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铁路轨枕研究报告
《铁路轨枕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探讨铁路轨枕的重要性、种类、性能要求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铁路轨枕的材料特性、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介绍了当前轨枕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轨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铁路轨枕作为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概述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承载着巨大的运输负荷。
铁路轨枕作为铁路轨道的基础支撑结构,承担着钢轨的重量、传递列车的动荷载,并保持轨道的几何形状和稳定性。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铁路的运行质量、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铁路轨枕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铁路轨枕的种类(一)木枕木枕是早期铁路上广泛使用的轨枕类型。
它具有弹性好、易于加工和铺设等优点。
然而,木枕也存在着易腐朽、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随着铁路运输量的不断增加和对铁路性能要求的提高,木枕逐渐被其他类型的轨枕所取代。
(二)混凝土轨枕混凝土轨枕是目前铁路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轨枕类型。
它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混凝土轨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铁路线路条件和荷载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满足铁路运输的需求。
(三)钢枕钢枕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冲击性能好等特点。
在一些特殊的铁路线路,如重载铁路、高速铁路等,钢枕可能会被采用。
然而,钢枕的成本较高,且在铺设和维护方面相对较为复杂。
三、铁路轨枕的性能要求(一)强度和刚度铁路轨枕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钢轨传递的巨大荷载,并保持轨道的几何形状不变。
在设计和选择轨枕时,需要根据铁路线路的荷载情况、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型。
(二)耐久性铁路轨枕需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耐久性。
这包括抵抗腐蚀、磨损、老化等因素的能力,以确保轨枕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铁路运营的要求。
(三)弹性轨枕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缓冲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减少对轨道和列车部件的损伤,提高铁路运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我国铁路轨下基础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铁路混凝土轨枕的现状及发展轨枕是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
它承受来自钢轨的各种作用力,并弹性地将作用力传布于道床,同时有效地保持轨道的轨距、方向和位置。
世界高速铁路有碴轨道正线全部采用混凝土轨枕。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绝大部分铺设混凝土轨枕,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主要干线则要求全部采用混凝土轨枕。
混凝土轨枕的主要优点是:纵、横向阻力大,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可以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轨枕承载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高速运行条件进行设计,使之满足长期使用的耐久性要求;由于高速运行的平顺性、舒适性要求,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必然铺设无缝线路,理论计算和经验表明,混凝土轨枕及其钢轨扣件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无缝线路的需要;寿命长和维修工作量小等。
轨枕的受力是极其复杂的,其上承受的作用力有垂向、横向和纵向作用力。
混凝土轨枕设计中的控制断面是轨枕的轨下截面和中间截面。
这两个截面所受荷载弯矩的大小取决于机车车辆轴重、行车速度、轨道状态和道床支承情况等的不同,同时,轨枕截面所受荷载弯矩在很大范围内波动,不仅每一根轨枕所受的荷载不同,而且同一根轨枕的轨下截面和中间截面在每一次轮载作用下所接受的荷载弯矩也是不同的。
在这种不稳定重复荷载作用下,轨枕在予计使用期内达到失效状态的概率应不超过某一予定值。
这是混凝土轨枕按使用安全度设计理论设计的基本含义。
一、我国铁路混凝土轨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自1956年我国研制出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以来,无论是铺设数量、产品系列、质量控制还是技术标准,都有长足的发展。
我国铁路采用整体式混凝土轨枕,基本分为Ⅰ、Ⅱ、Ⅲ型。
Ⅰ型混凝土枕包括1979年以前研制的各型轨枕和1979年以后设计的S-1型、J-1型等。
Ⅰ型混凝土枕的承载能力是按建设型机车、轴重210kN、最高速度85km/h、铺设密度1840根/km设计的。
随着铁路运输条件的变化,Ⅰ型枕早已不能适应,破损加剧,寿命缩短,几乎全部出现钉孔纵裂及轨下正弯矩横裂纹。
国内外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se p r p t rs icu ig tp l s e e , eat s e e , wie se p r ld e le e , f me r le e at n n ldn y e l l p r lsi l p r e I e c e d le e , a d r s p r r e a wok
Ke y wor ds:Hi h s e d r i y;Ba ls r c g — p e al wa la tta k;S e pe a tr l e rp te n; P e e tst ai n a a y i r s n iu t n lss o
・
线路/ 基 ・ 路
国 内外高速铁路桥上 有砟 轨道轨枕 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蔡 小培 ,曲 村 ,高 亮
( 京 交 通 大 学 土 木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北 京 104 ) 北 0 0 4
摘 要 : 枕 在 有 砟 轨 道 结 构 中起 着 承 力 和 传 力 的 关 键 性 作 用 , 速 铁 路 桥 上 有 砟 轨 道 应 选 用 合 理 的 轨 枕 形 式 。 轨 高
结合 有 砟 轨 道 轨枕 的 应 用情 况 、 术 特 性 、 济 性 、 护 维修 等 多 方 面指 标 , Ⅲ 型 轨 枕 、 性 轨 枕 、 轨 枕 、 子 式 技 经 养 对 弹 宽 梯
轨 枕 、 架 式 轨 枕 、 国 B 系列 轨 枕 及 法 国双 块 式轨 枕 等 7种 主要 轨 枕 形 式 的 国 内外研 究 和 应 用 现 状 进 行 介 绍 , 框 德 并 对 各 种 轨 枕 形 式 的 优 缺 点 进 行 深 入 的 分析 和 比 较 , 高速 铁 路 桥 上 有砟 轨 道 轨 枕 结 构 选 型 参 考 。 供 关 键 词 : 速 铁 路 ;有 砟 轨 道 ;轨 枕 形 式 ;现 状 分 析 高 中图 分 类 号 : 2 8 2 3 3 U 3 ;U 1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9 4 2 1 ) 1 0 0 O 10 —2 5 (0 1 1 — 05一 6
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结构问题分析
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结构问题分析摘要:针对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的结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高速铁路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工程建设中的结构问题,内容分别为:梁型、内在结构的选用、桥墩的选择、桥梁基础、沉降的控制等。
最后针对耐久性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以及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速铁路;结构;梁型;桥梁基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先进水平,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
这一系统工程当中,结构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高速铁路的轨道等基础设施怎样才能够达到较高的平顺性,事实上是对桥梁和路基变形的正确控制,该内容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针对高速铁路桥梁来说,需要具有较为充足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耐久性,从而确保高速铁路的行车条件,在此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以及运行的平稳性。
与此同时,需要结合桥梁的施工技术以及经济条件,对合理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其中桥梁竖向刚度、横向刚度等均是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进行控制的关键。
1 高速铁路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对高速铁路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其刚度满足要求,需要达到高速铁路舒适、安全的需求,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结构自振频率数值需求。
在对桥梁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其能够充分满足车桥动力的指标,对其进行具体检查、计算过程中,需要参照各种刚度,对强度进行具体控制。
对高速铁路进行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确保跨区域之间能够实现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应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技术人员必须对沉降差进行严格限制,对下部结构刚度等数值提出一定要求。
此后,结合桥梁之间具备的相互作用,针对桥梁钢轨的纵向力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侨联设计足够科学合理,保障列车运行足够平稳、安全。
对桥梁结构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需要保障桥梁具有较高的耐久性,保障结构的合理性,桥梁当中的主结构使用年限要以 100 年为一个标准,对中小桥梁动力性能进行进一步改善。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理论研究进展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铁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在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如何科学高效地维护我国规模庞大的运营线路,实现高速铁路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稳定、安全运营,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探明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控制机制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更是高速铁路的核心要求。
本文就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理论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无缝线路引言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多,由于200~250km/h的高铁线路多以有砟轨道为主,因此重视研究、探索解决有砟轨道病害特别是长波不平顺病害在维护中存在的运用管理薄弱、作业精度不高、生产组织不合理、作业质量跟踪监控不严等问题,对于提高有砟轨道养修管理水平,确保高铁设备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研究现状分析自1964年世界首条高速铁路在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高速铁路技术已历经了五十多年的发展,但其运营安全问题仍未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危及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故障和事故在德国、韩国、日本等地仍时有发生。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除了对车辆结构关键工程材料失效机理、高速列车脱轨机制等问题认识不足之外,未系统研究作为固定设备之一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服役性能的时空演变机制,未深入了解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初始损伤演变、动态性能劣化、特殊条件下状态突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及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和长效服役能力关键支撑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不足,也是极其重要原因。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在动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循环作用下,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其各项构成材料(如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混凝土等)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关键部件出现伤损甚至失效(如轨道板裂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劣化、扣件折断、钢轨波磨等),而轨道结构与关键部件材料初始损伤的动态演化,轨道结构与关键部件的持续劣化以及特殊条件下结构局部状态的瞬时突变等,势必会引起轨道服役状态与结构动态性能的持续劣化,导致轨道结构与高速车辆系统不匹配,从而加剧高速铁路线路服役状态的恶化,耐久性和经济性的明显降低,同时影响行车品质,甚至留下安全隐患,危及高速列车运行安全。
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二章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第一节概述无砟轨道是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道碴道床而组成的轨道结构形式。
由于无碴轨道具有轨道平顺性高、刚度均匀性好、轨道几何形位能持久保持、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等特点,在各国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高速铁路,一些国家已把无碴轨道作为轨道的主要结构形式进行全面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无砟轨道的主要优势和缺点。
一、无砟轨道的优势主要有:1、轨道结构稳定、质量均衡、变形量小,利于高速行车;2、变形积累慢,养护维修工作量小;3、使用寿命长—设计使用寿命60年;二、无砟轨道的缺点主要有:1、轨道造价高:有砟180万/km,双块式350万,1型板式450万,2 型板式500万。
2、对基础要求高因而显著提高修建成本:有砟轨道可允许15cm工后沉降,无砟轨道允许3cm,由此引起的以桥代路及路基加固投资巨大。
3、振动噪声大:减振降噪型无砟轨道目前尚不成功,减振无砟轨道选型存在较大困难。
4、一旦损坏整治困难:尤其是连续式无砟轨道。
第二节无砟轨道结构一、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型式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的发展,数量上经历了由少到多、技术上经历了由浅到深、品种上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铺设范围上经历了由桥梁、隧道到路基、道岔的过程。
无碴轨道已成为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
1.日本日本是发展无碴轨道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就开始了无碴轨道的研究与试验并逐步推广应用,无碴轨道比例愈来愈大,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形式。
据统计,日本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60%以上,而90 年代则达到80%以上。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板式无碴轨道的研究到目前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
对于最初提出的轨道结构方案,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相继进行了设计、部件试验、实尺模型试验、设计修改、在营业线上试铺等工作。
从津田沼、日野土木试验所内的实尺模型试验到既有线、新干线的桥梁、隧道和路基上的各种形式无碴轨道结构的试铺,总共建立了20多处近30km的试验段,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营业线上动力测试和长期观测的试验研究工作,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结构设计参数和技术条件,最终将普通A 型(图4-3)、框架形(图4-4)等板式轨道结构作为标准定型,在山阳、东北、上越、北陆和九州新干线的桥梁、隧道和路基上大量使用。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及检测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及检测技术研究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铁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而高速铁路轨道的结构及检测技术成为了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高速铁路轨道的结构和检测技术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道床高速铁路轨道的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道床、轨枕、轨道和固定方式等。
其中,道床是铺设轨道的基础,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承受铁路轨道的重量和各种荷载,并向下传递荷载,同时还要起到排水、保温、抗沉降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道床形式主要有混凝土板式道床、桥梁式钢筋混凝土道床以及碎石(球ast)道床等。
轨枕高速铁路轨道的轨枕通常由木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复合材料等材料制成,其作用是为轨道提供支撑,并保证铁路轨道的线路精度和稳定性。
其中,轨枕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车轮对轨的接触质量和轨道的噪声和震动程度。
轨道高速铁路轨道的主要结构是钢轨和钢轨之间的连接部件,而钢轨的质量、尺寸和定位精度都是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与平稳的关键因素。
目前,高速铁路轨道中最常用的钢轨类型是50kg/m、60kg/m以及68kg/m三种类型,它们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固定方式高速铁路轨道的固定方式主要包括道钉固定和橡胶垫片固定两种形式。
道钉固定是在轨枕上加装特制钉子固定铁轨,能够提供较高的保持力和减轨噪声的效果,但在高速铁路应用中,缺乏弹性的刚性固定方式会导致过高的钢轨温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橡胶垫片固定是采用橡胶垫片作为铁轨和轨枕之间的组合,在形变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调性和良好的隔振效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二、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轨道在线监测系统轨道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轨道的状态,并对问题情况进行报警和预测,从而及时发现轨道的缺陷和隐患,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目前,轨道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分为两种:激光测距监测系统和斯特劳斯测距监测系统。
高速铁路轨道过渡段路基结构研究现状
高速铁路轨道过渡段路基结构研究现状摘要: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其安全可靠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速铁路的建设是跨区域的带状建筑,不可避免的穿越不同地质地形区域。
对于路基过渡段的研究是高速铁路建设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的研究程度,文章做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研究现状1引言铁路的发展必须以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为前提,以线路的高平顺性和轨下基础的稳定性作保证。
高速铁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轨下基础连接处的过渡段,这些地段恰恰是高速铁路线路的薄弱环节,由于强度、刚度、沉降等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引起钢轨的弯折变形,致使不平顺的产生。
为了保证高速铁路线路的高平顺性,必须对线路刚度有突变的区域进行过渡段的设置。
2国外轨道过渡段的研究现状随着高速铁路的修建并成功投入运营,国外在高速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过渡段部位,并对过渡段的处理措施做过专门的研究。
90年代初德国Gobel和Weisemann等人在室内模拟时速160km的列车作用下,由土工格栅加固后路堤承载力的增加和沉降量减小的问题。
意大利国家铁路公司曾经应用双向土工格栅加固铁路路堤,在不同的横断面上安装测试原件,以确定不同类型车辆经过时产生的动应力场。
美国TTCI研究人员CharityD.Sasaoka和David Davis 为解决大轴重对轨道过渡段的影响,利用NUCARSTM和GeotrackTM软件模拟轨道刚度和阻尼对过渡段的影响分析,得出提高过渡段区域轨道结构的阻尼可以使车轮对轨过渡段的作用衰减30%,此外还认为减小桥梁刚度的最好方法是调整桥上枕下刚度;美国TTCI研究人员Dingqing Li和David Davis对引起和加速路桥过渡段及轨道过渡段破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得出评估过渡段和一些减缓过渡段破坏的措施。
对于路基与桥梁、涵洞、隧道、隧道与桥梁等过渡段的研究国外己有不少,日本在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设置碎石填筑段;德国则是加宽路基与桥梁过渡段中路基的宽度,道柞厚度沿桥梁至路基方向逐渐递减,以使线路刚度逐渐变化;法国是在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设置过渡桥台等。
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选型方案研究
警
董
图 1 AD MS车体 模 型 A
碜
模拟 , 为 了保 证 工 况一 致 , 不 同轨 枕 形 式 ( 且 3种 Ⅲ型 轨枕 、 轨枕 、 子式 轨 枕 ) 模 型采 用 的道 砟 参数 均 宽 梯 的 相 同。计算 取用 的基 本参 数如表 1 示 。 所
表 1 基 本 参 数 表
e i be vt l .Ast e e i e s rs a c n balse r c so rd e fhih s e d r i y i i a,t e p p rsu is t e a h r s ls e e r h o la td ta k n b g s o g — p e a l n Ch n i wa h a e t d e h
看成无 限长点 支 承梁 , 以实 际尺寸 建模 , 以梁单元 来 并 模拟 ; 于扣 件 , 对 忽略其 非线 性 因素等效 为一 个线 弹性 件, 以弹簧单 元来模 拟 ; 于不 同类 型 的混凝 土轨 枕均 对
速 铁路 车体 振动加 速 度 的舒 适 度 标 准 值 限制 为 : 向 垂 振 动 加速度 0 1 , 向振 动 加 速度 0 1 。从 图 5、 .3g横 .0g
构 。我 国 目前对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结 构研 究较 少。文章利用 多体动力学 软件 A A / al D MS R i及大 型有 限 元 软件 A S S建立的三维动力模型 , NY 研究 了Ⅲ型轨枕 、 宽轨 枕 、 梯子式 轨枕 3种不 同轨枕形式 高速铁路 桥上 有砟 轨道 的车辆 一轨道 一桥梁系统动力学性能。从 车辆 、 轨道 、 桥梁三 方面的动力 响应对其力学特性进 行对 比研 究 , 并对我国高速铁 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选型提 出建议 。 关键词 : 高速铁路 ; 有砟轨道 ;轨枕选 型;动力响应
国外主要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概况
国外主要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概况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行速度高、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等特点。
在全球范围内,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也有不同的特点和技术。
首先,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通常采用了混凝土板式轨道结构。
这种结构是将混凝土板直接铺设在路基上,轨枕直接嵌入混凝土中,形成一个坚固的基础。
这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耐久性好的特点,并且可以适应高速列车的运行要求。
此外,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路基处理方面也有一定的特点。
为了提高铁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国外的高速铁路通常采用了较高的路基处理标准。
这包括采用混凝土路基、加设防震层、进行地基处理等措施,以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
国外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中的关键技术还包括无砟轨道技术和弹性床轨道技术。
无砟轨道技术是指在轨道上不使用砟石作为路基,而是采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层来代替,如聚氨酯、玻璃钢等。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铁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减少噪音和振动。
弹性床轨道技术则是在轨道上加设了一层弹性材料,可以通过调节弹性材料的硬度来改变轨道的弹性特性,进而提高铁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另外,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还在线路布局和设计上有一些创新。
例如,在一些山区或者海上建设的高速铁路,需要采用特殊的桥梁和隧道结构。
这些结构要求在地形起伏的情况下能够平稳地过桥或者通过隧道,同时要确保铁路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在这些特殊地形条件下,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通常采用了更复杂的设计和建造技术。
总的来说,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技术上有较高的水平,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耐久性强。
同时,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特殊地形条件下也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国外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将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条件下的需求。
铁路轨枕研究报告
铁路轨枕研究报告铁路轨枕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铁路轨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介绍了轨枕的定义和作用,然后分析了轨枕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接着,介绍了轨枕的使用寿命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最后,展望了轨枕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铁路轨枕;材料;结构;制造工艺;使用寿命;维护管理;发展趋势。
一、引言铁路轨枕是铁路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支撑着铁路轨道,还承受着列车的荷载和震动。
因此,轨枕的质量和性能对铁路线路的安全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轨枕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介绍铁路轨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轨枕的定义和作用轨枕是铁路线路中用于支撑轨道的一种构件,通常由木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
轨枕的主要作用是分散轨道荷载,保证轨道的稳定性和平稳性,同时还能吸收列车的震动和噪声,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
三、轨枕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轨枕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是轨枕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轨枕的主要材料有木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塑料等。
其中,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轨枕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维护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主流材料。
轨枕的结构形式也在不断改进,如加强筋、加强板、加强肋等结构形式的出现,使轨枕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轨枕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如采用预应力技术、自动化生产线等,提高了轨枕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轨枕的使用寿命和维护管理轨枕的使用寿命和维护管理是轨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轨枕的使用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结构、荷载、环境等。
目前,轨枕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但随着轨枕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轨枕的使用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轨枕的维护管理也十分重要,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更换、防腐防蚀等。
合理的维护管理可以延长轨枕的使用寿命,提高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轨枕调研报告
轨枕调研报告轨枕是承载铁路轨道和传递载荷的关键组件。
它具有支撑、固定和隔离铁轨的功能,对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和舒适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调研报告将对轨枕进行调研,以了解其结构、材料、制造工艺以及与铁路运营的关系。
一、轨枕的结构和功能轨枕是铁路轨道上的一种横向支撑结构,也被称为“铁路枕木”。
它通常由混凝土、木材、钢筋等材料制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支撑轨道:轨枕能够支持铁轨,确保它们保持稳定的水平和纵向位置。
轨枕通过承载轨道的重量和传递列车产生的载荷,使轨道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
2. 固定轨道:轨枕通过连接装置,如钢钉、钢筋等,将铁轨固定在其上,防止铁轨在列车通过时发生移位、滑移等情况。
这有助于提高铁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隔离震动:轨枕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吸收由列车行驶产生的震动和振动,减少对列车、轨道和地基的冲击。
这有助于提高列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降低轨道和设备的磨损。
二、轨枕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轨枕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轨枕材料包括木头、混凝土和复合材料。
1. 木质轨枕:木质轨枕由天然木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抗震性和隔音性,但易受腐蚀和老化影响。
为了提高木质轨枕的耐久性,可以采取防腐处理和定期维护保养。
2. 混凝土轨枕:混凝土轨枕采用混凝土浇筑加工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但相对较重,制造过程较复杂。
混凝土轨枕能够承受大量的载荷,适用于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
3. 复合材料轨枕:复合材料轨枕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制造,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的特点。
复合材料轨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木质轨枕和混凝土轨枕的缺点,但其制造成本较高。
三、轨枕与铁路运营的关系轨枕对铁路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和使用轨枕对铁路运营的成本和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性:轨枕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列车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使用老化、损坏或不合格的轨枕可能会导致铁轨断裂、列车出轨等严重事故。
铁路轨枕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铁路轨枕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陆国家,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这就必然决定了大量资源与人员需要长途调运。
在五大主要运输方式中,不论是运输里程还是运输量,铁路运输的比例都是最高的。
铁路是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其中铁路设施建设是硬件,而轨枕是铁路行车部分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建设的关键。
1我国铁路轨枕使用现状及分析截止20世纪末,我国铁路建设总里程突破11万km。
运营里程达到10.64万km,计划到205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4万km。
根据运量和行车速度等运营条件的要求,每公里线路上铺设轨枕的数量在1440—1840根,如按最低限计算,需要轨枕1.06亿根。
加上需要更替的轨枕,将有1.2亿根轨枕缺口,如这一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铁路使用的轨枕主要是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大类。
1.1木枕木枕是指由原木直接加工而成的实木轨枕,是目前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在我国占铁路轨枕的60%~65%L2。
木材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人类最早应用的材料之一,由于木材的优良特性,到目前它仍然是材料世界的主要成员。
以木材为原料的木枕具有弹性好、形状简单、加工容易、重量轻、铺设更换方便等优点。
所以,木枕在整个轨枕市场中一直占据着首要位置。
随着钢筋混凝土轨枕的发展,木枕的数量在逐渐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木枕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
(1)我国是个少林国家,木材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木材供需矛盾尖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枕木所需树木的年龄一般在80~100年,而在我国这样年龄的立木蓄积量微乎其微。
另外,木材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证明,利用木材原料生产其他木制品比生产枕木更具有发展前景和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也是不可取的。
(2)由于木材为有机物质,易为虫、菌侵蚀而腐朽变质,所以木枕使用寿命短,经防腐处理后额定使用年限13~19年,如货流加大、速度和载量提高,将降至8~10年J。
高速铁路路基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的研究
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科技经济导刊 2016.24期高速铁路路基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的研究熊保强(中铁十一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襄阳 441104)截至2015年底,我国的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1.9万公里,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将到达3万公里,将构建“八纵八横”的铁路网。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再加之高速铁路速度快,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以安全性为第一考虑因素,这就需要以线路的稳定性为保障,但是在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轨下基础连接处的过渡段,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地段往往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对高速铁路路基上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的研究非常必要和迫切[1]。
1高速铁路路基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研究现状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国外的专家对过渡段的研究非常重视,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诸如日本设置碎石填筑段进行研究,法国设置过渡桥台的研究,德国则加宽路基与桥梁过渡段中路基的宽度,使线路钢度逐渐变化,美国对引起过渡段破坏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得出减缓过渡段破坏的措施[2]。
在国内,相关的研究部门也对高速铁路路基轨道进行了研究,刚开始主要针对非过渡段,比如西南交通大学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路基基床的动应力响应特性[3]。
接着相关的学者对涵洞和隧道等过渡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众多有价值的发现,但是对于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过渡段的研究相对较少[4]。
2建立有限元模型2.1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模型有砟轨道结构是由钢轨、轨枕以及路基等组成的传统轨道结构,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底层组成。
前人在对有砟轨道模型的建立中,解决二维平面内的轮轨接触、减少了有限元数值计算过程中矩阵的规模,很好的描述轮轨在横向和纵向的接触关系等问题。
2005年,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无砟轨道,在引进的同时,开展了研究创新工作,使的我国的无砟轨道研究迅速发展。
在对无砟轨道的研究中主要有普通板式和CRTSll型板式两种类型。
国内外弹性轨枕的研究与应用
国内外弹性轨枕的研究与应用尤瑞林;刘伟斌;仇鹏;杜香刚【摘要】铺设弹性轨枕是减少有砟轨道结构道床养护维修工作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国内外均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表明:弹性轨枕对于轨道的刚度均匀化、减少道床应力、减轻道床及下部基础的冲击效应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铺设弹性轨枕的线路存在轨枕横向阻力降低、钢轨和轨枕振动加速度增大、道床不稳定、线路噪声增加等问题;设计时枕下弹性垫板刚度应与轨道结构的整体受力统一考虑,硬的轨下垫板与非常软的枕下弹性垫板组合使用可能会导致轨枕出现裂纹,软的轨下垫板与硬的枕下弹性垫板组合为较合理的配置方式.总体来看,弹性轨枕对于改善整个轨道结构弹性是有利的,可在下部基础刚度较大的特殊区段使用.【期刊名称】《铁道建筑》【年(卷),期】2018(058)007【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轨道结构;弹性轨枕;枕下弹性垫板;结构特点;现场试验;总结分析【作者】尤瑞林;刘伟斌;仇鹏;杜香刚【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3.3我国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时期。
轨道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轨道结构是铁路运营安全可靠、舒适高效的重要保证。
我国铁路轨道结构分为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2大类型,前者主要用于高速铁路和其他类型铁路的特殊区段(如长大隧道内)[1-2]。
从铺设的长度来看,有砟轨道仍然是我国铁路的主要轨道结构形式。
有砟轨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建设成本低、养护维修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的缺点。
有砟轨道结构及部件的养护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床捣固清筛、钢轨打磨更换、扣件维修、轨枕更换等。
铁路轨枕研究报告概述
铁路轨枕研究报告概述铁路轨枕研究报告概述在铁路交通系统中,轨枕是起到支撑和固定铁轨的关键组件之一。
它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并通过分散荷载来保持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铁路运输效能的不断追求,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改进轨枕的设计和材料,以满足更高标准的需求。
本文将对铁路轨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铁路系统中的重要性,讨论现有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各种方面的评估和总结,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铁路轨枕的关键问题和潜在解决方案。
1. 引言- 简要介绍铁路轨枕的定义和作用,概括其在铁路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轨枕的功能与要求- 解释轨枕的功能,包括承载列车重量、分散荷载、保持轨道几何形状等。
- 探讨轨枕需要满足的主要要求,如稳定性、耐用性、抗震性、保养成本等。
3. 现有的轨枕设计和材料选择- 总结目前常见的轨枕设计类型,如混凝土轨枕、木质轨枕、塑料轨枕等,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 讨论不同材料的选择标准,如成本、耐久性、可回收性等。
4. 轨枕研究的发展趋势- 探讨创新设计和材料的出现,如增强混凝土轨枕、复合材料轨枕等。
- 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轨枕智能化、可持续材料的应用等。
5. 我的观点与理解- 分享对目前轨枕设计和材料选择的看法,包括其优势和不足。
- 提出关于未来轨枕发展的潜在机会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概述,读者将能够了解铁路轨枕在铁路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功能要求。
我们还将呈现当前轨枕设计和材料选择的现状,并展望未来轨枕可能的发展趋势。
我的观点和理解将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铁路轨枕领域的关键问题。
请通过知识阅读完整文章,点击此处阅读:[文章链接]1. 引言铁路轨枕作为铁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铁路运输的稳定性、耐用性、抗震性和保养成本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总结目前常见的轨枕设计类型,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讨论不同材料的选择标准。
我们还将探讨轨枕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创新设计和材料的出现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国内外双块式轨枕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对比
河南建材2017年第4期国内外双块式轨枕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对比朱鸿飞郑州市建设工程治理检测有限公司(450000)摘要:这里介绍了国内及国外双块式轨枕发展现状,对比和分析了国内及国外双块式轨枕生产工艺的区别及各自优缺点。
关键词:双块式轨枕;生产工艺;混凝土0引言世界范围内,双块式轨枕的产生和发展较我国早,其中以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最为先进。
当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新颖的结构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及投资的目的。
在我国,尤其是建国初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木枕。
但是由于我国木材资源稀缺,木枕造价相对较高,到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也开始对混凝土轨枕进行研制[1]。
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通过引进外国先进工艺技术并着手对双块式轨枕进行系统研究。
由于双块式轨枕的诸多优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
同样,在我国各种型号的双块式混凝土轨枕被规模化制造出来,基本能够满足我国铁路建设中的使用需求,但是从使用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双块式轨枕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并对国内外生产工艺进行对比分析。
1国内外双块式轨枕的发展现状1.1国外双块式轨枕的发展现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法国、荷兰、匈牙利等国家就开始对双块式轨枕的应用进行研究。
世界各国对双块式轨枕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于对轨枕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上。
结构设计方面,法国最开始研发了“Vogneus”型双块式轨枕[2],该类混凝土轨枕的中间连接铁采用了角钢,瑞士和匈牙利的混凝土轨枕中间连接铁为圆管内部灌注水泥砂浆或者仅使用圆管。
捷克研发的双块式轨枕中间连接铁为2个槽钢;此外,捷克还制造了一种双铰式(即中间连接为钢筋混凝土块)的结构形式,轨枕全长贯穿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锚固。
荷兰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试验研究了Zlg-Zag 型轨枕,它是在梅花式的块体支承之间采用中间连接铁的形式[3]。
在生产过程中和工艺技术上许多国家采用的双块式轨枕生产工艺是一种定型产品工艺,生产线上的两条行走轨道上都安有机械设备,设备可沿轨道向前行进,其工作范围位于轨道范围中。
地铁弹性长枕的技术优势及研究现状论文五篇
地铁弹性长枕的技术优势及研究现状论文五篇第一篇:地铁弹性长枕的技术优势及研究现状论文截至2013 年底,我国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19 个,累计运营里程2746 公里,2020 年线路规划里程甚至超过一万公里。
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但是由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与噪声,严重影响着沿线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振动与噪声的研究,对于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对传统中等减振措施与弹性长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近年来取得的一些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
弹性长枕轨道结构形式及减振机理1.1 弹性长枕轨道结构形式弹性长枕无砟轨道是在弹性支承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弹性长枕的结构形式为:采用的特殊预应力混凝土枕增强了轨距保持能力;包裹支承块的套靴被被包裹预应力轨枕的两端开启式的橡胶靴替代,可以排除进入箱内的雨水,并有利于结构的施工和后期维护。
1.2 弹性长枕轨道减振机理在弹性长枕轨道结构中,较低刚度的弹性垫层布设在轨枕底部,并置于橡胶套靴之上,实现了把长轨枕与道床隔离开的目的。
当列车通过弹性长轨枕时,垂直方向被压缩一定的距离,但由于起缓冲作用的弹性垫层的存在,从而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传统地铁常用中等轨道减振措施所面临的问题国内传统地铁常用中等轨道减振措施主要有轨道减振器扣件及弹性短轨枕。
2.1 轨道减振器轨道减振器又称科隆蛋,最早由德国设计并实际应用,随后被许多国家所采用。
我国也在上海和广州地铁中采用了该扣件。
轨道减振器扣件良好的减振性能在开通运营后得到完美体现,满足了对减振降噪预期的设计要求。
但是,轨道减振器在我国的应用并不理想,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其减振性能在运营一年以后衰减较快,减振性能约衰减20%;一旦橡胶失效,需成套更换;长时间运营后,诱发严重的钢轨波磨。
2.2 弹性短轨枕弹性短轨枕轨道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但有以下几个缺点:施工质量对弹性轨枕减振效果影响较大;套靴中夹入杂物或短轨枕与套靴绑扎不密贴,会导致病害的出现,且减振性能也会大打折扣;弹性层失效后不易被检测发现,即使发现后,更换也很麻烦;轨距和轨底坡调整困难;在曲线地段钢轨产生严重的波浪磨耗。
有砟轨道发展现状
有砟轨道发展现状
砟轨道,也称为砟石轨道,指的是铁路上铺设的一种轨道,由砟石铺就。
砟轨道由于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特点,在铁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砟轨道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铁路建设的基本方式之一。
它的发展状况因地区而异,但整体趋势是不断改善和优化。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概述砟轨道的发展现状。
首先是砟石的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砟石的生产和运输技术不断改善。
现在,砟石可以通过水路、公路或铁路进行运输,使得铁路建设中所需的砟石供应更加便捷。
其次是砟石的制备和铺设技术。
现代铁路建设中,砟轨道的制备和铺设技术得到了许多改进。
通过使用更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工艺,如振动式压实机、砂浆拌合机等,砟轨道的制备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另外,砟轨道的维护也是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
目前,各国铁路部门都非常注重砟轨道的维护工作。
例如,定期检修、更换破损的砟石和轨枕、清理积水等,以确保砟轨道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此外,随着现代铁路技术的发展,一些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开始采用混凝土轨道代替传统的砟轨道。
混凝土轨道由于其更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高速和重载情况下具有较大优势。
因此,某些地区的铁路建设正在逐渐向混凝土轨道过渡。
总体而言,砟轨道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铁路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砟轨道的技术和质量将继续得到改进和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混凝土轨道的使用也将逐渐增加,以应对高速和重载铁路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蔡小培曲村高亮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轨枕在有砟轨道结构中起着承力和传力的关键性作用,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应选用合理的轨枕形式。
结合有砟轨道轨枕的应用情况、技术特性、经济性、养护维修等多方面指标,对Ⅲ型轨枕、弹性轨枕、宽轨枕、梯子式
轨枕、框架式轨枕、德国B系列轨枕及法国双块式轨枕等7种主要轨枕形式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并
各种轨枕形式的优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供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结构选型参考。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轨枕形式;现状分析
U238;U213.3A1004 - 2954 ( 2011 ) 11 - 0005 - 06Analysis on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Concerning Ballast Track Sleeper Structures on Bridges of High-speed Railways
Cai XiaopeiQu CunGao Liang
2011-06-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2009JBZ014)
作者简介:蔡小培(1982-),男,博士,讲师,E-mail: caixiaopei@
126.com。
铁道标准设f|见4儿
梯子式轨枕能
铁道标准设计兄
2011(11)
@@[1]郝瀛.铁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杨宝峰,于春华.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J].铁道工程学报,2007 (2):36-40.
@@[3] 曾树谷.《新建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之“正线 轨道”[J].铁道标准设计,2004(7):21 -26.
@@[4] 朱瑞.高速铁路轨枕及其生产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1, 21(8):5-7.
@@[5] 顾建华.新型大揭盖施工模式在铁路营业线成段换枕施工中的应 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7(9):59-61.
@@[6] 张文仁.Ⅲ型轨枕在山区铁路中的铺设和养护维修[J].铁道运营 技术,2005,11(1):35-36.
@@[7]王其昌,钱振地,张雷,等.高速有砟轨道弹性轨枕的应用[J]. 铁道标准设计,2004(8):1 -5.
@@[8]张传东,朱德功.TDZⅢ型复合弹性轨枕的技术经济分析[J].中 国铁路,2006(12):64 -65.
@@[9]韩义涛,姚力,王瑶.胶济线涵顶铺设弹性轨枕的动力分析研 究[J].铁道建筑,2007 (9):82 - 84.
@@[10]钱立新.世界高速铁路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1]张雷,翟婉明,王其昌.弹性轨枕有砟轨道动力响应分析[J].铁 道标准设计,2005(5):5-8.
@@[ 12] Coenraad Esveld. Modern Railway Track [ M ]. MRT-Productions,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
@@[13]赵国堂.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6.
@@[14]李玲桂.德国的宽轨枕轨道[J].铁道知识,2004(2):16.@@[15]吴正刚.对采用混凝土宽枕的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1992(3): 22 -23,5.
@@[16]周宇,许玉德,李海锋.梯子式轨道结构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 究,2002,5(1):21 - 23.
@@[18] Kiyoshi ASANUMA, Nobuyuki MATSUMOTO, Hiroyuki OKUDA, Hajime WAKUI. Performance of Ballasted Ladder Track under Heavy Axle Loads Tested at TTCI[ J]. RTRI Report, 2002,16(2) :45 -50.@@[19]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梯形减振轨枕轨道系统减振效果测试 报告[R].
@@[20]使用寿命更长的框架式轨枕轨道[J].国际铁道工程,2002(6): 11 - 14.
@@[21] Klaus Riessberger.框架式轨枕使铺砟轨道适应现代化需求[J].国 际铁道工程,2000(1):32 - 34.
@@[22]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J].交通工程科技,2003(1):15 -16.@@[23] J. M. SADEGHI, A. BABAE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B70 Railway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s[ J]. Iranian Journal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30 ( 4 ) :461 - 473.
@@[ 24 ] Mostly Common Typ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s to be Produced with Walter System[ R]. WALTER BETON GmbH.
@@[25]王其昌.高速铁路土木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 社,1999.
@@[26]范俊杰.现代铁路轨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27]徐蕴贤.介绍双块式混凝土轨枕[J].铁道标准设计,1994( 11): 27 -29.
(下转第15页)
国内外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蔡小培, 曲村, 高亮, Cai Xiaopei, Qu Cun, Gao Liang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刊名:
铁道标准设计
英文刊名:Railway Standard Design
年,卷(期):2011(11)
1.郝瀛铁道工程 2002
2.杨宝峰;于春华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期刊论文]-铁道工程学报 2007(02)
3.曾树谷《新建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之"正线轨道”[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4(07)
4.朱瑞高速铁路轨枕及其生产技术[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1(08)
5.顾建华新型大揭盖施工模式在铁路营业线成段换枕施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7(09)
6.张文仁Ⅲ型轨枕在山区铁路中的铺设和养护维修[期刊论文]-铁道运营技术 2005(01)
7.王其昌;钱振地;张雷高速有砟轨道弹性轨枕的应用 2004(08)
8.张传东;朱德功TDZⅢ型复合弹性轨枕的技术经济分析 2006(12)
9.韩义涛;姚力;王瑶胶济线涵顶铺设弹性轨枕的动力分析研究[期刊论文]-铁道建筑 2007(09)
10.钱立新世界高速铁路技术 2003
11.张雷;翟婉明;王其昌弹性轨枕有砟轨道动力响应分析[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5(05)
12.Coenraad Esveld Modern Railway Track 2001
13.赵国堂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 2006
14.李玲桂德国的宽轨枕轨道[期刊论文]-铁道知识 2004(02)
15.吴正刚对采用混凝土宽枕的探讨 1992(03)
16.周宇;许玉德;李海锋梯子式轨道结构系统[期刊论文]-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01)
17.Kiyoshi ASANUMA;Nobuyuki MATSUMOTO;Hiroyuki OKUDA;Hajime WAKUI Performance of Ballasted Ladder Track under Heavy Axle Loads Tested at TTCI 2002(02)
18.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梯形减振轨枕轨道系统减振效果测试报告
19.使用寿命更长的框架式轨枕轨道 2002(06)
20.Klaus Riessberger框架式轨枕使铺砟轨道适应现代化需求 2000(01)
21.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 2003(01)
22.J.M.SADEGHI;A.BABAE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B70 Railway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s 2006(04)
23.Mostly Common Typ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s to be Produced with Walter System
24.王其昌高速铁路土木工程 1999
25.范俊杰现代铁路轨道 2004
26.徐蕴贤介绍双块式混凝土轨枕 1994(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tdbzsj20111100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