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12.下列关于小学语文教材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学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载体。
B.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辅助。
C.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
D. 小学语文教材是编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
13.提倡语文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能力训练,而是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的是()。
A.“语言文字”说
B.“语言文学”说
C. “语言文化”说
D. “语言文章”说
14. 下列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提出的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一个基本性的要求。
B.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教材之间无多大关系
C.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基本的原则和结果都有硬性的要求和指标
D.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给教师自己发挥智慧的空间很少
15.认为课程与教学之间既有共同的组成部分,又有互不干涉的方面,这是()。
A. “小课程——大教学观”
B.“大课程——小教学观”
C. 课程平行于教学观
D. 课程与教学相互交叉观
16. 在2001年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哪一项不是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主调与关键词。
()
A. 工具性
B.人文性
C. 文化性
D.思想性
17.”良加“米”念作粮,我家的粮食堆满仓。
良加三点念作浪,朵朵浪花闪银光”。
这种教学法是()。
A. 字理识字教学
B.注音识字教学法
C. 分散识字教学法
D.字族文识字教学法
18.小学生从初步掌握母语到形成熟练技能的关键期是()。
A. 1—3岁
B. 3—6岁
C. 6—16岁
D. 10岁以后
19.认为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语言规则“内化”的过程是下列哪种语言能力说?()
A. 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说
B.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说
C. “知识技能”二分说
D. “三能力综合”说
20.人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和人类智慧的产物,是由()提出的。
A. 乔姆斯基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海姆斯
21.基于新的语文素养观,小学语文课程的具体学习目标不包括()。
A. 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学习走向语文素养的培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总路线
B. 实现“双基目标”,即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C.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包括语文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
D. 在语文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2.小学语文课程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综合平衡语文课程的多样化功能
B. 协调好“语”与“文”、“说”与“写”之间的关系
D. 实现“语”“文”交融式发展
23.现代小学阅读教学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文本观,即()。
A. 忠实观
B. 调适观
C. 创读观
D. 精读观
24.在识字教学时,教师教学生识字时要从教给他们相关感性经验、直觉经验入手,这体现了识字教学过程中()这一原则。
A. 音形义结合,着重在字形
B. 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
C. 尽量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
D. 学用结合,及时巩固
25.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这是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A. 第一学段(1~2年级)
B. 第二学段(3~4年级)
C. 第三学段(5~6年级)
D. 第四学段(7~9年级)
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散识字主张边识字边阅读、随课文识字
B. 分散识字具有许多集中识字难以比拟的优势
C. 集中识字不等于孤立识字,要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D. 分散识字教学法出示生字的主要方法是“基本字带字”
27.小学阅读教学的核心目的是()。
A.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知识
B.发展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C.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技能
D. 训练小学生的阅读方法
28.精细加工理论是由()提出的。
A.瑞格卢斯
B.加涅
C.梅瑞尔
D.肯普
29.教师在上课时通过课文插图、教学挂图及配套的音、像等多种媒体来创设一种教学意境,把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可感、生动,这是基于()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策略。
A. 意义模块
B.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
C.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
D. 教学生态式
30.语文能力不包括下列哪种能力?()
A. 听说能力
B. 阅读能力
C. 写作能力
D. 书写能力
A. 课程目标
B. 课程内容
C. 课程资源
D. 课程标准
32.小学语文教材开发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利用母语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这体现了()开发理念。
A. 心理性
B.民族性
C. 开放性
D.整体性
33.国家对处在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要求是()。
A.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B.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C.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D.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34.阅读教学中语段教学的最高目的,是()。
A.吃透整段的核心思想
B. 体会表达中的语感
C.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与表达顺序
D. 引导小学生学会批判性地表达自己看法
35.下列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的是()。
A. 语文基本功训练
B.基本语言思维能力锻炼
C. 教师基本素养训练
D.人文素养教育
36. 下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点是“学”而非“教”
B. 构建以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为基点的语文课程形态
C.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坚持“按照教的过程来设计学的过程”的原则
D. 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将更强调培养小学生的基础语言学力
37. ()、教材、教师和学生构成课程的“生态环境”。
A. 环境
B. 教学设备
C. 校园建筑
D. 课程安排
38.教师在上课时通过课文插图、教学挂图及配套的音、像等多种媒体来创设一种教学意境,把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可感、生动,这是基于()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策略。
A. 意义模块
B. 教学生态式
C.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
D.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
39. 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分为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按照下列哪种方式划分的?()
A. 依据评价实施的时间顺序
C. 依据评价对象的范畴
D. 教学依据评价内容的目标领域
40. 提出语言发展大致可分为语言生活、语言体系、语言文化三个阶段的是下列哪一个理论? ()
A.语言整体教学理论
B.语言发展阶段论
C.语言习得与教学理论
D.语言对话理论
二、名词解释
1. 课程
2. 归类识字
3. 小学语文课程
4. 成长=经验+反思
5. 语言整体性
6. 语文组块教学
7. 小学生阅读素养
8. 分解字形能力
9. 范例式教学策略
10. 口语交际素养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12. 情景教学法
13. 说话能力
14. 集中识字法
1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16. 有形课程资源和无形课程资源
17. 语文教学双轨运行
18. 汉字
19. 简明语文课堂
20. 语商
三、判断题
1.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活水,学生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都要以生活为依托,生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资源总库。
()
2.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预设,如提前备课,不打无备之战。
()
3. 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即指学生的阅读知识、阅读技能。
()
4. 小学生顺利展开口语交际活动的心理条件是在交际中对价值观的选择和判断。
()
5.研读阅读文本要“忌搬”,即过去偏离作者的大体意图与价值取向,导致文本解读与文本之间差距较大。
()
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胡”为基本字带出来一组字“湖、糊、葫、蝴”等,这种识字法是分散识字法。
()
7. 现代语文教学是知识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利无害。
()
9.教师专业素养的三种元素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
()
10.小学生语文素养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语段整体感知能力,其二是语段语段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
()
11.把生活感受、情感体验抒发与习作训练、语言表达活动合二为一,是“放飞想象式”作文训练的操作性思路。
()
12. 教学大纲的语言多以量化规定性的语言进行阐述,给教育者自己发挥智慧的空间少。
()
13.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中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
()
14. 教学对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形式,是小学生与小学语文教师之间实现认识、精神、价值互构的基本途径,
对话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科学化的精髓。
()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同步”不是亦步亦趋,而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但又适度超越学生的“基础”,努
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优化发展。
()
16.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审美素养与阅读能力。
()
17.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学同步,立体开放,人文交融,课内外沟通。
()
18.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高阶段或最后阶段,是小学生听、说、读等能力的集结点与汇聚点。
()
19.“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属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
()
20.在写作中, 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主要依赖于思维活动。
()
21. 小学语文教学无需预设,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来自生成性教学环节。
()
22. 能听懂少年儿童广播,听故事能边听边想像是小学二年级听话教学的要求。
()
23.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佳期是学龄期开始10年内。
()
24. 小学低年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
25. 看图或观察事物以后,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这是小学一年级说话教学的要求。
()
26.现代小学语文课提倡从“做语文课”走向“教语文课”。
()
27.识字就是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
()
28.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对语段整体感知的能力。
()
29.小学二年级作文教学要达到“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这一目标。
()
30.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小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
()
31. 好“课”内在的逻辑是思维逻辑与生活逻辑,其中思维逻辑确保着知识的认识之“序”,生活逻辑确保着知
识的价值之“序”。
()
32. 作文教学中要提倡活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讲真话、表
达真情实感。
()
33. 传统语文教学——语感教学法,现代语文教学——知识教学法,都有其弊端。
()
34. 语言与思维是互为一体两面的关系——思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与外在形态,语言是思维的内核与实质。
()
35. 小学语文教学是价值性、人文性色彩明显的教学形态,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特点。
()
36. 抽象思维是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的基础和根源。
()
37. 学生在毫无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情境下学习字音,也能以音传义。
()
38.会写用是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会读准字音的过程。
()
39.现代小学阅读教学需要一种新型的文本观,即创读式的文本观。
()
40.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
( )
四、简答题
1.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2.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素养包括那些内容。
3. 简述语言习得与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4.简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5. 简述字理识字教学法的一般程序。
6. 简述小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的结构。
7. 简述识字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8. 简述“四位一体”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
9. 简述有形课程资源和无形课程资源。
10. 简述几种特色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至少举三种)。
11.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师的专门素养包括那些内容。
12. 简述说话能力的内容
13. 简述语文素养的“两维”观。
14. 简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特征。
15. 简述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看图说话法。
16. 简述阅读教学中句子教学的基本任务。
五、论述题
1论述: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如何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
2试论述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中的分格训练法。
3试述小学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 试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字族文识字教学法,并举例阐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 C B D C D D B A C
11-20 C D C A D D D C A C
21-30 B C C B B D B A D D
31-40 D B A D C C A B A B
二、名词解释
1. 一般从两个角度来认识课程,即广义与狭义两种:
从狭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为学习者开设的各种各样的学科,与之相关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正是狭义课程概念的直接体现。
从广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学习者在学校生活中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体。
课程不仅体现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正式教育教学活动中,还体现在学校中存在的人、事、物、环境、氛围等对学习者产生的有形与无形、有意与无意、客观与主观的影响中。
2. 归类识字:归类识字既是我国识字教学的重要经验,又是识字教学规律的重要体现。
当然,归类识字不是一种识字教学方法,而是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甚至可以说,按照识字方法进行归类是归类识字的重要思路之一。
例如: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韵语识字;联系实际事物识字。
3. 所谓“小学语文课程”,它是国家、学校为小学生专门设计与实施的一门以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为目的的基础学科及相应语文活动、教学进程的统一。
4.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现代教育提倡教师在经验中自我成长,而经验只有经反思梳理后才可能转变成为教师的实践智慧。
无反思的经验只是一种盲目的惯性,是定型的、刻板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充斥其中。
5.语言整体性:语言结构的整体性,即语音、语汇、语法在语言实践中的一体性;语言内容的整体性,即语汇、语句、语段是在语篇中整体存在的;语言活动的整体性,即语言存在形式与语言交际活动、语言听说写活动是合二为一的关系。
6. 语文组块教学:坚持语文教学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活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和的整体发展,综合学习活动、主题教学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
7. 小学生阅读素养:是指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所需要、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关能力、品质的总称,具体包括阅读兴趣习惯、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鉴赏书面语言的能力、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文本分析能力、阅读感受能力、对阅读工具的驾驭能力、阅读的速度与流畅性等。
9. 范例式教学策略: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指出,“范例”教学是指通过有典型意义的、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来进行讲解,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剖析,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认识,从而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正确的情感和态度。
模式:选择个别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掌握同类事物的普遍特征——掌握事物的发现规律——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及生活的经验。
10.口语交际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交际素养是小学生顺利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相关心理品质的综合,是他们借助于语言来准确、恰当、清晰、文雅地表达自我的相关心理素质的总和。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它是国家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的指导性文件,大致包括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实施目标、实施建议等内容。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主要体现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中。
12. 情景教学法:是指语文教师善于利用生活场景、课本剧表演、现代教学媒体等手段,努力创设一定的阅读教学情境,唤醒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暗示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方法,促使小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并借助教学情景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理解阅读文本,从而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13.说话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小学生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表情达意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察言观色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如手势、身姿、表情等)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等。
这是小学生顺利进行说话的必需能力及品质。
14. 所谓集中识字法,就是以汉字构形规律为基础,依托汉字共同特征,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短期内大量识字、大量阅读,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为阅读、说话与作文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集中识字教学方法有:分类识字法、部件识字法、汉标识字法、成群分级识字法、字根识字法、快速循环识字法、听读识字法、双拼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韵语识字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1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活动。
无论是只关注教师的“教”,还是只关注学生的“学”都是不可取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应该追求多元、平衡的评价目标。
16. 有形课程资源和无形课程资源 :有形是指有形状的、感官能感觉到的。
无形是指某事物的存在不能被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感知。
比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自然风光动植物、文物古迹、建筑、标语等等都属于有形课程资源,而网络、电视、广播、表演、会议、风俗民情等等则属于无形课程资源。
17. 语文教学双轨运行:把国家规定的语文教学时间分为两部分或两轨:第一轨:以3/4—4/5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强化“双基”,完成教材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用2/5—1/5的时间开设“自由读写”课。
第二轨: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智力背景,克服课堂教学读写量不足,主动学习不够和学习内容较窄等问题,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18.汉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音、形脱节,看到字形不能读出字音。
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直接形成音形联系,
提、折、钩)按一定的数量(几点、几横等)、一定度量(笔画的长短、口出与否、封口与否等)和一定的空间配置(左右、上下、内外)组合而成的。
19.简明语文课堂:就是主干明晰、线条清楚、思路通达的课堂形态。
它追求的是风格平实、节奏简约、内涵充实的教学样式,倡导“一站式”教学,尽可能不实质性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或者说在学生学习活动之外徘徊才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它所采用的一般教学策略是“核心知识组块”策略,即依托核心知识组块来推进教学活动的策略。
20.语商:指一个人学习、认识和掌握运用语言能力的商数。
具体地说,它是指一个人语言的思辨能力、说话的表达能力和在语言交流中的应变能力。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22. × 23. √ 24. √ 25.× 26.× 27.× 28.√ 29.× 30.√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四、简答题
1.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1)语文课程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的态度、情感、愿望、个性,包含着文化主体的生命意识、社会责任感、审美精神等,它们使语文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鲜活“滚烫”的课程。
人文精神铸就着语文课程的灵魂,不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语文课程是苍白乏力的。
(2)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人文情怀的表达与渗透过程,语文课程实施中需要师生情感的介入,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教化,是塑造“真人”的一个环节,所谓“文以载道”。
语文课程对学生所产生的思想价值影响是“无声德育”、“隐性德育”,能够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人效应。
在语文课程中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砥砺,体现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本然使命。
2.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素养包括那些内容。
答:对特殊文艺体裁作品的研究经历;课本剧的编导能力;游戏知识与组织能力;一定绘画功底;小学生身心及语言发展知识
3. 简述语言习得与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人的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实践证明:儿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是在潜意识地、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语言,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他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是在课堂里),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学习并运用一种语言,他不注意语言形式(不自觉地掌握),只注重意义的沟通;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4. 简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最大启示是其有关对话活动的“三原则”,即符合真理的有效性、正确的有效性、真诚的有效性等。
为此,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确保对话内容的正确性。
其次,口语交际教学要遵循基本社会伦理规则。
口语教学必须引导小学生学会尊重、宽容、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