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类薄壁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中完成内型腔及 其它孔的精加工。
3编程 准备 在试件的加工过程中, 免去了离线测量的弊端, 为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了 该零 : 形状比轼 简单, 在C i m a t r o n E 7 . 1 软件中划出三维实体后, 利 积极的作用。 用型腔铣削、 轮廓铣削、 平面铣削等加工方式可完成 自 动编程加工。 5结论 注意事项 : a 一 由于零件壁厚较薄, 为减少切削力对工件形状的影响, 型 通过 匕 述的优化方法, 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 提高了成品率。 利用工艺
成加工任务。 为了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导致的工件变形, 精加工采用高速 在加工过程中, 使用雷尼绍( R E N I s HA w) 在机检测测头。 在对刀和工 加工中心 , 即可获得皎好的表面质量, 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制作了 件找正阶段, 虽然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陕庭可靠 , 但批量生产中定位误差 专门的 速 的定位工艺板, 以方但 嗾 和 刀。 定位时采丹 卜 面两销的定 也不可忽视。 通过测头完成对刀建立坐标系既 辅助时间, 3 < - z T O .J , 位方式 , 利用 已加工的 8 H 7 和 1 2 H 7 孔及—个圆柱销和—个扁形销 工艺板的定位误差。 在加工阶段, 使用雷尼绍测头不仅可以实时监控薄壁 作为定位元件, 在定位工艺板上可实现陕速定位, 方便装夹和对刀。 装夹 的受力变形隋况 , 也l 方便于两个 8 H8 的对称度测量。该零件利用在机 时, 压板应压在工件冈 陛咬好的部位, 而目 夹 紧力的大小应适当。一次装 检测, 避免了离线检测不利于再加工的不足。同时, 利用测头可随时检测
科 技 论 坛
・ 1 0 5 ・
盘 类薄壁 零件 的 东 珠海 5 1 9 0 1 5 )
摘 要: 薄壁零件 因其 节约材料 、 重量轻、 结构 紧凑等特点 已日益广泛地应 用在各 工业部 门。但薄壁零件又 因其强度 弱、 刚性差 、 易变 形, 加 工中很难保证 零件形位精度和加 工质量 。 本人在 工作 中遇到 了一个典型的薄壁 零件 的批量加 工任务 。 典型的薄壁零件壁厚较 薄、 结 构复杂 、 有较 高的尺 寸精度和表 面粗糙度要 求。 如按照常规的加工方案进 行加 工 , 不仅成本 高、 消耗 大, 而且很 难保证精度和 生产需要 。 本 文拟通过一些工 艺上的优 化 , 解决典型薄壁零件的批量加工。 关 键词 : 薄壁件; 数控加 工; 高速铣 削; 加工工艺; 在机检 测 图1 为—典型的薄壁零件, 材料为硬铝 L I Y 1 2 。该零件薄壁位置仅为 2 a r m, 型腔深度为 2 7 m m且孔的中心距和对称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1 存在问题 1 . 1 图纸要求两孔有 0 . 0 3 5 a r m的对称度要求 , 由于加工中心 自身的定 位误差有 0 . 0 1 m m, 采用多机床加工, 定位误差的积累势必很难保证对称 度要求 , 故应采取工艺优化, 提高定位销与定 日 夹定位中完成b 叮二 o 1 2由于该零件壁厚只有 2 m m, 切削力和切削热, 薄壁圾易变形。
1 . 4
2工艺设 计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沩 Ⅱ 工质量, 经认真分析和多次实践后, 确定如下加工方案:
2 . 1 数 括 嘻; 床加工夕 } 形: ①粗车外圆 及端插 拼 预留 I m m的精加工余 量, 钻中心孔。 ②精车按 图纸要求将外圆尺寸力 阳[ 到位。 图 1零件图 2 2 数搭 铣床: ①去除多 拿 . 材料 , 粗铣内型腔, 留余量 I m m 。 ②精加工 1 2 H7 走 应孑 1 . 及E 匍 对称度要求的两个 8 H8 孑 L 和 8 H 7 孔。 由于 在机检测——测量头在机检测可以保证加工精度,降低机床的废品 图纸要求 两个 8 H8 孔的刘韵 蛋 { 为0 . 0 3 5 m m。由于数拄淹 昧 的定位 率和辅助时间, 大幅度提高生产率, 使机床的投资得到最好的回报。在机 精度为 ± 0 . 0 1 m m, 重复定位精度为 : t : 0 . 0 0 5 m m, 故利用重复定位精度高于 床E 使用测头进行 自动测量,可方便工件的安装调整,大大缩短辅助时 定位精度这—特点, 两个 8 H8 的孔与 8 H 7 定位孔的加工时, 刀路路 间, 提高生产效率; 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尺寸测量 , 根据测量结果 自动修 线的没} 1 保 证 X轴或 Y轴单向移动 肖 除反向传动i 吴 差) 。钻 、 铰子 L 力 Ⅱ 工路 改加] : 程序, 改善加] : 精度。在机f 佥 测使 劂 口 工设备, 又兼 殳 计为 : 初阔 誊 莩 - _ 0 8 H 8 孑 I 广 + 右倾 0 8 H 8 孑 L _ 回 L 日 i 一 备测量机的某些功能。 在b Ⅱ 工循环中不需 ^ 为介入, 直接对刀具或工件的 8 H 7 孔。 尺寸及位置过 £ 干 亍 测量, 并根据 测量结 果自 动修正工件或刀 具的偏置量, 使 2 . 3 加工中心 : 考虑到该零件壁厚较薄 , 如采用传统数控加工很难完
刀补和程序的误差 , 并自 动修改参数和程序 , 保证加工的精度和准确性。
腔办 阳二 日 劬Ⅱ 工底面, 后加工侧面。h 由于高速加工铝合金时进给速度 板装夹、 在线检测找正和测量 , 不仅装夹方便、 节省时间、 定位可靠, 更可以 高、 切削热大, 在加工的刀具选择 匕 要特别注意。应选择前角 1 2 度、 后角 通过测量 自动修正程序以保姐. j 渡。 通过科种 的工艺优化 , 不 了产 在l 2 度以上、 刃倾角在 2 0 - 2 5 度左右的刀具。 装刀时伸出 长度不宜过长, 品的生产要求 , 也_ 使i 导自己本身的专业能l 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保证在高速加工时的刚性 , 消除振动 , 防止工件报废。G 高速铣削实验证 参考文献 明, 在切削速度较低的 隋 况下 , 切削力随转速的增加而升高, 但达到某一 【 1 】 陈家芳. 实用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手册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1 1 . 临界速度值后, 随着转速继鬓噌大 , 切向切削分力反而下降, 但最大切削 『 2 l 艾兴. 高速切 削加 工技术『 Ml 北 京: 国防工业 出版社 2 0 0 4 功率和主轴功率利用率增大。i 隘 阅相关资料最后确定切削速度应大 网朱耀祥等觑代 夹具设计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0 0 1 Q 于4 5 0 m / mi n , 每齿的进给量, J 、 于0 0 . 5 mm 。d 为减少振动 , 改善切削状态 , f 4 j 弗蜂铝与铝合金谜查手册呻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 刀路: 没置应由里向夕 } 逐步扩展。宜采用螺旋下刀, 圆弧切入和切出并设置 网田萍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f M 1 北京: 电子工业 ̄ - < 2 0 0 9 . 进、 退刀位置的重叠量 , 以保证零件在进、 退刀处的表面质量。e 型J 勘 旺 时, 切忌三个型腔逐—加l 工 。因为单独加工各个型腔会导致型腔内部筋的 厚度变薄, 很容易受力变形。为得到最大的支撑力, 应三个型腔同时逐层 向下铣削, 每次进刀深度为 2 m m 。£ 在实际加工时应注意使用合适的切削 液以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