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0-103页的内容,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概念接触得较少,是对斤的感性认识较多,所以对认识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而且“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缺乏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特定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课件、弹簧秤、天平、1千克的洗衣液、两包500克的盐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我们前面学过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请把这些单位移到相应的气球里。剩下的克和千克又是什么单位呢?我们在计量时间时要用时间单位,计量长度时要用长度单位,那质量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呢?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趣味分类功能,设计一道复习题,既复习所学知识,又引出今天所学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千克
1.教师:大家看这是谁?(大耳朵图图)你们想跟他一起去质量单位王国参观吗?(喜欢)那就一起出发吧,我们先经过一家超市,超市里有物品用到质量单位吗?
2.小结:当计量物体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设计意图:创设大耳朵图图游质量单位王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大耳朵图图从超市里买了一瓶洗衣液,这瓶洗衣液有多重?(1千克)上面标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请每位同学都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4.接下来带着你们对1千克的感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看要求:将四个袋子掂一掂,并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找出与1千克洗衣液一样重的袋子。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的数学活动,对1千克不同物品的充分感知,让学生深刻理解1千克的质量。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多少,为后面正确地估测物体的质量作好充分的准备。】
5.小组汇报:四个袋子是怎样排序的?和1千克洗衣液一样重的是几号袋子?你怎么知道里面的东西是重1千克呢?有标注质量
可以看标注,如果没有标注质量的怎样知道它的实际质量呢?(称一称)称一称需要用到什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秤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秤,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秤该如何使用呢?请看视频。
6.每个小组用弹簧秤称一下4号袋的质量并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掂一掂、排一排、比一比,感受不同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明确要想知道物品有多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要用秤称一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秤,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秤。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这里主要学习用弹簧秤,为下面的“找”—“验证”,“估”—“验证”的学习活动作准备。】
(二)探究1千克=1000克
我们跟着大耳朵图图顺利地前进了一个台阶。
1.根据刚刚1千克的感受,估一估1号袋有多重。打开看一看是什么?(一袋500克的盐)如果有两个1号袋重多少?500克+500克=1000克,跟刚刚的1千克洗衣液比,你觉得它们的质量怎样?我们来称一称。我们发现两次称出来的质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1千克=1000克,请大家读一读。
2.即时练习:为了使左右两边质量相等,括号里应填多少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生活实物,1千克的洗衣液和两包500克的盐,体验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并通过基础练习及时巩固。】恭喜大家,我们又向前迈了一步。
3.根据刚刚500克的感受,估一估3号袋有多重。3号袋的质量是100克。想一想:()个100克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
【设计意图:从500克到100克,再到1000克,进一步巩固克和千克的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