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放线杆菌病

合集下载

猪的传染病----放线杆菌病

猪的传染病----放线杆菌病
传染性
猪放线杆菌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一旦猪群中出现患病猪, 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群。因此,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患 病猪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症状和诊断
症状
猪放线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天至数周,具体症状因感染部位和细菌毒力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 吸困难、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肺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
传播速度快
放线杆菌病可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迅速传播,一旦猪场出现病例 ,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群,扩大疫情。
应对策略和公共卫生意义
疫苗接种
研发针对放线杆菌的有效疫苗,对猪群进行定期免疫接种 ,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定期消毒猪舍、饲养用具等,减 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对症治疗
针对病症如高热、呼吸困难等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烧药、呼吸支持等。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提高猪只的舒适度,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病情。
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
观察病情
治疗后要密切观察猪只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食欲等方面 。定期记录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环境调控
保持猪舍的干燥、通风,降低氨气浓度,减少应激因素。良好的饲 养环境有利于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充足饮水。在康复期,可 根据猪只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预后和复发预防
预后评估
根据治疗后的病情观察和数据分析,对 猪只的预后进行评估。一般来说,早期 发现、及时治疗的病例预后较好。
VS
复发预防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消毒猪舍,减少 病原菌的传播。对患病猪只进行隔离治疗 ,避免与健康猪只接触。对康复猪只进行 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病例。通 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降低 放线杆菌病的复发风险。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I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type Ⅱtoxin-antitoxin system in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研究生 : 赵席功学号 : 2015302110163指导教师 : 贝为成教授指导小组:周锐教授申邦教授栗绍文副教授王喜亮副教授郑金水副教授专业:预防兽医学研究方向:动物传染病获得学位名称:农学硕士获得学位时间:2018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与动物医学院二○一八年六月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I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iv)第1章文献综述 (1)1.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1)1.1.1 病原学 (1)1.1.2 流行病学 (2)1.1.3 致病机理 (3)1.1.4 诊断及防治 (5)1.2 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 TAS) (6)1.2.1 毒素-抗毒素系统的研究进展 (6)1.2.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中的II型TA系统 (7)第2章研究目的与意义 (9)第3章材料和方法 (10)3.1 实验材料 (10)3.1.1 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10)3.1.2 实验所用酶、试剂和仪器 (15)3.1.3 主要培养基及抗生素配制 (15)3.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6)3.1.5 引物 (17)3.1.6 实验动物 (19)3.2 实验方法 (20)3.2.1 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 (20)3.2.2 TA系统的共转录分析 (20)3.2.3 验证毒素的作用 (21)3.2.4 毒素的杀菌作用 (24)3.2.5 验证抗毒素的作用 (25)3.2.6 毒素抗毒素的相互作用 (25)3.2.7 大肠杆菌WM3064和β215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6)3.2.8 抗毒素对TA操纵子的自动调节 (27)3.2.9 TA系统在APP各血清型中的分布 (29)3.2.10 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29)3.2.1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电转化感受态制备及电转化 (30)3.2.12 互补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31)3.2.13 突变株与互补菌株生物学特性 (31)第4章结果与分析 (33)4.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TA系统的预测 (33)4.2 TA系统共转录分析 (33)4.3毒素在大肠杆菌生长中的毒性作用 (34)4.4抗毒素作用的评估 (36)4.5毒素抗毒素的相互作用 (37)4.6抗毒素对TA操纵子的自动调节作用 (38)华中农业大学2018届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4.7 TA系统在APP各血清型中的分布 (39)4.8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41)4.9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41)4.10互补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42)4.11互补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43)4.12突变株与互补菌株的生长特性 (43)4.13突变株对小鼠的存活实验 (44)第5章讨论 (45)第6章结论 (47)参考文献 (48)附录 (57)致谢 (58)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I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摘要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是一种能够引起临床上以急性出血和坏死性、慢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e,PCP)的病原菌,一旦发病,将给国内外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警惕猪呼吸道杀手,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警惕猪呼吸道杀手,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警惕猪呼吸道的杀手,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胸膜肺炎又称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该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是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已经进入胸膜肺炎的高发期。

由于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率极高,全国各地猪场胸膜肺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炎热和雨水比较多的季节(气压低),更容易发生。

1.病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有两个生物型。

生物Ⅰ型的生长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主要的致病型;生物Ⅱ型的生长无需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致病性弱。

根据细菌荚膜多糖和脂多糖的抗原性可将APP分成15个血清型,其中1、5、9、11和12型通常具有很强毒力,血清型之间交叉反应不明显。

同一猪群可同时感染几种血清型。

APP的毒力因子很多,包括荚膜多糖、脂多糖、外膜蛋白、转铁结合蛋白、蛋白酶、溶血外毒素、粘附因子和菌毛等,其中溶血外毒素是引起宿主肺部病变的最主要因素。

一种血清型可以分泌一种或两种毒素,但不同血清型也可分泌同一种毒素。

在APP的15个血清型中,目前已发现四种不同的溶血毒素,分别是ApxⅠ、ApxⅡ、ApxⅢ和ApxⅣ。

前三种是APP致病的主要毒素,具有不同的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也是APP主要的保护性抗原。

2.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APP产生的毒素会导致猪肺部严重损伤。

该菌可以感染从断奶到屠宰的各日龄的猪,但通常发生在8至16周龄的猪。

在母猪群当中并不常见,除非母猪从未接触过该病菌(没有免疫力)。

潜伏期非常短,最短可能只有12小时。

3.促进因素3.1一些免疫抑制病如PRRS、PCV2、霉菌毒素中毒等可促进APP的发生;同样一些呼吸道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萎缩性鼻炎、猪流感等也会促进APP的发生。

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高的猪场,胸膜肺炎的发病率高。

3.2环境和管理因素本病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气温剧变、潮湿、通风不良、频繁转群、饲养密集、管理不善等条件下多发,一般无明显季节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败血症、发热、咳嗽、高度呼吸困难为特征,是被国际公认的危害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给集约化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呈迅速上升且混合型感染趋势,危害日趋严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APP 是革兰氏阴性、有荚膜的多形球杆菌,迄今已发现两个生物型共15个血清型,其中生物Ⅰ型中的1、5、9、10、11五种血清型致病力最强,生物Ⅱ型中的13和14致病性比生物Ⅰ型要弱。

我国以1、3、7血清型为主,免疫学研究证明,由于主要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给本病的诊断及疫苗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不同品种、性别及年龄的猪对该病都有易感性,其中6周龄至5月龄的猪较多发,但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APP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感染猪的鼻汁、扁桃体、支气管和肺脏等部位是病原菌存在的主要场所,病菌随呼吸、咳嗽、喷嚏等途径排出后形成飞沫,通过直接接触而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病原菌污染的车辆、器具以及饲养人员的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小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也可能传播本病。

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4~5月和9~11月,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极易暴发流行;此外,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应激因素,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疾病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二、流行特点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呈现以下新的流行特点。

1.由于饲养管理条件差,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

以往虽然仔猪发病率较高,但病情一般不太严重,死亡率也较低,现在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不少中小型养殖户,断奶后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由于饲养管理条件差,在气候突变、分群、变换饲料等产生的应激因素下,极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常常造成大批仔猪死亡。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肺疫,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而导致,主要特征是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和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其中急性病猪通常会发生死亡,慢性病猪往往能够耐过,但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在当前生猪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的大环境下,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不能够自行运动,无法形成芽饱,具有多种形态,具有荚膜,且能够分泌毒素。

存在于病料中的菌体经过染色呈两极着色,经过24~96 h的人工培养能够形成丝状菌。

该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能够在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长出黏液状的菌落。

细菌培养基中需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因子,接种在巧克力琼脂上进行24~48 h培养,能够长出直径1~2 mm的不透明菌落。

接种在牛、羊血液琼脂上,一般会发生溶血。

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大多数消毒药都能够将其杀灭,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壮观霉素、林肯霉素等。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主要是猪间的直接接触以及排泄污染物等途径进行传播。

病猪主要是在鼻液、支气管以及肺脏存在病菌,通常是从鼻腔排出后,以飞沫的形式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在通风较差和拥挤环境能够使其快速传播。

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4~5月份和9~11月份发生。

在发生应激,如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通风较差以及长途运输等,都能够引发该病,因此也可叫做“运输病”。

另外,该病在临床上往往会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地方性肺炎等,促使病情加重。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猪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5℃,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鼻、耳、腹部皮肤发绀,呆立不动或者呈犬坐姿势,尿液呈黄色,病程后期发生便秘,临死前有大量混杂血色泡沫的液体从口、鼻中流出。

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

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

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随着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猪群疾病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兽医工作者,在疾病的诊断中重视病毒性疾病,而往往忽视细菌性疾病。

这就导致在使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物后,猪的疾病仍然没见好转。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介绍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希望在临床诊断中加以留意和重视。

猪李氏杆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痢、白痢、猪水肿病、猪丹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梭菌性胃肠炎、猪渗出性皮炎随着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猪群疾病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兽医工作者,在疾病的诊断中重视病毒性疾病,而往往忽视细菌性疾病。

这就导致在使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物后,猪的疾病仍然没见好转。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介绍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希望在临床诊断中加以留意和重视。

一、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传染病。

猪链球菌分α型和β型,α型为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较弱,β型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较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

人类感染虽少,但是严重。

人感染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屠宰和加工病死猪,本菌对热和普通消毒药抵抗力不强。

临床上该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流行特点是仔猪以败血型和脑膜炎型为主,中、大猪以关节炎型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猪链球菌病的病情复杂,流行情况无特征,有的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有的还需实验室检查。

该病在诊断时要和急性猪丹毒、猪瘟、猪李氏杆菌病等相区分。

二、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又名猪肺疫、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日光和高温下立即死亡,1%火碱等消毒药可迅速将其杀死。

氟苯尼考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临床应用
以妊娠 期 的动物禁 用 6临床 案例
本 品吸 收迅 速 , 分布 广 泛 , 半衰期长 , 血药 维 持时 间长 。肌 内注射 l 小 时后血 液 中可 达 到治疗 剂量 , 两 小 时 左 右 达 到药 物 峰 浓 度 , 半 衰期 一 般
1 3一
今 日畜牧兽医 2 0 1 3 . 1 1
6 . 1发 病 情 况
大 于规定 的 阴性 对 照 O D值 的 2 . 1 倍 ,结 果 为 阳
性。 6 . 4诊 断结果
2 0 1 3年 1 O月邯郸 市 峰峰 矿 区某养 殖厂 养殖
2 0 0 0头 猪 , 起 初 个别 猪 发病 , 主 要 以 6周 龄 至 6
月 龄 的猪 较 多 , 此后 其 他 猪 相 继 发 病 , 发 病 猪 病
氟 苯尼考 治I 亨 猪 传染性胸 膜肺炎 放线扦 菌的临床 应用
张 玉 果 . 付亚峰
( 1 . 邯郸 市神康 药业有 限公 司 , 河北邯 郸 0 5 6 0 1 1 ; 2 . 邯郸 农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 河北邯郸 0 5 7 1 5 0 )
氟 苯尼 考是 氯霉 素类 的广 谱抗 菌 药 , 9 0年 代
衰 期猪 为 6 . 7小 时 , 牛为 2 . 6小 时 。氟 苯尼考 生 物
利用度高 , 能通过血脑屏障 。 对 动 物 的细 菌 性 脑
膜 炎 的治疗 效 果较 好 。 氟 苯尼 考无 其 他氯 霉 素 的 毒 性作 用 , 不 会造 成再 生 障碍 性贫 血 的危 害 。本 品主要 经肝 、 肾代谢 , 少量 随粪 便排 出 。
和氟 苯尼 考胺 均 为最 高 . 结果 表 明肝 脏 和 肾脏 是
氟 苯尼 考 的靶器官 。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
效果评估
通过治疗前后对比,病猪症状明显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病情 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三:预防措施及经验总结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免疫力;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传播;加强生物安全措 施,防止病原菌入侵。
经验总结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要加强 预防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猪群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推广新型治疗方法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生物治 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
3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疫 苗接种和治疗方法的认知和操作水平,确保防控 措施的有效实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增强免疫力
通过补充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物质,提高机 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护理与观察
对病猪进行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05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发病过程及诊断过程
发病情况
某规模化猪场,部分猪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随后病情迅 速蔓延至全群。
01
02
03
易感动物
猪是该病的主要易感动物 ,尤其是3月龄至6月龄的 猪最易感染。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 传播。
流行季节
该病多发于气候多变的季 节,如春季和秋季。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 、咳嗽、鼻孔流出脓性分泌物等 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死亡 。
诊断过程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接触传染性 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鉴别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鉴别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鉴别从流行病学上进行鉴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接触性空气传染,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以6周至6月龄猪较多发,时间上4-5月和911月多发,饲养与环境不良因素可以诱发,发病率与病死率变化很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变异株所引起,呈多路径、高度接触性传染,不分大小公母,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高温高湿季节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易发。

猪弓形体病: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35月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患病动物和带虫动物的唾液、痰、粪便、尿、乳汁、蛋、腹腔液、眼分泌物、肉、内脏淋巴结、流产胎儿等都重要的传染源,猫和鼠类动物是天然的疫源。

急性猪肺疫: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常散发于气候多变、潮湿多雨季节,环境与管理不良因素可以诱发,不论大小猪均可发病,尤以小猪与中猪多发。

猪气喘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为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生猪都可发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在新发生本病的地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本病广泛存在,在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猪只抵抗力降低、气候多变、潮湿雨季易季节多发,以断奶后仔猪最易发病,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由猪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其他途径如消化道等也可感染,患病猪或带菌猪(细菌存在于鼻腔上呼吸道内)是传染源;仔猪易感,尤其是断乳后10天左右易发病,年龄越小越易感;可以影响从2周龄的乳仔猪到4月龄的育肥猪,多见于5周-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 10%一30%,严重时死亡率高达50%。

从临床症状上进行鉴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出现高热,体温41.5℃以上。

病初短时轻度腹泻和呕吐,后期呼吸高度困难,呈犬坐姿势,口鼻流泡沫样淡血色分泌物,耳鼻四肢呈蓝紫色,很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0.5℃-41.5 C,沉郁、不食、呼吸困难,张口、呈犬坐呼吸,1日-2日死亡。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诊断与药物防治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诊断与药物防治
干、 茵陈、 蒲 公英 、 金银花 、 板蓝根 、 灵 芝 多糖 、 黄芪 、 党参 等 ) , 每千 克体重 0 . 2毫 升 , 每天 1 次 。穿心 莲 注 射液 ( 每千 克体 重 0 . 1 毫升 ) , 每天 1 次。 鱼 腥草 注射 液, 每 千克 体重 0 . 2毫 升 , 每天 1 次 。双 黄连 注射 液 , 每 千克 体重 0 . 2毫 升 , 每天 1 次 。 以上 中草药 注 射液 再 配合 如 下 细胞 因子药 物 , 连 用 3天 以上 。干 扰 素 , 每4 O千克 体 重 1 毫升 , 重症 加倍 量 , 肌 肉 注射 , 每 天 1 次。 排疫 肽 , 每5 0千 克体重 1毫升 , 重症 加倍 量 , 肌
身皮肤发红或紫红 ,鼻孔有淡红泡沫样血性液体流 出; 肺 脏 高度 膨 胀 , 呈 紫 红色 , 质硬 , 部 分 小 叶 问质 明 显增 宽 , 呈 透 明状 , 切面突出, 呈紫红色 , 有 多 量血 样 液体 流 出 , 气 道 内有 大量淡 红 色泡 沫样 液体 。心 脏硬
度正常 , 但心外膜 、 内膜 、 心 肌 有 数 量 不 等 的 出血 梗
理 石样 ,黄 红 区硬 度 最 大 ,手摸 有 实 团感 或 硬 结 节
感。 慢 性 型呼 吸 困难 , 消瘦 , 多衰 竭死 亡 。
肉注射 , 每天 1 次。转移因子 , 每4 0千克体 重 l 毫
升, 重症 加倍 量 , 肌 肉注射 , 每 天 1次 。“ 倍 康肽 ”( 猪 用 白细 胞 介 素 一 4) , 每 3 0千克 体 重 1毫 升 , 重 症 加 倍 量 ,肌 肉注 射 ,每天 1 次。 “ 倍 健 ”( 免 疫核 糖 核 酸) , 每2 5千克体 重 1毫升 , 重症 加倍 量 , 肌 肉注射 , 每天 1 次 。如果猪 喘气 比较历 害 , 可 以使 用解 表 的平

猪放线菌病【猪病的防与治】

猪放线菌病【猪病的防与治】
猪放线菌病
猪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 ,是人畜 共患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
病的特点是在头、颈、下颌、四肢、 阴囊及体壁上形成放线菌肿。
流行特点
放线菌可存在于动物口腔、消化道、 词料、饮水及上壤中。病原菌可经猪的消 化道黏膜和皮肤损伤处侵人体内,引起化脓 性感染。该病多为散发。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胃充满凝乳块 和乳汁,肠壁菲薄,半透明,肠内容物水 样或浆性,灰黄色或黑色,空肠、回肠绒 毛短缩扁平,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胆囊肿 大。
防制方法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采用疫苗免疫有一定预 防效果,一般多采用妊娠母猪产前注射灭活苗或弱 毒苗的方法,哺乳仔猪可获得被动免疫的保护。 1、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给病 猪自由饮用。 2、磺胺脒2克、次硝酸铋2克、小苏打1克口服。 3、氯霉素10—2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每天2次。 4、黄柏100克加水煎至200毫升,候温,肛门灌注,每 天二次。
流行病学
病畜和隐性患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主 要存在于肠道内,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污染饲 料、饮水、用具、土壤等,经消化道传染易感家 畜。1—4周龄仔猪群发病率一般超过80%,病 死率7—20%,主要发生10日龄仔猪。
病多发生在晚秋、冬季、早春。应激因素, 特别是寒冷、潮湿、不良的卫生条件、喂不全价 的饲料和其他疾病的袭击等,对疾病的加重度和 病死率均有增高。
本病尚无特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猪 体表的放线菌脓肿应切开,彻底切除病灶 中的所有坏死组织,排出脓汁。在病的初 期,放线菌肿尚未形成时,或对内脏放线 菌肿,可内服碘化钾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猪轮状病毒感染
猪轮状病毒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感染引 起仔猪爆发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 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和 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

16.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16.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16.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主要特征,急性者病死率高,慢性者常能耐过。

本病于1957年由英国的Pattison首次报道。

目前该病在世界广泛存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美国、丹麦、瑞士将本病列为主要猪病之一。

我国近年来由于引种频繁,该病也随之侵入,其发生和流行日趋严重,已有多个省市报道了此病。

病原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曾命名为副溶血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haemolyticus), Shope和White等人在1964年提出把猪源副溶血嗜血杆菌命名为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leuropneumoniae)。

因胸膜肺炎嗜血杆菌与林氏放线杆菌的DNA同源性非常相近,国际细菌分类命名委员会将其更名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属于巴氏杆菌科(Pasteurellaceae)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有荚膜和菌毛,不形成芽孢,能产生毒素,新鲜病料中呈两极染色,人工培养24~96h可见到丝状菌。

本菌为兼性厌氧,在10%CO2条件下,可长成黏液状菌落。

初次分离时将病料接种于含有50%的小牛血液琼脂上,用葡萄球菌与病料交叉划线,在CO2条件下培养24h,可见在葡萄球菌生长线周围有β溶血小菌落。

目前已报道的有15个血清型,各血清型具有特异性,其血清型特异性取决于荚膜多糖(CP)和菌体脂多糖(LPS)。

但有些血清型有相似的细胞结构或相同的LPS O-链,这可能是造成血清型l、9及11之间,3、6、8之间以及4和7之间有交叉反应的原因。

根据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V因子)的依赖性可把15个血清型分为两个生物型。

猪条件性致病菌

猪条件性致病菌

猪条件性致病菌1、猪放线杆菌主要由猪放线杆菌、驹放线杆菌等致病性放线杆菌引起的疾病。

本病的主要临诊特征为败血症、肺炎、肾炎、关节炎、尿道炎、膀胱炎、输尿管炎等尿道疾病,流产和心内膜炎,患病动物的皮肤、黏膜或其他组织形成明显的肉芽肿或脓肿。

世界上很多养猪国家,如加拿大、荷兰、丹麦、美国等都有报道。

我国也有本病的报道,通常为散发。

临床症状放线菌病暴发,可见在一窝或多窝哺乳仔猪,2~4周龄仔猪突然死亡。

发病猪体温升高(40℃),皮肤发绀、有出血性淤斑。

发病猪喘气,有时伴有震颤或呈划水样。

肢体远端充血(导致蹄、尾和耳坏死)和关节肿胀。

断奶猪可见厌食、发热、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肺炎。

成年猪暴发此病,死亡率低,可见体温升高,在皮肤上出现圆形或菱形红斑,不食,突然死亡。

母猪可发生乳房炎、脑膜炎和流产2、猪魏氏梭菌猪魏氏梭菌可出现在人畜粪便、土壤、水、和尘埃中,该菌群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它可引发地区性流行病,有大量的动物因不同类型魏氏梭菌感染而死亡。

如仔猪坏死性肠炎。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家畜猝死症与该菌有关,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

本病常见于1—3日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发病率要减少,育肥猪、成年猪多发于90—180日龄,很多病例来不及治疗而死亡,且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清除。

临床症状:表现神经症状,乱冲乱撞,转圈,倒地,口流白沫或红色泡沫,四肢划动,全身肌肉颤抖,抽搐,怪叫,呻吟。

呼吸困难。

也有不具任何先兆症状者突然死亡。

粪便呈深绿色或褐色3、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

因能产生绿色水溶性色素,感染创口时可形成绿色脓液而得名。

又称绿脓假单胞菌,简称绿脓杆菌。

分布广泛。

本菌是条件性致病菌,一般为继发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的创面感染、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败血症。

对动物能引起猪的坏死性肺炎和坏死性肠炎,水貂和真灰鼠的出血性肺炎和绵羊的“绿毛病”。

在牛的创伤性心包炎、犊白痢、牛乳腺炎和牛不孕症中常可发现本菌。

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的诊治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伴有胸膜炎的出血性坏死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只,呈世界性分布。

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有该病发生,是国际上公认的危害现代养猪业五大重要传染病之一,尤其在集约化养猪场,一旦发生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江苏省近年来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时有发生,极大地困扰着养殖户,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就该病的诊治与预防做一介绍。

一、临诊症状猪只突然发病,体温41~42℃,食欲降低直至废绝;精神沉郁,卧地不起;有短期轻度呕吐和腹泻;咳嗽,张口呼吸,口腔和鼻腔流出大量带血的泡沫样分泌物;呈犬坐姿势,逐渐出现呼吸衰竭;耳、鼻、颈、胸腹、四肢直至全身皮肤发绀。

二、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猪只均可见败血症变化;粘膜、浆膜出血,鼻腔、喉头及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内有大量血色气泡;肺充血、肿胀、出血,呈暗红色,切面易碎,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肝变明显;可见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有淡黄色积液,胸腔内有大量血色液体,胸膜与心包粘连。

三、病原检查分别取病死猪的肺、胸膜及心血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卵圆形两极浓染球杆菌和长丝状菌存在。

四、应对方法该菌对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异?f唑、林可霉素、结晶紫、杆菌肽、红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用药时可选以上药物。

发病猪群应立即隔离,对死亡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清理圈舍,用消毒杀菌药消毒。

对发病猪只每头肌注卡那霉素50万单位、磺胺类药物1支,早晚各1次。

对未发病猪群,圈舍消毒杀菌,对猪只密切观察,如发现有症状猪只,立即进行药物注射、隔离。

发病猪只一般得到两次治疗后,可基本痊愈,再巩固治疗1~2次,均未再发,可停药。

五、体会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均有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报道,本病已成为近一时期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0af0ca 宝运莱来自菌引起的类似胸膜肺炎的疾病。大多数暴发出现 畜群中的一头或几头小猪的突然死亡。猪放线杆 菌感染可能普遍存在,但对此病的报道却很少。
病原学
猪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运动性,无荚 膜,需氧或兼性厌氧杆菌,长为 0 5~3μ m, 宽 0 8μ m。可出现丝状。在血琼脂上,猪放线 杆菌在 24h 内形成直径 1~2mm 的灰色、粘性、
易碎,像那大海的泡沫沉沦,湮灭。无形的力量你在哪里?冰冷的上帝你在哪里?妥协么?
圆形、半透明菌落。在马血琼脂上,菌落周围可 α
β (完 全)溶血带,本菌在麦康凯(MacConkey)琼脂上生 长。用生化方法,可区别猪放线杆菌和来自猪的 其它相关的细菌,猪放线杆菌能产生过氧化氢 酶、氧化酶和尿素酶;水解七叶苷;能利用树胶 醛醣、乳糖、水杨苷、海藻糖产酸但不产气,不 利用甘露糖醇、山梨糖醇。Bada 等(1996)最近对 其生化特性和抗原性进行了研究,猪放线杆菌与
猪感染猪放线杆菌的发病机理仍然还不清 楚,感染似乎是经上呼吸道发生的。有报道称通 过肌肉接种所导致的发病(Fenwick 等,1996), 与通过皮肤和粘膜损伤而入侵产生相同结果。在 易感动物,腐败的血栓能迅速地散布到全身各器 官和组织,在血管形成栓塞或粘附到血管壁上。 形成由出血和坏死包围着的微菌落。猪放线杆菌 的毒力因子还未得到确定,但脂多糖,细胞壁的 多糖,外膜蛋白以及一些菌株的 104kD 溶血因子 ( ApxI )是潜在的毒力因子,它们似乎与致
易碎,像那大海的泡沫沉沦,湮灭。无形的力量你在哪里?冰冷的上帝你在哪里?妥协么?
耳的坏死)和关节肿胀。据报道,刚断奶的仔猪, 出现厌食、发烧、持续性咳嗽、呼吸急促(Yaeger, 1996)和肺炎,康复猪生长迟缓。成年动物发生 该病时,其特征表现为发烧、圆形和菱形皮肤坏 死,食欲不振和突然死亡,但致死率通常较低。 有报道称,母猪出现子宫炎、脑膜炎和流产。此 病与丹毒病易于混淆,特别是当发生皮肤坏死和 因胸膜肺炎导致呼吸症状之时。
病有关。从实验感染康复猪的血清中,已证明存 ApxI 抗体(Fenwick 等,1996)。猪在感
染后 15h 便会死亡。 临床症状
一头或多头 2~4 周的仔猪突然发生死亡, 通常是暴发放线杆菌病的先兆。有时小猪的死亡 提供了错误的判定。黄萎病、瘀血、发烧(到 40℃) 和气喘、有时伴有颤抖和/或摇摆,可能是乳猪 频死的征兆,可出现末端充血(可导致脚、尾和
疾病概述
猪放线杆菌可引起猪的败血症和死亡,亦有 一些来自个别养猪国家的报道(VanDorssen 和 Jaartsveld,1962;Cutlip 等,1972;Windsor, 1973;Mair 等,1974;MacDonald 等,1976)指 出,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发病与马放线杆菌有 关。据报道(Miniats 等,1989),在加拿大,成 年猪和母猪暴发类似猪丹毒样的猪放线杆菌病; 在美国(Yaeger,1996)和英国,成年猪发生由本
(benzathine) 普鲁卡因青霉素G(2 25~ 3 0×10 6IU),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 (18~2 4×10 6IU),或在饲料中添加盐酸 土霉素氢氧化物(550g/t)和/或链霉素,疗程 1
虽然那些自家菌苗还没有经过严格的评价, 但却已经用于发生猪放线杆菌病的畜群,并显示 是成功的。
ApxI
易碎,像那大海的泡沫沉沦,湮灭。无形的力量你在哪里?冰冷的上帝你在哪里?妥协么?
抗体的升高,但却无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细胞毒素 或它的菌体抗原(Fenwick 等,1996)。猪放线杆 菌常常能从这种畜群的 2~10 日龄仔猪的扁桃体 中分离到。
猪放线杆菌对大多数常用的抗菌素敏感。由 于乳猪发病快,无先兆,因而常常来不及采取措 施。成年猪可用安比西林(ampicillin,5mg/kg) 口服或非肠道给药,肌肉注射本乍生
流行病学
易碎,像那大海的泡沫沉沦,湮灭。无形的力量你在哪里?冰冷的上帝你在哪里?妥协么?
已从各年龄的健康猪的扁桃体和鼻孔以及 表现为健康的母猪的中分离到猪放线杆菌(Ross 等,1972)。新生乳猪、仔猪和刚断奶的猪在临 床上发病普遍,而母猪和成年猪很少发病 (Miniats 等,1989;Sanford 等,1990)。由于 在现代农场中,猪和马是分开饲养的,因而猪感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 pleuropneumoniae ) 生物型 II 是难以区别的,但可用生物化学方法 和 DNA 分析方法进行鉴别。马放线杆菌与猪放线 杆菌不同的地方是:不溶血,能利用甘露醇产酸, 不分解阿拉伯糖、纤维二糖和水杨苷;也不分解 七叶苷。猪放线杆菌对小鼠有致病性,马放线杆 菌则无。60℃15min 可杀死猪放线杆菌和马放线 杆菌,两者都对消毒剂敏感。在培养基和病料上
诊断
以前发生过猪放线杆菌病的畜群中出现个
别乳猪的突然死亡通常表明为疾病新暴发。肺和 /或皮肤的出血和坏死及肾脏和脾脏的肿胀表明 了猪放线杆菌的感染。成年猪出现发烧、食欲不 振和皮肤的丹毒样病变时(特别是已经进行了丹 毒免疫),应怀疑为猪放线杆菌病。亦可在肺和 其它器官见到细菌栓、坏死和炎性细胞组成的显 微病灶。当然,确诊需靠从病灶分离到猪放线杆 菌或马放线杆菌。当无该病的畜群中有疑似胸膜 肺炎时,应考虑放线杆菌感染。在这些畜群中可
猪放线杆菌感染造成的临床疾病暴发在少
病和其它高度健康的畜群中出现得更多了 (Miniats 等,1989;Sanford 等,1990)。这可 能是因为这些猪缺乏免疫力,让强毒猪放线杆菌 病原可充分发挥它们的致病潜力的缘故,但当疾 病不再出现后,病原可从表面健康的畜群中分离 到。
发病机理
易碎,像那大海的泡沫沉沦,湮灭。无形的力量你在哪里?冰冷的上帝你在哪里?妥协么?
病理变化
最显著的肉眼病理变化是因肺、肾、心、肝、 脾、皮肤和肠出血引起的出血性胸膜肺炎。其中 病变最严重、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可见到肺小叶 坏死和血纤维蛋白渗出。可见到胸腔和心包膜中 血浆和血纤维渗出物增多。大龄乳猪和断奶仔猪 的肺、肝、皮肤、肠系膜淋巴结和肾可见胸膜炎、 心包炎和粟粒状脓肿。肺部病变是胸膜肺炎的标 志,关节炎(VanDorssen 和 Jaartsveld,1962; Odin, 1994)和心瓣膜炎(Jones 和 Simmons, 1971) 亦有报道。成年动物,通常出现大量圆形、菱形
或不规则形状的皮肤病变。
易碎,像那大海的泡沫沉沦,湮灭。无形的力量你在哪里?冰冷的上帝你在哪里?妥协么?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伴随有纤维蛋白出血 性坏死的细菌栓随机附在肺、肝、肾、皮肤、脾 脏、心脏、心包膜、髓膜和脑的血管上(图 44 4)。细菌栓塞被梅花样辐射状噬酸性白细胞包围 着,这在肺部最明显,可有较大的坏死灶融合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