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男子一般服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清代男子一般服饰
1.马褂
长袍或长衫配马褂、马甲,腰束湖色、白色或浅色长腰带,后系手巾,是清代男子一般通穿的服装。马褂长仅及脐,左右及后开禊,袖口平直(无马蹄袖端),形式有袖长过手或袖短至腕、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
对襟马褂,初尚天青色;至乾隆中期流行玫瑰紫,乾隆晚期流行福文襄公福康安所穿的深绛色,称为福色。《扬州画舫录》则说,“扬郡著衣尚为新样,十数年前(乾隆初)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壁蓝,颜色在前尚三蓝,朱墨、库灰、泥金黄,近尚高粱红、樱桃红,谓之福色。”(《啸亭杂录》说福色出自福安康)嘉庆时,流行香色、浅灰色,夏天则流行棕色纱制的马褂。深青色大袖对襟马褂,则可作为一般场合的礼节性服装。康熙时有一种长袖衣身较长不开禊的马褂,保暖性好,有“阿娘袋”、“卧龙袋”之称,民间年老者多穿之。琵琶襟马褂的右襟短缺一块,与缺襟袍相配。右衽大襟马褂,及两袖同异色拼制的背心式马褂,均为便服。嘉庆年间,马褂有如意头镶边的,至咸丰、同治年间,流行蓝、驼、酱、油绿、米等色,用大沿镶边,至清末光绪、宣统时,用宝蓝、天青、库灰色铁线纱、呢、缎等做短到脐部以上的马褂,在南方尤为风行,甚至用大红色的。面料一般用二则、四则、六则团花,折枝大花、整枝大花、大团素、喜字等纹样的暗花缎、暗花宁绸、漳绒、漳缎等。冬天则流行翻毛裘皮马褂。
2.马甲
马甲即背心、坎肩,也叫紧身。马甲为无袖的紧身式短上衣。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襟和多纽式等几种款式。除多纽式无领外,其余均有立领。多纽式的马甲除在对襟的门襟有直排的纽扣外,并在前身腰部有一排横列的纽扣,这种马甲穿在袍套之内,如果乘马行走觉得热时,只要探手于内解掉横、直两排纽扣,便可在衣内将其曳脱,避免解脱外衣之劳。满语叫作“巴图鲁坎肩”。原来这种多纽马甲只许王及公主能穿,后来普通的人也都能穿,并把它直接穿在衣服外面,“巴图鲁”是好汉、勇士之意,俗谓十三太保。单、夹、棉、纱都有。马甲四周和襟领处都镶异色边缘,用料和颜色与马褂差不多,苏州地区先前流行黑色,后来也用其他诸色。奴仆所穿马甲以红、白鹿、麂皮制作,以其牢固。
3.袍、衫
清初款式尚长,顺治末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袍衫在清中后期流行宽松式,有袖大尺余的。甲午、庚子战争之后,受适身式西方服式的影响,中式袍、衫的款式也变得越来越紧瘦,长盖脚面,袖仅容臂,形不掩臂,穿了这种袍衫连蹲一蹲身子都会把衣服挣破。《京华竹枝词》说:“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反映了清末服装款式变化的趋向。这时袍衫面料的使用也打破常规,出现逆反现象。例如陕西产的姑绒被用来作单衫,而细薄的轻纱反被用来作棉袍、夹袍。谚语有“有里者无里,无里者有里”之说,正反映当时服装变异之风尚,已经突破常规,预示着中华服饰文化,即将进入一个变迁的新阶段。
4.衬衫
衬衫穿于袍衫之内,衬衫的形状与长衫相似,也有上面不用二袖,上半截用棉布,下半截用丝绸,在腰部相缝接而成的,称为“两截衫”。颜色初尚白,后一度流行玉色、蛋青色、油绿色,或白色镶倭缎、漳绒边的。
5.短衫短袄
有立领右祍大襟与立领对襟两式,与裤子相配,外束一条腰裙,是一般劳动人民的服装式样。南方农民夏穿牛头短裤,即传统的犊鼻裈发展而来。长裤于裤脚镶一段黑边。北方人穿长裤,用带子将裤脚在髁骨处扎紧,冬夏都如此。冬天的套裤,上口尖而下口平,不能盖住腿后上部及臀部,北方男女都穿。
6.瓜皮帽
瓜皮帽系沿袭明代的==统一帽而来,又名小帽、便帽、秋帽。帽作瓜棱形圆顶,下承帽檐,红绒结顶。帽胎有软硬两种,硬胎用马尾、藤竹丝编成。帽檐用锦沿或红、青锦线缘以卧云纹,顶后有的垂有红缦尺
余。清中期还在帽上用捻金线施绣,加缀珠玉。到咸丰时,帽顶变尖,叫做“盔衬”。有的用毛皮做帽檐,叫做“困秋”。中浅而缺者叫做“兔窝”。胎软而折叠收于怀中的名“军机六折”。到清末,帽顶结子收小如豆大,结色用蓝,戴时将帽向前额倾斜。帽檐作多层重叠,有的重叠至七八层之多。一般内衬红布,服丧者帽用黑或蓝、帽顶结子用白。为皇帝及士大夫燕居时所戴。
7.毡帽
毡帽为农民、商贩、劳动者所戴,有多种形式。①半圆形,顶部较平。②大半圆形。③四角有檐反折向上。④帽檐反折向上作两耳式,折下时可掩耳朵。⑤帽后檐向上,前檐作遮阳式。⑥帽顶有锥状者。
士大夫所戴者,用捻金线绣蟠龙、四合如意加金线缘边,有的加衬毛里,为北方及内蒙古一带所戴。
8.风帽
风帽又名风兜、观音兜。多为老年人所用,或夹或棉或皮,以黑、紫、深青、深蓝色居多。清末上海等地用红色绸缎或呢料作风帽,有的再加锦缎为缘。风帽戴于小帽之上,老太太,老和尚、尼姑亦戴黑色风帽。
9.拉虎帽
拉虎帽即皮帽,脑后分开而以二带系之。另一种脑后不分开的名安髡帽。或帽身用毡,左右两旁用毛,下翻可以掩耳,前用鼠皮,也叫耳朵帽,原为皇帝、王公所戴。
10.孩童帽
帽顶左右两旁开孔,装两只毛皮的狗耳或兔耳朵,以鲜艳的丝绸制作,镶嵌金钿、假玉、八仙人、佛爷等,帽筒用花边缘围,称狗头帽、兔耳帽。有的前额绣上一个虎头形,两旁与帽筒相连,帽顶留空,称虎头帽。
(二)清代女子一般服饰
清代初统治者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妇女服饰,已见前述,至嘉庆十一年又下谕:"倘各旗满洲、蒙古秀女内有衣袖宽大,一经查出,即将其父兄指名参奏治罪。"嘉庆二十二年又谕:"至大臣官员之女,则衣袖宽广逾度,竟与汉人妇女衣袖相似,此风渐不可长。"故满族妇女的一般服装,亦与汉族妇女保持一定距离。
1.旗髻
旗髻系指两把头、大拉翅等满族头髻而言。据《阅世编》记载,"顺治初,见满装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加饰其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旧京琐记》:"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平髻,就是将头发自头顶中分为两绺,于头顶左右梳二平髻,二平髻之间横插一大扁方,余发与头绳合成一绺,在扁方下面绕住发根以固定之。外观头顶像一字,也像一柄如意横置于头顶上,因此,有两把头、一字头、如意头种种称呼。
在道光以前,在两平髻==逵兄Х⒌募茏樱 盟锻ぁ恫葜橐淮 罚?头名架子太荒唐,脑后双垂一尺长。"诗下自注:"近时妇女以双架插发际,挽发如双角形,曰架子头。"台湾《历史女袍服考实》(台北中国旗袍研究会出版、王宇清著)记载说,两把头梳法,先将长发向后梳,分为两股,下垂到脖子的后部,再将两股头发分别向上折,折叠时一边加黏液,一边复压使之扁平,微向上翻,余发上折合为一股,反复至前顶,随用头绳(红丝线或棉线绳)绕发根一圈扎结固定,其上插扁方,余发绕扁方上,使扁方与发根之柱状合成"T"字形。前戴大花卉及珠结,侧面垂流苏。梳髻所用黏液是用一种"蚊子树"的木刨花泡水,就会变成黏液,民间妇女也都使用这种木刨花泡水作梳发之用。清咸丰以后,旗髻逐渐增高,两边角也不断扩大,上面套戴一顶形似"扇形"的冠,一般用青素缎、青绒、青直径纱做成,是为"旗头"或"宫装"。俗谓"大拉翅",就是指这种戴扇形冠的头饰。在旗头上面,还要再加插一些绢制的花朵,一旁垂丝缚。
2.马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