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管理动态监控系统

船舶安全管理动态监控系统
船舶安全管理动态监控系统

船舶安全管理(动态监控)系统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涉及到船舶卫星通信系统、船舶局域网、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海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以及陆地通信网络、机关办公网络等多方面的技术,是能将电子海图数据、气象数据、船舶管理数据、机舱工况数据、AIS数据以及卫星通信系统整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上的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

二、系统功能:

1、电子海图系统基本功能:

是信息服务平台的显示界面,各类船舶信息服务的最直观的体现。功能如下:

·海图显示与控制功能:是船舶动态显示和跟踪的基础,包括对海图的放大、缩小、

漫游操作、开窗放大显示、分层显示、海图要素信息查询、海图打印等;

·海图计算功能:用于测量海图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和相对方位,还可以测量任意

点与某条船舶的距离以及与该船航向的相对方位;

·海图标绘功能:标注临时性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是船舶航行中需要关注的区域;

·台风标绘功能:直观显示出台风的运行轨迹和未来趋势,为船舶监控提供支持;

2、航行信息调取功能:

航行信息(经纬度、航速、航向)是管理决策的基础数据,要求全面、准确、及时。

可提供多路由的船位数据获取功能:

·通信设备的多样性:包括海事卫星C站、D站、安保系统可通过AIS、CDMA/GPRS、铱星、北斗等;

·技术的多样性:系统运用了群呼、单呼、船舶定时报、报文寻呼、手动录入、文件导入等技术手段获取船位;

3、航行管理功能:

设计船舶航线,对船舶实时监控。提供航线设计的导入功能,可将设计的航线传输

到陆地后导入本系统,以便管理。

4、气象信息管理功能:

·气象信息叠加:系统提供接口,连接相关机构提供的气象数据,显示在海图上;

·台风信息叠加:可直观地显示出台风的运行轨迹和未来趋势;

·潮汐信息:提供全球港口潮汐信息叠加功能。

5、船舶监控功能:

·船舶航行信息监控:监控船舶位置、航向、航速,并可根据船舶的历史位置显示航迹;

·台风监控:监控台风与船舶的相对位置,当船舶位置落在台风的大风半径范围内时,可发出警报,及时通知监控人员采取措施;

·移动监控:对某条应该处于停航状态的船舶进行监控,判断其是否处于停航状态,如果发现船位变化,则发出警报。提示监控人员该船船位已经发生变化,譬如监

控船舶是否发生走锚,以免造成险情;

·无船位更新监控:如果某条船舶在指定时间段内没有更新船位,则发出警报。提示监控人员需要关注,可能该船舶上的通信设备发生问题,或者有其它险情发生;

·停航监控:监控船舶是否处于停航状态,如果处于停航状态,则发出警报,提示监控人员需要关注,譬如船舶动力是否出现问题;

·重点监控:针对公司比较关注的船舶,公司主动地定时单呼船位,及时跟踪船舶航行状况;

·定点搜寻:在以某点为中心的圆形区域或矩形区域搜索该区域内的船舶。被搜索到的船舶以特定的方式进行显示,以便管理人员对这些船舶进行跟踪;

·台风船舶相对位置推算:根据船舶的航向、航速或计划航线以及台风预报的信息推算未来24小时内船舶和台风的相对位置。对报警区域内的船舶进行跟踪;

6、远程数据采集功能:

本项功能作为系统扩展功能,需要在船舶上安装船舶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AIS数据获取:既可获取本船航行信息,也可获取船舶AIS中本船AIS覆盖范围

内的船舶信息;

·大风监控:设定报警,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进行报警;

·区域报警:设定报警区域,船舶进入或驶出报警区域均进行报警;

·安保系统管理:可远程修改安保系统的设置参数;

·船舶局域网络控制:可通过陆地系统操控船舶计算机网络系统;

·船舶工况信息获取:结合船舶管理系统可获取船舶组合导航系统(罗经、风向风

速仪等)和船舶机舱数据;

·获取VDR信息:可远程获取船舶VDR信息。

7、信息系统管理功能:

与公司内部管理系统相结合,提供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

·航次信息:在电子海图综合显示系统上提供船舶业务信息,如船舶名称、航次编码、状态、航线、始发港、到达港、离港时间、到港时间、运量、联系电话;

·船舶基本信息:在电子海图综合显示系统上提供船舶静态信息,便于相关人员了解船舶基本信息;

·在船船员信息:在电子海图综合显示系统上提供船舶配员信息,便于相关人员了解在船船员信息;

·船舶工况信息:及时获取船舶机舱数据等信息。

三、系统规格:

1、专业版:采用CMAP海图数据(CM93/3), 全球海图(用户可选择);

2、标准版:采用中国海军航行保证部海图数据,中国海区海图目录。

四、系统运行环境:

1、通信设备状态良好,有GPS数据;

2、计算机要求:windows 2000以上操作系统,可以进行互联网访问;

3、AIS设备状态良好;

4、船舶远程数据采集器;

5、CDMA/GPRS 。

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点击文章中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查看 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传统的运维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安全监控运维的需求,对于目前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一套比较靠谱的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非常重要。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网络、应用服务器、业务系统、各类主机资源和安全设备等的全面监控,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哪家比较靠谱? 南京风城云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双软”企业,具有专业的软件开发与生产资质。多年来专业从事IT运维监控产品及大数据平台下网络安全审计产品研发。开发团队主要由留学归国软件开发人员及管理专家领衔组成,聚集了一批软件专家、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依托海外技术优势,使开发的软件产品在技术创新及应用领域始终保持在领域上向前发展。 目前公司软件研发部门绝大部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团队中拥有系统架构师、高级软件工程师、中级软件工程师、专业测试人员;服务项目覆盖用户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开发、测试、系统实施、人员培训、运维整个信息化过程,并具有多个项目并行开发的能力。 安全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功能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服务器硬件状态监控:通过服务器主板IPMI协议,可以监控服务器风扇转速、机箱内部和CPU温度、电源电压、电源状态、CMOS电池容量、CPU、磁盘、内存、RAID卡等硬件状态。 监控操作系统运行状态:包括 linux、windows、Vmware等操作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以及所运行的进程和服务等。 数据库和应用监控:包括MSSQL、ORACLE、MYSQL等数据库监控,WEB服务器,URL页面等状态监控。 线路监控:包括内部专网、互联网等线路的通断和质量、流量的监控。

船舶视频监控方法

船舶动态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引言 近几年,我国海上运力、运量直线上升,但由于海上环境特殊,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目前海上安全生产问题已成为制约海运业(特别是滚装船)发展的突出因素[1]。借助高科技手段对船舶动态与视频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建立高效的船舶管理与预警系统,是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是利用船载GPS和通信设备(大多是海事卫星C站)把船舶航行的动态信息(船位、航速、航向)传回陆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能在大屏幕电子海图上观察到船舶的分布情况、运动轨迹,能够查询相关信息,对船舶进行调度管理等等[2,3]。 目前,国内外海上船舶管理是以船舶报告系统和VTS为代表,以雷达、高频电话和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技术为手段[4,5],存在显示不直观(只能将船舶作为一个质点来管理),系统扩展性不强等缺点,在远海则只能以卫星通信来补充,运行费用昂贵。 国外现有的船舶视频传输系统基本上是针对远洋航行的船舶,采用卫星通信方式,通过船载F 站实现船舶静态图像传输,但由于其费用高而较少被采用。随着我国公众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用CDMA1X无线网络传输船舶视频图像与船舶动态信息。 由于涉及动态信息和视频信息的传输,岸船之间的信息传输问题便成了船舶动态和视频监控系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海上移动通信来说,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海事卫星C站或F站,其优点是信号覆盖全球,缺点是带宽窄,比如使用海事卫星F站传输视频只能达到64K 的带宽,而且设备昂贵(约2.5万美元/台)和通信费用高(6.5美元/分钟),只有在紧急状态下使用,很少用于日常的安全管理。(2)VHF(VeryHighFreqency)和SSB(SingleSideBand),主要用于话音通信。(3)GSM、GPRS和CDMA技术,这几种技术都适合近岸航行的船舶进行岸船通信,但对于中国海域的海上业务来说,GSM和GPRS的信号覆盖不如CDMA广,传输带宽也不如CDMA宽。比较上面几种岸船通信技术,利用CDMA1X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近岸船舶动态与视频监控是较理想的选择。 CDMA1X无线接入理论速率153.6Kbps,目前,有些地区1路CDMA1X信道实际带宽为80kbps,而对于海上通信来说,由于环境特殊,实际上1路CDMA1X带宽可能更窄。这样,采用1路CDMA1X 信道来传输船舶视频信息,实际监控效果较差。本文采用多路CDMA1X信道捆绑来增加带宽技术传输视频信息,达到了良好的监控效果。由于动态信息的传输对带宽的要求不高,本文仍采用1路CDMA1X信道传输动态信息。同时由于CDMA1X传输信道不稳定以及海上环境的复杂性,要在一定的传输率限制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视频质量,就必须采用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先对CDMA1X无线网

远洋船舶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远洋船舶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1. 应用对象 运输船舶:实现运输船舶的本地视频监控管理、陆地视频监控管理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远程调度指挥,减少财产损失和保障生命安全,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海上救援:当发生海事事故或海上突发事件时,海上救助打捞船只及时救援抢险,实现陆地应急指挥中心对突发事件现场情况的及时掌控和调度指挥。 2. 整体设计 . 整体网络拓扑 整体网络拓扑图 整个系统分为陆地调度指挥中心、船舶集团监控中心及船舶无线视频监控管理系统。陆地调度指挥中心、船舶集团监控中心设置中心管理平台及显示大屏幕系统,实现把船舶无线视频监控在一个监控平台进行管理、控制。整体网络拓扑如图所示。 . 需求分析 船上的摄像机数量和安装位置

镜头1:安装在船头甲板上空对着甲板处,能看到船上甲板的实时情况。 镜头2:安装在船的左铉对着甲板左侧,能看到甲板左侧实时情况。 镜头3:安装在船的右铉镜头对着甲板右侧,看到甲板右侧实时情况。 镜头4:(可选待定)安装驾驶仓里面看到驾驶仓人员操作或驾驶仓后上面看到船的尾部。(可根船的结构改动镜头的位置和数量。) 设备需求 1、要求摄像机设备是防暴、防水、防腐、带有红外功能。 2、设备要求有升级空间、兼容以后发展的网络。如3G、4G 等相关的网络。 3、能够兼容以前的监控设备。 功能实现需求 1、能保证白天和晚上视频能看到甲板的实时情况。 2、船上的所有的视频能保存30天。 3、保证本地录像清晰流畅,在有信号情况下远程查看图像清晰流畅。 4、可以将以前的船舶监控整合到同一个操作平台上。 . 设计描述 根据以上需求,设计采用远程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船舶本地视频监控系统结合的方案,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链路采用海事卫星和CDMA1x线路,保障无线通信稳定可靠。系统能够兼容下一代网络扩展,系统能够对原有系统进行利用改造。 其设计图如下:

安全监控系统日常管理

编号:SY-AQ-0712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安全监控系统日常管理 Daily management of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安全监控系统日常管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当井下发现传感器显示超限时,现场值班领导或安全负责人应立即切断闭锁电源、撤出人员到安全地点,站岗并向矿调汇报。得到矿调同意后现场安全人员与瓦斯检查员一同逐步深入检查瓦斯,查明原因。现场安全人员在不明瓦斯变化情况时不得怀疑传感器误显示而不及时切断电源撤出工作人员。 2、矿调度员接到系统报警信息必须作好记录,立即通知安全通风部门进行检查处理。 3、系统设备在瓦斯超限闭锁动力电源后,任何人不得强行送电。非安全监控部门人员严禁调校监测设备。 4、瓦斯检查员每班三次对监控系统进行巡回检查,用光学瓦斯检查仪校对传感器的显示,当两者误差大于允许值时,先以读数较大的为依据采取措施,安全监控人员必须在8小时对设备进行调校完毕。

5、安全监控部门人员必须24小时值班,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立即下井处理,在处理故障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规定,填写故障登记表,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在8小时内更换。在处理故障期间,必须采取人工监测措施,否则不允许生产。 6、安全监控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检查校正设备的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显示数据、控制逻辑等。保证系统设备的防爆完好、显示准确,分站、传感器的设置符合规程的规定。每隔7--10天对系统的断电功能(瓦斯电笔锁)进行一次测试,确保系统断电可靠。并作好检查试验记录。 7、机电、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至少每月一次对监控系统的系统的断电功能(瓦斯电笔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时采取对传感器通入瓦斯气样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应有记录可查。 8、对需要经常移动的传感器、报警器等安全监控设备,必须由采掘班组长按规定移动,严禁擅自将传感器等监控设备挪移规定的监测位置,更不允许擅自停止使用。 9、凡是经大修的传感器,必须经专门的计量检定机构鉴定合格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例子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实例 为了加深船员对《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尽快熟悉该软件,本文档列举一些常用实例。 索引:完成工单;添加备件; 完成一个工单(例如NO.1主海水泵的定期检查) 1.打开下图的“设备管理”窗口,在左边找到“B1210主海水泵”,检查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进行更正。 2.点击下图的“工作信息”,注意查看“周期”和“上次完成时间”,以及它们是否正确。 如果“工作信息”空白,可点击“添加”按钮进行添加。“检测报表”此处选“离心泵检修记录表”。(注意:上述操作有些需要进行“工单初始化”并且要在下次工单生成之后才会生效。)

3.点击“工作内容”(如下图),检查信息,如有必要可对内容进行修改。 4.点击“工单管理”→“工单计划”,就会看到下图。 5.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把

“计划”前的小勾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6.检查“工单计划”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有必要,进行修改。 7.点击“工单管理”→“工单安排”,就会看到下图。

8.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检查“计划”前的小勾是否已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 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方框,对应的日期是2005/01/01,这个是计划时间。现在我们就要把这个工单给做掉。

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57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标准版本

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安全监测系统的使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标准)中的规定。 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运行。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应符合AQ6201-2006规定,稳定性不小于15天。 三、调度监控中心维护员负责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拆除、日常调校和管理工作。 四、井下采掘工作面监测设备的使用、悬挂、移设由现场当班瓦检员负责,总回、主井及各主要大巷内的监测设备由监控中心维护人员负责悬挂和日常维

护。 五、对需要经常移设的传感器、电缆,须有采掘瓦检员按规定移设,严禁擅自停用。工作面所设各类监测设备及电缆等均由所施工单位的队长、班组长负责管理、使用,如有损坏应及时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和要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现场处理。对于设备、缆线保护不到位、故意破坏、丢失和人为造成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失真,按《公司三违处罚办法》有关条款严肃处理。 六、监测工必须根据生产现场情况按标准悬挂,使用单位保证正常使用。若不按规定移设和悬挂的,对使用地点当班瓦检员罚款100-300元。移设传感器必须轻拿轻放,不得18 随意拖拽、磕碰,防止造成误报警或传感器的损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详细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1.电子海图显示系统概述 电子海图作为在港口区域航行与作业的船舶监控的工作平台,直观快捷地向监控管理人员提供船舶在港口的当前位置和航行状态。对船舶的航行的信息存储,可以对船舶在港口区域的航行历史状态的查询和再现,为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本系统的电子海图数据平台采用代表我国官方水道测量组织的权威电子矢量海图数据,保证了电子海图数据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并且按照《中华人民国电子海图技术规》和IHO(国际航道测量组织)的S-52,S-57标准进行设计,完全支持汉字。 在电子海图系统的平台上,结合岸基AIS系统(AISPORT)、AIS数据处理中心(AIS-Space),实现船舶基本信息管理、船舶动态信息管理和船舶监控报警等功能。电子海图将作为AIS系统的工作平台,辖区水域的AIS船舶数据可以直接叠加显示在电子海图上。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采用通用设备为主,便于用户维护和设备的更新。电子海图AIS的软件操作平台将采用Windows 2003/XP。硬件可采用通用的网络服务器。 2.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框架图如下图所示,系统由岸基AIS设备(AISPORT)、AIS数据处理中心(AIS-Space)、船舶信息管理、船舶监控报警、船舶动态信息分发、港口视频监控系统接口和电子海图综合显示软件等组成。

图 2-1 系统功能框架 岸基AIS设备(AISPORT):在港口位置较高的位置架设AIS基站的收发天线接收船载AIS设备发送的AIS动态信息,AISPORT对船舶进出港和靠泊的船舶动态进行采集。 AIS数据处理中心(AIS-Space):通过岸基AIS设备接受船舶AIS的信息可以获得船舶的静态信息,例如:船名、呼号、MMSI号等信息;船舶航行动态,例如:航速、航向、转向率等。将岸基AIS设备接收、采集的港口区域航行的船舶的AIS信息进行解析后统一的数据库存储,为后续的船舶监控和管理功能提供数据库支持。 船舶信息管理:对数据库存储的AIS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为电子海图的综合显示提供信息支持。 船舶监控报警:对当前港口区域的船舶进行监控,设置报警的条件,当在港口区域航行或作业船舶出现违反或满足报警条件时,提供报警信息。在电子海图综合显示界面上,向值班监控人员进行声光报警。 船舶动态信息分发:对采集和存储的船舶AIS信息进行授权的信息查询和分发,为系统的其他自系统提供船舶AIS信息,为将来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系统扩展提供支持。

船舶生产监控系统方案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船舶生产监控系统要求 2011年9月

广新海工船舶监控需求分析 为了保证广新海工在船舶上作业人员财产及生命安全,以及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我们根据公司着手建立一套综合视频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要求界面友好、操作简易、图像清晰、音频还原度高,并且能够有效的管理各公司的情况并记录下来,最终进行存档和查询工作。 总体技术指标: 1. 具有良好开放性的系统构架和拓扑结构,易于扩充、升级。 2. 用户端网络操作系统选用适合于多种媒体访问技术和多种高层协议的系 统。 3. 在用户端系统采用结构化布线,并利用已有的互联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4. 网络拓扑采用了B/S体系,用户可随时增加或减少视频终端,而不会影 响其他终端正常工作。 5. 视频监控系统图象清淅,达到视频600线水平。 一、系统具体功能 1)能监控各船仓物品存放情况及状态、船仓内人员和设备工作情况。 2)要求系统智能、稳定、易操作; 3)系统要具有可扩展性,为以后增设监控点作预留扩展; 4)要求二十四小时监控,全方位,无盲点; 5)要求保安部门在监控中心随时看到公司的整体情况。 二、系统组成 由前端摄像、传输部分、存储部分、监控部分组成

E I F 3 三、网络视频监控拓扑图 A I 6 丨 匸 D ■? 5 R e v i s i o n n o b e e> *-2 ?J ? F g v t ! 广新海工船船监控平面不意图 办玄楼 二层 三层 岗亭 超五娄网线 船舶 HI 纸说明t 1. 峪船甲扳上各层各通址专用规戲觇纜连接到 控 制紺" 2. 蝸柏期过网络弱电蜒梅视频倍号将传输紛启 辜,岗亭将信号迪过5,80微披技输到办公楼 3. 打公楼人员可以通过电盼査肯各监揑点图悝 』、尚亭安装一台廉务器.W.存储. 乩网给监控系纯连接到企业呵域可以进行网 络管理,離护,以及ftR. A-^>WKHI ± S4F GAQTDNIT 4H8N E rnRitoxniL^ 甲聞乩 IftLI 单僅 Hl K t 卸£ fiTW “IS a it 苏小亘 囲号 U EB ■尊亂 II NI 3?II T H .M C i D i F i F C ] D I E I F ,■ it£A;Kft*a 广新海工船舶监控平面示意图 KihB-lt l^ I, I k i s J — f ?1 ? 'n r.T | I | HA ; | L | it* | m | 「 i?? J " |fB |j |fj |" IF er iin an I uh JUI JHI an r*n g 上khldUL aw ! , b-JI l 丄 ,久f/?环囲口平E FMIBJ)jtLDl9TailE 时JM1 鼻島拉料?!齡司 i 』iH AH EtH a H - 苏小三 M 号 - M M n fi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7988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稳定、可靠,正常发挥系统的监测监控作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区域公司技术总监是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技术部负责安全监控中心的管理,安全监控中心值守人员由技术部负责管理,负责监视全公司监控信息,填写运行日志,打印报警信息日报表,报值班领导审阅,发现问题应及时调度处理,并

船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新版2.0)功能说明

船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新版2.0) 功能说明 二ОО八年九月

目录 1 综合工作台 (1) 1.1在港船舶动态查询 (1) 1.1.1 菜单路径 (1) 1.1.2 功能描述 (1) 1.2船舶历史动态查询 (2) 1.2.1 菜单路径 (2) 1.2.2 功能描述 (2) 1.3港务费制单查询 (2) 1.3.1 菜单路径 (2) 1.3.2 功能描述 (2) 1.4IC卡内信息查询 (2) 1.4.1 菜单路径 (2) 1.4.2 操作步骤 (2) 2 船舶签证 (3) 2.1船舶报告管理 (3) 2.1.1 航次报告信息录入 (3) 2.1.2 航次报告信息修改 (3) 2.1.3 航次报告信息查询 (4) 2.1.4 列表报告信息录入 (4) 2.1.5 列表报告信息修改 (5) 2.1.6 列表报告信息查询 (5) 2.1.7 汇总报告信息录入 (6) 2.1.8 汇总报告信息修改 (6) 2.1.9 汇总报告信息查询 (7) 2.2船舶签证管理 (7) 2.2.1 进出港签证录入 (7) 2.2.2 签证信息查询 (9) 2.2.3 签证信息修改 (9) 2.2.4 签证登记簿 (10) 2.3船舶定期签证 (10) 2.3.1 定期签证查验录入 (10)

2.3.2 定期签证查验查询 (10) 2.3.3 定期签证查验修改 (11) 3 进出口岸管理 (12) 3.1船舶申报 (12) 3.1.1 船舶进口岸(7日)申请录入 (12) 3.1.2 船舶进出口查验录入 (13) 3.1.3 船舶申报修改 (13) 3.1.4 船舶申报查询 (14) 3.1.5 船舶申报审批 (14) 3.2口岸查验 (14) 3.2.1 进出口查验录入 (15) 3.2.2 查验信息查询 (16) 3.2.3 查验信息修改 (16) 3.2.4 查验登记簿 (16) 3.2.5 打印进口岸办妥通知单 (17) 3.2.6 打印出口许可证 (17) 3.2.7 打印定期出口许可证 (18) 4 船舶安全检查 (19) 4.1国内船舶安检 (19) 4.1.1 国内安检信息录入 (19) 4.1.2 国内安检信息修改 (20) 4.1.3 国内安检信息查询 (20) 4.2船舶PSC检查 (21) 4.2.1 PSC安检信息录入 (21) 4.2.2 PSC安检信息修改 (21) 4.2.3 PSC安检信息查询 (22) 5 船舶分类分级管理 (23) 5.1重点跟踪船舶管理 (23) 5.1.1 重点跟踪船舶信息录入 (23) 5.1.2 重点跟踪船舶信息修改 (24) 5.1.3 重点跟踪船舶录入审核/审批 (24) 5.1.4 解除重点跟踪船舶申请 (24)

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一、内容 二、说明 1、设计文件 符合《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 28264-2012)的要求。

2、安全监控管理功能要求的硬件配备 符合GB/T 28264-2012所要求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控制输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信号显示单元、信息导出接口单元等硬件设施。 3、管理权限的设定 系统管理员的授权,进入系统后,需要有登录密码或更高级的身份识别方式。系统管理员输入正确的密码或其它识别方式后,能够顺利进入系统。 4、故障自诊断 开机进入系统后,系统有运行自检的程序,并显示自检结果,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自身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使用时,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5、报警装置 系统的报警装置能向起重机械操作者和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发 出清晰的声光报警信号。 当发生故障时,系统不但要报警,还能根据设置要求对设备止停。 6、文字表达形式 现场目测系统显示的所有界面的文字表达形式为简体中文。 7、通信协议的开放性 (1)系统有对外开放的硬件接口,通信协议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MODBUS、TCP/IP、串口等对外开放的协议; (2)系统通过以太网或USB接口能方便地将记录数据导出。 8、显示信息的清晰度 在司机座位上,斜视45°可清晰完整的观察到整个监控画面,包括视频系统的画面,画面上显示的信息不刺目、不干扰视线,清晰可辨。 9、系统信息采集源

对应GB/T 28264-2012中表1信息采集源。 10、监控参数 (1)起重量 起升载荷,显示器上显示起重量,显示计量单位为“t”,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起重力矩 起升载荷,并进行变幅运动,显示器上显示起重量和相应位置幅度,显示计量单位分别为“t”和“m”,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起升高度/下降深度 显示屏上,能实时显示所吊运的物体高度和下降深度。 (4) 运行行程 起重机械的起升高度、下降深度、小车运行、大车运行等运行行程可实时显示。 (5) 风速 系统实时显示风速值,记录当前风速值。在司机室和起重机周围能清晰的观察到声光报警信号,当报警动作后,起重机停止运行。 (6)回转角度 系统实时记录并显示起重机械的回转角度。 (7)幅度 现场进行变幅运动,显示器上显示相应位置幅度,显示计量单位为“m”,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8)大车运行偏斜 大车运行偏斜达到设定值时,系统显示并能发出报警信号。 (9)水平度 系统中有实时显示整体水平度的数值并记录。 (10)同一或不同一轨道运行机构安全距离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doc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1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预防煤矿瓦斯事故,完善我矿的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规范安全监控系统操作、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发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结合我矿实际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总则 1、煤矿安全监控装备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取得“MA”标志和防爆合格证。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连线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并严格按信号电缆的要求进行缚设,吊挂整齐有序,严禁与调度电话线或动力电缆共用,确保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防雷保护,调度室负责定期对防雷接地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 2、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当系统主机和主通信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由分站实施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为了保证甲烷浓度的连续检测,当电网停电 后,备用电池必须保证正常工作不小于2小时,且系统具有馈电检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 3、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备机和服务器必须专人专用,不得安装与安全监

控无关的软件,定期进行系统和数据维护,并及时进行系统更新,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4、甲烷传感器和甲烷断电仪应具备下列闭锁功能: ⑴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⑵甲烷浓度达到断电浓度时,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甲烷浓度低于复电浓度时,自动解锁; ⑶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应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5、煤矿的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测控仪器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 二、职责范围 1、调度室负责对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管理、维护和使用,从地面机房到监控分站及大巷、采区上车场主干线路由调度 室负责维护,分站以下通信线路及各种传感器由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维护和撤除。 2、调度室负责根据现场实际布置及时绘制和修改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并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必须经技术和业务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81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监视监控系统应用于生产中,现对该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 施工单位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设施时,必须对安全检测系统作出设计,内容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一、安全监视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线缆、接线盒由该地点的施

工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监管,否则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监控系统: 1、各分站点由各分站地点的单位负责监管。线缆、接线盒、甲烷传感器由责任区内的使用单位监管,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甲烷传感器3千元)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分站主机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其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或吊挂。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不小于200mm。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得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吹甲烷传感器。 4、工作面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回撤设备及线

缆并及时交回调度室。 三、监控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回撤的距离不小于 100M,放炮后挂在距迎头6M,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向外回撤不小于50M,放炮后挂在距工作面10M范围内,线缆吊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此项工作由本工作面班组长负责回撤及敷设。 2、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5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提出安设监控申请单,交于调度室。掘进巷道从风机至工作面由使用单位敷设,采煤面从分站以外由本单位敷设。 3、机电处要建立校验制度,负责对各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校验工作,校验包括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等,使用单位要给予配合,机电处要制定甲烷传感器的使用制度、维护保护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日常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日常管理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845-43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日常管理办法(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确保我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准确及时的反映井下作业环境状况,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严格按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9-2007及矿“一通三防”文件中有关要求执行,做到“监控有效”,即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为此,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职责范围:电气仪表室: 1、负责地面中心站及其监测设备、线缆的标准化管理。 2、在相关单位(机电、通风、使用单位)的配合下,负责井下安全监测设备、线缆的一次性安装。 3、对安全监控系统的故障做到及时处理。 4、监督检查各使用单位监测设备及线路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并按照相关文件进

船舶视频监控系统介绍

摘要:船舶视频监控系统对于船舶的防碰撞、防污染、防海盗以及管理监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运输危险品油轮的作用更为重要。本文在对现有船舶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船舶视频监控系统在油轮上的应用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油轮视频监控防碰撞防污染防海盗管理监控 0 引言 视频监控系统对于船舶防碰撞[1]、防污染、防海盗以及管理监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将船舶配备的卫星通信设备与视频监控系统连接,还能做到岸端实时监控船舶的状况,这对于海事管理信息化也有着重大意义[2]。国外NGSCO等航运巨头近年来已经开始应用Kongsberg marine等厂商的视频监控设备。中国海运、中国远洋集团作为国内两大航运巨头,近两年已在推广船舶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作为安全管理方面的重点之一。 1 视频监控系统在油轮船舶的实施方案 船舶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8个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经由主机处理后共享于船舶局域网监控,并将数据刻录在硬盘中保存,也通过卫星传送实现对船只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1.1系统摄像头的布置方案 下表为系统摄像头位置以及主要作用,其中需注意的是新造船舶可以将1号摄像头布置于船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航行船舶改造则考虑到电缆布置的问题只能将1号摄像头置于罗经甲板。 表1 船舶视频监控系统摄像头的布置方案 摄像头位置作用 1号摄像头罗经甲板主要拍摄船舶正前方,包括船头及大部分主甲板

2号摄像头、 3号摄像头驾驶室分别位于驾驶室左右两翼,主要拍摄驾控台以及海图室 4号摄像头 C甲板主要拍摄船尾 5号摄像头、 6号摄像头驾驶甲板分别位于驾驶甲板两翼,主要拍摄船左右两舷 7号摄像头机舱室主要拍摄船舶主机、辅机 8号摄像头集控室主要拍摄集控台 根据油轮船舶的特殊需求,甲板摄像头应为防爆型摄像头,符合国家标准GB3836.1-2010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以及国家标准GB3836.2-2010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隔爆型要求。同时所用电缆应为阻燃型,满足国家标准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害环境店里装置设计规范要求。 1.2 系统主机性能介绍 系统主机主要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刻录以及连接船舶局域网的工作。主机需满足国家标准GB 20815-2006对于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的要求,刻录机应满足国家标准GB50348-2004对于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较大的硬盘容量。一般推荐为4TB,按照正常视频格式推算的录制时间计算公式:D(录制天数)=硬盘容量/通道数量/每小时所有通道的数据大小/每天的录制时间=30 天; (2)较强的数据压缩处理能力。支持PAL/NTSC 制式视频信号输入,采用H.264 视频压缩技术; (3)多种录像的回放与预览功能。需支持快放、慢放、单帧等回放模式,按录像类型、按时间进行检索; (4)对于外接设备较强的兼容性。因船舶设备需长时间开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普通设备高,所以主机应能支持U 盘、USB 硬盘、USB 刻录机、SATA 刻录机、SATA 硬盘备份。

海上船舶管理及监控系统建设

海上船舶管理及监控系统建设 吴小凰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市吕岭路1819号精图数码大厦,361008) 摘要:海上船舶的管理与监控是海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对海上船舶管理及监控系统建设的思路、框架设计及开发实现进行了论述。该系统整合了电子海图技术、GIS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多种技术,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本系统在港口海域管理中得到了应用,有效提高了涉海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海上监控、电子海图、视频监控系统 1、前言 海上船舶管理和监控已成为各沿海城市关注的焦点。国内许多沿海城市纷纷加大了对海上开发、海上作业控制、海上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投入。随着海上船舶数量的增多,船舶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难控制。随着AIS、VTS、GPS技术的应用,在茫茫大海上探测跟踪船舶的航行状态已成为可能,前提是船上必须装配有AIS、GPS等通讯设备,但对于没有装载通讯设备的小型船舶,一直以来是涉海管理部门监控的难点。虽然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可以监控在一定范围内的目标,但监控范围局限性大,监控图像的分辨率受硬件设备和海上监控环境的影响很大。VTS热红外雷达技术虽可以避免监控范围的影响,但是当临近船舶十分靠近时,很难进行识别,且费用投入太大。本文设计的海上船舶管理及监控系统整合了电子海图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子海图的基础上实现视频监控与船舶监控的有效联动,对AIS、GPS、VTS 等多源船舶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使各种监控技术互为补充,提高了海上交通对各类船舶的管理和监控。 2、系统建设内容和目的 考虑到现有用户的管理体制,系统采用集中控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具体需要达到的目的:各个前端监控站点视频信号通过专用监控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集中管理,同时监控中心为各监控分中心提供监控信号,以实现对整个重点水域所有监控现场信号的监视目标和方位进行监视控制,事故应急状态下有权根据事态发展对视频信号进行应急控制,并实现对监控画面的历史记录存储。 同时,根据用户各部门业务需要,利用内部现有的施工船舶GPS调度管理系统获得的施工船舶数据资源、引航站AIS基站的AIS数据资源,采用电子海图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应用CCTV视频监控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一个集信息综合管理、海上监管、应急辅助决策为一体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高效率综合监控系统,为用户各个部门的工作提供一个高效实用的综合管理平台。 系统将采用一机双屏的模式进行开发设计,即将多功能电子海图与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由连接计算机的两个显示器分别显示电子海图船舶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这样能始终保持监控视频显示的同时,还能方便的获得监控点监控范围内的船舶信息,使用更直观方便。

海上视频监控

海上船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2008-12-15 14:08:15) 1. 应用目标 运输船舶:实现运输船舶的本地视频监控管理、陆地视频监控管理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远程调度指挥,减少财产损失和保障生命安全,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海上救援:当发生海事事故或海上突发事件时,海上救助打捞船只及时救援抢险,实现陆地应急指挥中心对突发事件现场情况的及时掌控和调度指挥。 2. 整体设计 2.1. 整体网络拓扑 整体网络拓扑图 整个系统分为陆地调度指挥中心、船舶集团监控中心及船舶无线视频监控管理系统。陆地调度指挥中心、船舶集团监控中心设置中心管理平台及显示大屏幕系统,实现把船舶无

线视频监控在一个监控平台进行管理、控制。整体网络拓扑如图所示。 2.2. 需求分析 2.2.1. 船上的摄像机数量和安装位置 镜头1:安装在船头甲板上空对着甲板处,能看到船上甲板的实时情况。 镜头2:安装在船的左铉对着甲板左侧,能看到甲板左侧实时情况。 镜头3:安装在船的右铉镜头对着甲板右侧,看到甲板右侧实时情况。 镜头4:(可选待定)安装驾驶仓里面看到驾驶仓人员操作或驾驶仓后上面看到船的尾部。(可根船的结构改动镜头的位置和数量。) 2.2.2. 设备需求 1、要求摄像机设备是防暴、防水、防腐、带有红外功能。 2、设备要求有升级空间、兼容以后发展的网络。如3G、4G 等相关的网络。 3、能够兼容以前的监控设备。 2.2. 3. 功能实现需求 1、能保证白天和晚上视频能看到甲板的实时情况。 2、船上的所有的视频能保存30天。 3、保证本地录像清晰流畅,在有信号情况下远程查看图像清晰流畅。 4、可以将以前的船舶监控整合到同一个操作平台上。 2.3. 设计描述 根据以上需求,设计采用远程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船舶本地视频监控系统结合的方案,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链路采用海事卫星和中国联通CDMA1x线路,保障无线通信稳定可靠。系统能够兼容下一代网络扩展,系统能够对原有系统进行利用改造。 其设计图如下:

(完整版)船舶监控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船舶监控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我国是个航运大国,江河、海洋资源非常丰富。航运业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在航运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因船舶私营化的扩大和管理体制的老化,船舶管理的弊端也逐渐凸现出来,如:航运管理不完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将船舶管理上升到有序、合理、高效的管理层面上来成为航运企业的当务之急。 随着航运发展对信息化管理的迫切要求,船舶监控调度系统在我国航运和海事管理上得到了逐步的应用。行业现有产品的特点是功能比较单一,不具备远洋通信和应急求救告警功能,船舶终端和监控管理终端之间在线信息交换量小,且建设平台均基于单独的航运企业内部,相对封闭,标准不统一,各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而我们船舶监控调度系统的扩展性强,可以接入多种船载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船载卫星通信终端设备FR388也填补了国内不能远洋通信和应急求救告警功能的空白,解决了航运企业远洋管理、指挥、调度的实际需求。 一、系统概述 船舶监控调度系统是我公司依托自身多年专业积累,因应国家海洋船舶管理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海洋商船、渔船、运输船、施工船、执法船等多种船舶而开发的,集定位、告警、通信、监管、指挥调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船舶监管系统。 该系统由GPS卫星定位系统、智能卫星通信系统、通讯传输网络、监控中心、船载终端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世界领先的GPS卫星定位技术、智能卫星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及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其各种性能指标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能实现全天候、大范围、多船舶的实时定位、目标锁定跟踪、指挥调度、改进船舶运行管理,提供一个直观的图形化控制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船舶监控和指挥调度。

远洋船舶在线监控系统的研究

远洋船舶在线监控系统研究? 郑士君1)褚建新1) 陈正杰2)王增华2)王新全2) 1)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 2)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北京,100031 摘要: 由于船-岸在地域上的分离,我国海运企业对远洋船舶的安全监控能力还很薄弱,缺乏对所属船舶状态和运载货物状态的有效监控。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将船-岸安全监控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船-岸随时交互数据,协作管理业务,确保远洋运输的安全高效。形成一个开放的集船舶监控、管理、决策于一体的远洋船舶在线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和提高远洋船舶的安全管理水平。以中远集团所辖船舶为实施对象开发成功了远洋船舶在线监控系统。 关键词:远洋船舶;在线监控;信息系统;船岸通信 中图分类号:U675.79;TP315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f th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Ocean Vessels Abstract: Because ocean vessels are far away from the l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for ocean vessels is rather insufficient in China shipping enterprises. The effective monitoring for the navigation status and cargo status of ocean vessels is lacked. With comput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the land-ship safety monitoring management is perfectly realized, so that data can be transmitted between vessels and the land each other, various management services can be carried out and the high efficiency of ocean shipping is ensured. Regard COSCO as target, a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ocean vessels that integrates the query, the control, the management and the decision is developed. Key words: ocean vessel; onlin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Land-ship communication 0.引言 我国90%的进出口货物采用海上运输,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中国海运集团(CS)等大型航运企业承担着大部分的进出口物资和战略物资的海洋运输任务。据权威部门统计[1],2007年我国远洋运输货运量17173.89万吨,远洋运输集装箱量1711.93万TEU,分别比上年度增长13.9%和12.2%;全国现有各类远洋运输船舶2280余艘,净载重量4164.64万吨,集装箱箱位106.98万TEU。提高我国航运企业的船舶航行安全监控水平、保证远洋运输安全生产、提高其远洋运输管理效率,既可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为海上战略物资运输的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上世纪90年代发布了ISM规则(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要求全球航运企业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保证航行船舶的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各类海上事故的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远洋船舶及货物运输在线监控系统,项目编号:2006BAG01A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