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要求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04eee9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0.png)
附件 1:项目硬件建设标准分项目选址建材功能间基本要求距离污染源 25 米以上,有给排水条件。
无毒无害,耐磨损,易清洗。
有相对独立的更衣室、原料库、粗加工间、切配间、烹饪间、凉菜制作间、备餐间、消毒间、食品销售场所、餐厅等。
各功能间具备必要的防蝇、防鼠、防尘、垃圾采集、给排水、通风、防腐等卫生设施。
细化要求食品处理区应有 1.5 米以上的瓷砖或者用防水、防潮、可清间铺设到顶。
更衣室:分男女设置。
原料库:分主食库、副食库、酒水库等;食品原料分类、10cm 以上;冷藏、冷冻食品原料应有相应的设备,并能粗加工间:面积满足基本要求;按照肉制品、水产品、蔬分类洗涤池( 3 个)、加工用具等设施。
切配间:分类加工切配,半成品与原料应避免交叉污染;有明显标志。
烹饪间:成品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工具、容器分开凉菜制作间: 500 平方米以上的食堂有凉菜制作的应设预备餐间:有紫外线消毒设施、备餐台、专用工具容器,场消毒间:消毒设施、专用餐具保洁设施满足消毒需要。
食品销售场所:与餐厅相对分开。
餐厅:采光、照明、通风良好,餐座满足要求。
1设施配备标准面积符合《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要求流程满足工作需要,避免交叉污染。
更衣室、原料库、粗加工间、切配间、烹饪间、凉菜制作间、备餐间、消毒间、食品销售场所、餐厅内设施配备符合规范要求。
食堂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小于 8 平方米。
供餐人数 100区面积不小于 30 平方米, 1000 人为 300 平方米,2000 人为与(包括辅助部份)餐厅的比例应达到 1:1。
食品处理区设置在室内,按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合理布局;员工通道、成品通道与原料通道、餐具回收通的存放场所分开,无交叉污染。
更衣室:配备非手动式洗手、消毒设施。
原料库:货架、冷冻冷藏设施、防蝇、防鼠、防尘、通风粗加工间:有洗涤池(3 个)、加工用具、容器、货架等切配间:有必要的容器、工具如操作台、货架、垃圾采集烹饪间:有满足功率要求的排烟排气设施,操作台、货架开、分类分开需要。
关于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
![关于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f6490265ce050877321341.png)
关于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附件1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硬件要求一、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场所设置、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一)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
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粗加工、切配、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为独立隔间的场所。
(*)(三)进行食堂备餐,设置相应操作专间。
(***) (四)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五)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六)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七)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八)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三、食品处理区地面与排水要求(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三)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四、食品处理区墙壁、门窗要求(一)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a2435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0.png)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一、食堂的硬件设施,得给力大家都知道,学校食堂是一个大宝藏。
吃得好,学习才有劲,对吧?所以,学校在食堂建设上可得下点功夫。
食堂的厨房一定要宽敞,别让那点小地方憋坏了厨师的手脚。
厨房设施嘛,得跟得上时代。
比如,那些炉灶、蒸锅、煮饭的设备,都是得花点心思挑选的。
现在有不少新型的设备,比如高效节能的厨房电器,能节省不少能源,还能提高烹饪效率。
这不只是环保,还能让孩子们吃得更好。
再说了,安全性也是头等大事,毕竟厨房里各种油烟、火炉,稍不留神就容易发生意外。
学校得配备符合标准的排风设备,保证空气清新不呛人。
厨房与餐厅要分开,避免油烟飘进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至于被熏得眼泪汪汪。
不仅仅是厨房,食堂的餐厅环境也得跟得上。
不然孩子们一进去,看到的是昏暗的灯光,桌椅又破又旧,心情怎么能好得起来呢?学校要设置足够的餐桌和座位,像吃饭那种事儿,不能让孩子们站着或是挤在一块儿。
再有,那些桌椅得符合儿童的身高,不能大人用的桌子,孩子们坐着胳膊酸、脖子痛。
孩子们吃饭就是得舒舒服服的,放松心情,吃得开心,才有精神去学习。
食堂的建设得让人眼前一亮,进得去,吃得好,离开时不觉得不舒服,哪怕是结束一顿饭,心情也能跟着好起来。
二、食材的选择与储存,得讲究食堂建设设备也配齐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当然是食材。
孩子们的身体还在发育,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得特别留心。
食堂的食材,最好是当天采购的,新鲜的那种,能保证口感和营养。
就拿蔬菜来说,天天得换,不能放得太久,那样不仅不好吃,而且营养流失也快。
食材储存得当也很重要。
比如说,肉类一定要冷冻好,不能随便放着,时间长了可就不安全了。
至于蔬菜水果,最好是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品得分开,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有细菌,得不偿失。
说到食材的选择,学校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把关,不能让不符合标准的食物进入食堂。
现在的家长可不傻,食堂如果出现问题,家长可得找上门去,学校可不能轻视这个问题。
2023年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7篇)
![2023年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0b8fe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e.png)
2023年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7篇)什么是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详细而又明确支配的安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7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当、圆满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行少的,方案是阐明详细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么方案应当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食堂文化建设是学校创建“人文校内、绿色校内、书香校内、和谐校内”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食堂文化建设,旨在增加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学生自办法识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内人文环境。
二、主要设想(一)细心设计,创设良好的就餐环境。
依据小学生健康活泼的身心特点,广泛征求看法,对一、二楼学生餐厅的就餐环境进行布置,在学生餐厅的墙壁和立柱上支配一些水果、蔬菜等鲜亮逼真的图案,结合疼惜粮食、文明就餐、讲究卫生、和谐相处、助人为乐等基本要求有机支配一些宣扬标语,让每一面墙都能与学生形成沟通,让一句话都能给小挚友一个启迪。
同时在食堂外走廊细心布置中华饮食文化、文明就餐要求及小厨师实践剪影等宣扬画廊,使学生能够通过就餐学到学问养成习惯,并培育学生主动参加实践的良好品质。
(二)强化管理,加大对过程的考核和宣扬力度。
组织后勤服务人员仔细学习食堂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讲究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在学生餐厅分别设立“后勤工作人员文明监督岗”、“文明餐区公布栏”、“岗位能手公示栏”及服务反馈看法箱及服务热线zz。
为了提高各年级和班级就餐管理的水平特地设立“文明餐区阅历介绍公示栏”,对文明餐区的管理水平和阅历进行推广和宣扬。
行政处与学生处、大队部及值周老师共同协作,加强日常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努力使全体师生员工自觉形成一种主动参加的责任感和乐于争先的使命感,从而使食堂就餐管理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
四川省高校标准化食堂评估标准
![四川省高校标准化食堂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a9b22967ec102de3bd8917.png)
三、食堂管理标准(40分)(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打分点及要求
单项
分值
评估
得分
评估方法
存在的主
要问题
10、制度建设(4分)
★37、建立并完善了各种岗位责任制(1.5)。(缺一个岗位责任制扣0.2分)
1.5
查阅制度材料
★38、建立并完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及薪酬分配、食品留样试尝、食物中毒预案、民主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1.5)。(缺一个管理制度扣0.2分)
1
二级指标
主要打分点及要求
单项
分值
评估
得分
评估方法
存在的主
要问题
3、操作间(13分)
8、操作间面积占食堂总面积30%以上(1.5)。
1.5
现场查看查阅资料
9、操作间地面要用防滑材料(0.5),地面有一定坡度(0.25),排水通畅(0.25)。
1
10、操作区应有1.5米以上墙裙(如瓷砖)(0.25),炉灶旁、凉菜间及蒸煮间的墙面瓷砖到顶(0.5),操作间顶部为不易沾油污、易做清洁的材料制作(0.25)。
1
13、粗加工间(区域)分设动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的操作台、清洗池(1),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0.25),并有明显标志(0.25)。
1. 5
★14、凉菜间,裱花间窗口整洁明亮、卫生、方便(0.25),柜台面使用瓷砖、石材或不锈钢板材(0.25)。设有预进间(0.5)、更衣及洗手(非手触式)(0.25)、消毒设施(0.25),配备有空气消毒装置(0.25)、空调(或降温设施)(0. 25)、食品冷藏设施(0.25)、专用工具(0.25)。
0.5
24、食堂设有专用加盖垃圾箱(桶)(0.5),下水通道有防鼠网(0.5)
山西省高等学校标准化食堂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
![山西省高等学校标准化食堂评估指标体系【模板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e7f490168884868662d6ed.png)
附件一:
说明
本评估指标体系分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126项。
总分为100分(不含专项分),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分值为20分,设备灶具20分,日常服务25分,制度建设20分,队伍建设10分,饮食文化与创新5分,专项每项5分。
标准化食堂评估合格分为90分。
该食堂当年发生过食物中毒、罢饭等影响稳定事件的不予验收。
山西省高等学校标准化食堂评估指标体系一、基础设施(20分)
二、设备灶具(20分)
三、日常服务(25分)
四、制度建设(20分)
五、队伍建设(10分)
六、饮食文化与创新(5分)
七、专项分(15分)。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04068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1.png)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学校食堂是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就餐需要而设立的,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有必要进行规范性建设,制定标准来管理食堂的运营。
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包括食品安全、食堂环境、餐具消毒、员工管理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要求。
一、食品安全1. 食堂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严格执行食品进货管理制度,建立供应商台账,确保食材的合格购进,对进货食材进行检验和验收。
3. 食品贮存要区分不同的食材,储存时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4. 控制食品加工环节的风险,食品加工区要保持整洁,严禁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材,严格控制食品的加工温度和时间,杜绝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食堂环境1. 食堂内要保持干净整洁,地面、墙面、桌面等要经常清洁消毒,确保就餐环境干净卫生。
2. 对食堂设备、器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和卫生安全。
3. 食堂内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动,减少油烟和异味对师生的影响。
4. 食堂内要安装灭蝇灯和防鼠设备,定期清理和更换,防止虫害进入食堂。
三、餐具消毒1. 餐具消毒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执行,实行专人专职制度。
2. 餐具要进行彻底清洗,以确保无油污、食物残渣等杂质。
3. 餐具要进行高温消毒或化学消毒,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消毒剂。
4. 消毒过程要记录并备案,以备日后监管和追溯。
四、员工管理1. 食堂员工要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疾病的传播。
2. 食堂员工要提供身份证件和健康证明,由学校负责归档和管理。
3. 食堂员工要进行岗前培训,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操作规程。
4. 食堂员工要穿着整洁、干净的工作服,要求戴发套、口罩和手套,并定期更换。
以上是学校食堂规范性建设标准的要求,通过落实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和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学校要加强对食堂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确保食堂始终符合规范,并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心、健康的餐饮服务。
校园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引
![校园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d638c1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5.png)
校园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引一、引言校园食堂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营养健康及学习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校园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指引,以指导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校园食堂标准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校园食堂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操作流程的规范化、食品安全的严格化、营养搭配的合理化,构建安全、健康、便捷、高效的校园餐饮服务体系,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
三、基本原则安全第一: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确保食材新鲜、加工过程卫生、餐具消毒彻底。
营养健康:合理搭配膳食,注重营养均衡,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长发育需求。
便捷高效: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供餐效率,确保师生在有限时间内享受到满意的餐饮服务。
经济节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避免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任务(一)设施设备标准化厨房布局:按照“取—洗—切—烧”的顺序科学布局厨房区域,确保生熟食品分离,避免交叉污染。
设备选型:选用安全、节能、坚固、实用、易操作、卫生、美观的厨房设备,如高效节能灶具、不锈钢工作台、自动洗碗机等。
环境卫生:地面选用防滑地砖,接缝小,便于清洁;设置排水地沟,确保厨房无积水、无油污。
(二)操作流程规范化进货验收:建立健全食材进货验收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加工制作: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食品加工,确保加工过程卫生、规范。
留样备查:每餐次的主副食品均应留样,留样量不少于125克,并在冷藏条件下保存48小时以上。
(三)食品安全严格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人员培训: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监督检查:建立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9052b965ce0508763213f2.png)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一、选址卫生要求1、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区域。
2、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应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3、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
二、建筑结构、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卫生要求1、建筑结构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应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
2、食品处理区均应设置在室内。
3、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并应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成品通道、出口与原料通道、入口,成品通道、出口与使用后的餐饮具回收通道、入口均宜分开设置。
4、食品处理区,应设置专用的粗加工、烹调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场所,并应设置原料和(或)半成品贮存、切配及备餐的场所。
5、食品处理区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供应的最大就餐人数相适应,建议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增加0.2m2,切配烹饪场所占食品处理区面积50%以上。
6、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置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宜独立设置,水池数量或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
食品处理区内应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操作过程。
并应按规定设置洗手消毒水池和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
7、烹调场所食品加工如使用固体燃料,炉灶应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尘污染食品。
8、拖把等清洁工具的存放场所应与食品处理区分开,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加工经营场所面积500m2以上的餐馆和食堂宜设置独立隔间。
9、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
在加工经营场所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
关于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
![关于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bcf685195f312b3169a5f6.png)
附件1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硬件要求一、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场所设置、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一)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
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 (二)粗加工、切配、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为独立隔间的场所。
(*)(三)进行食堂备餐,设置相应操作专间。
(** *)(四)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五)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 **)(六)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七)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八)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三、食品处理区地面与排水要求(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三)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四、食品处理区墙壁、门窗要求(一)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二)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北京高校标准化食堂标准(2008版)
![北京高校标准化食堂标准(2008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b19e3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0.png)
北京高校标准化食堂标准(2008版)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45分)二、队伍建设标准(10分)三、食堂管理标准(45分)四、说明(一)评估验收以具有卫生许可证的学生食堂为单位,评估总分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达到标准化食堂标准。
(二)黑体字条款属于一票否决条款,此项条款不合格即不具备参评资格。
(三)在评估验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评为达标食堂:1、未获得市卫生局食品卫生A级单位称号的。
2、在评估过程中,伙食质量得分占该项分值60%以下的。
3、在评估验收前一年内出现过严重安全稳定事故、食物中毒的。
4、1998年以后兴建使用、未通过消防部门审查验收的食堂。
5、从社会引入的风味排档其安全、人员及伙食原材料未纳入饮食中心(食堂)统一管理的。
(四)引进具独立法人的社会餐饮公司所办学生食堂,正常运行一年后可申请标准化食堂验收。
(五)标准化食堂挂牌5年须重新复验,拆除食堂即注销其标准化食堂称号。
标准化食堂更换经营管理者(法人更换)后,应重新申报标准化食堂验收。
附件2:北京高校标准化食堂标准(2008版)部分条款解释为使各校准确理解和掌握标准化食堂评估验收标准,有效促进标准化食堂建设,顺利申请达标,特对标准化食堂标准中需进一步量化和细化的部分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规范标准、统一尺度,使标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布局与面积部分1、计算就餐人数及评分标准以300元营业额计为一个就餐学生月消费额,则“正常月份该食堂营业额/300元=就餐学生数”,该“食堂面积/食堂就餐学生数=生均面积”。
生均面积不足扣分为:生均面积1平方米扣0.2分;0.9平方米扣0.3分;0.8平方米扣0.4分;0.7平方米及以下扣0.5分。
2、操作间面积比例评分标准操作间面积占食堂面积40%-30%扣0.2分;29%--20%扣0.3分。
操作间面积的认定:食堂中除餐厅、增款室、办公室、卫生间、值班室及会议室以外的房屋均计入操作间的面积,如系总库集中管理和加工配送的,其面积按比例分摊到各食堂。
[指南]中国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指标体系
![[指南]中国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8900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b.png)
中国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指标体系第一章设施标准一、基础设施建设1、面积与布局:(1)食堂生均面积为1.1—1.3平方米,餐厅与操作间面积比为(1—1.2):1。
(2)选址正确,交通方便,周围50米内无公厕、蚊蝇孳生地及危险物。
(3)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适用。
(4)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
2、餐厅:(1)餐厅的净高度应不低于4.2米。
(2)桌凳配备:食堂就餐餐桌凳座位数要求不少于进餐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3)餐厅建筑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酸碱、耐热、防潮、无毒等特性,地面最低要求为水磨石,使用地砖等石材的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墙围贴瓷砖,高度不低于窗台,餐厅入口有门帘、避风阁。
(4)售饭台面为不锈钢或石材贴面,有保温措施,台上有隔断。
(5)餐厅内必须设置洗手和餐具清洗设施。
(6)餐厅内有收集碗筷的地方,配有电视机等;配有放置泔脚的容器。
保持桌椅板凳的整洁、整齐。
地面卫生良好,做到人走桌净。
(7)餐厅整洁明亮,文明优雅,通风顺畅。
3、操作间:(1)地面是不渗水的水磨石或耐磨防滑地砖,有一定坡度,排水设施符合规定,保证地面无积水;墙壁采用浅色、无毒、不渗水材料覆涂,炉灶旁及蒸气间的墙面瓷砖高度到顶;天花板用无毒、光洁耐清洗且不易剥脱的材料构筑或用防霉涂料覆涂。
(2)烹调场所的净高度应不低于2.5米并通风良好;灶台和蒸饭间应当安装有效的排气排烟设备;应当分别设有烹饪时放置生食品(包括配料)、熟制品的操作台或者货架。
(3)下水排放顺畅,设有通畅的明沟(熟食专间除外)还设有可拆卸清洗的明沟盖。
(4)设有独立的备餐间、凉菜间,备餐间、凉菜间窗口整洁明亮、卫生、方便、适用,配备专用的食品工用具,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窗口铺面使用瓷砖、石材或不锈钢。
(5)设置专用粗加工间(区),至少配置四个水池,荤素各两个,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6)设置专用餐具洗消间,内设餐具清洗池,配专用餐具消毒池,并明显标志。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155a7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4.png)
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随着学生数量和家长对食品安全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食堂的标准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和设备状况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介绍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的硬件标准,为广大学校食堂提供参考。
设备选型原则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和设备应该选用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质量健康可靠的,易于操作和清洗的设备。
具体的规定和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文件和标准。
同时,设备的选型还应考虑以下原则:1.设备适合食品加工和存储的要求。
比如,通风设备应该足够,以保证厨房环境清新;冷藏、保温设备应该能够保证食品在正确的温度下保存,以保证食品安全。
2.设备应该易于维护和保养。
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和方法应该合理,以保证设备的寿命和正常使用。
3.设备应该易于清洗和卫生。
设备和器具的表面材质和设计应该易于清洗,以确保设备卫生。
设备的基本要求1.排风设施:厨房的排风系统应该设置合理,以保证厨房空气新鲜。
设备的排烟口应该设置在充分通风的外墙或屋顶处,以免对建筑环境造成污染。
2.压力设备:热水器、冷凝器、蒸汽炉等主要压力设备应该有相关资质证明,保证安全性能;设备的压力表和安全阀应该定期检修和更换。
3.灭火设备:每个厨房的入口和出口处应该设置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4.清洁设备:厨房每天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卫生处理,并配备适当的清洁设备和工具。
5.存储设备:食品存储设备应该保持干燥、通风,食品应该放置在符合标准的存储器具中,并有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
6.加工设备:学校食堂的加工设备应该符合标准和规定,比如,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钢材板材。
具体设备的标准要求学校食堂具体的设备和器具的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炉灶:设施定位优良,明亮通风,炉灶抽油烟时高效,燃烧稳定,并设有防火、防燃、漏电保护等安全设备。
2.蒸汽炉:设施定位合理,高效节能,能进行蒸、煮、焯、烫、烤等多种加工方式,具有温度控制和保温功能。
3.冷库:材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保温隔热性能好,冰箱有自动排水装置,冷库门靠门密封,能实现冷食品温度控制。
山西省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南
![山西省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293ad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8.png)
山西省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现代社会,学校食堂作为学生们日常就餐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饮食健康和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指标体系
![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448aabace2f0066f53322a9.png)
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指标体系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评估指标体系第一章设施标准一、基础设施建设1、面积与布局:(1食堂生均面积为—平方米,餐厅与操作间面积比为(1— :1。
(2选址正确,交通方便,周围 50米内无公厕、蚊蝇孳生地及危险物。
(3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适用。
(4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
2、餐厅:(1餐厅的净高度应不低于米。
(2桌凳配备:食堂就餐餐桌凳座位数要求不少于进餐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3餐厅建筑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酸碱、耐热、防潮、无毒等特性,地面最低要求为水磨石, 使用地砖等石材的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墙围贴瓷砖, 高度不低于窗台,餐厅入口有门帘、避风阁。
(4售饭台面为不锈钢或石材贴面,有保温措施,台上有隔断。
(5餐厅内必须设置洗手和餐具清洗设施。
(6餐厅内有收集碗筷的地方,配有电视机等;配有放置泔脚的容器。
保持桌椅板凳的整洁、整齐。
地面卫生良好,做到人走桌净。
(7餐厅整洁明亮,文明优雅,通风顺畅。
3、操作间:(1 地面是不渗水的水磨石或耐磨防滑地砖, 有一定坡度, 排水设施符合规定, 保证地面无积水; 墙壁采用浅色、无毒、不渗水材料覆涂, 炉灶旁及蒸气间的墙面瓷砖高度到顶; 天花板用无毒、光洁耐清洗且不易剥脱的材料构筑或用防霉涂料覆涂。
(2 烹调场所的净高度应不低于 2. 5米并通风良好; 灶台和蒸饭间应当安装有效的排气排烟设备; 应当分别设有烹饪时放置生食品 (包括配料、熟制品的操作台或者货架。
(3下水排放顺畅,设有通畅的明沟(熟食专间除外还设有可拆卸清洗的明沟盖。
(4设有独立的备餐间、凉菜间,备餐间、凉菜间窗口整洁明亮、卫生、方便、适用, 配备专用的食品工用具, 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 窗口铺面使用瓷砖、石材或不锈钢。
(5设置专用粗加工间 (区 ,至少配置四个水池,荤素各两个,分开使用,并明显标志。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3235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4.png)
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和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是为了确保学生用餐环境安全、卫生、舒适,以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服务而制定的。
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具体操作规范。
根据小学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规范,小学食堂应满足以下要求:1.食堂场所:食堂应位于校园内,远离教学区和宿舍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且与厨房相连,便于食材和餐具的送达与清洗。
2.线路和设备:食堂应有独立的电源线路和消防设施,具备防火、防漏电等安全设施。
厨房应配备独立的燃气、电力和供水管道,并采用储油罐、排油沟等设备。
3.基础设施:食堂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
地板应采用防滑防水材料,方便清洁。
墙壁应平整、防潮、耐磨,并配备防撞角,以确保食堂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4.餐具和厨具:食堂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餐具,如碗、筷子、勺、盘子等,餐具要具备耐用、易清洗、防滋生细菌的特点。
厨房应配备必要的厨具,如炉灶、蒸锅、烤箱、炒锅等,以满足制作营养餐的需求。
5.就餐区域和餐桌椅:食堂应设置干净整洁的就餐区域,餐桌椅应符合儿童的身高和体型,确保学生就餐时的舒适性。
餐桌椅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无毒、无害。
6.卫生措施:食堂应设置洗手间,配备洗手液等清洁用品,以便学生饭前饭后进行必要的手部清洁。
配备专门的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垃圾桶等,保持食堂的卫生和整洁。
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标准是针对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如下:1.食堂布局:食堂应设有前厅、后堂和洗手间,前厅用于排队和结算,后堂用于供应和就餐,洗手间用于学生饭前饭后的洗手。
前厅和后堂应分开设立,确保学生就餐时的安全和卫生。
2.环境要求:食堂应保持通风、明亮、宽敞,温度适宜。
地面、墙壁、天花板应容易清洁,采用有效防滑、防污染材料。
墙面应配备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图片或装饰,提升食堂环境的舒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硬件要求一、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场所设置、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一)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
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 (二)粗加工、切配、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为独立隔间的场所。
(*)(三)进行食堂备餐,设置相应操作专间。
(** *)(四)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五)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 **)(六)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七)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八)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三、食品处理区地面与排水要求(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三)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四、食品处理区墙壁、门窗要求(一)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二)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 (三)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调等场所如设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
(*)五、食品处理区天花板要求(一)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 (二)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加设平整、易于清洁的吊顶。
(*)(三)水蒸气较多的场所的天花板有适当的坡度。
(*)六、洗手消毒设施要求(一)食品处理区内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置设置在方便员工的区域。
(**)(二)洗手池的材质为不透水材料,结构易于清洗。
(*)(三)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七、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要求(一)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
(***)(二)各类清洗消毒方式设专用水池的最低数量: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
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
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四)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
(*)(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记明显,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
(**)(六)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
(***)八、食品原料、清洁工具清洗水池要求(一)粗加工操作场所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3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数量或容量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
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二)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
(**)九、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一)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
(**)(二)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
(*)(三)所有食品设备、工具和容器不使用木质材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
(*)十、通风排烟设施要求(一)烹调场所采用机械排风。
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
(**)(二)排气口装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十一、采光照明设施要求加工经营场所光源不改变所观察食品的天然颜色。
安装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设施使用防护罩。
冷冻(藏)库房使用防爆灯。
(*)十二、废弃物暂存设施要求(一)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
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
(*) (二)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内壁光滑便于清洗。
专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十三、库房和食品贮存场所要求(一)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分开设置。
(**)(二)冷藏、冷冻柜(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 *)(三)除冷库外的库房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鼠(如设防鼠板或木质门下方以金属包覆)设施。
(*)(四)冷冻(藏)设施设可正确指示设施内温度的温度计。
(*)十四、专间要求(一)专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
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
专间墙裙铺设到顶。
(**) (二)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能够自动关闭。
(**)(三)专间内设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的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
(***)(四)专间入口处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洗手消毒设施符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第十五条的规定。
(***)十五、更衣室要求更衣场所与加工经营场所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有足够大小的空间、足够数量的更衣设施和适当的照明。
(*)十六、厕所要求(一)厕所不设在食品处理区。
(***)(二)厕所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积垢的材料,设有效排气装置,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窗户设置纱窗,或为封闭式,外门能自动关闭,在出口附近设置洗手设施。
(*)十七、备餐间设施及供餐要求(一)应为独立隔间,应设有专用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应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
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
不具备设置预进间条件的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专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洗手消毒设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二)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设施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紫外线灯应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μW /cm2。
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悬挂于距离地面2m以内高度。
(***)(三)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宜通过符合相关规定的水净化设施或设备。
(**)(四)专间应设一个门,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
专间内外食品传送窗口应可开闭,大小宜以可通过传送食品的容器为准。
(*) (五)专间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和供应就餐人数相适应,各类餐饮服务提供者专间面积要求应符合《餐饮服务提供者场所布局要求》。
(**) (六)同时备餐间应符合第十四条要求。
(***)(七)配备相适应的专用食品留样冰箱和专用容器。
(***)十八、集体用餐配送要求(仅适集体用餐配送学校食堂)(一)食品处理区面积与最大供餐人数相适应,小于2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2. 5;200—4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2.5;400—8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4;800-1500㎡,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为1:6;面积大于1500㎡的,其面积与单班最大生产份数之比可适当减少。
(***)(二)分餐间面积≥食品处理区10%。
(*)(三)配备足够数量的集体用餐配送运输车辆,同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符合条件的冷藏或加热保温设备或装置,使运输过程中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或60℃以上。
(***)(四)配备足够数量的专用密闭运输容器。
(* **)(五)运输车辆和容器内部材质和结构便于清洗和消毒。
(*)(六)配备专用留样容器和冷藏设施。
(**)附件2供餐人数300人以下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硬件要求一、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
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场所设置、布局、分隔和面积要求(一)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
各场所均设在室内。
(***)(二)进行食堂备餐,设置相应操作专间。
(*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数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六)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5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七)加工经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三、食品处理区地面、墙壁、门窗、天花板与排水要求(一)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二)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
(*)(三)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四)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五)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六)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调等场所如设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
(*)(七)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 *)四、洗手消毒设施要求(一)食品处理区内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其位置设置在方便员工的区域。
(**)(二)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相应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设施,员工专用洗手消毒设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