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浅析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
摘要:阐述了中外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研究了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港口物流发展3 阶段设想,在此基
础上,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路运输;港口;研究;物流;对策
1 港口发展的3 个时代
世界港口业飞速发展,其成长过程已经历3 代。
第1 代港口大致在1950 年以前,主要功能是海运货物
的装卸和临时仓储及货物的收发,当时的港口是运输枢纽。
第2 代港口诞生于50 年代,其主要功能除了货
物的装卸和仓储外,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
第3 代港口产生于
80 年代以后,为适应国际经济贸易与航运物流发展的需要,除了第1、第2 代港口功能外,借助于港航信息技
术的发展,增添了运输贸易信息服务、货物配送等为货物全程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的功能,港口的范围扩大,
不仅包括传统港区,而且包括临港工业区、物流园区,港口逐步向现代综合物流中心方向和港口产业集群方
向发展。
虽然当今第2 代港口仍为世界港口发展主流,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得港口企业主动
向第3 代港口转型,现代物流是第3 代港口的基本特征,也是港口发展的方向。
2 中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港口城市正朝第3 代港口城市的方向转型。
世界著名港口如鹿特丹、新加坡、香港
等首先开始了向物流中心的转化,新世纪伊始,我国的上海、天津、深圳、大连等港口也在积极制定港口物流
发展规划,纷纷筹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这是当代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荷兰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已规划建设了14 个物流园区,其中鹿特丹物流园区最为著名。
鹿特
丹物流园区是为适应航运、货主和物流公司对港口的新要求而建设的。
目前,鹿特丹港区共有3 个物流园
区,占地面积达262 公顷。
这些园区位于集装箱或普通货物码头附近,紧靠铁路、公路和内河等集疏运设施,
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使货物可以方便快捷地转运到欧洲内陆和海外的目的地。
在物流园区落
户的企业类型多样、目的各异。
主要有大型货物转运公司,出口商以及为上述物流活动提供服务的集装箱仓
库、银行、办事处、加油站等。
这些公司在物流园区入驻,希望籍此建立自己的欧洲集散中心,为公司欧洲业
务建立自己的海运中心,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一个海运出口基地等等。
港口物流园区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
聚集和释放作用,带动了鹿特丹市工商业的繁荣。
据统计,鹿特丹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的产值占整个荷兰
GDP 的10 % ,占鹿特丹市的40 %。
新加坡沿南部海岸线设立了许多物流园区,以满足制造商、货运代理、贸易公司、运输和专业仓储公司的
需要。
如新加坡裕廊的物流仓库拥有25 500 m2 ,其中4 500 m2 是带空调的仓库,并有可以堆放多于4 000
TEU 的集装箱堆场,进行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货物的集散、储存、装配、分装、包装、贴标签等,这些增值服务
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性的物流园区。
为了发挥物流园区的作用,新加坡提出为顾客提供客户采购、仓储、运输、
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电脑系统将制造商、供应商、各配送中心和客户联系起来,并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咨询服
务,新加坡物流园区以一流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之一,拥有良好的港口物流设施,其物流运作的速度和效率是一流的,
香港港口物流园区依托中国大陆、连接欧美,面向东南亚,重点做好占港口吞吐量85 %左右的转口贸易的物
流服务。
目前香港正努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管理技术,把香港建成虚拟供应链控制中心,依靠其完
善的金融、保险、高效的通关效率,将香港物流业的覆盖面遍及整个内地。
中国大陆港口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 多个省市和30 多个中
心城市政府制订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途径。
其中不乏依托海
港而建立起来的港口物流园区。
深圳物流园区起步较早,是依托盐田港而发展起来的,连云港港务局和连云
港海关近日签订协议,将原来的中云货场改建为港口物流园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规
划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位于芦潮港地区、海港新城南侧,东临沪芦
高速公路,通过东海大桥与洋山深水港码头相沟通;物流园区将通过多层次公路网与上海郊区环线、外环线、
内环线相连,并和上海市及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公路、交通干线公路网、国道网相连;通过规划中的浦东铁路芦
潮港货运站与国家铁路网接轨;物流园区还通过内河与上海市的内河运输网相通。
洋山港物流园区分为功
能区和港口辅助区。
包括:铁路换装区,提供港口通过铁路向内陆地区转运条件,设铁路装卸线、铁路堆场、
站台等;内河港区,设计年吞吐能力达100 万标准箱;国际物流区,将引进15 至20 家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实
现物流的仓储、分拨配送和加工等;危险品作业区,集中进行危险品箱的装卸作业,确保安全;综合配套设施
区,提供配套服务,包括工商、税务、邮政、银行、保险等。
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洋山港口
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还将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的枢纽中心。
天津港物流园区也在规划建设中,天津
港散货物流中心占地12 km2 ,其中商贸区1. 56 km2 ,煤炭作业区占地6 km2 ,矿石、油品储存区占地4. 44 km2 。
散货物流中心距规划中的天津新港南站约3 km ,跨海河口进入港区的公路桥、铁路桥、散货物流中心临近津
沽公路、海防路和规划中的津沽二线,与外部衔接十分方便,中心的给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已经比较
完备。
大连国际物流园区具有由保税区、海港联合组成的多方位、立体化、快捷便利、政策优惠的物流运作平
台和服务体系,是大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北方与世界各地区之间快速增长的经贸活动所信
赖的重要国际物流基地。
另外,其它一些沿海港口以及内河港口也正在策划其物流园区规划方案。
3 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3. 1 港口物流是提高港口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港口物流发展有利于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
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船公司将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船舶
的大型化除了需要具有一定水深条件的泊位以外还必须尽量缩短船舶在港时间,以降低航次成本。
港口物
流系统提供的快速的装卸及相关服务,能减少货损货差及确保各个环节的柔性连接,保证船舶准时靠离。
同
时通过物流服务给客户提供配送、分拨与陆上运输,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以优质的服务提高港口的竞争
力,从而赢得市场。
所以良好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是提高港口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港口物流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港口中转量,提升枢纽港形象。
港口中转货物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
枢纽港地位的重要指标,港口提供的现代物流服务,将吸引更多的班轮公司到该港口挂靠、以及境内外货物
到此聚散。
海港能否成为国际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枢纽型节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完善的
物流服务功能。
港口物流园区提供的换装、分拨、配送、加工、联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够保证将货物以最经
济、快捷、准确、安全的方式送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直接送到用户手中,发挥海港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有利
于促进港口吸引客户,聚散货源;物流园区的形成可以完善港口的各项衍生服务,改善港口的集疏运条件,提
高港口在信息传递和资金交汇中的能力,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使货源进一步到此聚散,这是提高港
口国际竞争力,建成航运中心的必要条件。
港口物流服务还将促进港口自身的建设,使港口的深水化、专业化、信息化成为必然,也将促使其配套的
现代化仓库、集装箱中转及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有一个新的飞跃。
另外通过在传
统港口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流通加工、储存分拨等服务,既可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率,又可创造收入,增加就业
岗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说,港口发展综合物流系统,是其自身改革发展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3. 2 港口物流是全球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
现代港口发展的趋势是向物流港口转化。
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全球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国际
贸易中,90 %以上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
港口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主要节点,能否提供快速、可
靠、灵活的综合物流服务,将成为决定其腹地经济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港口在原有服务的基
础上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需在传统意义上的装卸、搬运、包装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储存、流
通加工、配送、销售、信息与资金服务等新的业务,吸引跨国公司入住,通过中转量的扩大,带动贸易发展及全
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港口率先向现代物流中心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经济、地理和货源条件,港口物流是现代
物流发展赋予港口的基本要求。
3. 3 港口物流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
现代港口既是货物海陆联运的集散地,又是国际商品的储存、集散的中心,也是贸易、工业发展的集散
地,是国际货物运输链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物流的发展将借助港区联动,充分利用城
市的金融、产业、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依托港口原有区位,扩大临港工业规模,产生产业
聚集效应。
港口的
发展和所在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世界海港城市无一不是依托港口的优势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商业和贸
易中心。
同时现代港口要求门到门的全程服务,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与腹地
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城市交通与物流设施建设。
另外,海港物流的发展可以与港口城市的建设互动,依托
于海港的港口物流的发展将带动港口所在城市的仓储业、配送业、陆上运输业、包装流通加工业、船舶修造
业、信息服务业、商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宾馆餐饮业的发展。
最后,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本
身将增加较多的工作岗位,而且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也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创造和谐社会,促进
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所在城市的繁荣。
许多发达国家已把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通过港口物流的
发展带动临港产业,繁荣当地经济,辐射周边,促进贸易,实现城市、港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4 港口物流发展的3 个阶段设想
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物流提供装卸、仓储
及物流加工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深圳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或正在建设港口物流园区。
然而以港口物
流园区为表现形式的港口物流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根据港口泊位建设现状
与需求、物流
园区建设状况、物流园区的实际功能,物流管理水平、物流设施、信息化水平、集疏运条件、港口物流对城市经
济的贡献等可将港口物流发展分成3 个阶段。
4. 1 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阶段
港口物流起步于这一时期,主要是依托于现有港口发展状况,在加快建设和调整万吨级港口泊位为重点
的基础上,在港口的后方或临近港口交通便捷的区域划出一定的区域,构建港口物流园区;在现有港口业务
的基础上,物流园区将从事传统港口业务的部分延伸,如堆存、仓储、分拨和贴标签,刷条形码等业务,此时业
务量较少,物流功能并不完善;同时物流园区设施较单一,物流信息系统有待完善;另外,在这一时期,力争完
成为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所需要的供电、供水、供气和陆域交通等设施建设。
4. 2 以区促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港口物流园区快速发展。
港口物流功能得以完善,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物流信息系统得到
很好的利用,集疏运系统改善;并可以考虑依托港口布局能源、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等工业企业,以及发
展基本满足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需求的现代物流业;与此同时,以一定规模的临港经济为重点,开发客户,增
加货源,促进港口物流业进入效益回收阶段。
并使港口及物流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
环节。
4. 3 形成港口产业集群———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联动发展阶段
港口物流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或地区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环节,港口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进入港口物流
与城市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得到充分利用,物流管理水平日益完善;港
口物流的范围不断扩大,传统港区、临港工业区、物流园区不断成熟。
港口物流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全程物
流服务,港口向现代综合物流中心方向发展,港口物流企业成为现代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港口、船舶、代理、
临港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及其它服务行业在此聚集,共同全方位地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形成与船
舶到港和港口货物作业有关的所有经济活动和公共(私人) 组织构成的, 以货物装卸、运输、物流、制造和贸易
活动为核心的港口产业集群。
一个成长的港口产业集群导致更多的货流通过这个港口,使港口连接沿海,辐
射内地,面向世界。
而港口所在城市成为经济、贸易、金融、航运、物流中心,且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百姓安
康。
5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的港口物流基本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
距。
主要表现在:
1. 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
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自1999 年世界银行与国家经贸委联合举办“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研讨会”以来,现代物流在我国迅速发展,我
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在实践中,港口物流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
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物流园区功能模糊,不切实际地盲目圈地,港口物流缺乏科学的长期发展战略,物流规
划缺乏依据,都想将本地建设成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 ,互相攀比,重复建设造成
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经营的低效率。
2. 物流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正在起步,2003 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27 974 亿人民币,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
重为21. 4 % ,比发达国家高出1 倍,反映出中国物流仍处于落后状态。
港口物流也不例外,其规模普遍较小,
业务单一,规模经济性较差。
港口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均达不到国际港口的先进水平。
物流基础
设施薄弱,有些虽建造了成本较高的现代化仓库,购买了大量的物流处理设备,但这些设施与市场需求存在
较大差距。
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3. 物流建设各自为政,物流联盟程度不高
现阶段港口物流的活动范围有限,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
密的伙伴关系,很难发挥物流服务质量的快捷、准确及柔性连接。
与工业企业、加工企业的联系也较少,物流
联盟程度不高。
4. 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利用率不高
现阶段港口物流还没有彻底走出传统的港口功能范畴,港口物流效率普遍不高,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
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同外部的连接,大部分仍处于封闭状态,最终导致港口物流经营效益不高。
5.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港口物流专门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6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6. 1 加强港口物流战略研究,做到合理规划与建设
现代物流学是集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为一身,以系统最优化方法整合资源,实现
综合物流成本最低,整体物流效果较高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港口作为现代运输的节点,也是现代物流网络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现代物流的提供者。
港口应根据整个物流系统的要求做好港口物流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调整与完善港口功能,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可能达到的水平,合理港口物流规划及布局,有步骤地推动不同时
期港口物流的建设,使其不断完善。
从港口物流内部来看,根据港口物流发展规划,完善港口物流内部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建设,实现港口作
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装卸、搬运、堆存、仓储、配送和物流加工效率。
从外部来看,通过建设和与其它物
流部门的协调完善集疏运系统。
在节约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6. 2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物流运营的质量取决于各个环节的柔性连接,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要。
业务流程重组,信息化建
设是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港口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会点,货主、货代、船公司、船代、商品批
发和零售部门,陆上运输公司、仓储公司、海关、商检、银行、保险,都以不同的方式发布着各自的信息。
港口
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开展电子商务,并发展成电子物流中心,形成离岸贸易和远程物流,并实现物流全过程的
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使得港口物流业务中运输、装卸、仓储、包装、分拨、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都建立在公共服务平台上。
从港口物流管理来看,应根据港口物流发展不同时期的要求,完善港口功能,重新组合借助于信息处理
平台的业务流程,尽量减少中间作业环节,加强连续作业的过程,实现作业流程的科学化、合
理化,充分利用
现有的物流设施,扩大增值服务,增强港口的辐射能力。
树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
借助于现代化港口物流管理手段,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为客户提供报关、流通加工等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货
物集散的效率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以此提高港口形象,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6. 3 重视物流联盟,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整个物流链之间的竞争,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国际班轮运输公司联
盟趋势的加快,港口物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港口物流企业必须整
合供应链管理中利益相关主体,通过物流系统各要素的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船公司、港口、货主等企业
的共赢。
在班轮公司、货运代理方面的合作,通过优惠的港口费率,承揽适箱货源,随时订舱或承包班轮一定箱位
等方式为班轮配箱,减少班轮公司亏舱的风险,从而增加班轮公司挂靠该港和开辟支线的信心。
在码头泊位
方面的合作,可以出让股份给班轮公司,与其共同经营,以此稳定原有航线,并开通更多的航线,不断提升港
口竞争力。
在堆场及仓储上的合作,港口可以采用投资参股,共同经营的方式,吸引班轮公司、直接经济腹地
乃至间接经济腹地提供适箱货源的公司,做好第三方物流服务,在内陆设立自己的场站或与班轮公司在内陆
场站上合作,建立有利的物流通道。
在流通加工方面,注意和货主企业及商业企业的联合,或出租仓房,或共
同投资。
在物流信息上的合作,为了能与集装箱班轮公司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就要联手在信息平台的开发
上加强合作。
6. 4 加快培养港口物流专门人才
现代港口物流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首先现代港口物流是集商贸、金融、运输、系统工程、
信息技术与手段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
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直到2001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
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