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疗废物的处理教学内容

检验科医疗废物的处理教学内容
检验科医疗废物的处理教学内容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生活垃圾处理流程

贮血管处理流程

固体物垃圾处理流程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二、范围 医院所有的临床、医技科室、后勤服务保障部门。 三、职责 1、建立健全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医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院长、科主任、护士长、实验室负责人为本部门具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级人员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2、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负责垃圾的分类投放,清洁工人负责垃圾收集、包装密封并运送到科室医疗废物暂存点。 3、物业公司专职人员(总务科监管)负责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手术室等)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运送到医院暂时贮存地点,并与产生点工作人员交接登记签名,按要求存放。每天/隔天与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交接并做好交接记录。每月收集各科室及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交接记录,并检查数量是否一致。交接表保存3年。按要求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包装容器。 4、药剂科负责输液瓶的回收及无害化处理。负责药物性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5、核医学科、检验科、实验室负责放射性废物、病原微生物标本的无害化处理。

6、医疗废物管理部门负责对医疗废物处理进行监督检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四、标准 1、临床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科室主任为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 (2)医务人员负责垃圾的分类投放,科室清洁工人负责垃圾收集、包装密封,污物袋装满3/4时即需包装密封,分类投放于科室的暂时贮存地点,并做好交按记录,交接记录月底护士长签名后一份交总务科统一保存,另一份物业公司存档。 (3)科室设感染性废物收集桶(黄色污物袋)、锐器合(黄色)及生活垃圾收集桶(黑色污物袋),容器必须加盖、防渗漏、防锐器穿透,各种污物桶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污物收集桶每周定期清洁消毒二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4)进行污物收集、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胶手套、穿胶水鞋、戴口罩、帽,必要时穿橡胶围裙等。 (5)病人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带针头)、输液器(带针头)、输血器等用后直接投入锐器合。治疗室加药后的注射器可分离针头后投入感染性废物桶,针头投入锐器盒。 (6)未作回收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包括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医疗器械等投放于感染性废物收集桶。

医疗废物处理细则检验科

医疗废物处理细则检验科 检验科使用后各类物品(医疗废物)处理细则一、金属器材 1(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用煤气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 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 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 2(较大的金属器材或锐利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 2% 碱性/中性戊二醛溶.液浸泡2h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 或压力蒸汽灭菌。 二、玻璃器材 1(采集标本的器材反复使用如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用一 消毒。污染后的吸管、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 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h,再 清洗干净、烘干。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min,30min, 反复洗刷,沥干,37?,60.?烘干。 2.用于生化或免疫学检验,经消毒清洗后浸泡于重铬酸钾—浓硫酸 清洁液内24h,彻底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3遍,沥干,烘干。三、塑料搪瓷制品 1.反复使用的塑料制品如样品杯、搪瓷容器、肝炎检验的反应板等,用后应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2h,6h,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min,30min,可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h,6h,消毒液每日更换,消毒后用水洗净或流水刷洗,沥干; 2.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物品,必须用压力蒸汽灭菌121?102.9Kpa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烘干备用。

四、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品(医疗废物) 1.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 2.玻璃涂片均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双层专用包装袋中,严防遗 失,专职人员来回收时交换周转箱。 3.其余一切感染性废物均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存放在污物间。 五、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处理方法 1.液体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搅匀后作用2h,4h 倒入厕所或粪池内。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 2.固形标本: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疑似与确诊传染病必须放入专用周转箱内双层包装物内。 3.盛标本的容器:若为一次性使用纸质容器及其外面包被的废纸,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 六、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必须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121?102.9Kpa30分钟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灭菌时必须连同包装袋)。 徐州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之欧阳光明创编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为规范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后勤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运送、转运以及医疗废物暂存处的清洁及消毒;检验科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以及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二、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三、医疗废物实行分类管理,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等分别收集并存放于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内。 四、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国家规定,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五、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它化学性废物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六、隔离的传染患者或者疑似传染患者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隔离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

物,并及时密封。 七、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八、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九、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并系上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十、后勤回收、运送医疗废物工作人员每天从检验科医疗废物存放地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存地点。在运送前,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存地点。 十一、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掌握必要的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能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情况时做出正确的紧急处理。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其它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时,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部 二零一二年九月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 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 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 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弃物,但应当 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 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8.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说明:产生一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带有警示标识的袋中;医疗废弃物中的利器如针头、 缝合针、手术刀等放到专用容器内,封闭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包装袋外要贴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一交接(科室人员与总务回收人员交接,双方在产生地交接本上签字)一贮存(医疗废弃物暂存点)。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 检验科每天负责医院的所有临床科室的工作,储存着大量试剂,标本,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许多的医疗废弃物,为避免生物性,化学性,药物性等废弃物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制定,正确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标本的准则,并指导应用于临床,同时要监测消毒,灭菌的效果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所以检验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在医院显得尤为重要。 一,检验科科废弃物的分类:可分为五种废弃物。 1,生活性垃圾:它不属于医疗废弃物,主要包括一次性塑料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放射源等污染的试剂,包装盒,包装袋等。 2,感染性废弃物:携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的医疗废物,主要包括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使用过的棉签,一次性用品(口罩,手套等),各种废弃的标本。细菌室接种细菌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必须在科室三楼洗刷间经专人高压蒸汽灭菌后,在按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并有记录。 3,药物性废弃物:主要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菌室手工药敏抗菌药物等。 4,化学性废弃物:试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试剂废弃瓶等固体性垃圾,应集中存放,统一收集。 5,损伤性废弃物:能够刺伤或伤害人体的锐器,如载玻片,玻片,玻璃试管,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应分类存放在锐器盒内,集中收集,

统一处理。 二,检验科垃圾的处理原则: 1,分类收集原则:目的是减少有害有毒垃圾,减少传染性废物的数量,加强废物的处理。 2,回收利用原则:玻片,玻璃试管;平皿、胶塞等先消毒后清洁,烘干,重复利用。 3,减量化原则:通过重复利用,分类收集,高压消毒处理,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数量。 4,无公害化原则:先消毒,灭菌,然后集中收集。 5,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如细菌室的标本,培养物集中消毒处理;检测血液集中放冰箱统一处理。 三,检验科科垃圾分装: 按废弃物的分类设置了3种的收集袋,要求坚韧,耐用,不漏水。并建立严格的垃圾分装制度,以减少其污染数量,其次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应严格分类,禁止混放。应明确: 1,黑色塑料袋:存放生活垃圾。 2,黄色塑料袋:存放医疗废物垃圾。 4,利器盒:存放锐器物。如血气分析的注射器,采血针,微量采血管,破碎的玻璃、试管等。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图 标本溢洒→戴手套,口罩,穿着防护服→用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使用消毒剂时,从溢洒区域外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为规范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后勤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运送、转运以及医疗废物暂存处的清洁及消毒,检验科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以及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二、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三、医疗废物实行分类管理~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等分别收集并存放于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内。 四、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国家规定~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五、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它化学性废物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六、隔离的传染患者或者疑似传染患者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隔离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七、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 废物不得取出。 八、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九、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并系上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十、后勤回收、运送医疗废物工作人员每天从检验科医疗废物存放地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存地点。在运送前~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存地点。 十一、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掌握必要的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能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情况时做出正确的紧急处理。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其它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时~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 附件6: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类别特征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1、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 械; --—废弃的被服; 感 ——其他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染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性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 活垃圾。废危险的医疗废物。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物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1、生活垃圾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黑色塑料袋内装 3/4 满→物业人员扎紧送入暂时存放桶→物业专职运送人员用防渗漏车运送至→医院垃圾站→由环卫部门专车运走处理。 2、可回收塑料类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棕色塑料袋内装 3/4 满→由物业内勤人员送至病室暂时存放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由回收公司送走处理。 3、玻璃类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白色塑料袋桶内装 3/4 满→由物业内勤人员送至病室暂时存放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交回收公司处理。 4、感染性垃圾: (1)由生产科室分类收集放入防渗漏双层黄色塑料袋内 3/4 满→ 由物业内勤人员送至病房暂时存放防渗漏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焚烧处理。 (2)检验科病源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分类收集→在科室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按其它感染垃圾处理。 (3)结核病人的痰液和检验科检查后痰液标本、污染废物,以及各科室病人的引流液、胸、腹水等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用防渗漏的专用桶盛装→由物业人员送至化痰室→经高温煮沸 30 分钟或 2000mg /L含氯消毒剂混合作用 30 分钟后,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残渣按生活垃圾处理。 5、放射性废物:

(1)固体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双层防渗漏、防扩散的红色塑料袋中,用胶带密封后存放储存室经10个半衰期后,按感染性垃圾处理。 (2)液体废物:产生后由专用管道排入分隔的污水池,经过降解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6、锐器(包括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术刀、剪、钳、体温表等)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装入防渗漏、防刺的专用收集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暂时存放房内→由回收公司运走处理。 7、化学性废物:放射科显影液产生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定影液产生后用防渗漏的专用桶装,交回收公司处理。检验科、病理科的化学试剂、液体废物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8、病理性废弃物:产生科室分类收集→交外勤物业人员→交太平间管理人员→进行登记签名→浸泡消毒后→总务科定期派人送殡仪馆火化处理。 9、废水:医疗生活废水由医院排污系统进入污水处理站,先沉淀后加入 25%的亚氯酸钠、15%的盐酸、10%次氯酸钠并经过二氧化氯发生器作用后生成二氧化氯,对废水进行处理排出。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模版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科 2012年12月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 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一、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二、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 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 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弃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 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 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8.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说明: 产生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带有警示标识的袋中;医疗废弃物中的利器如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等放到专用容器内,封闭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包装袋外要贴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交接(科室人员与总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 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 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

最新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1)

最新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1) 检验科 2012年12月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 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一、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二、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 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弃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 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浅谈医院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

浅谈医院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 目的全面提高医院检验科的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防止交叉感染、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方法将医院检验科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处理,并加强对检验科工作人员和工勤人员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学习。结果通过学习和规范的管理,提高了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水平。结论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标签: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检验科接触带有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以及院内几乎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医院检验科的医疗废物主要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是醫院内一个重要潜在的生物传染源,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1 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由黑色塑料袋盛装,医疗废物由黄色塑料医疗废物袋袋盛装。在科室生活区、厕所固定位置放置垃圾筒,内套黑色专用塑料袋,并在桶上粘贴生活垃圾标签;在实验室垃圾桶内套黄色塑料袋,并在桶上粘贴医疗废物标签,标签上注明医疗废物种类。 2 建立规范的交接登记 科室备有医疗废物登记本,登记内容是日期、感染性废物(塑料类、非塑类)、损伤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药理性废弃物、化学性废弃物、输液瓶(袋)及其数量、交接时间、经办人双方签字等。回收时,由科室人员和回收人员进行现场核实、双方签字等。 3 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3.1 感染性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针、玻片等锐气必须存放在利器盒内;使用后的一次性检验用品、一次性抽血注射器、试管、吸管等应及时放入黄色垃圾袋中;使用后的各种废弃血标本、所有的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种保养液等应高压灭菌后装入黄色医用垃圾袋,均由专职人员存放在医疗垃圾回收站集中处理。液体废物须经严格消毒、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3.2 化学性废物由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放免实验使用后的试管、试剂不得随意乱丢,应套双层黄色垃圾袋密闭运送,由专人回收集中处理。 4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或样品的管理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一、检验科医疗废物内容。门诊体液标本、各种血液、采血针管(包括棉签、棉球)、检测后反应板架杯、细菌培养标本及其培养基。 二、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所有以上废物均应暂存于防漏的容器内,不得随意乱丢,用黄色袋盛装感染废物于密闭的容器内消毒后,送医院废物管理处集中处理,由工人完成并做好记录,运送过程中不得污染环境。 三、门诊体液标本。加入xxmg/l有效氯液浸泡30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 四、采血针管。用xxmg/l有效氯液浸泡60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 五、血液标本及其试管。煮沸30分钟消毒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 六、检测后反应板架杯。用xxmg/l有效氯液浸泡601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 七、细菌培养标本及其培养物。高压消毒灭菌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 第二篇: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保康中坪医院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为规范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后勤部门陈进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运送、转运以及医疗废物暂存处的清洁及消毒;检验科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以及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二、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三、医疗废物实行分类管理,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等分别收集并存放于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内。 四、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国家规定,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五、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它化学性废物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六、隔离的传染患者或者疑似传染患者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隔离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第三篇: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与流程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两类。 1、感染性医疗废物: 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所用容器;使用过的空针(不

医疗废物处理细则检验科

检验科使用后各类物品(医疗废物)处理细则 一、金属器材 1.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用煤气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 2.较大的金属器材或锐利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2%碱性/中性戊二醛溶.液浸泡2h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 二、玻璃器材 1.采集标本的器材反复使用如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污染后的吸管、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h,再清洗干净、烘干。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min~30min,反复洗刷,沥干,37℃~60.℃烘干。 2.用于生化或免疫学检验,经消毒清洗后浸泡于重铬酸钾—浓硫酸 清洁液内24h,彻底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3遍,沥干,烘干。 三、塑料搪瓷制品 1.反复使用的塑料制品如样品杯、搪瓷容器、肝炎检验的反应板等,用后应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2h~6h,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min~30min,可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h~6h,消毒液每日更换,消毒后用水洗净或流水刷洗,沥干; 2.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物品,必须用压力蒸汽灭菌121℃102.9Kpa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烘干备用。 四、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品(医疗废物) 1.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 2.玻璃涂片均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双层专用包装袋中,严防遗 失,专职人员来回收时交换周转箱。 3.其余一切感染性废物均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存放在污物间。 五、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处理方法 1.液体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搅匀后作用2h~4h 倒入厕所或粪池内。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 2.固形标本: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疑似与确诊 传染病必须放入专用周转箱内双层包装物内。 3.盛标本的容器:若为一次性使用纸质容器及其外面包被的废纸,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周转箱内专用包装袋中。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部 二零一二年九月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人民医院 检验部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一、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维护人的健康和安全。 2.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3.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 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 1.医疗废弃物产生科室责任 1)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全过程控制,科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进行登记和交接,不许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2)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产生地对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执行。 2.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着装要求 1)工作时间穿规定的工作服、鞋,戴帽子、口罩、手套。 2)进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穿鞋套,出来脱鞋套。 3.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工作责任 1)检查是否按规定封闭袋口、贴有填好的标签,袋子是否完好无损。 2)将袋子直接装入医疗废弃物运输车中,中途不得着地,不得遗撒。 3)对于科室未按规定贴标签的袋子应主动与管理者联系贴签,若仍不贴标签可拒绝收集。 4)运输车装完医疗废弃物后,加盖密闭,按指定的路线直接运送到医院医疗废弃物贮存处,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直接装入专用整理箱中,加盖封闭待运,不得野蛮装卸。 5)每次运输后对车辆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冲洗。用1000mg/L含消毒剂喷洒消毒。 6)每次运输完毕锁好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的门。 7)每周对医疗废弃物贮存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清扫干净保持卫生清洁。 8)运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弃物直接接触身体。

检验部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具体要求 一、产生地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后附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表)。 二、根据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的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容器内。 1. 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及化学性废弃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弃物可混入感染性废 弃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弃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 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弃物 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6. 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弃物,在交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就地消毒。 7. 对产生的数量进行记录和交接、要有交接人双方的签字。交接记录要保存三年。 8.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与贮存流程说明:产生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带有警示标识的袋中;医疗废弃物中的利器如针头、 缝合针、手术刀等放到专用容器内,封闭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袋中;)包装袋外要贴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交接(科室人员与总务回收人员交接,双方在产生地交接本上签字)贮存(医疗废弃物暂存点)。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架构图(20200419204914)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架构图 院长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感染科 医疗废物管理小组 医疗部门护理部门行政部门 输液室、治疗室病房、供应室行政后勤清洁公司 各临床科室 检验科、放射科 药剂科、整形科 手术室、B 超室 体检中心、住院部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 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 1)保安理论培训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 4) 工作技能培训

检验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检验科废物处置管理规 定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检验科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1、医院垃圾分类: 1.1生活活垃圾:包括废纸、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以及其他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药物等污染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 1.2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用黄色垃圾袋。 1.2.1感越染性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废弃的被服等;(2)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6)使用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 1.2.2病理性废物:(1)废弃的人体组织和器官;(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切片。 1.2.3损伤性废物:(1)医用针头、缝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3)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瓶等。 1.2.4药物性废物:(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品:(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1.2.5化学性废物:(1)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求血压计、汞温度计。 1.3放射性废物:用红色垃圾袋。 2、检验科工作人员将产生医疗垃圾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置,确保由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危险废弃物,由总务

科派专人收集并登记,专人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储存处储存,并按规定统一交由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处置。 3、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容器中安全运出实验室 4、所有生物性材料应弃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容器中安全运出实验室。 5、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容器内。 6、有效氯消毒剂:常用消毒液浓度为300mgL,并用检测试纸定期检测。 7、本和科室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再科内进行化学消毒或压力蒸汽灭菌,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8、全自动仪器下排液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用浓度100ogL的含氯消毒液搅匀后浸泡2h后倒入则所或粪池内;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及其它固形标本进行焚烧或加浓度为3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拌匀后浸泡2h: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至6h后倒入则所或化美池。 10、重复使用的试管、玻片等物,浸泡于浓度为3000mg几L的含 氯消毒液中2h以上,然后清一烘干一高温消毒。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为规范检验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后勤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运送、转运以及医疗废物暂存处的清洁及消毒;检验科具体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以及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二、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三、医疗废物实行分类管理,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等分别收集并存放于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内。 四、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国家规定,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五、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它化学性废物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六、隔离的传染患者或者疑似传染患者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隔离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七、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八、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九、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并系上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十、后勤回收、运送医疗废物工作人员每天从检验科医疗废物存放地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存地点。在运送前,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存地点。 十一、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掌握必要的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能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情况时做出正确的紧急处理。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其它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时,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