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部分)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仪的基本要素:地轴、赤道、两极。
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轴转动,这根轴就是地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对应的点叫南极。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1)二分二至日期: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春分、秋分直射点在0°纬线(赤道),夏至直射点在23.5°N(北回归线),冬至直射点在23.5S(南回归线)。
(3)昼夜长短
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昼夜等长)。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夏至日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4.纬线和经线的基本特点
(1)纬线的基本特点
形状——圆(极点除外)。
长度——不相等。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2)经线的基本特点
形状——半圆。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5.重要的地理经纬线及其数值
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和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120°E(北京所在东八区中央经线)
纬线
0°纬线(赤道、最长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30°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中、高纬度分界线)
23.5°纬线(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23.5°N是北回归线,23.5°S是南回归线)
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66.5°N是北回归线,66.5°S是南回归线)
90°纬线(南北极点)
6.地球五带的名称、范围及其地理现象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北温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7.高、中、低纬度的范围
高纬度:60°—90°
中纬度:30°—60°
低纬度:0°—30°
8.地形部位的名称
9.五种地形类型的名称和区别
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平坦广阔。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海拔较低(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和缓。
二、世界地理
1.七大洲与四大洋名称、分布及大洲之间的界线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七大洲的分布:①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
②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③赤道穿过的大陆只有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
④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
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四大洋的位置:
名称位置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之间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
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③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⑤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2.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分布。
世界著名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横贯亚欧大陆南部,主要由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组成)
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美洲西部,主要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组成)
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
3.常见天气符号
4.气温垂直递减率
一般条件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世界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7.南、北极地区的大风、干旱等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特有生物等。
北极的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气候酷寒;但年平均气温比南极地区高,年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力较南极地区小。
南极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三、中国地理
1.我国的四至点、领土面积、濒临的海洋。
我国四至点: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岛东岸濒临)。
3.人口分布特点,民族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4.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和分布。
5.长江、黄河、淮河、珠江、塔里木河、黑龙江名称和分布。
①黑龙江②黄河③淮河④长江⑤珠江⑥塔里木河
6.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名称、特点。
运输方式运量运价速度其他
公路运输较小较高较慢机动灵活、“门对门”,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分为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两大类)
铁路运输较大较低较快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适合长途运输(分为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类)
海洋运输、内河运输最大最低最慢
投资省,但受
自然条件限
制大
航空运输最小最高最快快速、安全、舒适,客运为主
管道运输大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投资大、灵活性差
7.我国的土地国策
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8.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我国1月0℃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④河流(冬季)不结冰与结冰的分界线;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⑥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9.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及其分布。
10.北京的经纬度及城市职能
北京中心位置约40°N、116°E。
全国政治中心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全国文化中心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等诸多文化场所
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国际会展中心
四、乡土地理
1.福建省的邻省及濒临的海域、设区市名称及其分布。
福建省邻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
濒临海域:东海
秦岭、淮河一线
2.主要山脉(武夷山、戴云山)、主要河流(闽江)
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