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题库1-2-10
刑法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预防犯罪原则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误伤他人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患有精神疾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C. 被胁迫犯罪D. 犯罪后自首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主刑B. 附加刑C. 罚金D. 没收财产答案:A、B、C、D2.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权利,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为了保护个人名誉,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答案:A、B、C三、判断题1.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对/错)答案:对2. 犯罪预备行为,即犯罪行为的准备阶段,不构成犯罪。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刑。
这一原则要求犯罪和刑罚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不得事后立法,也不得类推适用。
2. 什么是“犯罪中止”?答: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对于中止犯罪的行为人,依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与邻居李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持刀将李某砍伤,造成李某轻伤。
张某在实施伤害行为后,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将李某送往医院,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答: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造成他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刑法》各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十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一节习题一、判断题1.王某因犯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果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应当只偿还其犯罪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2.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有期徒刑。
()3.负责管制刑的执行的机关是公安机关。
()4.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方法共有8种。
()5.管制的期限为2个月以上3年以下。
数罪并罚的,最高不能超过5年。
()6.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7.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8.罚金自判决指定的期限届满第5日起,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法定减免事由不缴纳罚金的,应当强制其缴纳。
9.对于故意杀人、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10.未成年人和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依法不得适用死刑。
()11.死缓,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
()12.判处主刑(管制除外)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在主刑执行期间,当然剥夺政治权利。
()1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4.对罪犯判处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产全部没收。
()15.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应当强制参加劳动,但可以酌量发给劳动报酬。
()16.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不得担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
()二、不定项选择题1.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A.剥夺政治权利B.拘役C.管制D.有期徒刑2.管制的执行机关是()A.监狱B.检察机关C.基层单位D.公安机关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A.判决确定B.判决执行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D.判决公布4.王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199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刑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从重从快原则D. 罪刑相适应原则答案:C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刑法中的主刑?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剥夺政治权利答案:D4.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拒不认罪D. 犯罪后抗拒抓捕答案:A5.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制止B.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制止C.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安全,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制止D. 所有以上情况答案:D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使用暴力手段致人死亡B. 故意投毒致人死亡C. 故意驾车撞击致人死亡D. 故意遗弃致人死亡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情形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C8.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A. 以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B. 以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C. 以威胁的方法,迫使他人交付财物D. 以其他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答案:ABD三、判断题9. 根据我国刑法,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10.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中止”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合法性原则- B. 公平原则- C. 适用性原则- D. 惩罚性原则正确答案:A2.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法可依原则- C. 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D. 犯罪以法律为依据,刑罚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原则正确答案:D3.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行为- D. 结果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B.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C.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法律规定的情形并不重要- D.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A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客体的是()。
- A. 身体- B. 财产-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公共利益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国家以刑罚来保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罪与刑。
正确答案:对2. 刑法是国家施行刑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是国家行使刑事权力的依据。
正确答案:对3.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规定罪及其刑罚,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对4.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对5. 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错以上为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要求编写的《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法全套题库汇编.doc

刑法题库第一章刑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判断题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三、名词解释1.单行刑法2.附属刑法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 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刑法》第二章

* 刑法基本原则究竟有哪些? 刑法基本原则究竟有哪些?
张明楷教授认为:罪刑法定、平等 适用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此外,责 任主义原则也是。 责任主义:是指当行为人对侵害 法益的行为与结果具有非难可能性时, 才能将其行为认定为犯罪,而且量刑 不得超出非难可能性的范围和程度。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二)实质的侧面 实质的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法规 的明确性;二是刑罚 的明确性;二是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的 原则。 后者又包括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处罚不当 后者又包括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实质侧面主要在于限制立法 面主要在于限制立法权 实质侧面主要在于限制立法权,反对 法亦法, 实质法治的表 法治的表现 恶法亦法,是实质法治的表现。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3、禁止类推解释 、禁止类推解释 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 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 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 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 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禁止类推解释既可以由民主主义 禁止类推解释既可以由民主主义解释, 也可以由预测可能性解释 预测可能性解 也可以由预测可能性解释。
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法律主义 罪 刑 法 定 (二) 原 则 的 含 义 形式侧面 禁止溯及既往 禁止类推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实质侧面 刑罚法规的 明确性原则 刑罚法规内 容的适正性 禁止处罚不当 罚的行为 禁止不均衡的、 禁止不均衡的、 残虐的刑罚
5.英美法系,主要体现在程序法中。“正 英美法系,主要体现在程序法中。 英美法系 当的法律程序” 当的法律程序” 6.成为国际人权法上的基本原则。 成 法上的基本原则
高铭暄《刑法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刑法总论—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1.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1)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
(2)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坚持法治,摒弃人治;坚持平等,反对特权;讲求公正,反对徇私。
2.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1)既有利于积极同犯罪作斗争,又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既有利于推进法治化进程,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3)既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目的,又有利于达到刑罚的最佳效果。
二、罪刑法定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1)含义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
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概括来说,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思想渊源①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
②到了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刑法中罪刑擅断、践踏人权的黑暗现实,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张,使罪刑法定的思想更为系统,内容更加丰富。
③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罪刑法定这一思想由学说转变为法律,在资产阶级宪法和刑法中得到确认。
(3)派生原则罪刑法定主义的派生原则主要包括: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等。
2.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刑法典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这一原则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整部法典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体现:(1)修订的刑法典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刑法测试题

第一部分刑法总论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1.对罪刑法定原则含义不准确的说法是:( )A.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排斥习惯法B.刑法不得作不利被告的类推解释或类推适用C.刑法不得溯及既往D.刑法不得有绝对不定期刑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王某和韩某二人于1997年9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1997年11月案发。
二人的上述行为:( )A.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B.构成伪造事业单位证件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非法经营罪4.贾某携带2000元现金邀请朋友共8人到餐馆吃饭。
饭后发现账单金额超过9000元,自己所带的现金不足以支付饭钱时,为免除债务,贾某即安排朋友先后借上厕所的机会,翻窗逃跑,最后贾某自己也偷偷离开了饭店。
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诈骗罪B.侵占罪C.盗窃罪D.不构成犯罪5.甲某酒后结帐时,要求女招待打折,遭到拒绝。
甲某觉得当着许多朋友面遭到拒绝很没面子,恼羞成怒,一把掀翻餐桌,还给女招待一耳光。
众顾客愕然。
甲某打碎碗筷价值达100余元,女招待被打耳光,面部红肿,休息2天后才上班。
甲某的行为:( )A.构成寻衅滋事罪B.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C.构成治安违法行为D.构成侵权行为(二)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刑相适应原则:( )A.对累犯从重处罚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D.对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刑法的适用范围1.我国刑法适用于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案件的条件是:( )A.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B.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当受刑罚处罚C.未经犯罪地的法院审判D.侵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的利益2.美国公民甲在日本盗窃了中国公民乙价值2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2023刑法主观题柏浪涛10题

2023刑法主观题柏浪涛10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即只有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
这一原则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益,同时也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和合理性。
2. 什么是故意犯罪?请举例说明。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的行为。
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都属于故意犯罪。
3. 什么是过失犯罪?请举例说明。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没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造成了违法结果。
例如,过失致人死亡、过失损坏公物等都属于过失犯罪。
4. 什么是共同犯罪?请举例说明。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
例如,多人合谋抢劫、共同贩毒等都属于共同犯罪。
5. 什么是自首?自首有哪些法律效果?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愿向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自首可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但并不免除刑罚。
6. 什么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有哪些法律效果?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紧急避险行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等。
7.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有哪些法律效果?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行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等。
8. 什么是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下的行为有哪些法律效果?紧急状态是指在遭遇突发事件或危险情况时,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紧急状态下的行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等。
9. 什么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对刑事责任有何影响?精神疾病是指由于脑部功能异常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异常。
精神疾病可以影响刑事责任能力,如果犯罪人在犯罪时患有精神疾病,可能会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
10. 什么是累犯?累犯对刑罚有何影响?累犯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犯罪的行为。
刑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杀人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C.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D.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答案:B4.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 累犯答案:C6. 以下哪种情形下,应当从重处罚?A. 自首B. 立功C.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D. 犯罪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答案:C7.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适用减刑?A. 犯罪后自首C. 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适用假释?A.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答案:A9. 以下哪种情形下,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B.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 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答案:A10. 以下哪种情形下,不适用数罪并罚?A.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B.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C.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D.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但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种类和刑期与其中一罪的刑罚种类和刑期相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B. 过失致人死亡C.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D. 故意杀人未遂答案:A、C、D12. 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适用死刑?A.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B. 犯罪后自首C. 犯罪后立功D. 犯罪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答案:A13. 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适用减刑?A. 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适用假释?A.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情形下,不适用数罪并罚?A.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B.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C.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D.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但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种类和刑期与其中一罪的刑罚种类和刑期相同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
[刑法总论 中国政法大学]第2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总论 中国政法大学]第2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be2f3a1284ac850ad024223.png)
2、基本含义 • 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将罪刑法定原则经 典地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 明文规定不处罚,其后,又衍生出一些派 生原则。
• 四、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 我国刑法对西方国家的罪刑法定原则有了 一定的发展,主要是增加了“法律明文规 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因此,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包含两个 方面,一是积极方面,一是消极方面。
第二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不 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定罪平等、量刑平等、行刑平等 • 并不排除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与功能 • 1、理论基础: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 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的学说、心理强制说 和自然法思想,但这只具有历史沿革的意 义,现在,在解释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 础时,往往以民主、自由思想和可预知的 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 2、功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善 良公民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罪刑法定 原则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另一方面是保 障犯罪人的合法权利。在这个意义上,罪 刑法定原则是犯罪人的大宪章。
第三节、罪刑均衡原则
• 价值蕴涵:公正 • 基本含义:一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 子所犯罪行相适应;二是刑罚的轻重应当 与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 • • • • • • •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1、法律主义 (1)必须是成文法,禁止习惯法和判例法。 (2)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最高立法机关 制定的法律。 注意:空白罪状并不排斥行政法规。 2、禁止事后(重)法 3、禁止(有罪)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不定刑
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

刑法总则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个人效力D. 普遍效力答案:D3.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E. 以上都是答案:E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D. 犯罪时间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国家工作人员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体?A. 国家利益B. 社会秩序C. 个人权利D. 公共财产答案:B8.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A. 行为B. 结果C. 因果关系D. 行为方式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表现?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故意与过失犯罪D. 无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是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A B D2.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个人效力D. 普遍效力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 D5. 以下哪些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D. 犯罪时间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
刑法模拟

刑法模拟1:主犯包括()。
A: 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B: 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C: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D: 聚众性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答案: ABC2:犯罪未遂具有如下特征()。
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B: 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C: 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D: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ABC3: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
A: 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 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C: 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D: 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答案: ABCD4: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 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B: 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C: 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D: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答案: ABCD5: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 行凶、杀人B: 抢劫C: 强奸D: 绑架答案: ABCD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C: 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单位必须是公司、事业单位、企业、机关、团体D: 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答案: ABCD7: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它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B: 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C: 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D: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ABC8:犯罪客体是()。
刑罚执行题库1-2-10

刑罚执行题库1-2-10问题:[单选]有权决定对罪犯实行假释的机关是:()A.监狱的上级主管机关B.省级以上的司法行政机关C.监狱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本题考查假释的适用程序问题。
参见《刑法》第82条、第79条。
问题:[多选]《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A.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B.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D.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刑法》第86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第71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施社区矫正。
《刑法》第43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中的体现。 3、试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在我国刑法 立法中的体现。 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司法适用。
深度思考题 1、罪刑法定原则对于保护公民人权的意义?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于预防犯罪的作用?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3、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正确进行 刑法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1)尽量探求立法原意。 (2)当立法原意难以探究或者根据文义可能 得出多种解释结论时,可以对刑法规范作目的 解释,即从考虑刑法规范的设立目的在于惩罚 什么行为、保护什么权益的角度出发作出解释 。 (3)注意语境解释,将刑法用语与其上下文 、其他法条乃至整个法律文本结合起来解释。 (4)进行扩大解释,反对类推解释。 “2001肖永灵案件”
国家还要制定法律? “保护社会生活条件是法律的实质性目 的”——[德]耶林
平等原则的理论根据
平等是人类的理想和愿望 平等是法律的目标,没有平等就没有公正 犯罪是对平等的侵犯,刑法是对不平等的恢
复
适用刑法平等与区别对待:
平等原则不否认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正是正确适用平等原则。 如未成年人、累犯、共同犯罪主犯等。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1、禁止类推——
龚建平案(主体最后以93条第4种国家工作人员认定) 电子淫秽信息是否淫秽物品(司法解释)
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3、排斥习惯法 4、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5、严格解释等原则
五、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要求:罪刑法定化 ,罪刑实定化 ,罪刑明确化。 (一)罪之法定,即犯罪的法定化。 1、对犯罪概念的规定。 13条 2、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 14、15、16、17、 18条 3、对具体犯罪的规定。
公安部"三考"题库(九)

公安部"三考"题库(九)《刑法》多选题1、我国刑罚的目的及基本内容是(AC )。
A、预防犯罪B、惩罚犯罪C、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D、教育公民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CD )。
A、罪刑法定原则B、疑案从无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罪刑相适应原则3、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CD )。
A、社会危害性B、主观恶性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4、犯罪构成包括( ABCD )。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5、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 )。
A、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B、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D、其行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6、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有(BD)。
A、非法拘禁罪B、刑讯逼供罪C、非法搜查罪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7、下列中行为构成犯罪的是(ABD )。
A、在春运期间,张某携带50只雷管和10公斤炸药上了火车。
当乘警询问其所携带的是否危险品时,张某谎称是大米B、张某是派出所民警,某日外出时不慎把枪支丢失。
张某一直隐瞒未报告上级。
之后,犯罪分子使用其丢失的枪支抢劫银行,抢走50万元人民币并打死二名银行职员C、体育裁判张某获准持有运动气枪一支,经常借给他人打猎,所幸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D、张某是银行的保卫人员,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一支,有时借给他人打猎,所幸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8、下列情形中,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有(ABCD )。
A、犯罪行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犯罪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D、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9、间接故意能发生在(ABC)情形中。
A、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B、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C、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D、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10、甲与乙有素怨,甲准备了弹簧刀,欲杀死乙。
刑法知识竞答题库

刑法知识竞答题库1.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国家制定的针对犯罪行为的法律体系,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和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2.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则:罪行和刑罚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应与罪行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
- 有罪推定原则:犯罪嫌疑人应当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 违法必须有罪原则: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行为才可以构成犯罪。
- 刑法责任追溯原则:刑法调整对违法行为的适用应以违法行为发生时的法律规定为准。
3. 刑法中的主体有哪些?- 犯罪主体:指犯罪行为能力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 刑法主体:指施行刑法的国家机关,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
4. 刑法中的客体有哪些?- 人身客体:指犯罪行为侵害的个人的生命、健康、自由等权益。
- 财产客体:指犯罪行为侵害的财产,包括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
5. 刑法中的罪名有哪些?- 杀人罪、盗窃罪、故意伤害罪、贩卖毒品罪、抢劫罪、强奸罪等。
6. 刑法中的刑种有哪些?-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7. 刑法中的量刑原则有哪些?- 刑罚的社会效果原则:刑罚应当发挥对犯罪行为的预防和震慑作用。
- 刑罚的人权保障原则:刑罚应当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基本人权。
- 刑罚的平等原则:刑罚应当平等对待相同犯罪行为的不同犯罪主体。
- 刑罚的合理限度原则:刑罚应当在法律规定的合理限度范围内确定。
8. 刑法中的责任形式有哪些?- 故意犯罪:犯罪主体有明知是犯罪行为而故意实施的行为。
- 过失犯罪:犯罪主体没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过失而造成了犯罪后果。
9. 在刑法中,什么是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或阻止正在发生的犯罪,采取适当手段对罪犯进行抵抗或制止的行为,不构成违法。
10. 在刑法中,什么是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抵抗正在发生的非法侵害而采取必要的防御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第二讲 刑法的基本原则

有犯罪与刑罚”
费尔巴哈,用拉丁语表述的含义:法无明文不为罪, 法无规定不处罚。 我国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的,不得定罪处刑。”
引申出两个命题:
法律之外不存在对人的强制 行为之外不是法律作用的领域
(二)沿革
1、思想渊源追溯到普通法系关于“正当 程序”的概念 2、法律渊源 直接的法律渊源
(四)禁止绝对不定刑与绝对不定期刑
绝对不定刑实际上只规定对犯罪科处刑 罚,但没有规定科处何种刑罚; 绝对不定期刑仅就自由刑而言,是指立 法上只规定了科处自由刑,而没有规定 自由刑的期限,司法上只科处自由刑而 不宣告自由刑的期限 。 思考:无期徒刑? 300年有期徒刑?
(五)派生新原则
1、明确性原则 明确——罪之确定,刑之确定。思考:中 国古代“不应为罪”。现代刑法中的情节。 2、刑法的适当原则(正当性原则) 适当——罪之适当,刑之适当。 犯罪圈是否合理适当;刑罚是否合理适当。 要求: (1)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2)禁止残酷的、不均衡的刑罚。死刑问题
要求
2、尊重人权
自由是基本人权。为了保障人权,不 致阻碍公民的自由行为,又不致使公 民产生不安感,就要使公民事先能够 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因此, 对什么行为是犯罪、对犯罪给予什么 处罚,必须事前做出明文规定。
我们因为自由并为了自由而遵守一切 法律。
自由最富有牺牲精神。
3、保障社会安宁 (维护公众安 全)
(一)学说3、心理强制说
著名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是心理强制学说的首倡 者。贝卡利亚也赞同心理强制说。
心理强制说以人是理性动物、又有自私特性为基点。 在费尔巴哈看来,违法犯罪行为的根源就在于趋利 避害的本性,它驱使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追求其中 的快乐或借此排遣一定的不快。 所以,国家仅靠道德教化不能遏制犯罪,因为犯罪 有利可图,人们就会去犯罪。遏制犯罪必须要有第 二道防线,即法律规定的刑事处罚对人们的心理强 制。
学法考试题库(附答案)

学法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平等原则答案:D2.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故意犯罪?A. 过失导致他人受伤B. 被迫参与犯罪行为C. 故意破坏公共财物D. 无意中触犯法律答案:C3.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A. 盗窃财物B. 抢劫银行C. 传播淫秽物品D. 泄露国家机密答案:D4.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自首?A. 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事后主动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D. 被迫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D5.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刑事责任年龄?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D6.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刑讯逼供?A. 侦查人员使用暴力手段逼取证人证言B. 侦查人员威胁证人使其不敢作证C. 侦查人员诱使证人作伪证D. 侦查人员擅自拘禁嫌疑人答案:A7.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A. 制止正在进行的抢劫行为B. 防止正在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C. 反击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而采取的行为答案:D8.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滥用职权?A. 公务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B. 公务员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C. 公务员不履行职权D. 公务员故意滥用职权答案:D9.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行贿罪?A.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要求其提供合法服务B.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要求其提供违法服务C.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为其谋取正当利益D.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答案:D10.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行政拘留?A.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B. 违反交通管理行为C. 违反消防管理行为D. 违反环保管理行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A. 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应受刑罚处罚性D. 犯罪故意答案:ABC12.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非法拘禁B. 抢劫财物C. 侵犯他人隐私D. 酒驾撞人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A.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B. 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被迫参与犯罪行为D. 犯罪后主动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答案:ABD14.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A. 12周岁B. 14周岁C. 16周岁D. 18周岁答案:BC15.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刑讯逼供?A. 侦查人员使用暴力手段逼取证人证言B. 侦查人员威胁证人使其不敢作证C. 侦查人员诱使证人作伪证D. 侦查人员擅自拘禁嫌疑人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任何犯罪行为都必须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