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要知识点整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要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137fc2a0116c175e0e481c.png)
政治生活主要知识点整理一、公民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⑴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⑵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四个环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⑴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⑵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5、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
6、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⑴有助于政府改进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能,体现政府的原则和宗旨。
⑵公民能够更准确的表达意愿,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提高主人翁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⑶体现我国国体,人民当家作主。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⑴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⑵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⑶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⑷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政府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宗旨为人民服务4、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为人民负责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5、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7、权力行使,需要监督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8、树立政府权威三、政党1、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地位是执政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5、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6、指导思想M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7、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四、国家制度或政策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⑵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7b8ee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2.png)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人民推行民主,对很少量仇视和损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推行专政。
3、在我国,人民民主拥有哪些特点?宽泛性(表此刻:民主主体和民主权益的宽泛性);真切性(表此刻: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趋充足实现上)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益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益,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记)政治权益( 2)政治自由(人民履行当家作主权益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详细表现)( 3)督查权(包含责备权、建议权、举报权、申述权、指控权)政治性义务( 1)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2)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恪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加政治生活(或许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益和义务)应该按照哪些原则?A 、坚持公民在法律眼前一律同等的原则B、坚持权益与义务一致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联合的原则EG 、网络民主一方面促使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致使网络谣言四起,说说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踊跃: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表现了政府在踊跃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②有益于促使决议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督查;③表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督查权。
悲观:①公民履行权益的同时要执行恪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坚持权益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③在履行权益的同时不得扰乱正常公事活动;④有序参加民主政治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加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我国采纳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联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何以及如何履行选举权、被选举权为何: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益机关构成人员,代表人民民众直接履行国家权益。
高中政治必修二
![高中政治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62e4a0ec76a20029bd642da6.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及重点整理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国家第一节国家一、国家的含义1.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国家的管理1.民主与专政①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性质。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专政:依靠暴力实行统治。
③关系:辩证统一区别:适用范围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功能和作用不同;联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中国的国家性质1.国家性质①含义: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2.中国的国家性质⑴内容:①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首要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
③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⑵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多数人的民主和少数人的专政)②人民主的特点:真实性:民主主体广泛性和民主权利广泛性;真实性;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⑶中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①公民与人民公民: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有社会主义及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公民与国家在本质利益上是一致的。
③具体表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一、享有的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权;3.监督权。
二、应尽的义务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三、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0cef2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5.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政治生活》是必修二课本的内容,高中政治的复习需要掌握知识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一)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权利和义务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①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了驻外的使馆等。
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必须超越一国界限。
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
国家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家间存在利益的对立并不一定不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各国若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对彼此的分歧和冲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和谈判妥善地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90778ea81c758f5f61f67d7.png)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 我国民主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5、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 :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7、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28e335c76eeaeaad0f33006.png)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产生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中国公民和中国人民的区别(1)中国公民包含中国人民和敌对分子(2)人民为政治概念,公民为法律概念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国家的性质,决定因素和判断标志(1)含义: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决定因素: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3)判断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为什么阶级服务。
6、民主,专政和专制的含义及其关系民主: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
(民主≠全民民主)专制:指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个人专断的国家制度专政:指国家依靠政权的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
关系:(1)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c233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a.png)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1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77bf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a.png)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首先,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政治组织结构、政治决策机制、政治管理制度等。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民主制度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普选制、多党制和宪政制度。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和政治参与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和管理。
专制制度则是由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掌握政治权力,对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言论自由有所限制。
其次,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是政治生活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政治经济是指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活动的调控和影响。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政治经济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政治经济通常表现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和政策扶持等。
在社会主义体系下,政治经济通常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和干预,以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政治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再次,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又一方面。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行为规范。
政治文化包括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政治人物的形象等。
政治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文化的正面传播和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而政治文化的负面传播和发展则会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
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和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政治制度决定了政治生活的基本政治框架和运行机制,政治经济则为政治生活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持,政治文化则是政治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支柱。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生活的总体表现。
总的来说,政治生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总体表现,涵盖了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走向和发展。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acac67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7.png)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必修二的政治课本重视知识的记忆,我们学生平时要主动复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生活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我国政府的职能⑴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即政治职能。
A保卫保护;B 保障;C打击。
⑵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经济职能。
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
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文化职能。
宣传科学理论,提高两个素质;发展各项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⑷加强社会建设。
政府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⑸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我国政府的作用是管理与服务。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⑴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⑵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表现: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⑴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⑵意义:①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4、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⑴为什么必要性:①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②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③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重要性: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正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⑵怎么办要求: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全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全图](https://img.taocdn.com/s3/m/05effd6948d7c1c708a1459f.png)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结构全图1、将《政治生活》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整合。
2、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本知识结构围绕“国家”展开,最后再还原为课本知识体系。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国家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的阶级进行的工具。
B国家的属性阶级性:国家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
B社会性:服务于国家的阶级性。
A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地位: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
含义: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特性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
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
B117〖国家制度——国家制度的一般知识〗国家制度的一般知识总说: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B国体含义:国体就是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判断标准:决定国家的性质。
历史类型:根据的不同,国家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迄今为止的最高类型)。
政体含义:即,是国家政权的。
B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政体能够巩固国体。
政体则会危害国体。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如英美之别);国体不变,政体可能会变(如法国之变)。
原因:政体除了由国体决定以外,还受到地理环境、阶级力量对比、传统文化、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体类型民主民主的含义:是指在内,按照的原则和的原则来管理国家事务的。
B民主的本质属性:民主具有鲜明的,民主总是属于的。
B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从国体意义上讲,民主是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从政体意义上讲,民主与专制相对立。
民主的类型资本主义民主:目前比较完备和成熟,但其国家性质决定它终究不可能体现人民的利益。
B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性质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民主程度有待自我完善。
B民主的形式直接民主: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fe36103eefdc8d376ee32f9.png)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 我国民主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5、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 :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7、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e209ec89eb172ded63b7f1.png)
《政治生活》知识点记忆第 一 单 元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注:我国政府观点主权高于人权。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治必修二总复习
![政治必修二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6315fc75fbfc77da269b1e5.png)
《政治生活》总复习知识纲要总结知识网络构建主干知识梳理(一)、一个核心:国家政权政治学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是国家问题,即国家学说。
一切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的。
(二)、两大关系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在我国,二者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其法律形式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③监督权(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2)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的关系。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2)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4)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三)、三大国家政策1.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五大政治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3.民主集中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七大政治原则1.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2.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4.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5.公民和国家都应坚持的三个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
7.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各单元重点知识梳理(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1)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方面,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6876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2.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的主要领域1. 政治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 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 政治制度- 国家的政体和国体- 政治体制的类型- 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3. 政治组织- 政党制度- 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 政府机构和行政体系二、政治活动的基本原则1. 法治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的权威和公正2. 民主原则-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参与3. 平等原则- 政治权利的平等- 机会的平等- 反对歧视三、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1. 选举- 选举制度的类型- 选举程序和规则- 选举的意义和作用2. 公共决策- 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社会听证和民意调查- 公共参与的渠道和方法3. 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的形式和特点 - 社会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 社会运动的组织和实施四、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文化- 政治价值观- 政治信仰和政治意识形态 - 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变迁2.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五、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1. 政治发展-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深化- 政治文明的进步2.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的条件和因素- 政治冲突的解决与调解- 政治秩序的维护六、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 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 国际政治的主要问题和挑战2.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机制和机构- 全球问题的合作与应对- 全球治理的挑战和前景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二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发展批判性思维,并为将来的政治参与打下基础。
在复习时,学生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和历史背景,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关注时事政治,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67d81b6bd97f192279e96a.png)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重点知识复习提纲第一课1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国家的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4 民主和专政的关系相辅相成:民主与专政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社会政治基础,同时,专政是民主的政治保障。
不同之处:适用范围不同。
民主是针对我国人民,而专政是针对极少数敌人。
5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
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重要性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利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利机关代表的权利。
重要性: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7 公民监督权的含义包括什么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8 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 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11 选举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点?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直接选举: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但对选民积极性有影响。
差额选举: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但容易造假。
1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政制度。
思想政治必修二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a540017cd184254b3535c4.png)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1)广泛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1)广泛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提示: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A人权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根本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有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权利等。
B促进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全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主权高于人权。
C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D特点: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
即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是受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约的,不可能超越该国的具体国情。
所以说,人权不能超越国家主权。
7.我国专政职能的对象、措施和目的分别是什么?(1)对象: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2)措施:①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②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3)目的:①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②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③保障人民民主;④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1)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①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②两者含义也不相同: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专政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2)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9.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然性)(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只有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怎么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主,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什么?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2.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它包括哪些内容?(1)含义: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内容:包括三项,如下: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B享有条件:第一必须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第二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C地位: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A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政治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法律与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C地位: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A含义: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B内容: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C行使条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它又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履行这些义务?(1)含义:是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提示:并非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含义:是指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提示:主要是守法和司法上平等,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平等也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②表现:第一,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保护;第二,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第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A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B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C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D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具体要求: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B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第三框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1.公民的社会生活由哪几部分构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2.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其中谁是基本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这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主要形式有两个:①有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等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②政府工作的改进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我们中学生应当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呢?(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①政治生活的作用是什么?A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B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②对政治生活的常见错误观点:A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B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C幻想脱离政治(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学习政治知识的作用有:①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有助于我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③有助于我们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④有助于我们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⑤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政治的能力。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①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有哪些?A参加民主选举,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
B对于中学生而言,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养成阅读、收听和收看新闻,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习惯,参加共青团的活动,这些都是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行动。
②参加政治实践的意义有哪些?A可以激发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B可以培养我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C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理解,提高辩别政治是非的能力;D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民主选举的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提示:海选其实是不定候选人的直接选举)2.我国目前采取的选举方式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选举方式?(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2)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3.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决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4.我国公民能够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有哪些?(1)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2)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
5.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
6.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珍惜选举权利的意义?(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