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三大模式
三分田内的竞争 宁波港超越上海港
![三分田内的竞争 宁波港超越上海港](https://img.taocdn.com/s3/m/c9ab882f0b1c59eef8c7b4d6.png)
三分田内的竞争:宁波港超越上海港核心提示:数据显示,今年4月宁波-舟山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吨,而同期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为5150万吨。
不仅如此,国外对宁波港的认同也与日俱增,英国《集装箱国际》将宁波港集团评为“世界五佳港口”,居中国第一大港。
老船长挑起了上海洋山港的话题。
原中远(集团)总公司副总裁、高级工程师雷海在2009年底上海举办的一次国际航运业峰会上,提出这样的疑问:“两翼翅膀硬了,上海怎么办?”雷海是老船长,在航运界享有崇高地位。
老船长的这一问,举座肃然。
上海洋山港开港5年,上海港不但没拉开与宁波港的优势,反而渐被宁波港赶上。
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4月,宁波——舟山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5万标箱;而同期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只有5150万吨,单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了234万标准箱。
在港口吞吐量上,宁波港已经完全超过了上海港,而在集装箱吞吐量上,宁波比上海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上海财经大学晁钢令教授很严肃地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宁波港与舟山港的总量加起来已与上海相差无几。
”晁钢令教授的一份受上海市发改委委托做的研究报告,得出了这样令人惊讶的数据:2000年宁波港吞吐量占上海港吞吐量的56%,但到了2007年上升到72%。
不仅如此,国外对宁波港的认同也与日俱增,英国《集装箱国际》将宁波港集团评为“世界五佳港口”,居中国第一大港。
对这一尴尬局面,上海洋山港——这个被选为代表国家港口竞争力的贵族,路在哪里?雷老提出建议,上海港“必须要成功转型,作为国际航运资源的集散地,重新配置资源,成为航运业的神经节点。
”上海港的瘸腿雷老的建议固然可鉴,但不要说在全球资源进行配置,在国内与宁波港竞争中,上海港的瘸腿已经颇为严重,这制约了上海港的全面发展。
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上海港的发展遇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业界人士均提到一个问题:上海港的航道水深问题。
据了解,宁波港的航道水深优势较上海港明显很多,宁波港是深水良港,一年四季不淤不冻,港口泊位水深从-4米到-33米不等。
案例10:上海港PK宁波港,谁是“超港”总冠军?
![案例10:上海港PK宁波港,谁是“超港”总冠军?](https://img.taocdn.com/s3/m/ac83314e336c1eb91a375df8.png)
上海港PK宁波港,谁是“超港”总冠军?案例摘要:2008年,上海港以5.8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宁波港以5.2万吨居世界第四,沪甬合力挤占全国五分之一份额。
地理上,两大港口之间虽仅隔76公里,这样的格局,全球找不到第二个版本。
那么,这样的布局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两港的走向又将是如何?背景资料:传统大港——上海港上海港的定位: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意见》同时批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两个中心,也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历史发展证明,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是相伴而生的,金融中心发展源于航运,航运中心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同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港的建设:上海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开拓以长江为腹地的“长江战略”。
2005年4月,控股武汉港;8月与南京合作共建长江沿岸第一大集装箱港南京龙潭港;12月联营重庆港,挺进重庆寸滩港。
2006年年末,上海港95%的外贸集装箱箱源和60%的内贸集装箱流量来自长江流域。
2007年下半年,大比例持股长江和京九铁路交汇的九江港。
第二步,立足东北亚航运中心。
2009年4月12日起,上海航运中心新政刚落地,上港集团开始乘势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路演”——拜访全球20大船公司的总部,希望其增加在上海洋山港的中转业务,支持上海共建东北亚的中转枢纽,从日本神户港,台湾高雄港和韩国釜山港抢夺市场份额。
第三步,则是掌握世界港运话语权。
但是,这个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承载的重要平台洋山港在投建之时,就面临巨大挑战。
“上海当年建设航运中心,万事俱备,就缺一个深水港,12米水深的外高桥港区仅能停泊第四代的集装箱船,超4000箱的集装箱船只能减载进入港口,而国内外大量货物只能流至周边香港、高雄、釜山、神户等大港中转。
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特征
![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9c76c8ff46527d3250ce023.png)
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特征国际航运中心总是与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密切相关,世界典型国际航运中心均是以面向海洋、航运业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依托。
目前,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为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
纵观这些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它们一般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1、必须拥有一个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其中包括拥有国际运输船舶、提供运输劳务的供给方;拥有国际运输货源、需要运输劳务的需求方;拥有供需双方的代理人、经纪人,它们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从事各种形式的航运交易行为。
2、强大的腹地经济。
腹地经济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另外一大特征。
在众多的港口城市中,一个城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航运中心,同腹地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伦敦、纽约、鹿特丹等欧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亚太国际航运中心的崛起都充分证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离不开腹地经济的发展。
3、充沛的集装箱物流。
集装箱物流量已成为代表当代物流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球性和洲际性国际航运中心都拥有巨大的集装箱物流,即拥有巨大的集装箱枢纽港。
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纽约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都处于世界前列。
4、国家或区域性进出口贸易的航运枢纽。
国际航运中心一般都位于国际经济和贸易中心城市,其地理位置一般位于国际主干航线上,或者本身就是国际主干航线的起点。
国际航运中心所在的港口,有上亿吨、几百万TEU的物流进出,必然有众多的航线航班联系世界各国几百个港口。
5、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一流的港口设施。
国际航运中心所在港口,都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完善的港口设施,拥有深浅配套、功能齐全的码头泊位、相应的装卸设备和堆存设施以及适应现代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深水航道。
现代国际海运船舶的大型化对港口航道的吃水条件要求很高,因此,国际航运中心所在港口必须拥有一条15米水深、满足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的航道。
6、具有完善的后方集疏运系统。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模式变迁的启示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模式变迁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525fcd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7.png)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模式变迁的启示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模式变迁的启示导语:伦敦曾是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拥有成熟的连锁航运服务,如今伦敦港口的主体已外移到距伦敦市中心约40公里的提尔伯里港,在世界集装箱港口100强之外,航运中心的物理功能已下降,但仍是重要的世界航运“神经”节点,是全球无可争议的航运定价中心和管理中心。
伦敦可以实现航运中心模式的完美转型,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1、港区分离、传统港口外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伦敦码头区曾经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港务综合区之一。
20世纪40年代,随着港口硬件设施外移到离市中心以东40公里的提尔伯里和沿河下游,伦敦采取了港区分离的模式,陆续关闭紧挨市区的两大港区。
为适应集装箱船靠泊需要,从1967年起在泰晤士河口以北离伦敦市中心近100公里的费利克斯托兴建集装箱枢纽港。
1990年又在泰晤士河口离市中心56公里外,新建泰晤士港,而原市内码头区已用于非海运的商业办公、娱乐休闲和房产开发,并依靠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在市中心城区建设航运服务软环境,大力发展产业链上游产业,如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
2、引入私人公司对老码头改造二战以后,在英国工业总体衰退的大形势下,老码头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航运技术和现代交通联系的要求,伦敦码头区逐渐衰退。
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向伦敦道克兰码头区城市开发公司进行授权,对道克兰码头区进行重新规划开发。
开发于1981年正式启动,1998年结束,历时17年。
开发目标是将该地区打造成“伦敦的一个全新的金融、商业、商务区,成为伦敦的一个新地标和最有活力的区域”,为了推动伦敦码头区的开发,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和平整土地、环境整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拆巨资兴建了35公里的无人驾驶轻轨系统和伦敦城市机场,使得码头区土地迅速升值。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私人资金。
伦敦码头区的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方面,它成功地帮助伦敦市实现了城市复兴与经济转型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成功地吸引了私人资金,顺利实施了码头区的开发。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0b63c1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4.png)
物流 中心
物流园区
精品资料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增强 港口对腹地物流吸引力,建立方便快捷的物 流供应链。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对港口资 源、临港物流园区进行重新整合规划,促使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实现功能多元化、布局合 理化、管理(guǎnlǐ)现代化、运行高效化, 以全面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精品资料
二、港口物流外向型发展模式
1、国际航运中心模式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以港口为依托,以航运为纽带,具有航线稠
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yìnɡ jiàn)设施, 能提供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服务的港口城市。
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为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 港等。
在我国,截止2011年,国务院共批复了4个国际航运中心: (国发〔2009〕19号)《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
精品资料
(1)国际航运中心(zhōngxīn)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发达的 国际航 运市场
充沛的 集装箱
物流
自然条 件和基 础设施
国际航 运中心
政策体 制条件
精品资料
后方集 疏运系
统
强大的 经济腹
地
(2)发展(fāzhǎn)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模式:
以市场交 易和提供 航运服务
为主
• 代表港口:伦敦
心,规范服务(fúwù),提高服务(fúwù)质量,增强服 务(fúwù)特色,树立起品牌形象。
精品资料
3、发展港口第三方物流 将港口物流的自理物流业务剥离出来,集中起
来形成一个物流部门,并逐渐转变为完全独立的第 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例如,港口可以针对目前的船 代和货代业务,围绕自身集疏运的主要(zhǔyào)货 种,组建专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以完善港口 的物流网络。
浦东“航运大道”探营:如何让船舶回家?
![浦东“航运大道”探营:如何让船舶回家?](https://img.taocdn.com/s3/m/9924cf7527284b73f2425013.png)
I 舶 回家 ? = = 船
亢 服 务 中心 ,并 辐射 中 国及 周 边 国家 的 多 个 航 运 中 心 ,这 才 是 上 海 真 正 的 运
近 的里航务揭浦道 9海国运中幕东 日大,海、国运 8浦际服心。大 1 东海局海航裁 ,楼上事上际仲 号 上
院 、上 海浦 东 航运 发 展 促进 中心 、上 海 浦 东航 运 行业 协会 等 多家 功能 性机 构均 将入 驻 。而在 当天 的揭 幕 仪式 上 ,航运 与金 融 系统企 业 的八大 联合 协 议成 为最 大 的亮 点。 “ 东大 道两 边集 聚着 许 多航运 企 业 。这条 路不 是 简单 浦 的地 理概 念 ,我们 将把 其打 造成 一条 航运 大 道 。 ”浦 东新 区 经信 委副 主任 、新 区航 运发 展促 进 中心 主任 林伟 君说 ,这 个 服 务平 台 如 同引擎 ,将 发动 整个 航运 服务 产业 集群 。
很 多港 口为 了凸 显 自身 的 国 际港 口特 点 , 纷 纷开 辟 了到韩 国釜 山 的航线 。 “ 等 于 将 部 分 国际 中 转 量 送 给 了 釜 这 山 港 , 而 这 不 是 上 海 方 面 能够 自己 解 决 的,需 要各 方面协 调 ” ,茅伯 科说 。
如何 让船 舶 回家?
上 海 综 合 保税 区 管委 会 副 主 任 简大 年透 露 ,今 年 将 开 通 连 接 外 高桥 和洋 山港 的 穿梭 巴士 , 实 现 两港 联 动 , 加大
中转 ,是 为水水 中转 战 略 。
比例 仅 为5 ,洋 山港也 只有 1% % 0。
事 实上 ,加 大 国际 中 转 本 身没 错 ,但 国际 中转 为 主 导
这 位 委 员 认 为 , “ 纯 依 靠 腹地 资源 发 展 上 海 港 的集 单 装 箱 海 运业 务无 疑 会 遇 到瓶 颈 ,所 以上海 不仅 应 该大力 推 动 国 际中转 业 务,特 别是 散货 中转 业 务 ”。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冲刺 专题0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解析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冲刺 专题0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001c4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0.png)
专题0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知识梳理一、地理概况1.位置: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2.范围或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3.面积: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人口:710万人(2010年)。
地狭人稠。
5.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6.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P43活动2(1)香港的年降水量并不算少,但是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原因: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缺少大江大河③多低山丘陵,难以储水④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措施:①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技术②采用污水净化措施,实现综合利用③跨流域调水④海水淡化,增加供应量。
7.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1)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2)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8.香港回归:(1)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2)政策: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3)区旗、区徽P43(紫荆花)二.发达的交通运输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2.发展状况:(1)海运: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2)航空: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
(3)铁路与公路:香港与祖国内地有京九、广深铁路、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连,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1.旅游业: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斯尼乐园等,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2.国际会展中心: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每年有许多大型会展活动在此举行。
国际航运市场..
![国际航运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9331871890c69ec3d5bb75ac.png)
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鹿特丹港原有Eemhaven物 流中心和Botlek物流中心,其中Eemhsven物流中心面积50万 平方米,主要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等的储存和配送服务 ,Botlek物流中心面积87万平方米,是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 送中心。后因港区扩展需要,又在入海口处建立了Maasvlaskte 物流园区,面积达125万平方米。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 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 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物流中心 的配送园区是许多企业在欧洲建立的配送中心所在,也是小企 业把货物交付一个能保证即时送货到全欧洲的放心的物流服务 商。 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港口工业已成为鹿特丹港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50%的增加值来自港口工业。鹿特 丹港是炼油和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港区拥有4个世界级的精炼 厂、30多个化学品和石化企业、4个工业煤气制造商等企业, 全球著名企业如壳牌、埃索、科威特石油公司都在鹿特丹港落 户。食品工业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食品公司的贸易、存 储、加工以及运输等都集中在港区,如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 。
该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码头类别 (BULK GENERAL CARGO , CONTAINER , RO/RO , OILOUAY ) 2007年吞吐量为540万TEU(增长6.1%)。 主要出口货物为钢材、机械、纺织废料及杂货等。 主要进口货物有车辆、木材、纺织品、服装及畜产品等 。
英国劳氏船级社
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个船级社,其机构庞大, 历史较长,在世界船舶界享有盛名,是国际公 认的船舶界权威认证机构,在军工、工程等方 面也颇有名气。它主要从事有关船舶标准的制 定与出版,进行船舶检验,检定船能,公布造 船规则等。在许多国家的港口设有办事机构或 验船师。它曾参与ISO9000族标准的修改和认 可条例的修改。还在世界各地设有30多家代 表处,在当地招聘审核员,从事认证工作。 该社由一个委员会控制,委员会由来自船东, 船舶和机器制造商,钢铁制造商,保险商,伦 敦保险协会和船东协会,以及皇家船舶设计和 建造协会的技术委员会的代表组成。
国际行业组织 航运 定义
![国际行业组织 航运 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34ddbf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5.png)
国际行业组织航运定义
国际航运是一种基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关于海上贸易、运输、管理的专业。
它涉及通过水路和空中运输等方式运送人或货物。
在国际航运领域,存在一些重要的国际行业组织,包括:
1. 国际航运公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ICS):成立于1958年,由各国船东协会组成,代表海事界各个行业的利益,包括散货船、油轮、客船营运人、集装箱贸易等。
ICS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及联合国的事务,负责海上人命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法律及运营等。
2. 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公会(Baltic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uncil,BIMCO):成立于1905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组织,会员遍布120多
个国家,有船东、经纪人及保险协会三种正式会员和包括船级社、船厂等在内的副会员。
BIMCO通过发行杂志、开展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成员提
供全世界港口和海运方面的信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同时颁布反映国际航运总体利益的新法规、政策,制定规范的标准单证。
3. 国际船级社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IACS):成立于1968年,现有正式会员船级社10家,是国际海事组织中唯一能制定和应用规范的具有观察员地位的非政府组织。
这些国际行业组织在推动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制定行业标准、保障行业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边境口岸物流发展模式、因素分解及选择方法探讨——以滇越口岸河口为例
![边境口岸物流发展模式、因素分解及选择方法探讨——以滇越口岸河口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215485d0d233d4b14e69c7.png)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3 — 1 2
项 目基金 :2 0 1 3 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项 目:云南边境 口岸物流与沿边产业耦合的机理、模式 及路径研究 ( Q N 2 O 1 3 O 1 2) 第一 作者 :张必清 ( 1 9 7 7 一 ),男 ,云南宣威人 ,硕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物流经济 、区域经济 。
关键词 :边境 口岸物流 ;发展模式 ;因素分解 ;选择方法 中图分类号 :F 5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8 — 9 1 2 8( 2 0 1 3) 0 6 — 0 0 0 1 — 0 8
一
口岸 物 流 及 区域 物 流 发 展 模 式 文 献 综 述
— —
以滇越 口岸 河 口为例
张必清 ,鲍 鲲
( 昆 明学 院经济 学 院, 昆明 6 5 0 2 1 4 )
摘 要 :边境 口岸物流与港 口物流 比较 ,由于交通条件及 区位优势相对较差 ,发展滞后。在借鉴港 口物流及 区域物流发展
模式 的基础上 ,考 虑边境 口岸物 流与之相 比的共性及特殊性 ,提 出了六种边 境 口岸物流发展模 式 ,并对影 响每 种边 境 口岸物 流模式 的因素进行 了详细分解 。在模式 因素分解 的基础上 ,制定 了边境 口岸物流模式选择的原则 、流程 、方 法 ,构建 了一套科
范围的主要交通枢纽地区、内地大城市周边或临近大 型企业建 立物 流中心 ,在 中小城市 和 中小企 业周边建 立配送 中心 。此种模式一 个关键 的环节是要 在三 者之 间建立起业务或者产品供应链关联。 3 、 虚 拟 供 应链 式 联 盟 模 式 。供 应 链 的 整 个链 条 中都 有 一 个核 心 企业 ,核 心企 业 与 非 核 心企 业 之 间形成传统供应链 。而对于大多数 中小企业来说是 无法胜任核心企业 的,它们之间的合作是以虚拟的 形式存 在【 4 】 。大 型 港 口具 有 优 越 的地 理 位 置 和腹 地 条件 ,可 以看作是供应链 中的核心企业 。中小港 口 与其它物流体系中的其它节点进行跨 区域 、功能互 补组 合 形 成 虚 拟供 应链 联 盟 ,协 同运 作 。当然 这 种 战略联盟模式可以分两种模式 :①水平型的横 向联 盟 。即港 口与港 口之 间合作 。②垂 直型 的纵 向联 盟 。 即上 下 游物 流 供 应链 之 间 的联 盟 。纵 向联 盟 又 包 括 :港货 联 盟 、港航 联 盟 、港 区联 盟三 种形式 。 4 、区 港 联 动 —— 保 税 港 区 物 流 模 式 。 区港 联 动 ,是 指 在 毗邻 保 税 区的港 区划 出专 门供 发展 仓 储 物 流产 业 的 区域 ( 不 含 码头 ? 白 位 ),实 行 保税 区的 政 策 ,通 过 连 接保 税 区和港 区 的保 税 物 流 园 区 ,充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https://img.taocdn.com/s3/m/a639852fcaaedd3382c4d309.png)
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1、交通运输有哪几种运输方式?2、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3、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通过能力大,占地少,投资省,速度慢,风险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冬季河道或港口冰冻时即需停航,海上风暴也会影响正常航行。
)适宜类型:1)在运输长大笨重货物时,水上运输更具突出优点。
对过重过长的大重件货物,铁路、公路无法承运,而水上运输都可以完成。
2)对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水路运输则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输成本低,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少,环境污染小。
适宜类型:1)国土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2)运送经常的、稳定的大宗货物;3)中长货物距离货物运输以及城市间旅客运输。
在中国,铁路主要承担大宗货物和旅客的中长距离运输,在总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中分别占40%左右。
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性强;对运量大小有很强的适应性;短距时,运输速度明显高于铁路。
缺点:长途运输时存在诸多缺陷,汽车运输费率高于铁路和水路;公路运输对环境污染大;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有一定的机动性;缺点:载运能力小,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
4、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网的含义综合运输体系:是五种运输方式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形成统一的综合运输过程。
综合运输网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国家和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枢纽等固定的技术装备组成的综合体。
运输网是运输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其在空间分布、通过能力和技术装备体现了整个运输系统的状况与水平,在运输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运输线路的分类?骨干线路——铁路主要干线和沿海以及长江干流开发线路——骨干线路向边疆地区和新开发区的延长给养线路——铁路、公路、大河的支流或人工运河腹地线路——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工矿区内部的交通线,一般为三级以下公路和小河航线企业线路(或叫专用铁道与专用线)——工矿企业内部生产服务的交通线6、运输枢纽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加快三大航运中心建设 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加快三大航运中心建设 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6ac25bedd88d0d233d46a74.png)
加快三大航运中心建设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作者:叶红玲来源:《中国水运》2018年第07期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长江实地考察长江经济带建设,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航运中心是现代航运体系的核心支点,也是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
1“三大航运中心”建设提速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新时期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就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纲要》明确,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服务。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指出,推进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建设是引领长江水运发展,提升黄金水道功能的关键性举措,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关键在于发展航运中心。
长江经济带航运中心建设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绿色化理念、综合化布局、高端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上海、武汉、重庆、南京、舟山是长江经济带航运发展的“五心”,要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协同创新,积极探讨沿江合作机制。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987ed20912a216157929ed.png)
(4) 实现物流中心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敏捷、 虚拟和互动。
(5) 满足发展港口主导产业链的要求,适应 港口从单一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的需要。
2021/7/21
绪论
二、 现代港口物流管理主要发展趋势
1. 顾客服务转向客户关系管理 2. 经验积累转向策略变迁 3. 重视相对价值取向 4. 功能整合,优势互补 5. 专注于核心业务管理 6. 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 7. 加强知识管理,培养创新能力 8. 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9. 资源整合,资产整合
2021/7/21
绪论
(4)重视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香港与大 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一流的港口物流操 作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建立全球公认的公务 员廉洁制度,提高港口物流从业人员全员素 质,从而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2021/7/21
绪论
新加坡港模式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 口处的航行要道。(亚洲联系欧洲和中东洲地区的 重要海运通道,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 新加坡不仅有优良的深水港,还兴建了4个集装箱码 头,每年可装卸超过1500万个集装箱,是世界上第 二大集装箱枢纽港。新加坡的远景目标是把该国发 展成为集海、陆、空、仓储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物 流枢纽中心。 新加坡港口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实现这一目标:一 方面,调整港口管理策略并制定新措施,准备开放 港口允许船舶公司以合资方式拥有自营码头,并欢 迎国际上的港口经营集团到新加坡投资发展码头。
4)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这也是供应链 管理的经营导向。只有让客户和最终消费者的需 求得到满足,才能有供应链的更大发展。
2021/7/21
绪论
2021/7/21Fra bibliotek绪论港口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
航线
![航线](https://img.taocdn.com/s3/m/b04e5d3db7360b4c2e3f64db.png)
国际航运中心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航运中心发展战略
对接“一带一路”,巩固枢纽 港地位 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 略相对接,加强国际航运中心 与东盟等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开拓新的市场,降低对欧美等 传统市场的依赖
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一带一路”为货物进出提 供了物流通道,加强了与沿 线国家的贸易关系与贸易往 来 增强与国内港口的互联互通 应该通过参股、联营等方式 增强与国内港口的互联互通, 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 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 借力“一带一路”,推动港 航企业“走出去” 目前我国航运市场处于供大 于求的状态,“走出去”对 航运企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使港口成为外向型经济中心。同时,促进港口所在 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最大限度地适应国际贸易灵活性的要求,提高贸易
中各方的经济效益;
四、促进自由港及毗邻地区的就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等。
国际航运中心
我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分析
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意义
是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有利于参与国
际竞争 是我国长江流域经贸发展的需要 是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形成关键之一
有限自由港
与自由贸易区相比,自由港有两个不同点
第一,划定的区域更广泛,自由港通常设在海港(有时也有空 港)城市,且包括整个城市,而自由贸易区是在城市周边划定 的区域; 第二,自由港的"自由"范围更广泛,除了贸易自由外,还包括 投资自由,雇工自由,经营自由,经营人员出入境自由等
二、自由港的发展会促进港口向综合性、多功能方向发
路标定位
航海罗盘指南针
航路指南
航海图
这是元代地文航海技术的重大进步之一,罗盘针的应用,在世界航海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师,中国磁罗盘 的发明以及在世界上的广泛应用,使西方中世纪的海图与航海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全球海洋经济三大模式
![全球海洋经济三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65ed7c3cc7931b765ce15fc.png)
全球海洋经济三大模式如何发展海洋经济,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身特点有关,有强大的内陆腹地,可借鉴美国模式;资源贫乏,可借鉴日本模式;港口发达,可借鉴新加坡模式。
文|罗天昊刘彦华如何发展海洋经济,与各国自身特点有关。
目前,全球的海洋经济,主要有三种模式。
美国模式:大陆立国,海洋突破美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发展相对均衡的大国,这种均衡包括多个方面,既有内陆各个城市和区域的均衡,还有大众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均衡,以及工业与农业的均衡。
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既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竟然也是全球第一大农业国。
同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既是大陆型强国,也是海洋强国。
但是,美国更主要的,还是一个大陆强国,其广袤的疆域,赋予美国先天的大陆强国的特性。
美国是面临和的海洋大国,全国海岸线漫长,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富。
同时美国也是个海洋经济强国。
目前,海洋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是农业的2.5倍,美国海外贸易总量的95%和价值的37%通过海洋交通运输完成,而外大陆架海洋油气生产还贡献了全美30%的原油和23%的天然气产量。
美国的经济中,80%的GDP受到了海岸地区的驱动,40%以上是受到了海岸线的驱动,另外只有8%是来自于陆地领域的驱动。
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对于美国整体经济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分别占到就业率的75%和GDP的51%。
在此情况下,美国的海洋经济总量领先全球,但是,就相对值而言,美国的海洋经济本身所占比重却不高。
美国是最早开展海洋经济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国家之一。
1999年美国成立了国家海洋经济计划国家咨询委员会,并实施了“国家海洋经济计划”(NOEP)。
由于大陆经济的发达,美国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则显得比较从容,相对于日本在海洋经济方面涸泽而渔,引起众怒,美国则非常注意保护性发展。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詹姆斯·特纳认为,应重视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海洋和海岸地区环境质量造成的破坏,应关注气候变化对于海洋生物资源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带来的致命性打击。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后思考题..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df64c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c.png)
交通运输⼯程学课后思考题..1.简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阶段?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1)⼈⼒畜⼒阶段时代(2)⽔运阶段时代(3)铁路阶段(4)五种⽅式各⾃发展阶(5)综合运输阶段2.简述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产部门,运输业的产品是客货的位移。
1.为社会提供初级产品、满⾜⼈类最基本的⾷品需要的农业为第⼀产业;为社会提供加⼯产品和建筑物,满⾜⼈类更进⼀步⽣活需要的⼯业、采掘业、⽔电业、建筑业等为第⼆产业;为⼈类提供满⾜物质需要以外更⾼级需要的其他⾏业和部门为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划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部分,并将运输业列⼊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
1、经济作⽤创造商品的价值缩短商品流通时间,加快资⾦周转2、社会公益作⽤⾃然灾害时,如地震、洪⽔、⼤⽕、海啸等在战争时,或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3、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交通要道为依托,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4、国防意义运输是国防的后备⼒量,战时⼜是必要的军事⼿段。
运输业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安危,决⾮⽤经济尺度所能衡量。
5、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直接促进旅游与物流业的形成和发展,并对下游产业产⽣拉动作⽤。
3.分析五种运输⽅式的技术经济特点;⽔路运运量⼤输成本低通过能⼒⼤,占地少,投资省速度慢风险⼤,受⾃然条件限制较⼤(冬季河道或港⼝冰冻时即须停航海上风暴也会影响正常航⾏。
)运输适宜类型铁路运输的特征运量较⼤速度较快运输成本低受⽓候条件限制较⼩环境污染⼩运输适宜类型公路运输的特征优点机动、灵活性强;对运量⼤⼩有很强的适应性;短距时,运输速度明显⾼于铁路。
缺点长途运输时存在诸多缺陷汽车运输费率⾼于铁路和⽔路;公路运输对环境污染较⼤;综合评价公路运输(⾼速公路除外)与其他运输⽅式相⽐,投资少、资⾦周转快、投资回收期短,且技术改造较容易。
汽车运输的出现还不到100年,但在载货吨位、品种、技术性能、专⽤车种类等⽅⾯都有了很⼤的改进与提⾼,能较好地满⾜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要。
航运中心
![航运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ecf6ef1aa8114431b90dd8fe.png)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鹿特丹遭受了巨大损失。 1940年5月14日,德国空军对这座城市狂轰滥炸, 整个市中心和东部广大地区完全被破坏,包括建 于15世纪的圣劳伦斯大教堂在内的许多公共建筑 物被炸成一片瓦砾。只有市政府、邮政总局、股 票交易所、波伊曼斯博物馆等建筑残留下来,幸 免于难。鹿特丹的瓦尔港机场(欧洲第一民用机场) 也遭到破坏。1944年秋季,德军撤退时还大肆破 坏城市设施,如总长为7700多米的远洋货轮码头 区和了中远、中国银行、华为、比亚 迪等一批知名企业赴鹿特丹投资。另外,鹿特丹政府专门设 立了中国事务部处理和指导中国企业在鹿特丹的投资,这也 是鹿特丹唯一的国别事务部门。 三大板块支撑投资 鹿特丹 更希望中国什么方面的投资呢? “其实,鹿特丹已经计划 在2020年通过三个板块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港口经 济、高科技和创新设计。我们希望中国也能加入到这项计划 中来,希望中国能在这三个方面投资。”LvoWeekenborg 对记者解释道,鹿特丹的港口经济主要带动化工、能源、物 流等行业;高科技则更看重医疗、保健品和高科技治疗等方 面;创新经济侧重于建筑设计。 “中央电视台双子楼的设 计便是出自鹿特丹的设计师。”LvoWeekenborg告诉记者。 对于目前鹿特丹港口的发展,LvoWeekenborg显得很有信 心。他表示,虽然当前受经济危机影响导致港口经济急转直 下,但从另一个方面看,鹿特丹港口的市场占有份额上升了。 “这也就是说,鹿特丹港口在整个市场的主宰力更强了,实 力更雄厚了。”
上海港
• 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东移上海 • 东进:未来10-20年,伦敦将失去其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地位, 航运高端服务业转向亚洲已经成为必然。中国无疑是这次 “东移”运动的目的地,上海北外滩有望“夺魁” • “未来10-20年,伦敦将失去其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地位,航 运高端服务业转向亚洲已经成为必然。中国无疑是这次 ‘东移’运动的目的地。”2009年9月8日,在人民日报社 上海分社和本报作为特别支持单位的北外滩航运中心国际 化服务前景研讨会上,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博士张婕姝 大胆预测。 • 一份国际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报告更能说明问题:国际航运 服务中心的“东移”有多方面原因,最根本的一点是,上海 港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中国具备了发展国际航运高端服务的条件。
中国主要港口知识讲解
![中国主要港口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7ffa9c9ec3d5bbfd0a74d1.png)
中国主要港口中国主要港口港口一般可以分为海港和内河港。
我国沿海港口布局➢三个层次的港口布局,即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全国沿海布局规划了24个主要港口,其中还划分有区域性枢纽港口,计有8个;24个地区性重要港口;其余为一般性港口。
➢五大区域港口布局,即以天津港领衔的环渤海港口群、以上海港领衔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以香港港领衔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四大货类运输系统布局,即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和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
粮食运输系统、商品汽车运输及物流系统、陆岛滚装运输系统、旅客运输系统(《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分为三大类:1、中转型:以新加坡为例,往往地理优势很重要,马六甲目前不可替代。
2、腹地型:以纽约、鹿特丹为例,经济腹地强大,拥有强大的腹地交通网络。
3、复合型:以高雄、釜山为例,既有较好的经济腹地,又有巧妙的地理位置和很高的区域影响力。
目前,全球的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分别是伦敦、鹿特丹、香港、新加坡、釜山。
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并不一定是吞吐量最大的,而是影响力最大的。
以伦敦为例,其吞吐量相对较小,但依然是国际航运中心,因为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此进行。
此外,香港和新加坡也拥有很强的金融实力。
在地理条件上,优良的港口通常具有不冻、不淤、深水(大于15米为深水港)、风浪小等特点。
同时,在港口的集疏能力、运转效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腹地经济、腹地外贸倾向、周边港口实力等情况都是考察标准。
港口吞吐货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集装箱和散杂货,散杂货包括煤炭、矿石等。
一般来说,集装箱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它毛利率往往比散杂货高很多,收入空间也更大,但是集装箱的装卸等作业也对港口有更高的要求。
一、渤海湾港口群二、长三角港口群及浙江主要港口三、珠三角港口群四、从渤海湾到长三角五、东南沿海六、珠三角以西。
应用型海运本科院校航运经贸专业群建设研究
![应用型海运本科院校航运经贸专业群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8700d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5.png)
应用型海运本科院校航运经贸专业群建设研究葛春凤【摘要】专业群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提升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广州航海学院应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传统及新建本科院校的后发优势,借鉴应用型海运本科专业建设实践经验,把握我国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发展的高端化趋势,对接航运服务业构建航运特色经贸专业群,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服务产业发展的双重贡献。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group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 to realiz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to enhance its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as well.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ate-mover advantage of new undergraduate institute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 in shipping industry education, us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major construction in other application-oriented maritime universities for reference,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nd in China’s shipping services industrial chain, building shipping business major group to dock shipping services industry, so as to realize the dual contribution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service.【期刊名称】《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专业群建设;应用型本科;航运服务业产业链;经贸类专业【作者】葛春凤【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航运经贸系,广东广州5103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航运经贸专业群是指服务于航运与金融、保险、贸易、经济等相结合的专业领域,具有航运行业特色的经贸类专业集群.《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航海主干学科专业,稳步拓展相关支撑学科专业.”要“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支持航海院校加快培养航运与金融、保险、贸易、法律、经济等专业领域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由此确立了未来我国海运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航运经贸专业群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作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高等院校,广州航海学院(下称我校)承担着为我国航海特别是南海海洋经济建设培养航海及现代航运服务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重任.开展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海运应用型人才,建设行业特色突出,在广东省和航运系统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海运本科院校是学校基本定位.应用性本科教育本质上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层次的专业应用型教育,具行业性面向、专业性特性、应用型类型、教学型层次、实践性模式等基本属性,在办学层次上区别于高职专科,但在类型定位上却具有同质性,都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职业教育特征.因此,在近年航运经贸专业群特色创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航运经贸专业群建设无疑是我校实现内涵升本、获得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 国内相关院校航运经贸专业群建设经验借鉴国内应用型海运本科院校以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为代表,总的来看,除上海海事大学外,其他院校的经贸类专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贸类专业与航运结合的特色并不明显.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清晰,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契合紧密,经济管理学院开设11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硕士点,4个博士点,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专门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其航运特色专业学科群的建设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一是从战略高度重视航运与经济管理结合的专业学科建设.上海海事大学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前景,度其未来人才需求之势,从学校层面确立了航运经济管理与航海技术并重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航运与经济管理结合的专业学科,以培养航海技术等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端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应用型航运经贸人才彰显其办学特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从办学理念上坚持重基础,强特色.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提出了加强基础,注重特色,以基础保证办学质量,以特色体现办学水平,以特色培育和保持竞争力的办学理念.夯实商科学科基础,突出海运、物流经济与管理特色.三是微观上坚持行业性、通用性及特色发展原则.其通用性主要表在其利用宽厚而坚实的商科学科基础和充裕的商科教学资源从事通用性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注重于应用研究,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行业性则体现在以海运、物流及其他相关涉海和临港产业经济管理问题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研究对象;坚持物流与运输特色、实际应用特色,航运特色等特色化发展.2 我校航运经贸类专业建设基础一是特色定位准确的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初显.比如会计专业重点要面向中小型民营企业,突出全能、实操、实用的专业培养特点,并适当向航运特色倾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突出外贸运输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考试融合,与体现航运特色的课程如国际航运、远洋运输业务、航运会计等课程融合.2012年麦可思调研报告显示,经贸类专业综合竞争力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实践表明专业特色定位准,人才培养效果好,为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实践、科研平台及应用研究条件兼具.中央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建设之航运经济与金融实验室以及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经济管理综合模拟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等在内的航运经贸实验实训中心,为航运经贸专业实验、实训及航运经济管理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平台.同时以海事经济研究中心为基础,与广州港务局共建,成立了广州国际航运经济研究中心,为航运经济特色应用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平台.近年通过省部级立项及承担政府部门横向课题开展区域航运经济应用研究,不仅取得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为推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为专业特色化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教师,教学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三是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现有教师中教授和博士占2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3%,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在特色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取得初步成效,奠定了良好的航运经济管理学科基础,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了了良好保障.3 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及其专业人才需求3.1 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分析通常认为,航运服务业是指所有围绕航运和海事活动而形成的服务产业.但对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定义,学界仍然没有完全统一,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代航运服务业是指以一定规模的国际贸易港口为依托,以现代国际航运企业为对象,集合金融、贸易、法律、咨询、政策、运输等各种服务方式所形成的综合性国际产业链.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现代航运服务业可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上游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多数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中游产业属资本密集型,具有规模效应、集约化经营特征,对国际经济影响巨大,其附加值也比较高;而下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相对分散,附加值较低.产业链各链环不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决定了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同,不同各链环服务主体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也不同.越是产业链上游的航运服务业对专业人才的跨学科、复合型要求越高,比如航运金融,涉及航运、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既懂金融、保险,又懂航运、外语、贸易、海商海事、国际法律公约和惯例.可见,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更需要航运与金融、经济、贸易等专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3.2 现代航运服务人才需求分析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主要有伦敦、鹿特丹、纽约、巴哈马、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以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最为典型.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恒久不可动摇,也在于其现代航运服务业集群优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至关重要,而这又正得益于航运、金融、贸易三位的一体的人才支撑.根据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London (IFSL)海事研究报告,伦敦为支撑航运服务业,其高端航运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逐年不断增加,从1990年到2008年,航运金融、船务经纪、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从10 318人增加至15 600人,增幅达52%.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向东亚和我国转移,国内的上海、天津、大连也都先后启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其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走在前列,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国内领先,但与伦敦等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差距却很大,主要原因也在于缺乏强有力的高端航运复合型人才的支撑.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据国内学者预测,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保险经纪人才1 700人,航运金融人才73.6万人,航运经纪人缺口至少为420名.广东是海洋大省、港航大省和造船大省,其中珠三角港航产业集群发展最为突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2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中有三家位于珠三角,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分别排在全球第三、第四和第七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珠三角要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广东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强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尤为重要,这同样需要大量高素质航运经贸复合型人才的支持.4 航运经贸专业群构建方略4.1 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做好专业群构建的顶层设计1)对接航运服务业产业链构建航运经贸专业群.一是从学校层面确立航运经济管理与航海技术并重,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双核发展战略,以实现对广东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我国航运强国建设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双提升的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的双支撑.二是从院系层面,充分调研,准确把握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的构成、发展趋势及各链环的职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优化布局航运经贸专业群,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三是科学编制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我校多年办学的行业特色等传统优势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后发优势,通过对兄弟院校专业办学的考察和借鉴,结合人才需求调研,定位各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规格,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交通运输学科等学科为主要支撑,构建航运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航运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一是加强航运经济应用研究,培育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共同的学科基础是特色专业群各专业发展的“土壤基质”和平台.各专业可以吸收学科知识的养分,可以利用学科的学术梯队、研究成果、研究条件,发展并形成专业簇群.我校通过与广州港务局共建研究平台——广州国际航运经济研究中心,利用校内外两种资源,加大对航运经济的研究,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社会服务,由此相互促进,促进我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交通运输学科等多学科融合发展,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群建设.二是注重学科发展特色,促进专业群形成与学科特色一致的专业群特色.多个学科共同发展,形成依托于多个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专业群.三是科学布局专业,有计划地培育主干特色专业、支撑特色专业和关联特色专业[4].要以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专业基础好,优势明显的专业为重点,加强投入和建设,为金融学(航运金融方向)、财务管理(航运公司理财方向)、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簇群发展等奠定基础,以实现专业群的集群效应,又快又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航运经贸复合型人才.4.2 创新机制,建立协同育人保障系统一是从机制上保障.成立本科专业建设委员会,统筹规划和决策院系专业发展和建设工作;特别要加强专业的布局和结构的优化、重点专业的培育.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具体负责专业建设工作.创新和完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制度和机制,坚持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二是从发展理念保障.理念先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以论坛为平台,以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为主题开展应用型本科建设大讨论,充分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层次提升及与高职专科在类型定位上的同质性和层次上的承接性,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践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三是师资保障.以“双师素质”为基础,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双能型”教师不仅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还要求具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在原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基础上,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按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师职业发展的诉求对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实践教学型”三个层次的定位,以课程或课程群建设为载体构建教学团队,以学科和应用研究项目为载体构建学术团队,将教师的兴趣和能力与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形成以教授为龙头、副教授为科研主力、讲师为授课主力的专业与学科团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四是实践教学保障.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保障.协同创新是实施专业群建设的关键,也是难点.不仅要创新校内各部门各学科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校内资源的最大效用,更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与行业、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发展,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能力.要通过整合专业群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企业项目载体、高校和企业自主联合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等方式,加强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校政企之间、校际之间、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充分依托行业和地方,建立课程实习、教育实习、科研实习基地,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不断加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学科专业群发展.4.3 突出航运行业特色,加强专业群特色创建一是加强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各专业可开设一些航运与经济贸易、管理渗透的课程.如“航运经济学”、“航运金融”、“航运会计”、“航运企业管理”等课程,建立航运特色突出的特色课程体系.二是加强特色实验室建设.以航运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航运经贸类专业人才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具有鲜明航运行业特色的航运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建设,为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提供平台.以现有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探索,整合资源,拓展项目,加强深度合作,构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通过专业实验及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5 结论我校为新升格本科院校,应用型海运本科教育是我校发展基本定位.专业群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提升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传统及新建本科院校的后发优势,借鉴应用型海运本科专业建设实践经验,着眼于航运行业,把握我国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发展的高端化趋势,对接航运服务业构建航运特色经贸专业群,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为抓手,以航运经济研究为推动,有计划地培育主干特色重点专业,以重点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服务产业发展的双重贡献.参考文献:[1] 陈啸,储常连,吕静.关于高等教育分类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2010(11):41-49.[2] 蒙丽珍,莫光政.论高校学科与专业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6):106-112.[3] 毕雁冰.高等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方法探索[J].科技信息,2008(25):350-351.[4] 陈继红,真虹,宗蓓华.上海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对策[J].水云管理,2008(12):26-27,34.[5] 王营济.试论航运产业集群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作用[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6] 邹莉.产业集群视角下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三大模式
模式一: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
代表港口:伦敦
特点:作为老牌航运中心,伦敦拥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
虽然在今天从港口看,伦敦已无全球级的功能和条件,但仍以其交易市场、保险服务、航运信息服务、海事服务、海事研究与交流、海事监管等功能,保持着全球级国际航运中心。
目前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伦敦进行。
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
其中,仅航运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就达20亿英镑。
模式二:以中转为主
代表港口: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特点: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由于自身经济腹地较小,直接外贸运输并不太多,而是以海外腹地作为其主要的经济腹地,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货物作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的国际航运中心,两港都实施世界上最为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型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电子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人员的高素质是其自由港的特点,加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深
水良港,突出转口贸易及其中转运输,使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三甲。
模式三: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
代表港口:鹿特丹和纽约
特点:一般来说,这种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国家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进出本国的外贸直接运输量很大,并在所在国际区域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
荷兰的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两大河流入海汇合处所形成的三角洲,背靠莱茵河流域的荷兰、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43%、日本向西欧出口货物的34%都经过鹿特丹中转。
纽约也属于这种层次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纽约位于哈德逊河口,是美国主要海港,一度承担了美国外贸运输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