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PPT课件(36)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课件(32张PPT)

Na+ Cl-
Cl-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认识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阳离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如:Na+)
(2)阴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如: Cl-)
课堂反馈
1、判断下图是原子,还是离子?
+16 2 8 8 +19 2 8 8 +18 2 8 8
(注: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氯原子核内有17
个质子,氩原子核内有18个质子。)
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1.稀有气体的原子
+2
2
+10
28
+18 2 8 8
He
Ne
Ar
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氦有 2 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小提示】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相互 关系
得失电子
分成
离子
原子
得失电子
构成
分子
【分享收获】
原子中的电子
通过学习,你对原子中的 电子有了哪些了解……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核外电子对原子在
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4、认识离子
学以致用
1、指出镁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组成的意义。
+12 2 8 2
2、下列原子结构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B___,易得电子 的是__A__,失电子的是___C__。
阴离子
阳离子
原子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的构成》课件》课件 (省优)2022年人教版化学精品课件

返回
在原子中: (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返回
1、相对原子质量Ar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标准碳原子质量(kg)×
1 12
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中子数
(近似值)
磷酸氢 二铵 (NH4)2H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KNO3
(NH4)2HPO4
常见的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硝酸盐:NH4NO3、NaNO3
常见的磷肥: 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 常见的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知识积累
①空气中虽然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通常只能吸收化合 物中的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②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而吸收。 ③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利: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弊: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 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
知识点二、化肥的鉴别
【典例2】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
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
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小明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 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铵 [(NH4)2SO4]的缘故。硫酸铵属于( A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共同施用的是( A ) A.氯化铵 B.硝酸钾 C.尿素 D.过磷酸钙
在原子中: (1)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返回
1、相对原子质量Ar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标准碳原子质量(kg)×
1 12
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中子数
(近似值)
磷酸氢 二铵 (NH4)2H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KNO3
(NH4)2HPO4
常见的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硝酸盐:NH4NO3、NaNO3
常见的磷肥: 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 常见的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知识积累
①空气中虽然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通常只能吸收化合 物中的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②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而吸收。 ③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利: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弊: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 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
知识点二、化肥的鉴别
【典例2】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
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
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1.小明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 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铵 [(NH4)2SO4]的缘故。硫酸铵属于( A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共同施用的是( A ) A.氯化铵 B.硝酸钾 C.尿素 D.过磷酸钙
原子的构成PPT

练习
1、碳的相对原子质量(B )
2、查A、找1钠2、g 镁B、、1铝2、硫C相1对.6的7×原1子0质26 量㎏(四D位1有12效数字)
钠:22.99 镁:24.31 铝:26.98 硫:32.07
3、相同质量的钠、镁、铝哪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最多?哪 个最少?
钠最多,铝最少.
4、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测定核电荷数 为49的铟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15,则铟的
一个碳原子质量
1 x 12 =
1.993 x10-26 Kg
1.67x10 -27 kg 相对质量为1
一个氢原子质量
为 1.66x10-27kg 相当于
因此,相对质量为1
一个氧原子质量
为 2.657x10-26 kg 有16个 为
因此相对质量为16
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和 相对质量
粒子种类
质量
-1 1836
观察表格(表4-2 ) ,思考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核电荷数
1 6 8 11 17
1、不同种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 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因此,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 再分
原子虽小,却还 有原子核,那么, 原子的结构到底
怎样?
原我 子国 弹成 的功 图爆 片炸
第 一 颗
讨论题:
▪ 1、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 ▪ 2、原子若能分,分成哪两个部分? ▪ 3、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不同粒子有
原子结构ppt课件

原子不带电的原因:
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序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氢
1
0
1
6
碳
6
6
6
8
氧
8
8
8
11
钠
11
12
11
17
氯
17
18
17
①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③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氢、氘、氚)④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 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讨论: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一、原子的构成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 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可见,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等于 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量低能来自高离核近离核远
(用圆圈表示)
(用“+”和数字表示)
(用弧线表示)
(用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第一层
第二层(最外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K层
L层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②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如果只有一层,最多排2个)③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④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观察表格,得出什么规律?
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序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氢
1
0
1
6
碳
6
6
6
8
氧
8
8
8
11
钠
11
12
11
17
氯
17
18
17
①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③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氢、氘、氚)④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 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讨论: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一、原子的构成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 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可见,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等于 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量低能来自高离核近离核远
(用圆圈表示)
(用“+”和数字表示)
(用弧线表示)
(用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第一层
第二层(最外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K层
L层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②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如果只有一层,最多排2个)③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④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观察表格,得出什么规律?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最新ppt

【思考·讨论】
(2)M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是 而是 ,请说明理由。
(2)M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提示:若钙原子的M层排10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和电子排布规律中的“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相矛盾,不符合电子排布的规律,即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18个电子,而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
【解析】选B。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
【典例2】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典例2】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
【解析】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 硼 钠 氧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 硼
【补偿训练】 1.(2019·长沙高一检测)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一定数量规律并相互制约。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提示:若钙原子的M层排10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和
【案例示范】【典例1】(2019·济南高一检测)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表示为 ( )A.B3A2 B.BA2 C.A3B2 D.AB2
【案例示范】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电子排布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电子排布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B。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b=8,又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且满足a+b=8,所以A原子有两个电子层,且K层为2个电子,L层为6个电子,所以a=6,b=2。进而推知B的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4。即A为O,B为Si。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为SiO2。
(2)M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是 而是 ,请说明理由。
(2)M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提示:若钙原子的M层排10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和电子排布规律中的“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相矛盾,不符合电子排布的规律,即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18个电子,而它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
【解析】选B。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
【典例2】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典例2】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
【解析】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 硼 钠 氧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 硼
【补偿训练】 1.(2019·长沙高一检测)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一定数量规律并相互制约。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提示:若钙原子的M层排10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和
【案例示范】【典例1】(2019·济南高一检测)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表示为 ( )A.B3A2 B.BA2 C.A3B2 D.AB2
【案例示范】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电子排布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电子排布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B。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b=8,又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且满足a+b=8,所以A原子有两个电子层,且K层为2个电子,L层为6个电子,所以a=6,b=2。进而推知B的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4。即A为O,B为Si。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为Si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正 电
带负电的电子
荷
就像“葡萄干”
一样镶嵌在带
电
正电的“布丁”
子
中。
“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 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 验。根据实验,卢瑟 福在1911年提出了新 的原子结构模型。
英藉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一帆风顺,并不等于行驶的是一条平坦的航线。 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了。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不要过分仓促地相信和钦佩德育教员:他们说话像天使,生活却像凡人。——约翰逊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现实和残酷,但我们还是必须往下走。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 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原子之父”的美誉.在他 的
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粒子;②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
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化学的①观点② 看③,你认为这三点
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简单说明理由。
你要求的次数愈多,你就越容易得到你要的东西,而且连带地也会得到更多乐趣。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 勉。——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 无论何时,都要做好独自生活的准备。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一个人最炫耀什么,说明其内心最缺乏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也是其最自卑的地方。
• α粒子打到金箔上之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哪 几类变化?
1.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 2. 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3.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与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反
。
•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 方向,说明什么?
• 2.少数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甚至 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了什么?
• 质子和原中子子核的质量每都个比质子电的子质量的是质1.6量72大×1得0-2多7Kg;
(带正电)
原子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质性子) 和中子的质量每大个中致子相的等质量;是1.674×10-27Kg
• 原子的核质外量电几子乎(一全个部电集子带中一在个原单子位核负上电荷) • … …思考:每个怎电样子理的质解量原约为子质整子体质量不的显1/1电836性?
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 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 质子数为25,中子数为30,则锰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为 (A )
A.25 B.30 C.55 D.80
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 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电子决定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铁块难压缩,说明铁原子间无间隔
• …碳 -…13
6
7
6
碳 -14
6
8
6
各种金属 稀有气体
金刚石
原子的性质: 1.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原子之间存在间隔 3. 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不放过反常现象
原 子
中子(不带电) 不
不迷信、敢质疑
显
电 性
大胆推测、猜想
核外电子(带负电)
动手实验
在原子中
善于思考、总结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通质过子这数组=数核据外,电你子有数什=核么电新荷的数发现?
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基本构成,分析表中信息, 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 氢氧原子中没有8中子
8
8
• 质镁子数等于电12子数,不一12 定等于中子12 数
• 不氯同种原子,17质子数不同18
17
• 质碳子-12数=核外电6 子数 =核6电荷数 6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 原子的结构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8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 最小的不能再分 的粒子——原子 构成。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 原子模型:原子是 坚实的、不可再分 的实心球。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 电子是一种带负 电、有一定质量 的微粒,普遍存 在于各种原子之 中。
要求:分组讨论,组长做好分工,由每个组的发言人负责 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
你心目中的原子结构是怎样的呢?把它 画出来,介绍给你的同学吧!
• 你觉得原子核应该具有什么特征才能解释
实验现象呢?
1.与原子相比体积非常小。 2.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3.带正电荷。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正 电
带负电的电子
荷
就像“葡萄干”
一样镶嵌在带
电
正电的“布丁”
子
中。
“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 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 验。根据实验,卢瑟 福在1911年提出了新 的原子结构模型。
英藉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一帆风顺,并不等于行驶的是一条平坦的航线。 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了。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不要过分仓促地相信和钦佩德育教员:他们说话像天使,生活却像凡人。——约翰逊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现实和残酷,但我们还是必须往下走。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 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原子之父”的美誉.在他 的
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粒子;②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
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化学的①观点② 看③,你认为这三点
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简单说明理由。
你要求的次数愈多,你就越容易得到你要的东西,而且连带地也会得到更多乐趣。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 勉。——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 无论何时,都要做好独自生活的准备。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一个人最炫耀什么,说明其内心最缺乏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也是其最自卑的地方。
• α粒子打到金箔上之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哪 几类变化?
1.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 2. 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3.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与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反
。
•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 方向,说明什么?
• 2.少数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甚至 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了什么?
• 质子和原中子子核的质量每都个比质子电的子质量的是质1.6量72大×1得0-2多7Kg;
(带正电)
原子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质性子) 和中子的质量每大个中致子相的等质量;是1.674×10-27Kg
• 原子的核质外量电几子乎(一全个部电集子带中一在个原单子位核负上电荷) • … …思考:每个怎电样子理的质解量原约为子质整子体质量不的显1/1电836性?
1、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 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 质子数为25,中子数为30,则锰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为 (A )
A.25 B.30 C.55 D.80
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 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电子决定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铁块难压缩,说明铁原子间无间隔
• …碳 -…13
6
7
6
碳 -14
6
8
6
各种金属 稀有气体
金刚石
原子的性质: 1.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原子之间存在间隔 3. 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不放过反常现象
原 子
中子(不带电) 不
不迷信、敢质疑
显
电 性
大胆推测、猜想
核外电子(带负电)
动手实验
在原子中
善于思考、总结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通质过子这数组=数核据外,电你子有数什=核么电新荷的数发现?
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基本构成,分析表中信息, 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 氢氧原子中没有8中子
8
8
• 质镁子数等于电12子数,不一12 定等于中子12 数
• 不氯同种原子,17质子数不同18
17
• 质碳子-12数=核外电6 子数 =核6电荷数 6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 原子的结构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8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 最小的不能再分 的粒子——原子 构成。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 原子模型:原子是 坚实的、不可再分 的实心球。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 电子是一种带负 电、有一定质量 的微粒,普遍存 在于各种原子之 中。
要求:分组讨论,组长做好分工,由每个组的发言人负责 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
你心目中的原子结构是怎样的呢?把它 画出来,介绍给你的同学吧!
• 你觉得原子核应该具有什么特征才能解释
实验现象呢?
1.与原子相比体积非常小。 2.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3.带正电荷。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