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眼中的20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的20▏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各人眼中的20 ▏沪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各人眼中的20 ▏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64页的“各人眼中的20”。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眼中的20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到每个人眼中的20是不一样的。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观察到的20。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每个人眼中的20,并用语言描述和表达。
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观察到的2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20个物品,如水果、动物等。
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20个物品,并数一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卡片,每张卡片上有5个物品,让学生观察卡片,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物品。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眼中的20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观察练习本上的图片,找出20个物品,并数一数。
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每个人眼中的20。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观察图片中的20个物品,并数一数。
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每个人眼中的20是什么样的,并用语言描述和表达。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每个人眼中的201. 观察图片,找出20个物品2. 用语言描述和表达每个人眼中的20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20个物品,并数一数。
2. 用语言描述和表达每个人眼中的20。
答案:1. 20个物品的图片或清单2. 每个人眼中的20的描述和表达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每个人眼中的20是不一样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观察到的2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的20▏沪教版(1)
各人眼中的20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69页学情分析:《各人眼中的20》是从学生的实际年龄出发,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并且让学生利用同数连加的方法来为二年级的乘法做准备。
作为乘法准备题,题目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学生基础是已经学会了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同数连加的方法;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并使学生自己构建一份是几,有同样的几份来构建几个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一组一组地计数。
2.学生会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个数是20的集合)。
3.为建构乘法作准备。
能力目标:1.学会用科学观察的方法来建构知识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习自信心。
情感目标:喜欢适合自己的数学。
教学重点:1.通过一组一组地计数来构造20。
2.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 的集合。
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 的集合教学过程:一、引入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花瓶、两个人)师:同一幅画,由于我们小朋友观察角度的不同,我们看到的也不同。
2、师:那么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看图,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图中一共有几个图形呢?生:我按图形的形状分,算式是4+4=8;我按图形的颜色分,算式是6+2=8 我按图形的大小分,算式是5+3=8小结:同一道题,由于我们小朋友的分类标准不一样,所以所列的算式也就不同。
二、新知探究l、探究20的不同分割(1)师:小胖要请客,他买了一些蛋糕,一共有几个?自己数一数,一起回答我一共几个?你是怎么数的?反馈:()个一数,师:几个一数也就是几个一圈?圈了几次?也就是表示20里面有()个()问;还可以怎么数?几个一圈?圈了几次?也就是()个()谁来复述一遍他的话?全班一起说一下。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
20还有其它的数法。
请小朋友们拿出练习纸,在纸上动手圈一圈,想一想,你是()个一圈,圈了几次,看到了()个()。
各人眼中的20评课稿
下面就沈老师的这一节课作如下的看法:
最后的总结让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方式,这样就能有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
注重孩子有序思考的培养。
2、通过学生用双色片动手摆一摆6引入新知,一年级的学生非常乐意动一动手,由此引入不但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2个3和3个2的'不同,而且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想学习今天的知识。
但在这个环节处理中,张老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2个指的是什么,3指的又是什么,因此对后面的说一说造成了一些困扰。
3、练习部分设计的习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对于习题不但不感疲劳反而觉得富有挑战。
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另外,教学设计中既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慢慢体会知识的由来,不知不觉中掌握所需学习的数学知识,充分融入了二期课改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学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各人眼中的20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各人眼中的20 ▏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四节,主题为“各人眼中的20”。
课程内容围绕理解数字20的不同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和表达20,例如:通过数数、分组、比较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20的多种形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20。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表示和理解数字20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字20的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之间的联系。
2. 学生在用非标准方法表示20时可能会出现的理解偏差。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20的数字卡片)。
2. 小物品(如:铅笔、橡皮、小玩具等)。
3. 实物投影仪。
4.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些与20相关的图片,如20只小鸟、20个苹果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
-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这些图片中都有20个物品”。
第二阶段:探索与发现- 让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些小物品,要求学生用这些小物品来表示20。
-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展示20。
-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是如何表示20的。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表示20的不同方法,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题目包括识别数字20、用不同的方法表示20等。
-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的方法。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
-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标题“各人眼中的20”。
沪教版《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
沪教版《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沪教版《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各人眼中的20》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一种数学活动内容。
其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的工具。
引入新知,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引入,马兰花的游戏中所存在的每朵花要一样的花瓣数这个概念,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分成几份,每份一样,正好分完的思想,这就是几个几。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动机,以具体形象的事例导入,为他们新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小巧准备的.蛋糕是怎样的。
学生们利用他们学过的几个几个数的知识来描述20可以看作几个几;第二步是大家动手圈一圈,在实践中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同时通过组内互相说一说来反馈信息的准确性;第三步通过和学生一起整理操作中所得到的结果,使学生体会到答案的规律性,以及一对相似答案之间的异同。
对于双语目标的实施,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教学过程。
数学课中,不乏一些经常使用的情景设计和课堂常规用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直观形象和操作性强的环节,学生可通过教具、借助教师的表情、姿态、演示体会外语的意义,使双语教学的开展适应了学科教学的需要。
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将语言表达和实物直观结合起来,通过表情、手势、肢体、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
通过这次的教学,我感到,作为非英语专业教师,因英语功底不深,语言能力不强,用外语进行教学的能力较弱,而造成师生交流上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需要教师英语知识的扩充和再学习,学习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与所教科目有关的英语书籍来读,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各种常用语汇,还可以多跟英语教师请教。
通过课堂的实践,我增强了开口说英语的胆量和信心,英语的运用能力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业余时间,我也收集了很多与数学学科的有关专用词汇,根据实践的情况,要用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学到的东西也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沪教版,(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沪教版,(2)各人眼中的20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一组一组地计数来构造20。
2、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个数各20的集合)。
3、乘法题的建构。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科学观察的方法来建构知识。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数学,喜欢适合自己的数学。
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分割数的集合。
教学难点:乘法题的建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双色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媒体出示一幅画)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心理学中著名的“两可图”),谁能看出画中有什么?(花瓶,两个人的头像)同一幅画,小朋友看出的不一样,为什么?(观赏角度不同)[利用“看图”导入新课,学生感到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动机,一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为他们新知学习创设了良好学习情境。
] 二、探究新知(一)各人眼中的20 象这样观察角度不同,而看出来的也不同。
在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出示主题图)1、这里有20只巧克力蛋糕,你看到的巧克力蛋糕是怎样排列的?谁来说一说?2、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他们是怎样看的?媒体演示:小胖是这样看的:2个一圈,2个一圈,……正好圈了10圈,所以,小胖看见20里面有10个2。
小巧是这样看的:5个一圈,5个一圈,……正好圈了4圈,所以,小巧看见20里面有4个5。
小丁丁是这样看的:10个一圈,10个一圈,正好圈了2圈,所以,小丁丁看见20里面有2个10。
小亚是这样看的:4个一圈,4个一圈,……正好圈了5圈,所以,小胖看见20里面有5个4。
3、同样是20个蛋糕,在每个小朋友眼里的排列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探究这个本领。
出示课题:各人眼中的204、请小朋友做书上第68页的练习,按下面要求圈一圈。
○○○○○○○○○○○○○○○○○○○○○○○○○○○○○○○○○○○○○○○○○○○○○○○○○○○○○○○○○○○○○○○○○○○○○○○○○○○○○○○○ 10个2 5个4 4个5 2个10 ○○○○○○○○○○○○○○○○○○○○○○○○○○○○○○○○○○○○○○○○○○○○○○○○○○○○○○○○○○○○5个4 4个5 2个10 汇报交流。
《各人眼中的20》评课
《各人眼中的20》评课《各人眼中的20》是一年级第二学期整理和提高中的内容,是为建构乘法做准备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一种数学活动内容。
牛老师在上《各人眼中的20》一课时,总体上还是按照课前预设的环节层层递进。
第一环节的引入部分。
“数数一共有几个气球,你是怎么数的呢?”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动机,为他们新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牛老师分为二步,第一步是各人眼中的20有不同的分割方法,先请学生独自观察,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说一说他圈的方法,让其他小朋友能够直观清晰的看到几个几。
第二步通过学生独立圈一圈、数一数,进一步体会几个几的内涵。
在这一步的教学中,牛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困生只提出一般要求,用一种基本的方法解答可以了,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尽量要用多种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样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第三个环节运用新知。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这环节中牛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用手势表示,让学生再次体验20的不同分法,学生的完成情况很好。
其次是通过苹果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通过数数、圈圈等方法,进一步体会几个几。
几分钟后,学生们都拿出了自己的各种方法。
最后通过学生动手分果冻,进一步体会了几个几,将学生真正地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热情,增添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教学难点解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6.4各人眼中20:教学难点解析在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教案6.4中的“各人眼中20”是一个相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
如何解析和应对这一难点,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难点解析。
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进行各人眼中20的教学时,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
正如孔子曾经说过:“不知而不耻,学而不思则罔。
”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就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如果学习了但不思考,就会形成无意义的记忆,对知识的掌握也是徒劳无功的。
解决学生的认知困惑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在教学中,需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相应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需要引导学生提高观察力和分析力,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例如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和视频的呈现,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破冰、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教学方法在进行各人眼中20的教学时,应该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掌握方面:采用实物模型带来视觉化的感受,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数值的意义。
2、技能练习方面:可以通过小组或双人合作的方式,进行快速计算和提高计算速度的练习。
3、思维拓展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联想、分析和归纳能力。
4、知识整合方面:通过归纳总结、交流分享等方式,巩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各人眼中20这一难点。
其中,以下案例值得进行探讨:1、模型举例:可以基于家庭中的人数、蛋糕切块等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实物模型感受到抽象数值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的20▏沪教版(9)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的20▏沪教版(9)各人眼中的20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p69各人眼中的2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一组一组地计数来构造20。
2、懂得应用各种方法来说出20等数的集合,为建构乘法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小组形式学习,经历合作学习的模式,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感。
2、交流中让学生分享讨论的结果,把用“几个几”的表示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生活情景为切入,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各种方法描述20等数的集合教学难点:理解并说清“几个几”所表示的意思关键:通过一组组实物的圈出或用语言来描述(如4个5)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一、情景导入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同一幅画,由于我们观察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也不同。
二、新授1、各人眼中的20过渡语:那么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媒体出示20块蛋糕的图,稍停顿)A、图中有几块蛋糕?你们数得真快,那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用画圈的方法数一数?(请拿出画有蛋糕的纸,在上面试着圈一圈)(每人一张蛋糕纸)C、谁愿意上来圈一圈?老师用圆圈表示蛋糕。
(全好后保留在媒体上)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4个55个42个1010个21、(1)你能说说是怎么圈的?(指第一个图)(2)谁能用算式表示这幅图的圈法:5+5+5+5=20 并且读一遍这个算式。
(3)这个算式很长,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示呢?4个5是20(板书:4个5是20)(4)那谁能根据这幅图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圈的?(请4~5个学生回答)我5个一圈,画出4个圈,算式是5+5+5+5=20,表示4个5是20。
教师归纳:每次圈5个,一圈就表示1个5,两圈表示2个5,三圈表示3个5,四圈表示4个5。
2、过渡句:那么这一幅呢?(1)那这幅图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并用算式表示?(我4个一圈,画出5个圈,表示5个4是20,算式是:4+4+4+4+4=20)板书:4+4+4+4+4=20,5个4是2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各人眼中的20 ▏沪教版 (1)
学生已经学会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学过同数连加的方法。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三个三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经过教师引导,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分拆20。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不能将分拆的过程和结果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需要教师的示范带领。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并要学生自己构建一份是几,有同样的几份来构建几个几。因此如何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掌握新知的来龙去脉是本节课探讨的宗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1、出示百数图,说图意:
50个一圈,圈了2次,就是2个50,是100。
50+50=100
25个一圈,圈了4次,就是4个25,是100。
加法算式:25+25+25+25=1005
10个一圈,圈了10次,就是10个10,是100。
10+10+10+10+10+10+10+10+10+10=100
(2)、比一比,谁的圈法多。
2、预设:正好圈完的
没有正好圈完的
说一说,这两种情况你看懂了吗?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研究几个一圈正好圈完的情况。
3、反馈:
①10个一圈,圈了2次,2个10是20。
10+10=20
②2个一圈,圈了10次,10个2是20。
2+2+2+2+2+2+2+2+2+2=20
③5个一圈,圈了4次,4个5是2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解读:各人眼中2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解读:各人眼中20的文章随着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逐渐入,他们开始认识并熟悉更多的数字,其中最为重要的数字便是 20。
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20 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数字,因为这是他们在学习加减法之后所需要掌握和应用的数字。
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并掌握 20 是十分重要的,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不同人眼中的数字 20 的含义。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20 在他们的眼中意味着什么呢?这代表了比 10 还要多一倍的数字,也就是说,20 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
20 还代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界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使用 20 作为划分大小的标准,例如,当我们在购买儿童用品时,会将价格划分为小于 20 元和大于 20 元两个档次。
在孩子的眼中,20 这个数字也许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成长和成熟的感受。
接着,对于成年人来说,20 的含义会是什么呢?他们对于这个数字的认知要比孩子更为深入。
在他们看来,20 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不仅如此,它还象征着一种强烈的压力和挑战。
举个例子,当我们谈到领导给出的目标、工作任务,往往是“完成 20 个以上的任务”,这给人一种压力。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我们才能够勇往直前,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更完美。
对于老年人来说,20 的意义又会不同。
对于他们来说,20 是一个代表坚持和耐力的重要数字。
这是因为在老年人的眼中,20 表示了一个人生命中的某种周期,例如,他们可能会说自己已经度过了“20 年前的那个夏天”,或是“20 年前开始工作”。
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眼中,20 可以看作一种固定的标志,代表了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数字 20 的含义都不尽相同。
在孩子的眼中,它可能代表着成长和成熟;在成年人的眼中,它可能代表着压力和挑战;而在老年人的眼中,则可能代表着时间和经验积累。
这些不同的含义和解读都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数字 20 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
本文将以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为例,对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整数20。
2.掌握表示数码到20的算式和简单的加减法。
3.操练在真实环境中所需的数学技能。
4.培养思维习惯,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实施教师在实施本课程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口头讲解、写数字、数轴展示等方式,设计了多种活动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在书本中加入实用数学案例。
在课堂上,教师会定期提问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1.认识整数20。
该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数轴展示和数码的写作,深刻地理解了整数20的含义。
2.掌握表示数码到20的算式和简单的加减法。
该教学目标是本节课程的重点,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技能需要学生在整个学期内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如何通过算式来表示数码,以及简单的加减法。
3.操练在真实环境中所需的数学技能。
在本节课程中,教师通过实用数学案例来帮助学生将数学技能运用到生活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学到的知识,也更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4.培养思维习惯,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一些由模拟物品(如玩具车、秤、罐子等)产生的实际问题,让他们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
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难题,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养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通过本次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当前阶段所需的数学技能,并且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过教师也要继续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也要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
有效利用数学素材, 感受数学的乐趣----“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各人眼中的20”是新教材第二册整理与提高中的内容,是为建构乘法作准备的,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而设计的一种数学活动.本节课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为依托,提供有趣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的,以及结果是如何应用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一学年的学习训练,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中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利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感受与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规律,自己构建一份是几,有同样的几份来构建几个几。
《各人眼中的20》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学生一组一组地计数来构造20;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分割20, 渗透集合思想;让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 渗透乘法知识。
其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各种方法分割数的集合及表示方法。
由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引入新知——探索新知——运用新知——发展新知”四个层次, 力求以教材为基础, 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使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 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
第一部分导入, 利用“看两可图”导入新课, 学生感到有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动机, 一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为主, 为他们新知学习创设了良好学习情境。
第二、三部分探究新知及运用新知, 由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在观察中思考, 在思考中观察。
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合作的机会, 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 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如何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如何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案?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数字20是一个重要的数值,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起点的基础,也是整个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而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下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以及如何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案。
让我们看一下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具体是指什么。
在学习数值20时,我们可以采用讲、做、玩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牢记数字20。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讲解数字20的概念:数字20是由数字2和数字0组成,代表二十个单位。
2.练习数字20的认识: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数字20,如数字卡片、计数棒等。
3.应用数字20:在各种活动中运用数字20,如贴数字图片、玩计数游戏、参与精细动作等。
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案。
1.数位化教育资源:目前,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供老师们使用,比如数字课件、电子书、在线教育平台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2.教材外的资料:除了课本上的教材,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收集一些教材外的资料,如图表、视频、游戏等。
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也可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对数学更感兴趣。
3.定制化的教学工具: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学习需求,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制作定制化的教学工具,比如情景教学卡、数学操作游戏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
4.实践与互动: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和互动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是一个重点难点内容,老师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资源来优化教案和教学过程。
通过运用数位化教育资源、收集教材外资料、定制化教学工具等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20这一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改进教案的编写?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改进教案的编写?数学教学中,教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案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工具,更是教学活动组织的基础和依据。
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案,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有趣的情境中学会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而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案。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阐述教案的编写和改进。
一、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案在编写教案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调整和完善教案。
对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情境和语言,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例如,对于这个数学问题,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入手,将20这个数拆分成更小的数,或者将它转化成某种可视化的图形,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接受和应用。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予学生更丰富的实际物质和情境,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关键不在于如何让学生记住一些单纯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而在于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优美思想和内在联系。
在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和手段,例如:教学PPT、扑克牌、积木等,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呈现数学概念和知识,使得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和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注重反思和改进教案编写与教学实践良性循环互动,一旦发现教学效果不佳或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就要及时反思和改进,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教学组织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调整。
一年数学下册《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
一年数学下册《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2021-01-05一年数学下册《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各人眼中的20》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一种数学活动内容。
其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的工具。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引入新知--探索新知--运用新知--发展新知” 四个层次,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
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开始从一幅画引入,有的看到的是花瓶,有的看到的是两张脸,也有的看到的是一个沙漏……,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发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从这个现象引申到数学学习中,激活了他们的原认知,孩子不再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更注重用多元思维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使教学始终处于一种探究状态,为后续的主动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在认知冲突中学会新的本领这节课的学习旨在为以后的乘法学习奠定基础。
在连加的算式中,如果加数都相同,可以表示成几个几连加。
在引入这一新的表达方式时,没有强求如何读,而是先让学生读“2+2+2+2+2+2+2+2+2+2=20”这个算式,学生边读边笑,他们发现算式太长,不小心会漏掉或多数,有的小朋友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掰着记住2的个数。
当他们发现运用原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在问题时,教学新的表达方式可谓水到渠成。
在此基础上,对于“5+5+5+5=20”和“4+4+4+4+4=20”这两个算式,他们都能正确地表达。
然而对于“10+10=20”这个算式,有的学生也用“连加”表示,有的学生表示反对,因为只有两个加数,所以更正为“相加”更合适。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要注意哪些问题?数学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学科,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教材版本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来给学生讲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下面就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各人眼中20,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教学环节安排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时,要注意的是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复习、引入、讲解、练习、拓展等环节。
在复习环节中,要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尽可能让学生温习复习,加深印象。
在引入环节中,需要讲解本节课的主题、目标以及本课内容的应用场景、实用性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讲解过程中,要讲解得清晰明了,语言简练,便于学生理解。
在练习环节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时间,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表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拓展环节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式选择在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时,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
例如,屏幕展示、实物演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的选择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使用屏幕展示时,要注意展示的图片、动画等是否清晰、生动,语音表达是否得体,以及互动性是否强,便于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在实物演示时,要引入真实的物品,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品的重量、大小等,进而进行运算练习。
在小组合作时,要选择合适的任务,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互动水平。
三、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在借鉴其他教师的教案时,还要注意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期待达到的目标,评价方式则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测量的方式。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进步程度。
20有的人教学设计反思
20有的人教学设计反思简介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有目的地选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制定出一套具体的教学计划。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对20有的人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探讨教学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20有的人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显得模糊不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具体描述学生理解、应用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要求,从而指导教学过程。
改进建议:•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在20有的人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选择过于繁琐,没有突出重点,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重要知识点。
改进建议:•在教学内容选择时,精选重要知识点,将其突出展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重要概念和原理;•教师可以使用案例分析、实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在20有的人的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存在一定问题。
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
改进建议:•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活动的互动设计,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反馈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20有的人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的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利用数学素材,感受数学的乐趣----“各人眼中的20”教学反思
“各人眼中的20”是新教材第二册整理与提高中的内容,是为建构乘法作准备
的,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而设计的一种数学活动.本节课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
背景为依托,提供有趣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
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的,以
及结果是如何应用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
学知识来解决,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一学年的学习训练,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观
察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中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利用各种方法来分割
20的集合;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
与发展,感受与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规律,自己构建一份是几,有同
样的几份来构建几个几。
《各人眼中的20》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一组一组地计数来构造20;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分割20,渗透集合思想;让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渗透乘法知识。
其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各种方法分割数的集合及表示方法。
由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引入新知——探索新知——运用新知——发展新知”四个层次,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使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
第一部分导入,利用“看两可图”导入新课,学生感到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动机,一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为他们新知学习创设了良好学习情境。
第二、三部分探究新知及运用新知,由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
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合作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让他们圈一圈,来探索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各种方法。
交流时,台上学生讲解,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体验了求得同一种结果可以有多种方法,在交流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在与别人协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不足之处:对于一年级学生所定的教学要求过高,特别是最后部分让学生摆一摆并记录来讲,对于中等及以下学生较难完成。
在对于数字的表达上,应养成学生先圈后表达的习惯,并要以简明的方式教会学生表达。
教学反思:
“各人眼中的20”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整理与提高中的一节教学内容,是为建构乘法作准备的,联系学生的实际而设计的一种数学活动。
本节课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为依托,提供有趣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的,以及结果是如何应用的。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本节课从一幅画引入,有的看到的是花瓶,有的看到的是两张脸,也有的看到的是一个沙漏等,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发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从这个现象引申到数学学习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不再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更注重用多元思维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使教学始终处于一种探究状态,为后续的主动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由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
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合作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我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圈一圈,来探索用各种方法来分割20的集合,几分钟后,大风部分小朋友都能想出几种圈法。
交流时,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体验了求得同一种结果可以有多种方法,在交流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在与别人协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在第一次试教后,我针对课堂中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加以改进,调整了探究的顺序,让孩子在汇报了不同的分割方法后,再讨论如何用几个几表示,以及几个几的含义,使孩子更有效的理解这一知识点。
同时我也改变了原有板书的位置,有助孩子之后攻克教学难点,理解几个几的连加是为之后的乘法学习做准备。
第二次试教是在我的聘任学校里进行的,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20个蛋糕有个小朋友是“3个一圈”的,对于这个突发状况,我有点手足无措,只是问了一句“可以吗?”就一带而过了。
课后对于这个问题的发生,与我一同讨论了一下该如何解决。
出现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前面在找相同点的时候并没有说清楚,特别是“每圈中的个数相同”与“全部正好圈完”,这是乘法的关键之处。
那么“3个一圈”,要么每圈个数不相同,要么没有圈完,所以这样全是不可以的。
之后有对于课件提出了修改,需要在重点的地方添加闪烁的效果。
第三次试教是在基地学校的观摩教室中进行的,主要是适应一下环境。
本次试教大体上已经能跟着教案走,就是有点不熟练,在重点环节上,蒋明霞老师需要我反复的练习,以及在语言表达上要更具亲和力。
最后一次试教则是在我的聘任学校,特别挑选了一个不是很好的班级,看看是不是还会有其他突发情况。
这节课是由我聘任学校的导师来听课,环节上没有问题,在语言表达上稍作修改后基本确定了教案终稿。
经历了几次试教之后,我发现每次试教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课堂“生成”,“预设”中所没有的出现的情况,一开始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导师讨论后总结出许多宝贵的课堂
经验。
我的导师蒋明霞老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在试教与磨课过程中,蒋老师耐心并有效地指导每一个教学环节,并针对几次试教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在开课之前进行了说课,使每一步教学过程都能熟记于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一年级学生所定的教学要求稍高,对于数字的表达上,应养成学生先圈后表达的习惯,并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小朋友能完整地回答“每圈几个?圈了几圈?表示几个几?加法算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动手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