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体解剖学绪论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生理适应:指机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 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1章 绪论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1章  绪论

三、人体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机 构,称为器官。 许多器官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 能,构成系统。
三、人体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 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内分
按外形分部: 头部:颅、面部 颈部:颈、颈部 躯干部:胸部、腹部、背部、盆会阴部 上肢:肩、臂、前臂和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和足
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形态与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三)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
六、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三阶段: 古希腊的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 中世纪 公元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中国三阶段: 公元前300~200年 中国古代封建时期 宋朝以后:宋慈 《洗冤集录》 1768~1831年 王清任 《医 林改错》
思考题
1.简述人体的组成。 2.简述解剖学姿势。
五、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又称标 准姿势 ,即:身体 直立,两眼平视,上 肢下垂,下肢并拢, 手掌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上、下; 内侧、外侧; 内、外; 浅、深; 近侧、远侧
(三)轴和面 1.轴:包括矢状轴、 冠状轴、垂直轴。 2.面:包括矢状面、 冠状面、水平面。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解剖学姿 势和方位术语。 2.熟悉:常用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3.了解: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及其 发生发展的科学。

最新第一章:绪论 系统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 24页ppt课件

最新第一章:绪论 系统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 24页ppt课件

(三)人体的轴和面 1、轴axe 是描述关节运动时 常用的术语,是假设的通过关 节的一条垂直线。可在解剖学 姿势条件下,对任何一个关节 都可作出三条相互垂直的假 设直线——即三个轴。 (1)垂直轴vertical axe:为 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 体长轴平行的轴。 (2)矢状轴sagittal axe: 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 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3)冠状轴或称额状轴 frontal axe:为左右方向与 水平面平行,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 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向前。描述任 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 ,即使被观察的客体或标本、 模型是俯卧位、横位或倒置、 或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仍应 依此姿势进行描述。
(二)方位术语 医护工作者和解剖学家用一定 的方位术语,准确解释身体某 结构相对于另一结构所处的位 置。例如我们描写“眉弓与鼻 的关系”,不用解剖学术语可 以描写成“眉弓位于面部两侧, 对向鼻,且高于鼻”,采用解 剖学术语则写成“眉弓位于鼻 的外上方”。显然,解剖学术 语用词少,不易混乱。按照 上述解剖学姿,又规定了表 示方位的名词,可以正确地 描述各器官或结构的相互位 置关系,所以这些名词都是 一组相应成对的名词。
(2)冠(额)状面frontal plane: 即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 两部的切面。此切面与水平面及 矢状面相垂直。 (3)水平面或称横切面 horizontal or cross plane: 即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 下两部的切面,与上述两个平 面相垂直。 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则以其自 身的长轴为准,与其长轴平行的 切面称纵切面,与其长轴垂直的 切面称横切面,而不用上述三个 面。通过一个切面来解释一个物 体的形态是非常困难的,例如一 只香蕉其横切面是圆形的,而纵 切面是月牙形的,必须集合全部 连续切面来理解此物体的真实形态。

解剖学基础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细 结缔组织 胞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感觉器官
人体的各系统
人体的各系统
人体的各系统
内体的分部
头部--颅部和面部 颈部--颈和项部
躯干部--胸部、腹部、 背部和盆会阴部
三、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观点及方法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观点
三 、 分部和系统
细胞 cell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tissue organ system human body
1. 细胞(Cell): 人体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四肢--上肢和下肢
五、常用人体解剖学术语
1.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 上肢下垂 下肢并拢 手掌和足尖向前
2.轴和面
轴--垂直轴 、矢状轴和冠状轴 面----矢状面 、冠状面和水平面
冠状面:将人体分割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将人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3.方位术语
上和下
近头侧为上,近足者为下
•A B•
近侧和远侧--对四肢而言
以其与躯干结合部为准 距结合部近者为近侧 距结合部远者为远侧
组织切片染色法
最常用的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等酸性物 质染成紫蓝色 伊红是酸性染料,可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碱性成分染成 红色
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特性称嗜碱性 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特性称嗜酸性 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则称中性

《人体解剖学》_绪论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_绪论PPT课件

(二)人体的微细结构
(二)人体的微细结构
1.细胞: 一切生物体无不由细胞构成, 细胞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
2.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四种基本组织:①上皮组织、 ②结缔组织、 ③肌组织、④神经组织
(二)人体的微细结构(续)
(三)人体的器官系统
3.器官:几种组织有机组合,共同执 行某一特定功能,并具有一定形态,即 构成器官。

近 身

背侧 背




距身体正中面 近者为内侧
距身体正中面 远者为外侧
尺侧
桡侧
胫侧 腓侧
近内腔者为内 反之为外
心内膜 心外膜
皮肤
腹外斜肌 (浅层肌)
腹横肌 (深层肌)
距皮肤表面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距离肢体根部近者 为上又称近侧
距离肢体根部远者 为下又称远侧
上或近侧 下或远侧
(三)人体的轴与面
《人体解剖学》
庄济源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人体的分部和系统的划分。 (二)掌握人体形态学描述的标准(术语)。 (三)熟悉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四)熟悉器官、系统的定义。 (五)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和发展简史(略)
绪论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定义: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 的一门学科。 地位: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的纵切面
右肾冠状切面
水平面 (横切面): 与水平面平行 将人体横切分 为前后两部分
的纵切面
腹腔横切面(横断面)
水平面(横断面)
将人体或器官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
横断面
2、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此外:纵切面,横切面)

人体解剖学-全---副本课件

人体解剖学-全---副本课件
肘关节构成及特点
肘关节,最特殊 一个囊内包三组 肱桡肱尺桡尺近 桡环韧带尺桡副 屈肘三角伸直线 脱位改变能查出
(3)手关节 手关节包括桡 腕关节、腕骨 间关节、腕掌 关节、掌指关 节、指骨间关 节等。
(二)下肢骨及其连结
1.下肢骨
每侧31块,包括髋骨1、股骨1、髌骨1、胫骨1、腓骨1、跗骨7、跖骨5、趾骨14。 (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三骨在髋臼处汇合而成。
第一章 绪论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 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分科之一。
在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分科方法很多,巨视解剖学,微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的组成 (一)细胞 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组织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 (三)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 (四)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按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 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统、神经系统、内分 泌系统。
髋骨的结构可归纳为三个一、三个二、三个三。
髋骨主要结构
髂耻坐骨三合一
一面一孔一个嵴
二窝二线二切迹三节三支三个棘 Nhomakorabea注:一面—耳 状面;一孔— 闭孔;一个嵴 —髂嵴;二窝 —髂窝、髋臼 ;二线—弓状 线、耻骨梳; 二切迹—坐骨 大切迹、坐骨 小切迹;三节 —髂结节、耻 骨结节、坐骨 结节;三支— 坐骨支、耻骨 上支、耻骨下 支;三个棘— 髂前上嵴、髂 后上嵴、坐骨 棘。
(1)肩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体生理活动如何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 优点:研究对象处于正常状态,所得实验结果是
机体正常活动状态下获得的,可以分析完整机体 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 缺点:应用范围受限制。
• 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的结合应用
三、发展概况
• 在我国:
– 早在公元前300~200年,我国医学巨著《黄帝 内经》中就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 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 的记载。
1.尸体研究
方法可以研究一些构造复杂 而又微细的器官,如肝、肺、
• (1)剖查法
肾等。
• (2)腐蚀法 • (3)先别透以体明有腔色使法凝之固充性盈物,质再注用入药血物管使、其淋周巴围管组或织个脱
色透明,以显示所要研究目标的形态位置。 能研究某些极细的血管在体内的配布和位置, 以及许多体腔的容积、构型及其相互关系等。
• 清代名医王清任(1768~1831) 编著的《医林改错》更为详细 的描述了解剖学知识。王清任 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非 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 异盲子夜行!”他发现前人关 于脏腑的论述及绘图常常“自 相矛盾”,于是放弃一味的文 献考订,顶着封建礼教的压力, 利用各种机会亲自观察或解剖 尸体,亲赴墓地观察弃婴尸体, 进行人体脏器研究,终于绘制 出新的人体脏腑图,并收入 《医林改错》一书。
• 组织学 是借助显微镜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 生理学 是研究生命有机体各种机能的科学.
如循环、呼吸、消化和肌肉运动等。
目的
教育学、心 理学、卫生 学等
为学习研究其它生物学和医学学科及其它课 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为胜任生物的教学及 科研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预防疾病、保护 健康、增强体质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人 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科学中的重 要基础科目。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1.一般光镜显微技术 (1)一般切片染色法 (2)组织化学技术 (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4)原位杂交术
2.特殊光镜显微技术
3.电子显微镜技术
(1)透射电镜术
(2)扫描电镜术
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
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平衡称为
• 急性实验法(acute experiment)
• 离体实验法(in vitro) :把要研究的某一组织或器官从活 的或刚死去的动物体上分离出来,放在一个能使它的生理 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人工环境中,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 在体实验法(in vivo) :使动物处于麻醉状态,然后进行活 体解剖,针对需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通过研究细胞、组 织或器官系统的细微结构和活动的变化,从而了解其结构 与功能。
– 公元16年,王莽令太医尚方与巧屠一起解剖被 处死者公孙庆尸体,不仅度量其五脏,还“以 竹筵导其脉,知其始终……”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 公元前300~200《黄帝内 经》已有对人体解剖的记 载。
• 两宋时代《五脏六腑》、 《存真图》描述了解剖学 知识。崇宁间(1102— 1106)医学家杨介再度与 画工配合,对死囚犯的尸 体进行解剖,绘制了著名 的《存真图》。《存真图》 绘制精细而具体,不仅从 人体正面、侧面、背面多 角度绘制,而且对内脏之 间的联系均有准确描绘。
•是用解剖刀、剪、钻、锯等
二、人体解器标剖械本对,生尸进体行理进研行究学剖。割这的,种做方研出法究方法
(一)人体解剖可态学以结直构的接及研观其•易在究察位熔标研置性方本究的金内法器相属注官互等入的关物塑形系质料。,、然乳后胶用或
强酸将其全部软组织腐蚀掉,
一般分为尸体研究、活仅体留下研铸究型、以供动研物究实。这验种。
• 华陀(?~208) 是我国杰出的外科 手术家,他发明了 麻醉的方法,成功 地实施了腹腔肿瘤 切除等手术;
• 两宋时代,曾有尸体解剖记载和《五脏六腑》、 《存真图》的绘制。宋慈著《洗冤集录》(1247 年),对全身骨骼和胚胎的记载非常详细,并附 有检骨图。
《医林改错》(清代王任清,1768-1831)作者到 坟地和刑场解剖尸体,补充和纠正了古书中的一 些错误。该书特别阐述了对脑的看法,如“灵机 记性于脑”,“听之声归于脑”,“两目即脑汁 所生”等。在当时,应该说已具有相当高的科学 水平。
西方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 古希腊时代,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 年)认为心脏有2个心房和2个心室,并对头骨 作了正确的描述。
–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曾作过动物解 剖,提出心是血液循环的中心,并把神经和肌 腱区分开来。
•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水平:整体生理学
1. 整体水平的研究
•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 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
2. 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 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称为器官和系统
3. 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生理学
•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 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 各种物质分子的特殊化学变化 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描述法 实验方法(William Harvey 哈维)
1847年Ludwig 路德维格 发明了记纹鼓 以后实验技术不断发展
动物实验 人体实验
急性实验 acute experiment 在体 in vivo 离体 in votro
慢性实验 chronic experiment
•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内容、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发展概况 四、常用解剖学术语 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六、生理机能的调节
一、研究对象、内容、目的
形态结构
正常人体
生理机能
活动规律
根据其研究方法和对象的不同,人体科学可 分为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学等学科
• 解剖学 是借助解剖器械(刀割)和透视仪 器(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系统 的形态结构。
• 优点: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较为简单,影响实验结果的因 素较少,可以较快获得最终结果。
• 缺点:脱离整体条件,受到麻醉或解剖,所得实验结果有 一定的局限性。
• 慢性实验法(chronic experiment) • 以完整、清醒的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在保持比
较自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较为长时间的实验。 • 用途:可以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