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品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麦冬品种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 (L.f) Ker Gawl的干燥块根。

现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浙麦冬(即杭麦冬)、川麦冬、湖北山麦冬、阔叶山麦冬。

1浙麦冬
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是著名的“浙八味”(浙八味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药材之一。

主要产地:主产于浙江省慈溪、余姚、萧山等县。

形态特征:浙麦冬呈纺锤形,长2~4.5cm,中部直径4~6mm,两端钝尖,中部肥满,外表淡黄色,半透明,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有时略带须根。

本品未足干者全体柔软,而干燥者质地坚硬。

折断面呈黄白色,角质样,中央有细小的木心。

气微香,味微甜,嚼之发粘。

生长习性:喜温暖和湿润气候,主产区年平均气温都在16~17℃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

稍耐寒,冬季-10℃的低温植株不会受冻害,但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影响块根生长。

宜稍荫蔽,在强烈阳光下,叶片发黄,对生长发育不利。

但过于荫蔽,易引起地上部分徒长,对生长发育也不利。

干旱和涝洼积水对麦冬生长发育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宜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和沙质壤土,过沙和过黏的土壤,均不适于栽培麦冬。

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

种子寿命为1年。

繁殖方法:分株繁殖法。

栽植时间:浙江栽植于5~6月。

栽植方法:先用种刀切开土壤开沟,2年收获的行珠距20cm×16cm,3年收获的,行株距26~33cm×20~23cm,每穴栽苗8~9株,同一丛苗基部要整齐,垂直入土,然后将上压实,深约4厘米左右。

采收期及方法:栽培后第三年或第四年的小满至夏至采挖。

选晴天,用锄或犁耕翻23~26cm,将麦冬全株翻出土面,然后抖落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入箩筐中,置于流水中,用脚踩淘洗,洗净泥沙,运回加工。

加工方法:将洗净的块根放在晒具上晾晒3~5天后,须根由软到硬逐渐干燥,放箩筐内闷放2~3天,然后再翻晒3~5天,此时要一堆一堆晒,且需经常翻动,以利于燥均匀。

此后再闷3~4天,再晒3~5天,这样连续反复3~4次,
块根干燥度达70%,即可剪去须根再晒至干燥。

在天气不好时,采用40~50℃微火烘干,先烘15~20小时后,拿下来放几天再烘至干燥。

商品规格:纺锤形,半透明,表面黄白色;质柔韧,断面牙白色,有木质心。

味微甜,嚼之有粘性。

一等:每50g150粒以内,无须根。

二等:每50g280粒以内,余同一等。

三等:每50g280粒以外,最小不低于麦粒大,无须根,油粒、烂头不超过10%。

2川麦冬
生长周期短,一年即可收获,有产量高的特点。

主产区:主产于涪江流域的绵阳、三台等县。

生长习性:同浙麦冬相似。

繁殖方法:分株繁殖法。

栽植时间:川麦冬一般于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栽种。

栽种方法:先按行距10~13厘米开沟,深5~6厘米左右,在沟内每隔6~8厘米,放种苗2~4株,垂直放于沟中,然后将土填满浅沟,用扁锄推压或用脚踩,将种苗两侧的覆土压紧。

裁后立即灌透水一次,每公顷约需种苗10500千克(行株距为10~13cm×6~8cm)。

采收期及方法:栽培后第二年清明至谷雨采挖。

方法同浙麦冬。

加工方法:是将洗净的根放在晒席上或晒场上暴晒,晒干水汽后,用双手轻搓(不要搓破表皮),搓后又晒,晒后又搓,反复5~6次,直到除去须根为止。

等到干燥后,用筛子或风车除去折断的须根和杂质,选出块根即可出售。

商品规格:纺锤形,半透明,表面淡白色;断面牙白色,木质心细软。

味微甜,嚼之少粘性。

一等:每50g190粒以内,无须根。

二等:每50g300粒以内,余同一等。

三等:每50g300粒以外,最小不低于麦粒大,间有乌花、油粒不超过10%,余同一等。

3湖北山麦冬
主产地:湖北麦冬产区位于汉水中游平原的襄阳、谷城、老河口等县市。

形态特征:湖北麦冬植株为多年生草本,叶丛生、革质、条形,长15~3Ocm,宽0.2~0.6cm,先端急尖或钝,茎部包以褐色的叶鞘,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

湖北麦冬具有开花不结实的现象,而是在花序上长出小叶或小苗。

湖北麦冬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直径0.1~0.25cm,上端有时可见皱缩横环纹,中部或末端膨大成长椭圆形或纺睡形的肉质块根。

湖北麦冬块根呈纺睡形,两端略尖,长1.2~3cm,直径0.4~0.7cm,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纵皱纹。

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黄色或棕黄色,角质状,中央具细小淡黄色木心。

气微,味甜,嚼之发粘。

生长习性: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 800~2 100 h,年总辐射在101~110 kca/cm2之间。

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在4 700~5 400℃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 000 mm之间,降水分配不匀,一般夏季多,冬季少。

无霜期在229~248 d,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1月中旬,终霜日一般在3月中、下旬。

湖北麦冬种植地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油沙土,矿质营养丰富,土壤耕层团粒状结构,上松下紧,通气透水。

繁殖方法:种苗繁殖。

栽种时间:湖北麦冬栽种时间以3月下旬为佳。

栽种方法:栽种前将选好的种苗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5min,作消毒处理,以杀灭种苗上的越冬麦冬黑斑病病菌。

栽种时每穴栽3~4个单株,株行距20cm×22cm,栽3~4 cm深,横竖成行,栽后踏实,浇足蹲根水。

采收期及方法:湖北麦冬块根采收在种植后第二年3~4月进行,过早、过迟均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人工采挖麦冬块根,用两齿锄头从栽培地的一端开挖,深约50 cm左右,挖起整蔸麦冬苗,打掉土垡,手摘块根或用细齿耙刮掉须根上的块根,装入竹篮或萝筐中用水洗净,然后摊晒,直至块根表面干燥。

加工干燥:1烘炕干燥将洗净摊晒表面干燥的麦冬块根置于炕床上烘炕,炕上垫上竹帘,再摊放麦冬,厚约15 cm,烘炕温度控制在50~60℃,每炕2~3 h时,均匀翻动麦冬,烘2~3 d即可干燥。

2架空离地薄膜覆盖干燥麦冬采收时节,若遇连续好晴天,可将洗净的麦冬块根,置于露天下高地架空(架空高度在30cm以上)的竹席上,厚约2~3 cm,然后
用不透气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砖块或木棍压住,日晒夜露。

一个星期即可干燥。

3通风干燥机干燥用通风干燥机干燥麦冬块根,不受天气影响,且效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