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发展历史及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时期,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首,此外,还有李顾、崔颢、王之涣、王昌龄等人并存。这些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展示了大漠及边塞的奇绝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渴望及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作品中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及积极向上的心态,洋溢着蓬勃朝气及昂扬斗志,处处都诠释着盛唐精神,是极盛时期的体现。
从边塞诗派的发展历史来看,边塞诗派早期时的诗经征戍诗,其思恋故土的情节十分明显,有三十余篇诗作,是对战争的正面描写。在这些作品中,就有三分之一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些作品抒情的特点有两个:第一,对季节更替及草木枯荣的敏感成为了触发乡思之情的导火索,有明显的田园文化特色,
故此,战士的内心中充满了强烈的解甲归田之意。第二,思乡之情不只是对家乡,还包括亲朋好友、妻子儿女、父母宗族、甚至还有家乡的树木、花草、农作物。这些作品具有思恋之情宽广而具体的特点,代表作品有魏风渉古、北风击鼓等。
因为征戍诗多为军中将士所作,非文人墨客的作品,另一方面,这些诗与古代时期的农耕文明有关。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土地和庄稼的是古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不仅与生存有关,而且古人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花朵果实,都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之中。因此,季节更替及草木枯荣为触发点的思想之情和明显的农耕文化特色就成了
汉朝到唐朝,随着个人诗作渐渐代替了集体歌唱,农耕文明浓厚的边塞思乡诗渐渐消逝,具有浓厚边关风情的夕阳、月色、霜雪、胡
笛等意象取代了对季节更替及草木枯荣,成为了思乡诗中思乡之情的体现。另一方面,思父兄、思儿女的多元思恋之情聚拢为了思恋爱人、抒发爱情的单纯之恋。这种变化,使汉朝以后抒发思乡情的程度从征夫的小气升华为士人的大气。乡恋的主体也由农民变为士人。汉朝以后,边塞诗中的思乡之情,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以将士的角度为主的思乡之情,一种是诗人将自己代入将士身份的思乡之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塞诗的创作以想象为主,失去了现实支撑,作者以边关月色、塞上霜雪、胡茄羌笛为触发点,抒发将士的思乡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如吴迈远的诗作胡茄曲中,以上的因素全部有所体现。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刻画出征夫迫切归乡的心情。这种写作方式在南朝的诗作中尤为普遍和明显。以至于有许多乐府题目成为了抒发乡情的代名词。
唐朝时,边塞诗的创作虽然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模式,开始以事为题抒发情感,但在乐府作品中,体现思乡之情的诗词仍较为集中,且大多以将士的思乡之情为主。王昌龄、孟浩然、王翰等诗人的作品均为典型。在非乐府诗作的作品中,仍有很多是以诗人角度替战士抒发感情的。这些作品虽然在形式上已经与乐府作品有所区别,但其本质却没有改变,那就是抒发将士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