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资源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汉中市旅游环境分析
一、调查区简况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辖汉台区和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县,幅员2.7万平方公里,2001年有人口3694676人,地处亚热带地区,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
汉中历史悠久。
早在夏、商、周时代,境内就有褒国存在。
春秋战国时,始置汉中郡。
3000多年来,遗留下不少人文景观,褒斜栈道堪称世界奇迹,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
刘邦、诸葛亮等曾在这里建功立业,留下了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武侯墓、武侯祠等遗址。
这里还诞生了我国伟大的外交家张骞,造纸术发明者蔡伦封侯于此。
众多的历史遗迹以及南湖风景区、天台山森林公园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使汉中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如今,汉中市已成为国家批准的开放地区和陕南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固、勉县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改革开放以来,汉中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41亿元和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4元,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开始形成。
以飞机制造、机械、烟草、食品、轻纺、服装、建材、冶金、医药为主的主导产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协作,完成固定资产投入50亿元。
汉中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度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形成汉中盆地,盆地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年降水量800~1000mm,年平均气温14o C,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兼我国南北方之共有,极为丰富;粮食生产一年两熟,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水稻、油菜单产是全国最高产区之一。
野生植物有3000多种,其中用途广泛的600多种。
盛产各种名贵药材,其中天麻、杜仲、枣皮、西洋参产量居全国前列。
汉中有森林面积1670万亩,植被覆盖率56%,森林覆盖率48%,林木蓄积量6781.3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野生动物28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42种。
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矿藏60多种,其中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的“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镍、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居全省之首,经济开发潜力很大。
汉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6.25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87万千瓦。
二、汉中市地理位置分析
(一)绝对地理位置
汉中地区的最西端在宁强县青木川乡马家山与四川交界处,为东经105°30′50″;最东端在镇巴县小河乡长安寨与紫阳县间的分水岭上,为东经108°16′45″;最南端在镇巴县盐场镇杨二湾南边的分水岭上,为北纬32°08′54″;最北端在留坝县石门乡(两河口)童家沟北部的山顶,为北纬33°53′16″。
东
西跨经度2°45′55″,最大直线长度258.6公里;汉中南北跨纬度1°44′22″,最大直线长度192公里。
地区中心汉中市,位于北纬33°04′和东经107°02′。
(二)自然地理位置
汉中地区北倚秦岭,南跨巴山,中抱汉中、西乡盆地,山地占全区面积的94%,平坝占6%,成为该地区地形结构的基本特点。
绝大部分土地在秦岭、巴
山两分水岭之间,兼跨巴山南坡一部分,全属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嘉陵江上游流域。
汉江流域占全区面积的72.3%。
(三)行政地理位置
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山区西段,西与甘肃省的陇南地区接壤,南与四
川省的广元市和达县地区为邻,东、北两方与本省的安康地区和西安、宝鸡二市
毗连。
(四)交通地理位置
经过多年的建设,汉中现已形成公路、铁路交通体系。
有宝成、襄渝、阳安
三条铁路过境,火车客运可直通北京、汉口、西安、成都等地。
公路四通八达,连接陕、甘、川、鄂的108、210和316国道公路穿过市境。
现已经开工兴建西
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并将与成(成都)勉(勉县)高速连接,形成上
达西安下至四川的快捷通道。
另外汉中还有飞往西安等地的民航班机。
(五)旅游网络位置
汉中市北倚秦岭,南跨巴山,在全国的旅游地理网络位置上,处于北方黄河中下游名胜古迹旅游区与南方长江流域山水风光旅游区的过渡地带。
从较小尺度来看,汉中北部与西安古都人文旅游区域相联接,南与成都、云南的西南自然风光旅游地带毗邻。
西边有甘肃、青海的大漠风光和青藏高原风光,东边有安康的山水自然风光。
在汉中地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秦汉三国时期乃至更为古老的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人文旅游资源,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大批观赏价值极高的自然风光。
汉中是我国秦汉三国时期文化的一个主要集中地,也为见证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在这方面,汉中地区在全国旅游资源中站着绝对地主要地位,是四川湖北等地区所无可比拟的。
三、汉中市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质环境条件
汉中地区地跨秦岭褶皱系和扬子准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地史上频繁的构造运动及强烈的岩浆活动使区内地质情况十分复杂。
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在构造发展史及岩浆活动强度方式、时间上的不同,又使区内各地地质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地质结构的这种特点深刻地影响着区内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形成和发育,决定了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区域分布规律。
根据全国地层区划,汉中地区出露的地层分属两大地层区,即巴颜喀拉—秦岭地层区和扬子地层区。
综观全区地层分布,在勉县、略阳、宁强三角地区以中上元古界及寒武、奥陶系为主;略阳以北至留坝一带及宁强县周围以志留系为主;留坝以北为泥盆系;汉中以南的巴山地区属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展布区;南郑地区出露有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在汉中,西乡等拗陷盆地及河流两岸发育着第四系;区内未见白垩系,下第三系仅有零星出露。
(二)地形地貌特征
汉中地区处在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中为汉江上游谷地平坝。
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面高差大,垂直差异明显。
境内最高峰为洋县的活人坪梁,海拔3071米,最低点为汉水谷地西乡茶镇南沟371.2m。
横卧于地区北部的秦岭为一东西向延伸的巨大褶皱断块中高山,主脊位于北部边界。
山体境内部分,南北宽50—60公里,东西长约220公里;山势自南而北呈阶梯状上升,一般海拔1500--2000米,主分水岭的高度多在2000米以上,如迷魂梁(2275米)、高佛崖(2104米)、紫柏山(2610米)、摩天岭(2603米)、玉皇山(2278米)等。
秦岭巍峨险峻,峰峦起伏,沟谷断崖交错,山间盆地广布于群山之间。
雄踞于地区南部的米仓山,属巴山西段,是川陕的天然分界线。
山势北陡南缓,中西段走向东西,至镇巴县境内转向东南。
米仓山北坡和南坡的一部分属汉中地区,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镇巴县境内的箭竿山,海拔2534米,是区内米仓山的最高峰。
米仓山虽不如秦岭高峻,但因褶皱、抬升、断裂作用强,山势峭拔,沟狭谷深,奇峰幽秀,素以险峻闻名。
秦岭和巴山大体以汉江为界,西部则以桑树湾至燕子砭、广坪连线为界,北属秦岭,南为巴山。
介于秦岭和米仓山中东段之间的为汉中盆地,东西狭长,呈椭圆形。
盆地从勉县武侯镇到洋县龙亭铺,东西长约116公里,南北宽约5—20公里,汉中市附近宽25—30公里。
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
盆地内汉江两岸分布有多级阶地,地面坡度在1°~10°之间。
汉江谷地从河床向两边,依次为漫滩地、一级、二级、三级阶地。
汉江的较大支流牧马河、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的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
汉中盆地气候温热,雨
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一派江南景色,素有“小江南”之称,是陕西省的“鱼米之乡”。
汉中地区地貌的地质基础为秦岭地槽褶皱带和扬子准地台两个大的一级构造单元。
秦岭地槽褶皱带位于本区北部,主要岩性为古老的变质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灰岩、白云岩以及中生代花岗岩等。
扬子准地台位于本区南部,其西北、北、东部分别以宽川铺断裂,略阳-勉县-洋县断裂及两河-观音堂断裂与秦岭地槽褶皱带相隔。
带内最古老的地层是震旦纪变质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和石英云母片岩等岩系,大面积出露于汉江南岸大安、茶镇一带以及碑坝附近。
古生代地槽型沉积分布最广,除泥盆系外,从下古生界到侏罗系地层均有分布,其中以二叠-三叠系石灰岩、页岩、砂岩为主,广泛分布于宁强、汉中以南的米仓山主脊。
这些不同岩性的地层和构造单元,长期受上升内营力与外营力的相互作用,地貌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有显著的差异。
(三)气象气候特征
由于纬度位置偏南和秦岭对寒潮的屏阻作用,这里的盆地和丘陵低山,气温较高,冬季也比较温和,成为我国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气候和自然景观受大地形结构的控制,都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异特征;高大的秦岭和巴山,都具有北亚热带山地的垂直地带谱结构。
汉中盆地及其周围高度近似的河谷平坝和丘陵低山,是垂直带谱的基带,具典型的北亚热带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
南、北山地的中山带下部,具山地暖温带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特点;中山带上部是山地温带景观;最上部的亚高山带则是山地寒温带的自然特点。
如此复杂的自然地理结构,为汉中地区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1、气温
汉中地区年平均气温以盆地最高,均在14℃以上,西部低于东部,如勉县14.2℃,洋县14.6℃。
气温年较差表示一地冬冷夏热的程度和变化的幅度。
汉中地区气温年较差介于21.5℃一24.5℃之间,其分布的特点是盆地大、山地小。
盆地气温年较差都在23℃以上,洋县最大,为24.3℃,其余的地方都不超过22.5℃,秦岭南坡的佛坪,只有21.8℃。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这基本符合汉中地区的情况。
全区各地最冷月均为1月,最热月都是7月。
最冷旬出现的时间,山地、盆地都在1月上旬,次冷旬为1月中旬;最热旬各地均于7月下旬出现,8月上旬为次热旬。
2、降水
全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呈南多北少之势,又因受地形的影响,显示出南、北山地多、中部盆地少的特点。
米仓山是全区降水最丰富的地方,年雨量超过
900毫米,镇巴多达1258.3毫米,南郑县小坝还曾测到1788.2毫米的年降水记录。
盆地区年雨量少,只有800~900毫米,城固802.3毫米,为区内雨量最小值。
秦岭南坡,除西北部外,雨量略多于盆地,一般都在900毫米以上。
这种分布特点的形势,主要因为该地区雨量大部集中在夏季,而夏季水汽多来于印度洋、孟加拉湾,因此,当暖湿气流从南而北而来,先经米仓山,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量较多,越过米仓山后,气流的下沉使降水减少,再迎秦岭南坡而上升时,降水又有增加,但水汽沿途有所消耗,降水量已明显少于米仓山区。
年雨日数的分布大势,总的来说,与年降水量的分布保持一致,即由南而北减少。
在这一大趋势之下,由于地形的影响,也呈现出南、北多中间少的特点。
米仓山区年雨日数130天以上,雨日最多的地方是宁强,一年有雨日151.8天。
秦岭南坡雨日125天以上,但雨日最多的佛坪,也不到140天,少于米仓山。
两山之间的盆地区,一年有四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其中,城固最少,只有112天。
3、日照
汉中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350—1850小时,其分布呈南少北多之势。
南部日照时数一般少于1600小时,镇巴只有1349.8小时,为全区日照时数最少的地方。
中部的汉中盆地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均在1700小时左右。
秦岭南坡是全区日照时数较多的地方,海拔1000米的山地,可达1800小时以上,但最高值并不在此处,而是盆地中的洋县,为1842.4小时。
(四)水文环境
汉中地区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分属长江—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两大水系。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本区最大的河流。
它发源于本区宁强县五丁关-陈家大梁一带,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中、城固、洋县和西乡等县(市),于湖北省武汉市入长江。
境内干流长270公里,流域面积1969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2.3%。
多年平均径流量99.8亿立米,占全区径流总量的69.2%。
汉江的支流,北岸较大的有沮水、黄沙河、褒河、渭水、酉水和金水等;南岸较大的有玉带河、漾水、濂水、冷水、南沙河和牧马河等。
嘉陵江是长江较大的支流之一。
发源于陕西省秦岭脊线以南的大风沟,流经甘肃又入陕西,由北向南穿越本区略阳、宁强西部山区,于宁强丁家坝入四川。
境内干流长141.7公里,流域面积75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7.7%。
多年平均径流量44.3亿立米,占全区径流总量的30.8%。
嘉陵江较大支流有西汉水、八渡河、乐素河、燕子河、安乐洞和广坪河等。
本区地处秦巴山区,山高坡陡,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其特征是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水流急,故自然调蓄能力差,洪枯变幅大。
这种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但也会加剧暴雨洪涝灾害。
汉中地区雨量充沛,河流密布。
据统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7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4条,10—
100平方公里500余条。
区内河流水系具有明显的两岸不对称特征。
汉江水系北岸的支流,多发源于秦岭深山区,源远流长,河网密度为1.69公里/平方公里;南岸的支流,多发源于米仓山区,相对短小,河网密度较小,为1.52公里/平方公里。
支流也有这种现象,如汉江支流沮水、褒河、清水、酉水等,河网密度均是右岸大于左岸;嘉陵江水系右岸支流多而长,左岸支流少而短。
(五)生物环境
1、植物
汉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秦岭以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它是华北落叶阔叶林的组成部分;大巴山以南,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它是我国亚热带的典型植被类型。
很显然,本地区的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一种植被类型。
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基本上取决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
秦巴山地南北对峙,环抱汉江上游谷地,构成一个半封闭式的汉中盆地,特别是秦岭山脉,横亘在本地区的北部,阻挡北方寒流的侵袭,为喜温植物越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与同纬度的淮河下游地区比较,无论是植物种类或植被类型都要较之丰富。
例如,汉中地区有柑橘园,而淮河下游不能生长。
油桐、茶、油茶等典型的亚热带经济植物,不但能在这里正常生长,并有产量保证,而在淮河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是不能生存的。
就纬度更低的南京、武汉来说,虽然降水量足够,但受若干年一遇的绝对最低气温的限制(南京是—14.0℃,武汉—18.1℃),也不能发展柑橘。
其他中亚热带常见的喜温裁培植物,如桂花、棕榈、无花果树、桉树、夹竹桃、乌桕、枇杷、慈竹以及芭蕉、甘蔗等,在汉中地区均可露天栽培,生长发育正常。
棕榈和无花果树还用作城市行道树,别有一番南国风光,蔚为美观。
这是同纬度的淮河下游所没有或极少有的。
汉中地区野生或半野生植物种类如连香树科的连香树,珙桐科的珙桐、光叶珙桐,水青树科的水青树,大戟科的粗糠柴,茜草科的香果树、栀子,七叶树科的七叶树,木兰科的鹅掌楸、厚朴,杜仲科的杜仲,豆科的红豆树,山茶科的紫茎,大风子科的毛叶山桐子,以及在秦岭南坡的洋县茅坪、东坪、八里关一带发现的安息香科的白辛树,椴树科的矩圆叶椴等种,都是中亚热带的常见种或代表种,秦岭北坡和同纬度淮河下游地区没有或极少有分布,秦岭以北则不能生长。
植被区系组成有以下特点:
(1)种类组成的丰富性
植被组成的区系特点:汉中地区虽然位于我国亚热带的北部,但水热条件,尤其是热量条件,比同纬度的淮河下游及其邻近地区优越,为多种喜温植物的定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汉中地区南邻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四川植物北迁的理想终点。
汉中地区西端,秦岭和巴山汇合西延至青藏高
原,因而青藏高原以及华西植物成分可沿秦巴山地迁徙而来,这里成为它们的归宿地。
凡此种种,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植物界南来北往、东西交汇的荟萃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汉中地区有高等植物约4000余种,隶属于235属。
其中含150种以上的科为菊科、蔷薇科和禾本科;含90种以上的科为毛莨科、百合科和豆科。
其次,虎耳草科、忍冬科、莎草科、唇形科、玄参科、蓼科、伞形科、十字花科等所含种数也较多。
特别要指出的是,壳斗科(33种)、松科(24种)等所含种类虽不多,但其种群数量却占据首位,在植物区系和植被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地理成分的多样性
本区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既适合一些南方植物区系成份的繁衍,又能使某些北方植物区系成份得以生存,是我国南北各植物区系的交汇场所。
因此,该地区地植物种类丰富,囊括了秦岭南北,以及汉江中上游的许多物种。
2.动物
汉中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因此,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全省其他地区为多,动物资源丰富。
(1)动物种群组成特征
汉中地区北部的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也是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东洋和古北界在我国的交汇地带,又是东洋界北部的边缘地带,因此,在动物区系组成上又有古北界的动物渗入其中,使动物种群组成变得丰富多彩。
从我国动物地理区划看,汉中地区属于华中区。
汉中地区有鸟类239种,隶属17目,43科;兽类有71种,隶属7目,24科。
本区有两栖类12种,爬行类22种,鱼类109种,另外还有许多经济昆虫,例如,五梧于蚜虫、白蜡虫等。
(六)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发生在汉中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貌灾害,洪水等水文灾害,干旱、雨涝、寒害等气象灾害,山地土层变薄、适耕地减少等土壤灾害,森林火灾、病虫害、兽害、植被退化、物种濒危等生物灾害,以及地震等地质灾害。
据史料记载,自古以来,这些自然灾害在汉中大地上断续发生,交互为害,给汉中人民的安全、经济和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生物灾害、雨涝、寒害主要发生在中山地带;地貌灾害、土壤灾害和强寒潮对亚热带经济植物造成的冻害,多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带;干旱主要影响丘陵低山和平坝;水灾多为害平坝的河流两岸。
汉中地区的自然灾害有频率加快、危害加重的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已经通过漫长的描述记载阶段,发展到现代的研究预防预报阶段。
人们对灾害的认识已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已能在研究成灾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预防灾害的步骤和治理灾害的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报某些灾害的出现和影响范围,对减少灾害损
失起了一些作用。
但是,至今仍缺少对灾害的系统研究,更缺少综合防治措施,也未建立专门的系统的灾害档。
四、汉中市社会经济环境
(一)社会历史沿革
汉中的前身为南郑县。
南郑名称的来历,有三种说法:①“郑民南奔”之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引东汉祝龟《耆旧传》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②“出险就平”之说。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编篆的《南郑县志》提出,“郑本周西畿咸林之地。
南郑在西畿之南,而地始出险就平,故称南郑,以别于西畿之郑”。
三。
“奠祭之所”说。
今人任乃强教授提出:“周王畿有郑在华阴,是原祭祀华山之处,又有西郑,是祭岐山之处,后因以为邑。
南国染周俗最早者为褒,褒有祭奠旱山之所,周人称曰南郑”。
故周人称“南国之祀”为南郑。
南郑县建县时间为秦武公十一年(前687)春秋时南郑属秦,后元十三年(前312),秦楚丹阳之战大败楚军,置汉中郡,治西城,南郑为汉中郡属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南郑为汉中郡属县。
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三十一县,定都南郑。
汉朝建立后,南郑为汉中郡属县,隶益州汉中郡。
更始帝刘玄二年(24),封汉宗室大将刘嘉为汉中王,建都南郑,旋为蜀王公孙述占据。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治设南郑。
建安二十年,张鲁降曹魏,曹魏改汉宁郡为汉中郡,郡治南郑。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由益州攻占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南郑归蜀汉。
蜀汉炎兴元年,曹魏景元四年(263),魏灭蜀汉,南郑归魏。
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分益州,置梁州,州治南郑。
南北朝时,南郑为州、郡治所。
隋文帝开皇初年(561),改光义县为南郑县。
炀帝大业八年(612),将县城迁移故城西南临汉水(即今本市城区)。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汉中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
北宋初年,南郑为兴元府辖县,并为路、府治所。
元初,设陕西行中书省,改兴元府为兴元路,南郑为路治所。
此为南郑划归陕西之始。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兴元路为汉中府。
清代,汉中府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南郑为府治所。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汉中府设汉中道,南郑县蜀之。
1949年12月6日,南郑解放。
南郑城关五镇设南郑市,市政府驻城区。
农村乡镇为南郑县,县政府驻十八里铺。
1953年6月1日,南郑市改为省辖市。
1954年1月1日,南郑更名为汉中市,属汉中专区。
1980年至今,为汉中市。
全市辖汉台区、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宁强、留坝、佛坪县,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364.9万。
(二)国民经济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