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苏州园林注重将人与自然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以人为中心,而是以自然为根基。

在园林的布局设计中,常见的有山水、湖泊、假山、池子等自然元素,并通过合理的构造使之与建筑、花木、人造景物等相融合。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自然的美,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对人的熏陶和启发。

二、假山的运用假山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独特之处。

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不仅形象逼真,似乎是从自然山水中剪裁出来的,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

假山的制作方式和手法也极为讲究,常常巧妙运用石头的形状、色泽和纹理,以及人工痕迹来构建山体的形态,使得假山更具观赏价值。

三、精巧的布局和细致的构造苏州园林的布局非常精巧,充满对称和谐的美感。

在园林的设计中,考虑到了视觉、听觉以及空间的变化。

园林常使用回字型或中轴线对称的形式,展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

同时,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和花木的摆放也十分精致,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考虑,强调空间的层次和节奏。

四、文人气息浓厚苏州园林融入了文人精神和审美意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园林的追求。

在园林的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诗词、书法等文学艺术的影子。

园林常常采用意境深远的命名,使人们在游览园林时能够联想到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五、空间的错落有致苏州园林通常采用小面积的规划设计,空间显得相对狭小,但却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

通过灵活的布局和巧妙的延伸,使得空间看起来更大、更开阔,让人们在有限的区域内体验到丰富的景观。

六、多样的水景水景是苏州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运用特色的水景元素,如池塘、小溪、喷泉等,实现了园林的平衡和谐之美。

水景在园林中的安排和布置往往非常巧妙,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舒适和静谧的感觉。

以上就是苏州园林的主要艺术特点。

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人与自然和谐融合,运用精巧的布局和细致的构造,体现了文人情怀和审美意识,创造出迷人的空间错落和多样的水景,使得苏州园林成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之作。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分析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分析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布局规划、园林建设技艺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苏州园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苏州园林,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体会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魅力,对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苏州园林,了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设计理念、布局规划、建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苏州园林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园林建筑的审美能力,学会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达对园林的赏析和理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设计1. 知识内容(1)苏州园林的概况:了解苏州园林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主要代表作品等。

(2)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探讨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如以小见大、假山水、曲径通幽等。

(3)苏州园林的布局规划:介绍苏州园林的布局规划,包括建筑风格、造园手法、植物配置等。

(4)苏州园林的建造工艺:了解苏州园林的建造工艺,包括建筑材料、雕刻工艺、园内装饰等。

2. 能力培养(1)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学习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布局规划,培养学生对园林建筑的赏析能力。

(2)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创作、手工制作、图文展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体验通过讲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品,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感受苏州园林的风采和魅力。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苏州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苏州园林的美丽和神韵,深入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景观流派风格与空间分析

苏州园林景观流派风格与空间分析

苏州园林景观流派风格与空间分析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空间布局而闻名于世。

在苏州园林中,有着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每个园林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对苏州园林的景观流派风格和空间分析进行探讨。

苏州园林的景观流派主要分为“山水”、“平泽”和“花园”三个大的方向。

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以下将对每个流派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是“山水”流派,这是苏州园林中比较典型且最为重要的一个流派。

它通过营造山水环境,以假山、水景和植物等元素为主,打造出韵味深厚的景观。

在空间布局上,山水园林常常利用建筑、假山和水体的组合来创造层次感和景深感。

例如,拙政园中的“曲桥”和“春晓堂”就是运用了这种手法,使整个园林呈现出多层次的立体感。

其次是“平泽”流派,这一流派主要注重平面布局和地面景观的设计。

相对于山水园林而言,“平泽”园林更注重平面美和空间结构的体现。

例如,留园中的“带亭”和“乌篷舟”就是运用了平泽园林的设计理念,使园中的空间布局有序、纵横相连,并通过建筑和植物的布置,营造出和谐宜人的环境氛围。

最后是“花园”流派,这是苏州园林中相对较小且专注花卉的一种流派。

花园在空间设计上更加集中精致,注重花卉的选择和布置,以及配套的建筑和景观的组合,使整个园林呈现出鲜花盛开的景象。

例如,狮子林中的“花园”,就选用了各种花卉和绿植,并通过高低起伏的地势和水体的点缀,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浪漫气息的花海。

通过对苏州园林不同流派的风格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风景园林在设计上常常运用自然元素,如建筑、水体、植物等,并通过布局、材料和景观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美学效果。

同时,苏州园林注重空间布局的变化和层次感的体现,通过引导视线和营造氛围,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静谧与美好。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的景观流派风格多种多样,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从视觉上,通过充满变化和层次感的空间布局,使人们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感受;从心灵上,通过自然元素和环境氛围的营造,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宁静与舒适。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天下园林之盛”,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主要分为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两类,其中私家园林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布局最精致,被誉为“园中园”。

而拙政园则是苏州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和典型。

该园建于明代,由失意归隐的王姓官员建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期间多易其主,1860年-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上世纪50年代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有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花园,中花园是拙政园主景区,全园精华所在;园南建有中国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为主,取材于自然,注重营造自然的氛围和景观。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包括亭、楼、台、阁、廊、桥等,这些建筑物通常都是精致的木结构,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画,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

其布局非常精细,通常采用错落有致的手法,使游客在园林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气息。

这些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包括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山石奇峰、花草茂盛等,每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苏州园林的建造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如今,苏州园林已成为中国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苏州园林的美学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自然美: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中尽可能地保留了自然的美学特征,如山石、林木、水流等,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野趣的氛围。

2. 空间美:苏州园林在空间布局上非常精妙,通过借景、对景、隔景等手法,创造出层次丰富、变幻莫测的空间感。

3. 艺术美: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雕刻、绘画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4. 人文美:苏州园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说明方法
赏析苏州园林的句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描述园林的美景:苏州园林以其精致、雅致的景色而闻名,句子中
可以描绘出园林的建筑特色、绿树成荫的景观、湖水流波的景色等等。

例如:“垂柳依依,春水碧波荡漾;独坐高楼,俯瞰园中亭台楼阁。


2.表达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
句子中可以通过表达园林所传递的思想、哲理或者文化内涵来赏析。

例如:“小桥流水人家,寓意着人们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假山、水池、亭台,
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突出园林的历史价值:苏州园林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句子中可
以通过描述园林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来赏析其历史价值。

例如:“紧
闭牡丹古寺门,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是功名利禄忙,终难逃去著名号。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对苏州园林的句子进行赏析,并凸显其中的美感、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对中国古典建筑苏州园林进行分析

对中国古典建筑苏州园林进行分析

02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通过巧妙的空间利用和景观设计,
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游览路线和引人入胜的景观。这些园林不
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
趣和文化内涵
01.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以"文人园"为代表,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园中的建筑多以木材 和砖石为主要材料,结构简洁而典雅,雕刻精致。屋顶多采用坡屋顶形式,以青瓦覆盖, 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
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6
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
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
苏州园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作为历史文化 遗产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 观念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研究和保护,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时,苏州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 代表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通过保护和传承苏州园林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2
1 2 3 4
概述 建筑风格 水景处理 植物配置
目录
CONTENTS
5 6 7
文化内涵 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
保护与传承
01
苏州园林以其精湛的造园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些园林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少数可追溯到宋朝。它们以水
景为主导,注重借景、堆山、理水、植物配置等元素的协调,
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自然氛围
促进传承发展:通过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 教育活动和文化交流 活动,加强对苏州园 林历史和文化内涵的 传承与弘扬。鼓励社 会力量参与园林的保 护和开发利用,促进 苏州园林在当代社会 中的可持续发展

苏州园林案例分析范文

苏州园林案例分析范文

苏州园林融入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一.苏州园林简介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掩映. 二.苏州园林的特色1、借景的造园手法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2、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3、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象征,是文人墨客游览的名胜。

它的出现与南宋朱元璋时期有关,宋代苏州园林融汇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中国全局的艺术文化特色和私家园林的准则,兼收并蓄,形成苏州特色的庭园艺术形式,被誉为“江南园林之最”。

从哲学思想角度考究,苏州园林以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把哲学思想融入设计中,将自然、自然和人类相结合,以创造出一种秩序性、和谐性、平衡性的空间体系,象征着上天下地之间的统一和和谐。

从审美角度,苏州园林的审美特色展现在它的设计结构中,古典园林讲究的是精致清雅的空间结构,它把一条小溪、一池水、一片山坡、一片坡地、一排树木、一栋建筑物等放置在一起,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布局和树木的落叶情调,都体现了古典园林独特的美学理念。

此外,苏州园林还有其独特的自然形象。

它不仅结合了自然风景,而且结合了视觉艺术设计,把构造紧凑的花郁之下,组成不规则的空间,以及以诗意的景观结合建筑的美学,无不体现苏州园林独有的美学感受。

总之。

苏州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苏州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苏州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苏州,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

苏州园林以其极高的园林艺术价值和独特的江南文化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园林爱好者。

在这个充满古典园林氛围的城市中,许多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围绕苏州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其中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

简介苏州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融合了江南文化的精髓,注重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的有机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品位。

园林主要表现为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两大类型,以及其各具特色的设计风格。

案例分析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东园”。

拙政园以“四大奇”——石、竹、布、草著称,园内山水相映,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设计师在布局上讲究曲径通幽,力求营造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氛围,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留园留园是扬州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园内景观繁多,有山、水、亭、阁、曲桥等元素。

留园以借景手法见长,将外部景观纳入园中,巧妙地利用自然和人工元素相结合,展现出了优美的园林景观。

设计师注重在有限的园地中创造出最大的观赏效果,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东园”,后由清嘉庆年间的太监王若葩重新设计扩建,改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整体造园风格秀丽清新,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山水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典范之一。

设计师在布局上巧妙运用天然山石、水池、建筑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展现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精湛技艺。

总结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建筑设计师的关注。

通过对苏州园林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每一个园林都有着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深厚底蕴。

期望未来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够传承创新,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景观价值。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课文内容从苏州园林的历
史渊源开始,然后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分类,最后讲述了两个著名的
苏州园林,拙政园和留园。

首先,课文从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入手,分析了苏州园林兴起的原因。

它提到了苏州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认为苏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
的经济发展对苏州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课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分类。

它指出苏州园林的特点
是注重以小园营造全园的美感,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色
与景致。

课文还给出了园林的分类,主要有园林境界和园林主题两大方面。

园林境界分为多重空间境界和多重时间境界,园林主题则分为寺庙园林、
宅院园林、市井园林和郊野园林。

最后,课文介绍了两个著名的苏州园林,拙政园和留园。

它先简要地
介绍了拙政园的起源和历史,然后详细地描述了拙政园的特点和建筑布局。

接着,课文又以同样的方式介绍了留园,包括留园的历史渊源、特点和建
筑布局。

通过对这两个苏州园林的详细描述,课文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
魅力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课文中对《苏州园林》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从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开始,然后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分类,最后详
细地描述了两个著名的苏州园林。

这样的说明顺序既符合逻辑,又使读者
能够系统地了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和特点。

同时,通过对具体园林的介绍,
增强了读者对苏州园林的感性认识和欣赏。

苏州园林景观分析

苏州园林景观分析

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中得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得中外游客。

有人说,只有民族得才就是世界得,园林作为传统建筑得艺术精品,就是博大精深得。

苏州园林得景观创作呈现出一些自身得特征。

1 、苏州园林得景观创作特征a )景观诗意化一一苏州园林景观创作深受中国绘画、诗词与文学得影响,多以诗为题,以画为本。

一般园主能诗善画,文化修养很高,许多园林又都就是在文人画家参与下经营得,因而无论就是园景立意、构思,还就是布局、细部处理,都显示出浓厚得文化气息。

园林景观,渗透着山水诗、山水画得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犹如一首“无声得诗”,一幅“立体得画”与一曲“凝固得音乐”b )园林景观得动态特征一一园林就是空间与时间得艺术,随着时间在空间里得流动,园林景观处在不断得变化状态。

随着人得走动,景观步移景异。

气候变化,景现有朝夕晨昏之异,风雪雨霁之别,四季季相之殊,花草枯荣之变。

晓丹晚翠,园林空间得高度艺术性,就在于它得连续与流动。

c )追求意境无限一一苏州园林占地相对有限,园林规模不大,景观营造中常运用写意得手法,借助于联想,来拓展景物得想象空间。

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特别就是光、影、味所产生得各种虚景,能使得有限得景象展现无限得时间与空间。

花木景观拟人化得品格一一如梅得独傲霜雪,竹得虚心有节,兰得幽谷清香,荷得出淤泥而不染,均借以喻意人得高洁品格与情操,以使园林景观景中有情,情中生景,充满丰富得内涵。

2、拙政园概述拙政园就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列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就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得瑰宝,就是江南古典园林中得佳作。

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占地约72亩,就是苏州最大得古典园林,园址在唐代就是诗人陆龟蒙得住宅,元时建有大宏寺。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分析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分析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分析一、教案设计的背景与意义《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苏州园林》,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意义和建造技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设计一份关于《苏州园林》的教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和情感的培养。

二、教案设计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苏州园林》,使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代表作品及其历史渊源,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技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案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 课程内容安排:第一课时:苏州园林的起源和特点第二课时: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品欣赏2. 教学方法:(2)参观法:组织学生到苏州园林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苏州园林的魅力。

(3)互动法:通过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用书:《中国园林》、《苏州园林志》等相关书籍。

(2)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与《苏州园林》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以便于教师进行展示。

四、教案设计的评价与反思通过教学实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对苏州园林的特点、代表作品和设计建造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也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和能力的综合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浓厚,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古典文化和建筑知识的欠缺,需要教师通过更多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实地考察的机会也比较有限,需要通过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苏州园林。

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融合了自然与人工元素,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篇文章将从设计理念、景观构思、建筑风格和园林特色等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以“撷芳观景”为核心,强调营造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空间,让人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园林内的建筑、植物和水景等元素都被精心布置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景致,给人以视觉和身心的愉悦。

同时,苏州园林也强调隐秘、曲径通幽的特点,通过布局的巧妙,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使人愿意去探索其内部的奥秘。

其次,苏州园林的景观构思注重意境的营造。

园林内的建筑和植物都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建筑中常常运用精致的雕刻、工艺和灵巧的造景手法,使景观更加优雅。

同时,水景也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湖泊、池塘和流水等,它们与建筑景观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景致。

园林中的石头也被巧妙地利用,形成各种独特的景点和装饰,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此外,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也是其艺术特点之一、苏州园林的建筑通常采用精细的木结构和独特的屋顶风格,注重形式美学和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的外观装饰也非常细腻,常常运用精巧的雕刻和彩绘技法,增添了一份雍容华贵的气息。

建筑内部的布局通常是对称的,形成了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同时,建筑的材料选择也十分考究,如青石、木材和花岗岩等,这些材料不仅耐久,而且独具特色。

最后,苏州园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独特的园林元素。

苏州园林注重以水为基础,水景的装饰和利用成为园林的重要组成。

园林中常常有小桥流水、垂柳倒影等景观,使园林充满了动态与生机。

同时,苏州园林还重视植物的运用,常常栽种花草树木,营造出四季有花香的美丽景观。

植物的选择也非常精细,常常注重品种的搭配和栽培技巧,使园林中的植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

总之,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景观构思、建筑风格和园林特色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首先,布局是《苏州园林》的核心之一、园林的布局是通过对空间的划分和组织来实现的。

苏州园林的布局十分精致,巧妙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打造出丰富的景观。

例如,园林通过设置回廊、廊桥和水面等元素,将整个园林分为多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氛围。

同时,园林还通过设置转角、弯曲和虚实结合等手法,增加了游览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游览者在园林中能够获得不同的视角和感受。

布局的精心设计使游览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体验到更多的景观和情感。

其次,景观是《苏州园林》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景观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包括了建筑、植物和水景等。

苏州园林的景观以其纯净、雅致和恬静的特点而著名。

园林中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如亭、楼、榭等,这些建筑与周围的植物和水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同时,园林中的植物布置也很考究,如常见的假山、花坛和草木等,它们通过精心的摆放和修剪,将园林打造成一个颇具诗意的世界。

水景也是园林的重要景观之一,它包括了池塘、湖泊和溪流等。

这些水景通过设置石桥、石阶和石舫等元素,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游览者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水的流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交融。

景观的多样性和和谐性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特点。

最后,建筑是《苏州园林》的精华所在。

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美学的核心,它既是景观的一部分,也是游览者停歇、欣赏景色的场所。

苏州园林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雕刻技艺而闻名。

建筑采用了红墙、翘角等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它们既凸显了建筑的庄重和典雅,又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和谐统一、建筑的精致雕刻和造型也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游览者可以在建筑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建筑的精心设计和材料选择也让园林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总之,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多样的景观和精美的建筑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作。

它通过布局的巧妙设计、景观的多样性和建筑的精致雕刻,吸引了众多游览者的注目和赞叹。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苏州园林设计分析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苏州园林设计分析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苏州园林设计分析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苏州园林设计分析2023年,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也愈发迫切。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以其“奇、幽、洁、秀”的设计特色,成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分析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探讨其中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如何实现的。

苏州园林的设计思想,是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表现。

因为园林的特殊地位,无论是当代还是古代,人类都视园林为“至尊”的价值观。

苏州园林的核心是要处理好“山、水、草、木、石”等元素之间的关系。

在景色与建筑之间,设计师需要精细地平衡,让建筑与景色相得益彰,相互烘托。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采用“形似自然”的原则,也就是让建筑的形态与自然相呼应,这种形式上的和谐,就是建筑与自然中的天然结合。

当人们看到苏州园林中那些古朴典雅的亭阁、廊、桥、台、楼、阁,就会感受到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这种美好,不仅仅由建筑的美感给予,还在于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另一方面,苏州园林中的自然景观更是值得我们欣赏的。

自然景观是园林中重要的设计元素。

苏州园林中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一个无限精妙的生命体,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园林中的自然场景如山水林木石,时而开合闭合、时而缓缓流转,时而变幻莫测,时而趣味横生。

这种多变性,来源于景观元素的多样性,融合了家家户户的审美、感知和情感,意味着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最终形成了默契的景色交错,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诗意。

从设计的角度看,苏州园林中的山水规划是深入人心的观念。

这里的山水,是一个完美的创意,既是自然的,又是人造的,是一种温馨如家的局面,意味着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只有回归自然的理念,才能真正打造一个建筑和谐共生的未来。

总而言之,苏州园林的设计特色,不仅体现在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基础上,更体现在洒脱自然、品味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上。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苏州园林课文赏析《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下面一起来欣赏苏州园林课文吧~苏州园林课文赏析篇1说明文文体知识1、明确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空间顺序,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内,或者从点到面,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

例如《中国石拱桥》。

2)时间顺序,因为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恐龙无处不有》。

3)逻辑顺序,先主要后次要,先现象后本质,由总到分,或者把说明内容分为几个方面,一个一个地并列展开。

例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

2、逻辑顺序(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用途3、常用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作诠释、画图表等。

(1)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例如《向沙漠进军》把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类:“游击战”“阵地战”,然后分别加以说明。

又如《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

(2)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对象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明确的概念。

例如:统筹方法是什么呢?先给它一个说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在说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时,就进行了比较。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苏州园林》句子分析

《苏州园林》句子分析

《苏州园林》句子分析1、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征。

在这之后,文章还附带谈到苏州园林的一些次要特色:角落、门和窗、色彩。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它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

3、如何理解“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大多”表示很多、大部分。

“无所依傍”指不依靠在其他建筑物上,目的是增加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因为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

使整个园林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增加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意境。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园林特征的共同点,又从反面表明设计者追求目标的坚定态度。

5、“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此句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这种“错落有致”是符合自然美的原则的。

6、“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多么富有画意的句子。

“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7、“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写出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每一个极小的局部都是一幅美的画面。

苏州四大园林比较分析

苏州四大园林比较分析

狮子林
历史渊源及综合评价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 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 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 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 正宗寺”、“圣恩寺”。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 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 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 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据史 载,1703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狮子林赐额“狮林寺”后,乾隆皇帝 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匾额。 乾隆还下令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可见当年 帝皇对狮子林情有独钟。
拙政园
造园手法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 的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 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 性的特点,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 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而势”, 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 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沧浪亭
平面布置图
沧浪亭
全园规划图
庭院布局以山为 主,水绕园外,成为外 景,建筑绕山布置。因 葑溪河成境。沧浪亭则 外临清池,一泓清水绕 园而过,河流自西向东, 绕南而出,流经园的一 半。此布局融园外景于 一半,借助“积水弥漫 十亩”的水面,扩大了 空间,造成深远的心灵 的感觉。
沧浪亭
文化内涵分析
苏州四大园林比较分析

《苏州园林》教材简析

《苏州园林》教材简析

《苏州园林》教材简析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文章分2段,第一段是总说,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貌;第二段则化整为零地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文章结构清晰,说明有序,语言严密、简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一贯的严谨、缜密的写作风格。

本文所介绍的并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所有苏州园林的共同特色。

这就需要读者从文章中体会出这种“共同美”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从拙政园、留园和狮子林等处随意择取一些实例,作具体细致的介绍说明,使人对所有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甚至对苏州这个城市都有了具体的印象。

教学这篇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认识苏州园林的特点。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获得对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然后教师依次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作出回答,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二、引导学生学习多种表达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但又不是绝对的,还运用了一些描写、议论的方法。

比如第一段,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对苏州园林作了总体介绍,使读者对苏州园林有了初步印象。

接着,作者又用比较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在“标本”中的地位,这是议论。

再如第三段,作者用描写的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建筑布局不讲究对称的特点;第九段,作者用“四个讲究”进行高度概括;第十二段、第十三段和第十四段都是描写性的文字。

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又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引导学生体会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

可以让学生找出一些例子加以分析。

比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每一个都要分配在各点上”。

对这些句子可以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语言的严密、简练、生动。

四、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说明文的写法。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介绍自己学校某个方面的作文,比如写“我们的阅览室”、“我们的教室”,要求学生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注意用词用语和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园林之苏州留园
——四大园林之一研究分析东方园林:
东方的园林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把人和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引着人们去亲近自然,利用自然,同时也指引着园林的营造活动。

基于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东西方园林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形式
2.江南园林与建筑
1)所抒发的情趣不同:与其他建筑相比,园林追求如诗似画的意境,所谓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对园林景观的描述,都说明园林不同于一般的建筑。

2)构图的原则不同:古代的建筑一般追求多轴对称然后组合成空间多进院落,具有明确的统一性。

而园林有法而无定式,多追求生气和活力及其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3)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一般的宫殿民居等建筑由于受传统建筑营造法式的影响多采用内向布局,如四合院格局。

而园林多追求与自然山石水池建筑想结合,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

4)对意境的追求不同:对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园林中已由来已久,古代的许多田园诗山水诗也都跟园林有着相生相长的关系。

《园冶》中所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就是强调园林中对意境的追求。

一、江南园林——留园
1.简介
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

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所作。

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旧园改筑,名寒碧山庄。

光绪初,归官僚豪富盛康,扩大增添建筑,改名“留园”。

留园有“吴中第一名园”之称。

与其它园林主要不同的是,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

全园面积共50余亩,存在于市井之中,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能把山水庭园,田园风光,山林野趣等不同的风光情趣相辅相承溶于一体,是留园的一大特色。

2.布局
全园大致分为四部分:中部为许奉时的东园和寒碧庄的原有基础,经营时间最久,是精华所在。

东北西三部分是光绪年间增加的。

中部又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以建筑组合为主,西区以山水池苑为主,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

在建筑构图以及以及有关论述形式美的书籍中,一般把“主从”作为一条重要的审美准则。

但对于江南那些私家园林来说,却并不对这条准则生搬硬套。

对于留园来讲,从全园的整体结构来看,重点景区是园中的中部。

中部以水景见长,池的西北面为山,中间为池,东南为建筑,这种布置手法,使山池水景布置在受阳面,是大型园林的常用方法;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北部具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3.特色
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
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
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

留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4.空间处理与建筑艺术
建筑特点一:留园建筑独创一格、收放自然。

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

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建筑特点二: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

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

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中部 东部
北部 西部
空间序列:
冠云
楼冠云峰
大型园林空间组成较复杂,尤以留园为例更是以建筑空间组合而闻名遐迩。

因此,运用大小疏密开合等对比手法而使之游览线路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借空间处理引导人们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直至经历全过程,使留园的整个浏览过程都充满了情趣。

入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极度收缩;至绿荫处豁然开朗,达到高潮;过曲溪楼西楼时再度收束;至五峰仙馆前院又稍显开朗;穿越石林小院视野又一次被压缩;至冠云楼前院则有顿觉开朗;至此,可经圆的西北回到中央部分,形成一个环路。

引导和暗示
园林中的路总是忌直而求曲,忌宽而求窄,凡路必有通,以求含蓄深邃。

此外,半掩半露的院门呈现在曲径的远方,引导着人们循次而探幽。

渗透与层次
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传统园林的重要特点。

“庭院深深深几许”即古人采用各种方法来曾强景的深度感。

留园中利用空间的渗透可借丰富的层次变化而增强景的深度感。

以水榭连廊所形成的中景层次;远方的楼阁,侧墙形成的远景层次;以沿岸的叠石临水所形成的近景层次,三者即和谐相处又各有起伏变化,从而形成多层次的韵律节凑感。

对比:
在古典园林中,对比的手法运用的最普遍,形式也多种多样,涉及到园林各个组成部分的方方面面。

例如空间的对比虚实的对比疏密的对比等等。

空间对比:以留园的入口为例,在利用空间对比方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

留园的入口部分曲折狭长,低矮封闭,处于其间的人会感到沉闷压抑,当其走入院内不远处的天井时,便顿时感到周围环境的开朗。

虚实对比:园林的妙处不仅在于迂回曲折,而且还表现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或以山实以水虚或以墙实以窗虚。

虚实相对相辅相成,才能使建筑具有灵活的外观。

叠山叠石:
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是建筑山石水和花木。

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它不仅师法于自然,而且也体现着园林艺术家的创造。

在有限的小空间内叠山,应考虑一下几点:一是主从分明,疏落有致二是位置选择巧妙,主峰忌中,避免排成一条直线;三是山石要玲珑剔透,即符合瘦漏透皱丑的原则。

此外,在院落中央,亦可和各轩榭形成对景。

水:
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

园林用水答题可以分为集中用水和分散用水两种处理方法。

“水活物也,欲汪洋欲柔滑...”。

留园中部庭院,集中用水,但水池偏于一侧,从而流出较大面积堆山叠石并种植各种乔木灌木,形成自然山林情趣,与水池对比衬托。

花木:
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是离不开花草树木的。

如留园中的闻木樨香轩,因建筑物周围多种植桂花,待秋高气爽,桂花盛开时则香气袭人。

又如入口处的古木交柯庭院,东南一隅点缀一颗老槐树,苍劲古拙,点睛之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