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价值表达方式引起的比率认知偏差

感知价值表达方式引起的比率认知偏差
感知价值表达方式引起的比率认知偏差

邹德强①,赵平②,金立印③

感知价值表达方式引起的比率认知偏差④

摘 要有不少研究证明,以不同的框架表达性质上相同的信息,会对顾客的感知与判断产生可观的影响。在评价感知价值(“质量/价格”比率)的作用时,我们预测消费者会受到一种比率认知偏差的影响。这种偏差会使他们相对高估质量(分子)的作用,而低估价格(分母)的作用。在第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表达方式对感知价值这个构念贡献的信息高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第二项研究发现,就影响顾客满意而言,“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表达方式比“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表达方式提供了更强的预测力。最后,我们讨论了这种认知偏差的来源和意义。

关键词感知价值,框架作用,数值认知,判断与决策

0 引言

通过交换来看待营销的视角(Bagozzi,1975;Hunt,1991),建立在价值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无论是交易性的还是关系性的交换(Anderson和Narus,1991),价值一直都是“所有营销活动的根本基础”(Holbrook,1994,p. 22)。价值交换是关系营销的基石,价值居于交换关系的中心(Wilson,2003)。顾客忠诚和企业利润水平与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紧密相关(Khalifa,2004)。企业越发地意识到,“感知价值”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Mizik和Jacobson,2003)。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理解顾客对价值的感知,即“需要理解人们对某个客体价值的个人估计”(Woodall,200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Woodall(2003)归纳了18种不同的名称用来描述顾客作为需求方从产品、服务中获得的价值,例如,顾客价值、感知价值、消费者价值等等。营销文献中为“感知价值”提供了不同的定义(Holbrook,1999;Woodruff,1997;Zeithaml,1988)。其中,得到最普遍引用的就是Zeithaml(1988,p. 14)提出的定义,“……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收益(benefit)和付出(sacrifice)而对某产品的效用做出的总体评价。”这种定义属于Woodall(2003)分类中的“净(net)顾客价值”,即,价值意味着收益和付出之间的权衡(tradeoff)。

顾客通过计算或比较收益、付出的权重和数量来做出某产品或服务“值得(worthwhileness)”程度(Oliver,1999,p. 45)的判断。消费者只要考虑到感知价值就会涉及到“直觉计算(intuitive calculation)”(Butz和Goodstein,1996)或权衡(Dodds,Monroe,和Grewal,1991)。Cronin 等(1997)指出,我们既可以把价值解释为收益和付出的乘法函数,也可以是二者的加法函数。在前一种情况下,价值被定义为一个比率,收益是分子而付出是分母。计算这个比率的过程,就是用收益除以付出(Gr?nroos,1997;Heskett,Sasser,和Schlesinger,1997;Oliver,1999)。在第二种情况下,收益、付出间的权衡被视为从收益中减去付出的过程(Lai,1995;LaPierre 和Denault,1997)。目前在文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比率”的观点(Cronin等,1997;Sánchez-Fernández和Iniesta-Bonillo,2007)。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也习惯于将感知价值形象地称为“性价比”(而不是“性价差”)。

实证研究中在测量感知价值时,除了总体的“物有所值(value-for-money)”评价之外,常见的测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框架(frame)来描述比率这个数值信息(numerical information)中分子、分母部分各自起到的作用。例如,在满意度指数模型中(Fornell等,1996),从两方面测量感知价值:相对于价格的质量,相对于质量的价格。在实际调查中,测量感知价值的测项经常表述为以下两种形式:(1)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rating of quality given price);(2) 给定质量下,

①邹德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E-mail: deqiang_zou@https://www.360docs.net/doc/ab5736859.html,

②赵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E-mail: zhaop@https://www.360docs.net/doc/ab5736859.html,

③金立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E-mail: jinliyin@https://www.360docs.net/doc/ab5736859.html,

④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832001)资助。

对价格的评价(rating of price given quality)。前者反映的是,给定分母情况下,分子的变化对比率大小的影响;后者反映的是,给定分子情况下,分母的高低对比率数值的影响。很多实证研究都将这两种测量方式视为潜变量“感知价值”等价的表达方式。

事实上,消费者在处理基于比率的数值信息时经常表现出认知偏差(Kruger和Vargas,2008;Kwong和Wong,2006)。在对比率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时候,人们并非以一致的方式对待比率中的分子和分母:人们往往对分子赋予更高的权重,而对分母赋予过低的比重(Gourville和Koehler,2004)。据此,本研究关注以下两方面问题:(1) 消费者对潜变量“感知价值”的评价,是否更多受到“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影响,更少受到“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的影响;(2) 消费者对感知价值的结果变量——满意度(Fornell等,1996)的评价,是否受到“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影响强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的作用。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在回顾有关比率认知偏差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接下来,我们通过两项实证研究,分别考察感知价值测项的不同表达方式对测量感知质量贡献信息的差异,以及对预测顾客满意度的解释力差异。然后,结合研究发现,我们对研究发现的理论贡献、实践意义以及理论解释与未来研究方向展开讨论。

1 比率认知偏差

本文研究问题的行为学基础在于,个体如何对那些可以表达为分子与分母的比率的比值做出反应?作为一种规范性原则(normative principle),描述恒定性(descriptive invariance,Tversky,Sattath,和Slovic,1988)主张,人们的判断和选择在同一刺激物的不同表达下应该是恒定的。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法则指出,一个比值的分子与其分母的比率,提供了判断和选择的规范标准,而不是其中单独的某个成分的绝对大小。但近来的一些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对分子部分赋予的权重高于分母部分。

Gourville (1998, 2003)的研究表明,当事实上相等的成本以每天、每个月、每年的费用等不同的框架表示时,它们会对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他发现,请求人们持续1年每天捐款1美元,较之1年捐款365美元,会被显著地感知为更合理,并且会导致更高的依从比率。当消费者面对每天捐款1美元的请求时,感觉就好像在考虑一天一杯咖啡的花费。这与一年捐款365美元相比,就显得更令人满意一些。而人们没有充分考虑到,那样“一杯咖啡”需要捐很多(365)天。也就是说。1美元/1天< 365美元/365天,人们充分意识到了两者间金额(分子)的倍数差距,却未能对次数(分母)的倍数差距给予同等的重视。

在司法决策的研究中,Koehler (2001)、Koehler和Macchi (2004)也发现违背理性的现象。例如,Koehler和Macchi(2004)发现,一个模拟陪审员对当事人有罪或无罪的评价,受到数值性证据表达方式的系统性影响。当面对证据表明当事人之外其他的人有10,000分之0.1的可能是凶犯时,较之证据表明有100,000分之1的可能,陪审员更倾向于认定当事人有罪。也就是说,陪审员认为1/100,000大于0.1/10,000,于是认定后一种情况下罪犯更有可能另有其人,于是在前一种情况下更有可能认定当事人有罪。这再一次显示,人们相对于分母而言,赋予了分子过高的权重。

Raghubir和Srivastava(2002)发现,一个人对以外币标价的某产品的价值估计会朝着其货币面值的方向发生偏差,因为人们没有根据汇率做出充分的调整。例如,如果旅行者目的地的币值是其母国币值的整数倍,如1,100韩元等于1美元,那么旅行者会认为当地的价格高而不愿意购买。相反,如果当地货币的币值是母国货币的小数倍,如0.4巴林第纳尔等于1美元,那么旅行者会认为当地价格低,从而更有可能购买。他们提供了一个锚定与调整(anchroing and adjustment)模型来解释这种作用,即人们锚定于国外产品的面值而未能根据汇率做出充分的调整。结果就是,以韩元定价的产品(比如,22,000韩元)看起来要比准确汇兑后的价格(20美元)更贵,而以巴林第纳尔(8第纳尔)定价的产品看起来则更便宜。在把外币计价的产品价格换算为美元计价的过程中,汇率(1,100和0.4)都是计算中的分母。上述研究发现与人们赋予分子相对高的权重而给予分母相对的低的权重的预测一致。

当企业需要提高产品的单位价格时,至少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保持包装规格(产品数量)不变,提高产品标价;保持产品标价不变,减小产品包装大小。例如,单价上涨25%,既可以通过包装大小不变而标价上升25%实现,也可以通过标价不变而包装减小20%实现。类似地,单价下降20%,既可以通过包装大小不变而标价下降20%实现,也可以通过标价不变而包装增大25%实现。在这种定价决策的背景下,Gourville和Koehler(2004)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标价(分子)变化的敏感性强于对数量(分母)变化的敏感性。

在定义感知价值时,Zeithaml (1998)将某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视为“所得(get)”与“所失(give)”这两个成分间的比较。消费者对价值的感知代表了一种心理权衡,这一权衡发生在他们感受到的产品中的质量或利益与他们通过支付价格等而感知到的付出之间。这种“物有所值”的概念化可以表示为:感知价值= 感知利益/感知付出(Monroe,2003)。其中利益、付出的成分都涉及到多个维度(Holbrook,1999;Sánchez-Fernández和Iniesta-Bonillo,2007;Woodall,2003),于是将感知价值操作化为质量和价格间的权衡是一种简化(Sweeney和Soutar,2001)。但另一方面,将感知价值操作为质量和价格的比值在所有产品、服务中都具有普遍意义,而且有助于得到意义更加明确的研究发现。因此,这仍是实证研究中得到最广泛接受的概念化,本研究也基本上将感知价值的定义与测量限定于产品质量与价格间的权衡:感知价值= 质量/价格。

质量和价格这两种成分对于“物有所值”的感知可能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在Zeithaml (1988)的定性研究中,一些消费者当价格低的时候感知到价值,也就是说将感知价值视为低价格;而另一些则消费者则在质量与价格间实现平衡时感知到价值。因此,感知价值的质量、价格成分可能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在用户满意度指数等领域的实证研究中,测量顾客的感知价值时,“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Fornell等,1996)这两种框架,反映了受访者对于比率中分子(质量,Q)和分母(价格,P)变化的判断。“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对应的是,价格(分母)不变而质量(分子)变化引起的感知价值(PV)(比率)的变化(D PV= D Q/P)。“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反映的则是,质量(分子)不变而价格(分母)变化引起的感知价值(比率)的变化(D PV= Q/D P)。

通过保持潜在的比率恒定不变,现有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和其他决策者可能对一个基于比值的统计量的分子赋予过高的权重,而对相应的分母给予的关注则不足。我们于是有理由推断,不同框架下的感知价值的表达方式,即“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会对消费者的判断和决策产生不同的作用。我们据此假设,

H1: 就对潜变量感知价值的测量而言,消费者“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贡献的信息大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

在通过测量的视角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预测效度的视角来研究感知价值的表达方式的框架作用。大量的理论论述和实证研究都主张,感知价值是顾客满意的前置变量(Fornell等,1996;Yang和Peterson,2004),我们于是在H1的基础上提出,H2: 就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的影响而言,消费者“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作用强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

接下来,我们将汇报为了检验这两个研究假设而开展的实证研究。

2 实证研究一

作为一个理论上的构念、潜变量,“感知价值”不能够直接测量。研究者必须凭借可观测的显变量(manifest variable)贡献的信息来了解消费者对潜变量的感知。于是,“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这两种表达方式在感知价值测量中贡献信息的相对大小,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采用IRT (Item Response Theory)技术,根据调查数据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

2.1 IRT模型

IRT(Baker和Kim,2004;van der Linden和Hambleton,1997)考查的主要是,将二分(dichotomous)和多分(polytomous)显变量(即,受访者的回答)与一个潜变量联系起来的一类潜变量模型。IRT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教育测量领域,于是这个潜变量经常表现为测试(test)中测量的“能力”。近年来IRT逐渐被营销学者采用,例如,De Jong等(2008)用IRT考察了受访者在调查中的极端回答风格(extreme response style)。

IRT模型经常被称为潜在特质模型(latent trait model)。“潜在”是为了强调,离散的测项回答是理论上假设的构念的可观测显示(observable manifestation)。而这些假设的构念必须要从显式回答(manifest response)中推断。

尽管经典测试理论(CTT, Classic Test Theory)在数十年间适应了测试的发展,但IRT已经迅速作为测量的理论基础而成为主流。IRT设定概率模型,以描述某受访者在某个构念上的量值(magnitude)与其对某一个测项做出特定回答的概率之间的关系。IRT模型设定了潜在特质水平和测项参数怎样与一个人的测项回答相关联。潜在特质水平根据IRT模型而得到估计,因此,IRT是基于模型的测量(Embretson和Reise,2000)。

IRT模型中的参数代表了参与测试的“人”和测试中使用的“测项”在一个潜在连续体(latent continuum)上面的“位置”,或者更确切地说,分别归于人和测项的潜在特质(构念)的大小。IRT习惯用θ代表人(的能力)的系数,反映某人的潜在特质的大小。而且IRT也惯于把θ总体均值设为0、总体标准差设为1,从而设定θ的尺度;用a i, b i等代表测项参数。测项参数a i 代表测项i的判别力(discrimination):即,该测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区别在潜在连续体上处于不同区域的人。作为难度参数的测项参数b i体现了测项i的位置,表示该测项的难度水平,即被试是否容易做出正确回答或高分值的回答。

我们可以根据记分后回答的类别数量对IRT模型进行分类。常见的选择题测项的回答是二分的,例如,学生在考试中的回答“正确”还是“错误”。即便事实上有四个(A~D)或五个(A~E)选项,但仍可以只把它们记分为“正确/错误”。另一类模型则应用于多分的结果,每一个回答都有不同的记分值。对于这些测量回答有多个类别的数据,我们需要多分模型来表现被试的潜质水平与回答某个特定类别的概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当测项的回答能够被表述为一组定序的(ordinal)分类回答时,例如Likert评分量表,就适合使用分级回答模型(graded-response model, GRM)。在GRM中,每个测项(i)通过一些参数来描述:一个测项斜率参数(a i)和k = 1 . . . m i个类别间“阈值”参数(b ik)。我们将m i表示为m i + 1 = K i,K i等于某个测项的回答类别数量,b i1 < . . . < b ik < . . . < b i,Ki?1且b i,Ki =∞。例如,考虑一个有K = 5个回答选项的Likert测项,被试得到的测试分值为x = 0, 1, 2, 3, 4。既然有5个回答选项,那么就有m i= 4个回答选项间阈值(k = 1 . . . 4)。拟和GRM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潜在特质连续体上确定这些阈值的位置。

GRM假定被试对第i个测项回答第k个选项的概率为(方便起见,我们省去q的下标),P(x i = k | q) = g(h ik)-g(h i, k+1),

h ik = a i (q-b ik), k= 1,..., K i

如果我们使用Logit关联函数,那么以特质水平(q)为条件,一个被试的初始测项回答(x)落入或高于某个给定的类别阈值(k = 1 . . . m i)的概率就是,

*

exp[()] (|)

1exp[()]

i ik

i

i ik

P x k

a q

b q

a q b

-

==

+-

其中,x = k = 1, . . . , m i。在GRM中,b ik代表的是累积概率尺度上的分离点(cut-off point),其数值反映了使回答高于阈值k的概率达到0.5所必需的特质水平。

在多分IRT模型中,斜率参数(a i)不能直接被解释为测项的判别力。要直接评价这些测项提供的判别力大小,研究者需要计算测项信息曲线(item information curve, IIC)。IIC显示了某个测项判别在特质连续体上不同位置的临近特质分值的相对能力。在统计学中,信息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减少,在经典测试理论中对应的测量就是信度。IRT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拓展了信度的概念。传统上,信度是指测量的精确度(precision),即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没有误差。在经典测量

理论中,信度通过使用一个单一的指数(index)来测量,比如真实的和观测到的分值方差的比率。这个指数有所助于描述一个测试的平均信度。

但IRT 指出,精确度并不是沿着整个测试分值都均匀一致的。在IRT 中,有局部信度(local reliability),即在潜在特质连续体的每一个点上对应的信息量。IRT 的信息函数显示了不同q 水平之下的精确程度,即告诉我们每个q 水平被估计得有多好(Baker ,2001)。IRT 推进了测项和测试信息的概念,从而取代了信度。信息是IRT 模型参数的函数:判别力高的测项具有高、窄的信息函数;它们在窄的值域内贡献了大量信息。判别力低的测项则在宽的值域内提供了较少的信息。

由于具有局部独立性(local independence),IIC 是可加的(additive)。测试信息曲线(test information curve),是IIC 之和。测项或测试贡献的信息的大小根据指定间隔对应的IIC 或测试信息曲线之下的面积来计算。在多分IRT 模型中,IIC 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作:

*2

0()()()m

ix i x ix P I P q q q ==? 其中,P ix (q )是相邻的两个累积概率密度P *ix (q )和P *i (x +1)(q )的差值。可见,决定测项信息的因素,在多分IRT 模型中更加复杂。信息大小既取决于斜率参数的大小,也取决于类别间“阈值”参数(b ik )的伸展程度。

2.2 分析与结果

通过将GRM 模型应用于一组调查数据,我们将检验“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这两种表达方式对感知价值的测量贡献的信息。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比较这两种表达方式对应的测项的斜率参数(a i )和测项信息曲线(IIC)。

这部分分析使用的数据来自某市场调查公司对北京市三个居民社区的入户调查,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17份。调查围绕受访者当前使用的手机展开,这些受访者的年龄在19岁~57岁之间,男性占52.8%,女性占47.2%,他们平均使用过3.76部手机,这些手机平均来自于2.69个品牌。

共有四个测项用于测量感知价值。测量时使用的都是1~7的七分Likert 量表:(1)“相对于为了购买这部手机花费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我觉得选择这个品牌的手机是合算的(PV 1)”(M =5.53, SD = 1.50);(2)“这个品牌的手机称得上‘物有所值’(PV 2)”(M =5.37, SD = 1.46);(3)“相对于所花的钱,我认为这个品牌的手机的性能很好(PV 3)”(M =5.40, SD = 1.45);(4)“相对于手机的性能,我认为这个品牌的手机的价格是实惠的(PV 4)”(M =5.01, SD = 1.56)。这四个测项的Cronbach a = 0.918,总体测量信度良好。

在这四个测项中,PV 2直接从总体上反映了“物有所值”的概念化,PV 1和PV 3反映了“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PV 1中的付出,除了价格外还包括了其它成分),而PV 4反映了“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接下来,我们使用基于统计软件平台R (R Development Core Team ,2008)的软件包‘ltm ’(Rizopoulos ,2006),根据GRM 模型对这四个测项的斜率参数(a i )和测项信息曲线(IIC)进行分析。

在设定所有斜率参数(a i )相等的限制模型中,a =3.489,对数似然值(LL)= -2708.303,BIC= 5572.807。而设定a i 不相等的非限制模型,对数似然值(LL)= -2691.433,BIC= 5557.811。显然非限制模型的BIC 值更低,且似然比检验(LRT)结果(c 2= 33.74, df = 3, p < 0.001)显示,非限制模型的拟和效果显著优于限制模型。这表明,这四个测项的a i 存在显著差异。非限制GRM 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汇报在表1中。

表1 非限制GRM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b i 1 b i 2 b i 3 b i 4 b i 5 b i 6 a i PV 1

-2.556 -2.063 -1.411 -0.953 -0.397 0.434 3.189 PV 2

-2.411 -1.884 -1.383 -0.809 -0.189 0.606 4.427 PV 3 -2.321 -1.945 -1.401 -0.865 -0.222 0.642 4.017

PV 4 -2.447 -1.796 -1.166 -0.559 0.094 1.008 2.768 注:PV :感知价值;a i :测项斜率参数;b ik :类别间阈值参数

在四个测项中,总体上反映了“物有所值”的概念化的PV 2的斜率参数最大,意味着在形成对感知价值的认知时,消费者“物有所值”的判断非常充分地体现了他们对感知价值的敏感性。对比PV 3和PV 4的斜率参数(a 3 =4.017>a 4 =2.768),“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PV 3)要比“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PV 4)更充分地反映潜变量感知价值的高低变化。

在GRM 模型中,斜率参数还不能完全代表各个测项的判别力,而需要考察每个测项贡献的信息量。四个测项揭示的总信息为60.04,而各个测项贡献的信息量分别为12.12、20.23、17.12和10.58。其中,PV 2贡献的信息最多,而PV 3贡献的信息大于PV 4。这表明,消费者在评价感知质量的时候,更多地依赖“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而较少依赖“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为了了解各个测项所贡献的信息的确切特点,我们绘制了每个测项的IIC (图1)。

-2-1

011

2345

感知价值信息

PV1

PV2

PV3

PV4

图1 感知价值测项的测项信息曲线(IIC)

为绘制图1,我们计算了PV 1= PV 2 = PV 3= PV 4= 1时的感知价值的分值(q min = -2.816)以及PV 1= PV 2 = PV 3= PV 4= 7时的感知价值的分值(q max = 1.342),并将其作为横轴的端点。通过比较PV 3和PV 4,我们可以看出在潜变量(q )的值域内,PV 3贡献的信息明显高于PV 4。不仅PV 3贡献的信息量大,而且,PV 3对应的IIC 与PV 2的IIC 在形状上高度相似。这也表明,“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PV 3)要比“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PV 4)更加接近“物有所值”(PV 2)概念化的内涵。上述这些发现,为H1提供了实证支持。

3 实证研究二

如果“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比“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更能够体现感知价值,那么根据H2,我们需要进一步检验在测量中感知价值的这两种表达方式对顾客满意的预测能力。

我们使用的调查数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的“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CCSI)”研

究。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 调查获得,被访者来自中国大陆的50个大中城市。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四个产品类别用于分析:电视机(N= 2,204)、笔记本电脑(N= 1,932)、超市(N= 2,361),和快餐店(N= 2,170)。在“CCSI数据”中,有两个1~10的十分测项用来测量感知价值:(1)“就该品牌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的总体质量来看,您认为它当时的价格是否划算?很划算打10分,不划算打低分。”;(2)“就您支付的价格来说,您认为该品牌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的总体质量是高还是低?非常高打10分,不太高打低分。”二者分别体现了“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和“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框架作用。

根据Fornell等(1996)、Gustafsson,Johnson,和Roos(2005)、和Oliver(1997),我们采用以下几个测项来测量顾客的满意度:(1)“总体来说,您对该品牌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满意吗”;(2)“同购买前您期望得到的该品牌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相比,您对它满意吗”;

(3)“与您知道的其他品牌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相比,如果给最好的打10分,给最差的打1分,那么该品牌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应该打几分”;(4)“想象一下您心目中最理想的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是什么样,如果给您心目中最理想的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打10分,那么该品牌电视机(或其他产品类别)应该打多少分”。上述变量的测量使用的都是1~10的十分量表,信度水平良好(Cronbach a电视机= 0.921;Cronbach a笔记本电脑= 0.910;Cronbach a 超市= 0.913;Cronbach a快餐店= 0.918),取它们的均值代表顾客满意度,用于后续分析。

3.1 多元线性回归

为了比较感知价值测项的不同表达方式对预测顾客满意产生的影响,我们以满意度为因变量,以“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比“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总体拟和效果良好(R2电视机= 0.601;R2笔记本电脑= 0.563;R2超市= 0.626;R2快餐

店= 0.569),相应的回归系数及统计检验结果汇报在表2中。

表2 以满意度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

非标准化系数

(B) 标准误

(s.e.)

标准化系数

(b)

t p

电视机

截距 2.158 0.108 19.965 0.000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056 0.015 0.064 3.796 0.000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670 0.015 0.735 43.451 0.000 笔记本电脑

截距 2.106 0.112 18.785 0.000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094 0.015 0.118 6.256 0.000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624 0.018 0.673 35.560 0.000 超市

截距 1.625 0.093 17.512 0.000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231 0.015 0.266 15.229 0.000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554 0.017 0.583 33.339 0.000 快餐店

截距 2.285 0.094 24.400 0.000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114 0.015 0.145 7.345 0.000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587 0.018 0.645 32.625 0.000

通过直接比较回归系数的大小可以发现,在四个产品类别中,“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对顾客满意的作用强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据此,H2获得实证支持。上述基于回归系数的比较具有直观的合理性,但都是建立在回归系数的点估计基础上。由于没有得到回归系数分布的置信区间,我们无法对回归系数之间差异的统计显著性进行检验。为克服这方面不足,我们使用Bootstrap的方法(Efron和Tibshirani,1998)得到基于重复抽样的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估计,从而确定感知价值两种表达方式对满意度影响的差异的统计显著性。

3.2稳健回归的Bootstrap分析

在统计软件R 2.8.0(R Development Core Team,2008)的环境下:(1) 我们使用‘boot’包对以满意度为因变量、两种表达方式下的感知价值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展开Bootstrap分析。从而根据Bootstrap抽样的结果,得到回归系数的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区间。(2) 为了避免异方差性、特异值等因素对普通最小二乘(OLS)分析可能产生的干扰,在进行Bootstrap抽样之前,我们使用‘MASS’包对回归模型进行稳健回归(robust regression)分析。(3) 根据Bootstrap分析的结果,我们直接考察“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对应的回归系数的差值的分布特点。

具体来说,我们的稳健回归采用的是Huber (1964)提出的M-estimation方法。对于每一次稳健回归分析,Bootstrap的抽样次数(r)均设定为5,000次。这意味着,在每一个回归分析中,每一个回归系数的样本量为5,000。从而,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回归系数样本的分布特点对于回归系数之间的差异实施区间估计。在Bootstrap抽样中,我们采用的是随机自变量重复抽样(random X resampling)(Fox,2002)。

表3的左半部汇报了稳健回归分析得到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B)、标准误(s.e.)和t值。通过与表2中OLS估计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采用这两种方法对回归系数相对大小进行比较的结果基本一致。

表3 以满意度为因变量稳健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抽样结果

稳健回归Bootstrap抽样(r= 5000)

B s.e.t B的均值B的标准差B的95%置信区间电视机

截距 2.0065 0.0939 21.3768 2.0179 0.1265 (1.774, 2.277)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0593 0.0127 4.6523 0.0592 0.0169 (0.0261, 0.0930)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6903 0.0134 51.5357 0.6889 0.0196 (0.6500, 0.7270)

笔记本电脑

截距 1.9378 0.1006 19.2548 1.9412 0.1332 (1.682, 2.210)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0811 0.0135 6.0008 0.0814 0.0183 (0.0465, 0.1176)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6635 0.0158 42.0992 0.6626 0.0221 (0.6182, 0.7054)

超市

截距 1.5900 0.0871 18.2457 1.5868 0.1071 (1.371, 1.792)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2432 0.0143 17.0471 0.2429 0.0207 (0.2007, 0.2826)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5507 0.0156 35.3088 0.5513 0.0218 (0.5095, 0.5962)

快餐店

截距 2.1179 0.0891 23.7697 2.1177 0.1212 (1.884, 2.354)

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0.1065 0.0147 7.2390 0.1068 0.0172 (0.0782, 0.1405) 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0.6207 0.0171 36.2342 0.6203 0.0223 (0.5768, 0.6642)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5,000次Bootstrap抽样得到的回归系数样本计算了每个回归系数分布的均值、标准差和95%置信区间(表3的右半部分)。通过比较相应回归系数置信区间的上界和下界,我们可以在2.5%显著性水平(单尾)下初步比较回归系数的大小。不难发现,在这四个产品类别中,“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对应的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都不存在重叠。于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我们可以推断“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对满意度的影响强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

在5,000次Bootstrap中,没有出现过一次“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系数小于或等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的系数的情形。在计算“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非标准化系数减去“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非标准化系数的差值后,我们给出其分布的直方图(图2)。可见,对于四个产品类别,其分布都高度接近正态分布,而且其值域明显位于零的右侧。这个回归系数差值分布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电视机,(0.5644, 0.6958);笔记本电

脑,(0.5067, 0.6525);超市,(0.2321, 0.3907);快餐店,(0.4408, 0.5849)。上述分析结果,为H2进一步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实证支持。

注:图中显示的是5,000次Bootstrap 抽样得到的回归系数样本中,“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非标准化系数减去“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非标准化系数的差值的分布 图2 回归系数差值分布的直方图

4 讨论

如果把感知价值概念化为质量与价格间的比率,那么消费者对感知价值的评价、判断就是一个处理数值信息的过程(Monroe ,2003)。消费者在数值认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偏差,其中不少与比率有关。本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感知价值的判断,更多受到作为分子的质量评价的影响,更少受到作为分母的价格评价的影响。这种差异化的作用表现为两方面:在测量潜变量感知价值时,消费者“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贡献的信息大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就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的影响而言,消费者“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作用强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我们的研究发现,丰富了有关数值信息认知偏差的理解,也拓展了目前关于比率认知偏差研究的应用领域。

以往的一些实证研究在涉及到感知价值时,经常将“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作为感知价值这个构念等效的两种测量(Fornell 等,1996)。本研究频数0.500.550.600.650.70

0.750200400600800

1000

120

电视机

频数

0.450.500.550.600.65

0.70

0200400600800100

0笔记本电脑

频数

0.10.20.3

0.40

200

400600

800

100

0超市 频数

0.400.450.500.550.60

0.65

0200400600800100

快餐店

的发现表明,这两种测量并不等价,并且对结果变量(如,顾客满意)的预测力存在显著差异。在对顾客的感知价值进行测量时,采用“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要比“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的表达方式更敏感地探知顾客对感知价值的评价。相对而言,“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的测量方式能够更充分体现感知价值的内涵和作用。

本研究的发现具有一定的管理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营销沟通策略中。当企业通过广告、人员销售等不同的沟通渠道传递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主张时,可以对质量、价格方面的信息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并呈现。具体来说,企业如果希望提高消费者对某产品、服务感知价值的评价,在营销沟通活动中应当更加侧重于提高消费者“给定价格下,对质量的评价”,而不是降低“给定质量下,对价格的评价”。这些发现因此有助于企业提高营销沟通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效率。

本文的研究假设建立在“消费者在比率感知中对分子赋予的重要性高于给予分母的重要性”的推断基础上。这个推断已经在诸多领域的实证研究中得到验证。但是,目前这个推断还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理论”,需要相关的“规范性(normative)理论”为其提供更加基础性的解释。正如展望理论(Kahneman和Tversky,1979)只是一个描述性理论,很多学者围绕其预测从不同理论基础、视角提供了对展望理论的规范性解释(Stewart,Chater,和Brown,2006)。

就方法而言,本研究建立在调查数据基础上,而对相关规范性理论的探索更多需要实验研究的支持。此外,除了从比率认知中的偏差出发,本文的研究发现也有可能通过其它理论的推断而得到支持。这些竞争性解释聚焦于质量、价格本身的性质,而不是分子、分母在比率这种数值信息中的特点。这些竞争性解释未必可以完全替代感知价值的比率认知偏差所起的作用,但可能在此基础上提供额外的解释力。

在感知价值评价中,消费者既感知到质量的高低,也感知到价格的水平。我们的研究发现显示,他们似乎更愿意在价格上权衡,而不是在质量上。根据调整参考(regulatory reference)理论(Pham和Higgins,2005),消费者在自我调整中会使用不同的参考点。即便对结果持有相同的预期,理想的结果状态(desirable end-state)和不理想的结果状态(undesirable end-state)都可以成为自我调整的参考点。据此推测,消费者在形成感知价值评价时,对质量和价格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点。如果把不理想的结果状态作为对质量评价的参考点,那么低质量距离这个低参考点较近,被消费者感知为有损失;而高质量则距离这个低参考点较远,被消费者感知为没有损失。消费者如果把理想的结果状态作为对价格评价的参考点,那么低价格距离这个高参考点较近,被消费者感知为有收益;而高价格距离这个高参考点较远,被消费者感知为没有收益。进一步根据展望理论有关“损失厌恶”(Kahneman和Tversky,1979;Thaler,1985)的预测,有损失、无损失框架下的质量评价要比有收益、无收益框架下的价格评价获得更高的权重,从而可以解释我们的研究发现。今后的研究需要检验,在感知价值评价中,消费者的质量判断是否更有可能以不理想的结果状态为参考点,而价格判断是否更倾向于以理想的结果状态为参考点。

根据建构层次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领域的研究(Eyal,Liberman,和Trope,2008),产品渴求性(desirability)方面的信息涉及到购买中“为什么(why)”方面的考虑,是一个高层次的建构;而产品可行性(feasibility)方面的信息涉及的是“如何(how)”方面的考虑,是一个低层次的建构。建构层次的差异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渴求性和可行性的条件重要性(conditional importance)存在非对称性(Sagristano,Trope,和Liberman,2002)。也就是说,渴求性的考虑是高位的(superordinate),而可行性的考虑是从属的(subordinate)。具体来说,“条件重要性的非对称性”表现为:“消费者对可行性的兴趣依赖于渴求性的程度”高于“渴求性的重要性取决于可行性的程度”——从而表明对可行性的兴趣从属于对渴求性的兴趣。由于对卓越质量的追求是购买中“渴求性”的考虑,而以更低的价格获得产品是“可行性”的考虑,因此“条件重要性的非对称性”性质意味着就感知价值所起的作用而言,质量的考虑要比价格的考虑更为重要。上述分析的合理性也需要在今后的实证研究中进行检验。

作为比率而进行概念化的感知价值,其利益和付出成分的内涵可以进一步拓展到质量与价格以外。例如,情感性的利益、身份识别(identity)方面的利益,以及时间、精力、心理压力等方面的付出(Holbrook,1999;Sánchez-Fernández和Iniesta-Bonillo,2007;Woodall,2003)。

在这些拓展的利益、付出维度上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检验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考虑感知价值所起到的作用,例如,对满意、忠诚的影响,就不能忽视竞争产品(的感知价值)的作用。我们需要比较的标准,因此需要引入双刺激物(dual stimulus)的视角(Oliver,1999)。在评价价值时,消费者可能采用两个比较过程。第一个是产品内(intra-product)比较,比如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比较,这也就是对作为比率的感知价值的认知过程。本研究中没有探讨消费者在评价中心产品(focal product)感知价值时,对其中的质量、价格成分的判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第二个过程是产品间(inter-product)的比较,它发生在消费者将中心产品与其它产品比较的时候。根据一定的参照物或原型(prototype)进行比较,这可能构成了消费者对中心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进行评价的依据。这种双刺激物视角下的产品间比较对感知价值评价中的比率认知偏差的影响,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考察。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J C, NARUS J A. Partnering as a focused market strategy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1, 33 (3): 95-113.

[2] BAGOZZI R P. Marketing as an exchange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5, 3 (October): 32-39.

[3] BAKER F A. The basic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M]. 2nd Ed. College Park, MD: ERIC Clearinghouse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01.

[4] BAKER F A, KIM S-H. Item response theory [M]. 2nd Ed. NY: Marcel Dekker, 2004.

[5] BUTZ H E Jr., GOODSTEIN L D. Measuring customer value: gaining the strategic advantage [J]. Organisational Dynamics, 1996, 24 (Winter): 63-77.

[6] CRONIN J J Jr., BRADY M K, BRAND R R, HIGHTOWER R Jr., SHEMWELL D J. A cross-sectional test of the effect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ervice value [J].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997, 11 (6): 375-391.

[7] DE JONG G, STEENKAMP J-B E M, FOX J-P, BAUMGARTNER H. Using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measure extreme response style in marketing research: a global investig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8, 45 (February): 104-115.

[8] DODDS W B, MONROE K B, GREWAL D. The effect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1, 28 (August): 307-312

[9] EFRON B, TIBSHIRANI R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ootstrap [M]. Boca Raton, Florida: CRC Press LLC, 1998.

[10] EMBRESTON S E, REISE S P. Item response theory for psychologists [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11] EYAL T, LIBERMAN N, TROPE Y.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consumer behavior: a construal level theory perspective [C]// W?KE M. Social psychology of consumer behavior, NY: Psychology Press, c2008: 65-88.

[12] FORNELL C, JOHNSON M D, ANDERSON E W, CHA J, BRYANT B E.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nature, purpose, and finding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6, 60 (4): 7-18.

[13] FOX J. An R and S Plus companion to applied regression [M]. CA: Sage, 2002.

[14] GOURVILLE J T. Pennies-a-day: the effect of temporal reframing on transaction evaluation [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8, 24 (March): 395-408.

[15] GOURVILLE J T.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magnitude and level of aggregation on the temporal framing of price [J]. Marketing Letters, 2003, 14 (2): 125-135.

[16] GOURVILLE J T, KOEHLER J J. Downsizing price increases: a greater sensitivity to price than quantity in consumer markets [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Marketing Research Papers (No. 04-01), 2004.

[17] GR?NROOS C. Value-driven relational marketing: from products to resources and competencie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7, 13: 407-419.

[18] GUSTAFSSON A, JOHNSON M D, ROOS I. The effec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dimensions, and triggers on customer reten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 69 (October): 210-218.

[19] HESKETT J L, SASSER W E Jr., SCHESINGER L A. The service profit chain [M]. NY: The Free Press.

[20] HOLBROOK M B. The nature of customer’s value: an axiology of service in consumption experience

[C]//ROLAND R T, OLIVER R L. Service quality: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c1994: 21-71.

[21] HOLBROOK M B. Introduction to consumer value [C]// HOLBROOK M B. Consumer value: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c1999: 1-28.

[22] HUBER P J. Robust estimation of a location parameter [J]. 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35: 73-101.

[23] HUNT S D. Modern marketing theory: critical iss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arketing science [M].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1991.

[24] 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J]. Econometrica, 1979, 47 (2): 363-391.

[25] KHALIFA A S. Customer value: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and an integrative configuration [J]. Management

Decision, 2004, 42 (5-6): 645-666.

[26] KOEHLER J J. The psychology of numbers in the courtroom: how to make DNA match statistics seem impressive or insufficient [J].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2001, 74: 1275-1306.

[27] KOEHLER J J, MACCHI L. Thinking about low probability events: an exemplar cueing theory [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 15 (8): 540-546.

[28] KRUGER J, V ARGAS P. Consumer confusion of percent differences [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8, 18: 49-61.

[29] KWONG J Y Y, WONG K F E. The role of ratio differences in the framing of numerical inform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06, 23: 385-394.

[30] LAI A W. Consumer values, product benefits and customer value: a consumption behavior approach [J].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95, 22: 381-383.

[31] LAPIERRE J, DENEAULT D.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a demand-side view of it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in high technology [C].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 European Marketing Academy, 26 (4): 1831-1840, c1997.

[32] MIZIK N, JACOBSON R. Trading off between value creation and value appropriation: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shifts in strategic emphasi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3, 67 (1): 63-76.

[33] MONROE K B. Pricing: making profitable decisions [M]. 3rd Ed. NY: McGraw-Hill/Irwin.

[34] OLIVER R L. Satisfaction: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sumer [M]. NY: McGraw-Hill, 1997.

[35] OLIVER R L. Value as excellence in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C]. // HOLBROOK M B. Consumer value: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c1999: 43-62.

[36] PHAM M T, HIGGINS E T.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in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C]// RATNESHWAR S, MICK D G. Inside consumption: consumer motives, goals, and desires. NY: Routledge, 8-43, c2005.

[37] R DEVELOPMENT CORE TEAM. R: a language and environment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 [R]. R Foundation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 Vienna, Austria. ISBN 3-900051-07-0, URL https://www.360docs.net/doc/ab5736859.html,, 2008.

[38] RAGHUBIR P, SIRIVASTAV A J. Effect of face value on product valuations in foreign currencies [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2: 29 (December): 335-347.

[39] DIMITRIS R. ltm: an R package for latent variable modelling and item response theory analyses [J]. Journal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2006, 17 (5): 1-25.

[40] SAGRISTANO M D, TROPE Y, LIBERMAN N. Time-dependent gambling: odds now, money later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2, 131: 364-376.

[41] SáNCHEZ-FERNáNDEZ R, INIESTA-BONILLO M A. The concept of perceived valu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 Marketing Theory, 2007, 7 (4): 427-451.

[42] STEWART N, CHATER N, BROWN G D A. Decision by sampling [J].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6, 53: 1-26.

[43] SWEENEY J C, SOUTAR G N. Consumer perceived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 [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 77: 203-220.

[44] THALER R H.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 [J]. Marketing Science, 1985, 4 (3): 199-214.

[45] TVERSKY A, SATTATH S, SLOVIC P. Contingent weighting in judgment and choice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 (3): 371-384.

[46] V AN DER LINDEN W, HAMBLETON R. Handbook of modern item response theory [M]. NY: Springer-Verlag, 1997.

[47] WILSON D T. Value exchange a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 Marketing Theory, 2003, 3 (1): 175-177.

[48] WOODALL T. Conceptualizing ‘value for the customer’: an attributional, structural, and dispositional Analysis [J].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 2003, 12: 1-42.

[49] WOODRUFF R B. Customer value: 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 25 (2): 139-153.

[50] YANG Z, PETERSON R T.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he role of switching costs [J]. Psychology & Marketing, 2004, 21 (10): 799-822.

[51] ZEITHAML V 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52 (3): 2-22.

Ratio Cognition Bias in Perceived Value Presentation Formats

Zou Deqiang 1, Zhao Ping 2, Jin Liyin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Fudan University;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 It is well documented that presentation of qualitatively equivalent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frames has considerable impacts on consumer perception and judgment. When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value (“quality/price” ratio), we predict that consumers may be subject to a ratio cognition bias that leads them to relatively overweigh the effect of quality (numerator) and underweigh the influence of price (denominator). In the first study, presentation format of “rating of quality given price” contributed more information to the construct perceived value than the “rating of quality given price” format. The second study found that “rating of quality given price” format provided stronger predictive power in driv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an the “rating of quality given price” format. Finally,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source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cognition bias. Keywords Perceived value, framing effect, numerical cognitio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专业主编:王高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认知偏差的研究-4页精选文档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认知偏差的研究认知偏差是指“有问题的、错误的、不良的观念或想法,这种观念或想法会导致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产生问题,造成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会导致情绪障碍” 。在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问题存在认知偏差,比如“只有样样如意的人才会幸福” 、“我应该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与众不同” 、“人际关系是要用金钱换来的” 等等。在访谈中,大量的被访谈者(大学生、高校辅导员、高校心理咨询师等)都提到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偏差。因此,研究者决定把家庭教养方式作为大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探索家庭教养方式是否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偏差产生影响?如果是的话又是怎 样产生影响的?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1.1.1 大学生认知偏差问卷。 “大学生认知偏差问卷”,包含外在控制、苛求互惠、信任缺乏、消极态度、关注需求与消极自我六个因素,共计24题。问卷以Likert五点形式呈现,要求被试判断各题的描述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看法,每题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选项,高分表示认知偏差程度大。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1.2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 使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Bardndosnauppforstran, EMBU, 1980)。问卷是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

医学系佩瑞斯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问卷为4点计分,1=从不,4=总是。 中文版对问卷修订之后,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父亲6个因素,分别为:“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5个因素,分别为:“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干涉和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校度。 本研究需特别指出的一点是,由于当前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而问卷中的“偏爱被试”因素都是与亲兄弟姐妹有关的题目,因此本研究在实际施测时将所有与“偏爱被试”因素有关的题目都予以删除。 1.2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上海市四所高校的大一至大三的本科生进行“大学生认知 偏差问卷”的试测,样本总人数为287人,其中大一学生93名,占32.4%;大二学生114名,占39.7%;大三学生80名,占27.9%,男女比例相当。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认知偏差的现状研究 2.1.1大学生认知偏差概况。根据大学生认知偏差量表对287名大学生正式测试所得数据,以被试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认知偏差量表总分及六个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作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一、大二与大三学生在“外在控制”、“信任缺乏”和量表总分上差异极

心理学中的十大认知偏差

心理学中的十大认知偏差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中写过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千百万年来,人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方向,了解这些认知力偏差,也许你会更加容易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决策。 人类的思考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认知--这种思考的行为或过程--可以使我们快捷地处理海量信息。举例来说,每当你睁开眼,你的大脑就不断地受到所见事物的刺激。你可能有意识地思考着某一具体的事物,然而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潜意识想法。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并非尽善尽美,有时我们会潜意识地制造出判断偏差,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认知偏误。认知偏误不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遇上这事。认知偏差中有些很显著,有些却不常见,但它们都趣味十足。下面列表中的认知偏差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 第十名:赌徒谬论 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但实际上那是扯淡。必然概率--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是不会改变的。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认为概率会改变是很多人都有的认知偏误,尤其是在赌博的时候。 举例来说,我玩轮盘赌博,已经连续四次转停在黑色区了,下次总该是转到红色区了吧?错!转到红色区的几率仍然是47.37%(总共38个点区,红色有18个)。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正是这种几率可变的潜意识让赌徒们输的得血本无归。 第九名:反应机能 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在1920年代,霍桑制业(一设备制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变是否能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他们得出的结论让人惊异,改变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飙升! 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原因就在于: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这正是反应机能的证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他人关注时,他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一般来说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反应机能对实验会造成很大困扰,只有通过“盲人”试验来控制其所带来的问题(“盲人”是指对研究的个体隐瞒其正被拉入实验受到关注这一信息,这样对实验结果就没有太大影响了)。 第八名:幻想性错觉 幻想性错觉是指当碰到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会下意识认为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看到白云的形状时会联想到恐龙,热熔炉之中的耶稣,或者听到声音响起时就认为来了短信,这些都是幻想性错觉。以上两点的共通之处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观中立并无任何暗示性意义的;这些意义的来源不过是观测者自己的主观认知。 有趣实例:罗夏墨迹测试利用幻想性错觉来深挖人的精神状态。测试者会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然后被要求描述所看到的事物。然后通过对测试者的回应来发掘测试者内在的想法。第七名:自验预言

表达方式的含义

表达方式的含义 文章的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感情或观点时所使用的语言组合样式。 表达方式——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如: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风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如:吸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抽烟会影响抽烟人的健康,很多肺癌患者的病因就是香烟。此外,抽烟还会伤害你周围的人的健康,“抽二手烟”对身体的坏处甚至更大,也许你的家人不自觉地就被你伤害了。所以我认为吸烟危害健康,我们应该鼓励吸烟者戒烟。 表达方式——记叙 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如:麦克去看电影,他买了票走进了电影院。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过了一分钟,麦克又走了出来,第三次走到售票处,售票小姐很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买过票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啊?”麦克很生气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 表达方式——说明 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 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 如:法国首都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市内分为20个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 表达方式——抒情 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 作用在于使文章中的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 如:冬天,我喜欢你纯净的身躯,喜欢你严厉的性格,我要在你的怀抱中锻炼,奋斗……你可以和春天的鲜花、夏天的麦浪和秋天的果实媲美! 表达方式的作用 记叙:交待背景,为写下文作铺垫 说明:详细清楚地交代了... 科学准确地介绍了... 抒情:直抒胸臆,抒发了...的情感,表达了...的观点 描写:a人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b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烘托...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性格 c心理描写:细致的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变化 辨析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4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5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种,例如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认知偏差量表

认知偏差问卷 一:白姬几年前加入了一个特殊团体,她很积极的参与该团体的活动,并为其目的而努力。现在,她认识了大部分会员,还与几个成员成了好友。白姬从不认为她自己是当“领导”的料。以前上学时她也比较活跃,但不出众。她所在的小组成员觉得她的一些想法很有道理,于是就怂恿她参加下届协会主席竞选。一开始白姬很不情愿,觉得她没那份能耐,但最后终于下决心参加竞选,因为她觉得她有精力、有想法、可以做点工作。从前还没有哪位女性得到过这个职位,但朋友们觉得很有希望获胜。白姬参加了竞选,但失败了。 设身处地为白姬着想,尽量生动的想象她当时的想法与感受。 1.一听说竞选失败,你立刻: A.感到灰心,好像是土崩瓦解了。 B.摆脱掉它,觉得无关紧要 C.感到沮丧,不知道总的选票如何 D.摆脱掉它,觉得我已尽力全力 2.竞选以后,你总结到: A.我的确因为失败而感到抑郁,不过一旦恢复了热情,我仍会为既定目标而努力 B.我失败了无关紧要,因为人们对女人当政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C.我干什么都不会成功,我根本不该让人们谈论我参加竞选的事 D.尽管我未被选上,这依然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 3.比较一下获胜者和你的“表演”,你觉得: A.作为初次尝试,我做的很好,许多地方优于对手 B.不管朋友们怎么说,我做得一点都不好 C.我觉得沮丧,因为我做得不好,但我知道下次怎么做了 D.我的表现显得经验不足,但作为初次尝试已相当不错了 二:丽莎和杨森近几个月来时常约会。丽莎不漂亮,也不算丑,但性格温柔。杨森爱开玩笑,常带她去上等餐馆和剧院。今晚她显得有点不高兴,他试图说些卿卿我我的话,但无济于事。他问她是不是有心事。她说工作中出了点问题,自己懒得谈,便对他的关心仍是很感激。此后她显得有点高兴了。 设身处地的为杨森着想,尽量生动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与感受。 1.考虑到两人关系的将来,你觉得: A.关系不错,我们开始互相了解 B.关系不错,大体上令人满意,尽管我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 C.再找一个能关心我的人会很困难,所以我希望努力保持这种关系 D.这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它令我灰心,我还要允许自己跟别的女人来往 2.你奇怪近几天丽莎为什么没有给你打电话 A.我相信我的确不知道原因,我应该去问她 B.我只能认为她根本不关心我 C.我想象她把我看的太重,有时担心会令我不耐烦,或担心把我逼得太紧 D.我对此感到扫兴,但又觉得有时事物并不完全依人的愿望而转移 3.为什么在你问她有什么心事之后她的心情变好了 A.我感到宽慰,也许我能帮助她乃至其他许多人 B.我不知道为什么,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原因,但对她心情好转我仍感到高兴 C.我闹不清她的心情,这种心情使我很烦,尽管我知道了解一个人很难 D.很难相信我能影响她,我无法让人高兴 4.你不知道她为何心情不好,并设想: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认知偏差的定义、成因和特征,梳理了有关认知偏差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认知偏差;行为金融;有限理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偏差对经济行为个体的经济决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并经常扮演核心的角色。行为金融学则认为,由于金融决策更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投资者的认知性偏差可能更具显著性,所以研究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很有意义。认知偏差的研究和发现为解释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认知偏差与金融市场的异象 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就涌现出不少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统计异象,在股票收益的历史可预测性方而,按照弱有效市场的观点,投资者无法利用历史价格信息来构造投资策略获得超额利润(按照资产定价模型进行风险调整以后的收益)。从1980年开始,有很多研究发现股票收益是可预测的证据。例如,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股票长期的历史累计收益与未来的长期股票收益负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长期反转”。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显示股票中期的历史统计收益与未来的中期股票收益正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中期惯性”。面对传统金融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偏差的出发,为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做出了重大贡献。 2.认知偏差的定义与分类 把心理研究应用到投资决策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Slovic首次在论文中论证了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再到De Bondt和Thaler正式揭开行为金融学发展的序幕,认知偏差研究的发展经历了缓慢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许多金融学领域的学者(如:Roben Shiller,Richard Thaler.Meir Statman,Hersh Shefrin及De Bondt 等)结合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研究结果,在认知偏差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知偏差概念作为行为金融学的核心范畴,起源于认知心理学。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解析,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具有局限性,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都会产生偏差(Tversky和Kahne-man,1974)。这种认识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相吻合,即自然选择的结果逐步将人们退化成一种依赖有限理性的决策方式来替代理性决策过程的思维主体,并据此来节约思维成本《Si-mon,1955)。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可以看成是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因此,认知偏差,可以按照认知进行的四个环节中出现的顺序进行分类,即信息识别——信息编辑——信息输出——信息反馈。王宁,茅宁(2005)按认知的信息处理过程将国内外文献中常见的26种认知偏差按照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分成分类如下:1)信息识别阶段偏差:易得性偏误,代表性偏差,文化和社会认知,小数字定理,认知失调,从众心理,过度反应,搜寻成本。2)信息编辑阶段偏差:框架依赖,保守性偏差,模糊趋避,无关效果,神奇式思考,准神奇式思考,锚定和调整。3)信息评价阶段偏差:过度自信,后见之明,原赋效果,确定效果,反射效果,后悔厌恶,归因偏差,人性好赌,损失厌恶,宿钱效应,处置效应。李心丹(2003)针对中国股市的特点提出政策依赖性偏差。 3.认知偏差的理论研究 在对认知偏差的研究基础上诞生出一些重要的行为金融模型,对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提

表达方式:抒情写法解读

表达方式:抒情写法解读 抒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它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 1.呼告式:情到深处,常常难以自禁,忍不住大声呼告,这种抒情方式即呼告式抒情。 【指津】呼告式,往往以一种近乎直白的抒情方式,表达内心强烈的感情,或赞美,或愤慨,或喜悦,或痛苦,喜怒哀乐都可以以这种直接的抒情方式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示例】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点评】作者借预言家之口,以饱满的激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抒发豪情壮志。以无产阶级先行者的战斗姿态,表达时刻准备战斗、积极投身斗争的渴望。 2.顿悟式:在对事物的认识、体验过程中,有时会突然产生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就是顿悟式的。 【指津】在叙述事件终了,或描述事物过程中,将对事件及事物当下的情感体验抒发出来,从而感染读者。 【示例】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海伦·

凯勒:《再塑生命》 【点评】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弱女子,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居然学会了不少字,创造了奇迹,使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海伦 ·凯勒在拼搏奋斗中突然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以一句反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反复式:当抒情性的语句连续在文段中出现便构成了反复式的抒情方式。 【指津】反复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抒情中可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反复式的抒情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具有一种渐进式的节奏美感。句式一般不宜太长,短促的句式,能够更加有力地表达情感。 【示例】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咆哮吧!——郭沫若:《雷电颂》 【点评】“风”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一种单纯自然的风,而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生命和力量。“咆哮”二字饱含着革命激情,连续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更有力量,更有气势。诗人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不可阻挡的革命风暴,抒发了难以抑制的革命豪情。 与直接抒情相对的间接抒情有三种方式: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

浅析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对策解读

浅析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同样适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非理性信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共同组成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行为既是朝向他人的,也是对他人行为做出的反应,所以我们将个人对他人、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和认知称为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人的社会行为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的支配,因此,要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种内在的认知体系中去。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会经历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认知对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只是他们的外在形式,而本质属性和特征往往被其外在的形式掩盖,因而使得人们对他的认识需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的曲折过程。在认知活动上也要经历一个从感官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的大脑的思维分析和判断。在此期间,认知者和被认知者处于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而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就会产生偏差,即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映。 社会认知偏差这条暗流,同样侵蚀着一座座美丽的象牙塔。纵观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览我们的莘莘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马加爵的连害四位舍友,西北大学学生群情激愤怒砸日本料理事件,自残跳楼自杀更是不乏其人,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接收了先进知识,先进理念的大学生身上呢?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呢?据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的社会行为是由偏差的社会认知导致的。那么这些行为背后潜藏的就是大学生们严重偏差的社会认知。为此,本文就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提高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主要对策进行论述以其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的目的。 1 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1主观原因 1.1.1 错误归因 情境归因。在大学生中常有一种现象,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更多的归之于情境;同时也把别人的荣誉、成功归之于情境因素。这次考试不成功那么是题太难;这次活动搞的不成功,是他人没有策划好、组织好;同学拿了奖学金,是他“瞎猫碰上死耗子”;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是他命真好,这种错误归因看不到他人能力或品格上的优势,

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通常会出现一些认知偏差,而今天我主要要讲述的是认知偏差的几个种类并以身边例子举例说明。 首先,什么是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映。 社会认知偏差的种类有哪些呢? 首因效应 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大一报到时,接我的是我的一个现在关系非常非常好的一个学姐。当时我是两个大行李箱,她带我去宿舍时,我们一路聊天,聊得很开,我很喜欢她的那种爽朗不做作的性格。我住在六楼,她80斤重的瘦小女生非要帮我把行李搬到六楼,我觉着很温暖很感动。那次是第一次见面,她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非常好,所以在后来报学生会我报了她在的部门,我们是上下级,老乡,我们还是“哥们儿”“闺蜜”,在后来的交往中,我对她的感觉一直很好很好。还有一个也是新生报到时,我们宿舍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人在我进宿舍时表现的很成熟,很舒服,所以在后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关系不错,虽然我们后来很糟糕,但如果没有那很好的第一印象,我想我们压根儿不会有那么一阵子很好。相反,我的另一个室友,刚来报到时,晚上才到,一句话不说,让我感觉很古怪还有就是不容易相处,后来真正相处下来,我们关系非常非常非常好,好到我可以和他分享我每一个秘密。从身边的例子,我们就能看出,首因效应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一个人不熟时,我们很多人更倾向于对那些长相好看,举止合乎自己喜欢的人产生好映象。这也就是一直倡导面试时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做试卷答题给老师的第一印象的重要。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所谓近因效应(英文名称:recency effect):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还是举例说明十一时,我一个高中同学来徐州玩,作为接待,其实我很心不甘情不愿。因为我对他最近的一次映象就是,高中时他老骗我钱还不还,借我手机作弊,结果老师查到,首先说是我的。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对他的认知非常差,所以他过来玩儿时,我只能交差似的应付带他玩儿,一点激情也没有。还是宿舍问题,假如让我想我宿舍俩人,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昨晚一个人又不洗脚了即使洗脚了也是用我们打的水,另一个在熄灯前我们还有说有笑后再睡觉的。我们对一个人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这个人最近做的一件事给我们产生的印象。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社会认知偏差。 晕轮效应 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心理学术语,晕轮效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称之为晕轮效应。 在宿舍里,我和一个人关系很好,和一个人几乎不说话。所以当关系好的人回来,我会觉着很开心,我们可以一起打闹,一起玩笑,同吃一碗泡面。我觉着他人好,直爽,心地善良,淳朴等。但另一个,只要才听到他在楼梯上放歌的声音我就会开始觉着烦,他说话我会觉着这人好假,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尤其是打官腔时,我就会感觉更不舒服,最不喜欢拿架子打官腔的人。我知道我对我的两个室友产生了两个极端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使我们经常在认知中产生偏差,虽然我们有时知道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不仅发生在对个人的认知中,也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如在地域方面,人们有英国绅士、美国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观念保守的东方人的印象;在职业方面,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的文质彬彬、医生的严谨或地质勘探队员的粗放等等;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喜欢守旧等。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 还是拿宿舍举例。两个室友,一个沛县人,一个淮安人。想到沛县人,我立马想到的就是一下几个,一是刘邦个无赖,二是残忍的杀狗,三是北方人的粗犷,四是我最喜欢的豪爽劲儿。想到淮安,想到的是以下,一是周总理,二是淮扬美食。提到美国人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开放,而提到中东,保守。刻板效应不仅是对个人的认知偏差,而是对一群人,一类人的认知偏差,固有

表达方式之抒情和描写

表达方式之抒情和描写 知识点1借景抒情写法指导 一借景抒情的概念:借景抒情,是指让感情依附于景物。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 二、借景抒情的特点:借景抒情,表面上看,是写景;但实际上,是在抒情。它是情景交融,浑为一体。它把抽象的感情,通过景物的具体描绘,强烈地表现出来。 三、借景抒情的写法:借景抒情,有两种不同的写法: 第一种:是把“景”和“情”分开来写。 1、或先写景,后抒情;2、或先抒情,后写景;3、或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 第二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四、运用借景抒情,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把景和情巧妙地结合起来,互相发挥,和谐一致。 要写出最能表现某种情的景物,做到情景一致。即,景和情不能互不相干或矛盾。如,抒发热爱绚丽多彩、充满丰收景象的秋天的情怀——就不能选取秃枝、枯叶、断茎来描写。 2、要把景物写具体。要抓住景物最能触发人的某种情感的特点来写,才能使情景更好地结合起来。 3、借景抒情不仅要写好景,关键要看抒情怎么样。因为“情”是目的;“景”是手段和条件。情要从景中引发,与景的特征相联。这样的情才真、才充分,才具体、感人。也只的这样,才能为读者所理解、接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文: 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 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选自叶圣陶的《牵牛花》 评论:叶圣陶的这段文字,是采用先写景,后抒情的方法。先极力描写绿色藤蔓“回旋向上”,一夜便“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的努力向上的功夫;接着便在抒情中赞颂它的顽强生长,从而达到了歌颂生的抒情效果。 随堂练习1:没有发芽的种子邱海泉 爱好散步。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

举例子说说——认知偏差

请举例说明,在人际交往中,有没有出现认知偏差的情况,并谈谈如何克服认知偏差而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 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出现认知偏差的情况,认知偏差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和社会刻板印象,下面就一一举例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这些认知偏差的情况: 第一,首因效应。简单地说,首因效应即是人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江苏卫视有个十分受欢迎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设置是让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有一次一个男嘉宾上场后由于紧张语无伦次,举止奇怪,惨遭所有女嘉宾灭灯。他们都是首次见面,女嘉宾根据男嘉宾的表现,判断其猥琐、胆小、窝囊、没气质,最后选择灭灯。很多人面对上台表现都会感到紧张,一紧张就会混乱,表现得不自然,也许私下里的男嘉宾幽默风趣、大方热情、分度翩翩呢。还有一个例子,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我们初初来到一个班里上课时,都会在新面孔中寻找适合做我们朋友的人,也许恰好就有一个人让你觉得他亲切可爱、热情幽默、善良乐观,你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可是当你和他相处了一段时间甚至一个学期一年以后,你忽然发现他不是你原来想象的样子,他是个斤斤计较、自私小气、脾气不好的人,这时你才感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这两个例子都是首因效应使人产生的认知偏差。我们很容易因为第一印象中,别人表现的好或坏来判断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第二,晕轮效应。是指将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各方面去的印象。这种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认知判断,容易对他人造成认知偏差。我们都听过“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一句谚语,尤其是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少男和少女恋爱了,恋爱之初,双方都尽力使自己保持完美形象,以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男女双方也都会因为热恋而忽略对方小小的错误和缺点,也许在他们眼里即使缺点那也是独一无二的,甚至缺点也会变成优点。而婚后,男方会抱怨女方不像婚前那么温柔漂亮了,女方会数落男方不像婚前那样体贴浪漫了,其实双方都没有变,只是他们婚前被热恋蒙蔽了双眼,只看到对方的优点看不好对方的缺点,认为对方各方面都完美无缺。再举一个例子,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会产生这种晕轮效应。老师很容易会以为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所有品质都好的,而学习不认真作业欠交爱闹事的学生就是一无是处的,这种认知会导致看不到成绩好的学生的不足,也看不到调皮学生的优点,容易使教学产生错误。 第三,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相对,但是两者并不矛盾,只是两者起作用的机制不相同而已。近因效应就是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比如,在一个公司里,一个下属做了一件错事,需要上司给其签定,这下即使这位下属以前做过一百件好事,也会无济于事,这位上司也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不重用他了。因此可见,近因效应影响着在人际交往中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妨碍着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 第四,社会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这是一种固定的成见,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我们都会认为

认知偏差

师生关系中的认知偏差分析 一、印象形成效应及其对教师认知的影响 (一)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或者第一印象效应。 如果一个学生给教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教师则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他可能备加关心和注意,并给予特别的帮助。 (二)近因效应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认知对象的某种品质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新鲜明的印象,以至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的判断。由于晕轮效应的作用,人们在社会认知中,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貌、衣着与动作等外在特征来对他人进行认知,比如我们认为一个漂亮的孩子,可能也很聪明、善良。而这些主观臆断使得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以致对他人的认知往往出现以偏概全。把它称之为“晕轮效应”,是说它像月晕一样,会在真实的现象面前产生一个更大的假象。晕轮效应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往往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晕轮效应和首因效应主要的区别在于:首因效应是从时间上来说的,由于前面的印象深刻,后面的印象往往成为前面印象的补充;而晕轮效应是从内容上来说的,由于对对象的部分特征印象深刻,这部分印象泛化为全部印象。所以,这两种心理定势是不一样的,是不能混同的。 如果教师不消除晕轮效应的认知偏见,那么教师对那些有明显优点的学生存在的不足看不到,对其不足不予纠正;而对那些有明显缺点的学生,则视其是一无是处,找不到优点,这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四)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人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移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具有同样的特点。如,三国时的曹操,生性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 说明议论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 )它本身的作用;(2 )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完整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和联系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和联系 【术语解析】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的方法一般分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胸臆是心意的意思,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它的特点是不要任何凭借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这种抒情方式,往往以坦率和真挚感动人心。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反,作者不直接宣泄或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的感情。它的特点是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魏巍的叙事散文《我的老师》有这样一个片段: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画直线的句子,是叙述,但叙述里包含着“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这就是间接抒情;画波浪线的句子变换了人称,蔡老师由前面的“她”变成了此处的“你”,作者似乎面对着蔡老师直接抒发内心的想法,这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叙、议中含情 叙、议中含情,指的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议论之中。任何写作者的叙述和议论都不会是完全客观、没有情感介入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写作者笔下,必然有不同的情感倾向;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评论者眼里,必然有不同的褒贬态度。 如阿累的《一面》里写道: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了两个内容,一是作者售票员的工作很疲乏,一是作者走进内山书店的见闻。前者暗含了对资本家盘剥工人的不满,后者暗含了对“用日本话在谈笑”的两个人的善意。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也叫寓情于景,是指写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事物,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它的特点是作者看似只写景,没直接抒情,文字里看不到“喜”“忧”“怒”“怨”等词语,但景物里其实流露着作者的情感,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里只是写景,写明月清风,写鹊惊蝉鸣,写稻香阵阵,写蛙鼓声声,但文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学生真正分辨起来虽不是什么大难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区分,至少写作时综合运用的意识不强,作文时采用单一的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语言枯燥无味。现结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略作简要的概括。 一、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

基于认知偏差的高校学生理财行为研

文献综述 基于认知偏差的高校学生理财行为研究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映。从认知偏差的起源来说,对于投资者心理的分析,可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法国心理学家Gustave Le Bon与Charles Mackay分别所著的有关从众、情绪感染以及荷兰郁金香事件的书。之后,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以及John D. Watson等将行为方法全面引入了心理学,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Allais所做的Counter-example心理实验揭示出投资者具有“确定性心理效应”,开创了投资者心理研究的先河。 1国外研究进展 社会认知偏差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种类也较多,人类不同的认知偏差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出于其在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中的重要性,很多经济学家们在自身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认知偏差进行了深入研究,就现今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看来,认知偏差类型是相当复杂的,其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也十分多样化,并且有些认知偏差还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干扰性。例如,David Gal(2006)用损失厌恶来解释一些异象,如冒险打赌、禀赋效应、现状偏见,此外还揭示了两条解释损失厌恶的基本心理学原理。 G.N.Mandel (2006)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后见之明妨害专利裁定的合理性。Harmut blank,Jochen Musch & Rüdiger F. Pohl(2007)研究了后见之明偏差的一些特殊问题。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过度自信这一现象。在谈判、投资等许多领域,人们发现其普遍存在“过度自信效应”。Gong Meng Chen &Kenneth Kim(2007)以交易账户数据研究了新型市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等偏差。Moore等人(2007,2008)在对一系列研究进行总结后,提出了信息差异理论。该理论客观地分析了人们在做出判断和决策时的心理过程,对过度自信进行了详细的定义,提出了具体的测量方法,并从信息获取的角度建立了更可信的理论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