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9169.14-1998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标准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B-T9169
工艺治理导则工艺标准化
1 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标准化要紧范畴、工艺标准的类型和工艺标准制订与贯彻的差不多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机械制造企业。

2 差不多要求
工艺标准化是加大工艺科学治理、提升工艺技术水平、缩短生产工艺预备周期的重要手段,各企业都应重视工艺标准化工作。

有条件的企业都应当设置工艺标准化机构或专职工艺标准化员。

3 工艺标准化要紧范畴
a)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化;
b)工艺文件标准化;
c)工艺要素与工艺参数标准化;
d)工艺操作方法的典型化与标准化;
e)工艺装备标准化;
f)工艺治理标准化。

4 工艺标准的要紧类型
4.1 工艺基础标准;
——工艺术语标准;
——工艺符号、代号标准;
——工艺分类、编码标准;
——工艺文件标准;
——工艺余量标准。

——工艺材料标准;
——工艺技术条件与工艺参数标准;
——工艺操作方法标准;
——工艺试验与检测标准。

4.3 工艺装备标准;
—一切削与磨削工具标准;
—一夹具标准;
——辅具标准;
——钳工与手工工具标准;
——计量器具标准。

4.4 工艺治理标准。

5 工艺标准的制订
5.l 按照工艺灵活多变的特点,工艺标准除少数通用性强的可制订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外,多数应结合企业特点制订为企业标准。

5.2 企业应重点制订的工艺标准
5.2.1 制订工艺操作方法标准,如典型工艺、工艺守则、标准工艺等,以缩短新产品工艺设计时刻,提升工艺水平。

5.2.2 制订工序间加工余量标准,以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加工劳动量。

5.2.3 制订工艺装备际准,以减少专用工装,提升专用工装中标准化系数。

5.2.4 制订工艺治理标准,使工艺治理科学化、规范化。

5.2.5 有引进项目或与国外有合作项目的企业,要主动引进和转化国外企业有关工艺标准或规范,以提升企业工艺水平。

5.3 工艺标准的制订程序
5.3.l 合理选题。

选题时应考虑该标准的适用范畴,贯彻实施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技术、经济效益。

制订的条件是否具备等。

5.3.2 收集、消化与本标准有关的资料。

5.3.3 编写标准草案、在编写草案时,除应按照本企业条件主动采纳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外,还应将本企业比较成熟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及好的治理方法纳入标准。

5.3.4 征求意见。

标准草案完成后,应发到有关科(室)、车间(分厂)广泛征求意见,对一些有争议的咨询题应进行充分协商,尽量达到统一。

5.3.5 修改定稿。

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后,应按照各方面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

对征求意见中分歧意见较大的标准草案,修改后应由总工程师或总工艺师组织审查会,审查定稿。

一样意见分歧不大的,修改后经有关部门会签后即可定稿。

5.3.6 批准公布。

经审查或会签后的标准报批稿,需经总工程师或技术副厂长批准,并经企业标准化主管部门登记、编号后予以正式公布。

6 工艺标准的贯彻
6.1 企业在贯彻工艺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第一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条件,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但在转化时水平不应降低。

6.2 企业工艺标准,包括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外标准转化的和本企业自己制订的,都要强制执行。

6.3 标准贯彻前,工艺部门要规定具体贯彻措施,在贯彻中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