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简史期末考试复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简史》期末考试复习内容(一)
1.古希腊时期的主要乐器有:拨弦乐器里拉和基萨拉;吹管乐器阿夫洛斯管。
2.帕莱斯特里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六声部弥撒曲《玛尔切里教皇弥撒
曲》证明复调音乐与虔诚的宗教精神不矛盾,避免了复调音乐被罗马天主教会排斥。
3.歌剧1600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标志着音乐上的巴洛克时期的开始。早期第一部重要的歌剧
是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于1607年创作的《奥菲欧》。
4.J. S. 巴赫和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达到顶峰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于1685年出生于德国。
5.奏鸣曲式: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
组成。
6.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主要代表人物。
7.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最早确立了交响曲中的英雄性构思,并且最早引入葬礼进行曲;
第六交响曲“田园”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纯器乐的交响曲中加入合唱。
8.格利高里圣咏是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传说教皇格利高里一世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因此称为格利高里圣咏。格利高里圣咏综合了多种古老的欧洲圣咏,最终形成于约8、9世纪,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主要运用于日课和弥撒。格里高里圣咏是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歌唱的单身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节奏自由即兴,旋律音调平缓,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和应答歌唱几种演唱方式。
9.《弥赛亚》是巴洛克大作曲家亨德尔所作的清唱剧,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组成,1742
年首演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弥赛亚”是基督教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此剧分三部分,分别讲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合唱是此剧的核心,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大合唱显示了巴洛克宗教合唱音乐辉煌壮丽的顶峰。
10.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于1791年英年早逝。他的创作涵盖了18世纪所有的音
乐体裁,共作有600多部作品。作为一位歌剧大师,他的旋律写作出色,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最优秀的作品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协奏曲也是莫扎特最得心应手的形式之一,在他的27部钢琴协奏曲中,乐队和钢琴达到和谐的均衡统一。莫扎特的音乐体现出古典艺术的最高理想,抒情优美,又充满戏剧性。
1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1685年出生于德国爱森纳赫的音乐
世家,1750年去世,这一年也被普遍认为是巴洛克时期的结束。
巴赫的创作和他所得到的职位的要求是紧密相关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1708年到1717年,由于在魏玛担任宫廷管风琴师,他创作了大量管风琴曲,著名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就是创作于那个时期,巴赫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大师;2)1717年至1722年,巴赫在科滕担任宫廷乐长,主要职责是提供世俗性娱乐音乐,因此他写作了一系列室内重奏音乐,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3)1723年起巴赫担任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音乐总监,同时负责莱比锡市四个主要教堂的音乐,并在教堂附属的圣托马斯学校任教,还监督市民的各类音乐活动。莱比锡期间他写作了包括《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等在内的诸多杰作,以及约两百首教堂康塔塔和二十多首世俗康塔塔。
在承担繁忙的工作职责之外,巴赫也十分关注儿子们的音乐教育,写作了很多有益于教学的
作品,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舞曲组曲、以及规模庞大的《哥德堡变奏曲》。
巴赫终生未出德国,但作品广泛吸收了同时代欧洲各国的风格特色,创作涉及除了歌剧之外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留传下来的作品共有500多首。他将复调音乐发展到完美的极致,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
《西方音乐简史》期末考试复习内容(二)
1.古典时期形成了交响乐队的标准配置,由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四部分组成。弦乐组有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竖琴;木管组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等;铜管组有圆号、长号、小号、大号等;打击乐组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铃鼓、三角铁等。
2.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主要创作领域集中在艺术歌曲,代表作有《鳟鱼》、《菩提树》、《圣母颂》等。
3.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代表了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历史,他的代表作有《茶花女》、《阿伊
达》、《弄臣》等。
4.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新体裁,创始人是李斯特,他本人写有13首交响诗,代表作有《玛
捷帕》、《塔索》等。
5.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以“乐剧”的新观念影响了19世纪末期的音乐发展,代表作为歌剧《罗恩格林》、《特里斯坦
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6.德彪西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回归传统法国的理性、克制的艺术趣味,他的音乐不再是强烈的主
观情感的表达,而是客观描绘瞬间印象,给人以听觉感官上的享受,体现了音乐美学观念上的重大变化。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大海》、《夜曲》,钢琴作品《前奏曲集》、《意象集》、《版画集》、《贝加莫组曲》,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
7.第二维也纳乐派是以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为代表的表现主义作曲家群体,又被称为
“新维也纳乐派”,师徒三人都出生于维也纳,并在音乐创作中彻底瓦解17世纪以来运用的调性体系,开创了“十二音体系”的全新作曲法,使他们在20世纪作曲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8.浪漫主义交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热烈、夸张、充满主观性和幻想性,交响曲的形式不拘一格,不再全是严格的
四乐章形式,而是随着音乐内容而确定,而音乐的构思则常源于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类型。在音乐语言上,和声发展更加大胆,半音和不协和因素增强,作曲家们努力探索乐器的音色,使乐队的色彩更加丰富。
9.“标题交响曲”在浪漫主义时期盛极一时,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构思来自于作曲家本人的恋爱
经历,作曲家亲自为各乐章撰写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引导听众正确地理解乐曲的内容。交响曲共5个乐章,曲中有一个贯穿全曲的“固定乐思”,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进行变化。这部作品是标题交响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0.交响诗产生于19世纪中叶,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交响诗是李斯特
对西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它既能像交响曲那样体现深厚的思想内涵,又比交响曲更精炼集中。他毫不怀疑“音乐是能再现当代诗歌巨作中的光辉形象的”,他将标题音乐的原则与内涵引向深化,不是简单的“标题音乐”,音乐与标题的关系不重描绘,更多是寓意深长的情感体验,突出的是原作显现或隐含的诗意以及作曲家内在情绪的表现。李斯特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较著名的有:根据歌德同名戏剧而写的《塔索》、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奥菲欧》、根据雨果同名诗写作的《玛捷帕》,以及取材于莎士比亚悲剧的《哈姆雷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