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5章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及其发展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区域经济学》电子教案
区 域 经 济 学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主要参考书目
•
区 域 经 济 学
[2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 大地出版社,2004。 [2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 出版社,2004。 [23]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5]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 济出版社,2002。 [26]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4。 [27]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 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8]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9]曾坤生等:《区域经济论——市场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长 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0]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出版社,2004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贵 州 师 区 范 域 大 经 学 济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学
编写制作: 编写制作:李孔俊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李孔俊
CONTENTS
区域经济学电子版资料
《区域经济学》笔记2007-03-11 12:14:59| 分类:区域经济|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导论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正在为企业区位选择、地方政府寻求振兴经济发展之路、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它通常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以泛指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或一个工厂、一个学校,甚至一个车间、一个办公室,区域无所不在。
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较大的空间范围。
这样的区域小至县、乡、村,大到省和国家,以及由若干个国家共同开发的某些跨国界的区域,比如亚太地区、东北亚、南极等。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它地区建立什么样的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规划:是人类对特定区域未来时期发展的预测和设想。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广义上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分为三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要突出其应用性:一是要对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二是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法,需要了解、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济,特别是提示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也即需要对中国区域经济运行作实证分析。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3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理论认为,有些市场规模很大的经济体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
来实现经济发展,但有些市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无法依靠自身的内生力量
实现经济发展,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外部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 世纪30年代,霍伊特建立了解释城市发展的一个简单的模型-输出
电力、煤炭等)逐渐替代了旧的主导产业部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
车头”;劳动力素质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
向区域集聚;新的管理方式、新的融资方式以及新的销售方式不断出现。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
5.高额消费阶段
经过成熟阶段的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人
结论
➢ 开放经济实现经济恒定增长时的限定条件较少,因此相对于封闭的国家模型
更容易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 区域经济特征是由净输入资源刻画,净输入剩余使得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 如果不同区域的初始增长率不同,那么区域间差距会随时间逐渐扩大。
能保证该地区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当能够从区外输入资本和生产资料时,
这种区外输入是决定本地的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因素,相对于那些实行闭关自
守的地区,区外输入使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更宽松,更容易实现长期的
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与输出基础模型的不同点:
➢ 前者强调区外投资,后者强调区外需求
➢ 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储蓄不再是有效需求的扣除项,而是生产性投资的
强调总体而忽略不同生产活动或不同专业化部门的区别;忽略了为本地区
服务的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5.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容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容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指研究农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基础理论:探讨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技术与生产能力、农业产出与农业增长率等。
2. 区域差异理论: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差异的原因,涉及地理、自然资源、气候、人口、技术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 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农业产业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等方面。
4. 农业与农村发展理论:探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市场化改革等。
5. 农业扶贫理论:研究农业在减贫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农业产业扶贫、农村就业扶贫、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
6. 农村土地制度理论:针对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土地管理、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等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容涵盖了农业基础、区域差异、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扶贫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农业发展
2023-11-12目录•区域经济发展概述•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区域农业发展的战略与措施•区域农业发展的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区域经济发展概述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包括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
区域经济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01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02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增加就业机会03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发展历史区域经济发展起源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体。
发展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区域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势未来,区域经济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010302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农业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基础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01农产品供给农业为国民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保障粮食安全和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02就业机会农业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
03经济增长农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现代化和科技化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绿色和有机农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增加,绿色有机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农业发展将更加注重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农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多元化和特色农业不同地区将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多元化和特色农业,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农民收入。
区域经济学(硕士课程)第5章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及其发展
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 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 府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之所以改变对富农 的政策,根据毛泽东的解释,主要出于三点考虑:一是更能孤 立地主,保护中农;二是为以后工作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权;三 是为了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2. 土地改革法颁布后,一个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世界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先后开展 起来。为了搞好这次运动,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动 员工作。由于新解放区与老解放区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因此, 早在1948年5月25日中央即作出指示,规定在新区必须同时具 备三个条件方能列入土地改革范围:“第一,当地一切敌人武 装力量已经全部消灭,环境已经安定,而非动荡不定的游击区。 第二,当地基本群众(雇农、贫农、中农)的绝大多数已经有 了分配土地的要求,而不只是少数人有此要求。第三,党的工 作干部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确能掌握当地的土地改革工作,而 非听任群众的自发行动。” 根据这一指示,1948年末以后各个 新区基本都未进行土地改革,只是在少数具备了条件的新区开 展了土地改革,而在其它地区则主要是开展了清剿土匪,民主 反霸和减租减息运动,并且集训了成千上万的土改工作干部,
中农化趋势是指,在农村总户数中,中农的户数占的比重 越来越大。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土地改革后随着土地的重 新分配和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原来的贫雇农生活水平逐步 改善,上升为相当于土改前中农水平的农户越来越多,从而使 中农的户数逐渐增多。这种趋势最明显的是解放较早的老区。 据依当时调查材料所作的估计,土改后地主富农一般保持10% 不变,而贫雇农和中农的比例则分别由土改前的 70%和20%变 为30%和60%。(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 -1989,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以下凡出自此书的资 料将不再另注)这实际应该看作是一件大好事,而不应该看作 是什么问题。 所谓“两极分化”,就当时的含义看主要是指:一小部分 经济上升较快的农户开始买地、雇工,扩大经营,而另一小部 分因种种原因变得生活困难的农户则开始卖地、借债和受雇于 他人,因此,农村中的贫富差距正在悄悄地逐渐地拉开。关于 这种“两极分化”是否确实存在和应如何看待的问题,将留待 本节的下一部分再来讨论。
中国农村经济课件
农业现代化战略
农业现代化战略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通过科技手段 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 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水平,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农业现代化战略包括农业机械化、农 业信息化、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推 广和应用,以及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 优化。
农村环境整治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保护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给予一定 的经济补偿,激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05
中国农村经济的案例分析
某省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经验
农业现代化
某省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 农业产业园区等方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 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情况
01
02
03
农民收入增长
随着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 水平得到提高。
收入结构多元化
农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 除了农业收入外,还包括 外出务工、家庭手工业、 乡村旅游等非农收入。
城乡差距缩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 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 逐步缩小,农村消费市场 不断扩大。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
中国政府加大农村公路建 设投入,提高农村公路通 达深度和广度,方便农民 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农村水利建设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 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能力, 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农村电力建设
推进农村电力建设,提高 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满 足农村生产和生活用电需 求。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中国农村经济发 展的重要动力,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推 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四、区域经济发展上课
6、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农业的发展
7、提高农业补贴,加大政策倾斜
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为例
(一)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 (二)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 迅速提高的原因 (三)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出现 的问题及对策
地区专业化生产
1、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 化是商品化的前提
2、主要的粮食作物 及其分布
小麦:北部,三江平原及松 嫩平原北部集中,由南向北 增多
水稻:南部,辽河及松 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玉米:中部,普遍,向 北减少,松辽平原集中
(四)农业发展方向—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 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 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区为例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四)农业发展方向—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 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五)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城市化的意义: ①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缩小城乡差别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 促进工业化。
3.区位 因素
4.人文 因素
对外开放的 优惠政策
七年级地理下第五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分布和发展教学课件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 种植业 • 粮食作物 • 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经
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 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 主要分为:谷类作物、薯类 作物和豆类作物。
• 经济作物 • 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
• 它描述的应该是那种小 麦的种植?主要种植于 我国的哪个地区?
因地制宜+科学技术
袁 隆 平
超级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是由“杂交水 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培育计划。 2000年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每 亩产量超过了700公斤;2012年 第三期亩产突破900公斤。(一 般平均水平为450-600公斤/亩)
• 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该类农作物的种 植地区画在空白图相应位置(展示)。
• 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前张贴大图,并说 明布局原因。(地气水土等方面)
谢谢 大家
粮食作物——水稻
熟制不同
粮食作物——小麦
小麦对水热要求不高,土地要求也不 高,耐寒、耐寒、适应力强。
土壤:小麦土地没有过高要求,黄土棕 土、褐土、黑土、红土均可,但土地不 能过于潮湿。
我国东部农业以_________业为主,西部农业以______业为主。 3. 结合《中国地形图》(地图册P18),讨论说出中国的渔业和林业主要分布地区。渔业主要分布在沿___、 沿___、沿___地区,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大体方位)。
中国长城分布与西牧东耕
马霍 踏去 匈病 奴墓 雕前 像的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
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是两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将这两个议题结合起来,达到互为促进的效果,成为了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分别从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区域经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各个领域。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不平衡状态,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因此发展区域经济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现代化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电站等等。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设施也会得到改善和完善,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
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市场和商机。
开发农村地区的资源和潜力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的经营策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同时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最后,区域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逐渐向着现代化的工业和服务业方向发展。
这样的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改变也会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
二、农村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的生活,同时也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
首先,农村地区的发展可以提供新的消费市场。
随着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加和消费升级,农村地区消费市场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
这不仅自然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消费,同时也为城市区域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其次,农村地区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经济模式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这些新兴的产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同时也成为了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农村地区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拓展。
农村经济区域发展
农村经济区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区域发展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不仅关乎农村的经济繁荣与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定义和意义、现状与问题,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定义和意义农村经济区域发展指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下,通过统筹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等手段,推动农村地区实现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农村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通过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的繁荣。
其次,农村经济区域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当前,城乡差距依然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且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最后,农村经济区域发展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村地区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二、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区域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外部连通。
此外,农村人口流失和农村人才缺乏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指南经济管理学院编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二00七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1.1.1.2 区域的特征1.1.2 社区与农村社区1.1.2.1 社区的概念1.1.2.2 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1.2.1 农业及其功能1.2.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3 发展与发展观1.3.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1.3.1.1 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1.3.1.2 经济发展1.3.1.3 社会发展1.3.2 发展观的演进1.3.2.1 经济增长论1.3.2.2 增长极限论1.3.2.3 综合发展观1.3.2.4 可持续发展观1.3.3 统筹城乡发展1.3.3.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3.3.2 “统筹城乡发展”观2 区域发展理论2.1 平衡发展理论2.1.1 最小努力命题论2.1.2 低水平陷阱论2.1.3 大推进论2.1.4 贫困恶性循环论2.2 不平衡发展理论2.2.1 梯度推进理论2.2.2 增长极理论2.2.3 中心—外围论2.2.4 “区域成长”理论2.3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3 区域发展的条件3.1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3.1.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2 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3 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 区域发展战略4.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4.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4.2.1 战略目标4.2.2 战略重点4.2.3 战略方针4.2.4 战略措施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5.1.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5.1.2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5.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5.2.1 农村劳动力转移5.2.1.1 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5.2.1.2 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5.2.1.3 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5.2.2 扩大农村就业措施6 农村可持续发展6.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6.2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6.2.1 我国农村的现状6.2.2 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2.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7 农村社会发展7.1 农村人口7.1.1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7.1.2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7.2 农村教育7.2.1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7.2.2 农村教育政策措施7.3 农村扶贫7.3.1 贫困的含义及测量7.3.1.1 贫困的含义7.3.1.2 贫困线7.3.2 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7.3.3 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7.3.3.1 农村扶贫目标7.3.3.2 扶贫方式的选择7.4 农村社会保障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7.4.1.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7.4.1.2 社会保障的内容7.4.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7.4.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7.4.3.1 总体思路7.4.3.2 建设重点7.4.3.3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8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8.1 农村城市化8.1.1 农村城市化的涵义8.1.2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8.2 农村社会现代化8.2.1 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8.2.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8.2.3 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对“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新区的土地改革从完整的意义上讲,实际上包括了 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划分阶级,没收分配地主土地等几个阶 段。清匪反霸,就是首先发动群众对那些横行霸道,谋财害命, 借势压人和贪污致富的恶霸分子作斗争。先打掉这些人的威风, 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提高群众斗争的勇气,并在斗争中 发现积极分子和领袖人才。减租减息及没收分配土地的重要前 提,是首先必须弄清楚减谁的租,分谁的地,谁是地主,谁是 富农,这就需要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正确地划分阶级成分, 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没收分配土地是土地改革最后的关 键的步骤。为了搞好土地改革,党和政府派遣了大批土改工作 队深入各地,领导开展工作。加上当时其它政治运动的配合, 因此土地改革工作进展顺利,至1953年春,除中央规定暂不进 行土地改革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约700万人口)外,中国大
2.
土地改革法颁布后,一个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世界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先后开展 起来。为了搞好这次运动,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动 员工作。由于新解放区与老解放区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因此, 早在1948年5月25日中央即作出指示,规定在新区必须同时具 备三个条件方能列入土地改革范围:“第一,当地一切敌人武 装力量已经全部消灭,环境已经安定,而非动荡不定的游击区。 第二,当地基本群众(雇农、贫农、中农)的绝大多数已经有 了分配土地的要求,而不只是少数人有此要求。第三,党的工 作干部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确能掌握当地的土地改革工作,而 非听任群众的自发行动。” 根据这一指示,1948年末以后各个 新区基本都未进行土地改革,只是在少数具备了条件的新区开 展了土地改革,而在其它地区则主要是开展了清剿土匪,民主 反霸和减租减息运动,并且集训了成千上万的土改工作干部,
2020/2/17
中农化趋势是指,在农村总户数中,中农的户数占的比重
越来越大。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土地改革后随着土地的重
新分配和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原来的贫雇农生活水平逐步
改善,上升为相当于土改前中农水平的农户越来越多,从而使
中农的户数逐渐增多。这种趋势最明显的是解放较早的老区。
据依当时调查材料所作的估计,土改后地主富农一般保持10%
从1953年底,我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中心开始转移,重
点放在了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
称初级社,与互助组完全不同,它除了具备长年互助组的所有 主要特点以外,最重要的区别点在于,它开始对土地实行统一 经营,主要生产资料如耕畜、农具等都交社统一使用,参加农 户虽然尚拥有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使用权归农业 生产合作社,在年终分配时,农户可凭土地和其它交社使用的 生产资料参加分红。这种当时被认为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 级农2020业/2/17生产合作社,是从1951年起,继陕西省1950年试办了
2020/2/17
3.
土地改革后,农村形成的基本格局是:①随着土地改革的 基本完成,以小块土地私有为特征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遂成 为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据估计,我国 当时农村中自耕农(无雇工经营的农户)约占到总农户的85 %~90%。②随着环境的安定和劳动力的相对增多,农业生产 有了迅速的发展,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但是农业生产 力水平却仍十分低下,不仅缺乏现代生产力要素,而且就连传 统农业基础上的简单再生产,许多农户也有很大的困难。③土 改完成后,农村中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居民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发生了急剧的 变化,昔日生活在农村社会最底层,在政治上毫无地位可言的 贫雇农,变成了农村中的主人,而昔日把持农村社会政治生活 的地主富农却变得威风扫地,落到了农村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毫 无地位可言的最底层。农村中贫雇农在政治上优势地位的确立,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农村这种基本格局形成的同
主要参考资料:
1、熊义杰:中国农业经营方式问题,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9 2、季 丽: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3、彭建刚等:关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考 4、马广琳,刘俊昌: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特征的思考
2020/2/17
5.1 改革前的中国农业
5.1.1 旧中国农业经济的破产
不变,而贫雇农和中农的比例则分别由土改前的70%和20%变
为30%和60%。(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
-1989,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以下凡出自此书的资
料将不再另注)这实际应该看作是一件大好事,而不应该看作
是什么问题。
所谓“两极分化”,就当时的含义看主要是指:一小部分 经济上升较快的农户开始买地、雇工,扩大经营,而另一小部 分因种种原因变得生活困难的农户则开始卖地、借债和受雇于 他人,因此,农村中的贫富差距正在悄悄地逐渐地拉开。关于 这种“两极分化”是否确实存在和应如何看待的问题,将留待 本2节020/的2/17下一部分再来讨论。
使用的极端分散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说明。一是农户田场 的平均规模小。据1922年对浙江、江苏等5省9县农户田场规模 的调查,平均2/3公顷以下的占58.2%,2/3至1又2/3公顷的 占220420./21/1%7 ,1又2/3至3又1/3公顷的占9.4%,3又1/3公顷以上
的仅占8.3%。其中1又2/3公顷以下的田场竞占到82.3%,真 可谓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二是每块土地的面积狭小。据 1930年对保定1390家农户的调查,4.84%的地块不到1/15公 顷,57.09%的土地每块处于1/15至1/3公顷之间,38.07%的地 块每块在1/3公顷以上。
5.1.2 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许多属于民主革命范畴的问题 尚未解决,当时全国大约有2.64亿农业人口的新解放区尚未进 行土地改革,农村中的封建剥削依然存在。此外从当时全国的 局势出发,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完成国民经济的恢 复任务,也要求必须进行土地改革。
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经过多方 面充分讨论后公布实施。土地改革法的基本精神与《中国土地 法大纲》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改变2020了/2/17对于富农的政策。土地改革法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
第5章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及其发展
5.1 改革前的中国农业
5.1.1
5.1.2
5.1.3
5.1.4
5.2 农业家庭经营方式的形成
5.2.1 5.2.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业改革
5.2.3
5.2.4 50
5.3 农业家庭经营的发展
5.4.1 “两天制”经营模式
5.4.2
2020/2/17
5.4.3 “
土地使用的分散,严重地导致了农业经营水平的低下和农 业技术的落后。因此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 统治下,广大的贫苦农民必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不仅要 忍受高额的地租剥削,而且要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和军事徭役, 还要遭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的盘剥。加上“九一八”事变后日 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旧中国的农业便进一步地走向了破产的境 地。这主要表现在:①荒地面积不断扩大和农作物产量日趋减 少;②广大农民饥寒交迫和大量农村人口流离死亡;③农村金 融枯竭。
速度开始加快。这一年,互助组的数量增加到802.6万个,参加 农户的比重上升到39.9%。到1954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8%。
当时互助组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临时互助组,一般
2020/2/17
由三五户农户组成,主要在农忙季节临时组织,农忙后即行解 散,所以又叫季节互助组。二是长年互助组,一般规模较大, 除了在主要农事活动上进行劳动互助外,还实行农副业的互助 结合,或进行比较固定的分工,并积累有少量的公共财产,如 牲畜、农具等,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前苏联合作化初期的共耕 社和日本的共同利用组织。根据1953年的资料,在参加互助组 的4564.7万户农户中,参加临时互助组的占70.8%,参加长年 互助组的是29.2%。
第一个以后,主要在一些老解放区开始试办的。
1951年,有7个省共试办了129个初级社;1952年,试办的 初级社增加到3634个,入社农户57188户,占总农户的比重为 0.05%;1953年,初级社增加到14171个(另有4000个未经批准
的自发社);1953年2月,中共中央通过颁发了《关于发展农 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4年,初级社增加到了48万个,至
5.1.3从互助组到高级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从互助组到初级社
全国解放后,由于领导重视和农民发展生产的需要,无论 是在老解放区还是新解放区,互助组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1950年底,我国农村中有各类互助组272.4万个,参加的农户 有1131万户,占总农户的比重为10.7%。1951年春,中央人民
政府在《关于1951年农村生产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各地要加
旧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土地占有的高度集中和使 用的极端分散。1927年国民党农民部土地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说 明了土地占有的不合理情况,全国无地农民(占55%)和少地 农民即贫农(占地2/3公顷以下)占人口总数75%,但只占 有土地6%,中农(占地2/3至2公顷)占人口11%,占有土地 13%,而地主富农(占地2公顷以上)仅占人口的14%,但却 占有土地81%。由于无地少地的农民占到人口比重的75%,因 此为了糊口或维持生计,他们就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小块土地。 因而,就必然导致了土地使用的极端分散
土地改革法除了对富农政策作了重大改变以外,还在其它 一些方面与《中国土地法大纲》不同,如:①只“没收地主的 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 地主的其它财产不予没收。”这就与过去没收地主的一切财产 有所不同。②不再使用“平分土地”的口号,而是明文规定: “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的土地及其它财产,不得侵犯。” ③增加了划出一部分土地收归国有的政策。④增加了不没收、 不分散使用进步设备耕种和技术性经营的农地的政策。⑤只建 立农民协会,不再组织贫农团、雇工工会,农协为土地制度改 革的合法执行机关。实践证明,这些规定对于保护农村生产力, 发2展020/农2/17业生产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