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土茯苓与菝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土茯苓与菝葜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Roxb.的干燥根茎。又名:土苓、白葜、土萆薢、白余粮、过山龙、红土苓、红萆薢、尖光头、饭团根、禹余粮、刺猪苓、草禹余粮。原植物光叶菝葜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直至台湾、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

本品药材性状: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本品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中医临床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肿瘤,抗菌,抗棉酚毒,抗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胃溃疡,保护缺血心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及β-受体阻滞作用;对脑缺血、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近代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尿路感染,肾炎,急性

菌痢,传染性肝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丹毒,湿疹,银屑病,梅毒,扁平疣以及各类皮肤病,解除药毒等。

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L.的干燥根茎。又名:王瓜草、白茯苓、冷饭巴、金刚根。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国外缅甸、越南、泰国也有。本品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块状或弯曲扁柱形,有结节状隆起,长10~20cm,直径2~4cm。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具圆锥状突起的茎基痕,并残留坚硬的刺状须根残基或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呈棕黄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可见点状微管束和多数小亮点。切片呈不规则形,厚0.3~1cm,边缘不整齐,切面粗纤维性;质硬,折断时有尘土飞扬。气微,味微苦、涩。产于江苏的较细而长,俗称“金刚鞭”;产于浙江的较粗壮,俗称“铁菱角”。本品味甘、微苦、涩,性平;归肝、肾经。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中医临床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风湿痹痛,疔疮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小鼠血糖及肝糖元有影响,菝葜提取物对苯酯还原酶有诱导作用,菝葜化学成分有抗诱导突变作用,并有抗炎、抗肿瘤、镇痛作用。《中国药典》自2005年版始已将菝葜收载。本品在广东、四川、贵州、浙江、江苏等省有作白茯苓或白土苓药用的。

土茯苓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禹余粮”,系一种矿物。谓“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

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土茯苓之名始见于《本草纲目》。时珍曰:“按陶弘景注石部禹余粮云:南中平泽有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味如薯蓣,亦名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观陶氏此说,即今土茯苓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注石部禹余粮时较明确地指出:禹余粮是根叶均似菝葜的藤本植物,而不是矿物。据其对根、叶、性状和生境的记述,还可确定禹余粮不是薯蓣科植物,而是百合科的一种“根形似薯蓣”的东西,与现今的光叶菝葜(即土茯苓)相似。陈藏器《本草拾遗》中的草禹余粮与陶氏所说的亦颇相符,云“草禹余粮……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食,不饥。”《滇南本草图说》范本卷三载有土茯苓并图,系Smilax glabra。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土茯苓条下,将陶氏之禹余粮,陈藏器之草禹余粮正确地归并在一起。历代本草均有来源于多种植物的记载,以至在近年来的收购、应用中亦出现多种原植物和混伪品等情况,这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土茯苓含3种皂苷及鞣质、树脂、淀粉等。皂苷元为薯蓣皂苷元与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鼠李糖结合组成。尚含有生物碱、微量挥发油、六碳糖类、甾醇、油酸及亚油酸等。据最近报道,其醚溶性部分含有落新妇苷、异黄杞苷、琥珀酸、胡萝卜苷、棕榈酸、2-甲基丁二酸、紫丁香酸、光叶菝葜苷、花旗松素和β-谷甾醇。在其醇溶性部

分含有3,5,4’-三羟基芪和表儿茶精等。袁久志等从土茯苓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2,4,6-三羟基苯乙酮-2,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D-呋喃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3,4-二羟基苯乙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8,8’-双二氢丁香苷元葡萄糖苷、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又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二氢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分别为落新妇苷、新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2R,3R)-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邹健等综述报道,菝葜含菝葜皂苷A,B,C、甘十八烷醛、C24,C26,C28,C30伯醇、薯蓣素次皂苷元A、薯蓣素、纤细薯蓣皂苷元、甲基薯蓣皂苷元、2-α-羟基—甲基原薯蓣皂苷元、N-acylarginine、4-亚甲基一谷氨酸、4-甲基一谷氨酸、4-羟基-4-甲基—谷氨酸、伪原薯蓣皂苷元、菝葜素等。冯锋等对菝葜根茎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了5个酚性化合物:二氢山柰酚、3,5,4’-三羟基芪、3,5,2’,4’-四羟基芪、二氢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黄杞苷)、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阮金兰等从中分离鉴定出5-O-β-D-葡萄糖-二氢山柰酚、β-谷甾醇、胡萝卜苷。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尖叶菝葜,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根茎功能清热利湿,活血,临床用于小便淋涩不利;四川以其混称土茯苓,云南称其为千斤坠;(2)西南菝葜,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湖南、广西,根茎用于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四川米易县用作土茯苓;(3)鲢鱼须:原植物为银叶菝葜,又名土茯苓,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植物名实图考》卷之二十一载云:“鲢鱼须生建昌,蔓生有节,叶如竹叶、紫根多须,土医用以治热,鲇鱼须以蔓名,此以根名。”鲢鱼须图上的根茎不明显,而须根繁多密集,古代用根以治热;湖北以根作土茯苓入药;(4)短柄菝葜,又名土茯苓、土萆薢、长柄菝葜、托柄菝葜、金刚豆藤,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根茎用于风湿痛,血崩,尿血;(5)长托菝葜,又名大菝葜,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东、广西;根茎在贵州少数地区用作土茯苓;(6)粉菝葜,又名龙须菜、饭巴坨、冷饭巴、铁菱角、鲇鱼须、黑果菝葜,为我国特有,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和广西,根茎和嫩叶用于崩漏、白带,血淋,瘰疬,跌打损伤,臁疮;根茎在江苏镇江地区称鲜土苓,四川通江用作土茯苓;《救荒本草》曰:“鲇鱼须,生郑州贾峪山,及新郑山野中亦有之。初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