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脱硫系统组成部分解析

常见的脱硫系统组成部分解析
常见的脱硫系统组成部分解析

常见的脱硫系统组成部分

脱硫塔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塔及塔内件的设计是否合理是脱硫系统能否长期高效运转的关键。脱硫塔塔体为大型钢结构壳体,主要由主体结构、喷淋层、除雾器及冲洗水系统、浆池、管道系统组成。塔壁上接管法兰,开孔、平台爬梯及人孔门较多,尤其是大开口的烟道进出口对塔体承力能力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脱硫塔系统喷淋层、除雾器及冲洗水系统、浆池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烟气压力、浆液冲刷、塔体及其附件自身重量、风雪荷载、地震荷载等作用力影响。

1、主体结构

本工程选用塔内件少、结垢机率小、系统阻力小、运行维修成本较低的喷淋空塔, 2台机组脱硫装置均设置在烟囱附近。脱硫塔设 3层平台,通过旋转爬梯可以到达各层脱硫塔平台, 便于塔内件安装及后期维护检修。脱硫塔规格为小 5.2m

x21.2m 下部 6m 为浆池部分,直径与塔体相同。塔中上部为 3层喷淋层,两用一备,其上方设置两级除雾器,配套三层冲洗水系统。脱硫塔浆池部分用 12 mm 厚钢板制作,其余部分用 8 mm 厚钢板制作。为防止过流烟气扰动引起结构震颤,塔体外部采用 12号槽钢卷弧进行结构补强,相邻槽钢间距为 3m ,进出口烟道与塔体壁板对接处亦做适当补强。

2、喷淋层

脱硫塔喷淋层的设计主要是喷淋层布置符合喷淋浆液的覆盖率,使吸收浆液与烟气能充分接触进行中和反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脱硫效率。为避免烟气量增大或煤种变化引起 SOZ 含量超过设计值而导致脱硫效率下降的现象,喷淋层设上、中、下三层,两用一备,相邻喷淋层在竖直方向分30“角错开布置,结构如图 3所示。从图 3可知,喷淋层主要由主管、支管、喷嘴组成。主管和支管在脱硫塔端面内对称布置,形成一个管网系统,该系统能使浆液在脱硫塔内均匀分布。由于喷淋层管路的合理优化布置设计,保证了浆液能在整个脱硫塔断面上进行均匀喷淋,喷淋覆盖率可达170% ~250%。综合考虑塔内防腐耐温耐压等苛刻工况条件,浆液喷淋管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整个管网分段加工,采用缠绕对接连接工艺。喷嘴为切线型空心锥喷头,碳

化硅材质,设计时应根据压力、流量、喷射角度及喷淋覆盖率等因素选型。喷嘴进口与管路对接处较大缝隙用腻子封堵形成圆滑过渡, 13~ 16层玻璃布缠绕固定,连接时应严防树脂流挂喷嘴内部固化后堵塞喷嘴。由于喷嘴进口直径相对喷淋管路要小很多,进

口有一较长水平段,直接缠绕连接影响管道内浆液流通,且制作难度较大,连接不牢固,在管路与喷嘴之间连接一段长度 20 cm直径与喷嘴进口直径相当的细管作为过渡,采用承插连接方式可避免此现象的发生。系统运行过程中,喷淋管内外分别受到高流速浆液和烟气的冲刷,很容易引起结构震颤,喷淋层下部需设置支撑梁。

3、除雾器及冲洗水系统

除雾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分离烟气所携带的粒径 15um 以上的浆液微滴, 确保烟气的含水率在 75 mg 以下进烟囱高点排放。目前较为常用的除雾器有平板式和屋脊式两种,本工程采用前者。

脱硫塔组件

在脱硫塔内,除雾器分上下二级(一般情况下,采用厚度 1.2-2.0 mm 挤拉玻璃钢波纹板组装而成。这样做的原因有二条 :一方面便于安装检修,检修人员踩压在上面不致歪塌 ; 另一方面,气体流过不致波动变形,同时节省树脂用量。下层除雾器波纹板间距较大,为 3. 5 cm ,主要去除烟气中较大液滴,属粗除雾 ; 上层间距较小,为 2. 8 cm,且波形板板片设有挡水槽,可进一步去除烟气中更为细小的液滴,属精除雾。除雾器下方设有环形板和方管支撑, 环形板为圆环钢板,厚为 1.2cm ,宽度为 l0cm 。

为了防止浆液液滴粘在除雾器波纹板上结垢,影响烟气通道,造成系统阻力较大,在两层除雾器上下部位设有三层冲洗水层,材质为玻璃钢。根据工程经验和试验数据确定,除雾器的冲洗强度设计为 0. 08 m; /hmZ。冲洗管上设有多个塑料喷嘴,与管路内丝连接。喷嘴依据流量、压力、雾化粒径和角度进行选型, 喷出液滴直径在20-30 um 之间, 由下至上逐层冲洗, 冲洗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导致烟气带水量加重。根据经验,选择好冲洗压力和喷嘴角度至关重要,喷头入口压力 0. 2 MPa,喷洒角

900,冲洗水管与除雾器的高差在 0. 5-0.6m之间, 对清洗除雾器叶片内侧沉积物效果较好。

4、浆池

本工程浆池设置在脱硫塔底部,为 4-6m 区域,浆液停留时间设计为 4 min。双碱法脱硫与石灰石或石灰法脱硫工艺相比,浆池沉积物较少,无需设置搅拌装置,但为防止前段除尘器出现异常,导致大量粉尘淤积到脱硫塔底部结成硬块,进而堵塞设备或管道,塔底设置一层冲洗水层。浆池设置 pH 计、隔膜压力变送器分别监测浆液 pH 值及液位,数据传输至 PLC 控制

系统,并显示在操作画面上

5、塔外浆液喷淋管

塔外浆液喷淋管要求管内耐磨耐蚀, 目前大致有碳钢衬橡胶和玻璃钢两种, 本工程采用前者。碳钢衬胶管道是一种以钢管道骨架,内衬耐磨、防腐以及耐高温的橡胶作为衬里层,通过橡胶自身物理和化学性能从而降低了浆液对外部结构冲击力、腐蚀等,大大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施工时先将碳钢管道切割成 1. 5一 3. 0m 的管段,两端用法兰连接,管道现场组装定位后拆卸外送衬胶,衬胶完毕后返回现场重新组装。目前国内玻璃钢管多为插管手糊加强性连接,连接部受弯和喷浆时可能由震颤现象易引起疲劳开裂,使用有一定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玻璃钢管道用于脱硫系统具有较大发展趋势。

正常的双碱法工艺流程:

把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加入氧化池,在氧化池通过氧化风机进行氧化(曝气,氧化后浆液进去沉淀池沉淀,沉淀后的污泥进去蓄泥池搅拌,再由旋流器将蓄泥池中搅拌后的污泥进行一级处理,处理出来的上清液返回到沉淀池,旋流器处理出来的还有一定量的污泥,在打入皮带压滤机中进行二级处理,最后产生的石膏外运或高品质的石膏卖给建筑材料厂商, 处理出来的二级上清液直接自流到循环水池中使用,再由循环泵将循环水池中的循环水打入脱硫塔,通过脱硫塔喷淋层中的喷枪出来与含有二氧

化硫的烟气进行充分反应,反应后烟气在通过除雾器进行分离浆液微滴,最后进去烟冲排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反应出来的浆液通过浆液泵打到蓄水池中搅拌,再将搅拌后的浆液用泵打回氧化池。其中在循环水池中会有 PH 值检测氢氧化钠浓度,当氢氧化钠浓度≤ 9(正常浓度在 9-12之间时,要添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也是如此。

系统组成:

脱硫塔 ---工艺楼(设备间、氧化池、沉淀池、沉淀池、蓄泥池、循环水池、泵间、电控室 ---石灰石粉仓 ---蓄水池 ---在线监测

半干法脱硫方案(2020年整理).doc

烟气脱硫 技术方 1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项目概况 某钢厂将就该厂烧结机后烟气进行烟气脱硫处理。现烧结机烟气流程为烧结机一除尘器一吸风机一烟囱。除尘器采用多管式除尘器,除尘效率大于90%。主要原始资料如下: 1.2主流烟气脱硫方法 烟气脱硫(简称FGD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法,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最为有效和主要的技术手段。 FGD其基本原理都是以一种碱性物质来吸收SO,就目前国内实际应用工程, 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FGD技术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以石灰石、生石灰为基础的钙法; 2、以镁的化合物为基础的镁法; 3、以钠的化合物为基础的钠法或碱法; 4、以化肥生产中的废氨液为基础的氨法; 最为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而其中应用最 为广泛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和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针对本工程,

我公司将就以上两种脱硫方法分别进行设计、描述,并最终给出两方案比较结果。 1.3 主要设计原则 针对本脱硫工程建设规模,同时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系统简单可靠等原则,我方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主要设计原则: 1、脱硫剂采用外购成品石灰石粉(半干法为消石灰粉),厂内不设脱硫剂制备车间。 2、考虑到烧结机吸风机出口烟气含硫浓度为2345 mg/Nd3,浓度并不是很高, 在满足环保排放指标的前提下,脱硫装置的设计脱硫效率取》90%。 3、脱硫装置设单独控制室,采用PLC程序控制方式。同时考虑同主体工程的信号连接。 4、脱硫装置的布置尽可能靠近烟囱以减少烟道的长度,减少管道阻力及工程投资。

第二章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方案 2.1工艺简介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和可靠的工艺。该工艺 以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通过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洗涤, 发生反应, 以去除烟气中的S02反应产生的亚硫酸钙通过强制氧化生成含两个结晶水的硫酸 钙(石膏)。 图2.1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该工艺类型是:圆柱形空塔、吸收剂与烟气在塔内 逆向流动、吸收和氧化在同一个塔内进行、塔内设置喷淋层、氧化方式采用强制氧 化。 与其他脱硫工艺相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主要特点为: ?脱硫效率高,可达95%以上; ?吸收剂化学剂量比低,脱硫剂消耗少; ?液/气比(L/G )低,使脱硫系统的能耗降低; ?可得到纯度很高的脱硫副产品一石膏,为脱硫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 条件; ?采用空塔型式使吸收塔内径减小,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 ?采用价廉易得的石灰石作为吸收剂; ?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系统可用率可达 97%以上; ?对锅炉燃煤煤质变化适应性较好; ?对锅炉负荷变化有良好的适应性。 2.2 反应原理 原咽吒 Eimn 嗫收塔 ?工艺水 猜坏泵 脈冲捲浮 氧化空宅 节石蕎察液加梳姑 '事空皮出脱水机 吸收剂浆罐

半干法脱硫工艺特点介绍

半干法脱硫工艺的特点: 、工艺原理描述 锅炉尾气在CFB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中得以净化,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循环流化床理论和喷雾干燥原理,采用悬浮方式,使吸收剂 Ca(OH》在吸收塔内悬浮、反复循环,与烟气中的SO等酸性气体充分接触、反应来实现脱除酸性气体及其它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烟 气脱硫工艺分7个步骤:⑴吸收剂存储和输送;⑵烟气雾化增湿调温;⑶脱硫剂与含湿烟气雾化颗粒充分接触混合;⑷二氧化硫吸收;⑸增湿活化;⑹灰循环;⑺灰渣排除。⑵、⑶、⑷、⑸四个步骤均在吸收塔中进行,其化学、物理过程如下所述。 A .化学过程: H2O 、SO2、H2SO3 反当雾化水经过双流体雾化喷嘴在吸收塔中雾化,并与烟气充分接触,烟气冷却并增湿,氢氧化钙粉颗粒同应生成干粉产 物,整个反应分为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状态反应,反应步骤及方程式如下: ⑴S02被液滴吸收; S02(气)+H2O_^H 2SO3(液) ⑵吸收的S02同溶液的吸收剂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Ca(OH)2(液)+H2SO3(液)—CaSO(液)+2H2O Ca(OH)2(固)+H2SO3(液)—CaSO(液)+2H2O ⑶液滴中CaSO3达到饱和后,即开始结晶析出 CaSO3(液)—CaSO(固) ⑷部分溶液中的CaSQ与溶于液滴中的氧反应,氧化成硫酸钙

CaS03(液)+1/202(液)T CaSO(液) ⑸CaS04(液)溶解度低,从而结晶析出 CaS04(液)T CaS0(固) ⑹对未来得及反应的Ca(0H)2 (固),以及包含在CaS03(固)、CaSO(固)内的Ca(0H)2 (固)进行增湿雾化。 Ca(0H)2 (固)T Ca(0H2 (液) S02(气)+H2CTH 2SO3(液) Ca(0H)2 (液)+H2SO3(液)TCaSO(液)+2H2O CaS03(液)T CaS0(固) CaS03(液)+1/2O2(液)T CaS0(液) CaS04(液)T CaS0(固) ⑺布袋除尘器脱除的烟灰中的未反应的Ca(0H》(固),以及包含在CaSCS固)、CaS0(固)内的CaQH* (固)循环至吸收塔内继续反应。 Ca(0H)2 (固)T Ca(OH2 (液) S02(气)+H2CTH 2S03(液) Ca(0H)2 (液)+H2SO3(液)TCaS0(液)+2H2O CaS03(液)T CaS0(固) CaSQ(液)+1/2O2(液)T CaS0(液) CaSC4(液)T CaS0(固) B .物理过程: 物理过程系指液滴的蒸发干燥及烟气冷却增湿过程,液滴从蒸发开始到干燥所需的时间,对吸收塔的设计和脱硫率都非常重要。

脱硫系统划分

2.1.1 烟气脱硫 基本流程: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电除尘器(ESP1)→吸收塔(RCFB)→电除尘器(ESP2)→吸风机→烟囱 从锅炉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烟气,引入一级电除尘器(简称ESP1)。经过ESP1 除尘器后烟气进入RCFB吸收塔,烟气在塔内发生脱硫反应,烟气被吸入到吸收塔底部,吸收塔底部为一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时被加速并与喷入的吸收剂(消石灰)相混合,且在吸收塔内喷入的雾化水使烟气温度降至70~75°左右,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和含量极少的SO3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然后烟气从吸收塔顶部直接进入后电除尘器2(ESP2),ESP2入口烟气含量800G/NM3,经ESP2除尘后的含尘量≦100MG/NM3,经过两台引风机引入烟囱排放。 2.1.2 工艺水系统 脱硫岛工艺水系统分LDH消化用水系统和吸收塔降温用水系统。电厂来的水源经自动反冲洗滤水器后进储水箱;水箱内的水由水泵(一用一备共两台)输送到特制的回水喷嘴,喷入消化器/吸收塔;喷嘴的回水直接由管道回流到水箱。喷嘴的回水调节由回水管道上的调节阀来实现。 2.1.3 流化、输送空气系统 流化用气点主要有:再循环斜槽、ESP2直通灰斗斜槽、石灰仓、消石灰仓底部流化板再循环斜槽由于需要的压力较小,可以通过离心风机出来的空气流化,ESP2直通灰斗斜槽、石灰仓、消石灰仓底部流化板一般利用罗茨风机出来的空气流化,也可以用压缩空气来流

化。 输送用气点有:石灰仓下料、LDH斜槽下料、旋风分离器Ⅱ下料、消石灰仓下料、吸收塔下料、ESP2四电场下料、缓冲灰仓下料。 这些下料均需要输送到附图中所示的相应的位置,输送空气利用罗茨风机的实现。 空气系统还包括一路,消化器鼓风机到消化器底部,顺便可以流化LDH再循环斜槽。 2.1.4 石灰输送系统 基本流程:罐车→石灰仓→石灰干消化粉斗→消化器→旋风分离器1→消石灰仓→吸收塔 石灰输送系统的输送介质为生石灰和消石灰,当在消石灰仓下料输送系统故障时,LDH再循环斜槽下料消石灰和旋风分离器2下料消石灰可以直接送到吸收塔。在消化岛调试期间,也可以用罐车直接将外买的合格消石灰粉送到送到消石灰仓,然后再输送到吸收塔。 由上可见,不论某输送系统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能保证吸收塔反应的正常运行。 另有一套由外运石灰直接输送到除尘器2,以保证锅炉启动时斜槽有一定的物料回到吸收塔。 2.1.5 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仪用气点主要有:仓顶除尘器吹扫用气;到各气动阀、控制箱仪用气。 检修用气点:消化器喷嘴回水调节用气;吸收塔喷嘴回水调节

半干法脱硫技术

一、工艺概述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兼有干法与湿法的一些特点,其既具有湿法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干法无污水排放、脱硫后产物易于处理的好处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兴起的比较先进的烟气脱硫技术,它具有投资相对较低,脱硫效率相对较高,设备可靠性高,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因此它的适用性很广,在许多国家普遍使用。 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根据循环流化床理论,采用悬浮方式,使吸收剂在吸收塔内悬浮、反复循环,与烟气中的S02充分接触反应来实现脱硫的一种方法。 利用循环悬浮式半干法最大特点和优势是:可以通过喷水(而非喷浆)将吸收塔内温度控制在最佳反应温度下,达到最好的气固紊流混合并不断暴露出未反应的消熟石灰的新表面;同时通过固体物料的多次循环使脱硫剂具有很长的停留时 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脱硫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与湿法烟气脱硫相比,具有系统简单、造价较低,而且运行可靠,所产生的最终固态产物易于处理等特点。 二、技术特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在集成浙大和国外环保公司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煤质和石灰品质及国家最新环保要求,经优化、完善后开发的第三代半干法技术。它是在锅炉尾部利用循环流化床技术进行烟气净化,脱除烟气中的大部分酸性气体,使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达到排放要求。 与第一、第二代半干法相比,第三代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以下特占: 八、、? 1、在吸收塔喉口增设了独特的文丘里管,使塔内的流场更均匀。 2、在吸收塔内设置上下两级双流喷嘴,雾化颗粒可达到50µm以下,精确 的灰水比保证了良好的增湿活化效果,受控的塔内温度使脱硫反应在最佳温度下进行,从而取得较高的脱硫效率,较长的滤料使用寿命。 3、采用比第二代更完善的控制系统,操作更简捷。 4、采用成熟的国产原材料和设备,降低成本,节约投资. 5、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 6非常适合中小型锅炉的脱硫改造。 7、输灰采用上引式仓泵,耗气量小,输灰管路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同时,在仓泵和布袋之间增设中间灰仓,使仓泵运行更稳定、可靠。 8、固体物料经袋式除尘器收集,再用空气斜槽回送至反应器,使未反应的脱除剂反复循环,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而提高脱除剂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9、根据烟气净化需要,添加适量的活性炭等添加剂可改变循环物料组成,有效的吸附脱除二噁英和重金属等毒性大、难去除的污染物,达到特殊净化效果。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技术改良和优化,目前掌握的第三代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克服 了第一代半干法脱硫装置易塌床、易磨损、系统阻力大、运行不可靠及第二代半干法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床措施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床措施浙江洁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吴国勋、余绍华、傅伟根、杨锋 【摘要】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技术要求高,建立和稳定流化床是两个关键点,只有做好恰当的流化床设计和配置合理的输送设备,才可保证脱硫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床体 1、简介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技术是较为先进的运用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法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主要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以达到高效脱硫的目的,其脱硫效率可根据业主要求从60%到95%。该法主要应用于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已运行的单塔处理烟气量可适用于6MW~300MW机组锅炉,是目前干法、半干法等类脱硫技术中单塔处理能力最大、在相对较低的Ca/S摩尔比下达到脱硫效率最高、脱硫综 合效益最优越的一种方法。 该工艺已经在世界上10多个国 家的20多个工程成功运用;最大业 绩项目烟气量达到了1000000Nm3/h, 最高脱硫率98%以上,烟尘排放浓度 30mg/Nm3以下,并有两炉一塔、三炉 一塔等多台锅炉合用一套脱硫设备 的业绩经验,有30余套布袋除尘器的业绩经验,特别是在奥地利Thesis热电厂300MW机组的应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干法处理烟气量最大的典范之作;在中国先后被用于210MW,300MW,50MW 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硫。 但是很多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项目由于未能建立稳定的床体,导致项目的失败,不能按原有计划完成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在此讨论一下关于“循

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流化床的建立及稳定措施”的相关问题。 2、循环流化床脱硫物理学理论 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建立的流化床使脱硫灰颗粒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使颗粒表面生成物的固形物外壳被破坏,里面未反应的新鲜颗粒暴露出来继续参加反应,从而客观上起到了加快反应速度、干燥速度以及大幅度提高吸收剂利用率的作用。另外由于高浓度密相循环的形成,塔内传热、传质过程被强化,反应效率、反应速度都被大幅度提高,而且脱硫灰中含有大量未反应吸收剂,所以塔内实际钙硫比远远大于表观钙硫比。 而建立稳定的流化床,就需要有分布均匀的流场和一定高度的床料。可见该技术的重点是:1、建立稳定的流化床;2、建立连续循环的脱硫灰输送系统。而这两个基本项的控制技术就成为了整个脱硫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循环流化床的动力学特性。 脱硫循环流化床充分利用了固体颗粒的流化特性,采用的气固流化状态为快速流态化(Fast Fluidization)。快速流态化现象即细颗粒在高气速下发生聚集并因而具有较高滑落速度的气固流动现象,相应的流化床称为循环流化床。 当向上运动的流体对固体颗粒产生的曳力等于颗粒重力时,床层开始流化。 如不考虑流体和颗粒与床壁之间的摩擦力,根据静力分析,可得出下式,并通过式(2-1a 、1b)可以预测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 ()12 12 3221R c g d c c u d e r p r p f mf p mf -??? ? ????-+= μρρρ=μ ρ (2-1a) ()2 3μρρρg d Ar r p r p -= (2-1b) 式中: c 1=33.7,c 2=0.0408 mf e R ——对应于mf u 的颗粒雷诺数; p ρ ——颗粒密度,kg/m 3; r ρ ——流体密度,kg/m 3;

半干法脱硫方案..

烟气脱硫 技术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项目概况 某钢厂将就该厂烧结机后烟气进行烟气脱硫处理。现烧结机烟气流程为烧结机—除尘器—吸风机—烟囱。除尘器采用多管式除尘器,除尘效率大于90%。主要原始资料如下: 1.2主流烟气脱硫方法 烟气脱硫(简称FGD)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法,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最为有效和主要的技术手段。 ,就目前国内实际应用工程,FGD其基本原理都是以一种碱性物质来吸收SO 2 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FGD技术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以石灰石、生石灰为基础的钙法; 2、以镁的化合物为基础的镁法; 3、以钠的化合物为基础的钠法或碱法; 4、以化肥生产中的废氨液为基础的氨法; 最为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和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针对本工程,

我公司将就以上两种脱硫方法分别进行设计、描述,并最终给出两方案比较结果。 1.3主要设计原则 针对本脱硫工程建设规模,同时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系统简单可靠等原则,我方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主要设计原则: 1、脱硫剂采用外购成品石灰石粉(半干法为消石灰粉),厂内不设脱硫剂制备车间。 2、考虑到烧结机吸风机出口烟气含硫浓度为2345 mg/Nm3,浓度并不是很高,在满足环保排放指标的前提下,脱硫装置的设计脱硫效率取≥90%。 3、脱硫装置设单独控制室,采用PLC程序控制方式。同时考虑同主体工程的信号连接。 4、脱硫装置的布置尽可能靠近烟囱以减少烟道的长度,减少管道阻力及工程投资。

第二章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方案 2.1工艺简介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和可靠的工艺。该工艺以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通过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洗涤,发生反应,以去除烟气中的SO2,反应产生的亚硫酸钙通过强制氧化生成含两个结晶水的硫酸钙(石膏)。 图2.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该工艺类型是:圆柱形空塔、吸收剂与烟气在塔内逆向流动、吸收和氧化在同一个塔内进行、塔内设置喷淋层、氧化方式采用强制氧化。 与其他脱硫工艺相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主要特点为: ·脱硫效率高,可达95%以上; ·吸收剂化学剂量比低,脱硫剂消耗少; ·液/气比(L/G)低,使脱硫系统的能耗降低; ·可得到纯度很高的脱硫副产品-石膏,为脱硫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采用空塔型式使吸收塔内径减小,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 ·采用价廉易得的石灰石作为吸收剂; ·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系统可用率可达97%以上;

半干法脱硫技术方案(1)

3×75t锅炉 烟气脱硫除尘工程总承包 技术方案 业主方: 总包方:山东先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八年三月

目录 1、技术规范 (2) 工程范围 (2) 设计范围: (2) 设计内容 (2) 设备制造及供货 (4) 设备及系统安装 (25) 设计基础资料 (26) 锅炉主要特性 (26) 厂址气象和地理条件 (28) 土建设计基础资料 (29) 脱硫剂(生石灰)品质要求 (29) 工程方案 (29) 工艺设计 (29) 主要设计原则, (30) 方案设计 (30) 性能保证值 (34) 总包方提供的基本参数 (35) 设备清册(设备厂家供参考、设备选型以初设选型为准) (41) 2业主人员培训 (48) 培训内容 (48) 培训方式 (48) 设计联络会 (49) 3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51) 概述 (51) 工厂检验 (51) 设备监造 (52)

1、技术规范 工程范围 山东临沂电厂位于位于临沂市以南,距市区约3公里,在大菜园村以南,许家冲村以西地区,北距临沂火车站3公里,东距沂河5公里,位于临沂市规划区范围以内。 为改善电厂周围及临沂地区的大气环境,根据临沂发电厂二氧化硫治理规划和环保要求,临沂电厂将继续对剩余锅炉进行脱硫技改工作,本期工程将先行对5#、6#锅炉加装脱硫装置。综合各方面情况考虑,临沂电厂机组设计含硫量为%。 本工程为改造工程,采用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其装置在60%-100%BMCR工况下进行全烟气脱硫,脱硫效率不低于90%。 本工程包括脱硫除尘岛内系统正常运行、紧急情况处理及检修等所必需具备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择、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及安装、土建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考核验收、消缺、培训和最终交付投产等方面的内容。总包应对脱硫除尘岛的性能负全部责任。 设计范围: 本脱硫技改工程包括脱硫岛内5#、6#机组锅炉脱硫除尘岛内所有土建、机务、电气、控制等设计。(业主方提供建设场地内地质勘探及勘探结果、设计基础参数。)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及设计范围的各分项详细方案, 编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资料, 现场设计施工交底。 设计内容 土建项目 本工程所有设备、设施基础

半干法脱硫系统组成

附件2脱硫系统组成 脱硫除尘岛主要由烟气系统、一级除尘器、脱硫塔、脱硫布袋除尘器、脱硫灰循环系统、吸收剂供应系统、烟气系统、工艺水系统、流化风系统等组成。 1.烟气系统 从锅炉空气预热器出来的原烟气经一级除尘器后,从底部进入脱硫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烟气进入脱硫除尘器除尘,经净化后的烟气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往大气。脱硫除尘后的SO2浓度、粉尘浓度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2. 一级除尘器 脱硫反应器前设置一级除尘器,除了考虑利用预除尘器收集粉煤灰,提高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外,主要是考虑机组燃煤中灰分的含量对脱硫反应的影响。若在脱硫反应器前不设置预电除尘器,大量的粉煤灰直接进入脱硫反应器并在脱硫系统内富集,由于反应器内的物料量是一定的,当大量的无效粉煤灰占据了脱硫反应空间,反应器内有效的吸收剂成分自然就要降低,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一是脱硫率降低;二是大量吸收剂与多余的物料一起排到系统外,造成吸收剂的严重浪费,运行成本急剧提高。 因此,一级除尘器通常采用静电除尘器(BEL型),除尘效率大约在80%即可。 3.脱硫塔 脱硫塔是一个有7个文丘里喷嘴的空塔结构,主要由进口段、下部方圆节、文丘里段、锥形段、直管段、上部方圆节、顶部方形段和出口扩大段组成,全部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塔内完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和支撑杆件,也无需设防腐内衬。脱硫塔采用钢支架进行支撑,并在下部设置两层满铺平台。 脱硫塔进口烟道设有均流装置,出口扩大段设有温度、压力检测装置,以便控制脱硫塔的喷水量和物料循环量。塔底设紧急排灰装置,并设有吹扫装置防堵。

4. 脱硫布袋除尘器 脱硫布袋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对粉尘特性不敏感的特点,本工程所配的脱硫除 尘器为鲁奇型低 压回转脉冲布袋除尘器,下面具体说明这种布袋除尘器的设计特点: LPJJFF 型布袋除尘器的设计技术特点介绍如下: 图2-1脱硫布袋除尘器示意图 1) 采用上进风方式,降低入口粉尘浓度,提高滤袋的使用寿命。 烟气从脱硫塔进入布袋除尘器,采用上进风方式。这一结构既可减小烟气的运行阻 力,又可以充分 利用重力,使粗颗粒的粉尘直接进入灰斗,减少滤袋的负荷,提高滤袋 的使用寿命。 2) 采用经特殊表面处理的聚苯硫醚(PPS )改性滤料。 采用经特殊表面处理的进口 PPS 改性滤料,可很好地适应长期使用要求,持续运行 温度为75C ? 160C ,瞬间可耐190C 。 选择合理的气布比,以同时适合脱硫和不脱硫两种工况。 3) 采用不间断回转的脉冲清灰方式,减少了脉冲阀数量,大大降低了维护工作量。 1、净气室 2、出风烟道 3、进风烟道 T i 5、花板 6、滤袋 7、检修平台 8、灰斗 IO 占 4、进口风门

半干法脱硫技术介绍

半干法脱硫技术介绍 一、概述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是八十年代末德国鲁奇(LURGI)公司开发的一种新的半干法脱硫工艺,这种工艺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以干态消石灰粉Ca(OH)2作为吸收剂,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在脱硫塔内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以达到高效脱硫的目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通过化学反应,可有效除去烟气中的SO2、SO3、HF与HCL等酸性气体,脱硫终产物脱硫渣是一种自由流动的干粉混合物,无二次污染,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综合利用。该工艺主要应用于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单塔处理烟气量可适用于蒸发量75t/h~1025t/h之间的锅炉,SO2脱除率可达到90%~98%,是目前干法、半干法等类脱硫技术中单塔处理能力最大、脱硫综合效益最优越的一种方法。 二、CFB半干法脱硫系统工艺原理 Ca(OH)2+ SO2= CaSO3 + H2O Ca(OH)2+ 2HF= CaF2 +2H2O Ca(OH)2+ SO3= CaSO4 + H2O Ca(OH)2+ 2HCl= CaCl2 + 2H2O CaSO3+ 1/2O2= CaSO4 三、流程图 四、CFB半干法脱硫工艺系统组成 1. 脱硫剂制备系统 2. 脱硫塔系统 3. 除尘器系统 4. 工艺水系统 5. 烟气系统

6. 脱硫灰再循环系统 7. 脱硫灰外排系统 8. 电控系统 五、CFB半干法脱硫工艺技术特点 1. 脱硫塔内烟气和脱硫剂反应充分,停留时间长,脱硫剂循环利用率高; 2. 脱硫塔内无转动部件和易损件,整个装置免维护; 3. 脱硫剂和脱硫渣均为干态,系统设备不会产生粘结、堵塞和腐蚀等现象; 4. 燃烧煤种变化时,无需增加任何设备,仅增加脱硫剂就可满足脱硫效率; 5. 在保证SO2脱除率高的同时,脱硫后烟气露点低,设备和烟道无需做任何防腐措施; 6. 脱硫系统适应锅炉负荷变化范围广,可达锅炉负荷的30%~110%; 7. 脱硫系统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 8. 脱硫系统能耗低、无废水排放; 9. 投资、运行及维护成本低。

脱硫系统中英文对照表

脱硫系统中英文对照表 NO 中文 English 英文缩写 A A B B C C D D GGH GGH 1 D C M备用D O点DCM SPARE DO(RELAY) 2 SPPA 内部D O点SPPA INTERNAL USED DO 3 FGD 02 FGD02 4 FGD 03 FGD03 5 FGD 05 FGD05 6 石膏脱水系统Gypsum dewatering G-DW 7 石膏脱水Gypsum dewatering G-DW 8 石灰石制备系统LIMESTONE PREPARATION LS-PR 9 旁路烟气挡板BPS DMP 10 旁路挡板BPS DMP 11 增压风机BUF 12 石膏浆液缓冲箱G-SL TK 13 石膏浆液G-SL 14 吸收塔ABR 15 浆液循环泵SLURRY CIRCULAR PUMP S-C-P 16 循环泵Circular Pump C-P 17 石膏旋流器Gypsum cyclone[?sa ikl?un] G-C 18 就地操作位置LOC 19 密封空气SEAL AIR SL-A 20 补给水流量调节M-U-W FL 21 润滑油流量低LU-OIL F L 22 出线断路器OT/BK 23 工业水进水I-W IN 24 高压水截止电动门HP-W V 25 氧化风机OAF 26 事故保安MC C 段SF MCC 27 MC C 电流MCC CUR 28 事故保安段SF 29 废水处理W/W 30 水力旋流器Hydrocyclone H-C 31 废水旋流站W/W-C 32 截止电动门CK-V 33 进水电动门IN/W V 34 出口母管排浆电动门OUT BUS PIPE OUT SLURRY OT-SL V

半干法脱硫工艺特点介绍

半干法脱硫工艺的特点: 一、工艺原理描述 锅炉尾气在CFB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中得以净化,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循环流化床理论和喷雾干燥原理,采用悬浮方式,使 吸收剂Ca(OH) 2在吸收塔内悬浮、反复循环,与烟气中的SO 2 等酸性气体充分接触、反应来实现脱除酸性气体及其它有害物质的 一种方法。烟气脱硫工艺分7个步骤:⑴吸收剂存储和输送;⑵烟气雾化增湿调温;⑶脱硫剂与含湿烟气雾化颗粒充分接触混合;⑷二氧化硫吸收;⑸增湿活化;⑹灰循环;⑺灰渣排除。⑵、⑶、⑷、⑸四个步骤均在吸收塔中进行,其化学、物理过程如下所述。 A.化学过程: 当雾化水经过双流体雾化喷嘴在吸收塔中雾化,并与烟气充分接触,烟气冷却并增湿,氢氧化钙粉颗粒同H 2O 、SO 2 、H 2 SO 3 反应生成干粉产物,整个反应分为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状态反应,反应步骤及方程式如下: ⑴SO 2 被液滴吸收;

SO 2(气)+H 2 O→H 2 SO 3 (液) ⑵吸收的SO 2 同溶液的吸收剂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Ca(OH) 2(液)+H 2 SO 3 (液)→CaSO 3 (液)+2H 2 O Ca(OH) 2(固)+H 2 SO 3 (液)→CaSO 3 (液)+2H 2 O ⑶液滴中CaSO 3 达到饱和后,即开始结晶析出 CaSO 3(液)→CaSO 3 (固) ⑷部分溶液中的CaSO 3 与溶于液滴中的氧反应,氧化成硫酸钙 CaSO 3(液)+1/2O 2 (液)→CaSO 4 (液) ⑸CaSO 4 (液)溶解度低,从而结晶析出 CaSO 4(液)→CaSO 4 (固)

⑹对未来得及反应的Ca(OH) 2 (固),以及包含在CaSO 3 (固)、 CaSO 4 (固)内的Ca(OH) 2 (固)进行增湿雾化。 Ca(OH) 2 (固) →Ca(OH) 2 (液) SO 2(气)+H 2 O→H 2 SO 3 (液) Ca(OH) 2 (液)+H 2 SO 3 (液)→CaSO 3 (液)+2H 2 O CaSO 3(液)→CaSO 3 (固) CaSO 3(液)+1/2O 2 (液)→CaSO 4 (液) CaSO 4(液)→CaSO 4 (固) ⑺布袋除尘器脱除的烟灰中的未反应的Ca(OH) 2 (固),以及包含在CaSO 3 (固)、 CaSO 4 (固)内的Ca(OH) 2 (固)循环至吸收塔 内继续反应。 Ca(OH) 2 (固) →Ca(OH) 2 (液)

火电厂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电力系统及仿真机应用专业名词英汉对照说明 1、WDPF操作员站菜单专业名词英汉对照 2、WDPF操作员站系统图专业名词英汉对照 3、WDPF操作员站键盘专业名词英汉对照 4、FORNEY操作员站键盘专业名词英汉对照 5、FORNEY操作员报警(ALARMS)信息英汉对照 6、(系统图)常用计量单位英汉对照相机 附录1:WDPF操作员站菜单专业名词英汉对照 图号英文(缩写) 中文英文全称与注释2201 BLR COMBUSTION 锅炉燃烧BLR→boiler锅炉 2202 STEAM 蒸汽 2203 DRUM METAL TEMP 汽包金属温度TEMP→temperature温度2204 SH STEAM 过热器蒸汽SH→super heater过热器2205 RH STEAM 再热器蒸汽RH→reheater再热器2206 BOILER WATER 汽包水位 2207 BLR DRAIN&BLWDWN 锅炉疏水与排污BLWDWN→blow down 排污 2208 BLR FUEL OIL 锅炉燃油 2209—MILL#1—MILL#6 #1磨—#6磨另一表示方法为PUL #1 2214 PUL→pulverizer粉磨机2215 FLUE GAS 烟气 2216 PRIM AIR 一次风PRIM→primary一次的2217 SEC AIR 二次风SEC→secondary二次的 2218—PA FAN A/B OIL 一次风机(A/B)油站PA→primary air 一次风2219 2220—FD FAN A/B OIL 送风机(A/B)油站FD→forced draft压力通风2221 2222—ID FAN A/B OIL 引风机(A/B)油站ID→induced draft引力通风2223 2224—AH A/B 空预器AH→air heater

干法、半干法脱硫技术介绍

干法脱硫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干法脱除烟气中SO2的各种技术应用及其进展情况,对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即研究开发出优质高效、经济配套、性能可靠、不造成二次污染、适合国情的全新的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烟气脱硫二氧化硫干法 前言:我国的能源以燃煤为主,占煤炭产量75%的原煤用于直接燃烧,煤燃烧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如烟气中CO2是温室气体,SOx可导致酸雨形成,NOX也是引起酸雨元凶之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破坏臭氧层以及产生光化学烟雾等。总之燃煤产生的烟气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之一。中国的能源消费占世界的8%~9%,SO2的排放量占到世界的15.1%,燃煤所排放的SO2又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7%。中国煤炭一年的产量和消费高达12亿吨,SO2的年排放量为2000多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煤炭量将达18亿吨,如果不采用控制措施,SO2的排放量将达到3300万吨。据估算,每削减1万吨SO2的费用大约在1亿元左右,到2010年,要保持中国目前的SO2排放量,投资接近1千亿元,如果想进一步降低排放量,投资将更大[1]。为此199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划定了SO2污染控制区及酸雨控制区。各地对SO2的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并且开始实行SO2排放收费制度。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减少污染源、净化大气、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正在被亿万人们所关心和重视,寻求解决这一污染措施,已成为当代科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控制SO2的排放量,既需要国家的合理规划,更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低费用、低耗本的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SO2和酸雨危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按工艺特点主要分为湿法烟气脱硫、干法烟气脱硫和半干法烟气脱硫。 湿法脱硫是采用液体吸收剂洗涤SO2烟气以脱除SO2。常用方法为石灰/石灰石吸收法、钠碱法、铝法、催化氧化还原法等,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以其脱硫效率高、适应范围广、钙硫比低、技术成熟、副产物石膏可做商品出售等优点成为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烟气脱硫方法。但由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大、动力消耗大、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运行费用和技术要求高等缺点,所以限制了它的发展速度。 干法脱硫技术与湿法相比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设备简单、维修方便、烟气无需再热等优点,但存在着钙硫比高、脱硫效率低、副产物不能商品化等缺点。 自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对干法脱硫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大量研究和不断的改进,现在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代表性的喷雾干燥法、活性炭法、电子射线辐射法、填充电晕法、荷电干式吸收剂喷射脱硫技术、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技术、炉内喷钙循环流化床技术等一批新的烟气脱硫技术已成功地开始了商业化运行,其脱硫副产物脱硫灰已成功地用在铺路和制水泥混合材料方面。这一些技术的进步,迎来了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与新的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见表1。表1说明在脱硫效率相同的条件下,干法、半干法脱硫技术与湿法相比,在单位投资、运行费用和占地面积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成为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烟气脱硫技术。 3、电子射线辐射法烟气脱硫技术电子射线辐射法是日本荏原制作所于1970年着手研究,1972年又与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合作,确立的该技术作为连续处理的基础。1974年荏原制作所处理重油燃烧废气,进行了1000Nm3/h规模的试验,探明了添加氨的辐射效果,稳定了脱硫脱硝的条件,成功地捕集了副产品和硝铵。80年代由美国政府和日本荏原制作所等单位分担出资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普列斯燃煤发电厂建立了一套最大处理高硫煤烟气量为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文对照)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文对照)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中英文对照) 设备布置及管道布置 Plot Plan and Piping Layout,Equipment and Piping Arrangement 5.1 设备名称Equipment Name 5.1.1 容器Vessel (1) 塔tower, column 洗涤塔scrubber 吸收塔absorber 冷却塔cooling tower 精馏塔fractionating tower 蒸馏塔distillation tower 再生塔regenering tower 造粒塔prflling tower 汽提塔stripper 脱气塔degasifier 合成塔synthesis tower (2) 反应器reactor 聚台釜polymerizer 转化器,变换器converter 脱硫反应器desulphurization reactor 甲烷化器methanator (3) 气柜gas-holder

螺旋式气柜helical gas-holder 湿式气柜wet gas-holder 干式气柜dry gas-holder (4) 槽罐 贮罐tank; storage tank 缓冲罐knock out drum 球罐spheroid, spherical tank 罐drum 接受槽receiver 计量槽measuring tank 加料槽feed tank 排污罐blow down tank 闪蒸罐flash drum 汽包steam drum 溶液贮槽solution storage tank 地下槽sloptank (5) 其它设备 分离器separator 旋风分离器cyclone 分子筛molecular sieve 脱氧器deaerator 搅拌器agitator

干法和半干法脱硫工艺

第三节干法和半干法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0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呈干燥颗粒状,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除尘器收集物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该工艺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一种为气液两相流。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率可达到85%以上。该工艺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有一定应用范围(8%)。脱硫灰渣可用作制砖、筑路,但多为抛弃至灰场或回填废旧矿坑[9]。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该工艺由吸收剂制备、吸收塔、脱硫灰再循环、除尘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也可采用其它对SO2有吸收反应能力的干粉或浆液作为吸收剂。 未经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并在此与很细的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剧烈摩擦,形成流化床,在喷人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 脱硫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进人再循环除尘器,被分离出来的颗粒经中间灰仓返回吸收塔,由于固体颗粒反复循环达百次之多,故吸收剂利用率较高。 此工艺的副产物呈干粉状,其化学成分与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类似,主要由飞灰、CaS03、 CaSO4和未反应完的吸收剂Ca(OH)2等组成,适合作废矿井回填、道路基础等。

半干法脱硫操作规程

除灰装置操作规程 目次 第一章脱硫岗位操作规程第 6 页~第30 页 第一章脱硫岗位操作规程 原则流程 1、烟气系统 系统描述:从锅炉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热烟气送往预除尘器,一电除尘器再经过独立的烟道和流量测量装置,反应器弯头,在弯头中使烟气流速增加,进入反应器混合段,在混合段中烟气同从消化混合器中来的含湿物料混合,烟气温度迅速降到70℃左右,湿度增加到70%以上,烟气同物料中的反应剂迅速地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然后烟气通过静压沉降室进入到布袋除尘器进行收尘,烟气从布袋除尘器出来后通过出口喇叭进入引风机进口烟道然后进入引风机然后从引风机出口经烟道排入烟囱。

2、流化风系统 系统描述:流化风系统主要用于循环物料的输送、物料的流化、消化混合器的轴封密封和喷嘴流化风。外界的空气通过流化风机进风口进入流化风机入口过滤器,使空气中固体颗粒粒径小于0.7μm以下,经蒸汽加热,然后通过消音器,通过高压离心风机升压至16~21kpa 左右,进入到流化风母管。在脱硫反应器平台处通过管道分别送往流化底仓、消化混合器。每个流化底仓设置四个流化风机入口,主要用于物料的流化,防止循环下来的湿的脱硫灰发生板结和结块;每台混合器的底部各设置一组流化风,作用同流化底仓;喷嘴流化风主要用于消化器、混合器喷嘴保护,防止喷嘴被湿的物料堵塞;流化风主要用于消化混合器各轴承的密封。 由于各用气点的流化布一旦发生堵塞,则极其容易造成相关设备的输送不畅或流化状态不好,导致物料板结,因此流化风机入口的过滤器相当重要。过滤器能自动清灰保持良好过滤状态。 当脱硫系统停运或切除后,应保持流化风机的运行,以满足流化底仓中物料的流化或正常的排灰(粉煤灰)需要。 3、工艺水系统 系统描述:从锅炉来水通过给水管路进入脱硫岛工艺水箱,再通

SAP系统中英文对照表

SAP Easy Access SAP轻松访问: Menu 菜单 Edit 编辑 Favorites 收藏夹 Extras 细节 System 系统 Help 帮助 Office 办公室 Cross-Application Components 交叉应用组件 Organization 组织 Collaboration Projects 协作项目 Logistics 后勤 Accounting 会计核算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 Information Systems 信息系统 Tools 工具 1.Accounting 会计核算 Financial Accounting 财务会计 General Ledger 总分类账 Posting 过账 FB50-Enter G/L Account Document 输入总账科目凭证 FB51L-Enter G./L Account Document for Ledger Group 输入分类账组的总账凭证 F-02-General Posting 一般过账 FB01L-Enter General Posting for Ledger Group 输入分类账组的常规过账 FV50-Edit or Park G/L Document 编辑或预制总账凭证 F-65-General Document Parking 一般凭证预制 F-04-Posting with Clearing 过账并清帐 F-06-Incoming Payments 收款 F-07-Outgoing Payments 对外支付 FBCJ-Cash Journal Posting 现金日记账过账 F-05-Valuate Foreign Currency 外币评估 Reference Documents 参考凭证 Document 凭证 Account 账户 Master Records 主记录 Statistical Key Figures 统计关键指标 Periodic Processing 期间处理 Corrections 更正 Reporting 报表 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系统

半干法脱硫技术方案(1)

130t锅炉 烟气脱硫除尘工程总承包 技术方案 ] { 业主方: 总包方: } 二○一八年三月

目录 1、技术规范 (2) 工程范围 (2) 设计范围: (2) 设计内容 (2) 设备制造及供货 (3) 设备及系统安装 (19) / 设计基础资料 (19) 锅炉主要特性 (19) 厂址气象和地理条件 (19) 土建设计基础资料 (19) 工程方案 (19) 工艺设计 (19) 主要设计原则 (19) 方案设计 (19) ~ 性能保证值 (19) 总包方提供的基本参数 (19) 设备清册(设备厂家供参考、设备选型以初设选型为准) (19) 2业主人员培训 (19) 培训内容 (19) 培训方式 (19) 设计联络会 (19) 3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19) ( 概述 (19) 工厂检验 (19) 设备监造 (19)

1、技术规范 工程范围 为改善电厂周围的大气环境,根据二氧化硫治理规划和环保要求。 本工程为改造工程,采用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其装置在60%-100%BMCR工况下进行全烟气脱硫,脱硫效率不低于90%。 本工程包括脱硫除尘岛内系统正常运行、紧急情况处理及检修等所必需具备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择、采购、运输及储存、制造及安装、土建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考核验收、消缺、培训和最终交付投产等方面的内容。总包应对脱硫除尘岛的性能负全部责任。 ( 设计范围: 本脱硫工程包括脱硫岛内130t机组锅炉脱硫除尘岛内所有土建、机务、电气、控制等设计。(业主方提供建设场地内地质勘探及勘探结果、设计基础参数。)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及设计范围的各分项详细方案, 编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资料, 现场设计施工交底。 设计内容 土建项目 本工程所有设备、设施基础 电缆通道设计及对现有沟道的核定 出入口烟道支架基础 ( 烟道支架及过渡设施的基础、支座、支架 脱硫岛内道路及与外部道路的对接部分 机务部分 脱硫除尘岛内所有工艺系统,和生石灰仓、脱硫灰仓系统的工艺系统。 工艺系统设备本体、烟道、过渡管道及设施、设备保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