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摘要】转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严重者将影响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因此,必须通过试验找出短路点,并予以消除,使发电机恢复正常运行。

本文以我厂的#2发电机匝间短路故障为例,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分析和判定了绕组存在的匝间短路故障。

【关键词】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分析;处理
一、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的危害﹑原因及分类
当转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时,严重者将使转子电流增大﹑绕组温度升高﹑限制发电机的无功功率;有时还会引起机组的震动值增加,甚至被迫停机。

因此当发生上述现象时,必须通过试验找出匝间的短路点,并予以消除,使发电机恢复正常运行。

发电机转子绕组产生匝间短路故障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
1.结构设计不合理。

如匝间采用衬垫绝缘时,端部铜线侧面裸露,当运行中积灰和着落油垢后,会造成匝间短路。

2.制造工艺不良,如在转子绕组下线、整形等工艺过程中,损伤了匝间绝缘;或绝缘材料中存在有金属性硬粒,刺穿了匝间绝缘造成匝间短路。

(如铜线有硬块,毛刺都会损伤匝间绝缘。


3.运行中在电、热和机械等综合应力作用下,绕组产生残余变形﹑位移,致使匝间绝缘断裂﹑磨损﹑脱落或由于赃污等,造成匝间短路。

4.运行年久,绝缘老化,也会造成匝间短路。

转子绕组的匝间短路,按其短路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种。

所谓稳定的匝间短路是指这种短路与转子的转速和温度等均无关。

而不稳定的匝间短路,则与转子的转速和温度等有关,也即在高转速、低转速、高温或低温时才发生短路,或者在转速和温度同时作用下,才能出现短路。

二、匝间短路故障的最初发现
在1997年,我厂#2发电机大修时,按规程规定,进行了转子规定项目的试验。

1.现行试验标准和规程规定,发电机在交接或大修时都应对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进进行测量。

用双桥法测得转子直流电阻Rdc= 0.3408Ω(注:已换算到20°C,以后的数值无特殊说明,均为已换算后的),和历史数据相比,降低了0.23% 。

转子绕组存在匝间短路时其直流电阻会减小。

测量结果与基值或历次测量值比较有较大的变化时,应查明原因。

2.测量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发现所测结果和历史数据比较,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也发生了变化。

而“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与原始或前次的测量值比较,是判断转子绕组有无匝间短路比较灵敏的方法之一。

这是因为当绕组中发生匝间短路时,在交流电压下,流经短路线匝中的短路电流,约比正常线匝中的电流大n(n为一槽线圈总匝数)倍,其方向与正常匝的电流方向相反,它有着强烈的去磁作用,并导致交流阻抗大大下降,功率损耗却明显增加。

”(见《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296页)本次测量的交流阻抗比1991、1994年的值均下降8.7%,功率损耗增加了10.7%,变化明显。

3.分析:测量直流电阻,当转子绕组只有1-2匝短路时,其电阻变化很小,一般均小于1%,仅通过直流电阻的变化,不能确定是否有匝间短路。

故此方法只有
在短路匝数较多时方能奏效。

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法因接线简便,测试的灵敏度较高等优点,而为现场广泛采用。

但此方法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常降低其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如试验时施加电压的大小,转子所处位置﹑电源频率﹑短路点接触电阻及短路线匝在槽内所处位置等。

虽然我们已经在试验中将这些因素的影响缩减到最小程度,但此法也不足以最后判定是否存在着匝间短路。

为了进一步确认是否有匝间短路,使用了功率表向量投影法和相位法,结合这两种方法进一步综合判断。

4.功率表向量投影法:单开口变压器原理是,对转子绕组施加交流电压,则形成转子绕组相当于原绕组,开口变压器的绕组相当于副绕组的感应系统。

如被测转子线槽无匝间短路,则同一极面下各槽测得的感应电势和相位应基本相同。

试验时,对转子绕组滑环施加电压后,将单开口变压器BsBs在转子本体槽齿上逐槽移动,在每一槽齿上将Bs所测得的电流通入功率表W,并用开关K切换三次不同的线电压至功率表,测得三个功率值,然后将其投影在对称平衡的三相线电压相量图上,分别在各电压向量上取值,并做出垂直于相应电压向量的垂线,三垂线相交得P点,OP即为所求的该槽线圈的综合向量, 绘出转子绕组各槽线圈的综合向量。

当转子绕组无匝间短路时,各槽线圈的综合向量的幅值和相角基本一致,若某槽线圈有匝间短路时,则该线圈的幅值和相角将发生变化。

据此,分析各槽线圈的综合相量,即可判断转子绕组有无匝间短路。

转子绕组第10槽和第23槽属同一匝,所做的向量与其他槽相位比较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说明第10、23槽存在匝间短路。

5.相位法:开口变压器感应电势的数值和相角,在线圈有匝间短路的对应槽会有变化。

相位角的获得采用了双踪示波器,转子加压为100v,为消除干扰,使用了保护隔离变压器(220v/
6.3v)。

由实验数据分析,转子绕组第10槽和第23槽属同一匝,所测数据及幅角与其它槽正好相反,说明存在匝间短路。

6.综合分析:综合以上测试结果,确实存在匝间短路。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对发电机来讲是一种常发性的缺陷,对有些机组来讲,存在轻微性的匝间短路故障,并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通过对直流电阻、交流阻抗、功率损耗测试结果的定量分析,并考虑未影响发电机的出力的实际情况。

分析认为,匝间短路并不严重,可以继续使用,但在运行中应加强监视。

经请示领导同意,决定继续运行。

三、匝间短路故障的最终处理
到了2002年,发电机经过了5年的正常运行,未发现重要数据的明显变化,说明最初的分析基本正确。

2002年5月,#2发电机组要进行大修。

利用此次大修,找到并根除#2机转子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

大修前,我们继续分别测量了直流电阻﹑交流阻抗﹑功率向量投影﹑和相位角,从所测得的具体数值发现,匝间短路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

在厂家(哈尔滨汽轮机厂)来人的指导和配合下,取下了转子两端的护环,想先通过测量交流分包压降,再一次确定匝间短路的具体匝数。

测分包压降前,测量外环对极中间连线整体电压降为103v,内环对极中间连线整体电压降为109v。

我们发现,本应基本相等的数据出现了6v的差值,匝间短路很可能出现在外环对极中间部分。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因长度的不同,从小包到大包,电压呈现均匀增大的趋势,但对应的23-10槽,电压数却出现了异常减小,这和我们在1997年所做出的结论完全一致。

最后,采用直流压降计算法,找到了准确的匝间短路位置。

直流压降计算法,是应用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导出的计算短路点的公式。

取下转子一端的护环,给转子绕组通入恒定的直流I ,然后在有匝间短路的线圈上,测得每匝的电压U11﹑U22﹑U23 值等,并测量无匝间短路的线圈电压U。

根据《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第316页文章所述,“(1)短路点在测量的另一端的端部线圈上时,则测量的电压中有两个接近的较小值,其他的电压值基本相等;若短路点在端部线圈的弧线中点时,则两个较小的电压值趋于相等。

(2)当短路点在槽部时,测量的电压值中有两个低于正常电压值的大小值。

大小值相差的程度与短路点在槽部的位置有关,若短路点越靠近测量端,则两者的差值越大;越靠近另一端则两者的差值越小。


根据计算结果,在第10槽中的第18﹑19匝之间(每包共19匝)的汽侧槽口处存在着匝间短路。

按计算结果,检修人员在第10槽离槽口8cm处找到了故障点。

四、匝间短路的消除﹑结论
在厂家的配合下,对所判定的位置进行了重包绝缘。

重包绝缘后又重新测量了交流分包压降,各包的变化趋势正常,说明匝间短路已消除。

检修人员回装了护环。

回装护环后,转子回装前,再一次测量了各项数据:
1.用双桥法测得直流电阻R20= 0.3412Ω,比1997年增大0.4%,和1994年数据基本吻合。

2.从新测得的交流阻抗看,数值和1997年比有了明显增大,和故障前的1994年数据基本吻合。

3.重新使用功率表向量投影法﹑相位法进行了回检,从数据结果上看,原有缺陷已不复存在,数据就不再这里赘述了。

综合分析各试验数据,可以判定,匝间短路已经消除,此次匝间短路消除工作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
[2]《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西南电业管理局试验研究所.
[3]《高压试验培训技术与考工试题》水利电力出版社.
[4]《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及诊断技术》电力工业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