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神榜》中主要人物的人物服饰及装饰 服饰(二)班 顾云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封神榜》中主要人物的人物服饰及装饰《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
神传》,亦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
为明代许仲琳(一说是陈仲琳)所著,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全书共一百回。
《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绎》、《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
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
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很注重礼仪;服饰及装束的民族,下面我们浅谈影视剧《封神榜》中人物服饰装束是否符合三千年前的那段历史史实。
《封神榜》这个题材到现在大概拍了共有六部吧。
分别是86年TVB版,89年由梁丽主演的版本(由于该剧气氛过于恐怖,所体现的一些东西过于"前卫"了,因此只播了5集,就停播了,从此销声匿迹了,),1990年版《封神榜》(上海经典老版《封神榜》(36集)),01年陈浩民版《封神榜》,09年林心如版《封神榜》,还有最近在播放的14年陈键锋版《封神榜》(好像还有其他几部,不过实在是苦于寻找)。
在此我们就主要谈谈大家几乎的看过的两部:90年经典版的《封神榜》和最进上映的陈键锋版《封神榜》。
在说《封神榜》之前,我们的先了解下商周交替的这段历史。
商约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周约在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立周朝。
《封神榜》中残暴无比的暴君商纣王为商朝第31
位帝王,子姓,名受,也是商最后一位帝王。
“纣王”这个称号应该是周灭商后周对其的蔑称,所以在整个《封神榜》中“纣王”的称呼应该为“帝辛”才对。
而在我们要谈论的两个版本的《封神榜》中,对其的称呼都是“纣王”和“帝辛”并存的,这点应该有待考究。
我们在说回纣王这个人,尽管历史学家对其褒贬不一,但就如同对待隋炀帝杨广一样,儒家对其的定义往往决定了后世民间普通百姓对其的认知和看法。
而关于帝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可以参见《荀子》,《史记》等古文献中对其的记载,但这些文献的作者往往都是周后的人,所以都会带有作者其主关的情感色彩在里面,要做到不偏不倚往往是很难的。
毛主席也曾对帝辛做过评价,他老人家是这样讲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
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大概个情况就是这样,帝幸发兵讨伐淮河沿岸的蛮夷,武王便乘机在牧野召集各路诸侯,于是便有了气势恢宏的牧野誓师,由于商朝的主力军队都仍在东夷作战,商王不得已只能将一些奴隶,俘虏临时编成军队,而就这样一支军队还临阵倒戈了,然后都城被破,国君自杀,牧野一战就敲响了商王朝的灭亡。
而关于牧野之战,似乎也未在两版《封神榜>中得到体现,但毕竟是神魔小说,我们还是多来看看其服饰及装饰吧。
说到服饰,纣王作为一国之君,当然的从他说起。
这是90版《封神榜》中纣王的样子。
首先发式方面,商人发式有辫发,断发齐颈,长发垂肩等(在商代时,还未形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这些在这版封神中大都有所体现。
不仅商王发饰符合要求,其余王公贵族的发饰也无出格之
处。
在者,我们来看看商王头上和其余众人头上佩戴的头箍。
这种头上佩戴头箍在此版《封神榜》中随从可见,而正是这种头箍,才是整个殷商时期人们法式和装饰的灵魂所在。
这种头箍的学名叫做"頍冠"。
頍冠,也称頍。
頍即额带。
首服的最简单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条箍于发际,《诗·小雅·頍弁》云:“有頍者弁,实维在首。
”頍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有说它是后世冠巾的始祖。
頍是额箍,通常缺顶,但商代有的頍已非临时用布革围箍于额发际,而是制成固定帽式,有帽顶,成为扁平冠式之“頍”,有的还在结处缀以玉石等饰物,称为頍冠。
頍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
这是从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玉人。
可以看出,90版《封神榜》中的头饰是符合历史史实的。
以下是封神榜中出现的另一些頍冠,毕竟身份没有商王和诸侯们高贵,自然头饰也不如其华丽。
因此在商代,头饰如何也应该代表了身份如何吧。
而商时平民们的头饰应该只是简单的布条,而奴隶们大概是没有头饰的吧。
现在我们在来看看最新版的陈健峰版《封神榜》中的发饰及头饰吧(服装下面谈)。
这宣传海报着实酷炫!姜子牙头上所带的头冠应该是“束髻冠”。
此冠常为一般文人士大夫所带(但未见有如此华丽的),大概从汉代开始出现,后朝代均有出现(清代没有),但肯定的是,商代肯定是没有的。
而其束发擦发髻的习俗商代也肯定是没有的。
至于帝辛所带的冠,叫做冕旒,是古代汉族礼冠之一种。
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
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个带冕旒的,是周天子(最常见的带冕旒的便是秦汉时的皇帝了)!帝辛是绝对不会带着冕旒。
《周礼.夏官.弁师》中记载的很清楚: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而我们数一数帝辛的;一共七根旒。
真心不知道导演是抱的是何种心态!(同姜子牙一样,束发也不符合历史中纣王的形象)
看完头饰,我们便来看服装。
对商代服饰的了解,多半来源于商代出土的陶俑~玉佣等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些服装的形制多为小袖,交领(同时也有园领,直领),右紉(即右衣片搭在左衣片上面),衣长到膝,领,袖边缘有纹样装饰,诸如龙纹,云雷纹等,腰间束带,并有黻(fu)饰,色彩以红黄等暖色居多(据服饰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商时的气温应该比现在高很多,毕竟都过了3000年了,而且据记录商人还饲养大象,气候专家也证明商时平均气温确实比现在高多了,所以穿这样也确实符合人的生理需要)。
这是一个直领。
交领,且右衽。
而其看过90《封神榜》的人都该知道,此版《封神榜》最大的特色就是几乎每个人物的衣长到都膝盖,很多短袖甚至无袖的,这曾让一度人很是反感,说其像罗马,希腊服饰(其实那时期希腊和罗马还未诞生),但据我们现有的所有资料来看,那个时代的服饰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知道罗马服饰的人都会知道其他这两者服饰是有很大区别的)。
总体来说90版《封神榜》中的服饰还是很符合历史的。
回过头来看陈键锋版的《封神榜》,首先还是先看这张海报,
的确,交领,右衽(导演还是有一点常识的)。
但这姜子牙的宽袍大袖,如此完备的深衣(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汉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确实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
深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后朝代皆有,虽然有考古证据证明可能在商时就已经有了深衣,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时绝不可能有如此完备的深衣,有的也只是雏形。
而至于帝辛得那套服装,让我越来越相信网上传言:“此版《封神榜》的道具师像《大秦帝国》和《新三国剧组借的》”。
很明显,帝辛穿着的完全是周天子或秦汉皇帝的冕服(俨然像活生生的从汉献帝身上拔下来的)。
大概我们从姜子牙和帝辛两个人的服饰来了解了下关于这两部《封神榜》中的男性服饰,不过窥一斑也可见全豹了,大体来说90版《封神榜》中的服饰是比较符合历史的,二陈健峰版的《封神榜》大家就权当娱乐而已就行。
而关于女性服饰的话,这两榜《封神榜》都是不太符合历史的。
而90版《封神榜》中的女性服饰中最常见的丝织品,这点是符合历史(据考古发现;商代已有蚊帐一类的物品,所以丝织品出现在服装上也是有据可靠的。
不过跟据现有资料,商代男女服饰应该是没有多大差异的,总体的小袖,衣长及膝也是女性服装的一个特征)。
图中女巫娘娘的胸衣确实是穿越了,而且其的弹力针织裤也该是穿越了。
这样的头饰确实不和史实(具体商代女性头饰也无据可考,完整头饰制度直到周代才形成。
但如此华丽的头饰确实不该出现在商代,咋一看,很有洛可可之风)。
而如果我们看14版的《封神榜》的话,其女装好看归好看,但总得对先人抱以尊敬
典型的宋人形象
这个我实在想不出年代,这创造性的头饰虽说有那么几分狐狸的影子,但确实无法与任何古代头饰相联系,其创作性的领口翻阅所有古籍都未曾有记载。
而古代女性带有帽子的服饰一般为莲蓬衣,男性的叫大氅,带领毛,无袖(一般清人穿
的特别多)。
如下图:
大体两版《封神榜》的服饰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总之下面再插一些比离奇的镜头吧。
14版《封神榜》中上古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穿着明朝的军士服在打架(神仙吗,当然可以穿越时空,还可以用铁剑)。
纣王竟也俨然拿着把明晃晃的铁剑准备在女娲庙刻字。
更是无次完善的肚兜。
典型的唐代石女服饰
注意那两个男仆人,汉代穿越来的太监(太监制度始于周)
“孤”说的好好的,就变成朕(第一个称朕的是秦始皇)了。
我想告诉帝辛:大蒜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快千把年后的时期了。
不锈钢圈..........
“万福”礼,其实这种万福礼应该是在唐代以后逐渐风行起来的,而在唐代以前,女子多数都是行拱揖礼的,只不过男女作揖时左右有别而已
猫在当时是没有的,而且这不是真猫。
总之大体来说,90版《封神榜》是比较符合历史史实的,而14版《封神榜》则全然不顾这些,只追求娱乐性,14版《封神榜》的特效还是算不错的。
当然,我个人还是觉得:“看电视吗,没有必要太认真”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古装历史剧反映的是我们先人的足迹,倘若在追寻先人足迹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这种吊儿郎当的态度,可想而知,我们对历史,对民族的背叛。
在此我希望我们的导演,编剧们,在注重娱乐性的同时更持有对历史付责任的态度。
浙江传媒学院
服装设计专业(二)班
顾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