会福乐将至啊”,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故答案为:⑴C;

⑵①爱憎分明,热心,爱打抱不平:母亲不与表姨手拉手,直言不讳指责她过去的不孝行为;表姨到县城找母亲,母亲陪她去她家主持公道。②会说理,处理问题有礼有节:家出了名的“铁嘴判官”;曾成功教训过几个行为不端的侄子;说服表姨。③遵从并倡导孝道

等传统美德: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等。

⑶①从听觉和视觉等角度,把外面的风雨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力地烘托了表姨对自己不孝之行悔恨交加的心情。②点题,呼应前文对雨水的描写“窗外的雨滴答滴答’,滴滴惊心”。③暗示主旨,为下文引出议论句“水往下流,家风代代传,咱们乐至,上慈下孝才会福乐将至啊”作铺垫。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感谢大人

于心亮

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噙着泪水,想哭。

路很远,虽然身后拖着的小影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我,可是我很孤单。口渴了,瞧见路边有个菜园子,菜园里种着水萝卜、西红柿,还有黄瓜。我想进去摘个吃,脚都迈进菜园里了,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出来。此时,来了个大叔,问我:“小孩,你怎么不摘了?”我说:“主人不在,我不能摘。”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没想到,大叔就是菜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给我。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因此,当一只小花狗追着咬我的时候,我也没气恼,而是从衣兜里掏出个饼干扔给它。小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就这样,小狗跟着我来到姥姥家。

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里。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她看到了小狗,问我:“你养的小狗?”我说:“路上捡的。”姥姥说:“不是咱养的小狗,咱可不能要,回去的路上,要记着还给人家。”我说:“要是找不到主人,怎么办?”姥姥说:“好好打听打听,肯定有主人。”我一边逗小狗玩,一边回答姥姥的问话,好脾气地说我妈挺好的,我爸挺好的,家里的老母猪也都挺好的,八只小母鸡也下蛋了,三只小燕子也孵出来了……

姥姥给我烙了个葱花油饼,把我喂得饱饱的,把小花狗也喂得饱饱的。我吃饱了,就去街上玩,撞上了村里最顽皮的几个小孩,他们很欺生。这一次我有小花狗壮胆,见到那几个孩子对我不太友善,它就“汪汪汪”地叫着,跳着高儿来保护我。那几个小孩没敢来欺负我,相反,他们还跟我交上了朋友。我们在一块玩儿,他们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我摇摇头说不去。他们说看果园的老头儿是个聋子,腿也瘸,肯定追不上我们的……我依旧摇头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