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第三版)共211页文档

合集下载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29张ppt】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29张ppt】
③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等权利。
法治建设在路上
1949年 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82年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1999年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
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3. 法的基本特征 特征1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特征2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特征3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 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等。
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①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 ,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 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社会 物质 生活 条件
地理环境
人口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也是法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
2. 法的类型
奴隶制法
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封建制法
魏相李悝的《法经》
资本主义法
《拿破仑法典》
社会主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 ➢ 原始社会中没有形成法律。 ➢ 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1 周公的法律思想对于慎罚,其思想可称为法精神之渊。

因其主张的罚当其罪,区分故意过失等都可在当代法典中得以体现。

对于数千年前的古人思想,精华自存,糟粕自废。

周公给我们的启示,其实就是政与法之间的关系:执政执法者不乱法纪,民怨不会横生;刑罚慎用,罚当服众则可以惠民裕民;同时,二者又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史为镜,衣冠则正;古为镜,可保永兴啊周公"明德慎罚"法治思想在当今我国的法律体制中仍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与古代社会虽已是有本质差别,但是在刑罚的原则上,我国仍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惩罚不是目的,惩罚是为了教育。

在对待犯罪的态度方面,实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鼓励犯罪分子认识犯罪的危害性,自觉地反省自己。

在量刑方面,我国刑法对各种不同罪名的量刑都规定了一定的幅度。

审判法官根据犯罪人的不同主观态度,确定具体的惩罚内容。

这些刑罚制度,既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科学及合理性,也体现了我国现行法律对传统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孔子的法律思想孔子法律思想的影响孔子并没有否定法律的作用,但在论述“法”与“人”的关系时,将统治者个人置于“法”之上,这与他在论述“法”与“礼”的关系上时,将“礼”置于法之上;在论述“法”与“德”的关系时,将德置于“法”之上,是完全一致的。

这一思想,经过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西汉董仲舒等儒家的继承和改造,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长期影响了整个立法、司法活动。

论孔子的法律思想二、孔子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孔子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地位的开创性人物,广而言之他是真正的人文鼻祖,对后世中华民族,在包括法律乃至整个人文思想的发生发展的承前启后上,都有极大的影响。

<一>孔子揭示了统治者的贪得无厌、聚敛无度是产生犯罪的社会经济根源,对此孔子不只是深刻批判、强烈愤慨,更进一步他提出了富民的主张,即实行“因民利而利之”惠民的德政,即实现“小康、惠、绥”,这是孔子的首创。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五,传统法律思想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传统文 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大陆的、农业的、宗 法的土壤里,世代延续,形成了与希腊、罗马等海洋的、 商业的、宗教的古代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它以儒家思 想为主体,儒法结合,儒道互补,经历了经学、玄学、 道学、理学诸阶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凝聚力的来 源。在其影响之下,传统法律思想与传统文化连为一体, 本身始终未能独立,而且其原则原理与价值取向也都以 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为依据。因此,二者是同体同质, 表现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欲探求传统法律思想的奥秘, 必须把握传统文化的真髓。
《礼记·丧记》记载:“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 而远之”,这是周人的世界观、认识论。在司法 审判中也随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确立了重人事 的审判思想。
二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历史形态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形成演变具体表现为从“礼 治”到“ 法治”再到“礼法合治”三个形态。 也就是说,传统法律思想以“礼治”发端,以 “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 体系。
第一,“礼治”形态
作为一种思想,礼治开始于殷商,盛行于西周, 衰落于春秋。它建立在土地的“王有”的基础上, 是“王权天授”的神权政治和“家国一体”的宗法制 度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贵族统治集团的道德 和法律统一体。它对于维护殷周奴隶主的统治和 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春秋 时期,它又成了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不断分崩 离析。
第二,“法治”形态
这一思想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定鼎于秦代, 破产于汉初。作为法家的口号和学说,它由李悝 开端,商鞅奠基,韩非总其成,李斯推向极端。
法治是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产物,自形成之日便与君主 专制联系在一起,并以刑罚的运用作为主要内容。在这 个意义上,它是礼治的对立面,其内容、形式、性质以 及理论基础都与礼治有明显的不同。同时,作为传统法 律文化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又与礼治存在着因 果关系,是以礼治文化的存在与衰落为前提的。如它否 定礼治的宗法性,又肯定其等级性;他的“以法治国”, “奉法者强”的结论,是在剖析“为政以德”、“教以 人伦”的无效中得出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编总论前言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学科定位(一)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文明的一部分1、什么是文化在本质意义上说,文化作动词理解,文化是人类向文明方向变化、转化的过程或趋势。

现在基本上作名词理解,即人类向文明方向变化、转化过程或趋势所产生的一切人类智力成果。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文化的分类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有五层次说,即分为物质、体制或制度、行为习惯、精神、思想、心灵、心性七层次。

(二)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中华民族向文明方向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全部知识和智力成果的一部分知识的分类1、横向分(1)三分法①人文社会科学A、人文科学研究人类自身的问题,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人的思想、精神方面的问题。

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B、\社会科学研究人与人关系的社会现象,包括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问题。

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等②思维科学研究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

思维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

A\逻辑思维(左脑,西方人发达)B\形象思维(右脑,东方人发达)C\辩证思维(中脑,(西方人发达)D\直觉思维(心、东方人发达)E\悟性思维(心中心,东方人发达)③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中国法制史课件-PPT课件 共322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PPT课件 共322页

(三)刑事政策--刑罚世轻世重。
"建邦三典":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 乱国用重典。
五、西周的民法
(一)民事规范:以习惯法为主的民事法律体系。 (二)契约关系:
1、管理机构:司约、质人。 2、买卖契约:质剂(大市以质 小市以剂)。 3、借贷契约:傅别。
(三)婚姻家庭制度:
1、结婚原则: (1)一夫一妻。奴隶主贵族可以纳妾。 (2)同姓不婚。根据之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1、嫡长子继承制。 2、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小宗服从 大宗,诸弟服从长兄)。 3、家族组织与政权组织合一,周王为"天 下共主"。
(四)影响:
宗法制度不仅是西周的基本社会制度,而 且在思想观念和基层组织等方面影响到以后 的封建社会。
二、西周法律思想
(一)以德配天。 1、根据: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德"的要求:敬天、敬宗、保民。 (二)明德慎罚。 要求:"实施德教,用刑宽缓"。 (三)影响:西周的法律思想将天命与德治联
(三)商鞅变法的内容:
1、剥夺旧贵族特权,改革基层管理体制 废除了奴 隶主贵族在任官方面的世卿世禄制,地方长官任免 统一由国王掌管。
纳币的标准: 元朝:一品二品:五百贯; 三品:四百贯; 四品五品:三百贯; 六品七品:二百贯; 八品九品:一百二十贯 庶人:上户一百贯,中户五十贯,下户二十贯。
六、西周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体系:周王--大司寇--小 司寇(属 官有掌囚、掌戮、司刑等) --基层官员(士师、乡士、遂士等)。
(二)"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三)罪名(昏、墨、贼,杀。不孝) (四)"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五)监狱(圜土、夏台)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第二节 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一、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 取代殷商的西周奴隶主贵族像殷商一样, 在思想上的利用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 武器。周灭商是上天的意志,周人统治天 下也是上天给予的权力。 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它不是固定不变 的,只有德者才可随天命。“皇天无亲, 唯德是辅”。
二、“以德配天”说的意义 周朝统治者也主张“天罚”论,但“以德 配天”思想的提出,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 摇,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劳动人民的反 抗力量是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必须顺民 意,以德治人。




二、改革内政、创立新制 在以礼治国思想的指导下,子产提出五项“国之大节”: “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善意其亲”。 P28-29 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 子产在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 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改革,这便是公元前536年的“铸 刑书”。 “刑书”是指法律条文。“铸刑书”是将刑法铸造在金 属器物上,予以公布。 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 义。 首先,它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 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罪 刑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子产是法家的先 驱人物。 其次,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明确肯定了法律对于 限制贵族特权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儒家学少及其法律思想概述 先秦儒家是一个宗师孔子、信奉孔子学说的学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死后,儒分八派, 但只有孟氏一派(即思孟学派)和孙氏一派(孙 氏即孙卿也就是荀子)得以传承。 虽然孔孟荀同属一派,但因其生活的时代各不相 同,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很大的差异。P39 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诗经·卫风·氓》
案例2 训匜铭案
惟三月既死霸,甲申,王才豊上宫。白扬父 廼成概曰:“牧牛!徂乃可湛。女敢以乃师讼。 女上挺先誓。今女亦既又御誓,專、䞦、啬、睦 、训造。亦兹五夫,亦既御乃誓,汝亦既从辞从 誓。初可,我义鞭女千,幭剭女。今我赦女,义 鞭汝千,黜剭女。今大赦女鞭女五百,罚女三百 锾。”白扬父廼或吏牧牛誓曰:“自今余敢扰乃 小大史。”“乃师或以女告,则到,乃鞭千,幭 剭。”牧牛乃誓。乃以告吏邦吏曶于会。牧牛辞 誓成,罚金。训用乍旅盉。
(三)行政法律内容
1.国家政治体制 2.行政管理制度 宗主世袭制、贵族共政制
兴办学校 考核奖惩制度
周天子
卿士
太师
大司徒
大司寇
太史
作册
御史
内史
大祝
大卜
三、西周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体系
1.中央
周天子 大司寇 小司寇 司刑、司约、司圜、掌囚、掌戮
司刺、
2.地方
国都 士师;六乡 乡士; 六遂 遂士
(二)诉讼审判制度 1.区分狱讼形式 2.诉讼审判原则
——《史记·殷本纪》
案例2 禹杀防风氏案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 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 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 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夏本纪》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禹刑、汤刑、“率民以事神”、内服、外服
二、简述 1、夏朝的五刑主要是哪些刑罚? 2、夏朝法律中主要规定了那些罪名? 3、商朝的刑罚有哪些? 4、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古代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充分准备了理
论依据。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 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fǔmiǎn );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 矣。”
2、极盛于殷商 “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加 强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占卜——沟通人神 夏商时期神权法思想的两个显著特点: 1、崇尚暴力、专讲刑杀,而不任德教。 2、笃信上帝,专事鬼神,而不注重人事。
3、动摇于西周
“以德配天”说提出
——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重视人心向背,光 有神权是不足以维系其统治的,还必须“有德”, 只有有“德”者才会“祈天永命”,长久地统治 下去。
第二节 以“宗法”为核心的“礼 治”
• 一、以“宗法”与宗法等级制、分封制、 世袭制 •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正妻)以长不以 贤,立子以贵(母贵)不以长” • 分封制——王、诸侯、卿大夫、士 • 二、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 礼:商朝就有。但那时只是一种宗教祭奠 上的仪式。
• 四是批判“刑不可知”和轻视法度的旧传统,主 张以法令作为人们言行的准则。以公开的法律作 为标准赏功罚罪。这一观点是后来法家思想的最 早表述。
2、“令顺民心”——立法主张 (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 逆民心” 立法不能以君主个人的好恶为标准,而必须 以民众的好恶为标准,君主立法关键在于了 解和利用民心的好恶,因势利导,为己所 用。。“令顺民心,则威令行” 民心:好利恶害 ( 2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强调物质利益的满足是人们遵守礼仪法度 的前提。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三、礼治的基本特征 礼治的基本特征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 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 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刑不上大夫”:刑罚的锋芒是指向劳动人 民的,而不是指像奴隶主贵族的。 注意:礼和刑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法律思想史PPT整理

法律思想史PPT整理

第一节神权法思想一、神权法思想的产生——原始的宗教迷信,“图腾崇拜”。

二、神权法思想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成于夏代——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一)形成于夏代“天命”、“天罚”思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今予为恭行天之罚。

”※“明德慎罚”思想的具体含义及体现1、“明德”:指统治者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

(1)统治者应勤政修德,力戒荒淫。

(2)要重视人民的力量,只当满足他们的要求,宽以待民,使民富裕。

2、“慎罚”:指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1)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2)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3)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4)刑罚适中,主张用“中刑”(二)极盛于殷商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加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2、占卜——沟通人神思考:夏商时期神权法思想的两个显著特点:1、崇尚暴力、专讲刑杀,而不任德教。

2、笃信上帝,专事鬼神,而不注重人事。

(三)动摇于西周“以德配天”说提出——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重视人心向背,光有神权是不足以维系其统治的,还必须“有德”,只有有“德”者才会“祈天永命”,长久地统治下去。

第二节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一、以“宗法”与宗法等级制、分封制、世袭制•嫡长子继承制——“立嫡(正妻)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母贵)不以长”•分封制——王、诸侯、卿大夫、士二、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与特点礼:商朝就有。

但那时只是一种宗教祭奠上的仪式。

A、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

•(一)亲亲(1)亲亲: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二)尊尊:要求奴隶和平民要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等级制原则,旨在维护君•(三)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亲亲,亲亲包含尊尊。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全套精品课件244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全套精品课件244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例: 《史记.殷本纪》九侯有好女,入之纣, 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 侯。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宫刑:男子去势,女子幽闭
法外酷刑——炮烙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四、商的司法制度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 • • • • • 一、周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二、周公制礼和吕侯制刑 三、西周的宗法制 四、周礼的实质及其作用 五、西周法律的主要内容 六、西周的司法制度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国法制史
绪 论
• • • • • 一、‚法制‛的起源及其定义 二、‚中国法制史‛的概念与研究范围 三、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 四、中华法系及其特征 五、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绪 论
一、‚法制‛的起源及其定义
‚法制‛早在先秦史籍中就有记载。 《商君书·君臣篇》 《礼记·月令》
绪 论
• • • • • • • 4、法自君出,权高于法 5、家族本位的伦理法治 6、天理、国法、人情的协调统一 7、重刑轻民 8、注重吏治,职官管理法自成体系 9、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10、法典编纂体例上采用‚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的形式。 • 11、制定法与判例法相互为用
绪 论
(三)中华法系对世界法制文明贡献
绪 论
(三)近代法制时期
• 1、清末变法修律
• 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3、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5、新民主主义的法制建设时期
绪 论
四、中华法系及其特征
(一)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拉开序幕,经过四千多年没有中断 的发展过程,被公认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 (二)中华法系特征 1、奴隶制时代法的特点。虽有成文法,但不向社会公布, 以便于奴隶主贵族临事议制,任意施刑。此外,奴隶制时 代法峻刑残,毁伤肢体的肉刑是其基本的刑罚手段。 2、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3、特权法与等级法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课件----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第三版)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