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原理答案解析

2011年原理答案解析
2011年原理答案解析

一、选择填空题

1.给定图示六杆机构的加速度多边形,可得出 。

(A)矢量d c ''代表n

CD a ,5α是顺时针方向;(B)矢量d c ''代表CD a ,5α是逆时

针方向;

(C)矢量d c ''代表n CD a ,5α是顺时针方向;(D)矢量d c ''代表CD a ,5α是逆时

针方向。

B

2.利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来求解图示机构中滑块2上2D 点的速度2D v ,解题过程的恰当步骤和利用的矢量方程可选择 。

(A)2323B B B B v v v +=,速度影像CBD d pb ??~2

(B) 2223232B C B C C C C v v v v v +=+=,速度影像CBD d pb ??~2 (C)DB B D v v v +=,1ω?=BD DB l v

(D)2223232B C B C C C C v v v v v +=+=,速度影像CBD d b c ??~222

D

3.作连续往复移动的构件,在行程的两端极限位置处,其运动状态必定是 。

(A)0=v ,0=a ;(B)0=v ,max =a ;(C)0=v ,0≠a ;(D)0≠v ,0≠a C

4.在图示连杆机构中,连杆2的运动是 。

(A)平动;(B)瞬时平动;(C)瞬时绕轴B 转动;(D)一般平面复合运动。

A

5.图示连杆机构中滑块2上E 点的轨迹应是 。 (A)直线;(B)圆弧;(C)椭圆;(D)复杂平面曲线。

B

6.两构件作相对运动时,其瞬心是指 。 (A)绝对速度等于零的重合点;

(B)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都等于零的重合点;

(C)绝对速度不一定等于零但绝对速度相等或相对速度等于零的重合点。 (D)绝对速度等于零且相对速度也等于零的重合点。 C

7.在机械中,因构件作变速运动而产生的惯性力 。 (A)一定是驱动力; (B)一定是阻力;

(C)在原动机中是驱动力,在工作机中是阻力;

(D)无论在什么机器中,它都有时是驱动力,有时是阻力。

D

8.风力发电机中的叶轮受到流动空气的作用力,此力在机械中属于 。

A)驱动力;B)生产阻力;C)有害阻力;D)惯性力。 A

9.在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气缸中往复运动的活塞受到压缩空气的压力,此压力属于 。

A)驱动力;B)生产阻力;C)有害阻力;D)惯性力。 B

10.考虑摩擦的转动副,不论轴颈在加速、等速、减速不同状态下运转,其总反力的作用线 切于摩擦圆。

A)都不可能;B)不全是;C)一定都;D)无法判断。 C

11.图示直径为d 的轴颈1与轴承2组成转动副,摩擦圆半径为ρ,载荷为Q ,驱动力矩为d M ,欲使轴颈加速转动,则应使 。

A)Q d

M d 2

=;B)Q d M d 2

>;C)ρ=Q M d ;D)ρ>Q M d

D

12.图示轴颈1与轴承2组成转动副,细实线的圆为摩擦圆,运动着的轴颈1受着外力(驱动力)Q 的作用,则轴颈1应作 运动。

A)等速;B)加速;C)减速;D)自锁。 A

13.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ω及从动件运动规律()s v v =不变时,若max α由40°减小到20°,则凸轮尺寸会 。

(A)不能确定;(B)减小;(C)不变。(D)增大

D

14.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运动规律。

(A)等速;(B)等加速等减速;(C)正弦加速度;(D)余弦加速度。

C

15.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倍。

(A)1;(B)2;(C)4;(D)8。

C

16.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必须满足。

(A)齿形相同;(B)模数相等,齿厚等于齿槽宽;(C)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D)压力角相等,全齿高相等。

C

17.齿轮齿廓上的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齿根圆;(B)基圆;(C)分度圆;(D)齿顶圆。

B

18.渐开线齿轮的齿廓离基圆越远,渐开线压力角就。

(A)越大;(B)越小;(C)趋近于20?;(D)趋近于90?。

A

19.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切于。

(A)两分度圆;(B)两基圆;(C)两齿根圆;(D)两节圆。

B

20.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是指的齿轮。

(A)分度圆上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B)节圆等于分度圆;

(C)分度圆上齿厚等于齿槽宽,而且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

(D)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

C

21.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定传动比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基节。

(A)大于;(B)等于;(C)小于;(D)没关系。

A

22.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增多;(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B

23.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A) 1;(B)+1;(C)0;(D)无法确定。

B

24.高副低代中的虚拟构件及其运动副的自由度应为。

(A)-1;(B)+1;(C)0;(D)6。

A

25.要将一个曲柄摇杆机构转化成双摇杆机构,可以用机架转换法将。

(A)原机构的曲柄作为机架;(B)原机构的连杆作为机架;

(C)原机构的摇杆作为机架;(D)不能成为双摇杆机构。

C

26.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则机构中。

A)一定有曲柄存在;B)一定无曲柄存在;C)是否有曲柄存在还要看机架是哪一个构件;(D)是否有曲柄存在还要看最短杆是哪一个构件。

B

27.连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是指从动杆反、正行程。

A)瞬时速度的比值;B)最大速度的比值;C)平均速度的比值;(D)最小速度的比值。

C

28.机器运转出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是。

(A)机器中存在往复运动构件,惯性力难以平衡;

(B)机器中各回转构件的质量分布不均匀;

(C)在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时,各瞬时驱动功率和阻抗功率不相等,但其平均值相等,且有公共周期;

(D)机器中各运动副的位置布置不合理。

C

29.机器中安装飞轮的一个原因是为了。

(A)消除速度波动;

(B)达到稳定运转;

(C)减小速度波动;

(D)使惯性力得到平衡,减小机器振动。

C

30.为了减轻飞轮的重量,飞轮最好安装在。

(A)等效构件上;

(B)转速较低的轴上;

(C)转速较高的轴上;

(D)机器的主轴上。

C

二、填空题

1.机构中的局部自由度是指不影响输入与输出件的自由度。

运动关系

2.机构的自由度是指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必须给定的。

独立运动数目

3.机构中的虚约束是指在特定的几何条件下,机构中不能起作用的约束。

独立限制运动

4.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等于

5.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约束。

2个

6.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运动

7.在机构运动分析图解法中,影像原理只适用于已知同一构件上二点速度或加速度求 的速度和加速度。

求第三点

8.当求机构的不互相直接联接各构件间的瞬心时,可应用 来求。

三心定理

9.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速度瞬心在 处。 转动副中心

10.速度瞬心法不能用于平面机构的 。 加速度分析

11.当两构件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就在 。 接触点

12.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 。 相对速度为零

13.设螺纹的升角λ,接触面的当量摩擦系数为v f ,则螺旋副自锁的条件是 。

v f arctan ≤λ

14.机械中三角带传动传动用得更为广泛,从摩擦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属槽面摩擦性质,当量摩擦系数较平面摩擦系数大,因此三角带比平型带能 。

传递更大的力

15.设机器中的实际驱动力为P ,在同样的工作阻力和不考虑摩擦时的理想驱动力为0P ,则机器效率的计算式是=η 。

P

P 0

=

η 16.在四杆机构中mm l AB 40=,mm l BC 40=,mm l CD 60=,mm l AD 75=,AD 为机架,该机构是 。

双摇杆机构 17.当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为:mm a 50=,mm b 60=,mm c 70=,mm d 30=。则四杆机构就 。

双曲柄机构

18.通常压力角α是指在力的作用点处速度方向与 间所夹锐角。

该点受力方向。

19.一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滑块为机架,则将演化成 机构。

移动导杆

20.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导杆摆角?=ψ30,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的值为 。

1.4

21.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为a ,连杆长为b ,则最小传动角min γ等于 。

b

a arccos

22.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时其极位夹角θ值 。 大于0

23.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时其极位夹角θ值 。 大于0

24.摆动导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时其极位夹角θ值 。 大于0

25.在推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改善受力情况。

提高机械效率

26.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 。

实际

27.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间的关系是 。

等距曲线

28.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应由凸轮廓线全部 来决定。

外凸的条件

29.在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减小机构压力角,应使从动件导路位置偏置于凸轮回转中心的侧。

30.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形状是由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动件的导路位置与从动件的端部结构型式决定的。

基圆大小;

31.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力封闭法和两种。

几何封闭法

32.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根据其端部结构型式,一般有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和等三种型式。

尖端从动件

33.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时,在由理论轮廓曲线求实际轮廓曲线的过程中,若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现象,则与的选择有关。

滚子半径

3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相等。

模数和压力角

35.共轭齿廓是指一对满足的齿廓。

啮合基本定律

36.当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太小且要求中心距保持不变,传动比不变时,可采取增加齿数的办法来提高重合度。

减少模数

37.标准齿轮除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为标准值外,还应当满足的条件是分度圆上的 。

齿厚等于齿槽宽

38.当两外啮合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啮合时,小齿轮轮齿根部的磨损要比大齿轮轮齿根部的磨损 。

39.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啮合角的数值与 上的压力角总是相等。

节圆

40.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为了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应满足被切齿轮的齿数 。

大于最少齿数

41.齿条刀具与普通齿条的区别是具有刀刃的齿条且刀具齿顶高为 。

()

m c h

a

**+

4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点为具有 和轮齿间正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中心距可变性

43.已知一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24=z ,螺旋角?=β12,则它的当量齿数

=v z 。

25.64

44.斜齿轮在 上具有标准数和标准压力角。 法面

45.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为不使轴向力过大,一般采用的螺旋角

=β 。

??15~8

46.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v z 。 δ

cos z 47.一对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在大端面上 相等。

模数、压力角

48.若两轴夹角为?90的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齿数为:251=z ,402=z ,则小齿轮的分度圆锥角=δ1 。

32.005?

49.在周转轮系中,行星齿轮的动轴线所在的构件称为 。 行星架

50.组成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有:中心轮,行星轮和 。 行星架

51.所谓定轴轮系是指齿轮的轴线相对机架 的。 都是固定

52.静平衡只需在 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 1个

53.回转构件的轴向宽度b 和直径D 之比D

b

符合 条件的回转构件,只需满足静平衡条件就能平稳地回转。

小于等于0.2

54.动平衡只需在 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 2个

55.设某机器的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作变速稳定运转的条件是一个运动周期,驱动功 。

等于阻抗功

56.用飞轮进行调速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要求的速度不均匀系数越小,飞轮的转动惯量将越 。

57.机器中安装飞轮的原因,一般是为了调节周期性 。 速度波动

58.在机器稳定运转的一个运动循环中,运动构件的重力作功等于 。

59.某机器的主轴平均角速度s rad ωm /100=,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

05.0=δ,则该机器的最大角速度max ω等于 s r a d

/。 102.5

60.在满足同样的速度不均匀系数条件下,为了减小飞轮的转动惯量,应将飞轮安装在 轴上。

高速

三、计算题

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在图上指出其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解:

6=n (1分)

8=L p (1分) 1=H p (1分)

()()11826323=+?-?=+-=H L p p n F (2分)

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在图上指出其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1,2,9,7====F p p n H L ,B 为局部自由度;

C(或D)为虚约束;G 为复合铰链。 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在图上指出其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

虚约束。

6=n ,8=L p ,1=H p

()()11826323=+?-?=+-=H L p p n F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171=z ,232=z ,603=z ,2032='='z z ,404=z ,min /200r n B =,转向如图示。试求轴A 转速A n 的大小和方向。

解:

构件1、2、2'、3、B 组成行星轮系(1分) B 为系杆,构件3'、4组成定轴轮系。(1分)

4n n A =;1769

201760232

323113-=??-='-=--=

z z z z n n n n i B B H ,(3分)

01=n ,B n n ??

?

??+=691713;转向与B n 相同。(2分)

5.040

20

433434-=-=-==

'''z z n n i (2分)

min

/64.124200691715.0691715.05.05.0334r n n n n B -=???

?

??+-=??? ??+-=-=='(2分)

方向与B n 相反(1分)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6041==z z ,2052==z z ,3052='='z z ,

7063==z z ,试求传动比16i 。

解:

1、2、2'、3、4组成行星轮系(1分) 4、5、5'、6组成定轴轮系。(1分)

97306070202

132434143414

13

=??='=--==z z z z n n n n n n i (4分)

03=n 9

2

4114==

n n i (2分) 9

73060702054656446=??='==

z z z z n n i (2分)

173.09

7

9246146116=?===

i i n n i (2分) 6.图示轮系中,已知241=z ,262=z ,202='z ,303=z ,263='z ,284=z ,min /1000r n A =,求B n 的大小及方向。

解:

构件1、2、2'、3、A 组成周转轮系(1分) 构件3'、4组成定轴轮系。(1分)

138263020242321131

331

=??='=--==z z z z n n n n n n i A A A A A

(4分)

13

5

33==

A A n n i (1分) min /13

5000

3r n =

(1分) 14

132826433443-=-='-==

z z n n i (2分) min /14.35713

5000

14134r n n B =?-

==(1分) 方向与A n 相反。(1分)

7.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主动轮1作逆时针转动。已知标准

中心距mm a 126=,171=z ,252=z ,?=α20,1*

=a h ,25.0*=c ,要求:

(1)确定模数m ;

(2)选择适当长度比例尺画图,确定理论啮合线21N N 位置; (3)在图上标出节点P 和啮合角α'; (4)确定齿顶圆半径1a r ,2a r ;

(5)在图上标出齿顶压力角1a α,2a α (以中心角表示); (6)确定实际啮合线21B B 位置;

(7)求重合度ε(有关尺寸可直接由图上量取)。 解:

(1)确定模数m ;

mm z z a m 625

171262221=+?=+=(2分)

(2)选择适当长度比例尺画图,确定理论啮合线21N N 位置;

mm mz r 5117621

2111=??==

mm mz r 752562

1

2122=??==

mm s c r r b 92.4720cos 51011=??==α mm r r b 48.7020cos 75cos 22=??==α(4分) (3)在图上标出节点P 和啮合角α';(3分) (4)确定齿顶圆半径1a r ,2a r ;

mm mh r r a a 571651*

11=?+=+=

mm mh r r a a 811675*22=?+=+= (2分)

(5)在图上标出齿顶压力角1a α,2a α (以中心角表示);(2分) (6)确定实际啮合线21B B 位置;(2分)

(7)求重合度ε(有关尺寸可直接由图上量取)。(3分)

44.120cos 62

121=?

==

πεαB B p B B b

8.已知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mm m 6=,?=α20,1*

=a h ,

25.0*=c ,271=z ,1042=z ,

(1)计算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分度圆齿厚和齿槽宽;

(2)计算标准中心距、啮合角和顶隙;

(3)若实际中心距比标准中心距大6mm ,保证无侧隙啮合,计算啮合角和两齿轮的节圆半径。

解:

(1)mm mz d 16227611=?==

mm mz d 624104622=?==

mm m h d d a a 1746121622*

11=??+=+= mm m h d d a a 6366126242*22=??+=+=

()

()mm m c h d d a f 147625.0121622**11=?+-=+-= ()

()mm m c h d d a f 609625.0126242**22=?+-=+-=

mm d d b 23.15220cos 162cos 11=??==α mm d d b 368.58620cos 624cos 22=??==α

mm m e s 425.9321

====ππ

(2)()()mm z z m a 3931042765.02

1

21=+??=+=

?=='20αα

mm m c c 5.1625.0*=?==

mm a a 39963936=+=+='

925561904.020cos 399

393

cos cos =?='='ααa a

3.48412224676161.2292556190

4.0arccos '''?=?=='α

mm r r 237.8224676161.22cos 20cos 81cos cos 11=???='='αα

mm r r 763.31624676161.22cos 20cos 312cos cos 22=?

??='='αα

9.一对斜齿圆柱标准齿轮外啮合传动,已知:mm m n 4=,241=z ,482=z ,

?=α20,1*

=a

h ,mm a 150=, 问: (1)计算螺旋角β、端面模数t m 、端面压力角t α

(2)计算两轮的分度圆直径1d ,2d ;齿顶圆直径1a d ,2a d ;齿根圆直径1f d 、

2f d

(3)若改用mm m 4=,?=α20,

1*

=a h 的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中心距a 与齿数1z ,2z 均不变,试问采用何种类型的变位齿轮传动?为什么?

解: (1)()()96.0150

2482442cos 21=?+?=+=

a z z m n β

7.36511626020471.1696.0arccos '''?=?==β

mm m m n t 167.426020471.16cos 4

cos =?==

β 37913566

.026020471

.16cos 20tan cos tan tan =?

==

βααn t 6.48542076350436.2037913566.0arctan '''?=?==t α

(2)mm z m d n 10026020471.16cos 24

4cos 11=?

?==

β mm z m d n 20026020471.16cos 484cos 22=?

?==

β mm m d d n a 10842100211=?+=+= mm m d d n a 20842200222=?+=+=

mm m d d n f 90425.1210025.1211=??-=?-= mm m d d n f 190425.1220025.1222=??-=?-=

(3)应采用不等移距变位齿轮正传动,因为采用直齿轮传动后,标准中心距

()()mm z z m a 144482442

1

2121=+??=+=

小于实际中心距。 四、分析作图题

1.图示为干草压缩机运动简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和构件AB 的角速度1ω等于常数,试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E 点的速度E v 和加速度E a 。

解:

1)速度分析

1ωAB B l v =

选择速度比例尺v μ C v = B v + CB v 大小 ? √ ? 方向 CD ⊥ AB ⊥ BC ⊥

C v =v pc μ,CB v =v cb μ E v = C v + EC v 大小 ? √ ? 方向 水平 √ EC ⊥

E v =v pe μ , EC v =v ce μ

BC

CB

l v =

2ω,逆时针 CD

C

l v =3ω,逆时针 CE

EC

l v =

4ω,顺时针 1)加速度分析

微机原理的答案

第二章8086/808816位微处理器习题解答 1.试说明8086/8088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哪些用途? 答:寄存器组有(1)数据寄存器,含AX、BX、CX、DX四个通用寄存器,用来暂时存放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操作数,结果和其它信息。(2)指针及变址寄存器,含SP、BP、SI、DI四个十六位寄存器,它们可以像寄存器一样在运算过程中存放操作数只能以字为单位使用。还用来在段内寻址时提供偏移地址。(3)段寄存器,含CS、DS、SS、ES,用来专门存放段地址。(4)控制寄存器,包括IP和PSW两个16为寄存器。IP是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 PSW为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由条件码标志和控制标志构成。条件码标志用来纪录程序运行结果的状态信息。包括OF、SF、ZF、CF、AF、PF。控制标志位有三个寄存器DF、IF、TF组成。 2.是说明8086/8088CPU中标志位寄存器中各标志位的意义? 答:OF溢出标志,在运算过程中,如操作数超出了机器能表示的范围则置1,否则置0。SF符号标志,运算结果为负时置1,否则置0。 ZF零标志,运算结果为0置1,否则置0 。 CF进位标志,记录运算是最高有效位产生的进位。 AF辅助进位标志,记录第三位的进位情况。 PF奇偶标志位,用来为机器中传送信息时可能产生的出错情况提供检验条件,当结果操作数中的1的个数为偶时置1。 DF方向标志位,在串处理指令中控制处理信息的方向。当DF=1时,每次操作后变址寄存器减量,这样就使串处理从高地址向低地址方向处理。IF中断标志,当IF=1时,允许中断,否则间断中断。TF陷阱标志,用于单步操作方式,当TF为1时,每条指令执行完后产生陷阱,由系统控制计算机。当TF为0时,CPU正常工作不产生陷阱。 3.哪些操作只能隐含使用某个段寄存器,而不能用其它段寄存器代替?哪些操作出隐含使用某个段寄存器外,还可以使用其它段寄存器? 答:计算程序的地址隐含使用CS,正在执行的程序隐含使用SS,而数据的地址隐含使用ES和DS。4.8086/8088系列违纪在存储器中寻找存储单元时,逻辑地址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 答: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两部分构成。 5.设IBM PC微机内存中某个单元的物理地址是12345H,试完成下列不同的逻辑地址表示: (1)1234H:___H (2)____H:0345H 答:(1)1234H:05H (2) 1200H:0345H 6.假设某程序执行过程中,(SS)=0950H,(SP)=64H,试问该用户程序的堆栈底部物理地址是多少?答:(SS)*10H+(SP)=09564H 7.设堆栈段寄存器(SS)=0E4BH,程序中设堆栈长度为200H个字节。试计算出堆栈底部字单元物理地址,堆栈指针SP初始值(即堆栈中没有数据时)和SP初始值指向的物理地址。 答:物理地址为:3E4B0H, SP的初始值为200H,指向的物理地址为:3E6B1H.。 8.设某用户程序(SS)=0925H,SP=30H,(AX)=1234H,(DX)=5678H,问堆栈的地址范围是多少?如现有两条进展指令: PUSH AX PUSH DS 试问两指令执行后,(SP)=? 答:寻址范围:09250H~09280H,SP减4为2CH。 9.8086CPU与 8088CPU由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区别? 答:他们内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8088有8条外部数据总线,因此为准16位。 8088有16条外部数据总线,两个CPU的软件完全兼容,程序的编制也完全相同。 10.8086CPU从功能上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由什么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8086CPU从功能上分外两大部分,一是执行部件(EU),二是总线接口部件(BIU)。

微机原理第二版答案

3.2设(DS)=6000H,(ES)=2000H,(SS)=1500H,(Si)=00A0H,(BX)=0800H,(BP)=1200H,数据变量VAR为0050H. 请分别指出下列各条指令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它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1) MOV AX,BX (2) MOV DL,80H (3) MOV AX, VAR (4) MOV AX,VAR[BX][SI] (5) MOV AL,‘B' (6) MOV DI, ES: [BX] (7) MOV DX,[BP] (8) MOV BX,20H[BX] 解: (1)寄存器寻址。因源操作数是寄存器,故寄存器BX就是操作数的地址. (2)立即寻址。操作数80H存放于代码段中指令码MOV之后。 (3)直接寻址。 (4)基址一变址一相对寻址.

操作数的物理地址=(DS) × 16+(SI)+(BX)+VAR = 60000H+00A0H+0800H+0050H=608F0H (5)立即寻址 (6)寄存器间接寻址. 操作数的物理地址 = (ES) × 16+(BX) = 20000H+0800H = 20800H (7)寄存器间接寻址。 操作数的物理地址= (SS) × 16+(BP) = 15000H+1200H= 16200H (8)寄存器相对寻址. 操作数的物理地址=(DS) × 16+(BX)+20H = 60000H+0800H+20H= 60820H 3.3 假设(DS)= 212AH,(CS)= 0200H,(IP)= 1200H,(BX)= 0500H,位移量DATA=40H,(217A0H) =2300H,(217E0H)=0400H,(217E2H) =9000H 试确定下列转移指令的转移地址. (1) JMP BX (2) JMP WORD PTR[BX] (3) JMP DWORD PTR[BX+DATA] 解:转移指令分为段内转移和段间转移,根据其寻址方式的不同,又有段内的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以及段间的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地址。对直接转移,其转移地址为当前指令的偏移地址(即IP的内容)加上位移量或由指令中直接得出;对间接转移,转移地址等于指令中寄存器的内容或由寄存器内容所指向的存储单元的内容。 (1) 段内间接转移。转移的物理地址=(CS) × l6 +0500H =02000H+0500H=02500H (2)段内间接转移。转移的物理地址= (CS) × 16+ [BX] = (CS) × l6+(217A0H) =02000H+2300H=04300H (3)段间间接转移。转移的物理地址=[BX+DATA] [IP]=[DS×l6+BX+DATA[=[217E0] =(217E2H) × l6+(217E0H) [CS]=[217E2H]=9000H =90000H+0400H=90400H 3.4试说明指令MOV BX,5[BX]与指令LEA BX,5[BX]的区别。 解:前者是数据传送类指令,表示将数据段中以(BX+5)为偏移地址的16位数据送寄存器BX.;后者是取偏移地址指令,执行的结果是(BX)= (BX)+5,即操作数的偏移地址为(BX)+5。 3.5设堆栈指针SP的初值为2300H,(AX)=50ABH,(BX)=1234H。执行指令PUSH AX后,(SP)=?,再执行指令PUSH BX及POP AX之后,(SP)= ?(AX)= ?(BX)=? 解:堆栈指针SP总是指向栈顶,每执行一次PUSH指令SP-2,执行一次POP指令SP+2.所以,执行PUSH AX指令后,(SP)=22FEH;再执行PUSH BX及POP AX后,(SP)=22FEH,(AX)=(BX)=1234H 3.6 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 (1) MOV AH,CX (2) MOV 33H,AL (3) MOV AX, [SI][DI] (4) MOV [BX],[SI] (5) ADD BYTE PTR[BP],256 (6) MOV DATA[SI],ES:AX (7) JMP BYTE PTR[BX] (8) OUT 230H,AX (9) MOV DS,BP (10) MUL 39H 解: (1)指令错。两操作数字长不相等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2)答案 一、填空题 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 ,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__ 主应力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σm 等于中间主应力σ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ε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ε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ε=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 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 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 A 。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 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 B 。 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 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 A 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5.由于屈服原则的限制,物体在塑性变形时,总是要导致最大的 A 散逸,这叫最大散逸功原理。 A、能量;B、力;C、应变; 6.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A 。 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 7.应力状态中的 B 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 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σm B 中间主应力σ2。 A、大于;B、等于;C、小于; 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B 。 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 10.多晶体经过塑性变形后各晶粒沿变形方向显著伸长的现象称为 A 。 A、纤维组织;B、变形织构;C、流线; 三、判断题 1.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 2.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小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微机原理习题解答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1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110 (2)1 039 (3)0.75 (4)0.156 25 1-2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BCD 码。 (1)129 (2)5 678 (3)0.984 (4)93.745 1-3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10101010 (2)10000000 (3)11000011.01 (4)01111110 1-4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 (1)8E6H (2)0A42H (3)7E.C5H (4) 0F19.1DH 1-5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BCD 码。 (1)1011011.101 (2)1010110.001 1-6 将下列BCD 码转换为二进制数。 (1)(0010 0111 0011) BCD (2)(1001 0111.0010 0101) BCD 1-7 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运算。 (1)1001.11+11.11 (2)1101.01-0110.11 (3)1000.011-1001.101 (4)1111+1101 1-8 完成下列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1)6AH+0A6H (2)0AB1FH+0EFCH (3)12ADH-1DEH (4)117H-0ABH 1-9 已知X=01H,Y=0FFH ,在下面的情况下比较两数的大小。 (1)无符号数 (2)符号数 (均为补码) 1-10 计算下列各表达式。 (1)101+‘A’+01101001B+0D5H+57Q (2)127.8125+10111101.101+375.63Q+1FC.8AH 1-11 写出下列字符串的ASCII 码。 (1)HELLO (2)A8=

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1 思考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C A.运算器 B.主存储器 C.CPU D.输入/输出设备 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 A (B——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A.CPU B.主存储器 C.硬盘 D.显示器 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 )。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BCD码 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 )。C A.-127~+127 B.-1 27~+128 C.-128~+127 D.-128~+128 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 )。B A.41H B.42H C.61H D.62H 6.某数在计算机中用压缩BCD码表示为10010011,其真值为( )。C A.10010011B B.93H C.93 D.147 二、填空题 1.微处理器是指_CPU_;微型计算机以_CPU_为核心,配置_内存和I/O接口_构成;其特点是_(1)功能强 (2)可靠性高 (3)价格低 (4)适应性强 (5)体积小 (6)维护方便_。P8 P5 2.主存容量是指_RAM和ROM总和_;它是衡量微型计算机_计算机数据处理_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构成主存的器件通常采用_DRAM和PROM半导体器件_。P5 P9 3.系统总线是_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_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成_数据、地址、控制_3种总线。P9 4.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_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类,前者的作用是_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算等处理操作_;后者的作用是_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_。P12 5.机器数是指_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加以表示的数值化_;机器数的表示应考虑_机器数的范围、机器数的符号、机器数中小数点位置_3个因素。P15 P16 6.ASCII码可以表示_128_种字符,其中起控制作用的称为_功能码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使用的称为_信息码_。P18 P19 三、判断题 1.计算机中带符号数采用补码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机器数的运算。( )√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范围不受计算机字长的限制。( )× 3.计算机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内存容量的大小。( )√ 4.计算机键盘输入的各类符号在计算机内部均表示为ASCII码。( )× (键盘与计算机通信采用ASCII码) 2 思考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EU中起数据加工与处理作用的功能部件是( )。A A.ALU B.数据暂存器 C.数据寄存器 D.EU控制电路 2.以下不属于BIU中的功能部件是( )。 B A.地址加法器 B.地址寄存器 C.段寄存器 D.指令队列缓冲器

信息论和编码理论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二章 信息量和熵 2.2 八元编码系统,码长为3,第一个符号用于同步,每秒1000个码字,求它 的信息速率。 解:同步信息均相同,不含信息,因此 每个码字的信息量为 2?8log =2?3=6 bit 因此,信息速率为 6?1000=6000 bit/s 2.3 掷一对无偏骰子,告诉你得到的总的点数为:(a) 7; (b) 12。问各得到多 少信息量。 解:(1) 可能的组合为 {1,6},{2,5},{3,4},{4,3},{5,2},{6,1} )(a p = 366=6 1 得到的信息量 =) (1 log a p =6log =2.585 bit (2) 可能的唯一,为 {6,6} )( b p = 36 1 得到的信息量=) (1 log b p =36log =5.17 bit 2.4 经过充分洗牌后的一副扑克(52张),问: (a) 任何一种特定的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 (b) 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时得到多少信息量?

解:(a) )(a p = ! 521 信息量=) (1 log a p =!52log =225.58 bit (b) ???????花色任选 种点数任意排列 13413!13 )(b p =13 52 134!13A ?=135213 4C 信息量=1313 52 4log log -C =13.208 bit 2.9 随机掷3颗骰子,X 表示第一颗骰子的结果,Y 表示第一和第二颗骰子的点 数之和,Z 表示3颗骰子的点数之和,试求)|(Y Z H 、)|(Y X H 、),|(Y X Z H 、 )|,(Y Z X H 、)|(X Z H 。 解:令第一第二第三颗骰子的结果分别为321,,x x x ,1x ,2x ,3x 相互独立, 则1x X =,21x x Y +=,321x x x Z ++= )|(Y Z H =)(3x H =log 6=2.585 bit )|(X Z H =)(32x x H +=)(Y H =2?( 361log 36+362log 18+363log 12+364log 9+365log 536)+36 6log 6 =3.2744 bit )|(Y X H =)(X H -);(Y X I =)(X H -[)(Y H -)|(X Y H ] 而)|(X Y H =)(X H ,所以)|(Y X H = 2)(X H -)(Y H =1.8955 bit 或)|(Y X H =)(XY H -)(Y H =)(X H +)|(X Y H -)(Y H 而)|(X Y H =)(X H ,所以)|(Y X H =2)(X H -)(Y H =1.8955 bit

微机原理答案共16页文档

1.8086/8088 CPU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微处理器(CPU)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与存储器、I/O 端口传送数据执行部件(EU):负责指令的执行协调工作过程: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并不是同步工作的,它们按以下流水线技术原则来协调管理: ①每当8086 的指令队列中有两个空字节,或者8088 的指令队列中有一个空字节时,总线接口部件就 ②每当执行部件准备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会从总线接口部件的指令队列前部取出指令的代码,然后用几个时钟周期去执行指令。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如果必须访问存储器或者输入/输出设备,那么,执行部件就会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进入总线周期,完成访问内存或者输入/输出端口的操作;如果此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好处于空闲状态,那么,会立即响应执行部件的总线请求。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执行部件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访问总线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在将某个指令字节取到指令队列中,此时总线接口部件将首先完成这个取指令的操作,然后再去响应执行部件发出的访问总线的请求。 ③当指令队列已满,而且执行部件又没有总线访问请求时,总线接口部件便进入空闲状态。 ④在执行转移指令、调用指令和返回指令时,由于程序执行的顺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顺序执行下面一条指令,这时,指令队列中已经按顺序装入的字节就没用了。遇到这种情况,指令队列中的原有内容将被自动消除,总线接口部件会按转移位置往指令队列装入另一个程序段中的指令 2.8086/8088 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标志寄存器F有哪些标志位?各在什么情况下置位? 通用寄存器:用于存放操作数和指针 段寄存器CS 控制程序区DS 控制数据区SS 控制堆栈区ES 控制数据区 标志寄存器F 的标志位:①控制标志:OF、DF、IF、TF;②状

微机原理习题册答案整理

1.2 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将二进制数101101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__5B.8H_____。2.将十进制数199转换为二进制数为____ 11000111____B。3.BCD码表示的数,加减时逢__10____进一,ASCII码用来表示数值时,是一种非压缩的BCD码。 4.十进制数36.875转换成二进制是___100100.111____________。 5.以_微型计算机____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和外设之后,就构成了__微型计算机系统____。 6.十进制数98.45转换成二进制为__1100010.0111_B、八进制__142.3463________Q、十六进制__62.7333________H。(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二、选择题 1.堆栈的工作方式是__B_________。 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随机读写D)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2.八位定点补码整数的范围是____D_________。 A)-128-+128 B)-127-+127 C)-127-+128 D)-128-+127 3.字长为16位的数可表示有符号数的范围是___B___。 A)-32767-+32768 B)-32768-+32767 C)0-65535 D)-32768-+32768 三、简答题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输入输出设备 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思想? 将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条指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并放入存储器保存 指令按其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 由控制器控制整个程序和数据的存取以及程序的执行; 以运算器为核心,所有的执行都经过运算器。 3.什么是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4.什么是溢出? 运算结果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范围。 2.2 一、填空题 1. 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___4____个时钟周期组成,若CPU主频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的时间为___0。1μs_____。 2. 在8086CPU的时序中,为满足慢速外围芯片的需要,CPU 采样___READY_________信号,若未准备好,插入___TW__________时钟周期。 3. 8086系统总线形成时,须要用_____ALE__________信号锁定地址信号。 4. 对于8086微处理器,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加在_____INTR__________引脚。 5. 在8086系统中,若某一存贮单元的逻辑地址为7FFFH:5020H,则其物理地址为_____85010H__________。 6. 8086的输入信号Ready 为低电平的作用是说明___存储器或I/O接口未准备好____________。 7. 8088 CPU的NMI 引脚提出的中断请求称为:___非屏蔽中断____________。 8.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称为___指令周期____________。 9. 在8086系统中,从奇地址读写两个字时,需要___ 4______个总线周期。 二、简答题 1. 在内部结构上,微处理器主要有那些功能部件组成? 1) 算术逻辑部件2) 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 3) 程序计数器4) 时序和控制部件(意思相近 2. 微处理器一般应具有那些基本功能? 本身具有运算能力和控制功能3. 什么是总线周期? CPU使用总线完成一次存储器或I/O接口的存取所用的时间, 称为总线周期,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包含4个T状态,分别 称为T1、T2、T3、T4。(意思相近即可) 三、判断题 6.8086的每个存储单元地址既是字节地址又是字地址。 ( √) 7. 同一个物理地址可以由不同的段地址和偏移量组合得到。 ( √) 3.2 课后练习题 一、简答题 1. 若(AX)=9C5AH,(BX)=9754H,执行下列指令序列后,程 序转向何处执行。 ADD AX,BX JNC L3 JNO L1JNO L4 JNC L2JMP L5 SUB AX,BX L3 2. 中断服务程序结束时,用RET指令代替IRET指令能否返 回主程序?这样做存在什么问题? RET应该可以使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主程序,但因为RETF是 子程序返回指令,它只从堆栈中恢复CS和IP,而不能使状态 字PSW得以恢复,所以不能使断点完全恢复,对源程序的继 续执行造成不良影响。(回答可以返回2分,出现的问题3分, 意思相近即可) 3. 写出把首地址为BLOCK字数组中的第6个字,送到DX 寄存的指令(或指令组),要求使用以下几种寻址方式: (1) 寄存间接寻址 (2) 寄存相对寻址 (3) 基址变址寻址 1) MOV BX,OFFSET BLOCK+6 2) LEA BX,BLOCK 3) LEA BX,BLOCK MOV DX,[BX] MOV DX,[BX+12] MOV SI,12 MOV DX,[BX+SI] 4. 设BX=134AH,BP=1580H,DI=0528H,SI=0234H, DS=3200H,SS=5100H,求在各种寻址方式下源操作数的物 理地址。 1) MOV AX, [2400H] 34400H 2) MOV AX, [BX] 33580H 3) MOV AX, [SI] 32234H 4) MOV AX, [BX+2400H] 3574AH 5) MOV AX, [BP+2400H] 54980H 6) MOV AX, [BX+DI] 33872H 7) MOV AX, [BP+SI+2400H] 54BB4H 二、阅读下面的程序段,写出运行结果 1. CLC MOV AX,248BH MOV CL,3 RCL AX,CL 执行以上程序序列后,AX=_2458H__。 2. MOV BX,6D16H MOV CL,7 SHR BX,CL 执行后BX寄存器中的内容__00DAH___。 3. MOV DX,01H MOV AX,42H MOV CL,4 SHL DX,CL MOV BL,AH SHL AX,CL SHR BL,CL OR DL,BL 执行后 (DX)=_0010H___,(AX)=__0420H__________ 4. mov ax,693ah mov al,ah not al add al,ah inc al 程序段执行后,AL=_0000H__ 、ZF= ___1___________。 5. 根据程序填空(程序段顺序执行) MOV CL, 58H ;CL= 58 MOV AL, 79H ;AL= 79 ADD AL, CL ;AL= D1 H, AF= 1 , CF= DAA ;AL= 37H , AF= 0 , CF= 1 三、判断题 2. 执行下列指令可以将其00H送到端口地址为2F8H的外设 上:( √) MOV AL,00H MOV DX,2F8H OUT DX,AL 3. 8088的MOV指令不能进行两个存储器单元之间的数据直 接传送。( √) 6. 判断下列指令是否正确 JMP BX对 in al,dx对 mov ds,ax对 mov al,【bx+10h】对 push ss对 mov cs,ax对 4.2 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定义段结束的伪指令是____ ENDS _______;定义子程序结 束的伪指令是___ ENDP _____。 2.伪指令X DB 4 DUP (6,2 DUP(6,8));Y DW 6800H; 设X的偏移地址为2000H,则Y的偏移地址为 _2014H________H,若执行指令MOV BL,BYTE PTR Y后, 则(BL)=___ 00_____。 3.伪指令VR1 DB 2 DUP(?,3 DUP(1,2),5)在存贮器中被分配 了_______16个________字节。 二、选择题 1.下面表示段定义结束的伪指令是______C____。 A)END B)ENDP C)ENDS D)ENDM 2.变量的类型属性如下,下面错误的类型是___B_______。 A)字节型B)字符型C)字型D)双字 型 3.设有一程序定义如下: ORG 0024H AR1 DW 4,5,$+4 … MOV AX,AR1+4 执行以上指令后,AX中的内容正确的是____D___________。 A)0028H B)0032H C)002AH D) 002CH 4.现用数据定义伪指令定义数据:BUF DB 4 DUP(0,2 DUP (1,0));问定义后,存储单元中有数据0100H的字单元个 数是_C___________。 A)4 B)3 C)8 D)12 5.下列伪指令中定义字节变量的是___A_____。 A)DB B)DW C)DD D)DT 6.使用DOS功能调用时,子功能号应放在( B )寄存器中。 A)AL B)AH C)DL D)DH 三、程序设计 1、、设正数个数存放于BX中,负数个数存放于DI中,零的 个数存放于DX中 MOV AX,0100H JZ ZERO MOV DS,AX JL NEGAT MOV BX,0 INC BX MOV DX,0 JMP NEXT1

微机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白处) 1.8086CPU通过(A )控制线来区分是存储器访问,还是I/O访问,当CPU执行IN AL,DX 指令时,该信号线为(B )电平。 (1) A. M/ IO B. C. ALE D. N/ (2) A. 高 B. 低 C. ECL D. CMOS 2.n+1位有符号数x的补码表示范围为(B )。 A. -2n < x < 2n B. -2n ≤ x ≤ 2n -1 C. -2n -1 ≤ x ≤ 2n-1 D. -2n < x ≤ 2n 3.若要使寄存器AL中的高4位不变,低4位为0,所用指令为( B )。 A. AND AL, 0FH B. AND AL, 0FOH C. OR AL, 0FH D. OR AL 0FOH 4.下列MOV指令中,不正确的指令是(D )。 A. MOV AX, BX B. MOV AX, [BX] C. MOV AX, CX D. MOV AX, [CX] 5.中断指令INT 17H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放在中断向量表地址(C )开始的4个存贮单元内。 A. 00017H B. 00068H C. 0005CH D. 0005EH 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条件是( C )。 A. CF=0 B. CF=1 C. ZF=0 D. ZF=1 7. 在8086/8088 CPU中,一个最基本的总线读写周期由(C)时钟周期(T状态)组成,在T1状态,CPU往总线上发(B )信息。 ⑴ A. 1个 B. 2个 C. 4个 D. 6个 ⑵ A. 数据 B . 地址 C. 状态 D. 其它 8. 8086有两种工作模式, 最小模式的特点是(A),最大模式的特点是(C )。 ⑴ A. CPU提供全部控制信号 B. 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 C. 不需要8286收发器 D. 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 ⑵ A. M/ IN 引脚可直接引用 B. 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 C. 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 D. 适用于单一处理机系统 9.在8086微机系统的RAM 存储单元器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四个字节,该向量对应的中断号是( B )。 A. 0AH B. 0BH C. 0CH D. 0DH 10.真值超出机器数表示范围称为溢出,,此时标志寄存器中的( A )位被置位 A. OF B AF C PF D CF 11.8086 系统中内存储器地址空间为1M,而在进行I/O读写是,有效的地址线是( B) A . 高16位 B. 低16位 C. 高8位 D. 低8位 12.8086 CPU中段寄存器用来存放( C ) A. 存储器的物理地址 B. 存储器的逻辑地址 C. 存储器的段基值 D. 存储器的起始地址 13.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中断服务寄存器ISR用于( A ) A.记忆正在处理中的中断 B. 存放从外设来的中断请求信号 C.允许向CPU发中断请求 D.禁止向CPU发中断请求 14.825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的计数范围是( C ) A. 0-255 B. 1-256 C. 0-65535 D. 1-65536

汽车理论第五版习题集(附答案)分析解析

汽车理论第五版习题集 一、填空题 1.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是: 汽车的最高时速 ﹑ 汽车的加速时间 和 汽车的最大爬坡速度 。 2. 传动系功率损失可分为 机械损失 和 液力损失 两大类。 3. 汽车的行驶阻力主要有 滚动阻力 、 空气阻力 、 坡度阻力 和 加速阻力 _。 4. 汽车的空气阻力分为 压力阻力 和 摩擦阻力 两种。 5. 汽车所受的压力阻力分为 形状阻力 ﹑ 干扰阻力 ﹑ 内循环阻力 和 诱导阻力 。 6. 轿车以较高速度匀速行驶时,其行驶阻力主要是由_ 空气阻力 _引起,而_ 滚动阻力 相对来说较小。 7. 常用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 加速时间和 超车加速时间 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8. 车轮半径可分为 自由半径 、 静力半径 和 滚动半径 。 9.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 I 档的最大爬坡度。 10.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_ j i w f t F F F F F +++= 。 11.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主要与 飞轮的转动惯量 、__ 车轮的转动惯量 以及传动系统的转动比有关。 12.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和 旋转 质量两部分。 13.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成为 汽车坡度阻力 _。 14.汽车轮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之间的距离称为 静力半径 。 15.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称为 自由半径 。 16.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本身质量加速运动的惯性力,该力称为 加速阻力 。 17.坡度阻力与滚动阻力均与道路有关,故把两种阻力和在一起称为 道路阻力 。 18.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 附着力 。 19.发动机功率克服常见阻力功率后的剩余功率称为 汽车的后备功率 。 20.汽车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 好 。 21.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须克服来自地面的__ 滚动_阻力和来自空气的_ 空气 _阻力。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 2.将十进制数199转换为二进制数为____ ____B。 3.BCD码表示的数,加减时逢__10____进一,ASCII码用来表示数值时,是一种非压缩的BCD 码。 4.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是。 5.以_微型计算机____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和外设之后,就构成了__微型计算机系统____。6.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为、八进制、十六进制。(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二、选择题 1.堆栈的工作方式是__B_________。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随机读写 D)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2.八位定点补码整数的范围是____D_________。 A)-128-+128 B)-127-+127 C)-127-+128 D)-128-+127 3.字长为16位的数可表示有符号数的范围是___B___。 A)-32767-+32768 B)-32768-+32767 C)0-65535 D)-32768-+32768 三、简答题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输入输出设备 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思想? 将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条指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并放入存储器保存 指令按其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 由控制器控制整个程序和数据的存取以及程序的执行; 以运算器为核心,所有的执行都经过运算器。 3.什么是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4.什么是溢出? 运算结果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范围。 2.2 一、填空题 1. 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___4____个时钟周期组成,若CPU主频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的时间为μs_____。 2. 在8086CPU的时序中,为满足慢速外围芯片的需要,CPU采样___READY_________信号,若未准备好,插入___TW__________时钟周期。 3. 8086系统总线形成时,须要用_____ALE__________信号锁定地址信号。 4. 对于8086微处理器,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加在_____INTR__________引脚。 5. 在8086系统中,若某一存贮单元的逻辑地址为7FFFH:5020H,则其物理地址为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张颖超叶彦斐第3章习题答案解析

习题 1.指出下列指令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 MOV BX, 20H (2) MOV AX, [1245H] (3) MOV DX, [SI] (4) MOV 100[BX], AL (5) MOV [BP][SI], AX (6) MOV [BX+100][SI], AX (7) MOV [1800H], AL (8) MOV [SI], AX 答: 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 1 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 2 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 3 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 4 寄存器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 5 寄存器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 6 寄存器寻址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 7 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 8 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2. 判断下列操作数寻址方式的正确性,对正确的指出其寻址方式,错误的说明其错误原因:(1) [AX] (2) [SI+DI] (3) BP (4) BH (5) DS (6) [BL+44] (7) [BX+BP+32] (8) [DX] (9) [CX+90] (10) [BX*4] (11) BX+90H (12) SI[100H] 答: (1) 错误,AX不能用于访问内存单元 (2) 错误,两个变址寄存器SI和DI不能同时用于内存单元的有效地址 (3) 正确,寄存器寻址方式 (4) 正确,寄存器寻址方式 (5) 正确,寄存器寻址方式 (6) 错误,寄存器BL不能用于表示内存单元的有效地址 (7) 错误,BX和BP都是基址寄存器,不能同时用于内存单元的有效地址 (8) 错误,DX不能用于表示内存单元的有效地址 (9) 错误,CX不能用于表示内存单元的有效地址 (10)错误,16位寄存器不能乘以比例因子 (11) 错误,没有这样的寻址方式 (12) 错误,书写方式不对,应该写成100H[SI] 3. 已知DS=2000H,ES=1000H,SS=1010H,SI=1100H,BX=0500H,BP=0200H,请指出下列源操作数字段是什么寻址方式?源操作数字段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1) MOV AL, [2500H] (2) MOV AX, [BP] (3) MOV AX, ES:[BP+10] (4) MOV AL, [BX+SI+20]

微机原理习题3及答案解析

习题三 5.4 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是什么? (1) MOV BL ,AX (2) MOV [BX],[BP+SI] (3) MOV CS ,AX (4) MOV DS ,1000H (5) MOV BX ,[SI][DI] (6) MOV [2000H],10 解: (1)类型属性不匹配; (2)两操作数都是存储单元; (3)把CS 用作目的操作数 (4)立即数送段寄存器; (5)源操作数中两个均为变址寄存器; (6)类型属性不明确 5.5 设当前数据段寄存器的内容为1B00H ,在数据段偏移地址为2000H 开始的单元内,含有一个内容为0FF10H 和8000H 的指针,它们是一个16位变量的偏移地址和段地址,试写出把该变量装入AX 的指令序列,并画出内存图。 解: 内存图: 指令序列: MOV BX ,[2000H] MOV AX ,[2002H] MOV DS ,AX MOV AX ,[BX] 或者: LDS BX ,[2000H] MOV AX ,[BX] 5.7 要求从85号端口读入一个字节数据,然后到数据段首地址为1000H 的表格中换取相应的数据码,再将该数据输出至3000号端口,试编写指令序列。 解: IN AL ,85 MOV BX ,1000H XLAT MOV DX ,3000 OUT DX ,AL

5.9 根据以下要求编写相应的指令: (1)将AX寄存器和BX寄存器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入BX寄存器。 (2)用增量指令使采用BX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单元中的字节内容加1。 (3)用BX寄存器和位移量300H的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把存储器中的一个字和(CX)相加,结果送回该存储单元中。 (4)用寄存器BX和SI的基址变址寻址方式,把存储器中的一个字节与AH 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并保存在AH中。 (5)采用合适的指令,将1000H单元中的字与1200H单元中的字相加,结果存入1000H单元。 解:(1) ADD BX,AX (2) INC BYTE PTR[BX] (3) ADD [BX+300H],CX (4) ADD AH,[BX][SI] (5) MOV BX,1000H MOV AX,[1200H] ADD [BX],AX 5.10 设以下表达式中的变量名均为16位带符号数所在单元的地址,编写指令序列,完成下列运算(出发运算的余数舍去): (W×Y)/(A+70)→X (A-B×C)/(X-Y)→Z 解:(1) MOV AX,W IMUL Y MOV BX,A ADD BX,70 IDIV BX MOV X,AX (2) MOV AX,B IMUL C MOV BX,AX MOV CX,DX MOV AX,A CWD SUB AX,BX SBB DX,CX MOV BX,X SUB BX,Y IDIV BX MOV Z,AX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详解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 一、填空题: 1、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若在7℃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4.0×5 10pa .则在温度变为37℃, 轮胎内空气的压强是 。(设内胎容积不变) 2、在湖面下50.0m 深处(温度为4.0℃),有一个体积为531.010m -?的空气泡升到水面上 来,若湖面的温度为17.0℃,则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是 。(取大气压强为50 1.01310p pa =?) 3、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50 1.0110p pa =?,温度为27.0℃,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 为 ;氧气的密度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设分子均匀等距排列) 4、星际空间温度可达2.7k ,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方均根速率为 , 最概然速率为 。 5、在压强为5 1.0110pa ?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6.010cm -?,当温度不变时,压强为 ,则其平均自由程为1.0mm 。 6、若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82.5910cm -?,则在温度为600k ,压强为2 1.3310pa ?时,氖分子1s 内的平均碰撞次数为 。 7、如图12-1所示两条曲线(1)和(2),分别定性的表示一定量的 某种理想气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对应温度高的曲线 是 .若图中两条曲线定性的表示相同温 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则表示氧气速率分布曲线的 是 . 图12-1

8、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物理意义: (1) 12kT , (2)32 kT , (3)2i kT , (4)2 i RT , (5)32RT , (6)2M i RT Mmol 。 参考答案: 1、54.4310pa ? 2、536.1110m -? 3、2533 2192.4410 1.30 6.2110 3.4510m kg m J m ----???? 4、2121 121.6910 1.8310 1.5010m s m s m s ---?????? 5、6.06pa 6、613.8110s -? 7、(2) ,(2) 8、略 二、选择题: 教材习题12-1,12-2,12-3,12-4. (见课本p207~208) 参考答案:12-1~12-4 C, C, B, B. 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均可看成刚性分 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 5 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 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的热量是 ( ) (A ) 6 J (B ) 5 J (C ) 3 J (D ) 2 J 2、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理可以断定: (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作了功; (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