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旅游,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实了中国未来改革方针,并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且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提出,为包括旅游在内的各行业明确了新的努力方向,更高的科学发展要求。
生态旅游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形态的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并且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重要杠杆。生态旅游倡导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采用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旅游业。
生态旅游以"生态保护、发展旅游、环境教育"为发展理念,不仅使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优美景色带来的愉悦心情,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思维方式和旅游行为。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保护并提升环境质量,还有利于提升从业者和参与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更能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态旅游成为一种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有效地实现保护和发展相协调的目的,巧妙地将发展和保护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实现生态环境长久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大多以乡村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农民是参与经营的主体。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必须充分考虑发挥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要更多地挖掘适合乡村生产生活特点、促使农民主动参与,同时又能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生态旅游可以将有机农产品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开展有机农庄的生产体验以及生活体验,不仅可丰富旅游活动内容,让游客感受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乐趣,更能让游客深刻领会保护与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同时,生态旅游还可促使农民通过有机食品生产销售,提升收入水平,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从而提高主动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随着人们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生态旅游能够在生态环境和旅游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利关系,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时代召唤,发展生态旅游,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为旅游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