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问题,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大特 征,它使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态度出现了 二元化倾向: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乐 天安命的豁达态度。
第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乱世与盛世) 乱世——建安风骨:三曹七子,慷慨悲凉
盛世 盛唐气象:即盛唐精神,是我国历史上继汉代以
后又一强大的民族精神与国民精神的代称。 1、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贺知章《咏柳》 2、富于开拓进取的时代感,体现出生生不息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天人合一境界与道德修养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涉及的基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大精神在苏轼身上得到全面的 展现,而儒、法、道、佛、易五种 思想在苏轼内心融会贯通,所以 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道德修养 而言,苏轼达到了极致。
总之,健康开朗、热情自信、朝气蓬勃、 乐观向上、追求探索是盛唐时代心理和盛 唐诗歌的基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中 国古典诗歌自强不息进取精神的内蕴。
第二,乐天安命的豁达态度
乐天安命在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 里早就有所表现。如《豳风·七月》。
乐天安命在表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内外 交困、矛盾重重的时代表现得比较充分
6、大气磅礴、兼容并包,各种思想、文化、艺 术等的交融和发展。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连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自强不息精神。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反映现实苦难,批判现实弊端的社会良知和 勇气。
杜甫的诗歌。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体现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门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民胞物与”在道德情感上的体现就是富 有爱心,爱生命、爱自然、爱家庭、爱社 会、爱人。
人民诗人——杜甫 首先,杜甫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
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 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 代言人。其诗也具有“诗史”性质。
如“三吏Leabharlann Baidu别” 、《兵车行》、 《羌村三首》等。
5、体现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二、国身通一精神与道德修养 国身通一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 屈原的“三大政治理想”: 修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 《离骚》: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 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 旧山河,朝天阙。
李清照(1084—1156)
1126、1127、1128、1129-8-18、 1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仁 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仁的思想体现为三大 精神,并深深影响着中国文人的道德修养。
民胞物与 国身通一 天人合一
一、民胞物与情怀与道德修养
“民胞物与”一词,出自宋代理学家张载 《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其次,在其位,谋其政,始终以替天下广 大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被誉为“诗圣”。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
第三,爱生命、爱家人、推己及人。
如北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王夫之的养生哲学 六然四看 六然: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 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四看: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
西南大学 李达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杂而又集合的体系。
庞杂:
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现象——九流十家。
到了魏晋时代,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就出现了 易、儒、法、道、佛五家思想并列的态势。
集合体系: 第一,文史哲不分家。 第二,九流十家,以儒家为核心。 以儒家文化为旨归,终极目标是追求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乱世与盛世) 乱世——建安风骨:三曹七子,慷慨悲凉
盛世 盛唐气象:即盛唐精神,是我国历史上继汉代以
后又一强大的民族精神与国民精神的代称。 1、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贺知章《咏柳》 2、富于开拓进取的时代感,体现出生生不息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天人合一境界与道德修养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涉及的基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大精神在苏轼身上得到全面的 展现,而儒、法、道、佛、易五种 思想在苏轼内心融会贯通,所以 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道德修养 而言,苏轼达到了极致。
总之,健康开朗、热情自信、朝气蓬勃、 乐观向上、追求探索是盛唐时代心理和盛 唐诗歌的基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中 国古典诗歌自强不息进取精神的内蕴。
第二,乐天安命的豁达态度
乐天安命在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 里早就有所表现。如《豳风·七月》。
乐天安命在表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内外 交困、矛盾重重的时代表现得比较充分
6、大气磅礴、兼容并包,各种思想、文化、艺 术等的交融和发展。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连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自强不息精神。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反映现实苦难,批判现实弊端的社会良知和 勇气。
杜甫的诗歌。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体现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门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民胞物与”在道德情感上的体现就是富 有爱心,爱生命、爱自然、爱家庭、爱社 会、爱人。
人民诗人——杜甫 首先,杜甫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
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 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 代言人。其诗也具有“诗史”性质。
如“三吏Leabharlann Baidu别” 、《兵车行》、 《羌村三首》等。
5、体现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二、国身通一精神与道德修养 国身通一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 屈原的“三大政治理想”: 修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 《离骚》: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 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 旧山河,朝天阙。
李清照(1084—1156)
1126、1127、1128、1129-8-18、 1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仁 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仁的思想体现为三大 精神,并深深影响着中国文人的道德修养。
民胞物与 国身通一 天人合一
一、民胞物与情怀与道德修养
“民胞物与”一词,出自宋代理学家张载 《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其次,在其位,谋其政,始终以替天下广 大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被誉为“诗圣”。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
第三,爱生命、爱家人、推己及人。
如北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王夫之的养生哲学 六然四看 六然: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 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四看: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
西南大学 李达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杂而又集合的体系。
庞杂:
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现象——九流十家。
到了魏晋时代,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就出现了 易、儒、法、道、佛五家思想并列的态势。
集合体系: 第一,文史哲不分家。 第二,九流十家,以儒家为核心。 以儒家文化为旨归,终极目标是追求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