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0nm以下:紫外線 (Ultraviolet) 380nm~450nm:紫 (Violet) 450nm~490nm:藍 (Blue) 490nm~560nm:綠 (Green) 560nm~590nm:黃 (Yellow) 590nm~630nm:橙 (orange) 630nm~780nm:紅 (red) 780nm以上:紅外線(Infrared)
加法混色與減法混色

加法混色 色光三原色:紅(red)、綠(green)、藍(blue), 紅為正紅,綠為正綠,藍為微偏紫的藍。


減法混色 色料三原色:洋紅(magenta)、黃(yellow)、 氰藍 (cyan) ,洋紅為鮮艷的粉紅,黃為正 黃,青為不偏紫也不偏綠的藍。
光源與光色

視覺細胞 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錐狀細胞 (cone)、桿 狀細胞 (rod) 視紫紅質(rhodpsin):桿狀細胞之視色素, 含有暗視白(scotopsin)及維生素A1醛 (retinene1),使人具有暗適應之視色能力。 視紫質(iodopsin):錐狀細胞之視色素,含 有明視白(photopsin)及維生素A1醛(retinene1), 使人具有明視覺。



色彩屬性的絕對量與相對量 絕對量:Brightness、Colourfulness 相對量:Lightness、Chroma 工業上的應用多採用相對量,例如印刷品以字黑 為最黑,以紙白為最白(因為在紙上留白不印任 何色彩);但與理想白與理想黑相比,一張微黃 的紙張其Lightness 100可能僅為Brightness 90,而非 如理想白一樣白;其Lightness 0可能為Brightness 10,而非如理想黑一般黑。

假性視覺 (colour pseudo-stereopsis):由瞳孔 未位於光學軸中心及視色之像差引起,使 與人眼等距之紅色與藍色,紅色看起來比 藍色遠或比較近。
色彩三屬性與混色原理

色彩三屬性為色相、明度、彩度



色相:Hue 七原色說:後人將牛頓舉例之紅、橙、黃、綠、藍、靛、 紫等色誤以為他提出七原色。 六原色說:魏納(Verner)於牛頓七色中去靛而認為紅、橙、 黃、綠、藍、紫為六原色。瑞士色彩教育家伊登(Johannes Itten 1888-1967)依據P. O. Runge的取色料三原色加其中間之 二次色,成紅、橙、黃、綠、藍、紫六原色。 五原色說:古希腦人以白、黃、紅、藍、黑為五原色。 四原色說:由紅、黃、綠、藍四色組成紅、綠與黃、藍兩 色對,赫林提出,NCS色彩體系採用此說。 三原色說:勒布朗(Jacob Christoph Le Blon 1667-1741) 的< 色彩論> (Traitédu Coloris, 1756) 可能是最早提出三原色說 的論著。生理三原色紅、綠、紫,色光三原色紅、綠、藍, 色料三原色洋紅、黃、青藍。
眼睛的構造

角膜 (cornea):如同相機的濾鏡 虹彩 (iris):控制瞳孔的縮放,如同相 機的光圈。 水晶體 (lens):如同相機的鏡片。 玻璃體 (vitreous humor) :如同相機的 暗箱 視網膜 (retina):如同底片 視神經 (optic nerve): 將收集到的光 線轉化為脈沖傳向大腦,如同光纖。 中心窩 (fovea):視細胞最密集之處,為 視線投影到網膜上的焦點。 盲點 (blind spot):視神經與眼球的接點, 該處無視細胞所以無法感光。
色立體

色立體的基本結構

Lambert 金字塔色立體 1772

P.O Runge 色立體 1810

Von Bezold 錐形色立體 1876

O.Rood 色立體 187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ofler 1883

Munsell 1915

Ostwald 1917

C.I.E 1931

P.C.C.S 1964


黑體輻射特性 熱輻射(temperature radiation):光是物體向外輻射 能量的一種形式,它會耗損物體原有能量,有些 物體若加熱以彌補其發光所耗損的能量,則可持 續發光,這種輻射形式稱為熱輻射。 物體加熱到500C時開始發出暗紅色光。温度 上升則光愈亮,且較短波長輻射增加,約至 1500C時呈白熾光。 黑體的定義為:在任何溫度下任何波長之輻 射能均可全部吸收的物體稱為絕對黑體,簡稱黑 體(black body) 。黑體因將照射在其表面的光全部 吸收,所以不會反射任何光而呈黑色。

明度:Brightness、Lightness



彩度:Colourfulness、Chroma 明色(tint colour):純色加白變淡 暗色(dark colour):純色加黑變暗,又稱為 影色 (shadow colour) 濁色(tonal colour):純色加灰成中間色 清色(pure colour):明色與暗色均為清色




色盲 紅色盲(Protanopia):缺r錐狀細胞,看紅色變暗 綠色盲(Deuteranopia) :缺g錐狀細胞 藍黃色盲(Tritanopia) 缺b錐狀細胞,保持一般明暗 色感 錐狀細胞單色型色覺(Cone monochromatism) :缺g 及b錐狀細胞或具三錐狀細胞但無色差訊息 桿狀細胞單色型色覺(Rod monochromatism):缺三 錐狀細胞 紅色弱(Protanomaly):r錐狀細胞感色區位移偏向g 錐狀細胞區 綠色弱(Duteranomaly) :g錐狀細胞感色區位移偏 向r錐狀細胞區 藍黃色弱(Tritanomaly) :b錐狀細胞感色區位移偏 向g錐狀細胞區

振幅:光波之高低起伏,影響彩量。 波長:兩個振幅間之距離,影響色相。 頻率=光速/波長 (frequency=velocity/wavelength)
物體色



光源色:自身會發光的物體,直接刺激我們 的眼睛而產生的色彩感覺。 表面色:不透明的物體,物體表面吸收部分 光線,反射其餘光線,所產生的色彩感覺。 透過色:透明體,光線在透過時產生吸收、 透過等作用,透明體本身的色彩也會影響 透過光的色彩。
色彩學
光譜與人眼視覺

光 1666年牛頓(Issac Newton 1643~1727)以三稜 鏡分解太陽光,發現其由許多不同色光諸 如紅、橙、黃、綠、藍、靛 (indigo)、紫等 等所組成。

光是一種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具有波長(wavelength) 。可視波長範圍 380nm~780nm,此範圍內的光稱為可見光。



色表(Colour Appearance)與顯色性(Colour Randering) 人眼直接觀察色光及物體表面所看到的色彩稱為 色表(colour appearance),而光源照射到物體後,人 眼所看到的物體色之存真程度稱為該光源之顯色 性(colour randering)或演色性,其存真程度以顯色 指數(colour rendering index)0~100表示。 評量光源之顯色性,黑體為色温5000K以下低 色温光源的基準光源,而標準照明體D為色温 5000K以上高色温光源的基準光源。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 將光源的光色與黑體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色相比較, 便可藉由黑體之温度來標示光色。 等分布色温(distribution temperature, Td):光源 與黑體具有相同的相對光譜能量分布與色度座標 時之黑體温度。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 Tc):光源與黑體具有 相同的色度座標時之黑體温度。 相關色温(correlated colour temperature, Tcp) : 光源的色光與黑體輻射之色光具有最接近之色度 座標時之黑體温度。一般色温多指相關色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