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PPT课件 通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2018最新人教版历史总复习课件:模块2中国近代史专题15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照相和 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2]和电影[3]传入中国,丰富了人 电影
•《申报》、商务印书馆等近代新闻出版的பைடு நூலகம்展 •五年1考[RJ: 八上P106]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4]是中文报纸中最著名 《申 报》 的。 《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报纸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 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事件,从报纸 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2013.15(1)] 商务印 书馆 1897 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5],是近代中国历史 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 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 (3)行业不同:洋务企业主要是军事工业及与 之相关的民用工业;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主 要是以轻工业为主的民用工业。 • (4)管理不同:洋务企业受清政府所控制,实 行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民国时期的民族 工业虽保留有某些封建残余(如封建把头的存 在),但基本上是采用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管 理制度(如股份制,董事会主导下的厂长、经 理负责制)。
• 【名师点拨】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尽管同我们现在 的发展相比很有限,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 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 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
•詹天佑、侯德榜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五年未考 •[RJ: 八上P112~113]
1905~1909 年完成了京张铁路[16]的设计和施工, 詹天 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京张铁路是 近 佑[15]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代 科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世界制碱工
•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的出现五 年未考 [RJ: 八上P104~105]
交通 工具 通信 工具 19 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 工具相继传入中国。火车、轮船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速度 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1], 商人可以用 它来传达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 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电报 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第3部分第六单元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
阶段线索
知识清单
易错易混
疑难点拨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 科技 教育 与 文化 、 社会 生活 方面 具体知识点
3.籼型杂交水稻 (1)培育者:袁隆平。 (2)成就:1973 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 科技 交水稻。 成就 (3)荣誉:2001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 北京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他被国际农 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具体知识点
“铁饭碗”等
社会 生活
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就业渠道拓宽,通过人才市场 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改革也 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提高适 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社 由职工单位支付, 我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 会 “公费医疗”。 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 保 这种医疗制度往 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 障 往使单位不堪重 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 制 负,而且造成了 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度 很大的浪费 神舟五号
阶段线索
知识清单
易错易混
疑难点拨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 方面 具体知识点
科技 教育 与 文化 、 社会 生活
2.航天技术领域 (1)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 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 星的国家。 (2)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 科技 号”。 成就 (3)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 五号” (4)2005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5)2008 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6)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 测卫星。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复习专题六古今中外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全球化课件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六:古今中外的科学技术与经 济全球化
专题讲解
本专题属于经济文化史部分,是广东中考中选择题的重 要命题区域。就内容组成而言,本专题主要包括古今中 外的科技成就和经济全球化。就命题趋势而言,关于三 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发明、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以及经 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策略,出现在综合题中的 概率较高,其他知识点以考查识记能力的选择题形式出 现的概率较高。考生备考时要注意。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李_冰_修建的都江 堰是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隋炀帝时期开 凿的_大_运_河_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成 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知识链接
2. 中国近现代的科技成就:
领域
概况
交通
_詹_天_佑_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 计和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核技术
_1_96_4 _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验成功
第27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的狂潮,中国完
封建社会;先进的 全沦为半殖民地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 半封建社会。中
学习科学技术。地 国人民救亡图存
主阶级开展洋务运 运动高涨,民族
动,近代民族工业 资产阶级发动了
产生
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新文化运
动,农民阶级发
动义和团运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方面,这是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 的实施,中国科技 飞速发展,经济持 续增长,成为促进 世界政治格局朝多 极化方向发展的重 要力量。另一方面, 这又是挑战。由于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人口众多且文化素 质偏低,这就增加 了我国在国际竞争 中的难度
专题六:古今中外的科学技术与经 济全球化
专题讲解
本专题属于经济文化史部分,是广东中考中选择题的重 要命题区域。就内容组成而言,本专题主要包括古今中 外的科技成就和经济全球化。就命题趋势而言,关于三 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发明、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以及经 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策略,出现在综合题中的 概率较高,其他知识点以考查识记能力的选择题形式出 现的概率较高。考生备考时要注意。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李_冰_修建的都江 堰是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隋炀帝时期开 凿的_大_运_河_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成 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知识链接
2. 中国近现代的科技成就:
领域
概况
交通
_詹_天_佑_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 计和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核技术
_1_96_4 _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验成功
第27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的狂潮,中国完
封建社会;先进的 全沦为半殖民地
中国人开始向西方 半封建社会。中
学习科学技术。地 国人民救亡图存
主阶级开展洋务运 运动高涨,民族
动,近代民族工业 资产阶级发动了
产生
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新文化运
动,农民阶级发
动义和团运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方面,这是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 的实施,中国科技 飞速发展,经济持 续增长,成为促进 世界政治格局朝多 极化方向发展的重 要力量。另一方面, 这又是挑战。由于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人口众多且文化素 质偏低,这就增加 了我国在国际竞争 中的难度
2018年中考历史(广东专版)总复习课件:附录(共24张PPT)
1644年 1662年 1684年
雅克萨之战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85—1686年
1689年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8世纪
法国启蒙运动
中国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8世纪60年代 1775—1783年
时间 1727年 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美国独立战争
世界
1776年
1785年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禹建立夏朝
中国 甲骨文、青铜器 分封制、宗法制 商鞅变法,孔 子,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都江 堰,铁器时代
时间 商朝 约前1600年— 约前1046年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
世界
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建立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东征
1935年1月
中国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时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世界 苏联颁布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 慕尼黑会议
二战全面爆发 敦刻尔克大撤退 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2年1月1日
1942—1943年 1944年
中国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统一 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 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记》,张骞出使西域,设 置西域都护,丝绸之路,西汉 早期发明纸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蔡伦改 进造纸术,《九章算术》,张 仲景,华佗
时间 秦朝 前221年— 前207年 西汉 公元前 202年—公 元 9年 东汉 公元25年 — 220年
《广东中考必备·历史》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共17张PPT)
中考探究
【例1】(2014· 广东)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 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 用词语,他是( )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 【解析】这道对比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注意每个 人的成就。题中“天演论”“物竞”“天择”分别是严 复的著作和观点。
中考探究
考点细化
考点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 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①剪发辫:②易服饰:③禁缠足:④改称呼:⑤变礼节:
考点细化
考点3: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 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 路):
①修筑过程:1905年,清政府决定开工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任总工程师;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考点细化
考点4: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1、背景: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一些爱国人士认识到要使国家摆脱困境,必须学习西方。
2、代表: ①魏源(洋务运动):编写《海图图志》,中国近代第 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和科技的著作,主 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严复(戊戌变法):严复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 思想家,译著《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和“自强保种”“救亡图 存”的道理。
【例2】(2014· 广东)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 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 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清末状元张謇提出 “实业救国”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工业。
中考探究
【例3】(2013· 广东)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 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解析】【解析】首先要看懂照片,大学堂就是京师大 学堂,即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1898年戊戌变法唯一留 存下来的成果,反映出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据此就可 以排除A.C.D三项。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冲刺课件:第七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共23张PPT)
首页 末页
二、经济全球化
指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 置,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趋势。 新航路开辟后 经济全球化的三个 阶段 工业革命后 20世纪90年代以 来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 原因 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初步发展 加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首页
末页
1.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影响加大。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 要表现。 1.机遇: 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 竞争。 2.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 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②跨国公司常常把一 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机遇:20世纪80年代 以来,随着改革开放 政策的实施,使科技 飞速发展,经济持续 增长,成为促进世界 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 量。挑战:由于工业 基础相对薄弱,人口 众多且文化素质偏低 ,这就增加了我国在 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 ④要大力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⑤要坚持对外开放,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融入世界。
影响
首页
末页
对中 国的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欧美列强发动两 次鸦片战争,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先进 的中国人开始向西 方学习科学技术。 地主阶级开展洋务 运动,近代民族工 业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中国人民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二、经济全球化
指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 置,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趋势。 新航路开辟后 经济全球化的三个 阶段 工业革命后 20世纪90年代以 来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 原因 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初步发展 加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首页
末页
1.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影响加大。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 要表现。 1.机遇: 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 竞争。 2.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 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②跨国公司常常把一 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机遇:20世纪80年代 以来,随着改革开放 政策的实施,使科技 飞速发展,经济持续 增长,成为促进世界 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 量。挑战:由于工业 基础相对薄弱,人口 众多且文化素质偏低 ,这就增加了我国在 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 ④要大力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⑤要坚持对外开放,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融入世界。
影响
首页
末页
对中 国的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欧美列强发动两 次鸦片战争,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先进 的中国人开始向西 方学习科学技术。 地主阶级开展洋务 运动,近代民族工 业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中国人民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近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第九页,共23页。
考点4: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育 发端的主要史实(了解:★☆☆) 1. 近代教育改革的发端——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内容:学习西学、兴办(xīngbàn)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的 一项重要内容。 (2)意义:洋务派兴办(xīngbàn)的新式学堂,打破了儒学一统 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揭 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发端)。
京张 铁路。
4.
侯德榜 ,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1926 年,他
主持生产出中国、也是亚洲(yà zhōu)的第一批纯碱,注册商
标为
红三角(sānjiǎo)
制碱
“
”,还撰写《
第十四页,共23页。
》一书。
5. 1862年,
洋务派 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jīngshī)同文馆1898 年,光绪帝批准在北京设立
第十页,共23页。
2.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1898年,光绪帝 批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辛亥革 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3. 科举制度的废除:由于科举考试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 的培养,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jiànlì) 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废除了严重 阻碍教育进步和人才培养、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 (2016昆明)曾经“火车(huǒchē)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 外”的云南,即将迎来“高铁时代”。近代史上,由中国人自行 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 )
AC. 张之洞
C. 詹天佑
B. 张謇 D. 侯德榜
第二十页,共23页。
考点4: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育 发端的主要史实(了解:★☆☆) 1. 近代教育改革的发端——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内容:学习西学、兴办(xīngbàn)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的 一项重要内容。 (2)意义:洋务派兴办(xīngbàn)的新式学堂,打破了儒学一统 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揭 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发端)。
京张 铁路。
4.
侯德榜 ,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1926 年,他
主持生产出中国、也是亚洲(yà zhōu)的第一批纯碱,注册商
标为
红三角(sānjiǎo)
制碱
“
”,还撰写《
第十四页,共23页。
》一书。
5. 1862年,
洋务派 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jīngshī)同文馆1898 年,光绪帝批准在北京设立
第十页,共23页。
2.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1898年,光绪帝 批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辛亥革 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3. 科举制度的废除:由于科举考试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 的培养,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jiànlì) 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废除了严重 阻碍教育进步和人才培养、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 (2016昆明)曾经“火车(huǒchē)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 外”的云南,即将迎来“高铁时代”。近代史上,由中国人自行 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 )
AC. 张之洞
C. 詹天佑
B. 张謇 D. 侯德榜
第二十页,共23页。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六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课件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 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
考点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年1考) 实业救国 1.张謇兴办实业:提出“ _________”的口号,创办了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企业获得发展。 生纱厂等企业;_________________
战后,纱厂被吞并。
【史论点睛】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造成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发展落后的根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原因是帝国主义 ②黄金时代:_________________ 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萎缩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期,原因 日本 帝国主义的 是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_______
侵略,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特征: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 水平整体落后;行业分布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 轻工业 部门和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_________
【知识小拓】 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多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这些地区最早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比 较早,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史论点睛】
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实质是中国
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生活近代化的转 变,是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体现。换言之,这是辛亥革命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社会习俗方面的表现。
影响
3.新式教育 (1)原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大量涌入;传统教育与科 举制度的弊端。 (2)创办新式教育机构 洋务 ①_______运动期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 ②戊戌变法期间,创办 ___________ 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奏定学堂章 (3)新式教育体制: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 ___________ 程 ___》,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 体制。
考点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年1考) 实业救国 1.张謇兴办实业:提出“ _________”的口号,创办了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企业获得发展。 生纱厂等企业;_________________
战后,纱厂被吞并。
【史论点睛】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造成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发展落后的根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原因是帝国主义 ②黄金时代:_________________ 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萎缩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期,原因 日本 帝国主义的 是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_______
侵略,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特征: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 水平整体落后;行业分布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 轻工业 部门和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_________
【知识小拓】 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多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这些地区最早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比 较早,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史论点睛】
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实质是中国
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生活近代化的转 变,是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体现。换言之,这是辛亥革命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社会习俗方面的表现。
影响
3.新式教育 (1)原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大量涌入;传统教育与科 举制度的弊端。 (2)创办新式教育机构 洋务 ①_______运动期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 ②戊戌变法期间,创办 ___________ 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奏定学堂章 (3)新式教育体制: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 ___________ 程 ___》,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 体制。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第四十页,共47页。
2. (2015佛山) “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 (wénhuà)高峰。对此贡献杰出的代表人物B是 ( )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李冰
第四十一页,共47页。
3. (2013珠海)《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
(gǔdài)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以下哪一项内容在这两部
第十七页,共47页。
经典( jīngdiǎn)战例
1. (2016海南)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cànlàn)时期。下列 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A )
第十八页,共47页。
2. (2016黄石)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盛行一种独特(dútè)的青 铜文化——“三星堆”文化。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 ()
A. 《齐民要术》 C.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D. 《资治通鉴》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6. (2016郴州)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 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yuèdú)
D
()
A. 《本草纲目》
B. 《水经注》
C. 《天工开物》
D. 《齐民要术》
第十二页,共47页。
(2)意义: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 要条件。 4. 火药: (1)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 期广泛用于战争。 (2)意义: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起了一定(yīdìng)的作用。
第十三页,共47页。
重点(zhòngdiǎn)识记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篇 第二部分 第11讲 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岳麓版
4. (2011 年河南)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D )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5.(2011 年江苏南京)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 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 改变的是( B )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 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1.创办新式学堂 (1)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2)戊戌变法期间,设立_京__师__大__学__堂___,是近代中国第一所 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1912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 新 式 教 育 体 制 : 清 政 府 迫 于 形 势 , 拟 定 《__奏__定__学__堂__章__程__》,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 新式教育体制。
考点 1 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 1.(2011 年河北)下列史实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 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C )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 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2.(2011 年山东泰安)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 工、商,状元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
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
舞 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点拨: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三跪九叩之礼不属于近代文
明,排除④项可得答案。
答案:A
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 其成就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5.(2011 年江苏南京)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 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 改变的是( B )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 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1.创办新式学堂 (1)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2)戊戌变法期间,设立_京__师__大__学__堂___,是近代中国第一所 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1912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 新 式 教 育 体 制 : 清 政 府 迫 于 形 势 , 拟 定 《__奏__定__学__堂__章__程__》,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 新式教育体制。
考点 1 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 1.(2011 年河北)下列史实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 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C )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 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2.(2011 年山东泰安)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 工、商,状元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
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
舞 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点拨: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三跪九叩之礼不属于近代文
明,排除④项可得答案。
答案:A
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 其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 发展。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
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知识结构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考点一:张謇“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1.实业救国:①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 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②代表人 物:清末状元实业家 张謇 ,提出了“实业救国” 的口号,创办了 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企业。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发展,一战后,
首页
末页
9.(2017·孝感)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
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
错误有几处?( B )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首页
末页
4.(2016·湖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独 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客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在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的双重压迫下挣扎和抗争,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 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 C.二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具有发展不平衡、发展过程艰难曲折、整体水平落 后等特点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 术和思想文化
考纲要求 课程标准 知识结构 考点突破 图片资料 中考突破
考纲要求
1.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 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成就。 4.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课程标准
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
该是( C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首页
末页
3.“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 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 话反映了张謇( D )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考点五: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
1.新式学堂的开办: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2)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 京师大学堂 (1912年改名
为北京大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表明近代中
(3)建立新式教育体制,迫于形势,清政府拟定
首页
末页
7.(2016·山东)《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
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C )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首页
末页
8.右图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 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1861年改革
2.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
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
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
进入“黄金时代”。
首页
末页
3.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的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一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
4.主要特点:过程艰难曲折;主要发展轻工业(如面粉、 纺织等)
C.①③④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D.②③④
首页
末页
6.(2017·贵州)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 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 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B ) A.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首页
末页
考点二: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
1. 辛亥革命 后,孙中山代表国民政府颁布了 剪发辫 、 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倡导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 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君”等反映 平等
2.随着社会的巨变,服饰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西服是男士 正式场合的首选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 服装;女士服饰流行高领旗袍
首页
末页
考点三: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
1.京张铁路:1905年,清政府任命 詹天佑 为总工程师, 修建京张铁路。他克服重重困难,设计出“人”字形 路轨。 京张 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
2.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制出纯碱,被命名为侯氏制碱 法(又名“联合制碱法”)。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图片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首页
末页
中考突破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2017·广东)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
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
了社会。”这个人是( A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2.(2016·湖南)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
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之人物”,晚清
《 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
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首页
末页
2.废除科举制:(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 于明朝,废除于清末)
(1)原因:科举制度阻碍了新式人才培养。 (2)废除:清末( 1905 年),废除沿用了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首页
末页
5.(2017·贵州)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年份 1913
拥有厂家 689家
拥有资本 33亿元
工人人数 27万多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
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知识结构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考点一:张謇“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1.实业救国:①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 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②代表人 物:清末状元实业家 张謇 ,提出了“实业救国” 的口号,创办了 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企业。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发展,一战后,
首页
末页
9.(2017·孝感)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
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
错误有几处?( B )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首页
末页
4.(2016·湖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独 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客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在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的双重压迫下挣扎和抗争,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 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 C.二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具有发展不平衡、发展过程艰难曲折、整体水平落 后等特点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 术和思想文化
考纲要求 课程标准 知识结构 考点突破 图片资料 中考突破
考纲要求
1.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 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成就。 4.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课程标准
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
该是( C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首页
末页
3.“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 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 话反映了张謇( D )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考点五: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
1.新式学堂的开办: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2)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 京师大学堂 (1912年改名
为北京大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表明近代中
(3)建立新式教育体制,迫于形势,清政府拟定
首页
末页
7.(2016·山东)《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
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C )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首页
末页
8.右图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 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1861年改革
2.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
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
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
进入“黄金时代”。
首页
末页
3.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的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一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
4.主要特点:过程艰难曲折;主要发展轻工业(如面粉、 纺织等)
C.①③④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D.②③④
首页
末页
6.(2017·贵州)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 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 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B ) A.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首页
末页
考点二: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
1. 辛亥革命 后,孙中山代表国民政府颁布了 剪发辫 、 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倡导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 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君”等反映 平等
2.随着社会的巨变,服饰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西服是男士 正式场合的首选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 服装;女士服饰流行高领旗袍
首页
末页
考点三: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
1.京张铁路:1905年,清政府任命 詹天佑 为总工程师, 修建京张铁路。他克服重重困难,设计出“人”字形 路轨。 京张 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
2.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制出纯碱,被命名为侯氏制碱 法(又名“联合制碱法”)。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图片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首页
末页
中考突破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2017·广东)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
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
了社会。”这个人是( A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2.(2016·湖南)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
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之人物”,晚清
《 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
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首页
末页
2.废除科举制:(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 于明朝,废除于清末)
(1)原因:科举制度阻碍了新式人才培养。 (2)废除:清末( 1905 年),废除沿用了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首页
末页
5.(2017·贵州)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年份 1913
拥有厂家 689家
拥有资本 33亿元
工人人数 27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