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政治的一般性梳理与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政治的一般性梳理与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协调发展
一、人本政治的一般性梳理
(一)人本政治的概念
(二)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与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
二、新时期强调走群众路线与传统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的不同之处
(一)传统人民政治强调走群众路线
(二)传统人民政治的人本局限性
(三)新时期强调走群众路线与传统人民政治的不同之处
三、公民社会的建立是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可以协调发展
(二)公民社会可以促进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协调发展
(三)将公民社会的建立纳入议程
一、人本政治的一般性梳理
(一)人本政治的概念
关于人本政治的概念,不同时期学者有不同看法,1923年刊行梁冠群的《人本政治》中认为,①人本政治是人权时代的“以民为主”的政治,即是说,人本政治是符合人性、人情与人道的政治,而非人本政治则违反人性、人情与人道的政治。②人本政治的“人本”,兼有“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以人类为中心”以及“人类则为主体,为根本”的意思。梁冠群先生所持的人本政治观是一种理想的人性政治观,即在他看来,所谓人本政治,是指未来的大同社会和人权时期的以人为主并符合人性、人情与人道的政治。(刘俊祥,《人本政治论》,p48)刘德厚教授《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一书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本政治问题。刘德厚教授认为“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任何社会都是依托人作为构建的根基,这就是马克思的人本政治观。人民国家的最高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他对人本政治概念理解是,①人本政治作为思想观念,有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政治观和资产阶级的人本政治观。②人本政治是一种以人为本和以人为根基的、反映政治与人的关系状态的政治现象。人本政治就是以人为本的政治。③所谓人本政治就是一人为本的政治,实质就是人民为本的政治。在我国,一般是从“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民本”和“人民为本”等方面理解和使用“人本”概念的。这些人本观念虽然没有直接地将“人本”与“政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是不同的人本观念必然要关涉到人们对政治的理解,因此不同的人本观也可以为不同的人本政治观。根据人们对“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可以推论出人本主义的政治观、以人为本的政治观、民本政治观和人民政治观等不同的观点。刘俊祥教授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讲,“人本“就是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主体,人本政治就是以人为本的政治或一人为主体的政治。所谓人本政治,就是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的政治,它一方面意味着人具有政治主体性,另一方面意味着政治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主体。(刘俊祥,《人本政治论》,p52)近年来,学者对人本政治的理解都没有脱离刘俊祥教授对人本政治所做的概括,例如,李燕婷,何建华《中国共产党“人本政治观”概论》中,认为,“以人为本”,其实是指“以人民为本”。自从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特别是人民政治思想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政治就开始了新型人本化和人民化的历史进程。刘军,肖桂珍《马克思的人本政治观及其时代价值》中,也认为所谓人本政治,就是人与政治之间具
有本质相关性的政治。它意味着人具有政治主体性,也意味着政治应该以人为根本、为目的。王青平,何建华《基于人本政治观视阈下农民民生之路探析》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社会经济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上升到人本政治的高度,认为以人为本是指,“以人民为本”,研究“人本政治”,就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政治”。姜艳,曹艳芳《浅论人本政治取向下的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把人本政治概括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终极诉求,认为人本政治是以人为本的政治或以人为主体的政治。当前这些学者对人本政治的使用没有离开刘俊祥教授对人本政治所做的概述与理解。对人本政治的概念作出的界定,实质上就是对“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命题的定性,这意味着研究人本政治,就是研究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相关性的问题,就是证明人与政治之间具有本质的相关性,也就是对人的政治主体性和政治的人本性进行分析论证。
(二)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与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
人的政治主体性具有个体政治主体性与群体政治主体性的分别。人是社会的个人,即是说,人既是个体人,又是社会人。作为个体人,具有个体主体性;作为社会人,具有共同主体性或群体主体性。基于人本政治的视角,具有个体政治主体性的政治人是公民,而具有群体政治主体性的政治人是人民。公民可以组成政治共同体而成为共同政治主体,而构成人民的社会成员只是群体的要素,不具有独立自主性,因此,人民只能作为一个群体政治主体而存在,不能拆分为个体政治主体。可见,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民与公民,各有其政治特性、政治人格和存在方式。人民和公民作为政治主体,都是“政治人”。这种“政治人”是具有政治性的人。
1.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
人民政治就是人民作为主体的政治。所谓人民政治,是以人民为政治主体的人本政治,即以人民为本位的政治。人民政治就是实现人民主体性的政治形式。人民政治首先是“人民”的政治,其次是人民为“主体”的政治或“人民本位”的政治。从人的政治主体性来看,人民政治是人本政治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别强调的政治形式。
根据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原理,传统的人民政治所体现的是人的群体政治主体性,它根源于社会个人的社会性,并有助于理解人本政治的社会性。一般来说,人民政治就应该是民主政治,即人民民主政治。人民的政治主体价值和地位的确立,人民主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保障,就是民主政治的最基本要求。
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就是毛泽东所强调的人民的政治主体性,是一种群体政治主体性或者整体的政治主体性,而非个体的政治主体性。毛泽东相信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实际上是为了遂行近代先行者未完成的救国强国的历史使命。从政治价值理论来看,毛泽东的人民民主政治是要追求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于富强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强调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就是强调人民的群体政治主体性,而强调人民的政治主体性是马克思人本政治思想的重要特点,也是马克思人的政治主体性的核心思想。对此,马克思强调了人民的政治主体性和人民当家做主,是政治人本性的现实表现,与劳动人本政治相适应的必然是人民的政治主体性和人民当家作主。
2.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
与“人民政治”相对应,所谓“公民政治”,就是指以公民作为主体的政治,即是以公民的个体政治主体为价值追求的政治。公民政治是人本政治的又一主体形式与类型。
以人为本政治观的确立,中国政治人本化的推进,其宗旨就是谋求“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我国政治人本化的价值目的,就是在保障人民群体政治主体性的基础上,提升公民个体的政治主体性。人的政治主体性可以表现为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题性。在人类历史上,这就表现为公民个体的自主自由、人民民主或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