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江苏省各健康单位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南解读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南解读

基本医疗服务数量 /150 × 3 , 2.3 机构医疗服务项 诊疗技术项目数量≥150种 大于3,以3分算。 目数量(3分) 2.4 第一类医疗服务 诊疗技术种类数量≥100种 技术种类(3分) 2.5机构护理服务项 目和操作技术数量 机构护理服务项目和技术 (4分) 数量达标 2.6机构开展中医药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数量和 适宜技术种类(5分) 种数≥10种 2.7开展中医适宜技 机构门诊中中医处方量占 术数量(5分) 处方总数比例≥30% 2.8机构实际开放床 位数(5分) 开放床位数量≥30张 机构第一类服务技术种类 /100 × 3 ,大于 3 分以 3 分计算。 机构护理服务和操作技术数量 /20 × 4分,大于 4分以 4分计算。 机构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种类 /5×5分,最高的5分 中医药处方数/处方总数 ÷3×5分,大于5分以5分计算。 开放床位数 /30 × 5 分,大于 5 分,以5分计算
机 构 工 作 人 员 平 10 均门急诊人次 10 门诊服务常见病、 多发病病种数量 诊疗技术 10 机构医疗服务项 3 目数量≥150种 第一类医疗服务 3 技术种类≥100种 机构护理服务项 4 目和操作技术数 量
2 3
基本医疗服务数量 /150 × 3 ,大 于3,以3分算。 机构第一类服务技术种类 /100×3,大于3分以3分计算。 机构护理服务和操作技术数量 /20×4分,大于4分以4分计算。
上年在岗人员年平均门急诊人 次 /2000 × 10 分,大于 10 分以 10分计算。 病种数量 /80 × 10 分,大于 10 分,以10分计算。
2 、基本医 2.1 机构工作人员平 提供门诊服务量达到标准 疗 服 务 均门急诊人次( 10 要求(指标) (50分) 分) 2.2 门诊服务常见病、 多 发 病 病 种 数 量 常规诊疗病种满足基本医 (10分) 疗要求

健康中国行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健康中国行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指某地区统计年度内,接受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的新生儿数占活产数的百分比。一人筛查多次按一人上报
某地区统计年度内,接受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的新生儿数/活产数×100
重点人群健康促进
21*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区县覆盖率(%)
2017年为52.6
≥80
预期性
已经开展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服务的县(区、市)占所有县(区、市)的比例
根据全国医养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统计
36*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

≥50
预期性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比例,综合性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100
重点人群健康促进
37*
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
年内辖区内7岁以下儿童接受1次及以上体格检查(身高和体重等)的总人数/年内辖区内7岁以下儿童数×100
25*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2017年为31.8
≥50
预期性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该指标指达到优良标准的学生数占参加评定学生总人数的比例
学生体质综合评定总分80分及以上学生数/参加评定学生总人数×100
31*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

80
约束性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教基一〔2012〕15号),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

健康促进医院项目介绍及评价指标解读(同名4140)

健康促进医院项目介绍及评价指标解读(同名4140)
健康教育专业机构 ⑦ 记录、整理、提交将健康促进融入医院管理政策、改进医疗服务模式、
健康促进干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有效证据与典型经验、工作方 法与模式
健康促进医院的工作领域
① 制定健康政策:医院需建立以患者和健康为中心的管理政策,将健康 促进理念融入医院的机构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
② 创造支持性环境:医院需创建有益于员工、患者及家属的健康与安全 的工作与诊疗环境。
健康促进医院注重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改进医德、医风,树立行 业新风尚,通过就诊者的口碑效应树立医院良好的品牌形象,增 强医院在医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行动
健康促 进医院
实现医学社会 价值的重要策

国际健康促进医院现状
全球 40多个 国家 共计 900多家 医疗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3家 医院
已经加入健康促进医院国际网络的国家和地区
健康促进医院国际联盟(HPH)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创始的官方网络,旨 在提倡并协助医疗机构推广WHO的健康促进理念,继而推展到世界各地
技能
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医院
• 健康促进医院是将健康促进理念、策 略在医院组织发展及医疗服务过程之 中的实际应用。
• 具体是指“推行三个或 以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 促进计划超过四年,并 证明在病人、员工和社 区三个层面上,都积极 帮助促进健康,并得到 认可的医院”
全面保护和促 进健康的重要
举措
世界卫生组织 倡导的全球性
组织管理
1. 协调机制(2分)
② 每季度召开2次工作例会,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1分)
要求:做好会议通知、 会议纪要、会议签到表、 现场图片等证据性资料 的留存、归档工作
中山陈星海医院管理层召开工作例会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1.13•【字号】苏卫办医政〔2018〕33号•【施行日期】2018.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苏卫办医政〔2018〕33号各设区市及昆山、泰兴、沭阳县(市)卫生计生委,省属省管医院、省卫生监督所、省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现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913号)转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加强准入管理。

各地要将健康体检机构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严格依据规划和标准开展审批。

现有独立设置的健康体检机构或已开展健康体检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对照《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的应当具备的诊疗科目、科室、人员、设施设备要求,不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的,要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高度,充分认训加强健康体检准入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准入和监管责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二、加强质控管理。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健康体检专业质控组织,将辖区内健康体检机构纳入本地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责任,促进本地区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各类健康体检机构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要牢固树立依法执业意识,切实维护受检者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督导检查。

2018年11月底前,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围绕依法依规执业、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设、技术规范标准执业、试剂耗材使用、医疗安全、项目价格公示、服务项目收费等内容,对辖区内健康体检机构、开展健康体检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督导检查,摸清底数,对检查中发的薄弱环节和隐患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未经许可开展健康体检、超范围执业、出具虚假或者伪造健康体检结果、冒用他人身份或资质开展诊疗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新版201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新版201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方案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方案

1 组织管理( 1.3培训与信息化)
02
➢1.3.1人员培训 评价要点: 1.针对工作重点和地方弱项,由卫生健康部门或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
➢1.3.2信息化支撑 评价要点: 1.县域内体检、诊疗等服务信息及时归集到居民健康档案中,县区级医 疗机构医生工作站能有效调阅患者健康档案。 2.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签约居民开放。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其他支出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和咨询费等 各地人员经费的具体口径和标准应按地方人社和财政部门的政策规定执行
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 会议费、培训费等
耗材、能力建设、其他等
不能干什么:基建、大型医疗设备购置
3 项目执行( 总原则)
1 组织管理(1.1政策制度)
02
➢1.1.1县级年度工作实施方案 评价要点: 1.明确资金标准、任务指标、服务内容、工作要求、实施机构及职责分工等。
➢1.1.2购买服务支付标准 评价要点: 正式出台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付标准文件; 2020年已按标准进行经费拨付和结算。
➢1.1.3基层机构实施方案 评价要点: 年项目实施方案或者责任书; 乡村,中心和站任务分工明确; 各项目明确部门和任务清单;绩效管理方式;有质量控制措施。
评价选项
1.县域内体检、诊疗等服务信息及时归集到居民健 康档案中 A全部可以 B 只有基层机构可以,县级医院未归集到健康档案 中 C否
2.县(市)人民医院或者区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医生工作站能有效调阅患者健康档案 A是 B否
3.核实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情况,取消资质档 案情况。 A 电子健康档案已经面向签约居民开放(只认手机 端APP或公众号,公网PC端)并与省年报结果一致 (开放方式)。 B 非认定的开放方式,或者开放方式与年报不一致。 C 电子健康档案未开放

2018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最新)

2018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最新)

2018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最新)以下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发布,2009年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旨在预防和控制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第5、16、18、21、24、28、41、44、57条款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发布,2011年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

其中,第2、6、11、16、69、85条款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2014年12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旨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管理。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修订,2016年7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从事劳动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旨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发布,2013年1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该法规的全文不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9年修订,2009年1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修订,2013年7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年修订,2011年7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该法规的全文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9.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发布,2005年12月1日实施)该法规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旨在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附件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全国爱卫办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制定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指标体系架构见表1,指标解释见表2。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

表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架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健康环境1.空气质量(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2.水质(3)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3.垃圾废物处理(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其他相关环境(6)公共厕所设置密度(7)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10)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占比健康社会5.社会保障(11)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6.健身活动(12)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3)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例7.职业安全(14)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8.食品安全(15)食品抽样检验3批次/千人9.文化教育(16)学生体质监测优良率10.养老(17)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11.健康细胞工程※(18)健康社区覆盖率(19)健康学校覆盖率(20)健康企业覆盖率健康服务12.精神卫生管理(2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13.妇幼卫生服务(22)儿童健康管理率(2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4.卫生资源(24)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5)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26)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28)卫生健康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健康人群15.健康水平(29)人均预期寿命(30)婴儿死亡率(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2)孕产妇死亡率(33)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16.传染病(34)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7.慢性病(3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36)18-5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37)肿瘤年龄标化发病率变化幅度健康文化18.健康素养(38)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9.健康行为(39)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4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20.健康氛围(41)媒体健康科普水平(42)注册志愿者比例※注释:将根据“健康细胞”建设进展情况适时纳入评价。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表[2018年最新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表[2018年最新版]
合规
2017.06.0
9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
查处理办法
第6、11、12

勤处理,如职业病防治 机 构(诊断组)认为需要住院 作进一步检查时,不论其 最后是否诊断为职业 病, 在此期间享受职业病待遇。
3、已经为从事有害作业的 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变动 工作单位时,事先经当地职 业病防治机构进行健康检 查,其检查材料装入健康档 案。
合规
2017.06.0
9
7
重大危险源辨识
全条款
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 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合规
2017.06.0
9
8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 技术培训考核管理
规定
第22、26、
27、31条
特殊工种培训
特殊工种培训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制
定期检查制度
合规
2017.06.0
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
8、9、18条
劳动者职业健康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 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 监护工作的落实。
1、已经建立健全职业健康 监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 护工作的落实。2、定期组 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 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 检查。3、无安排未成年 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现象;无安排孕期、哺 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 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 业现象。4、已经组织接触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 理规定
第5、6、7、
9条


法规名称
法规条款
对应的职
业健康因素
如何适用
于本公司
检测情况
是否
合规
评估人
时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10.16
•【文号】国卫办医函〔2018〕894号
•【施行日期】2018.10.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质量
正文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
核指标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8〕8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
为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指导各地做好改善医疗服务效果评估考核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对照考核指标(附件1、2),加强对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罗睿、王斐
电话:************、68791889
附件:1.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疗机构)
2.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8年10月16日。

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7.26•【文号】国卫医发〔2018〕26号•【施行日期】2018.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绩效考核,规范医联体建设发展,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了《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下载)。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联体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与指导,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报送有关情况。

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2018年7月26日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三级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

(二)基本原则。

公益导向,服务大局。

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

江苏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0.03.12•【字号】苏卫规财[2010]103号•【施行日期】2010.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苏卫规财〔2010〕103号)各市卫生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为健全和完善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7号)等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二○一○年三月十二日附件: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为切实提高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7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发展目标与建设原则第一节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整合卫生资源,加快构建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2018年3月12日,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发布

2018年3月12日,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发布

2018年3月12日,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发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日前宣布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 45001:2018最终发布日期定于2018年3月12日。

官网截图ISO 45001将取代已被广泛采用的OHSAS 18001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标准。

在2021年3月OHSAS 18001被撤销之前,已获得OHSAS 18001认证的组织将有三年时间转换至新标准。

ISO 45001更强调最高管理者参与以及员工参与,以使工作场所更安全更健康。

其设计旨在通过世界各地的组织使用相同的标准,减少全球市场的混乱和碎片化。

其高层次架构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以及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1:2015的相同,从而使它们更易于整合。

ISO 45001将帮助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采用强有力的职业健康安全方法,降低员工面临的风险并使之成为更健康的工作场所。

以上信息来源质量与认证公号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旨在使组织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同时主动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这包括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 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消除或尽可能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包括体系缺陷),利用职业健康安全机遇,应对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不符合;b) 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c) 确保组织自身符合其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d) 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旨在适用于不同规模、各种类型和活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该风险考虑了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以及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

2018年最新版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2018年最新版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

2018年最新版三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全风险评估,6.1.3控制措施计划,6.1.4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6.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实现策划7支持7.1资源7.2能力和培训7.3意识和参与7.4沟通和信息交流7.5文件和记录管理8运行8.1操作控制8.2紧急情况准备和应对8.3监测和测量8.4评价合规性8.5管理变更8.6采购和外部承包控制9绩效评价9.1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进10.1总则10.2不合格品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对照表ISO 9001:2015.ISO :2015.ISO :2018标准内容1、2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在这一部分,标准要求组织必须深入了解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组织需要了解并满足XXX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股东、社会公众等。

4.3 确定管理范围组织需要确定自身的管理范围,包括具体的业务范围、管理的流程和程序等。

4.4 管理体系及过程组织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并对各个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承诺组织的领导层需要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做出承诺,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5.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向员工和相关方公布。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组织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组织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这包括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控制措施计划、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等。

6.2 目标及实现策划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制定实现策略。

7 支持7.1 资源组织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设施、环境、测量资源等。

江苏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单位能耗限额》等26项江苏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2018年第4号

江苏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单位能耗限额》等26项江苏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2018年第4号

江苏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单位能耗限额》等26项江苏省地方标准的公告2018年第4号DB32/2060-2018《单位能耗限额》等26项江苏省地方标准,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现予发布,各项标准编号、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详见附件。

附件:2018年第四批江苏省地方标准目录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9月6日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DB32/2060-2018单位能耗限额2018-09-062018-09-302DB32/3431-2018钢铁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排放标准2018-07-252018-09-013DB32/3432-2018纺织染整工业废水中锑污染物排放标准2018-07-252018-09-014DB32/T3433-2018草甘膦职业接触人群健康检查技术规范2018-09-062018-09-305DB32/T3434-2018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2018-09-062018-09-306DB32/T3435-2018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规范2018-09-062018-09-307DB32/T3436-2018智能信包箱运营管理服务规范2018-09-062018-09-308DB32/T3437-2018金属加工液职业接触人群健康检查技术规范2018-09-062018-09-309DB32/T3438-2018矮化富士苹果单植化栽培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10DB32/T3439-2018大豆品种徐豆202018-09-062018-09-3011DB32/T3440-2018袋栽海鲜菇1号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12DB32/T3441-2018稻麦周年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2018-09-062018-09-3013DB32/T3442-2018乌饭树扦插育苗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14DB32/T3443-2018宁粳7号栽培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15DB32/T3444-2018健康企业评估规范2018-09-062018-09-3016DB32/T3445-2018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范2018-09-062018-09-3017DB32/T3446-2018稻草裹包微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18DB32/T3447-2018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19DB32/T3448-2018发酵床养猪垫料调制与管理规程2018-09-062018-09-3020DB32/T3449-2018羔羊舍饲育肥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21DB32/T3450-2018"苏牧2号"象草生产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22DB32/T3451-2018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检测规程2018-09-062018-09-3023DB32/T3452-2018老年教育机构服务规范2018-09-062018-09-3024DB32/T3453-2018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规范2018-09-062018-09-3025DB32/T3454-2018一级公路收费站建设规范2018-09-062018-09-3026DB32/T3455-2018北美栎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2018-09-062018-09-30。

基于非整秩次秩和比法的南京市12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非整秩次秩和比法的南京市12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

57基于非整秩次秩和比法的南京市12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赵喜迎刘鹏(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1171)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Health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12Districtsof Nanjing Based on Non-integer Rank Sum Ratio MethodZHAO Xiying,etal.(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 211171,Jiangsu,China)摘要:选取体质健康测试的9项指标,采用非整秩次秩和比法对2018年南京市12个区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综合评价,利用RSR 分档法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档。

结果显示:2018年南京市G 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结果最好,平均位次值为0.83;K 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结果最差,平均位次值为0.27;各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分档较为合理,有2个区处于综合评价好的档次,有8个区处于综合评价中的档次,有2个区处于综合评价差的档次,各档之间差异显著(01.0 P )。

结论:非整秩次秩和比法结合RSR 分档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其对南京市12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市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整秩次秩和比法;RSR 分布;体质健康评价*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9YJC890062)。

作者简介:赵喜迎(1984—),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生体质健康评价。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质强健,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但是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明显短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2分);
3.社区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2分)。
三、健康服务(20分)
基本服务
12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达到优质服务示范标准(2分);
2.社区内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至少5人(1分);
3.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每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入户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每年为每户发放1种以上健康宣传活动或健康支持工具(1分);
4.成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并按规范开展活动(1分);
5.有健康教育活动室,可容纳至少30人听课;提供5种及以上宣传材料,有视频播放器(2分);
6.有健康自助监测点;有专兼职人员进行指导管理;配有血压计、血糖仪、体重计、腰围尺、壁挂BMI、膳食宝塔挂图等相应设施以及控油、限盐等健康支持工具(3分);
7.结合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日,每年至少组织开展4次健康知识宣传活动(2分)。
人群管理
12
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以上(2分);
2.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45%以上(2分);
3.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45%以上(2分);
4.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达65%以上(2分);
5.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65%以上(2分);
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5%以上(2分)。
8.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戒烟服务(1分)。
六、健康人群(5分)
5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32%(1分);
2.社区(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成比例不低于90%(2分);
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省平均水平以上(2分)。
七、健康文化(10分)
10
1.每年至少组织1次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活动(2分);
2.每年至少开展1次内容丰富的健康主题大型宣传活动(2分);
协调机制
4
1.成立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2分);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2分)。
规章制度
4
1.将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2分);
2.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社区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困难家庭健康帮扶措施等(2分)。
3.职工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3)
4.职工吸烟率低于20%
5.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以上。(3)
江苏省健康单位评价指标体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一、健康管理
(20分)
制度保障
12
1.成立由分管院领导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3分);
3.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作品(2分);
4.有传播中医药特色文化的活动(2分);
5.有志愿者服务团队,县城万人拥有志愿者1000人以上(2分)。
八、公众满意(10分)
10
1.居民对卫生服务满意率达80%以上(2分);
2.居民对环境质量满意率达80%以上(2分);
3.居民对城市清洁满意率达80%以上(1.5分);
四、健康文化(10分)
10
1.积极倡导健康阅读,设立阅读区域并组织相关活动(3分);
2.每年开展健康职工评选活动(3分);
3.积极开展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4分)。
五、效果评估
(10分)
健康素养
10
1. 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测评结果正确率达85%以上。(2)
2.职工对单位健康促进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2)
3. 组建2个及以上的健身或运动团队,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3分);
4.为单位员工发放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与支持工具(控油壶、限盐罐、BMI尺、腰围尺、计步器等)(2分);
5.每年至少组织1次膳食知识竞赛(2分);
6.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急救志愿者队伍(3分)。
3.单位食堂或分餐场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有相关许可证,饮水、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4分)。
人文环境
5
1.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2分);
2.大厅、电梯口、楼梯转角、食堂等处设置健康小贴士(3分)
无烟环境
10
1.积极开展禁烟工作,创建无烟单位(4分);
2.本单位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3分);
3.室内无烟具,机构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3分)。
三、健康服务
(35分)
健康评估
10
1.通过问卷或访谈掌握单位职工主要健康问题及生活方式等基本情况(3分);
2.定期组织职工体检,至少每两年1次(3分);
3.根据体检结果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4分)。
健康保障
10
1.配备免费的急救医疗用品和药物(2分);
3.健康教育纳入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内容(3分)。
二、健康环境
(30分)
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分);
6.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90%以上(1分);
7.镇(县城)建成区污水处理率80%以上(1分);
8.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以上(1分);
9.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80%(2分);
10.无焚烧秸秆现象(1分);
11.企业三废排放符合要求(1分);
五、健康文化(15分)
15
1.每年开展3次及以上主题健康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膳食设计比赛、健身比赛、健康家庭评选、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等(4分);
2.建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4分);
3.有固定健身场所和健康步道,健身设备定期维护以保证正常使用并免费开放(4分);
4.有固定健康宣传栏、橱窗等健康教育窗口,宣传内容定期更换,每年不少于6期(3分)。
2.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健康教育职能科室,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3分);
3.有专职人员(1-2人)从事健康促进工作,各科室有指定的联络人(2分);
4.健康教育工作有经费保障(2分);
5.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2)。
协调机制
8
1.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有部署,有总结,档案规范(2分);
2.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3分);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一、健康管理
(20分)
制度保障
12
1.成立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健康促进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3分);
2.有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促进工作(3分);
3.健康教育工作有经费保障(3分);
4.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工间操制度、健身制度、无烟单位制度等(3分);
专人负责
3
1.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每季度接受一次专业培训(1分);
2.制定健康社区/健康村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并评估实施效果(1分);
3.档案资料齐全,定期整理(1分)。
二、健康环境15
自然环境
9
1.环境整洁,路面平整,普遍硬化(1分);
2.无焚烧秸秆现象(1分);
3.垃圾箱数量质量满足需要,垃圾日产日清。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1分);
4.居民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80%以上(1.5分);
5.居民对社会保障满意率达80%以上(1.5分);
6.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80%以上(1.5分)。
健康社区/健康村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一、健康管理(15分)
承诺倡导
4
1.居委会/行政村公开承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2分);
2.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倡议书入户等形式,公开倡议社区内各单位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2分)。
健康镇/县城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一、健康管理(15分)
加强组织
6
1.政府出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有建设健康镇(县城)的表述(1.5分);
2.建立制度保证健康镇(县城)的有效实施(1.5分);
3.出台有利于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政策(1.5分);
4.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1.5分)。
协调机制
8
1.将健康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建设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有具体的部署方案,有建设工作的情况总结(4分);
2.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机制(4分)。
二、健康环境
(25分)
自然环境
10
1.卫生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无暴露垃圾,厕所清洁(4分);
2.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2分);
建立机制
3
1.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由主要负责人领导,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分);
2.召开镇级动员大会,强化部门协作配合,明确各机关机构的职责(1分);
3.召开领导机构会议和部门联络员会议(1分)。
制定方案
6
1.领导机构针对需求评估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目标、行动方案、年度时间安排等(1.5分);
2.各相关部门按照对应指标,制订年度工作计划(1.5分);
3.有部署、有督查,定期总结,档案资料齐全,定期整理(1.5分);
4.开展健康镇(县城)建设效果评价(1.5分)。
二、健康环境(15分)
15
1.卫生镇(县城)巩固情况良好,顺利通过每轮次的复审(2分);
2.编制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1分);
3.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