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因与路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因与路径选择国际上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曾存在两种模式。
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性银行模式。
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
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它标志历时66年由美国首先建造的金融“防火墙”被拆除了,同时意味着全球主要西方国家已全部进入了银行全能化经营时代。
一.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原因(一)内在动因金融资产的专用性是全能银行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因。
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对已经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进行再配置的难易程度。
按照经济学理论,要素存量(资产存量)的重新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
随着资产专用性增强,改变旧资产的转换成本和时滞成本会提高。
对于金融业,可从资本(可分为现实资本和人力资本)、信息和人员素质这三个方面分析其资产专用性。
其中,现实资本在银行业与证券业中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货币,而现金和存款等货币的转换成本几乎为零。
至于人力资本、金融信息与人员素质,由于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服务对象、宏观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高度业务相关等因素,它们的专用性也很低。
在西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目前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使得各个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促进了金融业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从而使金融资产的专用性更趋减弱,银行全能化也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发展起来。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资产专用性很低,造成它们之间进入或退出对方行业并不需要提供高的额外成本,这种很强的要素替代性和通用性,加上金融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性,金融各分支行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避免向金融业外行业支付过高扩张成本,此时全能银行成为最优选择。
(二)外在动因银行全能化除了有其特有的内在动因外,还有许多外在动因:1.竞争压力加大。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选择_投资银行学_[共5页]
投资银行学教程30五、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选择1.综合发展阶段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金融体制改革使我国金融体制走向混业经营,这也奠定了我国投资银行综合型发展的模式。
各大商业银行都开办证券经纪业务,我国的证券公司也成为商业银行主导下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初步形成的过程中,银行在资金、技术、人员和组织管理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分离发展阶段199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开始实施,确立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
1997年年底,国务院进一步强调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与之相对应,银行业和证券业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监管主体——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按照分业经营原则,证券业务必须与商业银行、保险、信托业务分离,由此诞生了一批金融集团下属的证券公司,如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就是分业经营的产物。
当世界走向混业经营道路的时候,我国刚刚完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转换。
我国的证券市场不仅起步晚,而且是从零开始的,因此早期的证券公司大多是由银行办起来的,是银行的分支机构。
随着证券市场的清理整顿,我国在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中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而当中国花了巨大成本实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之时,国门外的潮流却纷纷在向混业经营的道路上飞奔。
那我们到底是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还是同国门外的银行一样走向混业经营呢?现实需要我们作出客观的分析。
一是看国际潮流,二是看国内现状,三是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四是看经营模式的组合运用。
从国际潮流看,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模式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在大多数国家选择全能型银行模式面前,我们还选择分业管理模式,必将在全能银行面前溃不成军,因此我国金融业采用混合经营模式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
从国内现状看,我国证券业发展历史不长,市场不成熟,法规不完善,风险控制力薄弱。
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实行综合型的全能银行制模式时机尚不成熟。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中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模式。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以传统银行业务为基础,同时也不断创新发展。
在传统银行业务中,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
商业银行从公众募集存款并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贷款,通过获得的利差实现盈利。
此外,商业银行还经营着支付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信用卡业务等业务,这些都是传统的银行业务。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逐渐转型,开始拓展其他金融业务。
例如,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供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股票发行、基金销售、债券承销等。
此外,商业银行还开展了国际业务,如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
这些新业务的开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能力。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特点是务实稳健。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追求高利润、高风险的经营方式,而是更注重稳定和风险控制。
这种务实稳健的经营模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和风险事件中能够相对稳定地运营,并保持着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损失率。
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来预测、评估和控制风险。
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捐款助学、扶贫济困等。
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最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客户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储备。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趋势
标 ;另 一方面 ,多样 化的业务组合 有效的分散 了银 行的经营风 险 。保 证 了银行 收益 的稳 定性。不过 ,我们也 不可避免地看 到混业经营模 式 存在 的一些弊端 ,如增加 内部成 本 、 增 强经营风 险以及监管 困难 等问
参考文献 : 【 1 ] 赵夏 爽. 我 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和展 望Ⅲ. 赤峰 学院 学报 ,
业 务范围上的混业和经营机制上的 昆业 。 二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模 式比较
应该有效运用社会监督 的作用 ,充分发挥外部监管体 系的作 用。 3 . 分 阶段巩 固创新 我国商业 银行业 务
首 先 ,稳 步发 展传统 业务 ,改善 传统业 务 ,同时加 大对 中间业 务 的发展 。积极实施业务创 新战略 ,加大创 新力度 ,适度发 展金融控 股公 司。此外 ,应加大对 国有 商业银行 的并 购重组力度 , 有 步骤的建 立我 国的超级大银行 。按 照规模效益原则 ,对银行的现有分 支机构进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趋势
■李洁琼
摘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要: 随着世界金 融创新的发展和银行 自身发展 的需要 ,我 国商业银 行选择混业 经营模式是 必然趋 势。本文从分 业经营和
分业经营 混 业 经 营
混业 经营两种模 式的优 劣势 出发 ,结合我 国的 国情 ,初 步探 讨 了我 国商业银行 实行混业 经营的若干对 策。
题。
能 ,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 5 .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 ,为混业经 营提供强有 力的技 术支持 在 由分业经 营一 混业经 营的过 程中 , 要 重视高新技术的运用 ,努 力提高我 国金融业的 电子化 、信息化水平 ,这将 使金融机构 的业务创 新成为可 能。利用现代高新技 术手段不断建 立和创新 中国金 融监管体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是一种有特定客户群体的金融机构,它以发放贷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金融服务为主。
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各种金融业务,包括发放贷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还可以向客户提供汇款服务、票据业务、外币兑换等服务。
2、金融管理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国家财政政策,为客户提供合理的金融管理服务,使客户获得最大的收益。
3、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包括理财计划、保险、债券、基金等,从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4、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还需要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来确保自身资金的安全。
银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需要及时跟踪客户的经营状况以及担保人的物质财产状况,以确保贷款的收回。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采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定期检查账户调整,确保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
以上就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借助自身的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作者:章玺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05期[摘要]近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各国利率普遍持续走低,以贷存款利率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效益面临严重考验,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
加入WTO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业更是直接面临来自国外金融同业的激烈竞争。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概念,从而为国内商业银行启动资本市场业务打开了方便之门。
本文拟从发展投行的外部因素、内在条件方面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一、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国际上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有全能银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两种。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全能银行模式并不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银行集团经营模式,它属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中的一种。
另一种是商业银行内部综合经营模式。
这两种经营模式的区别见表一。
由于商业银行直接控股非银行金融业务在我国缺少法律依据,除目前已成立的中金公司、中银国际两家国有商业银行控股的投资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很难突破法律障碍而组建自身的银行集团。
即使突破了法律障碍,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自身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商业银行还不具备采取银行集团经营模式的现实条件。
而且这种模式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解决许多政策法律、有效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此种经营模式暂时还不具有法律基础与现实条件。
商业银行通过内设机构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综合经营模式应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商业银行在这种模式下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有利于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增加盈利渠道,实现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二是商业银行通过内设机构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综合经营模式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现代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的核心优势及经营模式选择
【金融与保险】现代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的核心优势及经营模式选择葛宏波 曹 昱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在现代金融体系下,决定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的三个主要的核心优势:渠道优势、信息优势与整合优势。
分析了这三个核心优势对于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所分别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 核心优势 经营模式现代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要求其经营模式随之相应调整,而合理选择经营模式的关键在于,在选定的这种模式下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商业银行的核心优势。
一、现代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面临调整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是存贷款业务,包括短期存贷款业务与中长期的存贷款业务,在金融市场尚不成熟时情况下,商业银行成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最主要中介机构,并且商业银行这种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作用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但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无论是在货币市场还是在资本市场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这迫使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相应的调整,业务的调整必然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随之而调整。
现代金融体系下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竞争者商业银行业务的竞争者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货币市场短期存款短期贷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商业票据资本市场中长期存款中长期贷款契约型储蓄股票、债券 如上表所示,在现代金融体系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别面临不同的竞争者。
在货币市场上,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的短期存款的吸引力明显下降,而这类机构在发行基金后,主要的投资方向为商业票据,又进一步压缩了短期贷款业务的空间。
在资本市场上,养老基金、企业年金以及人寿保险公司等契约型储蓄机构的发展又削弱了商业银行中长期的负债资金来源,2000年,美国的契约型储蓄机构所吸收的资金已经是商业银行的3倍,这类机构的主要投资方向为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又对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资产业务构成了冲击。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当前国际上主要的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可 分为全能银行型和金融控股公司型这两种。前 者以德国为代表,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了存贷 款、 信托、 投资、 证券和保险等一切与资金融通 有关的业务;后者则以美国为首, 即成立一个金 融控股公司来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 司进行业务渗透并对它们有决策权,下属各类 金融机构则在法律上相对独立。
进人股 市就开了政 策的 口子; 人 民银行 对商业
我国已于 2001 年 12 月成功加人 WTO, 根据我国人世所作的承诺, 2006 年 12 月后, 我 们已不可能继续依靠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来对相 对落后的国内银行业进行保护。中资银行将直 接面对资金实力充足、 管理先进、 服务高效的混 业经营的外国金融机构的挑战,如果国内金融 业的经营模式仍然坚持分业形态,在将来的竞 争中必然处干劣势,因此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 的转变已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银行业发展已经取 得巨大的进步,构建了覆盖各个地区和层面的
冲突。 另外, 在预先了解有关客户破产风险增加 的信息时,金融集团可能会诱导客户来发行股 票或债券, 并通过证券部门承销其有价证券, 发 行收人用于归还成员银行的贷款。通过这样的 交易, 既降低了银行部门产生坏帐的可能性, 又 使证券部门盈利,但信用风险却转移给了不知 情的外部公众。 2, 集团内部的风险传递。 风险传递是指集 团内某一成员发生的经营事故可能引起其它成 员单位的流动性困难或大幅影响后者业务量, 当一个集团成员陷人财务困境时,可能会由于 已有的资金往来而使其它集团成员被迫救助 , 从而发生新的资金往来 ,扩大整个金融集团的
1 德 国全能银 行模 式
混业经营之所以能吸引众多金融机构, 是因为相对于分业经营来说 ,它能给金融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机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本文将就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展开论述,从中揭示其特点与优劣之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可以概括为传统型与创新型并行发展。
传统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通过吸收存款,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和贷款服务,并通过利差获取收入。
这种经营模式稳定、风险较低,对于经济的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转向创新型经营模式。
创新型商业银行利用科技手段,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和电子银行等业务,通过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吸引更多客户,增加收入来源。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具有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相结合的特点。
在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代理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如发放住房贷款、承担国家对外支付等任务,同时也可以开展个人和企业存贷款、理财、外汇兑换等各项金融服务。
这种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模式使得商业银行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设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
再次,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注重风险控制与合规经营。
在金融领域,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商业银行必须具备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防范等方面。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规经营,确保自身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规经营愈发重要,也使得商业银行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最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等新业态的兴起,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科技应用,提高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一
、
引 言
三、 商业银 行经营的两种模 式特点及各 自利弊 的比较
经济 全球化 的发 展 , 带动 了金融 自由化和 全球化 的不断深
分业 经营 、 分业 管理得 以长期存在 是有其 自身优势 的。分 业 经营 的优点 在于 : 业 务分工 明确 , 有 利 于培养 不 同业 务 的专 业技 术和专业 管理水平 以及监管机 构监管 ; 分业 经营通过 限制 银行 从事某些业 务还能 降低银行 经营管理 的难度 , 在一定程 度 上 弥补金 融监 管及金 融机 构 自我约束 机制 与管 理体制 等方 面 的不 足 , 起 到有效 防范风险 、 维持金 融体 系稳 定的作用 , 有利 于
浅谈我 国商业银 行经 营模 式的选择
专 ( 苏州 大 学 东吴 学 院 , 江 苏 苏州 2 1 5 0 2 1 )
摘 要: 银 行 业是 一个 国家经济风 向的指 南针 。 长期 以来 , 我 国银行 业 一直 实行分 业 经营制 度 。 这一 制度稳 定 了市场 , 降低 了金 融 风险 , 有利 于银行 业 的健 康发展 。但 同时也使 得 商业银 行 小 而分散 , 业务 单调 , 不利 于满足 客 户的 多层 次需 求及银 行 业务拓 展 ,
相 比与分业经 营模式 , 混 业经营 的优 点在于 : 第一 , 混业 经 营可有效 地控 制金融 风险 , 降低 自身 的非 系统性 风 险 , 保持 商 业银行 和整个金 融体 系的稳定 。第 二 , 混业制度下 银行对企 业
提供 包括 投资在 内的全方 位 的金融服 务 ,既有 利于企 业 的发
新形势下银行业 健康发展 的安全和效 率 , 要靠新 的利润增 长点 和多元化 的资产组合 , 改变资金 来源 主要 依靠存款 的单一
工商银行的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
工商银行的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好的,以下是一篇完整的《工商银行的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的文档:一、引言工商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其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具有独特性和广泛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商银行的业务类型和运营模式,帮助读者了解该行的业务特点和运作方式。
二、业务类型1.存款业务:工商银行提供多种存款产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
此外,工商银行还提供多种货币市场工具,如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2.贷款业务:工商银行提供各种贷款产品,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企业贷款、住房贷款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
此外,工商银行还提供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特色贷款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3.投资银行业务:工商银行提供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债券发行、股票交易、基金管理等,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此外,工商银行还积极开展并购业务,为企业提供并购咨询和实施服务。
4.资产管理业务:工商银行提供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信托、保险、基金等,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
此外,工商银行还积极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方案。
5.其他业务:除了上述主要业务外,工商银行还提供各种其他服务,如企业财务顾问、国际结算、银行卡增值服务等。
三、运营模式1.以客户为中心:工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2.渠道多元化:工商银行采用多种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柜台等。
这些渠道不仅方便客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还提高了工行的服务覆盖面。
3.科技驱动:工商银行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升级和优化信息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可以帮助工行更精准地分析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风险控制:工商银行重视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这包括对客户信用评级、贷款审批流程、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思考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金融服务市场开放步伐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现阶段,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模式,是与现阶段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和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培育了我国的金融职能,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和金融风险的防范。
但我们在肯定分业经营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日趋暴露的不足之处。
顺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要求,混业经营模式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而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之所以选择分业经营模式,最关键的因素是金融风险的控制。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实现从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必须以金融风险能得以有效控制为前提条件。
在现阶段我前国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混业经营是值得探讨的。
本文首先阐述西方金融体制“混业—分业—混业”的变迁及动因,分析这一发展过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的启示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接着分析现阶段我国选择分业经营模式原因——是由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及基本国情决定的,阐明了分业经营模式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最后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并且探讨我国实现从分业到混业过渡的对策,即遵循“渐进过渡”的原则,逐步推进并最终实现混业经营:维持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总体格局,在现有法律框架和政策下开展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金融创新;选择试点行,逐步向全能银行推进;同时,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和金融监管创新,缩短混业进程。
关键词:金融模式分业混业金融监管监管创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可分为两种,即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这两种经营模式各有利弊:分业经营模式,以英、美、日等国为代表,综合分析英、美、日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和地区,发现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整个金融系统运行的风险,它通过限制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划清证券业与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风险和投资风险,从而使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得到控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专业化服务;分业经营可使监管部门实行分业管理,促进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传统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主要经营对象是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存款、贷款融资以及汇兑等业务。
这种模式主要依赖于银行的资金融通能力和信誉度,通过吸收储户存款,发放贷款以及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来获取利润。
现代化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加强金融创新和多元化业务拓展。
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细分市场服务:商业银行在面向市场时通过细分客户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特点,推出专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拓展市场份额。
3.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出线上支付、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操作,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便利性。
4.跨境业务拓展: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或开展异地业务,拓展跨境业务,增加国际收入,提升对外竞争力。
5.资本市场服务:商业银行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合作,开展股票托管、创新金融产品发行等服务,提供更多投资渠道和工具,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不仅包括传统模式,还涉及到现代化模式的发展。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灵活调整经营模式,加强金融创新,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确保经营模式选择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
分业经营通俗地说就是商业银行分别从事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票据业务和外汇业务等不同业务,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并实现盈利。
这种经营模式在今天的金融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是指接收公众的存款,为存款人提供安全、稳定、便利的存款服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主要的基础业务,其中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各种形式的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存款业务获取资金,从而形成存款负债,为其他业务提供资金来源。
在存款业务中,商业银行通过设立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者。
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存款者的选择。
商业银行还会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存款服务,例如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支取,定期存款则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存放。
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是指向客户提供资金借贷,并收取一定的利息和手续费。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等。
个人贷款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和购房等,企业贷款则是为企业提供发展资金。
在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贷款金额、还款期限等因素决定利率和还款方式。
贷款利率的设定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不仅可以获取利息收入,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票据业务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是指代客户出具、贴现和支付各类票据的业务。
票据是一种具有一定期限、金额和付款人承诺支付的金融工具。
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中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为客户提供了方便的支付和融资手段。
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包括贴现、承兑和支付等环节。
其中,贴现是商业银行购买客户持有的票据,从而提前获取与票据金额相等的资金;承兑是商业银行根据票据上的承兑人的承诺,在票据到期时支付票据金额;支付是商业银行代客户支付各类票据。
外汇业务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外汇兑换、跨境收付款和外汇存取款等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大,外汇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越来越重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
但 可 以同 时 控 股 商 业 银 行 、 券 公 司 或 保 险公 证
司 。需要说 明的是 , 金融 控股 公 司 的业 务 范 围受
4 : 激励 约束 。选 拔机 制方 面。 首要 的 .高管 任务应 该是 将银 行 家市场 的建 设 提上 议 事 日程 ,
到金 融监 管 当局 的约 束 , 必须 得 到批 准 后才 能 且 从 事 与金融 有关 的业 务活 动 , 这些 业务 活 动一 般
范 国英
融风 险。 当前城 市商 业 银 行 公 司治 理 的 关 键 在
于 如何堵住 这 方 面的漏 洞 , 范 非 国有股 东 的控 规 股行 为 , 大股 东控 制 和城市 商业 银 行经 营管 理 在 尤其 是存 款安 全之 间建立 防火 墙 。 3 .董 事 会 。 当 前 面 临 的 主要 问 题 有 两 个 :
键 在 于 国有 商业 银行 运营及 其绩 效 的透 明化 , 因 此 加强 国有 商 业 银 行 的 信 息 透 明 化 建 设 实 属
必要。
( 田风摘 自《 部金 融》 0 8年 第 5期 《 司 西 20 公 治理与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 )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于申珅
【期刊名称】《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银行业是一个国家经济风向的指南针。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制度。
这一制度稳定了市场,降低了金融风险,有利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小而分散,业务单调,不利于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银行业务拓展,实现规模效应。
自中国加入WT0以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在不断加强,而同时遇到的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正面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严峻挑战。
这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紧跟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步伐,以混业经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必须选择适合中国当前与长期发展需要的混业经营模式。
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作为国际潮流势不可挡,混业经营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最终选择。
本文通过分析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利弊,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阐述我国银行业实施混业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并就现状和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于申珅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3
【相关文献】
1.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理性选择
2.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及选择
3.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
4.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5.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摘要]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电子化的日益推进,综合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加入WTO后,我国银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打造能与国际大商业银行相抗衡的中资银行,就应该不断进行体制及经营模式改革,走一条适合市场需要的经营之路。
因此,除了分业经营是不够的,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实现从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必须以金融风险能得以有效控制为前提条件。
在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监管下,努力加以实现混业经营。
第一部分定义银行经营模式及对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经营模式的变迁介绍和分析,试图从银行业经营模式变迁的历史说明:银行的经营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部分则是关于银行经营模式的理论论述,主要是从风险、效率、银企关系、经营收益这四个方面介绍相关的理论。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分业经营模式的分析说明分业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营环境,理应改变。
第四部分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对经营模式的要求,认为混业经营模式是其必然选择。
[关键词] 经营模式分业经营混业经营[Abstract]With th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globalization, electronic daily advancement,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financi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nd of. China on December 11, 2001 officially became a member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fter China entered the WTO, bank fac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explicitly stipulated in China's current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mode is the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supervised ".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fast development today, the face of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o improve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business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create with major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can rival, Chinese Banks, you should constantly system and management mode reform, follow a for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management path.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separate operation is not enough,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o as quickly as possible from separate to mixed-business management of transition, must take the financial risks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for the prerequisite.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nder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and work hard to achieve mixed-business management. The first part of bank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defini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bank management mode i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change from the banking business model, tries to change history explains: bank business models and is not fixed, but to change as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bank management model of theories, mainly from risk, efficiency, argues relations, management gains introduced the four aspects related theory.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through to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of our country currentdifferentiated management pattern analysis that pattern differentiated management already incommensurate now business environment, should be changed. The fourth part elaborat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itself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model of requirements, think mixed-business management mod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Key words] business model;mixed operation mode ;separate operation mode一、银行经营模式及对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经营模式的变迁介绍和分析(一)经营模式1.分业经营:不能既经营银行业,又经营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等金融业务,实现银行业与后三者的分离。
2.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混业经营服务,集商业银行,证券业务,投资管理,信托服务,保险服务,融资租赁,商业结算等业务为一身,客户到任何一个营业点都可以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一条龙”式金融服务。
(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经营模式及发展历程(1)加入WTO后,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机遇,但更是一种挑战。
巨大的冲击,必然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与国际金融业的全面接轨,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清楚、正确地认识国际金融业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的世界各国金融业大都实现混业经营。
20世纪30年代以前,伴随着经济和证券市场的繁荣与膨胀,商业银行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大量参与证券投资业务,甚至参与证券投机,高额利润的驱动使商业银行业务毫无约束地相互渗透,形成了金融业务的万能机构。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处于交叉和融合阶段。
经济大危机后的分业。
30年代至70年代末,经济危机给整个西方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银行首当其冲,无数银行关闭,证券市场季度萎靡。
沉痛的代价迫使人们去寻求危机产生的原因,美国政府认识到银行信用的盲目扩张和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地卷入风险很大的股票市场,是整个经济崩溃的罪魁祸首。
为了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美国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该法第一次明确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银行只能在经营证券或者受理存贷款业务中两者择其一,也标志着美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的开始。
随后很多国家相继开始采纳这一模式,从而形成了二战后银行分业经营格局。
现代混业经营。
70、8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浪潮的涌起,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分业限制在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先后取消,以及1999年11月4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揭开了金融业又一次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篇章。
①(2)金融体制变迁的动因分析美国是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最典型的国家,但美国从70年代末期逐渐放宽了对银行的业务限制。
1977年,美国放宽了对《证券法》的解释,商业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开始从事证券经济业务;1980年,美联储批准J.P摩根公司重返证券业,接着,另外一些重量级的商业银行纷纷设立了各自的证券机构。
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废除了已实施66年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正式宣告了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1986年,英国宣布银行业可以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从而打开了银行业与证券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此外,1990年以来,韩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逐步迈入银行业与证券业交叉运行的潮流。
对美、英等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迁,不能局限地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模式的变化,它实际上是金融业内在要求与外在压力的联动所导致的。
②1.资金具有不断扩展获得利润的内在要求。
无论银行、证券还是保险业,都需要通过资金不断地循环流动,获得利润,寻求增值。
通过混业经营,可实现资金在各个领域中的优化配置,在一个更高的规模和利润水平下实现风险和收益平衡。
另一方面,从资金运作效率看,分业经营是资金运动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不利于资金灵活调动,其潜在的系统风险有可能比混业经营更大。
2.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客户要求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金融业竞争加剧,形成了对金融机构的外在压力。
谁能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满足客户对多元化产品的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