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故事画
篇一:历史组图画故事
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
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
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孔子讲学
孔子在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
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且影响最深远。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是一次著名截击战。孙膑
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立木为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立木建信”成为商鞅变法的突破点,大政治家就是有创意。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
的顺利实施,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全国。
篇二:历史名画故事
历史名画故事
敦煌的艺术
甘肃敦煌,位处“丝绸之路”中西交通的枢纽之地,随着中西交流和佛教的发展,石窟艺术也因之而繁荣。
自从乐僔和尚发现“圣地”,开掘莫高窟之后,鸣沙山东麓南北长约一千六百米的悬崖峭壁上,被历代贵宦巨商和佛教信徒们争先恐后地开窟造像,到唐代武则天时,已多达一千多个石窟,所以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这一千多个洞窟,由于自然风化加上人为的破坏,到本世纪初被重新发现时,只剩下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二千多尊彩塑和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即便如此,敦煌莫高窟,仍然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中历史较早的北朝壁画,内容主要描绘的是佛组出世前经历的佛本生故事,以及佛出世成道后的说法场景。佛本生故事内容丰富,有鹿王本生、萨垂那本生、须达那本生等故事,宣扬佛家忍让、善良与因果报应思想。故事以连续的场面展开,从左右向中心发展,构思完整。壁画画面厚重朴拙,线条粗放,有大片颜色的平涂,可看出汉墓壁画和印度阿旃(zhan)陀壁画的双重影响。伎(ji)乐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壁画中所表现的《伎乐天》,为西魏飞天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幅。它采用装饰手法,将两位飞天巧妙地布置在龛沿转角与背光之间
的几何形中,飞天衣饰飘带随风而起,翩翩起舞,给说法图画增添了妩媚活泼的气氛。
莫高窟开掘在砾岩悬崖上,砾岩石质粗糙松脆,无法雕刻,因此莫高窟中的佛像均由泥塑,再施以彩绘。从各个不同年代洞窟中的塑像来看,莫高窟的彩塑经历了由稚拙到成熟,由兴盛到式微的几个阶段。早期北朝的彩塑,主要仿效西域和印度的佛像式样,以后逐渐汉化,无论形貌、体格和服装都带上了汉民族的特色。到了唐代,几乎完全成了汉化佛像,其艺术水准也达到了顶峰,人物神情体态刻画之精彩,肌肤质感表现之精当,妆銮(luan)彩绘之精湛,都令后代雕塑家仰之弥高。
张大千胆大妄为
1941年,张大千西去敦煌,研习敦煌壁画。
张大千率弟子在第二十号洞窟临摹时,他发现,在斑驳龟裂的壁画后面,隐隐约约似有颜色和线条。张大千断定,在表面这层画的后面,一定还藏着至今尚不为人所知的更早的画。经过一番协商,张大千决定打掉现在所见的这一层画。
在动手之前,张大千先把表面这一层壁画临摹下来。谁都知道,打掉了表面这层画,也就永远毁掉了这层画,须知,这也是极其珍贵的五代时期的壁画啊!
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的消息,震惊了全国!
不过,张大千的估计却不错,在将表面这层画敲去剥落后,出现的果然是一幅幅敷彩艳丽、行笔敦厚的盛唐壁画。张大千的破坏,发现了
盛唐壁画。
张大千率领弟子在敦煌两年多,全部花费达五百根金条之巨。在此期间,张大千自己一个人先后临摹了二百七十六幅敦煌壁画。曾有许多人向他求画,以卖画为
生的张大千,终其一生,却没有出售其中的任何一幅。
事情过去已半个多世纪,可对张大千当年的举动,人们依然争论不休,有人赞同其破坏的举动,毕竟发现了盛唐壁画。有人却指其胆大妄为,对属于公众的宝贵文物,个人根本无权力自行其是。
第一幅卷轴画
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画,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隋唐之前,中国没有卷轴画,只有岩画、石刻画、绢画、壁画等等,而其中壁画为绘画大宗。自隋代始,卷轴画开始出现。卷轴画便于创作、收藏、观赏,逐渐流行,画家的创作天地更为广阔了。隋代展子虔所作绢本设色《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
展子虔,渤海(今属山东)人,历北齐、北周,至隋为隋文帝所重,曾任朝散大夫、(来自:爱作文网)帐内都督等职。展子虔擅壁画,影响最大的是山水画,《游春图》即是他的代表作。
此画表现的是游春主题,以近似记实的手法展示了远山近树,画中的山、树、人物、水波、屋宇,皆用线描。色彩山梁用石绿,略施淡赭,在山后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明丽可人,花用粉点,树敷浓绿,人物与屋宇则染以白粉和朱红,愈见轻快显目。整幅画风格细腻,情调委婉丰富,咫尺之内,备千里之趣。
《游春图》素有“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之评,人与自然配景的大小比例合理,成功地表现了自然山水辽远开阔的空间感,一改过去绘画中“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比例,成为卷轴山水画兴起的代表作,并对后世山水画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得图改居名
展子虔《游春图》,流传辗转一千多年,最终为张伯驹所得。
张伯驹在北京弓弦胡同有一所宅院,原为慈禧太后心腹太监李莲英的旧家。李莲英得宠于慈禧,在清末权重一时,这所宅院是模仿颐和园中的排云殿规模建造的。屋子建成后,慈禧还曾亲临其地游玩。
张伯驹听说,展子虔《游春图》为北京著名书画铺玉池山房收购,连忙赶去,玉池山房老板开价八百两黄金!张伯驹手中没有黄金,于是就将弓弦胡同宅院卖给辅仁大学,将所得美元换成二百二十两黄金,然后再让夫人潘素变卖了一件首饰,总共凑成二百四十两,才从玉池山房得到了这件国宝。
得此图后,张伯驹非常高兴,即将自己所居改名为展春园,自号“春游主人”,并将自己的艺术欣赏所得,辑成《春游琐谈》七集(第七辑集成而未印)。
解放后,张伯驹将此画献与国家。
此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好好先生”张伯驹
张伯驹是个精绝的艺术家和鉴赏家,张伯驹更是个好人。有趣的是,张伯驹曾自号“好好先生”。这仍然得自于他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